世界盃股票的影響劇院
㈠ 世界盃期間各國股票市場會受影響嗎
對其他國家影響比較小,但是對南非有一定的影響。
因為是足球世界盃的舉辦國家,足球賽事的進行對其國內經濟有一定拉動作用。就像中國舉辦奧運會時一樣(當然程度不一樣)
華爾街投行摩根大通4月發布的最新南非經濟研究報告中指出,由於今年是南非世界盃年,加之經濟逐步復甦南非股票市場的評級也由"中性"上調為"增持"。報告中說,南非經濟正出現可喜的復甦帶動了上市公司的收益得到大幅提高。報告認為,南非股市今年有可能成為新興市場中表現最為優秀的市場之一,建議投資者給予重點關注。(
㈡ 世界盃對經濟的影響
世界盃對經濟的影響:
1、2002年韓日世界盃:
(1)高盛證券02年6月發表一份有關世界盃與經濟的報告,稱全球最富有的幾個國家足球水平也非常高。02年七大工業國中的六國均打進世界盃決賽圈,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佔全球GDP的84%,足見足球與經濟之間息息相關。
(2)日本股市02年表現良好,反映很多人憧憬日本能借世界盃之力跳出經濟低谷。
(3)2001年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了匯豐銀行的一項分析,發現自1966年以來,捧得世界盃的國家的股票表現,跑贏全球指數達9%以上,但在這段期間,英國、德國及法國都是以主辦國身份贏得錦標的。
(4)日本電通廣告公司指出,世界盃可為日本帶來3000億日元收入,如小組賽日本隊能出線,更會帶來超過3500億日元收入。
(5)韓國世界盃籌委會也指出,主辦世界盃賽事,已為國家帶來8800億韓元收入,並製造35萬個職位。
2、2006年德國世界盃:
(1)股市:
世界盃對股市的影響,最突出的個案在2002年。當時南美正遭遇2001年開始的「阿根廷金融危機」洗劫,巴西股市也出現了危機前兆。但巴西隊的順利奪冠,為國內股市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反,阿根廷過早出局,經濟危機加劇,這個號稱「南美首富」的國家至今仍未擺脫經濟危機的噩夢。
(2)在分析了2002年韓日世界盃以來4年的全球股市走向後,富達投資列出了本屆世界盃32強球隊所在國家股市的回報比例。同時,證券分析師也相應建議,投資者可以選擇在世界盃期間向回報率最高的烏克蘭(588%)、沙特(444%)、阿根廷(418%)、捷克(277%)和巴西(240%)投資。幾家咨詢公司都建議投資者盡量選擇第三世界的股市投資。
(3)2006年世界盃,西歐八大經濟強國悉數入圍,加上經濟復甦最快的波蘭、捷克和克羅埃西亞,歐洲主要股票市場對世界盃期間各國的經濟走勢普遍樂觀。精彩的世界盃與黯淡的世界金融市場間重疊的可能性十分有限。德國最受歡迎的動物是熊,但6月的全球股市絕對不會是熊市。
3、2010年南非世界盃:
(1)新興市場,「金磚四國」,而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亞、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在內的「前景五國」(VISTA)也非常有潛力。此次南非經濟有望憑借世界盃再上層樓,有研究預計世界盃能為舉辦國帶來不錯的經濟收入。南非花費了26億美元修建體育場、改善交通設施以及安排開閉幕式等,但可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
(2)日常消費:
根據吉姆·奧尼爾的測算,球迷們要到酒吧里看球,買身新款的國家隊球衣的消費預計將達3.6億英鎊;如果在家看球的話,老舊的電視被「踢」出視線換成大屏幕的液晶電視,這一項將對經濟貢獻6.2億鎊;在自家的花園里趁著涼風習習看球,再能大快朵頤豈也是種享受,於是僅僅是園藝傢具和烤肉架也能賣出6200萬英鎊。如果英格蘭隊能從小組賽順利晉級,英國零售商就會有9.87億英鎊的進賬。如果殺入決賽,光餐飲一項英國人就要消費8.74億英鎊。
(3)贊助商:
同時對於英格蘭隊球衣的贊助商———茵寶來說,場上的球星們表演的機會越多,品牌曝光的機會也就越多,這個被耐克和阿迪達斯逐步侵吞市場份額的英國本土品牌十分珍惜世界盃的展示平台。目前茵寶出品的英格蘭紅色球衣頗受球迷青睞,這件價值40英鎊的球衣在不少地方均告售罄,然而目前茵寶為世界盃叫好還為時尚早,因為2008年歐洲杯英格蘭隊輸球無緣決賽圈的第二天,茵寶公司股價下滑2.3%的教訓至今仍歷歷在目。當時英格蘭隊的球衣曾遭到5鎊一件的甩賣,而且之後一年裡茵寶牌的英格蘭隊相關產品一直銷售低迷。
㈢ 被奧運影響的股票
600138,中國第二大具有涉外資格的綜合性旅行社,第一是它的母公司,沒有上市。
㈣ 奧運會歷年對股市的影響
目前,市場中的人士普遍認為2008年北京奧運前A股市場不會深幅調整,中國舉辦奧運會給經濟帶來強勁動力。縱觀曾經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和地區,當地股市也的確都在奧運當年創出階段性行情甚至是歷史行情的新高。韓國漢城奧運前期,韓國KOSP指數突破700點,全年漲幅高達70%。 然而,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國情,如何正確看待中國股市的「奧運效應」?「奧運後」現象會不會對中國股市產生負面影響?
在中國舉辦奧運會,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說,影響的程度不會像韓國和澳大利亞那麼巨大。奧運會的舉辦,將主要對北京旅遊概念、地產概念等股票影響較大。不過,其帶動的范圍還是集中在環渤海灣地區,不會擴大到全國,即使有也不會太明顯。
另外,中國目前還是一個製造業大國,第三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還是比較小,目前的數據大概是40%左右,遠遠低於韓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而一般來說,奧運等大型活動對服務業的帶動和影響是最大的,由於這方面中國經濟存在結構性的缺陷,所以奧運對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也會偏小,從而對股市的影響更小。
㈤ 國際足聯世界盃的影響作用
作為當今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單項體育盛會,世界盃亦開始日趨商業化,高額贊助合同令人咋舌。2010年南非世界盃國際足聯頒出高達4億美元的總獎金給予各個球隊,開創了世界體育史最高獎金紀錄。
各個參賽國亦對球員以及球隊開出高額的獎金以刺激成績 。
經濟效應
世界盃帶給主辦國的直接經濟效應更是立竿見影,早於1982年,西班牙因為主辦世界盃就獲得高達63億美元的旅遊收入,2006年德國世界盃更是為德國帶來110億美元至12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收入。
在一些國家,例如中國,雖然國家隊屢次無法進入世界盃,但世界盃仍舊帶來客觀的經濟影響。2010年南非世界盃開始前,如往常一樣,中國國家廣電總局規定只有中央電視台有獨家的轉播購買權利,有傳媒報道CCTV僅在廣告費方面的收入就超過20億元人民幣可謂賺的盆滿缽滿,而中國的一些啤酒企業,甚至股票市場都會因為世界盃的舉行產生波動。
政治效應
世界盃賽影響力亦體現在多國的政治領域,通常奪冠球隊與表現出色的球員都會被各國視為民族英雄。甚至在德國世界盃,東道主德國隊即使沒能奪取最後的冠軍,但德國總統科勒爾仍舊在總統府接見了季軍球隊。
球隊英雄世界盃金靴獎得主克洛澤被總統親自受勛。
世界盃的比賽,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國首相卡梅倫,義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法國總統奧朗德,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多名政要以及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等各國皇室成員都會親臨賽場觀看比賽。
㈥ 影響股票的節日有哪些
我們中國,像那些大假,五一,十一,什麼的大假之後都會漲,
至於漲多少,還要看情況。
新年之後的股市也不會差,就算差,也不會太差,
中國喜歡 開門紅 。
中國的性質和別的國家不一樣,因為是共產黨領導的!
以後的股市,總體上,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當跌的時候,中國政府就會想辦法讓他漲上去。
你要知道,中國本無股市,是直接搬來的,而且,最初的股票就是共產黨,
那時候,買股票,就是愛黨!!!
㈦ 為什麼一到世界盃,股票就跌
從歷史波動率數據來看,每當世界盃將至,市場就會早早陷入平靜。在經歷了五月的大動盪後,六月的波動性又降至低點。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由於世界盃多在六月舉行,而五、六月往往是流動性階段性緊張和政策空窗期的疊加階段,俗稱「五絕六窮」,因此導致了所謂的「世界盃魔咒」。
無論是投資者注意力轉移的因素還是A股的周期性波動,「世界盃魔咒」的影響終究是階段性的,不會改變股市的中期走勢。決定市場走勢的因素本已存在,過度突出「世界盃魔咒」實屬危言聳聽。
㈧ 世界盃最受益哪類股票 這幾個領域受益最大
往屆世界盃期間,全球股市下跌的現象會被冠以「世界盃魔咒」的稱號。那些需要球迷們熬夜觀戰的對決,卻讓投資者們第二天昏昏欲睡,直接影響到各國股市的表現,各類大宗商品也出現下跌勢頭。博彩業在此時取代股市,成為眾人的心頭好,甚至券商和投行也紛紛發布世界盃相關的報告。
㈨ 世界盃給舉辦國經濟上的影響有哪些方面
世界盃熟悉又陌生,舉辦世界盃可以帶來什麼?站在不同視角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可以肯定的是,它帶來的不僅僅是牆上漂亮的海報、精彩的比賽、耀眼的明星、世界盃可以給舉辦國帶來超乎尋常的關注度,它帶來球迷的流動,帶來狂歡的舞台,帶來更多人對足球的關心。
從更實際的角度來看,世界盃還有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1998年世界盃之前,法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為負值。但是在世界盃之後,特別是法國歷史性的奪冠之後一年時間,法國的GDP轉負為正,增長了4%。
德國世界盃的收益有47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有學者分析,世界盃對於舉辦國的經濟將會有每年3%的增長貢獻。世界盃這個巨大的舞台,可以供全世界的球迷狂歡。德國世界盃期間,超過100萬的境外球迷湧入德國。韓日世界盃期間,韓國街頭的紅色人流帶來了凝聚力。
2006年世界盃,中國有超過100億人次通過電視收看世界盃,其中30%還是平時不常看足球的女性觀眾。世界盃能夠吸引眼球,眼球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學者分析,以後舉辦世界盃,有一個申辦、准備、承辦這樣一個過程,所以對一個國家足球的影響將會有將近20年的時間,硬體的完善、國家隊的建設、青少年的培養、足球人口的激增、氛圍的維護都將在這個過程中發生改變
㈩ 為什麼世界盃期間全球股市總是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