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奧港澳大灣區影響的股票

奧港澳大灣區影響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2-25 22:22:06

⑴ 國家的粵港澳大灣區政策能使奧園集團受益嗎

奧園集團起於廣東,又在當地深耕多年。

⑵ 金融、地產、股市……粵港澳大灣區有哪些掘金機會

新京報訊(記者 顧志娟)2月18日,新華社發布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成為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珠三角九市)。《規劃》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2017年7月1日,國家發改委和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機構認為,隨著大灣區規劃正式落地,粵港澳大灣區投資主題有望不斷升溫。

投資熱點1 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全球電子信息製造業產業鏈東移的繼承者

《規劃》提出,粵港澳大灣區要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中信建投研報提出,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新經濟或將是粵港澳大灣區蘊含的產業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廣泛的產業結構,除了擁有大量高新技術產業之外,還存在許多不同的傳統製造業,這為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機器人、新材料、雲計算、工業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與傳統工業結合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發達、產業體系健全,這為研發、物流、金融、信息技術、商務、節能環保等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與此同時,優質生活圈的建立也意味著休閑旅遊、養老、教育、文化娛樂生活性服務業也將迎來又好又快的發展階段。

中信證券研報提出,電子信息產業等高科技領域將是大灣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隨著珠江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初具規模,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全球電子信息製造業產業鏈東移的繼承者,並迎來中國內地在該領域的第二輪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預計其中最受益的將是消費電子、半導體產業、顯示面板等子領域。

投資熱點2 交通業、基建領域——預計到2020年,大灣區實現「市市通高鐵」

《規劃》在交通運輸體系方面提出了多條舉措,包括建設世界級機場群,暢通對外綜合運輸通道,構築大灣區快速交通網路,提升客貨運輸服務水平。

中信證券指出,區域交通一體化蘊藏重要投資機會。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一項重點就是打通各類軟硬體障礙,促進各地深度融合發展,實現各地優勢的整體化。從目前已有的交通網路布局來看,預計大部分規劃應該還是會落在珠三角內部區域互通方面,而且未來資金到位的方式應該還會是「政府投資為主導,民間資本部分參與」。預計到2020年,大灣區鐵路運營總里程達5500公里,以高速鐵路為骨乾的鐵路網路基本形成,實現「市市通高鐵」。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設等投資也將提速,大灣區的主要城市都將新建/擴建一批機場,重點項目包括珠三角新干線機場新建工程,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珠海金灣機場、揭陽潮汕機場、惠州平潭機場等機場改擴建工程等。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基建、港口物流等相關公司受益邏輯較為明確。基建投資一方面來源於廣東和香港與澳門的聯通,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的建設落地,以及其他基礎設施等,另一方面來源於廣東省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港口物流方面,灣區的建設有望促進貿易出口。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廣東省全年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82萬億元人民幣,佔全國比重為24.5%。如果再加上香港貿易中心每年8萬億左右的進出口(含轉口)貿易額,大灣區有望成為我國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基地。

投資熱點3 金融業——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新的「支柱性」產業

發展金融服務業是大灣區現代產業體系的重點之一,《規劃》提出,要建設國際金融樞紐,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具體措施包括支持廣州建設區域性私募股權交易市場,支持深圳發展以深交所為核心的資本市場,逐步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范圍,擴大香港與內地居民和機構進行跨境投資的空間,不斷完善「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等。

申萬宏源研報指出,金融業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新的支柱性產業。粵港澳三地達成分工合作後,有助於激發深圳科技產業和新製造業的潛力。此外,深圳也有望與香港、澳門形成區域金融生態體系。

中信證券研報提出,金融行業是重要的投資機會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項目預計將強化金融服務業的多個領域(主要是在香港)。因此,銀行、交易所和金融科技具備增長潛力。股票層面上,盡管隨著時間推移,所有金融股都有望受益於該規劃,但香港的本地銀行如中銀香港和匯豐銀行可能會是最大受益者。另外,更重要的是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改革,大灣區將進一步支持區域內風投,及創新孵化。

華泰證券也將金融業列入關注主線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將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以廣州、深圳、澳門、珠海為依託,打造引領泛珠、輻射東南亞、服務「一帶一路」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核心圈。

投資熱點4 地產行業——房地產行業將最先受益

申萬宏源研報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房地產行業無疑將最先受益。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不斷推進,將吸引更多的人口向城市群遷移。這部分新增人口對房地產需求穩步增長。同時,土地估值也將迎來政策紅利期。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內具有豐富開發經驗的房地產企業,完全有可能把握本輪機遇。在深圳和廣州擁有大量存量土地儲備的公司,可能具備資源重估的空間。地產公司也可以新增土地儲備,追求規模的可持續增長。同時,大灣區內的城市群產業園區也值得關注,傳統產業升級創新園區,促進傳統優勢產業的升級調整。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編輯 陳莉 校對 何燕

⑶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情況來看,各個地產板塊會受到哪些影響(粵港澳大灣區)

仲量聯行研究認為,長遠來看,幾乎所有地產板塊均將受益於大灣區的持續穩步發展。穩健的經濟增長帶動辦公樓需求的增加,方面,大灣區內外路網密度的大幅提升有助於物流地產的租金上漲;只要開發商和投資者們能捨得花錢,就能發掘大量進駐大灣區零售地產市場的潛在機會。

⑷ 湯臣倍健是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嗎

唐金誠銀回答:湯成倍健是廣東地區的股票,屬於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望採納

⑸ 長城文化股票屬於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嗎

是說的文化長城(300089) 這只嗎,文化長城關聯的概念有這幾個,供參考:

⑹ 「粵港澳大灣區」究竟是什麼「粵港澳大灣區」有啥影響力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香港、澳門和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市組成的世界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建設周期:灣區的建設需要60-80年的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人口增長:未來40至50年,珠三角9城的人口將迎來爆炸式增長,成為全球首個人口過億的灣區;之後將隨著產業升級,人口增長大幅放緩。
經濟發展:灣區雛形初現後,人均GDP、家庭收入、平均工資等指標,將會遠超全國平均水平,並逐步拉開與其他都市群的差距。
房價增長:未來的樓市將處於供不應求的常態,房價的升值空間廣闊。

⑺ 中央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哪些股票會受益

目前的龍頭領漲股是珠海港。但上周漲幅已高, 建議逢低再關注。

⑻ 請問粵港澳大灣區對深圳樓市的影響是怎樣的呢

粵港澳大灣區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作用。對於深圳樓市的影響主要是改變三點格局。1,灣區概念帶來城市中心分化:以後環珠江口是灣區中心,對於深圳而言,以前中心是福田,以後是前海,以及從蛇口向北的寶中、西鄉、大空港等環珠江的深圳西線區域。廣州、中山、珠海等地同理。

2,灣區概念將打破城市邊界定義:現在說的是9+2(珠三角9城+港澳),但大家不要認為是11個城市的概念,而是灣區組團。以後城市概念會弱化,片區概念會強化。

3,灣區概念重構物業價值和功能形態。灣區概念、規劃帶來的深遠影響將大於大家的想像,這包括與灣區配套的各項政策的落地以及各城市站在灣區格局下對自身城市功能和組團的規劃調整,並相應對不同的物業類型產生影響。對深圳而言,某些功能會弱化,另一些功能則被強化,不同類的物業資產也會迎來重新估值。


熱點內容
時間變成貨幣未來怎麼樣 發布:2025-02-05 10:37:36 瀏覽:265
股票快速拉漲停掉下來了 發布:2025-02-05 10:24:55 瀏覽:579
張家界旅遊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2-05 10:20:27 瀏覽:574
銀河期貨一手動力煤多少手續費 發布:2025-02-05 10:03:53 瀏覽:881
如何理財利息10 發布:2025-02-05 10:03:48 瀏覽:151
拓中股份股票歷史 發布:2025-02-05 10:03:48 瀏覽:344
買基金可以投資多少錢 發布:2025-02-05 10:03:08 瀏覽:56
什麼股票軟體的數據是准確的 發布:2025-02-05 10:03:07 瀏覽:452
怎麼避免創業公司股權設計 發布:2025-02-05 09:44:52 瀏覽:1000
銀行理財的利率是怎麼換算的 發布:2025-02-05 09:35:19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