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購對於股票的影響
⑴ 如何說明並購對上市公司市值的影響
值對並購活動的影響
(一)市值與並購動因
按照Shleifer和Vishiny(2003)的模型,行為經濟學假說認為並購交易的主要驅動力是並購企業股票的市場價值。該假說假定市場是非有效的,即市場對企業市場價值的評價存在偏差。理性的管理者會以被市場高估的公司股票去購買被低估了的相關公司的資產。並購的實質是並購企業價值被錯誤估價後,管理者為了獲得錯誤估價的利益而採取的一種積極的保值策略。按照其解釋,在並購浪潮中一定會發生大量的換股並購(Stock Swap Merger)。Harford(2004)對該假說進行了實證檢驗,檢驗結果支持上述假說。
另外,為獲取市值差額收益的投機心理,也是一些並購活動的重要動機。在不成熟的資本市場中,市場的短期投機性較強,投資者熱衷於炒作投資概念和題材。並購公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財富效應,會引起相關企業股價的上漲。一些投機資本家利用並購事件進行概念炒作,低買高賣,從中賺取超額收益。
(二)市值與換股並購
換股並購是指並購企業通過本公司股票換取目標公司股票的並購。良好的市值表現可以提高並購企業股票的支付能力。目標企業也更加容易接受換股並購的方案。同時,換股並購也會對並購企業的市值產生影響。信息不對稱理論認為,只有當管理層利用所擁有的私人信息意識到企業股價被高估時,並購企業才會選擇換股並購。因此,換股並購會讓投資者產生並購企業市值被高估的預期,當並購消息公布時,並購企業的股價會因投資者的預期回歸而趨於下降。Andrade,Mitchell和Stafford(2001)的研究表明,換股並購的並購企業在事件宣告期前後會有顯著的負面效應(-2%到-3%的非正常收益)。
三)市值與現金並購
現金並購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我國企業大多成長歷史短暫,自有資金積累不足,因此需要向外部進行融資。市值規模直接反映並購企業對社會資本的吸收能力。首先,在公司股本不變的情況下,市值越大意味著股價越高,從而股權融資的能力就越強;其次,公司市值越高,償債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就越強,越容易得到更高的資信評級,融資成本也就越低。現金並購需要進行大規模的低成本融資,而市值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融資規模和融資成本的高低。
對於市場而言,現金並購通常認為是一個很好的信號,表明並購企業的現金流較大,而且有能力充分利用並購所形成的投資機會。選擇現金並購的企業股票更容易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使其股價上升、市值增加。
(四)市值與反收購
敵意收購指收購方在目標公司不情願的情況下,通過大量購買目標公司股票取得控股權的收購行為。這種做法會影響到上市公司正常經營活動,不利於上市公司長遠發展。在全流通條件下,由於所有股票都能夠在二級市場上流動,敵意收購的可能性將會增加。
市值已經成為衡量企業反收購能力的新標桿。市值被低估的上市公司最容易成為敵意收購者的目標。市值體現的並不僅僅是股價,而是公司綜合實力的象徵。市值越大,表明上市公司並購其他企業的能力越強,反收購能力也相對越強。
⑵ 並購重組轉讓股權對公司股票的影響
對公司股票的影響是偏利好。
並購重組,通常會引進新技術、新業務、從而增加公司新的盈利點;而重組過程中並沒有搞增發,沒有增加股票數量,也有利於穩定市場,提升股票的內在價值。
⑶ 股票並購重組是好是壞
一、股票並購重組是好是壞
股票的並購重組是指對股份分拆、合並、資本縮減以及名稱改變的行為,一般來說,上市公司進行股票重組會對其股價產生一定的影響。
如果個股重組成功,則是一種利好消息,特別是上市公司經過重組操作,引進一些優質機構投資,使企業的基本面有所提升,則會吸引市場上的投資者買入,推動股價上漲。
如果上市公司在重組期間,因某種原因導致其重組失敗,則是一種利空消息,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拋出手中的籌碼,增加市場上的空方力量,從而導致股價持續走低。
總之,上市公司進行重組操作,其結果具有不確定性,需要投資者重點關注市場信息。
二、股票並購重組形式
根據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的一般實踐,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可以歸納為四種主要形式:並購、股權轉讓,資產剝離和資產置換。
1、並購。俗稱企業並購,既能整合企業內外資源,產生規模效應,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擴大市場份額,又能採取多元化經營戰略,降低經營風險。
2、股權轉讓。股權轉讓指的是並購公司根據《股權轉讓協議》接受上市公司部分股權股權,從而成為上市公司股東甚至控股股東的行為。
3、資產剝離。資產剝離是將上市公司主體中的非生產性和非經營性資產與上市公司實體分離,一般由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承擔。這是提高上市公司利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將上市公司的不良資產剝離,轉移到母公司或母公司的其他子公司。
4、資產置換。資產置換是指上市公司與其他公司之間進行資產交換,以提高資產質量。在中國證券市場,這種交易主要發生在關聯方之間,這是上市公司的一種常見手段,尤其是一些主營業務虧損或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
⑷ 並購對股價影響
公司收購股價會上漲還是下跌?
這個答案其實是不一定的。如果收購的公司是一個爛攤子,業績不好,沒發展前途,負債累累,那麼對發出收購要約的公司而言,則是一個利空消息,公司業績會被拖垮,股價也可能因此下跌。但是如果收購的公司前景很好,而且對發出收購要約的公司有很大幫助,則是一個利好消息,公司股票價格可能會上漲。
上市的公司按照總資產,根據評估機構的相關證明和路演的結果實行定價和發行相應的股份數,再在二級市場上融資.然後根據現有的股份數額,計算原來的股份
上市公司收購針對的客體是上市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即公司發行在外且被投資者持有的公司股票,不包括公司庫存股票和公司以自己名義直接持有的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前者如公司在發行股票過程中預留或未出售的股票,後者如公司購買本公司股票後尚未注銷的部分。我國現行法律因採取實收資本制,公司擬發行股票須全部發行完畢後,才得辦理公司登記,故我國公司法排斥了公司庫存股票;同時,我國僅允許公司為注銷股份而購買本公司股票,上市公司持有本公司股票也屬禁止之列。
公司並購對的股價影響:
1、並購傳聞通常會導致公司股價上漲
通常在市場上有並購傳聞的上市公司,股票價格都會受到傳聞的影響,多數會呈上漲的走勢。
2、股票價格上升大多發生在企業並購公告發布之前
股票價格一般會在企業並購公告發布之前上漲,而在企業並購公告發布之後,股票價格上升態勢通常會逐漸趨緩,甚至反轉下跌。
3、並購企業的實力及其所屬行業對其股票價格波動產生重要影響
一般來說,並購企業的實力越強,所屬行業越好,並購事件就越容易引起股價上漲,反之則有可能引起股價下跌。
4、混合並購對並購企業股票價格波動的影響最大。
《公司法》對公司的合並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公司合並可以採取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兩種形式。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並,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並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並,合並各方解散,公司合並時,合並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並後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承繼。
《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收購可以採用要約收購、協議收購及其他合法的方式。
不久前剛剛通過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對上市公司收購作出了最新的界定,指出上市公司收購就是投資者通過股份轉讓活動或股份控制關系獲得對一個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的行為。投資者進行上市公司收購,可以採用要約收購、協議收購和證券交易所的集中競價交易等多種方式進行。允許依法可轉讓證券和其他合法支付手段作為上市公司收購的對價,解決上市公司收購中可能出現的現金不足問題。
⑸ 收購對股票的影響
本質就變了呀,咸魚翻身當然要漲個不停.因為操盤手有報復性心理,所以會產生報復性大漲 呵呵
⑹ 並購重組對上市公司的股票影響有多大
影響非常大,並購重組會對一家企業的主營業務,以及盈利模式起到根本性的影響。
⑺ 收購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一般來說,被收購的公司為擁有一定的優良的資產,只是因為一時資金流較為緊張,或業績不如預期等原因才會股價下跌,成為其他的公司收購的對象.而收購的公司一般擁有較強的資金流,等其注入資金後被收購的公司便會起死回生,股價上揚.但公司被收購屬於重大的事項,回被交易所暫時停牌.
⑻ 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被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後對現公司的股價有以下影響:
1、股價上漲;
2、影響同行業股票價格波動;
3、混合並購影響並購企業股票價格波動;
4、並購後目標企業通常獲得比主並企業更大的股票價格升幅;
5、大多發生在企業並購公告發布之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五條
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劃分為股份,每一股的金額相等。
公司的股份採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
第一百二十六條
股份的發行,實行公平、公正的原則,同種類的每一股份應當具有同等權利。
同次發行的同種類股票,每股的發行條件和價格應當相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所認購的股份,每股應當支付相同價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