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不開中葯對股票影響
① 對於西醫來說中醫是不是偽科學
在自然領域,研究的體系有三大類:神學、玄學和科學
醫學屬於自然領域。
中醫與所有的醫學一樣,是研究如何治病救人的一門學問。
但是研究方法的不同,決定了其所屬學問體系的不同。
神學的方法是信仰,敬神以求得問題的答案,即為宗教。
玄學的方法是哲思,依靠深入的思索建立事物的相互聯系,以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科學的方法是邏輯+實證,最有名的莫過於胡適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邏輯原則保證了理論上的成立,保證了理論有符合現實的可能性,實證是最終的檢驗,經過了實踐的檢驗,理論才具有被應用於事實的可靠性。
這三種方法的可靠度以神學最荒唐,以科學最可靠。
中醫,屬於玄學而不是科學,因為中醫的方法不符合科學的特徵。
科學的特徵:
1)科學所使用的術語,特別是科學概念,必須有明確的內涵與外延,不能
產生歧義。
2)理論的建立必須依據觀察和實驗,這種觀察或者實驗,需要具有可重復
性。
3)邏輯結構要嚴密,理論體系內部必須自恰,自圓其說,不能出現前後矛
盾。
4)體系的構建必須遵循簡單性原則,思維經濟性原則。這一條又叫剃刀原則,同樣能解釋現象的兩個理論,選擇最簡潔的,除非有更充分的證據。
5)科學理論在原則上應當可以接受實踐檢驗,可以被證實,也可以被否證。也叫可證偽性。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被證明為錯誤的理論不是科學理論。
中醫屬於非科學,至於是否屬於科學,取決於把中醫置於何種位置。就象甲醇是不是假酒,取決於把甲醇用於何種目的,用於工業生產,它就不是假酒,裝到酒瓶里當酒賣,它就是假酒。中醫亦如是,當作傳統文化,它就不是偽科學,把它當成科學,它就是偽科學。
下面回應一下淺介藍的觀點:「檢驗科學真理的唯一標准就是實踐!中醫已經實踐幾千年,經受了各種考驗不是現在幾個言論可以抹滅的。 」
前面的話是沒問題的,但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是實踐,實踐就是把理論應用於現實,並根據應用的結果論證理論是否成立。
可惜的是中醫沒有實踐。
這種說法很多人都不理解,關鍵就在於沒有理解實踐的真正的含義。
中醫的確應用了近兩千年,但是這種應用不是實踐,因為它不具有實踐的第二個意義:論證理論是否成立。理論用於實踐只是實踐的一半,必須將實踐的結論反饋理論,才是完整的實踐。中醫缺了後一半,怎麼能說實踐了幾千年呢?
比如雲南白葯,一直被當做中葯中的經典,但是白葯的配伍規則完全違反中醫理論中的君臣佐使原則(見央視《白葯傳奇》),一個違反理論的事實出現,在邏輯中意味著理論不成立。但是中醫理論並沒有因為違背理論的事實出現而進行反饋修正。
科學之所以在現代成為普遍接受的知識體系,就在於它能在實踐中不斷地自我修正,即使在這個歷程中出現過諸多的錯誤,而且在未來依然會存在錯誤,但是這種自我修正,不斷完善的特點令科學的可靠性遠遠高於其它的研究體系。
「家庭醫生老K」提到的中醫是用傳統的陰陽學說和五行演變來辨證施治,這個說法沒錯,問題在於,陰陽五行的理論何時被證明成立過?事實上,陰陽五行也沒法被證明,單是一個「金生水」就無法證明(有解釋說金屬熔化為液體,就是金生水,我問這個金生之火可克火乎?對曰,不能。違反了五行生剋的基本設定。又有說金指肅降屬性,水指潤下屬性,而非指實物,我又問肅降如何生潤下?如何證明?對方無語。此問題問到現在,沒有一人能解答)。
最後,中醫應該被分為兩部分來看,理論與經驗。
中醫在這兩千年中,最大的成果不是理論,而是經驗。千年的經驗足以讓中醫找到一些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是中醫理論,只是附會經驗而已,它並非醫學經驗的升華,最典型的,陰陽五行學說,這個理論並不是根據人體的研究得到的,而是對自然的粗糙認識,但是中醫直接將非人體規則套用到人體,用來解釋人體的相互關系,這就是一種牽強附會。
② 為什麼中醫用西醫分析不科學,那中葯為什麼有效果
西醫是在現代化學、物理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人類不斷探索的結果。但對於我們眼前的世界來說,現代科學想將所有的都解釋清楚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現代科學是有時間性、局限性的。要能解釋中醫還需要時間....
③ 假如沒有西醫,中醫能不能戰勝新冠呢
關於武漢新型肺炎的討論可是熱火朝天,大家茶餘飯後都是在互相分享著有關它的最新消息。根據官方的報道,這種新型病毒肺炎的感染人數還在不斷的增加,不過官方也公布了那些成功醫治的好消息,能讓大家稍微安心一些。
大家也不要太過於慌張,只要我們注意好個人衛生,不去密集的公共場所,身體有異狀及時到醫院診治,相信大家都會相安無事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服用中葯的時候,一定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切不可自行購買服用,避免出現其他一些不好的影響。
④ 中醫,西醫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一、中醫
優點:
1、防患於未然,機體稍有功能上的變化,中醫即認為是陰陽失衡,就要適當的調整。
2、治病求本,發現問題就要找到發病的根本,從根本上去除疾病,從而使機體恢復正常狀態。
3、整體觀念,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人體本身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一個位置有病,其根本不一定在這里,多數是兩三個臟器或經絡功能失衡的結果。
4、辯證論治,有了疾病,不能就病治病,而是要通過四診,也可以結合現代輔助檢查設備,綜合判斷,分析透徹疾病的證型然後才可以處方治療。
缺點:
對病人狀況的判斷,在臟器功能上,因對五行生剋關系無標准;在對風寒暑濕熱燥之狀態影響的或益或害,無法正確度量,故而,診斷便沒有了確定性,卻往往出現對同一個病人,不同的醫生會出現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確定性局面。
二、西醫
優點:
1、展示的知識,都能得到實證的支持。因而,清楚、確定、明白、易懂。
2、對疾病的診斷,有種種明確的生化物理指標支持。因而,診斷與治療的操作,都有絕不含糊的明確步驟。療效也可預見。能藉助不斷發展的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提高醫療操作的精準度,從而不斷提高療效。
缺點:
1、對不能明確顯示現有生理指標異常的疾病,無能為力。具體表現在對很多所謂疑難雜症,無法明確診斷,更無法治療。
2、對一些雖能顯示生理指標異常、但尚不明其產生原因的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無法治癒。
(4)西醫不開中葯對股票影響擴展閱讀:
近年來已創立或正在醞釀一些新的學科領域,如中醫病理學、實驗針灸學和針刺麻醉學等。對中西醫結合的認識,除自身的實踐外,還依賴於科技水平的進步。
80年代以後,中西醫結合突破了統一論,把中西醫結合作為一種創新,在中西醫各自向前發展的前提下,使中西醫結合工作獲得新的發展。中西醫結合就跟西醫和營養的結合一樣,是一種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並不存在什麼學術之爭、領域之爭,只是治療、康復過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新聞-到底是看中醫還是西醫?讓你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