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紅對市值影響
A. 股票分紅對股價的影響有哪些
股票 分紅派息,公司經營良好,有股本擴張的要求,有擴大經營規模的要求,在牛市中,市場對股價的期望會高些,因此會刺激股價上漲,甚至走出填權行情.在熊市中,卻相反,市場價值中心不斷向下移,好的題材很難被市場認同,可能回走出貼權行情來,市場永遠是對的,只是人們的心理預期不同罷了
B. 股票分紅對股價的影響
說實在話,中國分紅好處基本看不到,比如你有10塊錢的股票1000股10送10,送完變成5元你有2000股,你的資產一點沒變,關鍵還是看後面有沒有人炒,沒人炒一點好處都沒有。如果送現金更倒霉,送你得錢還要交稅,股價卻把稅錢一起扣除。
說白了就是分紅了以後股價漲就是好,不漲就是不好,說來說去都是一樣,所以在中國分紅沒什麼好處。唯一就是分紅除權以後股價低了可能吸引一點才入市的人而已。
分紅不除權才是真的分紅,拿你的錢給你,哪裡來什麼好處,還談什麼利好,今年多少高分配的股票出完全以後暴跌,看看維維股份
C. 股票分紅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股票分紅之後股價會降低一些,因為裡面的錢已經發到你的帳戶里了,但是你的總金額是不變的。這個有分紅的股票後市一般都會不錯的。看看那些鐵公雞吧,一年到頭一分錢都不出。
D. 股票分紅後市值反而減少了
股票每10股派3元還要繳稅。。派息要繳20%的稅。
E. 股票分紅後會使股票每股市值下降嗎
分紅或送股後股價會下調,但並不是下跌。那叫除權或除息。
除權與除息
上市公司發放股息紅利的形式雖然有四種,但滬深股市的上市公司進行利潤分配一般只採用股票紅利和現金紅利兩種,即統稱所說的送紅股和派現金。當上市公司向股東分派股息時,就要對股票進行除息;當上市公司向股東送紅股時,就要對股票進行除權。
當一家上市公司宣布上年度有利潤可供分配並准備予以實施時,則該只股票就稱為含權股,因為持有該只股票就享有分紅派息的權利。在這一階段,上市公司一般要宣布一個時間稱為「股權登記日」,即在該日收市時持有該股票的股東就享有分紅的權利。
F. 股票現金分紅之後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肯定有所影響咯,股價低了,那市值就低了,但你的總資產沒變,只是一部分換成現金了
G. 股票市值漲跌與公司分紅的關系
公司最常見的分紅方式分為現金股息和股票股息兩種,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股息方式,如實物分紅等,目前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了。現金分紅對公司和股票的影響我在上次中已經分析過,這次我們討論一下股票股息對公司和股票的影響。
一、對公司的影響
股票股息的分派也分為兩種,一叫轉增股,另一個叫送股。這兩種方式一個是從公積金項上進行處理,另一個是從未分配利潤上進行處理,嚴格的說,只有會計處理方法的不同,沒有本質的區別。
如果說現金股息對對公司以及股東還有一些正面或則負面的影響的話,我實在想不出股票股息對公司有什麼影響。舉例說明,如果一家公司目前共有1億股本,凈資產是4億,凈利潤為8000萬,則每股凈資產是4元,每股收益為0.8元,凈資產收益率是20%。假設公司進行10轉5送5的分紅,則目前的狀況是,總股本2億股,凈資產4億,凈利潤年8000萬,每股凈資產是2元,每股收益為0.4元,凈資產收益率是20%。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改變的是總股本、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而與運營相關的財務指標沒有任何影響。股票除權就相當於您本來有一張100元的鈔票,現在成了兩張50元的鈔票,本質上沒有區別。
二、對股票的影響
但在二級市場上卻是不同的,股票股息對股價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不成熟的股市中。
既然股票股息對公司沒有任何實質的影響,為什麼會影響二級市場的交易呢?
我想主要是一個心理因素和購買力。
1、心理因素。由於股票進行除權以後,股價會成比例的下降,股價看起來更加便宜,本來50元的股票現在成了25元,所以有一些人會考慮購買。就像目前許多基金凈值在2元以上,大家嫌貴,當基金經過拆分以後,凈值在一元附近,大家心理上感覺便宜了,便瘋狂認購一個道理。
2、購買力。購買力也是一個原因。由於股民構成不同,中國股市規定每次交易的最小單位是1手,即100股,如果想購買茅台,就必須至少有1萬元以上。所以許多投資幾千元的小股民是絕對不可能買的。再如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神巴菲特的公司)的股票,目前每股股價在10萬美金左右,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是買不起的。
除權對於股票短期和長期的走勢是不同的。從短線來說,一般除權的股票上漲的概率大一些(全憑經驗,沒有仔細論證),尤其是在牛市中,當然也有一些莊家利用除權進行出貨的行為,但在基金主打的現在已經基本不存在了。而從長線來說除不除權對股價的影響應該不是很大,比如上述的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增長一直與公司業績增長比較吻合,這就是價值投資的力量。
個人認為,股票分紅應該與業績增長成正相關。沒有業績增長支撐的股票不應該進行大比例的分紅。如果按照公司業績增長與股票分紅二者關系來分析,無非有三種情況:1、分紅比例超過業績增長,這樣股票的每股收益將逐漸下降;2、分紅比例與業績增長相同,這樣股票的每股收益長期維持不變,3、分紅比例低於業績增長,結果是每股收益持續增長。如果採取第一種方式,公司的每股收益會下降,長期下來,而採取第三種方式卻恰恰相反。從長期趨勢來看,我更傾向於第三種方式,即分紅比例低於業績增長的方式(伯克希爾屬於第三種方式的極端形態)。
在A股市場上也有一些這樣的股票,我們可以參考這些指標選擇長期成長股。如金發科技、茅台、民生銀行、蘇寧電器、煙台萬華、萬科等等,小商品城有些類似伯克希爾,不進行股票拆分,所以目前股價曾經高過百元,但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好多投資者還不會接受這種方式,所以,我認為小商品城的股價與其它這些成長股相比有些低估。
長期能夠大幅走強的成長股票在股票分配上存在這么一個現象(不是共性),即基本上每年都拆細,但分紅幅度不是很大,一般都在10送5以下,如民生銀行、茅台、萬科、金發等,當然在最後可能配合某些政策或者現象(如股改、股價太高、融資需求等)也採取大比例分紅,但一般都比較穩定、持續。而蘇寧電器是個特例,因為它的業績增長太快了,所以能夠持續的大比例分紅,一般的企業是不可能有這么快的增長速度的。
所以,對於那些業績持續增長,而股票分紅比例又不是太大的公司,可以考慮長期持有。
H. 股票分紅有那些種類,分別對股價有何影響
股票分紅有現金分紅,送股,配股等,股權登記日後,開盤時股價低於登記日,但有的股會填權,有的股貼權。
1.有影響,股價會下跌;
2.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後,投資者取得了現金紅利,公司凈資產和每股凈資產相應減少,在短期內對公司股價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是一種正常的市場反應。另一方面,公司凈資產、每股凈資產對公司股價的影響也非決定性的,股票的價格最終仍取決於公司的質量特別是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投資者通常按照行業市盈率和每股收益確定股票市場價值。從實際情況看,除息日市場的實際交易股票價格則由股票內在價值和買賣雙方的供求等多種因素決定的,除息後公司股票價格可能下跌,也可能上漲,可見除息價並不一定就是投資者當日實際買賣該股的價格。
3.就稅收而言,監管部門對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政策做了優化調整。2012年11月16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關於實施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對持股1年以上的投資者,其股息紅利所得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稅負僅為5%,比之前降了一半。這一政策調整,有利於增加投資者回報,優化投資者結構,引導長期投資,保障投資者利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I. 股票分紅以後,市值降低嗎
是的股票分紅以後,市值降低。因為分紅之後,股價要除息,把分紅的部分減去,股價相應降低,市值就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