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購股票對計算凈資產收益率影響
1. 在有效市場中,按照市價以現金回購本公司股票,如果回購前後凈資產收益率和市盈率不變,則
則,價值不變啊。
有效市場中,回購完全不創造價值,也不會提升現有股東利益,不存在股權價值再分配的效果。
2. 上市公司回購股份,除了提高每股收益外,是不是還能提高凈資產收益率
是的。
上市公司回購股票注銷後,提高了每股的內在價值,自然提高每股收益了,同時股票資產不變,股票數量減少,凈資產收益率也會上升。
3. 怎麼理解公司回購部分股份,從而增加每股盈利水平,提高凈資產收益率,減輕公司盈利指標的壓力。
也就是公司認為股價偏低的時候,恰巧公司的流動資金也比較充裕,為了提振公司的股票的市場表現,上市公司可以選擇用自有資金回歸二級市場部分股份並注銷,這樣公司的總股本少了,凈資產少了,凈利潤不變,那麼每股盈利水平就提高了,凈資產收益率也提高了。自然就減輕了公司的提升盈利指標的壓力
4. 你對回購股票了解多少具體有何影響
對於回購股票,是和發行股票起到相反的作用的,而且大部分情況下,回購股票是能夠提高相應的股票價格的,而且對於公司的股票價格也能夠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通常都是將那些被低估的股票進行回購,然後就可以更好的進行銷售,我們也可以以較低的價格獲利。合理的利用股票回購,是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股票的價格的,而且也能夠減少公司被收購的風險,也能夠降低外部流通股的數值。
合理的回購股票,是能夠提高我們公司資金的使用效率的,這樣子公司內部的現金就能夠得到更好的使用,提高了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回購股票是能夠支撐公司的股票價格的,對於公司的形象也能夠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若股票出現了上升情況的話,又能夠重新使得公司的運營情況得到好轉。
5. 股票回購後股本結構的變化對將來的現金股利分配有何影響
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將回購的股票作為「庫藏股」保留,不再屬於發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參與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日後可移作他用,如發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或在需要資金時將其出售。
股票回購對公司利潤會有影響。當一個公司實行股票回購時,股價將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是兩方面的疊加:
首先,股票回購後公司股票的每股凈資產值將發生變化。在假設凈資產收益率和市盈率都不變的情況下,股票的凈資產值和股價存在一個不變的常數關系,也就是凈資產倍數。因此,股價將隨著每股凈資產值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而股票回購中凈資產值的變化可能是向上的,也可能是向下的;
6. 股票財務上的凈資產收益率攤薄和凈資產收益率加權是什麼意思能不能用通俗的語言來表達謝謝
1、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期末凈資產
強調年末狀況,是一個靜態指標,說明期末單位凈資產對經營凈利潤的分享,多用來確定股票的價格。
2、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平均凈資產
強調經營期間凈資產賺取利潤的結果,是一個動態的指標,反應的是企業的凈資產創造利潤的能力。
平均凈資產是充分考慮凈資產變動的時間影響因素後加權計算得出的,計算公式為:
平均凈資產= ( E0+NP÷2+Ei×Mi÷M0-Ej×Mj÷M0)
(6)回購股票對計算凈資產收益率影響擴展閱讀:
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的作用
從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股東)的角度出發,只有在股份制企業的特殊性基礎上,利用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公式計算出的凈資產收益率指標才是必要的。
在增加股份時新股東要超面值繳入資本並獲得同股同權的地位,期末股東享有當年利潤的同等權利。
正因為如此,在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准則第二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中規定了採用全面攤薄法計算凈資產收益率。
全面攤薄法計算的凈資產收益率更適合股東判斷公司的股票交易價格,因此,應當用該方法計算披露給股東的會計信息。
7. 股本回報率(return on equity)與凈資產收益率(return on common stockholders equity)的差別,急求!
1、概念不同:凈資產收益率是凈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股本回報率是一種類似於投資回報率的會計計算方法。
2、指標不同: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該指標體現了自有資本獲得凈收益的能力。股本回報率是用以評估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可以用作比較同一行業內不同企業盈利能力的擁有指標。
3、計算方式不同:凈資產收益率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股本回報率是將現年稅後盈利除以年初與年底總股本的平均數字而計算出來的。
(7)回購股票對計算凈資產收益率影響擴展閱讀:
凈資產收益率注意事項:
1、注意負債量和負債利息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企業資產包括兩部分,一是股東的投資,即所有者權益或是凈資產,二是企業的負債,即借貸的資金。
2、過分利用財務杠桿就會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同時在經營不利的情況下,負債成本大於收益時,股東會蒙受額外的損失。
3、留意企業所得稅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因為凈資產收益率的分子是凈利潤,即稅後利潤,因此所得稅率的變動必然引起凈資產收益率的變動。所得稅率提高,凈資產收益率下降,反之,則凈資產收益率上升。
4、注意凈資產與稅後利潤及每股收益的關系。凈資產收益率比每股收益更能反映投資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本回報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凈資產收益率
8. 簡述股票回購對投資者和公司的影響
股票回購對公司利潤的影響:
當一個公司實行股票回購時,股價將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是兩方面的疊加:首先,股票回購後公司股票的每股凈資產值將發生變化。在假設凈資產收益率和市盈率都不變的情況下,股票的凈資產值和股價存在一個不變的常數關系,也就是凈資產倍數。因此,股價將隨著每股凈資產值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而股票回購中凈資產值的變化可能是向上的,也可能是向下的;其次,由於公司回購行為的影響,及投資者對此的心理預期,將促使市場看好該股而使該股股價上升,這種影響一般總是向上的。
9. 營業利潤率下降,凈資產收益率上升對股票的影響
希望採納
中信證券成長來自於並購、上市與融資,來自於股東背景、王東明帶領下的企業家團隊與技術人才團隊支持,來自於戰略、管理、研究以及投行、投資、國際化等業務能力的大幅提高。
轉讓中信建投導致中信證券經紀業務市場地位顯著下滑,未來若沒有並購支持份額將難以快速恢復;未向中小企業承銷轉型、錯過中小板與創業板機遇,導致中信證券投行業務市場地位逐年下降,未來債券承銷增長將難以彌補股票承銷下降。
市場大幅波動、做空機制推出後,中信證券自營投資規模不再增長,自營/凈資產比例不再提高,投資收益率不斷下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不斷壓縮可能預示著中信證券對自營投資樂觀態度有所轉向;直投業務監管加強將顯著影響中信證券未來直投業務的規模與收益率。
兩融制度完善有利於中信證券兩融業務發展與收入結構改善,但政策嚴格管制決定了這一過程將較為漫長,對經紀收入的替代效應不明顯;H股融資的短期收益有限,華夏基金股權轉讓導致未來公司收入穩定性降低,傳統業務收入佔比重新抬頭。
中信證券總資產持續下降,但凈資產持續增長,經營杠桿大幅降低,公司營業收入頂峰已過,費用率上升,營業利潤率下降,總資產收益率下降,凈資產收益率下降幅度更大,未來費用控制、大比例分紅將是中信證券經營管理的重要選擇。
更重要的是,中信證券作為行業唯一的股權激勵已於2011下半年全部到期,未來繼續實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本屆高管尤其是王東明董事長的任期也將在2012年中結束,這對中信證券未來的公司治理、企業家精神、人才積極性、團隊穩定性都將構成重大考驗。
根據彭羅斯理論的資源——能力——成長分析框架,在中國資本市場現有制度下,中信證券似乎已將自身資源與能力發揮至極致,並達到成長極限,3500億元將在很長時間內成為市值天花板,要突破除非中國資本市場制度重大變革以及公司資源與能力重整。
中信證券的投資機會將主要來自於系統性估值提升或相對估值窪地。
假設公司分紅政策不變,預計2011-2013年公司EPS為0.80元、0.46元、0.54元,對應PE為13、23和20倍,不過ROE逐步回升,同時考慮到行業龍頭隨時可能被政策再次眷顧,維持「推薦」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