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影響指數
㈠ 大盤指數對個股的影響:上證指數影響哪些股票
如圖所示,參與上證大盤的市值權重排名,對點數貢獻權重前20
㈡ 影響股市的指數的股票主要有哪些
大盤藍籌股,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石化等。
㈢ 指數調倉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指數調倉指的是在投資總規模不變的情況下,將一些股票剔除,同時新加入一些股票。而指數調倉又分為定期調整和臨時調整,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中證指數網和國證指數網查詢。
對於指數基金來說,指數調倉影響不大,凈值不會出現太大變化。但對於股票而言則影響較大。如果股票被剔除出去,則可能股價會下跌;如果新加入指數名單,則股價可能會上漲。
拓展資料
眾所周知,指數都是按照一定的選股規則和數量來進行編制的。比如說滬深300,指得是挑選滬深市場中規模最大的300隻。而股票是有漲有跌的,一年的時間里總有一些股票規模小了,需要被調出名單;也會有一些股票規模大了,新進入到前300名裡面。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指數就需要重新篩選一下自己的成分股。
1、為什麼要進行調倉呢?
並不是每個上市公司每年都會更上一層樓,總會有部分上市公司因為內部、外部因素導致公司經營、管理等出現問題,導致公司經營狀況每日愈下,這時候如果還將該公司留在指數中,那麼勢必就會拖累指數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將這些公司調出指數的成分股。
但光調出肯定是不夠的,如果不新加進一些公司的話,那麼指數的成分股數量就會日趨減少,最終甚至可能連一隻都剩不下來,所以我們要保證指數的活力就要新增符合條件的成分股進入指數。
2、調倉時間在什麼時候?
指數成分股調整分為定期調整和臨時調整。定期調整,是指數在每年固定日期調整成分股,具體時間和調整內容在指數編制方案都會有詳細的說明。
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中證指數網和國證指數網,均為公布指數調倉的官方網站。以滬深300指數為例,指數編制方案顯示每年調整兩次成分股,分別為每年的6月和12月的第二個周五後的周一,遇法定節假日順延。
㈣ 股市中分紅後是不是影響指數
一般而言,股票指數的走勢在宏觀上與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狀況、上市公司的業績狀況,甚至國際市場環境密切相關。而從微觀上看,指數本身的編制特點與組成結構,對指數的變化也有著緊密聯系。當樣本股名單、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此來保證指數的連續性,同時也大大減少了指數受非交易因素的影響。 根據滬深300指數編制規則,滬深300指數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修正前的調整市值÷原除數=修正後的調整市值÷新除數。 企業進行分紅派息的方式有很多,參照前面所述滬深300指數編制的方法,股票的送股、配股、公積金轉贈、增發等行為並不會直接影響到股指走勢。但是,凡有樣本股除息(分派現金股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而權重股由於其在指數構成中的特殊地位,其分紅派息等活動將會造成其流通股市值發生變動,進而對股指價值產生影響,甚至直接致使指數失真。例如權重較大的股票,如招商銀行、中信平安、中石油等集中分紅派息時必然會對股指有很大的影響。附表為滬深300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在2010年實施的分紅情況。 以上分紅都屬於現金分紅,並且分紅時間都是集中在5-6月施行,因此對指數必然會產生很大影響。以上周末的收盤價粗略計算,僅前十大權重股的分紅就將使滬深300指數偏離正常值達0.24%;綜合滬深300指數所有成分股在2009年實行的分紅數據計算,滬深300指數約偏離其真實值達4.73%。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送股、公積金轉增等行為並不會直接影響到指數變動,但是在A股市場中,這些操作往往會刺激股票價格的大幅上漲,間接造成了成分股市值的變動,從而引起指數的變動,這種影響也不容忽視。
㈤ 對指數影響較大的股票有哪些
對指數影響較大的是權重股,也就是總股本巨大的上市公司股票,他的股票總數占股票市場股票總數的比重很大,也就權重很大,他的漲跌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很大。比如中國銀行的股票占滬市A股總股數的20%以上,他漲跌1分錢,大盤漲跌一個點。其他權重股還有中國石化、G寶鋼、G長電等等。
因為股票指數是經過加權平均的,所以股票總股本越大,該股票在指數中的權重就越大。所以權重股就可以認為是總股本很大的股票,一般都是藍籌股。
具體的權重股你可以使用大智慧行情軟體在左上方的選項里選擇:版塊---版塊分類---概念---大盤.之後顯示的股票列表就是你要找的東西,目前大智慧顯示一共是57家.
㈥ 影響A股指數最大的有哪幾只股票,怎樣能知道
代碼 股票名稱 比例(%)
601857中國石油 23.53
601398工商銀行 7.78
600028中國石化 6.17
601628中國人壽 4.98
601988中國銀行 4.74
601088中國神華 4.20
601318中國平安2.16
600036招商銀行1.80
601328交通銀行1.47
601600中國鋁業1.33
㈦ 股票指數的成分股調整對指數的影響有哪些
時不時的就會看到有關於某某指數調整成分股的報道,成熟的投資者往往會根據相關的信息去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而新手投資者可能連背後的含義都沒什麼了解。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股票指數成分股的相關內容,以及成分股調整對指數的影響,讓我們在以後的投資道路上少些疑惑。
01什麼是股票指數成分股?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指數,例如:我國的有上證180指數、深證100指數,美國的道瓊斯綜合股價指數等,不知道有沒有人考慮過這些指數的值到底是怎麼來的。
這些指數是通過特定的計算方式,計算股市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股票得出來的值,而這些具有代表性的股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成分股。以上證180指數為例,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選取A股市場中具有代表性的180隻股票,通過科學的編制方式編制出來的。
股票指數成分股並非是在股市中任意一隻股票都可以,而是根據股票的所屬的行業、成長性、業績等方面來決定的,所以不管是哪一個指數的成分股往往都是具備一定的特徵。同樣以上證180指數為例,選擇的成分股無一例外全部都是一些規模大、流動性好、行業代表性強的股票。
綜上:指數成分股的調整是為了保證這個指數中都是優質公司,能夠更好的反應股票市場的變化趨勢。成分股調整不會改變該指數的實時點位,但是會改變該指數的估值指標。
㈧ 一隻股票影響大盤指數跟什麼有關
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之間的比較,可以認識到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則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當作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到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則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Pn)/n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股價平均數=(P1+P2+P3+P4)/n=(10+16+24+30)/4=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即: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
(1)相對法: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代入數字得:股價指數=(8+12+14+18)/(5+8+10+15)=52/38=136.8%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當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㈨ 如何查詢某股票對大盤指數的影響
這個不確定,對指數的影響是會隨著指數總市值和股票本身自己市值變化而變化的,在6000點的時候人家說中石油跌三分錢,大盤跌一點,我倒沒有驗證過是不是正確,不過你可以根據市值大概估算下啦,你要記得那些板塊,對指數的影響大概是多少就夠了,一般板塊聯動,沒必要知道每隻股票,板塊市值變化相對要穩定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