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實名新規對股市的影響
A. 資管新規對個人投資股票有什麼影響
資管新規對個人投資股票幾乎沒有任何負面影響,中長線應該算是正面積極影響。
B. 股市全面實行注冊制後對股民有什麼影響
注冊制時代的來臨,優勝劣汰這個詞將在A股得到更徹底的體現。之前我們買賣藍籌股,白馬湖,績優股等等股票稱之為投資股票,而買賣成長股、題材股等無業績支撐的股票稱之為炒作股票。
設想一下未來,隨著注冊制的全面推行,漲跌幅制度的放開甚至T+0制度的逐漸實施,都將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在這種背景下,垃圾股退市將成為常態。炒作所謂的題材和業績虧損的垃圾股難度和風險將成倍放大。
T+0制度下,每天可以頻繁交易的思路估計很多人都有,一想到每天都可以低買高賣,很多投資者盲目樂觀:那不是可以很快可以賺到很多錢?其實不然,首先每天頻繁交易買進賣出要多付幾倍的交易手續費,如果沒有三五個點以上的利潤,頻繁操作幾乎沒有意義;其次,T0制度實施後,專業機構和職業選手是早已經做好准備,多數已在海外市場經過實踐具有成熟的投資操作經驗(例如歐美股市,香港股市等)。但這種機制對於一般散戶來說是個全新的操作模式,頻繁操作很容易適得其反,虧得更快;因此,屆時價值投資、報團白馬績優股、大盤股或許將成為市場主流風格。而這類股票往往是機構的主戰場,機構包括社保基金、養老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指數基金等等。
此時,隨著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A股機構投資者佔比的逐漸增加,市場中都是全副武裝的機構之間以及少量大游資協同作戰,個人投資者單槍匹馬各自為戰自然是弱勢一方,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把資產交給機構打理終將成為最終趨勢。這從歐美成熟的資本市場和港股市場的現在就能看出大概A股的未來。
當然,以上假設僅是假設,各項政策要落到實處還有較長的一個過程,在此咱們僅作為一種探討而已。畢竟目前也僅僅是科創板和創業板實行注冊制,以及20%漲跌幅限制,我們要做的是適應當前的規則,在規則求下生存。
C. 股票注冊制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你好,股票批准上市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審核制,還有一種是注冊制。
注冊制是相對現在的審批制而言的,我國證券市場成立以來,公司上市(IPO)都需要經過證監會的審批,而改革注冊制以後就不需要經過審批,公司可以直接上市,當然需要向有關管理部門進行注冊,所謂注冊就是報到備案,向有關管理部門打個招呼,使管理部門可以進行必要的監管.
什麼是股票發行注冊制?
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准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准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
注冊制的核心是只要證券發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虛假、誤導或者遺漏。這類發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國和日本。這種制度的市場化程度最高。
都有哪些股票發行制度?
股票發行制度主要有三種:審批制、核准制、注冊制。審批制是完全計劃發行的模式,核准制則是讓上市企業擁有了一定的自主權,注冊制則是成熟股票市場普遍採取額度准入制度。
我國在這之前採取的是核准制,即需要走企業上報,證監會審核批准這樣的流程。注冊制則大大弱化了政府方面的批準的環節,但是加強了事中、事後市場環節的監管,中間環節一旦出現問題,容易讓上市公司前功盡棄,其犯錯成本甚至比此前還要高。
注冊制對股市有的影響
如果中國的股票發行和監管,採用真正意義上的注冊制,那麼其意義將非常重大,影響力將遠遠超過證券市場范圍。
第一,真正的注冊制將激活中國人創新和創業的熱情。在審批制下,企業上市資格被行政審批牢牢把控,誰能上市,什麼時候上市,發行多少新股,每股賣多少錢,這些企業都無法自主。因為上市資格"一票難求",很多企業等得花兒都謝了,只能遠走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地上市。更多的企業,因為上市渠道沒有打開,無法獲得風險投資,也更無法獲得股民的投資。
注冊制下,"上市資格"不再稀缺,即便是沒有"好關系"的企業,也可以輕易上市。這樣,大量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將獲得與"權貴企業"公平競爭的機會。全民創業、創新的熱情就會被激活,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就有可能實現。
第二,中國經濟將獲得新的、低風險的"加杠桿"機會,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增長無憂。目前經濟之所以陷入困境,重要原因是間接融資已經走到死胡同。雖然中國全社會負債率還不是非常高,但企業負債率已經到了極限。企業需要資金,只能激活直接融資。所以,通過IPO注冊制打通直接融資渠道,具有戰略意義。這個脈絡不通,中國經濟就走不出死胡同。
第三,在真正注冊制下,由於股票供應量接近無限,股市的估值將大大降低,市場中絕大多數股票將維持8到15倍市盈率,只有極少數前景非常好的公司才能享受高估值。大量物美價廉股票的出現,將吸引中國老百姓重新配置自己的資產,樓市高估值的時代自然結束。金融市場將逐步成為未來中國最大的資金池。
第四,在注冊制的推動下,民企將獲得巨大發展機遇,這將為中國投資主體的切換創造條件。目前中國投資主體是政府和國企,雖然投資低效,但如果他們不投資,經濟就扛不住。在注冊制帶來的"融資革命"的影響,政府完全有條件逐步降低稅收,減少投資,將資源留給市場,留給民企。若如此,則中國經濟效率會大大提高,腐敗機會也自然減少。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D. 股票注冊制對股市有哪些影響
1、對殼資源的影響:
A股有一種獨特的炒垃圾股的文化,理念是財務越垃圾的股越有想像的空間,導致這一問題的緣由就在於上市需要極其漫長的等待以及繁瑣的審核,進而使得上市資格十分稀缺。不少公司便另闢蹊徑,收購小市值、虧損嚴重的公司,達到借殼上市的目的。君不見世紀游輪(002558,買入)19個漲停,累計漲幅已達六倍,正是一個又一個的「世紀游輪」才讓殼資源有了生存空間。注冊制完全實行之後,殼資源就喪失了其稀缺性,大股東的保殼意願會降低,投資者炒垃圾股的行為也會有所改變,殼資源的價值將逐步下行。
2、對整體估值的影響:
注冊制的推出,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股市的供需關系,也將改變A股的估值體系。目前上交所的平均市盈率為17.48倍,深交所中小板平均市盈率為64倍,創業板為107倍。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也在於股市准入門檻高,20多年來只有2800家公司,而社會財富快速增長,導致錢沒有地方去,流入股市後不斷增加的資金與稀缺的供應產生矛盾,導致中小創估值偏高。注冊制推出之後,可供投資者選擇的股票將大大增加,市場估值有望逐步回歸理性。
3、注冊制下的投資機會:
近期,注冊制傳聞不斷。雖暫無明確時間表,但各項事件已經暗示,注冊制的實行為期不遠。一旦實行的話,將使得創投項目推出道路更加通暢,創投公司實現投資收益加速。而二級市場已對此有所反應,周一創投板塊受注冊制消息影響大漲4.7%就是明顯例證。因此,在注冊制推出之前,可持續關注創投概念股。
E. 資管新規什麼意思,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資管新規是資產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同時也可視為是股市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它有利於資管行業的規范發展,客觀上也有利於中國股市的規范發展。
所以,就資管新規來說,雖然從短期來說,它有可能影響資金流向股市,對股市構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從長遠發展來看,它是有利於股市的健康發展的。就此而論,認為資管新規對我國證券市場具有深遠影響並不為過,將會成為客觀事實。
與股市定位相關聯的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問題。在目前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中,大股東一股獨大。這不僅危及上市公司結構治理,讓大股東在上市公司形成一言堂的局面,一切由大股東說了算,而且由於大股東持有大量的甚至是絕大多數的上市公司股權。
這也使得股市成了大股東的提款機,而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卻成了大股東套現的買單人。這個問題不解決,資管新規再怎麼嚴格執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也改變不了投資者利益受到損害的事實。
(5)股票實名新規對股市的影響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問題。這是目前A股市場的一大短板。雖然為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管理層先後推出了先行賠付制度、持股行權制度,但這顯然並不能保護大多數投資者。
而在這個問題上,集體訴訟是被證明是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最有效手段。而這個呼聲,在A股市場也一直都很強烈。這個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即便有資管新規出台,也是很難真正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
所以,盡管資管新規的出台對於中國股市來說具有積極意義,但它對股市的影響還是十分有限的。中國股市還必須直面影響股市發展的實質性問題,並切實有效地解決這些實質性的問題。
F. 證監會新規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從技術層面來看這實則是一個大利好。但是實際情況是它並沒有起到作用,股市依舊下跌的厲害。就連今日國家出面,直接用錢救市效果還是不夠明顯。
G. 資管新規對股市有影響嗎
資管新規出台,
對股市會有深刻而長遠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不斷成熟完善的影響,是利大於弊的影響。
H. 資管新規出台 對股市有深刻的影響嗎
資管新規出台, 對股市會有深刻而長遠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不斷成熟完善的影響,是利大於弊的影響。
I. 資管新規預計出台時間 資管新規對股市的影響怎樣
注冊制改革對股市的影響
1.殼資源價值逐步下行 ,垃圾股炒作將收斂;
2.因供給等因素,我國小盤股溢價率略高於其他國家與地區,至1月13日,中小板和創業板市盈率為42.17倍和77.64倍。注冊制實施後,我國小盤股估值將逐步回歸,但值得注意的是經濟的發展和動態市盈率也是衡量中小創估值的重要指標,因此個股合理的價值區間有待時間的驗證;
3.注冊制下將增加供給,有助於市場回歸「價值投資」。
綜合上述分析注冊制改革短期股市會有部分股票理性價值回歸,長期促進市場「價值投資」
據有關信息可預見注冊制將是漸進式改革,不會一蹴而就,可能從新三板、中小板這些比較基礎的、影響力較小的市場開始,是逐步來的,且配套各個環節均不可少,特別是金融監管要有前瞻性要有預判、有預案。
注冊制改革如在時間上是漸進的,市場是分批的,在正確的輿論導向下,對市場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