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票退市
① 退市的標准條件
在美國,上市公司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就必須退市:
⑴股東少於600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東少於400個;
⑵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於20萬股,或其總值少於100萬美元;
⑶過去的5年經營虧損;
⑷總資產少於400萬美元且過去4年每年虧損;
⑸總資產少於200萬美元且過去2年每年虧損;
⑹連續5年不分紅利。
日本的證券市場規定,上市公司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必須退市:
⑴上市股票股數不滿1000萬股,資本額不滿5億日元;
⑵社會股東數不足1000人(延緩一年);
⑶營業活動停止或處於半停止狀態;
⑷最近5年沒有發放股息;
⑸連續3年的負債超過資產;
⑹上市公司有「虛偽記載」且影響很大。
2000年6月設立的日本納斯達克市場也引進退市制度,亦即上櫃之後的股東數及市價總額低於一定的基準時,則令其下櫃。其目的在剔除流動性低的上櫃股,以確保投資者的利益。
② 被軟銀收購後又停牌退市是啥意思現在到底是日本的還是英國的詳細解釋下,通俗點。
③ 上市公司如何退市
你好,股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
退市類型有哪些類型?
1、【主動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並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
2、【被動性退市】是指期貨機構被監管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
退市有哪些標准?
但凡退市就要有一個退市標准問題,目前上市公司退市採用單一標准:三年連續虧損即退市。上市公司退市是由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該公司仍然存在,仍可經營。而期貨機構退市則由存在變成消亡,這也是退市制度遲遲不能出台的重要原因。
採用多標准比較妥當一些,如有下列行為之一且經整頓不合格的期貨機構將被進入退市程序:
1、未通過年檢;
2、未達到開業時監管部門制訂的標准;
3、未嚴格執行「四統一」且情況嚴重者;
4、承包、出租、合資、聯營經營;
5、客戶不能正常出入資金的;
6、有透支行為並出現穿倉的。
如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期貨機構應立即退市:
1、挪用客戶保證金;
2、設立非法網點;
3、穿倉金額巨大;
4、對機構高管人員一年內談話提醒三次、警告兩次或在約定期限。
5、內兩次拒絕談話的;
6、期貨機構出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重大風險隱患的;
7、期貨公司被中國證監會吊銷《期貨經紀業務許可證》。
退市的流程
1、據有關規定,退市公司原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將由一傢具備代辦股份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主辦券商)代辦轉讓,並在45個工作日之內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
2、根據規定,退市公司股東必須先開立股份轉讓賬戶(個人股東開戶費30元,機構股東開戶費100元),並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個人股東確權手續費10元,機構股東確權手續費30元)。個人股東開立股份轉讓賬戶時應攜帶身份證。
3、退市公司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之前,股東應盡快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否則有可能無法趕上在該公司第一個交易日進行交易。退市公司掛牌之後,股東可以繼續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但其股份需要經過兩個交易日之後方可轉讓(即三板交易)。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④ 日本巨頭被退出中國 為什麼總是它
在索尼中國總部工作多年的曉梅(化名)近日內心十分糾結,公司給她兩個選擇:如果想繼續留在索尼,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那就得去日本或者美國的索尼工作,與老公和年幼的孩子兩地分居;如果想繼續留在中國,那就得結算工資和賠償金,卷鋪蓋從索尼走人。
曉梅的處境是很多索尼中國員工都在面對或者即將要面對的狀況。由於業務越來越不景氣,索尼正在計劃從中國大陸撤退。這在索尼內部員工中,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消費電子業務:從支柱到包袱
消費電子是索尼的支柱性產品,佔到索尼總體業務的六成以上。索尼曾在電視機、照相機、游戲機、手機、電腦等領域傲視群雄,特別是個人音樂播放器和光碟領域,其在全球范圍內都是當之無愧的領跑者,為索尼的業績增長和品牌價值提升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最近十多年,索尼就像一個患上癌症病的老者,情況在不斷惡化,連續多年持續虧損。而「腫瘤」正是生長在索尼的核心業務電子產品上。
資料顯示,2011財年,索尼凈虧損4570億日元(約57億美元)。2012財年,索尼雖實現5年來首次扭虧為盈,凈利潤為430億日元(約4.58億美元),但這種利好消息不是靠核心電子業務的業績,而是通過變賣固定資產和業務來實現——索尼出售了在美國紐約總部的辦公大樓和東京的辦公大樓及其持有的網路醫療服務供應商M3的部分股份,籌集了數十億美元。
作為索尼核心業務的消費電子業務此後仍然繼續深陷在虧損泥潭中:2012財年,索尼電視機業務虧損696億日元(約6.5億美元),連續9年虧損;手機業務虧損972億日元(約9億美元)。游戲機和相機業務雖然略有盈利,但相對於電視機和手機的虧損來說,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游戲機業務利潤為17億日元(約0.16億美元),相機業務利潤為14億日元(約0.13億美元)。
2013財年,索尼凈虧損1284億日元(約12.5億美元)。索尼公司預告稱,2014財年還將出現500億日元(約4.8億美元)虧損。索尼財務曾作出預測稱,2014財年最大虧損有可能擴大到2300億日元(約21億美元)。
消費電子業務儼然已成索尼未來的巨大包袱,影響索尼的良性運營和發展。據美國《商業周刊》估計,曾經是索尼標志性業務的電視機,在過去十年中,已經累計給索尼帶來了近80億美元的虧損。
平井一夫上台後,為實現扭虧為盈,不斷在做減法,固定資產和業績欠佳的業務是首先考慮要出售變現的部分。值得觀察的是,平井一夫會不會把消費電子業務逐步出售掉。如果沒有消費電子業務的索尼,還算是消費者記憶中的索尼品牌嗎?
缺乏創新性拳頭產品
平井一夫坐上索尼掌門人寶座時,曾經表示要實現扭虧為盈。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目標,在中國企業家看來,這個目標可以解讀為平井一夫先生太沒有雄心壯志了。但在索尼看來,這很實際,也很艱巨——從當初全球標桿企業淪落到今天這種處境是索尼的一種悲哀。
雖然日元貶值讓這家以外銷為主的跨國巨頭獲益匪淺,但平井一夫要實現自己的「日本夢」還是比較困難的。我們看到,對於快速下滑的索尼,平井一夫回天乏術,其慣用手段,一是出售固定資產;二是收縮戰線,出售業務板塊,如索尼最近還把電子書業務出售給了加拿大電子閱讀器製造企業KOBO;三是裁員,最近索尼又公布要全球裁員5000人,其中移動部門裁員1000人。
其實,索尼核心問題就是產品。這些年來,索尼就沒有推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創新性拳頭產品,這也使得索尼產品基本上無法做到行業數一數二。而其定位又比較高端,難以打開市場,做到規模化銷售。由於創新性產品匱乏,使得其產品難以支撐起其高昂的價格。
目前,索尼全球主要市場為日本、美國、歐洲和中國。據其2014年第一季財報,索尼在中國市場實現營收1330.41億日元(約13.3億美元,76億元人民幣,占索尼全球市場總營收的7.4%。這個數勉強算得上中國一個中型企業的銷售收入,比起三星在中國的銷售,以及中國海爾、聯想、格力來,算是很小的了,不在一個重量級別上——他們早就不把索尼當競爭對手看了。
除了在中國市場,索尼在歐洲市場的業績也不樂觀。今年早些時候,索尼宣布從倫敦證券交易所正式退市,股票只在東京和紐約交易所持續交易。這也被理解為索尼將來要退出歐洲市場的一個強烈信號。
當然,為實現改善經營現狀,索尼也推出了不少新品,包括游戲機PS4和新旗艦機Xperia Z3。這對改善索尼運營起到了一些積極作用,但無法改變索尼決策緩慢、主打產品缺乏創新激情、競爭力不足、市場應對僵化的症結,從而無法從根上改變索尼經營困境。
⑤ 2021年退市股票名單一覽表
兩市已有退市剛泰、退市金鈺、*ST航通、*ST成城、*ST宜生、天夏退、退市工新、長城退、退市秋林、康得退、*ST信威、歐浦退等。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並有復雜的退市的程序。
(5)日本股票退市擴展閱讀
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
主動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並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
被動性退市是指期貨機構被監管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
在美國,上市公司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就必須退市:
1.股東少於600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東少於400個。
2.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於20萬股,或其總值少於100萬美元。
3.過去的5年經營虧損。
4.總資產少於100萬美元且過去4年每年虧損。
5.總資產少於200萬美元且過去2年每年虧損。
6.連續5年不分紅利。
日本的證券市場規定,上市公司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必須退市:
1.上市股票股數不滿1000萬股,資本額不滿5億日元;
2.社會股東數不足1000人(延緩一年);
3.營業活動停止或處於半停止狀態;
4.最近5年沒有發放股息;
5.連續3年的負債超過資產;
6.上市公司有「虛偽記載」且影響很大。
交易所對上市公司退市一般具有較大的自主權。如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604規定,交易所對它認為不符合上市標準的公司,有權終止其上市。聯交所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無須經過證交會批准。
⑥ 美股退市港股上市,手裡的股票怎麼辦
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分析,手裡退市的股票是由於什麼原因引起的。
美股退市一般情況下有兩種:被並購或者私有化退市;被交易所強制摘牌(意思是主板的公司業績不行,股價低於1美元連續30天或者市值少於一個標准,就達到了退市的條件。)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往往復牌的可能性很大,屬於資本重組重新上市一類,上市後還會出現公司以高於市價的價格回購股民手裡的股票。
第二種情況復牌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公司經營不善退市,等於是買到「垃圾股」了,注意不要購買市值過於低的股票,特別是接近1美元左右的。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並有復雜的退市的程序。交易所對上市公司退市一般具有較大的自主權。
截至2018年9月,滬深兩市共105家公司退市,其中56家為強制退市。
退市可分為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
主動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並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
被動性退市是指公司被監管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
如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604規定,交易所對它認為不符合上市標準的公司,有權終止其上市。聯交所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無須經過證交會批准。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80201規定了上市公司退市的具體標准,同時指出,即使公司符合這些具體標准,在某些情況下,交易所仍有權對它認為不適合繼續交易的公司作出終止上市的處理。與香港不同的是,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規定,交易所在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之前,必須報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
在美國,上市公司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就必須退市:
1.股東少於600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東少於400個;
2.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於20萬股,或其總值少於100萬美元;
3.過去的5年經營虧損;
4.總資產少於400萬美元且過去4年每年虧損;
5.總資產少於200萬美元且過去2年每年虧損;
6.連續5年不分紅利。
日本的證券市場規定,上市公司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必須退市:
1.上市股票股數不滿1000萬股,資本額不滿5億日元;
2.社會股東數不足1000人(延緩一年);
3.營業活動停止或處於半停止狀態;
4.最近5年沒有發放股息;
5.連續3年的負債超過資產;
6.上市公司有「虛偽記載」且影響很大。
2000年6月設立的日本納斯達克市場也引進退市制度,亦即上櫃之後的股東數及市價總額低於一定的基準時,則令其下櫃。其目的在剔除流動性低的上櫃股,以確保投資者的利益。
深圳創業板公司直接退市,不允許借殼。
⑦ 有關股票退市警示風險
這個規定如此寬泛,都打不到?????????????????????????????????????????????????
300萬股,3萬手,120天,每天250手,大哥,達不到確實應該退市了
即使再牛,沒人賣,那也得有人拉升吧,對敲也是有量的啊
再萎靡,沒人買股,那也有人想賣吧,天天掛跌停,都成交不了250手,還是退市痛快點.....
⑧ 境外股票市場一般有哪些退市制度
紐約交易所主板退市標准包括股權分散程度、股權結構、經營業績、資產規模等指標,導致上市公司終止上市的情形主要包括:(1)股東數少於600個,持股超過100股以上的股東數少於400個;(2)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於20萬股或其總市值少於100萬美元;(3)最近5年連續虧損;(4)總資產少於400萬美元,且最近4年連續虧損;(5)總資產少於200萬美元,且最近2年連續虧損;(6)連續5年不分紅。
納斯達克對不同類型公司有不同的退市標准。要維持上市地位,經營型公司必須滿足:(1)凈資產不低於400萬美元;(2)公眾流通股不低於75萬股;(3)公眾流通股市值不低於500萬美元;(4)買方報價不低於1美元;(5)股東不少於400個;(6)做市商不少於2個。增長型公司必須滿足:(1)總市值不低於5000萬美元,或總資產不少於5000萬美元,且總收入不少於1500萬美元;(2)公眾流通股不低於110萬股;(3)公眾流通股市值不低於1500萬美元;(4)買方報價不低於5美元;(5)股東不少於400個;(6)做市商不少於4個。
英國倫敦交易所主板退市情形包括:(1)交易所依據上市規則認為該有價證券不再適宜繼續交易;(2)上市公司無法滿足上市之持續性義務,如公眾持股低於25%,且未能在允許時間內改善;(3)暫停交易超過6個月;(4)上市公司完成反向收購。
日本東京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情形包括:(1)上市股票股數少於1000萬股,資本額不滿5億日元;(2)社會公眾股股東數不足1000人(延緩一年);(3)營業活動處於停止或半停止狀態;(4)最近5年沒有發放股息;(5)資不抵債持續3年;(6)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虛假記載且影響很大。
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出現下列情形的,將被暫停上市:(1)公司出現財務困難,嚴重損害其持續經營能力,或導致其部分或全部業務終止經營;(2)公司資不抵債。上市公司出現下列情形的,將被聯交所終止上市:(1)公司被清算或被勒令停業;(2)公司資產的接收人或管理人已被任命;(3)公司已經停止營業;(4)公司應繳納的費用未如數上交;(5)公司與其債權人達成妥協或計劃安排;(6)公司董事被判定觸犯法律,且判決中提及該人有貪污或欺詐行為;(7)公司董事違反證券法;(8)董事、董秘及其他高管依據證券法進行的登記未獲批准,或者被撤銷或暫停。
⑨ 關於上市公司退市的標准
在美國,上市公司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就必須退市:
(1)股東少於600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東少於400個;
(2)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於20萬股,或其總值少於100萬美元;
(3)過去的5年經營虧損;
(4)總資產少於400萬美元且過去4年每年虧損;
(5)總資產少於200萬美元且過去2年每年虧損;
(6)連續5年不分紅利。
日本的證券市場規定,上市公司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必須退市:
(1)上市股票股數不滿1000萬股,資本額不滿5億日元;
(2)社會股東數不足1000人(延緩一年);
(3)營業活動停止或處於半停止狀態;
(4)最近5年沒有發放股息;
(5)連續3年的負債超過資產;
(6)上市公司有“虛偽記載”且影響很大。2000年6月設立的日本納斯達克市場也引進退市制度,亦即上櫃之後的股東數及市價總額低於一定的基準時,則令其下櫃。其目的在剔除流動性低的上櫃股,以確保投資者的利益。
⑩ 虧損幾年須強制退市
虧損5年須強制退市。
一、在美國,上市公司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就必須退市:
1、股東少於600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東少於400個;
2、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於20萬股,或其總值少於100萬美元;
3、過去的5年經營虧損;
4、總資產少於400萬美元且過去4年每年虧損;
5、總資產少於200萬美元且過去2年每年虧損;
6、連續5年不分紅利。
二、日本的證券市場規定,上市公司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必須退市:
1、上市股票股數不滿1000萬股,資本額不滿5億日元;
2、社會股東數不足1000人(延緩一年);
3、營業活動停止或處於半停止狀態;
4、最近5年沒有發放股息;
5、連續3年的負債超過資產;
6、上市公司有「虛偽記載」且影響很大。
(10)日本股票退市擴展閱讀:
退市程序:
1、交易所在發現上市公司低於上市標准之後,在10個工作日內通知公司;
2、公司接到通知之後,在45日內向交易所作出答復,在答復中提出整改計劃,計劃中應說明公司至遲在18個月內重新達到上市標准;
3、交易所在接到公司整改計劃後45日內,通知公司是否接受其整改計劃;
4、公司在接到交易所批准其整改計劃後45日內,發布公司已經低於上市標準的信息;
5、在計劃開始後的18個月內,交易所每3個月對公司的情況進行審核,其間如公司不執行計劃,交易所將根據情況是否嚴重,作出是否終止上市的決定;
6、18個月結束後,如公司仍不符合上市標准,交易所將通知公司其股票終止上市,並通知公司有申請聽證的權利 ⑺如聽證會維持交易所關於終止股票上市的決定,交易所將向SEC提出申請;
7、SEC批准後,公司股票正式終止交易。由上述情況可見,交易所決定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最長要經過22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