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影響的股票
❶ 你如何看待集采對醫葯板塊的影響
1、由於集採的特殊性導致這類模式僅適用於具有競爭的仿製葯。因而,集採的推行可以促使具有一定實力的仿製葯制葯企業為避免企業風險而轉型,從依賴仿製葯品銷售的企業轉型為依賴創新葯品銷售的企業。
2、所有國家組織的集采葯品將覆蓋全國所有地區,對企業的產品質量、產能供給和成本控制的要求更高,企業面臨更大競爭壓力,將有利於推進行業優化重組,逐步改變行業規模偏小、品質偏低的局面,推動行業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發展。
3、國家組織葯品集采和使用工作的全面開展將有力促進國內醫葯企業轉型升級、推進葯品供給側結構改革、提高行業集中度。
相關人員表示,之前葯品價格的高昂,主要來源於中間環節對,銷售費用高,有媒體就指出,去年三百多個醫葯公司銷售費用達到了兩千億人民幣,中國醫葯行業整體研發投入也沒有兩千億,也就是說中國的醫葯公司把錢都花在了葯品銷售商了,所以葯物的價格才虛高。
這次集采,就相當於醫院和廠商直接對接,中間銷售費用可以完全省下來了,而且集采是一次性付款,對醫葯公司的資金鏈也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根據目前計算,這次集中采購能為消費者節省超過五百億人民幣,而醫保基金的錢在節省後,又能用於擴大醫保范圍,所以群眾是最大的受益者。除了價格外,集采採用了更高的標准,對葯品的審查和監管也更加嚴格,集採制度實施後,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葯物達到了90%以上,葯品質量得到了增強。
行業現狀
集采讓其守住市場份額,盡管被集採的葯品營收出現下降的局面,但公司有其他的產品跟上,整體來說影響不大;對原本市場佔有率高,但短期內沒有後續重磅產品的葯企而言,雖然收獲了更多的市場份額,但增量不增收。
❷ 醫療板塊連續下跌,醫療股真的不能再買了嗎
一直以來,醫葯行業是A股最牛以及估值較高的板塊,整個醫葯行業去年漲了很多,2020最高時漲了66%,很多股票一年翻好幾倍,比如去年以來的疫苗股便是,估值上百倍的不在少數。
2021年開始到現在,醫葯股跌了不少。
今年關於醫葯股的投資策略,還是耐心等龍頭企業估值回歸合理,一般來講對於龍頭企業我對估值也沒有太糾結,我也不需要暴跌,罕見的投資價值,或是崩盤,估值超級低,歷史低點,我覺得這種機會很難等,一般來講估值回歸合理我就會配置一點,當然跌得很厲害我就會加倉。
畢竟好的股票,價值合理就能出手了,至於會不會砸出黃金坑,那得看天意。
望採納,有問題可以關注我、私信。
❸ 集采對哪些醫葯股無影響
通策醫療、愛爾眼科、歐普康視及我武生物。
【拓展資料】
集采一般指團購。團購,英文名是Grouppurchase,意思是團體購物,指認識或不認識的消費者聯合起來,加大與商家的談判能力,以求得最優價格的一種購物方式。根據薄利多銷的原理,商家可以給出低於零售價格的團購折扣和單獨購買得不到的優質服務。團購作為一種新興的電子商務模式,通過消費者自行組團、專業團購網站、商家組織團購等形式,提升用戶與商家的議價能力,並極大程度地獲得商品讓利,引起消費者及業內廠商、甚至是資本市場關注。
中文名團購外文名Grouppurchase特點消費者組團購物
目的:讓每一個人都能找到更優惠的團購商品,讓不相識的消費者共同享受物美價廉的服務。
特點:
一、對於沒有多少時間的顧客或者一些要求比較高的顧客是有價格上的好處的(這類顧客在論壇上比較少)。不是每個顧客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知識,也不是每個顧客都知道那裡買東西便宜,很多顧客甚至只逛商場,那麼團購的價格的確是比商場便宜了。就是有些顧客逛市場,市場上很多顧客找不到,商家多而雜,你找到好的了是可能要便宜點,你沒有找到好的那不是講了半天價格還要貴點嗎?不過,對於這類顧客來說,還是有一個原則,團購的時候不要盲目,連自己要什麼都不知道看見團購就去交定金,你起碼要知道你到底要什麼。
二、對於一天到晚都在網路上學習知識或者有一定時間去了解市場的顧客來說,意義就是你會找建材市場便宜的服務好的商家,不太可能把每個品種找完的,總有你找不到的,找不到的就有團購就可以去參加,雖然不一定便宜,不過也是不貴的,也許這個價格和特價是一樣的。
三、對於已經確定了一個固定品牌的產品,而這個品牌基本上沒有經銷商,只有自營店,那麼團購也還是有用的。因為你已經固定了品牌,好不好都是那個了,而只有自營店,又找不到經銷商殺價,就算你講價講得到團購的價格,也要花很多的精力了。
四、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美食,很多時候會被其價格阻擋在門外,對於一家環境優美、品味時尚的餐廳,沒有充足的消費者會很可惜,這時候,團購平台創建的不僅是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口味,也能給團購商家帶去充足的客源和人氣。
流程
團購分開團和跟團兩種,開團者稱為團長,是組織團購的一方,跟團者稱為團員,是參加團購的一方。除團長和團員以外,還有提供商品的一方,稱為商家。
❹ 不受集采影響的醫葯細分行業
不受採集影響的醫葯細分行業有生物葯、中葯、創新葯、創新葯CRO/CMO、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
(一)生物葯:只能叫生物類似物,沒有影響。疫苗和生長激素(自費、偏消費品)、血製品(采漿量就那麼多,無法集采)等沒有影響。疫苗相關標的(智飛、康泰、華蘭)、血製品(博雅、華蘭、天壇)、生長激素(高新、安科);
(二)中葯:沒有仿製葯的概念,沒有影響。
(三)創新葯:大幅受益。葯企研發創新葯更積極,醫生對創新葯的處方動力將更足,結合創新葯加速進醫保,創新葯將引來大爆發。
(四)CRO/CMO:仿製葯CRO/CMO受損,創新葯CRO/CMO受益。相關標的(恆瑞醫葯、葯明康德、凱萊英等)
(五)醫療器械:相較於帶量采購導致不同降價幅度的葯品來說,醫療器械受政策干擾較小(目前發展不成熟投資機會多)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從2008年的659億元迅速增長至2016年的3700億元,占整體醫葯市場規模20%左右,增長了近5倍,年均復合增速超過20%。對比國際市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還有巨大成長空間。相關標的(邁瑞醫療、開立醫療、安圖生物、萬孚生物)
(六)醫療服務:沒有影響,每年繼續提價。
(七)原料葯:維生素不受影響,下游是飼料,出口為主;其他原料葯長期來看受影響:仿製葯制劑企業向自產原料葯轉變,制劑價格下跌,轉導至外供原料葯量價齊跌或者被制劑企業收購。
(八)葯店:影響小。第一、主要看總量的增速,即葯品市場規模還有5~10%增長,產品結構調整不影響。第二、從國外歷史看,葯品降價的過程中,葯店不受影響,走出來了。第三、葯店收入結構中,處方葯佔比約1/3。第四、葯品品類豐富,可以替換低價葯。五、葯店價格雖然也會跟隨醫院降低,但仍會比醫院高,患者選擇葯店主要是出於便利角度,去醫院要幾十元的掛號費、排隊等等。
(九)商業配送:影響小。主要看總量的增速,即葯品市場規模還有5~10%增長,產品結構調整不影響,仿製葯下去了,新的仿製葯和創新葯上去。
品牌消費:影響小。包括品牌中葯(基本屬於自費消費,消費升級)、品牌OTC(患者自我診療、便利診療)。
集采對醫葯各子板塊影響:主要影響化學仿製葯,高值耗材可能也會受影響國家集採的前提是醫保品種,而且是過了一致性評價或者說是標准化的產品,符合這個標準的主要是化學葯,後續可能是高值耗材。
❺ 集采和非集采是什麼意思
集體購買相同品牌或者是去同一個地方消費選購。
集採的方式分:網路集采和現場集采
網路集采:通過互聯網平台,由專業團購集采機構將具有相同購買意向的零散消費者集合起來,向廠商進行大批量購買的行為。也可由消費者在團購網站上發布產品團購信息,自行發起並組織團購或者是網站統一組織活動。
現場集采:首先通過網路平台了解各個活動詳情,集合對這個品牌有意向的散客消費者,一起報名參加活動。到達指定的集合現場,現場再推舉出一名有能力的砍價師,帶著大家一起向商家砍價,爭取優惠和服務。砍價師與消費者同進同退。
集采中的產品包括:裝修建材、家居用品、汽車、房屋、家電、電腦、生活用品、食品、婚慶等各個領域。團購最早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城市興起,目前已經迅速在全國各大城市流行起來,成為眾多消費者追求的一種現代、時尚的購物方式。
集採的好處:省時、省心、省力、省錢
一是團購價格低於產品市場最低零售價
二是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證,買的放心,省心,用的放心。
三是在購買的同時,可以省下很多費用。用最少的錢享受最優的服務。
四是同時省去了很多跑建材市場去比價格的時間。
❻ 集采對醫葯企業的影響有多大
1、由於集採的特殊性導致這類模式僅適用於具有競爭的仿製葯。因而,集採的推行可以促使具有一定實力的仿製葯制葯企業為避免企業風險而轉型,從依賴仿製葯品銷售的企業轉型為依賴創新葯品銷售的企業。
2、所有國家組織的集采葯品將覆蓋全國所有地區,對企業的產品質量、產能供給和成本控制的要求更高,企業面臨更大競爭壓力,將有利於推進行業優化重組,逐步改變行業規模偏小、品質偏低的局面,推動行業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發展。
3、國家組織葯品集采和使用工作的全面開展將有力促進國內醫葯企業轉型升級、推進葯品供給側結構改革、提高行業集中度。
行業現狀
集采讓其守住市場份額,盡管被集採的葯品營收出現下降的局面,但公司有其他的產品跟上,整體來說影響不大;對原本市場佔有率高,但短期內沒有後續重磅產品的葯企而言,雖然收獲了更多的市場份額,但增量不增收。
而對原本產品市場佔有率低、市場份額較小的企業來說,所生產的葯品一旦中標進入集采,由於不用擔心產品銷售問題,節省了大量促銷、流通等市場推廣費用,企業產品直接放量,市場份額大幅提升,對於企業的長遠發展無疑是重大利好,對於很多中小葯企而言,說不定就是個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❼ 集采對通化東寶是利好嗎
不是,是利空。但集采對通化東寶的影響不是太大的利空,2020年進入集採的銷售總額20多個億,但銷售費用達9億,佔40%,集采降價也就40%-50%吧,但截至20年全國7、8千家的二級醫院,東寶僅開發了2900多家,如果集采,進入的份額佔比夠大的話,凈利潤應該會增加,銷售費用將極低,而且後期業績會非常穩定。而且近期開發的新品獲得批文,所以就算是利空,也不會是大利空,這在6月份傳出集采就已經在釋放利空了。沒有必要造成心理恐慌,導致暴跌。
拓展資料:
1、股市利空是股市用語。利空是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利空往往會導致股市大盤的整體下跌,不斷的利空消息會造成股市價格不斷下跌,形成「熊市」。例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2、利多:對多頭有利且能刺激股價上漲的消息和因素。 比如降息對房地產板塊就是利多。2012年6月7日,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次日地產股板塊集體漲幅超1%。利空:對空頭有利,且能促使股價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重大利空消息,導致13日滬指跌2.8%,深成指跌2.97%。存款准備金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3、市場風險來自各種因素,需要綜合運用迴避方法。一是要掌握趨勢。對每種股票價位變動的歷史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從中了解其循環變動的規律,了解收益的持續增長能力。例如小汽車製造業,在社會經濟比較繁榮時,其公司利潤有保證,相反在社會經濟蕭條時,人們收入減少,小汽車的消費者就會大為減少,這時期一般就不能輕易購買它的股票。二是搭配周期股。有的企業受其自身的經營限制,一年裡總有那麼一段時間停工停產,其股價在這段時間里大多會下跌,為了避免因股價下跌而造成的損失,可策略性低地購入另一些開工、停工剛好相反的股票進行組合,互相彌補股價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損失。
❽ 醫葯採集為什麼會導致股價下跌
醫葯集采為什麼會導致股價下跌?
這次集采對制葯企業影響會逐漸轉正。此次集采大多數葯品品種,在這之前均是外企主導品種。在有國產替代品背景下,受集采負面影響最嚴重的是國外葯企,中國制葯企業反而是受益者。
雖然如此,但中標的多家公司近日股價並不好看。從以往中標企業來看,公司面臨不中標以及中標後產品價格下降,導致經營業績增長放緩甚至下滑的可能。總而言之,中不中都是個問題。
葯品集采是什麼意思?
葯品集采其實就是葯品集中采購的意思,是為了加強對醫療機構葯品集中招標采購的監督管理,遏制葯品購銷中可能存在的不法行為,保證醫療機構葯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規范有序進行而制定的采購規定。
醫療機構葯品集中招標采購必須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社會和輿論的監督。葯品集中招標采購當事人必須嚴格遵守醫療機構葯品集中招標采購相關法規政策和工作規范。
葯品集采有什麼好處?
有以下幾種好處:
1、葯品降價保質。具體來說,可以擠出葯價水分、減輕用葯負擔,促進葯品可及性,提高用葯質量,增強保障水平。
2、帶量采購,招采合一。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核心就是以合同形式承諾在采購周期內完成約定采購量,通過以量換價、確保使用,明確葯企市場預期,使其不必再為葯品進醫院而做各種營銷工作,降低銷售費用,真正擠掉葯價虛高空間。
3、政府組織,聯盟采購。通過制定規則、強化保障,引導企業以成本和質量為基礎開展公平競爭,持續完善以市場為主導的葯品價格形成機制。同時使得質量和療效類似的葯品「同台競爭」,避免了招標競價過程中出現的「劣葯驅逐良葯」現象。
4、改善行業生態、降成本促研發。部分企業在集采中,多個產品中選,由於采購執行度高,銷售成本大幅下降,貨款及時回籠,給了企業很大的信心,同時積極創新研發新產品,研發積極性大大提高。
5、降銷售成本、穩市場預期、促產品研發,集中采購像一根杠桿,撬動行業變革,改變了醫葯行業生態。
❾ 都說恆瑞醫葯是龍頭,但是它的股票為啥跌的那麼慘
恆瑞股票大跌原因有如下:
1、估值關系。恆瑞醫葯前高116.87元/股,看這個價格確實沒什麼特別的,可若是計算估值,再對比近些年的平均估值水平,簡直太高了。恆瑞醫葯高估值的狀態註定是無法長久的。股票價格之所以一跌再跌,根本原因是之前的估值實在太高了,有殺估值的需求。
2、業績不及預期。恆瑞醫葯股票價格持續弱勢,除了估值處於高位的影響外,市場預期弱以及業績不及預期是另外一大原因。行業有集採的影響,市場給出恆瑞醫葯2021年增速保持20%以上的預測,而半年度凈利潤僅增長0.21%,不管是行業還是自身,在多重影響下,股票價格自然也是持續弱勢。
3、環境影響。7月2日國家出台CDE新規,直指創新葯行業「偽創新」問題,遏制me-too新葯的泛濫,被外界解讀為對創新葯企構成利空,引發醫葯板塊普跌。由於創新葯巨大的市場空間再加上政策的扶持及資本的推動,我國新葯研發進步神速。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過熱、偽創新及一哄而上、重復建設的問題。
4、中標失利。今年6月23日,第五批國家葯品集採在上海開標。恆瑞醫葯中標產品報價遠低於競爭對手,而失標的重磅產品報價卻過高,顯然恆瑞醫葯此次集采報價犯了嚴重的錯誤。6月份的集采失利,無疑為恆瑞醫葯的業績蒙上了陰影,業績壓力或將在今年四季度開始顯現。
恆瑞簡介:
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連雲港恆瑞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家發起人於1997年4月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抗腫瘤葯物的研究和生產基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恆瑞
❿ 不受集采影響的醫葯股
不受影響的醫葯:
1.醫美板塊。
2.部分被游資炒作的疫苗物資板塊。
3.連鎖葯店板塊。
醫葯是預防或治療或診斷人類和牲畜疾病的物質或制劑。醫葯可預防疾病,治療疾病,減少痛苦,增進健康,或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或幫助診斷疾病的物質。
(10)集采影響的股票擴展閱讀
醫葯是關於人類同疾病作斗爭和增進健康的科學。它的對象是社會的人。因此,醫學與社會科學、醫學倫理學具有密切關系。本世紀著名醫史學家西格斯特指出:"醫學是一門社會科學。""醫學的每一個行動始終涉及兩類當事人--醫生與病人,或更廣泛地說,是醫學團體和社會,醫學無非是這兩群人之間的多方面的關系。"由於醫學科學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已從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
在世界各地,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將現代西醫看作是正統的醫學,也稱作常規醫學、普通醫學、現行醫學,或主流醫學。西醫之外的醫學則被稱為非主流醫學、替代醫學、補充醫學、另類醫學、非常規醫學等。
醫學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是生物科學;醫學的另一部分更為重要,也是醫學的主體——臨床醫學,近十幾年來醫學領域興起了一門新學科:循證醫學。就是充分尋求可信的臨床證據,因為我們光靠實驗室得出來的這些證據,還不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另外,醫學本身是科學的一個部分,本身帶有一定的人文特徵。所以,醫學還是門人學,還是門生活方式。
數據顯示,進入2013年制葯行業迎來強勁復甦。2013年1-2月,醫葯製造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24億元,同比增長22.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57.4億元,同比增長24.30%,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速與利潤總額同比增速皆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