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跌停退市後錢去哪了
⑴ 股票天天跌停,,又賣不出去,裡面的資金去哪了
股票跌停是賣不出去的,資金流入證券市場裡面去了,12.15日,上海證券徵集退市簡化流程,未來上市公司退市會成為常態化
龍頭券商,融資融券利率5.5%以下,極速交易系統
⑵ 股票跌停後錢去哪了
錢被跑路的人拿走了。誰拋的就是誰的
⑶ 股票退市錢去那裡了
股票退市後進入三板交易。
退市和股價下跌是兩回事。給你這么個比方,你自己琢磨看:假如你100元買了一件衣服,現在又70元賣給別人,30元哪裡去了?
其實是,上一個賣你衣服的人把本該70元的衣服按100元賣給了你,那30元到他那裡去了。以此類推。
⑷ 我買的股票退市了,錢還能拿回來嗎
如果真的碰到這種情況的話,那麼只能說你的運氣非常不好,因為被退市的股票是無法再把錢拿回來的,也就是說我們只能認賠了。現實生活當中股票確實存在很大風險,但是我建議大家不要用玩兒的心態去投資股票,因為股票說白了是代表一個公司運營的能力,我們應該以投資的眼光去看待股票,也就是說如果一家公司運營的非常優秀的話,那麼我們如果非常看好這家公司,才應該去投資這家公司,當然如果投資的眼光非常準的話,那麼股票賺到錢是理所應當的。正常情況下想在股票當中賺到錢的話,我們應該至少注意以下幾點:
3、現金流量
公司的現金流量是保障公司風險的最重要一條標准之一,所以正常情況下,我們對於公司的現金流量也一定要特別的注意,如果一家公司的現金流量凈值非常低的話,那麼我們就應該特別關注一下,當覺得有風險的時候,應該盡早的遠離這家公司。
⑸ 股票退市後錢怎麼辦
1、股票退市後,股民的資金一般來說,要想拿回來本金會比較困難。並非所有錢都拿不回來了,要看情況而定。退市後股民還是那個公司的股東,只是不能在市場上交易了。但照樣可以獲得那個公司的分紅、股東投票權等等,當公司破產時可以分得剩餘價值,當股票恢復上市時可以再次上市交易等等。
2、股票退市後,股票被放到三板市場去,每周開市一天,可以在那裡交易,但是價格就更低了。如果股民不去理睬的話,最後價格會變成零。 原持股的股民需到證券營業部去辦一個託管手續才能進行交易。每周五一次,用競價方式,漲跌5%。 原則上股民在該股票上的投資已經收不回來了,股市的風險就在於此,股票退市後,投資人的所有投資於該股票的資金都將付諸東流,所以建議盡量不要買st或*st此類的股票,因為他們都有退市的風險。
3、股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目前A股公司因業績因素的退市標準是連續3年虧損就要暫停上市(暫時保留代碼和資格),如果之後6個月內仍繼續虧損就要面臨退市處理。
⑹ 股票跌了錢去哪了
一、如果股票下跌了你有買出股票,大部分錢被「讓你上家股東拿走了」。
二、如果股票下跌了你沒有買出股票,一直持有錢被「蒸發了」。
清人王國維說,人生有三種境界,分別用古人的三句詩詞來形容,我看放在股市再合適不過了。長期以來,這三種境界為許多文人學士所津津樂道, 成為孜孜以求的目標,因為這其中不但包含著有益的治學之道,而且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⑺ 股票跌了,損失的錢哪裡去了
蒸發啦,並不是誰賺多少誰就賠多少,可能賠的會多的多,就像買東西一個樣子,現在的市場價格高於了你的買入價格,所以你就虧了,可以看一下下邊這個小比喻,很形象的說明了誰賺誰虧:
假設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
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
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
——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
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樣他們很無聊地站了半天。
甲說好無聊。
乙說好無聊。
看故事的你們說:好無聊。
這個時候的市場叫做很不活躍!
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對乙說:要不我們玩個游戲?乙贊成。
於是,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
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
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
又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他叫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
在燒餅甲、燒餅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的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
那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銀行能有多少一點利息啊?哪比得上價格飛漲的燒餅啊?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於是出現了認購權證。。。。。。
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看樣子是的。但這個世界就那麼奇怪,突然市場上來了一個叫李子的,李子曰:有虧錢的時候!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
假設一: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
假設二: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
假設三: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游戲的商品。(發行)
假設四: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
假設五: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游戲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燒餅的人!
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在的證券市場的人們吧。這個市場的有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這樣?在ROE高企,資產有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誰最少地佔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投資人,要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忽悠別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錢!
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房地產等等資產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
⑻ 股票跌,錢去哪了希望專業人士回答
從去年股市從5100多點斷崖式下跌後,股市可以說一蹶不振,多少人一夜之間賠的傾家盪產,甚至輕生。
不過,依然有很多人期待在股市一夜暴富,走向人生巔峰。
但現實是,生活中能比股市虧錢少、賺錢易的行業很多,造就的富者也要比股市更多,甚至在外面只要努力打工一年可以賺個3萬元,而在股市20萬元賺取15%利潤到3萬元極難。
那麼,如此多的股民,虧的錢都去哪了?
首先,我們必須得清楚股票里出現了多少錢?
就拿茅台為例,茅台的價格700元,於是大家高喊著茅台市值7000億。問題是,是真的出現了7000億在茅台里嗎?不是!這里的市值是按照當時的成交價格計算的,哪怕700元的位置只成交了一股,市值也是按照700元來計算。
當股票下跌時,茅台從700跌到了650元,市值就減少了500億嗎?也不是,也許這里只成交了500股。這里的錢減少了嗎?
假如茅台從700跌到650,只是因為某個人在650元的位置賣出了500股,那麼也就意味著實際上有人在這里以同樣的價格買入了500股。錢並沒有減少,減少的只有市值。
因此,股票的下跌並不是錢實際減少了,每一次的賣出都意味著有人買入。如果某個價格例如700元出現後,從此沒有人賣出,那麼,價格永遠不會變,錢也不會少。
可是確實發生了虧損,什麼原因?因為有人要賣出,當人們不計成本的賣出的時候,價格就會下跌,買入的人的錢來到了賣出的人口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