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如何影響股票
㈠ 宏觀經濟對股市的影響
最近一年來一直在經歷熊市,牛市裡賺了一點小錢,當跌破4000點的時候就自信滿滿的決定經歷一回熊市,所以就沒有完全撤離,一直在堅守,重復的抄底斬倉抄底斬倉,不敢說有什麼真知灼見,至少我還沒有徹底死心。
上面的多說了點,說點正經的,多少也了解了一些國外的股市歷史,這次的熊市也是一步步地驗證判斷而已,簡單來說當宏觀經濟出現比較熱的情況下,國家為了避免出現經濟過熱導致盲目投資增多,從而引起銀行短期的信貸風險,就會慢慢緊縮貨幣,控制信貸規模。用以降低銀行將來的風險,而作為經濟本身,由於短期沒有看到明顯的風險,大家手頭都比較充裕,銀行緊縮銀根,一開始並不能有效地抑制投資增長。由於某些行業受到銀根緊縮的影響而出現經營困難,當利潤率不能滿足他們的投資預期時,他們的手裡的資產就會出現轉移,從而出現大規模的現金流動,流向房市(甚至流向養豬市場),就會出現房地產泡沫,流向股市,就會出現股市泡沫。這一點我們06、07年都看到了。所以說,緊縮銀根從某種角度來說,一般是牛市的開始。我們也看到了銀行加息一次,股市暴漲一次。房市也漲價一次,偉大的「買漲不買跌」理論在中國根深蒂固。股市房市價格越高,跑步進場的人越多。而隨著緊縮的進一步升級,民間資本維持投資運轉是不可能持久的,長期就會出現斷裂,資金鏈一旦開始斷裂就會出現連鎖效應,很快最終接盤的人就會發現自己高處不勝寒(最近收廢品的企業開始大量倒閉我這里還有人囤積廢品導致大虧而自殺),而底部買進(包括股市房市)的人就會迅速兌現利潤,導致迅速的下滑,大量的盲目投資開始出現呆帳,大量投機企業暴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泡沫就破了,隨著恐慌的不斷蔓延,國家就會出手挽救經濟,說白了就是讓該死的去死,讓能救的緩口氣,但是如同牛市中緊縮不能一開始就起到作用一樣,降息周期的開始階段也不能阻止股市的下跌,如最近的10月兩次降息,也沒能阻止股市破掉1800點,但是我預計今年年內底部的確立就已經可以期待了,不過說這些也沒什麼意義,還需要進一步觀察才可以,我認為隨著降息周期的結束,股市的底部就開始確立的,然後就是等待下一個緊縮周期。等待社會資金下一次的瘋狂流動。在這個靜默期,我認為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每下跌一個區間就買入一次,直到真正的開始上漲。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淺見,不作為投資建議。
㈡ 關於宏觀經濟對股市的影響
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這里主要是兩個問題:1、宏觀經濟,2股票。你的問題是宏觀經濟對股市的影響。如果要細分的話,宏觀經濟政策對社會的整體發展確定了方向。
比如:
人民幣升值,出口的企業的股票價格下跌,進口企業價格上漲。
貨幣寬松,貨幣供應量增加,股市上漲。
貨幣緊縮,貨幣供應量減少,股市下跌。
中國增減美國國債主要從2個方面考慮,一投資美國國債有收益,二為了用美元進口美國商品。但是收益和人民幣升值之間有利益關系。如果美國國債每年的收益率為5%,但是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為5%那就不賺錢,如果是小於5%就賺錢。
這是宏觀經濟,但是不是對整個股市都有很大影響,要細分到行業,細分到個股。比較好的書有很多《貨幣戰爭》《資本戰爭》《資本論》《莊家》等等。
㈢ 宏觀經濟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是什麼
宏觀經濟因素對證劵市場價格的影響有6個方面:
一,國內生產總值與經濟增長率。
二,經濟周期對股市的影響。經濟周期的變動對企業營運及股價的影響極大,例如經濟衰退期,股票價格會逐漸下跌,經濟復甦期股票價格又會逐步上升。危機,繁榮。
三,物價變動對股市的影響。普通商品價格變動對股票市場有重要影響,一般五家上漲,股價上漲,物價下跌,股票也下跌。
四,通貨膨脹對股市的雙重作用,它對股市既有刺激作用又有抑製作用。適度的通貨使得貨幣供應量增加,多餘的社會購買力就會進入股市。
(3)宏觀經濟如何影響股票擴展閱讀:
結構問題嚴重,三個過剩加劇:相對過剩;暫時過剩;局部過剩。
自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所實施的漸進式轉型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人民生活水平、綜合國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經濟社會發展中也逐漸積累了多種新的矛盾,這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也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面對的和解決的主要挑戰。
收入差距不斷拉大;需求結構嚴重失衡;產業結構發展滯後;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加大;金融發展相對滯後;政府間財政關系失衡。
由於中國經濟轉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而且在中國經濟型轉型期,各種基本經濟關系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宏觀經濟運行中也會呈現出許多新問題、新特徵。
因此,經濟轉型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們只有不斷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各種新問題、新挑戰,穩步實現中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才能夠最終實現中國經濟轉型的成功。
㈣ 宏觀經濟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GDP對於股市的影響是長期性的,GDP的增長長期來看當然可以帶動股市的上漲。但往往每期真實GDP數據的出爐,如果未達到市場的預期,也會造成市場相應的反應。
財政政策對於股市的影響在於政策所作用的行業,另外,積極地財政政策會增大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促進股市的上漲。
貨幣政策會影響到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利率升高,准備金上調等手段都會造成貨幣供應量的減少,企業融資成本的上升,反映在股市上就是股市下跌。反之則上升。
例如09年的積極地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就造成了股市的大漲。另外像美國實行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就類似於財政政策,是定向、定量的開閘放水,不像中國09年的流動性,泛濫到股市、樓市泡沫一片。
㈤ 怎麼論述宏觀經濟指標對股票的影響
巴菲特說你永遠也想不到通貨膨脹的嚴重危害; 失業率 過高就會影響社會動盪,經濟就會蕭條,利率 匯率對國家的整體經濟有影響,但對來百姓影響不大
㈥ 漫談宏觀經濟如何影響中國股市
第一,宏觀經濟是十分復雜的,對判斷宏觀經濟而言,單一數據不起決定性作用。出口數據首先是反映外部需求,其次可以通過結合中國經濟的特點,比如一般貿易比重,來側面反映內部需求,但總體來講,只是反映了一個方面。各種宏觀數據,包括前瞻的、同步的、滯後的,要結合起來相互佐證,才能比較全面地看清經濟大趨勢和結構性趨勢。如果通過投資、工業產出和金融數據,以及出口相關的外部經濟體和中觀行業數據等,大致已經可以判斷中國經濟周期性的復甦十分微弱,那麼就不能因出口數據的顯眼而對中國經濟的總體判斷做出輕易的更改。一般各界會對突兀的噪音進行重點分析,但不會因此對大局進行質疑。這次的出口數據就是噪音。
第二,出口數據的質疑和求證方向,與筆者對目前經濟的看法是一致的。質疑出口數據的人,傾向性認為數據有水分,如果質疑被證實了,將進一步確定經濟復甦較弱的趨勢;如果被證偽了,那麼現在這個錯誤的數據,也沒有好到足以支撐看好中國經濟的觀點。所以在求證的有效性方面,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如今中國股市的趨勢特徵十分明顯,周期股表現不佳,成長股走勢強勁,這正反映了現在中國經濟羸弱和宏觀流動性寬松的局面。投資樓市的大門關嚴了,實體經濟擴張放緩,銀行理財產品又在清理,宏觀資金面並不緊,所以總有一部分資金會轉向股市,至少場內資金不會急於流出股市。
現在漲勢強勁的品種,主流用「成長股」這個說法,但其背景不在於「成長」,而在於小盤。一個可以說故事,又規模不大的股票,很適合進行交易操作。故事可以是成長,也可以是概念,其實都是一樣的,把故事的驗證周期拉長,短期無法證偽,就不影響現在股市的運行特徵。說的更直接一點,現在的中國股市,特別是小盤股,庄股氣氛其實與早些年相似。這是各方面環境造成的,除了宏觀經濟、流動性、大類投資比較,新政府上任後提出的「中國夢」和「經濟轉型」等各種措辭,也是相當有利於這種趨勢特徵運行的。當然,確實有一些成長股是真實的,但總體數量佔比較小。
周期股與宏觀經濟走勢十分密切,拋開股票短期的價格波動,周期股整體的表現更反映中國經濟形勢。現在中國經濟的結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所以這種關系還會持續下去。這就意味著,周期股的走勢,更依賴中國經濟形勢的變化對行業企業盈利的影響。弱宏觀背景下,周期股的行情將是盈利撬動的,而估值推動則需要經濟走出確定性的強勁上升趨勢,股市情緒也樂觀到可以給予更多的估值溢價時。現在顯然不現實。
既然短期周期股的行情更依賴於盈利,那麼弱復甦顯然不會對盈利有太明顯的積極影響。如果把供給和需求比作兩個方向相對的力,力的大小變動影響的就是盈利的平衡。如果供給的力一直維持穩定的增長態勢,而需求在大幅回撤後開始加力,只要需求的力達不到供給的力的同等級別,盡管需求是在回升的,但盈利水平依然會下降。
供給的力,中短期看庫存,中長期看產能。但要明確,庫存是一個反應,而不是根本,最終產能才是根本。庫存是有較大彈性的,而周期性行業的產能在中國彈性較弱,特別是在鋼鐵、有色等和政府利益關聯密切的行業。甚至可以這么說,這些行業的產能是剛性的。經濟周期的變化在中國,對需求和供給的影響是不同的,這是非市場化的表現。
弱復甦環境下,傳統工業過剩產能壓力較大,去庫存雖然可以進行,但有些行業如鋼鐵,產能利用率根本難以下降,因此供給會持續湧出,行業企業盈利對庫存的敏感性就相應降低了。
萬事皆有因。現在中國股市出現結構性分化,自然有它的合理性。但要梳理各方面成因卻相當困難,尤其是在趨勢形成的早期要去理清頭緒並作出判斷。上述漫談或是片面之語,但希望對讀者認識當下環境和改進分析方法有所裨益
㈦ 思考問題:宏觀經濟政策如何影響股票價格走勢
宏觀經濟政策想要影響股票價格走勢的話,你需要去看一下這方面的書氣才知道的。
㈧ 宏觀經濟是如何影響股票市場的
任何企業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整個社會經濟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必然會對其中的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但如何關注宏觀經濟是一個問題。關注宏觀經濟就意味著總是看CPI、PPI、M1M2、PMI等經濟指標,並以此來指導決策?這不一定。我們必須承認,對於整個市場而言,我們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盲人。
試想一下,如果未來5年和10年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和特點,與你投資和長期持有所需要的發展環境完全一致,結果會怎樣?所以我覺得所謂的關注需要一種意識形態的穿透力,需要對未來5-10年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有前瞻性的認識,而不是每個季度都試圖去預測。
㈨ 影響股票價格的宏觀因素有哪些
您好,
影響股價的主要因素包括上市公司基本面情況、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市場供求情況以及股份技術指標等。
上市公司基本面情況包括公司競爭地位、公司盈利狀況、股息政策和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公司的盈利是投資者取得收益的基本保證,也是影響股價的一個關鍵的考慮因素。但是,公司盈利只是提供了股息分配的基礎,投資者要得到真正的投資回報,還需要上市公司股息政策的配合。
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對股介的影響主要通過市場資金寬松程度、上市公司稅收支出及借貸成本等方面來產生作用。
市場供求對股市的影響反映在證券市場資金量與股票種數的對比。如果證券市場提供的投資回報較高,並且高到足以彌補證券市場的風險時,就會有大量場外資金注入,股票價格以及股票指數就會上漲。反之,股票價格和股票指數就會下跌。
技術指標之所以能影響股價走勢,是因為被廣泛使用的技術指標容易得到廣大投資者的一致或較大程度的認同和信任。在趨同心理的影響下,當某一技術指標達到某一位置時,投資者會不約而同的採取相同的投資策略。由此可見,技術指標往往藉助投資者的心理因素對股價產生影響,而宏觀經濟狀況或上市公司狀況則直接影響股票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