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影響股票
Ⅰ 霸王級寒潮來了 什麼股票會漲
妖股會漲,逆勢散德行
Ⅱ 大寒潮來襲那些股票受益
沒什麼關系
Ⅲ 如何看待中國概念股在美遭遇「寒流」
中國概念股的遭遇是與中國經濟發展和全球經濟遲緩的局面戚戚相關的。但從直接原因看,主要有三點:
首先主要是市場制衡,上市熱潮背後的規則博弈,像現在雖然特朗普訪華後得到了大訂單,但美方資本市場並不滿意於這些。
其次,納斯達克市場平均每年的退市率高達8%左右。據統計,在1985年至2008年間,納斯達克市場共新增上市公司11820家,而期間退市12965家,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遇冷也比較正常。
另外,做空帶來的巨額利益,給資本市場參與各方提供足夠的動力,從而來孜孜不倦地找尋上市公司的破綻,於是一大批的肥豬跌下了風口!
當然,如果細究其各項因素,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是風波的發生與中美監管規則的差異有關。
美國資本市場的監管特點被概括為「寬進嚴出」。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實行注冊制,只要滿足公司規模、財務指標等方面指標就可以注冊掛牌,幾乎是「來者不拒」。有人作過比較:2005年8月,網路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時,盈利記錄只有2年,直到上市前一個季度,凈利潤也只有30萬美元,在國內還達不到中小板的上市要求。
在美國資本市場還可以採用反向收購(RTO),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借殼」,然後轉板,實現「曲線上市」。買殼的地點多選在擁有大量廉價殼資源的場外交易市場OTCBB,這是個會員報價系統,上市股票只能在聯網的做市商之間交易,也沒有融資功能。目前對上市融資需求最為迫切的當屬成長型的中小民營企業。對這個群體而言,上市費用和上市時間的節省無疑有很大的誘惑力。2003年以來,已經有數百家中國公司通過這一「捷徑」登陸美國市場。
但上市程序簡單並不意味著監管的缺失。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掛牌才是監管的真正開始,要面臨嚴格的財務、審計監管,接受來自監管機構和投資者的嚴厲監督。有人形容在美上市後的感覺是「被放在聚光燈下」。在財務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哪一個環節達不到標准或者經營業績不善,就可能招致停牌甚至摘牌的處罰。
有了這種淘汰機制,美國資本市場退市率很高,比如納斯達克市場平均每年的退市率高達8%左右。據統計,在1985年至2008年間,納斯達克市場共新增上市公司11820家,而期間退市12965家,也就是說經過十幾年發展,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數量還減少了1000多家。
二是風波的發生是市場大規模做空的結果。
中國概念股遭到做空由來已久,早在2010年12月,獨立調查機構渾水公司接連發布關於綠諾科技、中國高速媒體的負面報告,並且被以後者遭摘牌的方式得以證實。此後猶如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中國概念股整體遭遇的信任危機不斷擴大,從起初主要針對財務問題較多的反向收購上市公司,到更嚴格審視IPO上市公司;從起初局限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到擴散至在其他地區上市的中國概念股。
自然其中有參與打壓中國概念股的機構坦言,他們是在通過做空中國概念股牟取暴利,同時幫助市場擠出泡沫。當然其中信不信就由你自己判定。
事實上,在成熟資本市場上,如果看跌某隻股票,可通過「做空」來牟利。通常的做法是向第三方機構比如說券商借入一定數量的股票,按當前市場價格賣掉;當股價下跌之後再低價買回,將股票還回去。賣與買中間的差價,支付證券公司所收費用之後就是投資所得利潤。而如果通過購買出售權做空,即某個日期之前按指定的價格賣出的權利,獲利空間可能更大——如果股票遭遇停牌,做空者的收益將是賣股票時的股價扣除至停牌時的借股費用。如果該股票永久不恢復交易,做空方收益將達到最大化。
而在一隻只中概股被做空的過程中,人們看到由研究機構、投資基金、律師事務所等組成的「價值鏈」,上演一出幾乎屢試不爽的套路:先從財務角度或基本面信息選出目標公司,調查機構將對上市公司「帶有污點問題」的「研究成果」賣給一些大的投行,投行在得到「問題公司」信息之後,建立看空倉位;然後通過網路和媒體發布質疑研究報告廣泛散播,並直接披露自己已經做空該股,造成投資者拋售;在目標公司股價大跌後,回補倉位獲利了結。與此同時,一些專門代理證券訴訟案件的律師事務所也會因公司股價下跌後,從蒙受損失的群體投資者向上市公司發起訴訟的巨額律師費中賺得盆滿缽滿。
由此可以看出,對上市公司做空必然充滿了逐利動機和利益導向。一部分人因此認為,做空中國概念股是一場「陰謀」。
的確,即使在成熟市場上,空頭的行為也往往不「招人待見」。近日在歐美股市看空的情勢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時四國監管機構就下達了「賣空禁令」,以遏制市場投機。但是不得不承認,作為金融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和資產價格的發現者,做空者從自利動機出發,利用自身獲取的信息進行多空博弈,緩解了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定價困擾,對過高估值進行糾錯,提高了市場的有效性。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話用在做空行為上最合適。做空帶來的巨額利益,給資本市場參與各方提供了足夠的動力來孜孜不倦地找尋上市公司的破綻,構成行業監管和行業自律之外對上市公司實行制約的另一股有效力量。
那麼,為什麼這次中國概念股如此大面積地成為做空者的獵物呢?
先分析外因。受累於歐美整體宏觀經濟不景氣,資本市場彌漫著較強的悲觀情緒,這是對做空有利的市場環境。在低迷的大市中,中國概念股難以獨善其身;而前期投資者對中國概念股的追捧,造成二級市場上一些中國概念股短期估值超出合理范圍,有的公司甚至出現了高達百倍的市盈率。據i美股《中國概念股TMT板塊泡沫研究報告》,美國本土科技明星股的市盈率為39.49倍,而中國在美上市科技股的市盈率則達到了66.80倍。
再看看內因。從已經公開的資料看,部分中國上市公司的不規范的行為引起了分析機構關注。比如在尋求上市過程中,有的公司為了及早融資,「抄近路」採用反向收購,這樣做避開了IPO上市所需的盡職調查和審計、路演推介等程序,但也留下監管漏洞。美國證交會曾就將調查中國概念股的重點,鎖定在159家在2007年至2011年3月底期間以此方式在紐交所或納斯達克掛牌的中國公司;再比如一些上市公司片面誇大業績預期,粉飾或隱瞞財務數據甚至違規造假,已經觸碰了美國資本市場監管要求「完全信息披露」的高壓線。評估機構香櫞研究在質疑東南融通涉嫌造假時說,因為其聲稱的70%毛利潤率遠遠高出競爭對手,「公司盈利好得難以置信,簡直是違反基本常識。」可以說部分中概股的行為失當,為投機者整體做空中國概念股提供了「靶子」和「彈葯」。
不過也別灰心,風雨過後,中國概念股依然值得期待。
目前,一些公司遭遇信任危機甚至有損形象,不代表中國海外上市企業的整體形象,更不是中國整個國家形象遭遇信任危機。對中國概念股來說,無論受到追捧還是遭遇狙擊,都是必須接受的市場現實。要避免成為做空者的獵物,只有靠提升盈利能力、完善公司治理、規范企業行為。
這里需要明確的是,近來部分中國概念股在美市場上的行為表現,並不能代表中國概念股的整體表現;一些公司遭遇信任危機甚至有損形象,也不代表中國海外上市企業的整體形象,更不是中國整個國家形象遭遇信任危機。
一方面,微觀經濟主體富有活力,構成了經濟增長的內在強勁動力。另一方面,宏觀經濟的基本面持續向好,國民經濟總體運行平穩。今年上半年,在構成宏觀經濟基本面的四大指標中,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6%,與世界各國發展速度相比屬較高水平;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同比增長4.1%;進出口增速雖然回落幅度較大,但20%左右的增速仍是不低的水平;物價總水平總體可控,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6.4%中,新漲價因素只佔2.7個百分點。
總之,「中國概念」依然值得投資者期待。在一段時間內,市場也許會矯枉過正,但股價歸根結底還是由宏觀經濟的基本面以及企業的內在價值決定的。
風雨過後見彩虹。我們相信,經歷國際資本市場風雨洗禮的中國概念股中,必將成長出一批既擁有持續增長能力、又熟練掌握國際通行規則的優秀企業,他們將在國際資本市場講述一個全新的「中國故事」。
Ⅳ 千年一遇的寒流能利好什麼股票
天然氣板塊,推薦:長春燃氣。
煤炭板塊
石油板塊
電力板塊
保暖服裝
Ⅳ 普通天氣能影響股市嗎,不包括颶風、海嘯、地震等極端惡劣天氣
當然~~ 不過股市相對小點 期貨市場則受很大影響~~
具體例子 鄭糖 南方大雪或大雨 甘蔗欠收 現貨期貨糖價上漲 ~ 間接帶動 鄭州糖業 南糖股份上漲(畢竟人家做這個得 有概念 就像有色期貨上漲會帶動有色股一樣道理)
在給你發個 每日的一個報告 你明白天氣問題了
據新加坡2月8日消息,CBOT玉米和大豆期貨周一亞洲交易時段上漲逾1%,從上周觸及
的四個月低點反彈,因投資者在關鍵的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公布前建立頭寸。
CBOT小麥期貨上漲1.5%,受玉米期貨漲勢提振,但交易商稱因受全球供應充沛影響,
穀物易受市場下行風險威脅。
墨爾本ANZ農產品市場策略師Scott Briggs表示,「由於美元走強及基本面表現較差
,穀物市場出現大舉拋盤現象,但在某一階段你卻必須暫停。」
自年初開始,CBOT玉米期貨已累計下跌14%,大豆和小麥期貨也下滑逾11%。
周一0421 GMT,CBOT3月玉米期貨上漲1.1%,報每蒲式耳3.55-1/2美元。玉米期貨上
周五跌至每蒲式耳3.47-1/2美元,為10月5日以來該合約最低位。
CBOT3月小麥期貨上漲1.5%,至每蒲式耳4.80-1/4美元,3月大豆期貨上漲1.2%,報每
蒲式耳9.24美元。
將於周二出爐的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預計將把本市場年度末期美國穀物和大豆供應向
下修正,但因2009年產量巨大,所以幾乎不會影響年末庫存,因2009年產量巨大。
一位氣象預報人士稱,南美良好的天氣狀況料有助於玉米和大豆的生長。
在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和帕拉納州,涼爽及降雨天氣將緩解上周乾旱天氣帶來的作物
壓力。
Telvent-DTN Weather的一位氣象預報人士稱,「上周炎熱乾燥的天氣令土壤水分流
失,打壓大豆生長。本周氣溫下降且出現零星陣雨,將緩解此種壓力。」
阿根廷良好的天氣將持續提振玉米產量。
阿根廷農業部周五在一份作物報告中稱,阿根廷2009/10年度大豆作物生長狀況良好
,因降雨抹去炎熱天氣帶來的影響,且農戶對作物熏蒸令其免受真菌病的侵襲。
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將大豆產量預估上調至5200萬噸。
巴西同時預期今年大豆產量料達創紀錄的6400-6500萬噸。
Ⅵ 如果發生災害性天氣,哪些股票受益
不清楚對哪個股票受益。災害性天氣是對人民生命財產有嚴重威脅,對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會造成重大損失的天氣.如大風、暴雨、冰雹、龍卷風、寒潮、霜凍、大霧等.可發生在不同季節,一般具有突發性.---強調一種天氣
氣象災害是指大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建設及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害.它是自然災害中的原生災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氣、氣候災害和氣象次生、衍生災害.氣象災害是自然災害中最為頻繁而又嚴重的災害.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發生十分頻繁、災害種類甚多,造成損失十分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強調自然因子異常的影……
京東提示:春季是傳染病高發期,尤其要注意做好預防措施,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就餐前做好手部清潔、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等。來自美國的進口高級醫用口罩普衛欣,能夠有效過濾空氣中傳播的細菌,而且佩戴舒適,不憋氣、無勒痕,與皮膚接觸的材質經過防過敏處理,適合春季佩戴。
Ⅶ 一隻股票連續幾天累計的跌幅超過多少,就可以買入了
這個思維方式是正確的,但不是這樣標准化,這個方法講求的是個股的超跌情況,也就是說個股遭遇某些情況致使股價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大幅度的下跌,這個時候,你需要分析造成股價下跌的根本原因,如果是影響基本面,會是上市公司基本面發生改變的信息造成個股的下跌,那這種下跌很有可能持續下去,至少在短期內是不會走強。如果是某些無關緊要,或者遭遇市場寒潮的影響,引起的個股非理想下跌,這種個股具備很強的短線機會。主力資金往往藉助非實質性的利空影響打壓個股,以達到震倉清洗浮籌的目的。所以,對於深跌的個股,一定要去分析它下跌的實質原因,並且分析主力資金的運行思維。
對於超跌個股,最好能夠學習一下CCI指標的用法,這個指標不同於其他指標,它只在極端情況下起作用,而且它不是作為一種買賣提示,僅僅是在個股出現極端情況時,提醒投資者關注,也就是提醒你看一下,具體分析不要用到,也不需要依靠這一指標!
Ⅷ 為什麼寒潮會對股市有影響特別是黃金股。
寒潮會影響世界經濟,比如減少糧食、工廠不能開工、人們減少消費、供暖需求增加等等,故會對股市產生影響。而寒潮的這些影響,均不同程度地引起物價的上漲,為了保值甚至是增值,購買黃金就是較好的選擇,甚至有色金屬等產品也會隨之漲價,故炒作有色股也是這個道理。
Ⅸ 寒潮適合買什麼股票
只能說大概方向,比如受冷空氣降溫影響,今年的蔬菜價格會上漲,煤炭能源會吃緊,所以能源類的股票會上漲,前其次蔬菜水果受低溫冰凍天氣影響,公路運輸成本會增高,造成物流成本增加。
Ⅹ 08年雪災有什麼股票漲了
潛在受益標的牧原股份、益生股份、華英農業、民和股份、聖農發展、正邦科技、天邦股份、雛鷹農牧等。甘蔗減產及糖價上漲預期,受益標的南寧糖業、中糧屯河。
一、從寒潮對農作物的影響方面來看,包括風雹災害、低溫霜凍災害。回顧 2008 年及以後發生的歷次重大低溫凍害和雪災事件,寒潮帶來的影響表現為覆蓋范圍廣、降溫程度大、持續時間長、對農業生產破壞嚴重,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對比歷次的降溫程度和覆蓋范圍可以看出,本次寒潮如果出現10-14℃的降溫,將可能帶來百萬畝農作物受災。2008 年雪災,根據農業部災情評估結果,農作物受災、成災和絕收面積分別為 2.2 億畝、1.2 億畝和 0.3 億畝,死亡畜禽有 7900 萬頭(只)之多。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為 670 億元;林業直接損失為1014 億元,雪災對整個農業帶來的經濟損失高達 2000 億元以上。
二、重點關注糖、畜禽產品,寒潮或加劇產能收縮。根據甘蔗的作物習性,其在 10℃以下將停止生長,如果低於零度則會直接損害植物。2008 年 1-2 月期間廣西平均氣溫6.8℃,降溫幅度達到 8-18℃,並且連續 30 天低於 8℃,長時間的低溫和冰凍、凍雨給甘蔗種植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畜禽養殖對溫度要求較高,特別是仔豬、肉雞育雛期。從 2008 年的受災情況來看,當時南方地區黃羽肉雞損失月出欄量 12%,仔豬死亡約佔全國仔豬月供應量的 7%。我國白羽肉雞的養殖區域主要分布在中東部,生豬養殖覆蓋全國,本次寒潮或對保溫設施較差的散養戶產生影響,加劇供給壓力。
拓展資料:
1.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換言之,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