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每股收益薄攤對股票發行的影響

每股收益薄攤對股票發行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1-10 15:14:41

㈠ 股票中的每股收益和每股攤薄收益有什麼區別

攤薄每股收益是指凈利潤扣除了非經常損益後得到的每股收益,非經常損益指那些一次性的資產轉讓或者股權轉讓帶來的非經營性利潤
「攤薄」,打個簡單形象的比喻,就像你用碾棒來碾餃子皮一樣,其實這塊面團就那麼大,但是看上去,皮越來越大,豈不知面團越來越薄了。攤薄用在上市公司的股本擴張中也就是這個意思,只要上市公司股份增多了,對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等都會起到攤薄的作用。因為,公司的凈利潤或者凈資產等不會突然增加。
舉個例子說明,如果某公司去年年報實現凈利潤1億元,凈資產3億元,但公司通過送轉股等方式,總股本從1億股擴大到1.5億股,那公司的每股收益就從1元降為0.67元(1億元/1.5億股),每股凈資產也從3元減為2元。如果公司的股價為30元,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凈率都因此出現了大幅上升,市盈率從30倍升為45倍,市凈率從10倍漲為15倍,公司的估值也上去了。

㈡ 基本每股收益和攤薄每股收益,有啥區別嗎

1、定義不同

基本每股收益是指企業應當按照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從而計算出的每股收益。而攤薄每股收益是指按年末的普通股總數計算出來的每股收益,它等於凈利潤除以年末總股本。

2、選擇的數據不同

計算基本每股收益,關鍵是要確定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和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而攤薄每股收益是指計算時按照期末數計算,不取平均數,如用年末的股數計算的全面攤薄每股收益。

3、計算公式不同

基本每股收益計算公式為:普通股每股利潤=(稅後利潤-優先股股利)/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數。在計算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時,應當考慮公司是否存在優先股。如果不存在優先股,那麼公司當期凈利潤就是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

而攤薄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為:攤薄每股收益=凈利潤/報告期末股本。

㈢ 關於每股收益變動的影響因素

影響每股收益的因素

1、屬於普通股的凈利潤。屬於普通股的凈利潤大小是每股收益的正影響因素。由於在計算普通股的每股收益時只應採用屬於普通股的凈利潤,因此應在企業凈利潤中扣除不屬於普通股的凈利潤額,如優先股股利等。還應該注意的是:在計算確定每股收益時,應著重於正常和經常性項目,盡可能將非正常和非經常性項目剔除。

2、普通股股數。普通股股數是每股收益的負影響因素。普通股股數的變動影響因素很多,普通股股數變動既受到普通股發行狀況的影響,又與企業的證券構成有關。通常在確定普通股股數時我們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①對於企業在本會計年度發行的現金增資股票,應依據其實際流通的期間比例進行折算。

②企業在年度內將資本公積金或法定盈餘公積金轉增為資本配股,不論該配股何時發放,這些新股對企業當年現金股利的分配權,均回溯到年初方有效。

③企業發行的可轉換證券是否為約當普通股,應於發行時予以確認,一旦確定,不能再改變;企業以前發行的、發行時未確認為約當普通股的可轉換證券,在後來又發行相同證券時確認為約當普通股的,則應從該發行日起,將先前發行的證券一起確定為約當普通股;若企業以前年度發行的已確認為約當普通股的可轉換證券,後來又發行了相同類型但不符合約當普通股認定條件的證券,仍應自發行日起將其確認為約當普通股。

④企業發行的一些具有固定股利或利率,並有權參加普通股利潤分配的證券,如參加優先股、參加債券等,僅從利潤分配的角度看,其性質與普通股類似,因此在計算每股盈餘時,將其視為約當普通股,即使它們不能轉換為普通股。

⑤某些企業規定在滿足某種條件時,將發行股票,這種或有股份的發行條件一旦在該年度內得到滿足,就可視為普通股。

集團企業在編制合並報表、計算合並後的每股收益時,其子公司自身的約當普通股、子公司可轉換為母公司普通股的證券、子公司發行的可購買母公司普通股的認股權(認股證)等產權證券,均應視為普通股。

(四)每股收益的趨勢分析與同業比較分析

單一的指標值並不能很好的說明企業的盈利狀況。通常我們還應該對其進行趨勢分析和同業比較分析。

每股收益的趨勢分析即對連續若干年的每股收益變動狀況及其趨勢所進行的分析,旨在了解企業投資報酬在較長時期中的變動規律。

每股收益的同業比較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進一步了解企業該指標值在同業中所處的地位,從而在市場平均狀況下對其作出更客觀的判斷。

㈣ 股票裡面的每股收益對散戶有什麼意義嗎

  1. 如果想長期投資某隻股票,每股收益越高越好,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收益通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據以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利潤表中,第九條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項目。

  2. 該比率反映了每股創造的稅後利潤。比率越高,表明所創造的利潤越多。若公司只有普通股時,凈收益是稅後凈利,股份數是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如果公司還有優先股,應從稅後凈利中扣除分派給優先股東的股利。每股收益是指本年凈收益與普通股份總數的比值,根據股數取值的不同,有全面攤薄每股收益和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全面攤薄每股收益是指計算時取年度末的普通股份總數,理由是新發行的股份一般是溢價發行的,新老股東共同分享公司發行新股前的收益。加權平均每股收益是指計算時股份數用按月對總股數加權計算的數據,理由是由於公司投入的資本和資產不同,收益產生的基礎也不同。

㈤ 攤薄每股收益為什麼比每股收益要大呢

攤薄每股收益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收益,非經常性損益包括政府補貼,資產減值損益等等臨時出現的業績。一般來說攤薄收益比基本每股收益高好,因為攤薄收益反映了企業的真實運營收益,而不是因為外界因素造成的業績。很多ST類的股票通過政府大量的補貼導致非經常性損益大幅增加使得基本收益轉正,規避退市風險.

攤薄每股收益:
攤薄後每股收益的,是指將現有普通股數加上所有未來預計將發行攤薄每股收益的普通股及可能轉化為普通股的證券,如可轉換債券、期權、權證等作為分母計算得出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攤薄)=凈利潤/平均股本{平均股本簡單計算為(年初+年末)/2;還有按股本的時間加權平均的,如年初數的時間權數為12個月。}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年末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攤薄)=凈利潤/年度平均凈資產

㈥ 每股收益與每股收益(攤薄)的區別

每股收益 = 除稅後凈利潤 / 已發行股票數
每股凈資產 = (公司資產 - 公司負債) / 已發行股票數

上市公司如發行有可換股債,認股權證,則假設其全部行權,在計入可換股債 和/或 認股權證所產生的新股數,計算出新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被稱為攤薄後的每股價值。

㈦ 每股收益攤薄的含義是什麼

每股收益 = 除稅後凈利潤 / 已發行股票數

上市公司如發行有可換股債,認股權證,配送新股,則假設其全部行權,在計入可換股債 和/或 認股權證所產生的新股數,計算出新的每股收益被稱為攤薄後的每股收益。

㈧ 每股收益 攤薄與稀釋

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P÷E

其中,P為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E為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期末凈資產。

公司編制和披露合並報表的,「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不包括少數股東損益金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以扣除少數股東損益後的合並凈利潤為基礎,扣除母公司非經常性損益(應考慮所得稅影響)、各子公司非經常性損益(應考慮所得稅影響)中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所佔份額;「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期末凈資產」不包括少數股東權益金額。

公司存在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應當分別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報告期凈利潤和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並據以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在發行可轉換債券、股份期權、認股權證等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情況下,稀釋每股收益可參照如下公式計算:

稀釋每股收益=[P+(已確認為費用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利息-轉換費用)×(1-所得稅率)]/(S0 + S1 + Si×Mi÷M0 - Sj×Mj÷M0-Sk+認股權證、股份期權、可轉換債券等增加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其中,P為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公司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應考慮所有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影響,直至稀釋每股收益達到最小。

㈨ 股票每股收益里的薄攤是什麼

"攤薄",打個簡單形象的比喻,就像你用碾棒來碾餃子皮一樣,其實這塊面團就那麼大,但是看上去,皮越來越大,豈不知面團越來越薄了。攤薄用在上市公司的股本擴張中也就是這個意思,只要上市公司股份增多了,對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等都會起到攤薄的作用。因為,公司的凈利潤或者凈資產等不會突然增加。
舉個例子說明,如果一家公司去年年報實現凈利潤1億元,凈資產3億元,但公司通過送轉股等方式,總股本從1億股擴大到1.5億股,那公司的每股收益就從1元降為0.67元(1億元/1.5億股),每股凈資產也從3元減為2元。如果公司的股價為30元,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凈率都因此出現了大幅上升,市盈率從30倍升為45倍,市凈率從10倍漲為15倍,公司的估值也上去了。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公開增發、轉股、送股等,公司的總股本都會擴大,必然會攤薄公司的凈利潤和資產等。看到這里,小夏感覺,攤薄不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對股民來說是這樣的,但上市公司10轉10,市場為什麼這么熱捧呢?小夏又有點覺得不能理解,問下來,原來股本擴大,股價除權後降低,在行情好的時候會吸引機構做一把填權行情而填權行情一來,機會自然就有。原來,人們都是沖著二級市場上可能有的填權行情而買有大比例送轉股題材股票的。

㈩ 向特定投資者發行股票會攤薄每股收益,對其他股東不公平啊,是怎麼處理的呢

不一定,假設特定投資者注資後,這些新近資金產生經營規模所帶來的利潤增厚也會對沖對每股收益的攤薄,股市是炒未來,投資也是投資未來,所以有些事情不是只看眼前,而是象遠處看

熱點內容
山東鋁業股票歷史 發布:2025-04-24 08:24:44 瀏覽:958
期貨主力如何多轉空 發布:2025-04-24 08:22:28 瀏覽:175
新綸科技股票明天會繼續漲嗎 發布:2025-04-24 08:22:18 瀏覽:954
深圳公司股權變更該怎麼做 發布:2025-04-24 08:20:53 瀏覽:105
如何判斷基金的診斷 發布:2025-04-24 08:20:45 瀏覽:400
漫步者股票歷史 發布:2025-04-24 08:16:10 瀏覽:990
土耳其貨幣為什麼漲 發布:2025-04-24 08:16:00 瀏覽:490
廣發滬港深新起點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 發布:2025-04-24 08:09:53 瀏覽:244
融資股權轉讓怎麼做 發布:2025-04-24 08:09:41 瀏覽:15
基金封閉期最多能漲多少 發布:2025-04-24 07:52:23 瀏覽: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