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國內醫葯股票的因素
A. 影響中國股市發展的因素分析
1,金融體系不夠完整,人家國外用的是信息公開制度,而我國用的是核准制,不是說國外的好,單從核准制方面就可以有很多貓膩,再加上市場管理不善,前段時間不是有ST金泰這個妖股啊~~~
2,投資者的風險意識不夠,可以說大多數的股民都是投機的,不是投資的,股票的目的就是為了投資,企業能湊集資金。。但是大的機構,莊家的資金實力遠遠大於散戶,他能操作個股!但是不能操作大盤! 所以我覺得應該樹立投資風險理念。。不要追風~ 不要追熱點,人雲亦雲!!
B. 在中國A股市場裡面,醫葯股類的股票有什麼特性什麼大環境下會漲
醫葯類板塊比較抗通脹 人生病了還是要吃葯的 也不會因為貴 就不吃了 所以有一定的持續需求
現在醫葯類的股票受前期行情影響 已經跌破實際價值 現在的反彈已經開始回歸真實價值 推薦參考:昆明制葯 九芝堂 同仁堂 雲南白葯 如有疑問可以繼續聯系我 共同學習討論~
回答來源於金斧子股票問答網
C. 影響股市行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你好,影響股市的因素:
經濟因素
經濟周期,國家的財政狀況,金融環境,國際收支狀況,行業經濟地位的變化,國家匯率的調整,都將影響股價的沉浮。
經濟周期是由經濟運行內在矛盾引發的經濟波動,是一種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股市直接受經濟狀況的影響,必然也會呈現一種周期性的波動。經濟衰退時,股市行情必然隨之疲軟下跌;經濟復甦繁榮時,股價也會上升或呈現堅挺的上漲走勢。根據以往的經驗,股票市場往往也是經濟狀況的晴雨表。
國家的財政狀況出現較大的通貨膨脹,股價就會下挫,而財政支出增加時,股價會上揚。
金融環境放鬆,市場資金充足,利率下降,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很多游資會從銀行轉向股市,股價往往會出現升勢;國家抽緊銀根,市場資金緊缺,利率上調,股價通常會下跌。
國際收支發生順差,刺激本國經濟增長,會促使股價上升;而出現巨額逆差時,會導致本國貨幣貶值,股票價格一般將下跌。
政治因素
國家的政策調整或改變,領導人更迭,國際政治頻仍,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較為重要的國家政權轉移,國家間發生戰事,某些國家發生勞資糾紛甚至罷工風潮等都經常導致股價波動。
公司自身因素
股票自身價值是決定股價最基本的因素,而這主要取決於發行公司的經營業績、資信水平以及連帶而來的股息紅利派發狀況、發展前景、股票預期收益水平等。
行業因素
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的變更,行業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潛力,新興行業引來的沖擊等,以及上市公司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經營業績,經營狀況,資金組合的改變及領導層人事變動等都會影響相關股票的價格。
市場因素
投資者的動向,大戶的意向和操縱,公司間的合作或相互持股,信用交易和期貨交易的增減,投機者的套利行為,公司的增資方式和增資額度等,均可能對股價形成較大影響。
心理因素
投資人在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後產生心理狀態改變,往往導致情緒波動,判斷失誤,做出盲目追隨大戶、狂拋搶購行為,這往往也是引起股價狂跌暴漲的重要因素。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D. 影響股票指數波動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股票指數波動的主要因素有:宏觀經濟及企業運行狀況;利率、匯率水平的高低及趨勢;資金供求狀況與通脹水平及預期;突發政治安全事件;經濟金融政策。
E. 醫療類股票暴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疫情防控還在進行。國外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
疫情的爆發短期內會對股票市場形成沖擊(宏觀經濟因此受到影響),短期內對交運,社會服務等消費人群聚集的行業產生情緒上的波動。然而這種短期內的影響將強化市場對逆周期操作的信心,所以全年繼續推薦高成長、高彈性、高估值的硬科技和新消費。醫療板塊是目前比較火熱的。
F. 什麼原因會導致醫葯股價格下跌或上漲
一 業績,醫葯股一般業績比較穩定,極少個股有暴發,那是因為有重磅產品出來,或者產品漲價比如紫鑫葯業,中恆集團等,如果業績突然下滑,就影響股價下跌。
二 供需關系,如果大家一致看好,追求的人多,那就會上漲,如果相反就下跌,
三 估值 隨著大盤的整體估值一起漲跌,
四 系統性風險。
G. 影響股票的因素有哪些
股票運作的本質是供求關系。
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價值投資取決於投資者認為一隻股票是被低估或高估,或者整個市場是被低估或高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一家公司的P/E比率、分紅和收益率指標與同行業競爭者以及整個市場的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如果買的人大於賣的人,也就是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股票上漲,反之下跌股票漲跌。
原理:股票流通股是一定的,如果主力大量收集籌碼,可參與買賣的籌碼減少,那麼物以稀為貴,買不到股票,只能抬高股價買。主力建倉完畢就會洗盤,擠出一些意志不堅定者。到合適機會邊拉升邊出貨,如果主力出貨完畢往往還能縮量上漲一段空間。這時候風險極大,獲利機會也極大。主力出貨完畢,散戶的熱情也告一段落,那麼股價就會自然降下來或者被主力砸下來。再走一波下跌建倉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分為兩種,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宏觀的主要包括國家政策、戰爭霍亂、宏觀經濟等;微觀的主要是市場因素,公司內部、行業結構、投資者的心理等。
(7)影響國內醫葯股票的因素擴展閱讀:
大致分為兩種,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
宏觀的主要包括國家政策、宏觀經濟等;微觀的主要是市場因素,公司內部、行業結構、投資者的心理等。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等,都是一般原因(間接原因),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
H. 影響醫葯行業的因素
在我國醫葯工業總產值中,內需部分貢獻接近90%,所以國內需求增長是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在加強社會保障,啟動新醫改的大背景下,政府投入對國內需求的促進作用至關重要。
國內需求並不僅僅指醫療需求,還包括公共衛生等方面的需求,各類國內需求釋放的關鍵在於政府的持續投入,
認為政府對公共衛生、醫療保障制度、基層醫療機構建設的投入,必然導致需求的增加,是2010年醫葯行業繼續保持快速成長的最主要動力。
1、至少在2012年前(或許可延續到2020年)政府投入將持續增加
對政府提出的8500億投入方案進行了初步分解。認為至少在2012年前政府均將按承諾增加投入,且未來仍將持續增加,或可延續到2020年。
分析顯示,政府在醫療保障方面投入最大,預計未來個人支付比例將迅速下降到2010年的40%左右,醫療衛生總費用佔GDP的比重將由2007年的4.52%提升至2010年的5%以上。 2、醫保體系建設的拉動力量並未消失,將繼續促進國內葯品市場擴容
2010年,在人口生物學因素(人口數量、結構和疾病譜情況)和技術進步兩大因素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由醫保體系建設帶動的支付能力提升仍是葯品市場擴容的最關鍵因素。
(1)醫保籌資額仍將繼續增加,構成支付能力提升的最堅實基礎
不同於某些認為醫保拉動效應已經結束的觀點,認為全民醫保在2010年才能初步完成網路全覆蓋,而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仍在不斷進行中,2010、2012年是重要時點,醫保體系建設仍是拉動行業擴容和成長的最重要動力。
由於新農合覆蓋率已達90%以上,2010年醫療保障體系完善的重點是:(1)擴大城鎮居民醫保和城鎮職工醫保的覆蓋面,後者的難點在於農民工和破產倒閉企業職工的醫療保障問題,但目前破產倒閉企業職工的醫保問題正逐步解決;(2)逐步提升保障水平,2010年新農合的籌資標准提高到每年每人150元,並由國家和地方財政支付其中的120元。
預測了三大醫保體系的覆蓋面、參保人數、籌資標准,並進而推算出年籌資總額的變化和新增保費金額,認為這是2010年前國內醫療保健需求持續釋放的最有力保證。 支付能力提升促進就診意願增強和醫療費用增長
全民醫保無疑是新醫改中最為基礎和重要的一個環節,或許在遙遠的未來,商業保險會取代醫保的位置,但是在當前,全民醫保毫無疑問是全民獲得醫療保障的最可行最直接最可靠的方式,其對居民醫療行為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其意義不僅僅在於保障金額本身帶來的費用增長,更重要的是醫療意願的增強和隨之而來的潛在需求的釋放。
從支出的角度考慮,醫保籌資總額最終將轉化為醫療費用。在報銷比例不變、報銷范圍不變和保障水平不增高的前提下,通過預期的醫保支付總額以及報銷比例,測算出該部分患者花費的符合報銷條件部分的醫療費用及其增量。測算顯示2009、2010年醫保報銷人群產生的醫療費用增量分別約670億元、1400億元。 (3)2010年,醫療費用的增長最終仍將轉化為葯品市場擴容的動力
在當今國內醫葯行業的運行機制下,醫療費用的快速增長實質上意味著葯品支出的快速增長,即意味著葯品市場的快速擴容。以綜合醫院為例,2008年其住院和門診患者葯品支出比例分別為43.90%和50.50%,比2007年不降反升。認為,這種情況的存在不會持久,在改變個人支付比例過高的不當局面後,醫改的下一步措施必將努力改變「以葯養醫」的行業運行機制,並逐步調整支付機構、醫療機構、醫葯工業和醫葯商業之間的利益關系。
在公立醫院運營模式和醫療機構補償問題沒有解決之前,葯品大規模、大幅度降價的難度很大,且效果依然欠佳,葯品是醫療費用最大部分的情況不會改變。就短期而言,由於醫院今後三年將選擇若干城市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逐步取消葯品加成,加上基本葯物制度最終實施後,綜合醫院將會有使用基本葯物的比例要求,從而帶動葯品支出比例下降,判斷葯品支出所佔比例將有所下滑,但2010年的降低幅度可能不會很大,預計要到取消加成和基本葯物制度(擴展版及地方增補品種)落實後,葯品支出佔比才會較大幅度下降,而最終完成時間應該會在2012年後。 3、基層醫療體系重建是拉動醫療器械市場增長的最大動力
基層醫療體系重建是本輪醫改的一個重點。我國《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未來三年內我國將重點支持2000所左右縣級醫院建設以及2.9萬所鄉鎮衛生院的建設,並同時擴建5000所中心鄉鎮衛生院。而在新醫改中投入的8500億中有165億全部定點投向全國2.9萬所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部作為其醫療器械設備的購置補助,2009年我國另將投入370億元用於全國70%縣級醫院的改擴建,其中也包括更新和升級基層機構醫療器械產品,測算大約占投入的1/3左右,即100-120億元,預期2010年這種趨勢仍可能延續。
在基層醫療體系重建的拉動下,醫療器械市場,尤其是中低端醫療器械市場將迎來發展的良機,預計2010、2011年收入增速有望恢復到25%左右。 4、加大公共衛生投入拉動疫苗行業增長
2009-2011年政府投入到公共衛生的資金預計將有750億元,並且新醫改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計劃免疫由中央政府承擔,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投入不低於15元,2011不低於20元,並實現城鄉人均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
判斷購買疫苗將是基本公共衛生投入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並預期每年常規用於購買疫苗(不包括甲流疫苗)的費用達到25億元,且將逐步增加,增加的費用用於新增疫苗和擴大接種范圍。由於甲流疫情的影響,國內疫苗產業出現爆發式增長,預計其影響將持續2-3年,受其影響,2010年疫苗行業仍將保持高速增長,但不同類別和品種的增長差異很大。另外,除非甲流疫情持續、產品出口、列入計劃免疫或者在國內廠商在癌症、艾滋病等疫苗領域取得突破,國內疫苗行業在中短期爆發後可能呈現沖高回落的運行趨勢。 (二)國外需求有所恢復,原料葯有望走出低谷
原料葯分為大宗原料葯和特色原料葯。2009年我國主要的大宗原料葯產品走出了探底後回升的走勢,出口量也逐月的回升,維生素C
和維生素E
等產品受益於產業集中度高的優勢,價格維持在相對高位,企業的獲利能力依然較高。而其他維生素產品以及抗生素等由於總體供大於求以及行業格局分散,價格維持在歷史底部,企業的經營效益大幅下滑;特色原料葯總體受到海外銷售下滑沖擊的沖擊更大,價格和銷量下降幅度較大,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待恢復。
由於我國的原料葯中有2/3
出口,因此海外市場的需求變化對我國原料葯產品影響極大。2009年1-8月,原料葯的收入1232億元,同比增長僅8.51%,是醫葯行業中增速最慢的子行業,但2009年1-11月,原料葯收入達到1776.76億元,同比增長15.05%,恢復速度明顯加快。
預計原料葯的恢復走勢在2010年仍將持續。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企穩和復甦,原料葯的下游需求有所增加,這將帶動原料葯走出低谷。預計化學原料葯子行業2010
、2011年的銷售收入增長有望達到20%左右,利潤的增長有望達到25%左右。
I. 醫葯板塊走勢較強是受什麼影響呢
受到周邊市場不穩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昨日A股市場出現跳水。但盤口顯示,醫葯板塊出現了較為強硬的走勢,恆瑞醫葯、華蘭生物、國葯股份、華北制葯、雙鶴醫葯等品種逆勢飄紅,似乎表明有機構資金利用大盤急挫的契機積極配置醫葯板塊。
股票板塊指的是這樣一些股票組成的群體,這些股票因為有某一共同特徵而被人為地歸類在一起,而這一特徵往往是被所謂股市莊家用來進行炒作的題材。
股票板塊的特徵有的可能是地理上的,例如「江蘇板塊」、「浦東板塊」;有的可能是業績上的,如「績優板塊」;有的可能是上市公司經營行為方面的,如「購並板塊」;還有的是行業分類方面的,如「鋼鐵板塊」、「科技板塊」、「金融板塊」、「房地產板塊」等,不一而足。總之,幾乎什麼都可以冠以板塊的名稱,只要這一名稱能成為股市炒作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