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理論解釋股利政策是怎麼影響股票價格的
『壹』 股利政策對股價的影響對市場波動有什麼影響
股利政策對股價的影響是客觀正面的,對市場波動有協調作用。
股利政策的差異是反映公司質地差異的極有價值的信號。但在實際投資中,發現證券市場也存在一些股利支付率較高的公司股價表現平平,股票長時間遭到市場的冷落的情況;而一些大比例送股的公司,在送股消息出台前或出台後股價卻大幅度攀升。
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公司可以通過股利政策向市場傳遞有關公司未來獲利能力的信息,從而會影響公司的股價。
(1)信號理論解釋股利政策是怎麼影響股票價格的擴展閱讀:
股票紅利使股東手中的股票在名義上增加了,但與此同時公司的注冊資本增大了,股票的凈資產含量減少了。但實際上股東手中股票的總資產含量沒什麼變化。由於要在獲得利潤後才能向股東分派股息和紅利。
但年度中期分派股利不同於年終分派股利,它只能在中期以前的利潤余額范圍內分派,且必須是預期本年度終結時不可能虧損的前提下才能進行。
『貳』 股利怎麼影響股票價值
股票的市場價格是以股票的內在價值為軸心上下波動的。股票的內在價值,又以公司的經營業績和成長性為依據,而公司的股利政策是衡量公司經營業績及其成長性的一個重要尺度,也是提升企業價值和股東財富的重要手段。
股利政策的差異是反映公司質地差異的極有價值的信號。但在實際投資中,我們發現證券市場也存在一些股利支付率較高的公司股價表現平平,股票長時間遭到市場的冷落的情況;而一些大比例送股的公司,在送股消息出台前或出台後股價卻大幅度攀升。
(2)信號理論解釋股利政策是怎麼影響股票價格的擴展閱讀:
採用送紅股的形式發放股息紅利實際上是將應分給股東的現金留在企業作為發展再生產之用,它與股份公司暫不分紅派息沒有太大的區別。
股票紅利使股東手中的股票在名義上增加了,但與此同時公司的注冊資本增大了,股票的凈資產含量減少了。但實際上股東手中股票的總資產含量沒什麼變化。由於要在獲得利潤後才能向股東分派股息和紅利。
上市公司一般是在公司營業年度結算以後才從事這項工作。在實際中,有的上市公司在一年內進行兩次決算,一次在營業年度中期,另一次是營業年度終結。相應地向股東分派兩次股利,以便及時回報股東,吸引投資者。
但年度中期分派股利不同於年終分派股利,它只能在中期以前的利潤余額范圍內分派,且必須是預期本年度終結時不可能虧損的前提下才能進行。
『叄』 股利信號理論的股利信號理論的定義
股利是管理當局向外界傳遞其掌握的內部信息的一種手段,管理者會利用股利政策來傳遞有關公司未來前景的信息。因此,股利能夠傳遞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信息,從而股利對股票價格有一定的影響:當公司支付的股利水平上升時,公司的股價會上升;當公司支付的股利水平下降時,公司的股價也會下降。 股利作為一種信號是為了解決逆向選擇的問題。股利信號理論學派認為管理當局與企業外部投資者之問也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管理當局佔有更多的有關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投資機會和盈利前景等方面的私有信息。管理當局通常會通過適當的方法向市場傳遞有關信號,向外部投資者表明企業的真實價值,以此來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如果他們預計到公司的發展前景良好,未來業績有大幅度增長時,就會通過增加股利的方式將這一信息及時告訴股東和潛在的投資者:相反,如果預計到公司的發展前景不太好、未來續性不理想時那麼他們往往維持甚至降低現有股利水平,這等於向股東和潛在投資者發出了利淡信號。
『肆』 股利政策怎麼影響公司價值
股利政策影響公司價值,存在不同的流派與觀念,還沒有一種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權威觀點和結論。但主要有以下兩種較流行的觀點:股利無關論、股利相關理論。
股利無關論
股利無關論認為,在一定的假設條件限制下,股利政策不會對公司的價值或股票的價格產生任何影響,投資者不關心公司股利的分配。公司市場價值的高低,是由公司所選擇的投資決策的獲利可以力和風險組合所決定,而與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無關。
由於公司對股東的分紅只是利潤減去投資之後的差額部分,且分紅只可以採取派現或股票回購等形式,因此,一旦投資政策已定,那麼,在完全的資本市場上,股利政策的改變就僅僅意味著收入在現金股利與資本利得之間分配上的變化。如果投資者按理性行事的話,這種改變不會影響公司的市場價值以及股東的財富。該理論是建立在完全資本市場理論之上的,假定條件包含:第一,市場具有強式效率;第二,不存在任何公司或個人所得稅;第三,不存在任何籌資花費;第四,公司的投資決策與股利決策彼此獨立,即投資決策不受股利分配的影響;第五,股東對股利收益和資本增值之間並無偏好。
股利相關理論
與股利無關理論相反,股利相關理論認為,企業的股利政策會影響股票價格和公司價值。主要觀點有以下幾種:
「手中鳥」理論。「手中鳥」理論認為,用留存收入再投資給投資者帶來的收入具有較大的不確認性,並且投資的風險隨著日期的推移會進一步加大,因此,厭惡風險的投資者會偏好確認的股利收入,而不願將收入留存在公司內部,去承擔未來的投資風險。該理論認為公司的股利政策與公司的股票價格是密切相關的,即當公司支付較高的股利時,公司的股票價格會隨之上升,公司價值將得到提高。
信號傳遞理論。信號傳遞理論認為,在信息不對稱的情形下,公司能通過股利政策向市場傳遞有關公司未來獲利可以力的信息,從而會影響公司的股價。一般來講,預期未來獲利可以力強的公司,往往願意通過相對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環球快問中級會計職稱編輯「娜寫年華」發布。對於市場上的投資者來講,股利政策的差異或許是反映公司預期獲利可以力的有價值的信號。如果公司連續保持較為穩定的股利支付水平,那麼投資者會對公司未來的利潤可以力與現金流量抱有樂觀的預期。如果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突然發生變動,那麼股票市價也會對這種變動作出反應。
所得稅差異理論。所得稅差異理論認為,由於普遍存在的稅率和納稅日期的差異,資本利得收益比股利收益更有助於實現收入最大化目標,公司應當採用低股利政策。一般來說,對資本利得收益徵收的稅率低於對股利收益徵收的稅率;再者,即使兩者沒有稅率上的差異,由於投資者對資本利得收益的納稅日期選擇更具有彈性,投資者仍能享受延遲納稅帶來的收入差異。
代理理論。代理理論認為,股利政策有助於減緩管理者與股東之間的代理沖突,即股利政策是協調股東與管理者之間代理關系的一種約束機制。該理論認為,股利的支付可以夠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首先,股利的支付減少了管理者對自由現金流量的支配權,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公司管理者的過度投資或在職消費行為,從而保護外部投資者的利益;其次,較多的現金股利發放,減少了內部融資,導致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尋求外部融資,從而公司將接受資本市場上更多的、更嚴格的監督,這樣便通過資本市場的監督減少了代理成本。因此,高水平的股利政策降低了企業的代理成本,但同時增加了外部融資成本,理想的股利政策應當使兩種成本之和最小。
關注環球網校股利政策怎麼影響公司價值
『伍』 股利政策的股利理論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學者們研究股利政策理論主要關注的是股利政策是否會影響股票價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鳥在手理論、MM股利無關論和稅差理論,這三種理論被稱為傳統股利政策理論。
「一鳥在手」理論
「一鳥在手」理論源於諺語「雙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該理論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M.Gordon 1959年在《經濟與統計評論》上發表的《股利、盈利和股票的價格》,他認為企業的留存收益再投資時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並且投資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將不斷擴大,因此投資者傾向於獲得當期的而非未來的收入,即當期的現金股利。因為投資者一般為風險厭惡型,更傾向於當期較少的股利收入,而不是具有較大風險的未來較多的股利。在這種情況下,當公司提高其股利支付率時,就會降低不確定性,投資者可以要求較低的必要報酬率,公司股票價格上升;如果公司降低股利支付率或者延期支付,就會使投資者風險增大,投資者必然要求較高報酬率以補償其承受的風險,公司的股票價格也會下降。
MM理論
1961年,股利政策的理論先驅米勒(Miller,MH)和弗蘭克·莫迪格利安尼(Modieliani,F)在其論文《股利政策,增長和公司價值》中提出了著名的「MM股利無關論」,即認為在一個無稅收的完美市場上,股利政策和公司股價是無關的,公司的投資決策與股利決策彼此獨立,公司價值僅僅依賴於公司資產的經營效率,股利分配政策的改變就僅是意味著公司的盈餘如何在現金股利與資本利得之間進行分配。理性的投資者不會因為分配的比例或者形式而改變其對公司評價,因此公司的股價不會受到股利政策的影響。
稅差理論
Farrar和 Selwyn1967年首次對股利政策影響企業價值的問題作出了回答。他們採用局部均衡分析法 ,並假設投資者都希望試圖達到稅後收益最大化。他們認為 ,只要股息收入的個人所得稅高於資本利得的個人所得稅 ,股東將情願公司不支付股息。他們認為資金留在公司里或用於回購股票時股東的收益更高 ,或者說 ,這種情況下股價將比股息支付時高;如果股息未支付 ,股東若需要現金 ,可隨時出售其部分股票。從稅賦角度考慮 ,公司不需要分配股利。如果要向股東支付現金 ,也應通過股票回購來解決。 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信息經濟學的興起,使得古典經濟學產生了重大的突破。信息經濟學改進了過去對於企業的非人格化的假設,而代之以經濟人效用最大化的假設。這一突破對股利分配政策研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財務理論學者改變了研究方向,並形成了現代股利政策的兩大主流理論——股利政策的信號傳遞理論和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論。
信號傳遞理論
信號傳遞理論從放鬆MM理論的投資者和管理者擁有相同的信息假定出發,認為管理當局與企業外部投資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管理者佔有更多關於企業前景方面的內部信息,股利是管理者向外界傳遞其掌握的內部信息的一種手段。如果他們預計到公司的發展前景良好,未來業績將大幅度增長時就會通過增加股利的方式將這一信息及時告訴股東和潛在的投資者;相反,如果預計到公司的發展前景不太好,未來盈利將持續性不理想時,那麼他們往往會維持甚至降低現有股利水平,這等於向股東和潛在投資者發出了不利的信號。因此,股利能夠傳遞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信息,這樣導致股利對股票價格有一定的影響。當公司支付的股利水平上升時,公司的股價會上升;當公司支付的股利水平下降時,公司的股價也會下降。
代理成本理論
股利代理成本理論是由Jensen and Meckling(1976)提出的的,是在放鬆了MM理論的某些假設條件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是現代股利理論研究中的主流觀點,能較強解釋股利存在和不同的股利支付模式。Jensen和Meckling指出:「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間的代理關系是一種契約關系,代理人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如果代理人與委託人具有不同的效用函數,就有理由相信他不會以委託人利益最大化為標准行事。委託人為了限制代理人的這類行為,可以設立適當的激勵機制或者對其進行監督,而這兩方面都要付出成本。」Jensen和Meekling稱之為代理成本 (agencycost),並定義代理成本為激勵成本、監督成本和剩餘損失三者之和。 到了20世紀90年代,財務理論學者們發現美國上市公司中支付現金股利的公司比例呈現下降趨勢,這一現象被稱作「正在消失的股利」,隨後時期在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也相繼出現了類似的現象,蔓延范圍之廣,堪稱具有國際普遍性。在這種背景情況下美國哈佛大學Baker和紐約大學Wurgler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論最初來解釋這種現象。
Baker和Wurgler指出,由於某些心理因素或制度因素,投資者往往對於支付股利的公司股票有較強的需求,從而導致這類股票形成所謂的「股利溢價」,而這無法用傳統的股利追隨著效應來解釋,主要是由於股利追隨著效應假設之考慮股利的需求方面,而忽略供給方面。Baker和Wurgler認為有些投資者偏好發放現金股利的公司,會對其股票給與溢價,而有些投資者正好相反,對於不發放現金股利的公司股票給與溢價。因此,管理者為了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通常會迎合投資者的偏好來制定股利分配政策。
Baker和Wurgler先後完成了兩份實證研究檢驗來檢驗他們所提出的理論,在Baker和Wurgler(2004a)的檢驗里,他們通過1962-2000年COMPUSTAT資料庫里的上市公司數據證明,當股利溢價為正時,上市公司管理者傾向於支付股利;反之,若股利溢價為負時,管理者往往忽視股利支付。在Baker和Wurgler(2004b)的檢驗里,他們檢驗了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意願的波動與股利溢價之間的關系,檢驗樣本期間從1962年至1999年,Baker和Wurgler同樣發現,當股利溢價為正時,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的意願提高;反之,如果股利溢價出現負值時,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的意願降低,以上兩項均支持了股利迎合理論。
『陸』 股利政策與股票價格之間的關系如何
股票價格變化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股利的派發對股票價格會除權,價格會變低,股利到賬要交紅利稅,但是也可能因此受長期資金追捧而填權。
『柒』 解釋股價理論模型並舉例說明股價將如何受到影響
在我國股市上那些大都是騙子下的套!中國的經濟這多年增加了多少倍了?可股市了?!增加了多少?這中的比例和聯系能配的上嗎?!!!
『捌』 為什麼股利政策會影響股價,為什麼股利政策會影響股價
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公司可以通過股利政策向市場傳遞有關公司未來獲利能力的信息,從而會影響公司的股價。
股利政策種類:現金股利(發放過多影響資金周轉股價下跌);股票股利(大比例股票股利的發放引起股價的變化,小比例則不會);股票回購(一般情況下是抑制股價暴跌,刺激股價回升)。
股票分割(在不增加股東權益的基礎上增加股票數量,降低了股票交易價格,提高了流通性,有利於股價上升。)
(8)信號理論解釋股利政策是怎麼影響股票價格的擴展閱讀
對於市場上的投資者來講,股利政策的差異或許是反映公司預期獲利能力的有價值的信號。如果公司連續保持較為穩定的股利支付水平,那麼投資者會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與現金流量抱有樂觀的預期。如果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突然發生變動,那麼股票市價也會對這種變動作出反應。
由於股票價格要受到諸如公司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大眾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波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資者遭受損失。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越大,投資風險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金融產品。
『玖』 股利信號理論的股利信號理論的觀點
股利信號理論認為:
①股利政策向投資者傳遞重要信息。如果公司支付的股利穩定,說明該公司的經營業績比較穩定,經營風險較小,有利於股票價格上升;如果公司股利政策不穩定。股利忽高忽低,這就給投資者傳遞企業經營不穩定的信息,導致投資者對風險的擔心,進而使股票價格下降;
②穩定的股利政策,是許多依靠固定股利收人生活的股東更喜歡的股利支付方式,它更利於投資者有規律地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c普通投資者一般不願意投資於勝利支付額忽高忽低的股票,因此,這種股票不大可能長期維持於相對較高的價位;
③穩定的股利或穩定的股利增長率可以消除投資者內心的不確定性,等於向投資者傳遞了該公司經營業績穩定或穩定增長的信息,從而使公司股票價格上升。
『拾』 股利相關論的信號傳遞理論
信號傳遞理論得以成立的基礎是,信息在各個市場參與者之間的概率分布不同,即信息不對稱。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公司可以通過股利政策向市場傳遞有關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信息。股利政策所產生的信息效應會影響股票的價格。
鑒於股利與投資者對股利信號信息的理解不同,所做出的對企業價值的判斷也不同。
股利增長——可能傳遞了未來業績大幅增長信號;也可能傳遞的是企業沒有前景好的投資項目的信號。
股利減少——可能傳遞企業未來出現衰退的信號;也可能傳遞企業有前景看好的投資項目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