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票大跌對國內基金有影響嗎
『壹』 國外動盪對國內的基金有沒有影響
國外動盪不安,對國內的股票市場對基金可能更多的是心裡影響,長期來看,不要緊的
『貳』 西方金融危機對中國股票基金有影響嗎
當然有影響了,就拿這次美國的債務危機來說,如果美國真的違約的話,那麼中國受的影響應該是最大的,首先美元貶值,而中國的外匯儲備是世界第一,其次,對中國的外貿也會有影響,而美國是中國出口最大國,最後,人民幣會升值,這樣就會導致熱錢流入,中國通脹壓力加大,這是我的理解,不過考慮問題應從兩面去考慮
『叄』 股票大跌 ,對正在發行的基金有影響嗎
沒有影響。因為基金還沒有成立,手頭沒有股票,正好低價買入建倉。
『肆』 請問,美股對A股有何影響為什麼美股下跌會影響到A股甚至是全球股市
中國股市其實對國外股市的反應並沒有接軌,導致這次大跌的不是美國股市下跌這個外部因素而是大小非這個內部因素,大小非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
7月10日大盤沖擊30日線失敗後下挫,11、14日連續兩個交易日空多雙方激烈爭奪5日線,而30日線已經下降到2908了再次對大盤形成了壓制,上周的行情特點是市場反復靠一直無法兌現的謠言來救市,先是國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沒有兌現的情況下大盤破位又出了個國家平準基金已經獲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準基金的發起人就辟謠沒有這事...,如果一個股市的行情全靠謠言來維持震盪減緩下跌趨勢,沒有真正的實質性的措施出台,那這次反彈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機構的目的是什麼,頻繁的製造謠言來拉高股市,最新的資金統計結果已經出來了,在這次紅紅火火的抄底行動中基金、保險和QDF2均是凈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較被投資者看好的情況下,這些主力資金的凈流出接近50億,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個借謠言拉高出貨。而市場頻繁傳出利好謠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貨」。既然機構在眾人期盼紅七月的情況下,在半年報做業績的情況下都保持了凈流出,雖然大盤做得比較好看,但是從機構的意圖看仍然沒有改變的跡象,長期目標仍然是降低倉位迴避大小非和宏觀政策的壓力。
這波反彈如果後市在30日線再次結束沒政策護盤的情況下破2500就是很輕松的了,下個支持位也是象徵性的2000點。大盤謹慎看好的情況下是突破並站穩30日線2908點,還有看高3195點60日線的機會。
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伍』 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到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兩房」危機,再到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銀行被收購、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瀕臨破產被注資850億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續下跌,預示著華爾街最冷的冬天還沒有到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美國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中。在全球金融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必須認真分析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我認為,影響有以下幾點:
1.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趨勢明顯。
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放緩將成為大勢所趨,出口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是必然趨勢。據亞洲開發銀行16日發布的年度報告《2008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於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增長減速遠超出預期;
②通貨膨脹率升高的趨勢將使政府採取更嚴厲的緊縮貨幣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企業倒閉潮出現,工業利潤增長大幅放緩;
③信貸緊縮下房地產市場降溫,可能出現比2008年更為嚴重的危機;
④宏觀調控下,房地產、鋼材、水泥、鋁合金和汽車產業投資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萬個新就業崗位完成很困難。農民工回農村種地回潮,農村隱性失業大量增加;
⑥由於明年油價和電價可能會進一步上調帶來PPI繼續上升的傳導因素,2008年中國全年CPI漲幅預測值從先前的5.5%上調至7%。2009年預測值從2008年4月的5%上調到5.5%;
⑦居民消費增長速度下降,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等於「畫餅充飢」。收入的不穩定性增大、股市的負財富效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費慾望受到抑制。
2.央行的貨幣政策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長」和「控制通貨膨脹」之間,央行的貨幣政策「左右為難」。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的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增長率放緩是必然的,但在連續10年的高速增長下的「急剎車」會是一大批企業倒閉和就業的困難,影響社會穩定和諧。但放鬆貨幣政策又使已經比較嚴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濫成災。15日宣布的「兩率」下調市場並不領情就是證明。同樣,人民幣對美元是繼續升值或是貶值也是「兩難」選擇。
3.中國銀行業的經營效益增長出現困難。主要原因:
①在經濟下滑狀態下,銀行的業務拓展空間變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穩定性加大和貨幣緊縮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與貸款增量減少的矛盾突出,加上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7個百分點;
③經濟下滑帶來的行業、企業破產倒閉,銀行不良貸款反彈壓力很大(比如房地產貸款下面專門分析);
④資產泡沫破裂後,銀行的抵押物大量縮水,貸款的抵押率超過「警戒線」,第二還款來源喪失。如房地產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質押的貸款最為明顯;
⑤持有美國次級債或對美國破產公司的貸款造成的損失。如中國銀行集團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發行的債券7,562萬美元;工商銀行對雷曼公司貸款5000萬美元;招商銀行對雷曼貸款8000萬美元;
⑥中國商業銀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購及投資因危機加重,過去的「抄底」行為變成了現在的「墊背」結果。按照高盛的預測,2009年香港H股中資銀行的獲利大約下降4%-8%;規模較小的股份制A股銀行獲利下降幅度更達到8%-13%。
4.各國央行任何救市行為都會「失靈」。
就在最近兩天,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監管當局各顯神通,為金融體系注入超過3000億美元的流動性。美聯儲過去兩天連續通過回購協議向市場注資1200億美元,這是「911」以來最大規模的注資行動。在美國之後,歐元區、英國、日本、澳大利亞以及瑞士等多個央行也連續採取注資措施。在亞洲,中國大陸和台灣都先後宣布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或是貸款利率,印尼則宣布下調隔夜回購利率。
但各國央行的努力沒有馬上收到成效,道指、標普500指數、納指、歐洲股市、倫敦股市全線下跌滬深A股金融股拋壓沉重,滬指的十年成本線也岌岌可危。在投資者的信心跌到「冰點」之後,任何的救市措施都會在沉重的拋壓之下,變成「曇花一現」的「綠色風景」。但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稅單邊徵收就是較好的救市行為。在投資者信心喪失後,最好是徹底取消印花稅。
5.房地產行業真正的「冬天」來臨,寄希望於政府救房市無異於「痴人說夢」。
在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下滑趨勢中,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真正「冬天」和銀行不良貸款風險將在2008年末與2009上半年開始顯現。未來房產業的成交量持續下滑、購房者信心減弱和持幣觀望、空房率持續增加與毛利率下降,將導致開發商遭遇現金流的困擾,銀行業中的房地產不良貸款風險將大為提高。
根據高盛從銀行向65家房產商貸放記錄分析來看,從去年10月樓市調整以來,開發商現金流不足現象,就已逐漸暴露出來;但開發商仍以較高的利率,從國內外的私人投資者吸引了資金。為了籌集現金,國內大牌明星房地產開發商萬科、恆大等都在競相降價銷售,明顯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價已陷入下降趨勢,尤其是同比下降較多的三個城市是深圳、廣州與惠州。中國政府機構在16日表示,8月追蹤70個城市的房價指數首度較前月下滑,上海地區下跌了0.2%。目前,中國各地房價下跌現象越來越普遍,房地產投資進一步萎縮。
此外,曾踴躍投資上海房地產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卻要拋售部份最頂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產基金將兩棟上海豪宅標售,包括新天地超過100間的商務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興趣買下上海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樓層,而後也作罷。結合美國的「金融危機」來看,大摩標售中國房地產有可能是為潛在的流動性危機做准備,它可能也預示著部分外資開始准備撤出中國房地產市場,這將對本在嚴冬中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先是開發商面臨償付能力危機,其後是實力不濟的房地產開發商倒閉,進而殃及國內銀行
『陸』 7000億救市計劃被眾議院否決,美國股市已崩盤了. 對中國股市有什麼影響
布希的7000億救市議案,遭到美國國會否決,宣告布希的第一個救市計劃的破產。很有意思的是,布希是共和黨人的總統,他提出的議案竟然有三分之二的共和黨議員予以否決,再加上部分民主黨議員的否決案,最終導致了計劃的流產。提出否決案的動因有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是,如果注入救市資金,那就是在用納稅人的錢為錯誤買單,美國政府替他買單,一旦美國政府垮了倒了,那麼,還有誰會再為美國政府買單呢。
美國政府如果不為金融危機伸出援手,這對美國的金融市場和美國經濟將產生一系列的多米若骨牌效應,其後果將不可設想。在這種情況下,百爪撓心的美國總統,只得另尋它途。只是,黔驢技窮的美國總統,在捉襟見肘的正要危及到美國經濟的金融危機面前,至今仍未找到可實施的有效方案。
但是,中國股市,有中國股市的運行規律,不是美國任何諸如金融危機什麼不利的負面信息所能左右的,就像他不能也無法拉抬或者打壓中國的股市一樣。美國的救市計劃未被通過,這對於中國股市而言,僅僅是負面的不利信息,他實質上對中國股市的影響並不會很大。【附《股市股評、近期股市走勢及後市預測》】(望能從中你能得到需要的信息,或可作為你投資時的參考):
節前的上周五沒有延續上一個交易日繼續上漲的態勢,全天交易個股分化嚴重,各類股票漲跌不一,基本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奇幻景觀.大的主力機構從凈流出為多,到流入流出相當,再到流入為多,從中可以看出做多的潛伏力量。只是他們的選擇有所側重不同罷了。其中,有後繼利好消息支持的中信證券、國金證券等證券類券商板塊的表現最為搶眼。另有部分大盤股和小盤股輪番表現,終盤以微跌3.72點的2293.78點報收.但敬請注意:股指仍然還在三條均線上方運行,波段上升的走勢行情,短期有回調蓄勢壓力,但不虞破位。
預計長假節後的幾個交易日,盡管還有強勢整理的回調動能,但是從基金主力悄悄地大幅增倉、並以空翻多的動作來看,後市將有動能重回反彈之途。而那種強者恆強的個股表現,及某些價位不高、觸底反彈不多的個股活躍行情,將會再一輪展開。個股方面,券商板塊將會繼續成為領軍品種,號召一方。另外,大單凈流入高的個股、基金增倉重倉股、有回購增持題材的個股,當尤為值得多加留意。
技術形態上看,今日滬指正好調整至五日均線就獲得了支撐,大盤經過兩個交易日的脈沖式的上漲之後,連續兩個交易日在五日均線上方的震盪屬強勢整理行情,成交量未見異常。上檔面臨30日均線2250點的反壓,股指的五日、十日、三十日的三條均線,均處於拐頭向上的位置,不虞破位。因此,本人認為反彈仍在進行中,大家不要太過擔憂,長假節後的市場雖然短時間有個回調蓄勢過程,但是後市仍有振盪上行的做多動能。
經過接近一年的漫漫回歸之路,股指已從6124點下跌至1802點,共有90多隻個股的市盈率處於十倍以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個股跌進價值投資之內,中國股市的總市值已經縮水將近百分之七十,初步地擠空氣泡,榨幹了水分。央行9月15日宣布下調雙率,反映了在現行經濟可能出現下行的風險面前,從緊的貨幣政策有松動的可能。這對於當時下滑而又頹靡的中國股市,是個輸氧般的危倒挽救。
國家管理高層為了應對越演越烈的國際金融危機,也為了表示對頹靡的股市沒有坐視不管,聯手央行和國資委紛紛出手救市。國內管理層於18日晚間發布了「證券交易印花稅單邊徵收、國資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購上市公司股份以及匯金公司將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三項利好。對挽救國內投資者頹靡的信心起到重要的作用。這種多重救市組合拳的本身,就是一個有力的托市力量,消弭了股市的下滑頹勢,起振了入市人的信心。終於讓股市迎來一次強勁的中級反彈行情。
這輪中級反彈行情,就是大盤在極度超跌後的、遇到綜合政策利好出現的上漲行情,是一個深幅超跌後的反彈行情,先是急升急拉的、後為進二退一式的波段上漲,是這段反彈行情運行的特徵。從這個意義上來說,1802點,將成為中國股市的中期底部。
9.19以來,兩天的時間上漲了300多點之後,節前最後一周的周二和周三前半段的強勢回調整理走勢,屬於淘沙般的、洗去浮籌的強勢整理行情。股市在有了一定的漲幅之後,如要它不換一種步伐歇歇腳,那是不現實的。人在爬台階時,每隔十幾、二十個台階,都要緩緩腳步,何況這個有著上百萬個利益糾葛體的、洋洋大觀的中國股市?!這周的周二開始進行的回調整理,就是這種換換腳步的股市走勢,一俟洗去做空浮籌,股市便可重回升勢。
下一個反彈高點在2292點附近,再經過回調整理後的上漲位置將會在2441點附近,構築一個今後震盪整理的廂型頂部。因此,在這種多重利好因素未有得到充分釋放之前,這輪極度超跌後的、恰遇多重利好而喚來的反彈行情,還遠未結束。各位股民不要被短時間的股市回調所驚恐,要看到股市的中期向好。盡管如此,一些短期炒家的期望值乃不可過高矣,要注意風險控制。一旦這些利好措施得到初步消化,後市沒有新的利好措施出台,大盤將會再一次轉弱走軟。對此,各位入市人也要保持一個清晰的投資思路 。
『柒』 股票大跌對買基金收益有影響嗎
影響非常大。因為我們平時購買的基金大多數是股票型基金,就是投資股市的。股市暴跌基金也絕對是會相應下跌的。但是由於基金是分散投資股票的,並且基金由專業人士操作,因此風險比股票小,跌幅通常也比股市小。
不用太擔心,基金要看長期收益的,就當存了一年的定期存款。一年之後再看,絕對比存款收益高出很多。不要因為短期的波動而沮喪。股市不可能永遠上漲,今天的調整是為了日後更好的上漲。只要國家經濟繁榮,股市就沒有大問題,基金遲早會帶豐厚的收益。
『捌』 股市大跌,會影響基金嗎
股市大跌,基金有一定的影響,股市下跌,基金凈值下跌幅度自然也不會小。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大部分的倉位都是投資股票,所以股市下跌,基金凈值也在不同程度的下跌,這是正常的。
基金受到股市大跌影響,是因為基金公司籌集到的資金大多數也是用於買股票的。股市大跌對基金的影響不小,但有下跌必有上漲,這是股市的規律,也是基金的規律。
『玖』 美股大跌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到底怎樣喲.
『拾』 美國債務危機對中國股市影響有多大
美國次級債危機這個蝴蝶翅膀引發的連鎖反應已經開始發酵,繼美國股市前天下跌200多點,可憐的巴西股市在昨天一天之內下跌了約2000點。
一場全球性的信貸緊縮快要來臨了嗎?也許是的。新興市場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波蘭、韓國等國股市普跌2%以上;美國國內情況更加危急,新房銷售下降6.6%,說明緊縮情況十分明顯。更嚴重的是,從房屋次級債市場已經引發了對債券市場的普遍不信任,高盛、貝爾斯通、雷曼兄弟發行的企業債遭到市場普遍冷遇,克萊斯勒的200億美元企業債乏人問津,國外財經人士聲稱,全球性的風險資產的重估已開始。
周洛華先生說,與以往國外政府在大選年主動加息抑制物價上漲爭取選票不同,這次是由次級債市場所引發的資產價格重估,進而引發政府被動實行緊縮政策。美元兌歐元英鎊均創下歷史新低,日元加息可能性加大,利用美元與日元融資套利者正在加緊平倉。
因此,美國政府並未心滿意足地欣賞緊縮帶來的好處,而是四處尋找救市良方。
首先,政府官員有限度地承認次級債的負面影響,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7月19日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舉行的年中經濟評估聽證會上表示,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造成的損失,估計在500億到1000億美元之間。但一些市場人士估計,目前暴露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直接損失可能高達3000億到5000億美元,間接影響則可能蔓延到整個房地產業,導致全國房價重估,以至於拖累整個美國經濟步入衰退。
其次是向世界尤其是中國轉嫁風險。7月13日,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阿方索·傑克遜在北京透露此行的目的———搭上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這趟順風車,讓中國購買美國的按揭證券,這是利用人民幣緩解信貸緊縮壓力的圍魏救趙之策。
在以往的全球性貨幣流動性過剩的環境下,國際投資者與A股市場一樣,患上了風險麻木症,他們忙著進行套利交易,或者將手中的貨幣盡快地轉換成實物與資產,以最大限度地獲取收益。突如其來的次級債使得危機意識突然被喚醒,世界資金的套利鏈條中斷,令新興市場股市步伐大亂。
中國股市從來都有自己的邏輯,由於資本項目的控制,使得A股市場與境外市場之間築起一道高高在上的堤壩,因此,境外股市的大漲大跌對A股市場影響有限。但現在,我們應該重新審視這道不斷受到升值、地下交易等大浪沖擊的堤壩的強韌度,隨著中國金融的大門越來越開放,堤壩的作用會越來越弱,中國股市很快將會感受到環球同此涼熱。
中國A股市場會面臨雙重壓力:一是資金壓力,在風險壓力下,全球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會趨於保守,投資中國的基金近期在美國有折價現象;其次是匯率升值與開放市場的壓力,除了QDII的出行外,近日最莫名其妙的一則新聞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按照新規定,保險公司境外投資總額的上限由占上年末總資產的5%上調到15%,同時投資范圍從固定收益類拓寬到股票、股權等權益類產品,估計將有3000億元保險資金可以進行海外投資。在企業尚未准備好的情況下,如此大幅提高開放的門檻,很有可能是壓力之下的產物。
從表面上來看,國際資金流入減少與人民幣升值的效果可以對沖,對A股市場的影響是中性的。實際上,如果人民幣在外界壓力下被迫大幅升值而引發A股市場大漲,是非常可怕的信號,這說明,A股市場的大漲是外界壓力下被迫重新估值的產物,是國際投機的結果,而主要不是中國企業效率提升的結果。因此,中國股市的上漲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只要人民幣繼續升值1%以上,投資者就應該考慮高位了結,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