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退市股票
❶ ST股票被監管後股東們還可以大量拋售股票
針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股票ST之後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況的角度來進行分析,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股票ST之後會出現的情況。1、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
一旦聯交所決定終止上市,該股將進入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退市盤整期間,股票仍可上市交易,但是在風險警示板中交易,證券代碼不變,股價每日漲跌幅度限制在10%。但是股票名稱前會有「退」的標志。
整理期的退市股票多數需要虧本賣出,但前幾個交易日股價可能有所上漲,可能是機構自救,也可能是部分投資者押注退市股票將重新上市。
2、三板市場
退市到期後股票將被摘牌,股票將在45個交易日內進入三板交易。因此,即使股票是退市的,投資者也可以通過三板收回一些本金,以免血本無歸。但是三板交易量小,股票交易價格肯定不理想。
3、重新上市
ST股票如果符合上市的一定條件,公司也可以通過公司重組申請恢復上市。重新上市後,退市前購買的股票也可以重新交易,且上市第一天沒有價格限制。
從以上這三種情況來看,只有最後一種情況才可能不會虧本拋售,因此如果你手中的ST股票有明確的資產重組或資產注入計劃並提交計劃,可以繼續持有該股,直到再次上市。但所謂的計劃一定要以公司的公告為准,千萬不要以為一個公司會因為流言蜚語而重組。目前,大多數上市公司都設有董事會秘書辦公室和證券事務辦公室。股票持有人可以打電話詢問公司的經營狀況,是否有重組計劃。正常情況下,對於股權,股價穩定、長期資金分散的ST股,資產重組的概率較高。但是如果沒有確切的重組信息,建議不要冒險,因為剩下的兩種可能都會產生較大的損失。並且目前ST股票重組的上市要求較高,借殼上市較難。上市公司重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10元買了一隻ST股票,由於整體市場環境不佳,股價跌到了5元。這時,公司資產重組的消息出來了。即使連續有7個漲停板,也不會漲到買入時每股10元的價格。之後公司可能會立即停牌,投資者仍然無法擺脫。
如果公司負債累累,經營業績較差,那麼重組資產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借殼公司要給你還一大筆債,可能會覺得不劃算。此外,一些私募股權公司可能會說該公司可能會資產重組,其實都只是為迷惑非理性的投資者。此時股票的成交量往往達到歷史水平,股價上行,而主力資金和機構則利用高位出貨,對於這種ST股,投資者在放量時最好盡早出手。
❷ 七層推理,押注奇虎3000億市值的A股借殼目標
面對外界關於奇虎360回歸的種種猜測和傳聞,此前因監管要求而自稱一直「咬著牙」保持沉默的周鴻禕,終於在近日的余襲物溝通會上開口還原了一些「可以公開」的事實。
我就此梳理了其中的幾個關鍵點:
1.360退市的最主要原因是「幾年前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找我談了好幾次話,是國家一個很明確的期望」;
2.中國的核心企業安全、國家安全,未來包括基礎設施的安全掌握在一家名義上是外資企業的手裡,國家肯定沒有安全感;
3.360因退市貸款了200多億人民幣,我現在禪者是中國最大的「負翁」;
4.說退市是為了套利的都是「傻帽」,這些人不懂私有化,也不懂回歸所面臨的困難和風險;
5.各類借殼傳言都是扯淡,360現在沒有任何借殼上市的考慮;
對此,資深投資人吳小平認為,盡管周的記者招待會上說私有化不是為了A股上市,而是為了國家安全,為了做好業務。大家姑且聽之,但不要停止尋找殼的腳步。
那麼,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者,面對甚囂塵上的所謂「360概念股」,到底應該怎麼尋找到那個最終的殼呢?我就分享一篇吳小平所寫的《普通人七層推理,押注奇虎3000億市值的A股借殼目標》供大家參考。
未來一年內,最能幫助中國普通股民短期致富的,就是壓中奇虎360的借殼公司。這個動作,將可能為普通股民的投資帶來幾十個漲停。至於是20個,還是30個,還是40個,要看當時市場給不給力。
就算市場不給力,未來一年全是熊市,360借殼公司也將類似於04年熊市的貴州茅台或雲南白葯,一樣會給投資人帶來逆市的顯著收益。因此,尋找360殼,應該是每個散戶應該坐下來認真思考和商議的事情。
有人說,那還不容易,搞定奇虎的法律、財務或投資銀行顧問,肯定能搞到信息。問題是,這些措施,都是非法的。要有這本事,那恐怕也沒必要去做什麼公開推測了。我們還是基於一個普通人的視角,來做好這次「找殼」推理。
別想著周鴻禕會等待A股IPO,那不可能。這公司不是央企,無法得到國務院的加速特批,必須老實排隊。現在有800家在證監會等著過審或上市,那麼奇虎要老實等4年?不可能。那麼多股東,為了私有化負債百億美豎液元,每天的利息就不少,真等4年,要出人命的。所以,必須借殼,半路加塞。當然借殼和IPO的嚴苛要求也差不多了。
奇虎不一定整體上市。因為奇虎集團的幾個業務,性質不一。有的比較高估值,比如安全,能帶來真金白銀,增速比較高,且市場認可其成長空間。有的如手機,有可能永遠虧損甚至最後退出歷史舞台。而即使是安全業務,既有服務散戶的,也有服務國家公務機關的,也有分野。
如果打包上市,那麼奇虎公司的整體估值會比較虧,不如靚女先嫁,挑幾個業務先上市,把公司整體估值打上去。這里,最可能的當然是安全和搜索。之後,可以掩護金融、影視等潛在合夥人業務板塊融資。
奇虎體量比較大,選擇殼就比較局限。如果按照航天信息、啟明星辰、衛士通等A股大致可比公司的市盈率估值來看,那奇虎回歸後整體估值得有3000億人民幣。3000億是什麼概念?在A股,除了銀行、保險和石油公司外,市值超過3000億的只有一家:貴州茅台。如果奇虎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那就是第一大股票,比著名的000002萬科還大出2個漲停板。
這里選擇殼,有7個因素要考慮:
到底奇虎先上市哪塊業務(這塊業務市值多大,順而推測相應殼公司規模);
借殼後,社會公眾持股不得低於10%(硬的約束);
借殼前,這個殼中社會公眾股的持股比例(要據此倒算第一條);
殼的市值上限(借殼方利益要大)和下限(是否能夠承接借殼);
是否為創業板股票(若是則無法借殼);
是否已停牌(如果已停牌,那就算知道了是哪家,也來不及買入,大家只能乾瞪眼);
代碼是否帶有360(周鴻禕已公開否認,絕不會打臉,這有法律壓力);
各懷疑對象的停牌公告中中提及停牌是干什麼(這有點馬後炮)。
……7層推理,也夠了。其他一些細枝末節,或者內部信息,不應該是公開推理的構成部分。
總之,推測360借殼的公司,難度真的沒有那麼大。因為360自身受到的約束太多:自身市值、散戶比例、殼市值、停牌狀況、資金壓力、分拆上市的情景模擬等。
總結一下如下:周負債太多,必須趕緊上市;各利益方投入較大,必須趕緊上市;私有化成本和當前A股高估值仍有巨大空間,如果時間推移可就不好說了,必須趕緊上市。
❸ st博遠的退市對審計市場的啟示
*ST博元退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押注ST股,對殼資源炒作的風險。
川財證券認為,摘帽概念是年報期ST板塊更加確定的主題機會。相對於殼資源炒作,年報披露期間,成功摘帽的ST股具有更加確定的主題性機會。根據統計,2015年成功摘帽的19隻個股中,在摘帽前十個交易日大概率相對於滬深300取得超額收益;但需要注意的是,摘帽實施後超額收益確定性則大幅下降。
根據交易所規定,上市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股票交易將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連續為負值或者因追溯重述導致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凈利潤連續為負值;
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者因追溯重述導致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
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營業收入低於一千萬元或者因追溯重述導致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低於一千萬元;
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而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審計結果規定上述情形已消除的,公司可以向交易所申請對其股票交易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川財證券基於扭虧,凈資產為正,營業收入超過1000萬,未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等條件梳理了可能被摘帽或摘星的個股。一般而言,進行資產重組、收購資產優化公司結構和資源配置帶來的摘帽收益更高,可以重點關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股票是基於財報預告統計的結果,最終仍有可能出現實際公布的公司年報業績不及預期,出現退市風險。
❹ ST長油是什麼鬼為什麼徐翔敢重倉賭它重新上市
近期,ST長油重歸資本市場的話題引發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尤其因為它是徐翔曾經重倉的股票,而他在獄中依然實現大幅收益。本文將剖析ST長油背後的秘辛,以及徐翔為何敢於押注這支曾經退市的股票。
首先,ST長油是一家1997年上市的公司,原名南京水運實業,後改為中國長江航運集團南京油運,主要業務是液貨運輸,包括成品油、原油和化工氣體。公司實力主要看其運輸船隊規模,其擁有61艘船,總計約223.98萬噸載重噸。
ST長油的背後是實力雄厚的央企招商局集團,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前十大股東持股高度集中。然而,公司曾因連續三年虧損而面臨退市危機。虧損原因包括市場過度競爭、運價低迷等外部環境。其後,由於會計報告調整,公司宣布虧損,觸發了退市條件。
爭議點在於,公司的會計調整被質疑存在誤導性陳述,審計師甚至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報告。盡管公司隨後進行了重組和債務剝離,但重新上市背後可能隱藏著徐翔等人的特殊信息。徐翔之所以敢下重注,可能基於對公司基本面的深入分析,認為其在剝離虧損業務後具備復活潛力。
對於普通投資者,ST長油的故事警示我們,面對這類復雜公司,僅憑表面信息難以判斷。對比行業內的其他公司,如招商輪船,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其經營狀況。同時,對於港股投資者,由於做空機制的存在,可能提供更多的風險防範手段。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港股市場動態,可以關注【港股掃地僧】(ID:USHKFINANCE),添加【小僧】(ggsds007)個人微信號獲取專業解讀和更多市場信息。
❺ 美股私有化退市什麼意思
美股私有化退市意味著公司將股票從公開市場撤出,不再在股票交易所交易。這一過程通常涉及公司被私人投資者或集團收購,或者通過重組改變其股本結構。
在A股市場,殼股概念頗為流行。殼股指的是那些股本結構較為簡單、管理層無限制收購條約、股東結構不復雜、負債情況不太糟糕的公司股票。這類殼股因為可能成為其他公司的收購目標而備受關注。投資者通過押注這些殼股,期待其在被收購後價格上漲。
殼股的定價取決於市場對收購可能性的預期。如果市場預期某殼股將被收購,其股價通常會上漲,直至收購揭曉。然而,這一過程可能存在不確定性,因為收購是否成功、收購價格如何、以及收購後殼股的未來表現均存在變數。
美股私有化退市與殼股押注之間存在一定關聯,但本質上兩者有著不同的目的和機制。私有化退市通常意味著公司尋求減少公眾監督、降低運營成本或追求特定戰略目標。而殼股押注則更多關注於短期內股票價格波動帶來的投資機會。無論是私有化退市還是殼股押注,都需要投資者具備深入的市場洞察力和風險評估能力,以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❻ 美國股票做空的問題
在美國,賣空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策略,允許投資者對股票的價格進行押注。如果股價下跌,賣空者可以獲利。但是,如果股價上漲,賣空者就會蒙受損失。
如果您做空的股票破產或退市並變得無法交易,則可能很難或不可能補回空頭頭寸。在這種情況下,促成賣空的經紀人或中介機構可能會要求賣空者提供額外的抵押品或保證金以彌補任何潛在損失。如果賣空者無法提供所需的抵押品,經紀人可能會出售賣空者賬戶中的其他資產以彌補損失,或採取法律行動追回所欠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