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退市股票
㈠ 股災發生套牢的股票一直不賣可以嗎
可以。股票買到手裡就是屬於自己所有。
股災(The Stock Market Disaster)是股市災害或股市災難的簡稱。它是指股市內在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由於受某個偶然因素影響,突然爆發的股價暴跌,從而引起社會經濟巨大動盪,並造成巨大損失異常經濟現象。股災不同於一般的股市波動,也有別於一般的股市風險。
一般來說,股災具有以下特點:
①突發性。每次股災,幾乎都有一個突發性暴跌階段。
②破壞性。股災毀滅的不是一個百萬富翁、一家證券公司和一家銀行,而是影響一個國家乃至世界的經濟,使股市喪失所有的功能。一次股災給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遠超過火災、洪災或強烈地震的經濟損失,甚至不亞於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濟損失。
③聯動性。一是經濟鏈條上的聯動性,股災會加劇金融、經濟危機。二是區域上的聯動性,一些主要股市發性股災,將會導致區域性或世界性股市暴跌。
④不確定性。股災表現為股票市值劇減,使注入股市的很大一部分資金化為烏有;股災會加重經濟衰退,工商企業倒閉破產,也間接波及銀行,使銀行不良資產增加;在股市國際化的國家和地區,股災導致股市投資機會減少,會促使資金外流,引發貨幣貶值,也沖擊著金融市場。
從1720 年世界第一次股災發生算起,幾乎每一個有股市的國家或地區都發生過股災。1720 年法國密西西比股災和英國南海股災是世界上發生最早的股災;1929 年和1987 年都起源於美國的股災,是波及范圍最廣的世界性股災;日本、台灣和香港是世界上股災發生最頻繁的國家或地區之一;包含股災在內的1994 年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 年東南亞金融危機表現出匯市與股市輪番暴跌的特點。
總之,股災會從多個方面導致金融市場動盪,引發或加劇金融危機。例如,1929年美國股災,首先受沖擊的就是金融市場。美國倒閉破產的銀行,從1929年的659家增至1931年的2294家,從而使得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混亂狀態。股災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很巨大。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股災的發生往往是經濟衰退的開始。股災引起人們對經濟前景極度悲觀,導致投資銳減,社會總需求下降,生產停滯,國民收入減少,經濟陷入惡性循環,1929年股災導致全球經濟危機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美國私人投資由1929年的160億美元減至1933年的3.4億美元,工業生產1933年比1929年下降了50%,國民收入由1929年的878億美元降至1933年的402億美元,下降54.22%。受美國經濟危機的影響,又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英國、法國、德國等經濟發達國家無一不陷入嚴重的經濟困境之中。
㈡ 歷史十大股災
美國歷史上的10大股災(幅度超40%)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一:
開始日:1901年6月17日
結束日:1903年11月9日
熊市歷經:875 天左右(29 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57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31
百分比跌幅:-46%
這是指數紀錄最早的數據,因為在1900年之前道瓊斯指數是沒有紀錄和使用的。因此,我們恰如其分地稱之為最古老的股市大崩盤毫不為過。這個二十世紀初,指數創建後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大熊市,是100年前金融市場上的絞肉機,當時位於紐約的投機客不少來自於英國和歐洲。如果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32 個月。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仔細看看當時發生了一些什麼事,這些包括:
1、美國人均預期壽命是47 歲。
2、只有14%的家庭有一個浴缸。
3、大多數城市內的最高車速限制是10 英里。
4、平均工資是每小時0.22 美元,年薪在300美元。
5、95%的嬰兒是在自己家裡出生。
6、只有6%的人口是高中畢業文化程度。
7、 當時位列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流行性感冒和肺炎。
8、美國國旗上有45顆星。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二:
開始日:1906年1月19日
結束日:1907年11月15日
熊市歷經:665 天左右(23 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76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39
百分比跌幅:-49%
這場股災被歷史稱之為:「1907年大恐慌」,當時百年美股第一人的李佛莫爾時年整三十歲,靠恐慌前空頭部位大量做空「太平洋聯合鐵路」股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美元,他名揚資本市場30年從那時開始了。大恐慌發生後,華爾街上根本看不到現金,股價不是跌停,而是無論跌到什麼價位都沒人願意用現金來買。JP摩根是美國金融業的巨子和勇者,勇者就是在暴風雨後第一位敢於站出來以個人力量挽救金融資本市場,避免了紐約證券交易差點關門歇業。1907年的大恐慌,最終以美國財政部買入3,600 萬美元的政府債券,為市場注入現金流動性而結束了股災。這也是美國政府第一次直接出面以現金注入救市,也就是我們今天一旦進入下跌後。經濟學家立馬上媒體就要津津樂道的「政府應該有責任直接救市」的原始來源(不過他們不懂政府從來只能救急,而無法救窮的)。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25個月。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三:
開始日:1916年11月21日
結束日:1917年12月19日
熊市歷經:393天左右(13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110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66
百分比跌幅:-40%
如果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聽上去是一個很遠時代的故事,那我們還要再看看的1917年,這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夕。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當時道指的跌幅高達40%,如果1916年你買入1,000美元單位的指數基金,到1917年它只有600美元了。而如果你繼續持守這個部位的話,要等指數上漲67%,才能回本到1,000美元。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13個月。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四:
開始日:1919年11月3日
結束日:1921年8月24日
熊市歷經:660天左右(23 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120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64
百分比跌幅:-47%
這場熊市起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歐洲戰時需求大幅度降低,戰後繁榮讓美股著實火了一把,股價平均上升了51%。但是,一戰結束後美國國內企業盈利成長性開始放慢和下滑,導致隨後的2年熊市。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26個月。而1921年第四季開始,美股竟然由當時的新科技成長產業領軍進入了史無前例的8年大牛市,讓美國經濟在整個二十年代突飛猛進,取代英國成為世界最新超級大國。這就是我們稱之為金融主導產業實體經濟高速發展下的「轟鳴二十」,這點與七十年後美國的網路信息科技產業革命和中國1998-2007年高速發展很類似。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五:
開始日:1929年9月3日
結束日:1929年11月13日
熊市歷經:71天左右(2.5 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381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199
百分比跌幅:-47%
雖然這是目前我們看到急速下跌式熊市中最短的崩盤股災(無獨有偶的2000年3月-5月,納斯達克指數也出現了為期三個月,不到40%的跌幅),但這樣的走勢是一種足以讓眾多利用杠桿透資交易的股神們多次破產和致命的暴跌,當時華爾街盛行的是自殺風。紐約華爾街當時三位最成功的金融大亨均為獨立操作的獨行俠:李佛莫爾、巴魯其和老肯尼迪(肯尼迪總統的父親,也是美國第一屆證監會主席和美國證券法制定者)全是空頭倉位的大熊(還不計算他們在轟鳴二十這黃金十年中牛市做多部分的盈利),單是做空股票就讓「偉大的李佛莫爾」賺到超過一億美元的利潤(有報道說是五千萬,但我們的研究發現最少一億美元在兩半月的空頭部位中被賺到),將他的人生推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最高位置。這位躲在位於紐約最豪華寫字樓五大道735號皇冠大廈頂層操盤室的獨行俠,以電話指揮超過50家券商為他分倉下單交易,前無古人也後無來者。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幾乎有一半的錢消失在短短的兩個月急速下跌中。如果是杠桿式交易法則,瞬息的損失可以是本金幾倍以上的負資產,而資金斷裂的連鎖性停損賣單輕而易舉地把幾乎當時所有的炒作集團在幾天內打倒破產。這種崩盤的後果往往是最能摧毀大多數人們的信心。這次股災從現在來說,就是我們知道 「1929大蕭條」的開始。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第六:
開始日:1930年4月17日
結束日:1932年7月8日
熊市歷經:813天左右(27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294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41
百分比跌幅:-86%
這是一場曾經讓我們祖父輩們失去一切資產的大股災,當時90%以上的華爾街銀行家永久性的徹底破產。在這個歷時813天的下跌絞肉機中,投資者平均最少損失了86%的資產,這個崩盤是1929年9 月的接續,補跌造成了隨之而來的大蕭條,前期沒有下跌被扛住的「藍籌股」,快速巨幅補跌。抄底者迅速被市場掀翻在地,變成一無所有的無產者。如果你當時年滿22 歲,在1929年9月3日有1,000美元的股票資產,到1932年7月8日股災結束日那天,它就只剩下108 美元了。想要恢復到1,000美元的資產嗎?當然可以,你得耐心地等待25年,那可是1954年的故事了,或許你的頭發已經等白了三分之一,而你兒子的兒子也出世了。因為指數要努力地爬升9.5倍或上漲950%,才能讓你解套,我們還不計算25年中的物價上升帶來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損失喔!這僅僅是你22歲時候錯誤的選擇在47歲時候能夠收回的成本。誰也不能保證你在1929-1932年間買入的套牢股票長期持有25年後它們是否還是偉大的企業,誰在乎呢?江山代有人才出,資本市場一樣。大崩盤後脫穎而出的都是1929年前鮮為人知的新企業,產品和技術市場佔有率高速發展,股票在過去的熊市中沒有壓力下的套牢盤,這些都中型企業成為推動市場領導板塊中的領導股。
1932–1933年作為1929年美股超級牛市大崩盤觸底後第一個實質性的反彈開始後的再次下跌,是熊市轉牛後的一個恐慌,與其說是恐慌,還不如說是大蕭條的後遺症在繼續干擾大眾的信心。當時道指由1932年的40點反彈到1933 年的80點,指數反彈了100%,只歷經了3個月,再次大幅度下跌到50點左右回穩向上。1933年所構築的底部的消耗了3個月,但是如果從1929-1932年這個大熊市來看,不算其下跌過程的時間,只採用到最低點後從新開始主升通道確認開始,也就是終極底部的構築是消耗了整整10個月的時間,道指才從新進入了一個長期的安全區域內。如果以1929年終極頂點的熊市開始到結束,跌幅達近90%;耗時33個月,而最終確認牛市開始還要再等13個月。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七:
開始日:1937年3月10日
結束日:1938年3月31日
熊市歷經:386天左右(13 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194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99
百分比跌幅:-49%
投資者剛剛從1929大蕭條的近八年股災中恢復點信心,以為指數會繼續努力地爬向早些年前創下的高點時,天有不測風雲,市場傳來的是歐洲陷入大規模戰爭,亞洲的日本挑起戰火,屋漏偏逢多雨時,華爾街還不斷傳出醜聞,指數在短短的13個月內急跌到大蕭條經濟開始復甦後的一半,真是辛辛苦苦5-6年,一半回到牛市前。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15個月,但這個急速的下跌過程和底部並不扎實,所以新開始的牛市只維持了1年多左右,在1939年9月開始到1942年5月的長達2年半的寬幅振盪下跌熊市,指數從155點跌到93點。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八:
開始日:1937年3月10日
結束日:1942 年4月28日
熊市歷經:1,875天左右(61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196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93
百分比跌幅:-53%
這次大崩盤是十大股災中最具殺傷力的一次。它用了5年的時間才恢復了新牛市的上升通道,來收復原有崩潰和損失,期間還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參戰的珍珠港事件,當時整個亞洲和歐洲已經戰火蔓延。我們可以看到美股的熊市起始於歐洲二戰的開始,結束於美國正式參戰後四個月。如果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6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65個月。這是個股災裡面套股災,崩盤裡面套崩盤,恐慌之中套恐慌,熊市裡面套熊市的行情。這也是美國人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極樂到極悲的年代。大量不懂怎麼賣出股票的投資者、銀行家、做市商和投資機構,就在這樣的金融絞肉機市場中破產出局,永無翻身的機會。這就是1929年超級大股災發生後底部不可預測性和難以預測性的危險所在,估計現在你也已經徹底明白了大股災後任何預測底部和近期走勢都是異想天開的愚蠢之舉。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九:
開始日:1973年1月11日
結束日:1974年12月06日
熊市歷經:694天左右(23個月)
道瓊斯指數終極頂點:1052
道瓊斯指數終極低點:578
百分比跌幅:-45%
這是另一個長時間的熊市,經歷過那段艱難時間的投資者都還記得石油危機、水門事件和越南戰爭,這場恐怖的熊市持續了694天才結束,一大批當時的股市精英和抄底銀行家被破產清出市場。如果不計算跌到底部的時間,從最低點到進入正式反彈區域的確認新上升通道,消耗3個月的時間,整個熊市從高位到新牛市確認,消耗了26個月。
美股歷史大崩盤股災之十
美股最近一次大崩盤:
開始日:2000年3月7日
結束日:2002年10月8日
熊市歷經:950天左右(31個月)
納斯達克指數終極頂點:5,133
納斯達克指數終極低點:1,108
百分比跌幅:-78%
美國2000年大牛市最終結束轉入大熊市,先倒下的是新科「股王」高通這個一年內上漲了45倍的高通;而最後倒下的就是連續成長了10年,漲幅度高達78,000倍的股聖「思科」,它從分股後1990年的0.01多美元每股計算,漲到2000年3月的82美元一股。而思科真正下跌,是在美股2000年大熊市啟動後6個月才開始的。在我們公司的美股百年資料庫中,每輪牛市結束後能夠維持高價股龍頭的概率連1000分之一都不到。過去20年中繼續維持股價成長的股票幾乎沒有了,但這些股票代表的公司依然是大企業。這其中包括思科、微軟、高通和英特爾,股價和2000年的時候比較,三分之一都不到,而雅虎連六分之一的股價都不到,還有不少過去的英雄公司,現在已經退市消失不見了。歷史證明大熊市的特徵就是沒有股王和股聖,王和聖的頭部就是熊市的標准。
經過對美國這個成熟資本市場120 年中所有的大小熊市分析後發現,只有0.1%概率的股票能夠在連續幾個牛熊交替的行情中依然創出新高,成為領導股中的成長之王。在過去108年中,道瓊斯30指數中只有GE通用電氣一直在榜,就是說108年,如果你的指數選股是買入不動,那選對的可能性也就只有3.3%的概率。
㈢ 假如股市崩盤了,放在股市裡的錢是不是就清零了
假如股市崩盤了,放在股市的錢也絕對不會清零的,哪怕全部股票退市了,股權都是還在裡面,同樣不會清零。
股票是有價證券,也是屬於個人的資產,這些資產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股市資產只會隨著買入的股價漲跌出現增長或者縮水,並不會無緣無份的把股市資產清零的。
以最壞的打算,當股市崩盤的時候,一隻股票直接連續跌停板,股價跌到1元以下,然後觸發退市風險,將會被強制摘牌退市,退市的時候這只股票股價是0.5元,同樣還有一點錢在股市裡面。
永遠要知道股票退市只是被摘牌,股票退市了公司還在,公司是還值錢的,依舊還是公司的股票;除非股票退市,上市公司進行清算清理家產,連公司都沒了;盡管公司沒了,宣布破產倒閉,作為股東也是能分一點錢,最起碼白菜少會有,而不會出現放進股市的錢一分不剩的出來,這是絕不可能會發生的。
㈣ 如果實行T+0,散戶的出路在哪兒
最近關於T+0制度討論十分激烈,我是專業做T0交易的,做了七八年了,多的時候每天交易額好幾十億,應該有資格發表意見。
乍一看T+0制度對我們做T0交易的簡直就是天大的利好,其實不然,相反,我極度反對T+0制度。
現在的T+1制度,你想做大量交易就必須持有大量股票並過夜,如果T+0制度執行,一點點錢就可以做大量交易。比如,我們做衍生品交易時,一天可以幾百個來回,相當於一億元投入就可以產生幾百億的交易額。
能拿出一個億的公司太多,而整個市場才那麼幾千億交易額。這就意味著,你能達到多大比率的交易額,只取決於你的交易能力,資金門檻很低。這將導致少量公司占據市場絕大多數成交量,其它公司一交易就虧錢。
在美國市場,Citadel佔到美股做市商市場份額40+%、Jump佔到非做市商40+%的成交額,兩家加起來佔到美股全市場交易量40+%,美國前十機構,可能佔到市場總交易量8-90%。全球所有成熟資本市場,基本也都是美國機構壟斷,幾乎全是美國公司在交易。如果中國執行T+0政策,最終也是同樣的結局,全被美國公司壟斷。少數機構占據大比例市場交易量,不利於資本市場穩定,因為市場價格完全被少數機構控制,而不是大量投資者qun體參與的結果。
如果A股改成T+0制度,散戶將逐漸虧完消失;市場成交量短期上升、長期下滑;遇到股災時,上證指數將連續跌停。
可轉債現在就是T+0機制,總共玩了三周,贏多虧少,成功率有90%,說明自己是適合T+0的,如果有玩可轉債的股民一直都不能賺錢的話,那將來A股改成T+0肯定也是不適合。
炒股成功的唯一之路是提高交易水平,沒有其他選擇,但是很多股民不願意去學習,止盈止損《股市生存萬重難,止損止盈第一關》不學習不實戰,股票被套也不做T,不學習《做T操作寶典,助你穿越牛熊》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股票虧錢了總是怪這個怪那個,從來不在自身找原因。
如果實行T+0,短期來看,A股波動會加劇,因為市場活躍度會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會提升,但同時也會使得市場波動率明顯上升。比如說一隻股票當天上漲後,投資者賣出,然後小幅回或後又大舉買入,會繼續推高股價。同樣的,當天股票下跌,有投資者買入,買入後繼續下跌,因為當天可以賣出,會使得很多投資者當天就選擇止損賣出,從而加大拋壓,從而形成助漲助跌。
但從長遠來看,T+0的交易制度可以使市場更加公平自由,市場的多空博弈也會更加激烈,可以提升市場價值發現的效率。如果要實行T+0,就必須取消漲跌停板,否則就不是完整的T+0,那麼可能現在很多突然閃崩跌停的股票,到時候就是突然閃崩50%,甚至閃崩80%以上,不慎買到閃崩股的股民會損失慘重,和美股與港股等股市情況一樣。
對於散戶而言,賺錢難度會更大,出路在哪裡?
第一,只能選擇投資高流動性的藍籌股,藍籌股因基本面特點,會有較多機構參與,在上漲和下跌中,更多是大資金博弈,在股市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時候,流動性優勢就會體現出來,一隻估值合理的藍籌股,既便是出現黑天鵝事件,盤中大跌後,當跌到機構認為合理的位置就會有資金入場。而流動性不佳、基本面差的小盤股,則很可能盤中殺跌沒有承拉盤而出現暴跌。
第二,對於短期投資者來說,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能力強的短線交易者可以藉助於T+0更高效的獲利,比如說原來判斷出當天會上漲的交易者,買入後第二天低開後被悶殺,T+0之後只要當時判斷正確,上漲後可以迅速賣出鎖定利潤。但對於能力不足的交易者來說,則可能會錯上加錯,反復交易,每天交易無數次,最後在低正確率及高頻交易之下不斷被差價和手續費吞噬掉本金。
第三,在T+0之後,股市的賺錢難度將會加大,會有一部分人更容易賺錢,但大部分人將會更容易虧錢。參考西方成熟的資本市場經歷經驗,股市最終會演變成大機構博弈的場所,更加比拼專業判斷、財研能力和策略的優劣性,股市去散戶化將會加速,越來越多的股民不得不退出股市,轉而選擇通過基金的方式間接投資股市。
因此,在我看來,未來T+0制度將是A股改革的必然,科創板已經實行了注冊制及適度放開漲跌停板(從10%放開至20%),未來將會進一步取消漲停跌停板制,然後實行T+0。之後注冊制、取消漲跌停、T+0都會在全市場中進行推廣實施,股民賺錢的難度將會越來越大,散戶要麼退出,要麼適應,隨波逐流的結果只會越來越慘。
感謝誠邀,我是有著十多年個人投資,七年機構研究經歷的王晨,對於股票和大宗商品投資和研究有豐富的經驗,接下來就讓我來和大家聊一聊我的一些看法吧。
這兩天,A股有可能恢復T+0制度的議論引得投資者們為之側目,大家紛紛探討到底是好是壞?
如果果真未來實行,散戶的出路又在哪裡?我的觀點是以下兩點,大家不妨來看一看:
大夥兒之所以這兩天很糾結於T+0制度,起源就在於證券時報4月11日凌晨所發表的的文章《A股基礎體系日趨完善,T+0制度可期》。
我們把本段文章中的核心意思做一下分析總結:
個人投資者較多的市場,其特點就在於市場每日波動性較大,且市場的整體走勢呈現出階段性「大漲大跌」。
我國A股在 歷史 上也曾經實施過「T+0」制度——比如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分別在1992年和1993年開始實施「T+0」,但由於市場投機過於嚴重,所以不得不在1995年取消本制度,改為「T+1」。
此外,我們總認為國外股票市場都是T+0制度,但其實歐美成熟市場也對於制度所帶來的風險性也有所管控,以美股為例, 美股有三種交易賬戶:保證金賬戶、現金賬戶、回轉交易賬戶。
現金賬戶是小額的,只有現金交割後才可以操作,往往T+3;保證金賬戶可以實施T+1,但允許五個交易日內實施3次T+0,超過則會受到交易限制;
回轉交易賬戶,也就是我們想像中的T+0賬戶,則必須保證賬戶市值有2.5萬美金,有點最低限額的意思。美國之所以對賬戶交易頻率和市值大小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就在於—— 他們認為T+0交易往往會增加個人投資者的交易頻率,而交易頻率的上升則對於個人投資者的傷害是大概率的。
因此,結合本次證券時報的文章以及國內T+1交易制度的演變及美國交易制度的不同,我們都可以看出來,對於T+0制度而言,制度本身是促進流動性的,但制度的背後存在著風險,特別是個人投資者較多的市場。
因此,交易制度細節的設立和風險的管控機制將是非常重要的准備前提,這也是我為什麼認為短期內難馬上實施,更或是難在A股全面實行的原因。
1、A股市場參與者趨勢將是「機構化」。
這一點我們在2016年前後A股納入MSCI,融入國家投資大家庭後就可以發現其潛在的變化。
其變化的主要表現就是——機構投資者,特別是以港資和QFII為代表的外資力量在不斷的壯大,而個人投資者的增長則趨於穩定或下降。
2、我們也發現近兩年來,A股中藍籌股與題材股的走勢分化逐漸明顯。
少數機構持倉的績優藍籌股走勢的長期趨勢性明顯,而題材股的波動性在逐步下降,用更簡單的話語來表達,意思就是——績優藍籌股出現了牛市行情,而題材股常常一直趴著不動或者呈現「心電圖」的波動特點。
3、「應對之策」就是深刻理解一句話——「刀把子掌握在誰的手上,誰就有話語權」。
2016年之前,這個市場的活躍資金很多都是游資,機構投資者也常常會「追漲殺跌」,這個是風氣使然。
但現如今,外資和國內社保資金成為這個市場最大的力量,他們的風格是追求長期價值趨勢,而不太在意短期的波動性,他們的投資風格就是以估值為主導,以產業鏈發掘和行業研究為出發點,這也就使得這個市場中的交易風格和個股運行風格都發生了改變。
綜上所述,T+0未來有可能會實施的消息的確讓投資者的心神為之盪漾,但我們需要認清楚幾點:
首先,制度本身遲早都要實施,但現階段全面鋪開的概率不大,因為T+0的實施一定會讓投機性和短線交易的「慾望」增加,而這又是證監會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需要大量的制度建設和准備。
這里就先說說可轉債T+0的兩個顯著特點:
特點一:「沒有漲跌幅限制」
我國股票是有漲跌幅限制的,而可轉債不同於股票,「沒有漲跌幅限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能看到可轉債漲幅會出現20%或者30%的情況。
如果深究的話,「沒有漲跌幅限制」是不嚴謹的。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要求是有漲跌幅限制的,只是日常交易中大部分時間觸達不到限制條件,所以大家一般都說可轉債「沒有漲跌幅限制」。具體規則可在交易所網站里查詢一下。
特點二:T+0交易
我國股票交易制度是T+1,當天買的股票,第二個交易日才可以賣。可轉債不同,可以當天買當天賣,並且沒有交易次數限制,可以及時止盈和止損
要給大家講講可轉債到底是個什麼鬼,有什麼好的投資策略。
可轉債,字面上就能理解,是可以轉換成股票的債券,既然是債,那就是到期了還本付息。
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的時候,擁有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可以直接配售(就是根據自己持股的多少享受一定的額度可以直接購買該可轉債,具體操作路徑各家券商大體相當,點買入或者賣出都可以,輸入配股代碼,數量和價格自動顯示,確認即可),沒有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不能配售,只能像申購新股一樣進行申購新債(配售的股東可以同時申購新債),和新股不同的是,空賬戶也可以申購新債,沒有市值要求。
公布中簽後(中簽金額為1000元的整數倍),上市時間不一,有半個月上市的,也有一個月上市的,一般在東方財富網的債券板塊查詢具體時間。上市也就是可以當股票一樣買賣,半年後,投資者可以將可轉債轉成股票(自己在交易軟體里仔細找找,都會有債轉股的菜單的,主要注意,代碼要輸轉股代碼,我經常聽投資者問為啥不能轉,就是因為代碼輸錯了。其他信息都是自動跳出來的)
可轉債的價格主要和正股有關,且是正向的。理論價格可以用股票價格/轉股價*100
至於是直接賣出劃算還是債轉股劃算也是這樣計算。比方股票價格6塊,轉股價5塊,可轉債理論上值120元。如果現價是130元,那明顯就直接賣出可轉債劃算,反之一樣。
當然有保護股東的條款,就有保護投資者的條款,即回售條款,主要是股票在任何連續三十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當期轉股價的70%時即可把可轉債回售給公司。具體不再詳述。
這個周末,股市將會實行T+0交易的猜測炒得沸沸揚揚。我個人認為:如果說中國股市現在第一步實行T十0交易,即當天買入的股票當天可以賣出。那第二步就必然會放開漲跌停板制度,即股市不再設日內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格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的限制。
帶來的結果會是什麼呢?可以參考香港股市,個股會因為利好或利空一天內暴漲或暴跌,垃圾股會變成真垃圾,仙股成堆,變成幾毛錢幾分錢的個股。退市股會增多,很多投機散戶會付出血的代價,散戶邊緣化,機構成為主流,價值投資成為主流。所以管理層會慎重考慮,是否時機已經成熟?
股市實行T+0交易會利好什麼行業呢? 散戶當然首選證券股 ,理由:
1.因為T+0交易,股票交易活躍,短時間成交量劇增,必然會帶來證券公司傭金收入的暴漲;
2.現在大盤上證指數在2800點左右,屬於熊市底部區域,受實行T+0交易的短期利好刺激,很可能走出一波行情。 有行情交易量自然會節節攀升,同時證券公司的自營收入也會隨行情水漲船高。
除了短期買證券股,散戶的出路還有什麼呢?
1.買可轉債,風險小,有保障。價格會隨正股價格波動,但幅度偏小,結合了股票的長期增長潛力和債券所具有的安全和收益固定的優勢。
2.買有護城河的價值股。實行T+0和漲跌停板放開,資金都會選擇安全可靠的港灣,會逐漸向價值股靠攏。
3.買股票基金,把資金交給真正有實力的基金打理。 當池子里都是鱷魚,蝦米很難生存,就讓大鱷們撕殺吧。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選擇過往業績表現出色基金經理的基金。
很多人都期盼著A股市場完全開放,進行全市場交易,諸如T+0,雙向市場可做多可做空,無漲跌幅限制等等這些,幻想著等市場完全開放後,自己便可以如魚得水,拳打趙老哥,腳踢巴菲特。
可是恕我直言,還是別做夢了快點醒醒吧,你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完全是因為對自身的不了解,對自己的認知與能力過分盲目自信。
股票交易的本質是零和博弈,A股素來是無庄不漲,那麼你如果想要賺錢想要贏,不是需要打敗和你一樣千千萬萬的散戶,就是要戲耍財大氣粗的主力給你抬轎子讓你高拋低吸賺取價差。
推動這個市場的是價格與成交量,價是量的體現,量是價的先行,只有不斷的多單湧入將所有的拋單吸納接受,股價才會得以上漲,同樣,不斷湧出的拋單將所有的買單消耗殆盡,股價便隨之下跌。
你也是千千萬萬的散戶之一,所以你無法憑借一己之力來拉動股價上漲,你只能順應趨勢跟隨主力資金喝湯吃肉,在主力不斷建倉過時,你悄然跟隨上車,隨著資金的不斷推動股價得以上漲,你的賬戶產生了盈利。
此時你可以選擇當即落袋為安,也可以選擇再繼續持有一段時間以獲取進一步的收益,當然這樣做你就面臨著主力隨時可能出貨的風險。
即使運氣不巧恰逢主力開始出貨,同時股價應聲開始下跌,但你也可以憑借著資金量小而帶來的靈活性順利完成清倉,保留住收益避免賬戶盈利進一步回撤。
但是上面的分析討論都是基於當下的市場環境下,若變為T+0,無漲跌幅限制,雙向市場,情況還會是這樣嗎?
顯然不是,那時主力的建倉、拉升、出貨等動作會得到顯著的加速,因為他們較散戶擁有著啟動行情的巨量資金,擁有著精準的一手資訊,擁有著嚴謹的操作體系等等。
所以假若實行T+0,行情啟動之際散戶會更難以捕捉,待散戶發現之時行情依然已經結束,更有可能已經一步到位進而開始轉向,而此時散戶更是跑不贏主力。
所以倘若A股完全市場化,也就代表著加速的去散戶化,散戶賺錢將會更難,而虧錢則更加容易,終將被市場不斷的蠶食消滅。
如果真實行了T+0交易制度,散戶唯一出路就是解除了限制,變成了自由,並不會受到T+1的限制被收割,改變了收割的方式而已。
什麼是T+0交易制度?
T+0交易制度就是指今天買進之後在當天可以交易賣出,在當天隨買隨賣。
T+1交易制度就是指今天買進的之後,要第二個交易日才能賣出,當天是無法交易賣出的,交易受到了限制。
如果實現T+0對誰最大利好
上面已經知道了T+0的交易規則,這個政策的實施對於證券公司就是最大利好,至於對於機構和散戶是利弊的。
證券公司傭金收入會大幅增加,因為T+0是會導致市場交易活躍度大幅增加,市場每增加一筆,證券公司都會收取一定的傭金,對證券公司的傭金收入就是倍增式的增長。
其實T+0對機構影響並不大,畢竟機構的資金是龐大,有句話說的「船大不好調頭」,機構資金手中都是掌握了大量籌碼,真正買賣都是看機構資金和籌碼來決定,不管是T+0還是T+1對機構影響不大,他們同樣可以進行波動操作。
但T+0對散戶影響很大,散戶資金小,很多散戶都是全倉買進和賣出,T+0和T+1存在很大的區別。
實行T+0的話,散戶可以在當天買入看好的股票,買入之後假如拉升了可以馬上執行賣出,買入後不對勁跌了可以馬上止損,交易自由。
不會類似T+1的模式,散戶買入後當天不管是怎麼走,當天只能看錶演,不能交易,等二天直接把散戶關門,想賣出都賣不了,這就是T+1對散戶最大弊端。
所以T+0對證券公司最大利好,其次是對散戶,對機構是中立的,不管是哪個交易制度影響不大,都是可以在股市控盤。
實行T+0散戶的出路在哪?
當實行T+0之後,散戶的出路就是波段操作,快進快出了,這樣才能避免坐過山車行情。
畢竟T+0對散戶操作方面是非常有利的,當天看好哪只股票,隨後可以第一時間買入,只有買入之後漲了,有差價了可以立馬賣出,這樣操作對散戶最便利。
所以T+0後,散戶唯一出路就是只能做短期波段吃差價。想要再度做價值投資,中長線持有的模式非常困難。
畢竟A股是散戶市場,散戶是主要力量,T+0散戶都變成投機行為了,快進快出了,整個市場波動性都會非常大,這一點對散戶也是最不利的。
總結
如果真實行T+0了,對散戶也許是出路,也許是陌路,由於市場活躍度非常高,投機性非常強。對於波段能力強的散戶就是機會,對於波段操作能力不強的人,這是風險。
總之實行T+0是利弊相加,從散戶不同角度出發就有不同的看法,是出路還是陌路要因人而異了。
如果實行T+0,散戶的出路在哪兒?
首先、我覺得過去技術面為基本的炒股思路,要轉變到以基本面為基礎了 。好比浮萍,真正影響浮萍波動范圍的是它長在啥地方,它的莖稈有多長,而不是水流的作用。水流的作用是有影響,但真正正相關的是內在邏輯。技術面其實就好比是水流,就好比一個要退市的上市公司,它的技術面也可以走的挺好看。但最終破位下跌,甚至退市,對於技術面的人來說,絕不是一句看錯了,可以搪塞過去的。而分析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情況之後,大概率能迴避大部分的這種風險。
其次、唯行業龍頭,行業領導地位的上市公司才有中長期的競爭力 。這個也很容易理解,各行各業都是龍頭地位的上市公司,機會更大一些。當一個行業龍頭公司都出現虧損,比較上行業也進入了景氣周期的初期了。通過對龍頭公司的判斷,我們也比較容易判斷,整個行業賽道是賺錢不辛苦,還是辛苦不賺錢。在相對好的賽道裡面,選擇績優的龍頭個股,我覺得是比較簡單的方法,當然真正買入的時候,還要具備好公司好價格的情況,否則高價買好股,年化收益率也可能很平庸。敬畏追漲。
最後、沒有安全邊際的上市公司,無論多麼便宜都不能買 。說到底就是公司沒有優秀的主營業務,沒有好的管理團隊,沒有誠信的財務報告,沒有好的產品。那這種上市公司,對我來說只是一個代碼而已。就算是估值非常便宜。我也不會去參與。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ST,*ST,以及其他績差股)這種公司都會被邊緣化。成交量無限縮小,股價無限逼近1元。最後淪為仙股。當然對於普通散戶沒有選股能力,完全可以通過行業基金,外加指數基金的方式參與市場。比方說,食品,醫葯,金融等行業指數基金,滬深300指數基金,上證50指數基金等等,大概率受益資本市場的做大做強。
總之、生態會發生重大變化,而適應才是硬道理。對我來說,我始終是以不變應萬變。也就是把上市公司內在的投資邏輯搞清楚,未來的成長空間搞清楚。選擇這種全球任何資本市場都通用的投資策略,能適應任何市場的變化。說白了,哪怕將來這類公司退市了,我也願意做它的股東 。 而往往這種心態買股,退市的概率反而幾乎為零 。所以以業績為導向,以上市公司基本面為導向,是無往而不勝的投資策略。從美股市場上的投資大師巴菲特為例,他在全球多個市場都是能賺錢的,也足夠證明這種策略的可靠性。
快樂投資,看謙秋說。
回答一下:
T+0不是洪水猛獸。別的國家股市都是T+0,唯獨中國是個例外。
A股市場在最初也是T+0。這個制度會增加交易的投機性,增加盤中的震盪和波動。
但是,規則一經確定,對誰都是一樣的。
散戶無論T+0還是非T+0都很難賺到錢。
因為股市是零和 游戲 。每個人都賺錢那是大牛市才有可能,因為有場外資金源源不斷進入股市。
在一個存量資金博弈的市場。有券商傭金,有印花稅需要每天流出股市,這些只會使得存量資金持續減少。而你賺的錢,從哪裡來?只能從別人的虧損里來。同樣,你虧錢了,別人才能賺到錢。
股市是殘酷的戰場。1賺2平7虧損雖然不是絕對的,也說明股市賺錢的是少數人。
所以,T+0推出來,散戶的影響也就是交易方式變了,悲觀地說,大部分散戶虧損的命運是不變的。
忠言逆耳,但是事實。
T+0 對非第一代的股民來說相對陌生,但是期貨投資者來說卻並不陌生,無論是股指期貨,還是商品期貨,都是實行T+0交易機制。
其實,無論是哪種交易機制,始終都是二八定律,在T+1的A股是如此,在T+0的期貨市場同樣如此。
說白了,要成為少數能夠賺錢的投資者,仍是要善用交易機制,反之,即便是利器神器,一樣難於有好的成效。
因此,一旦股市實行T+0,從根本上講,還是要在實行交易規則的前提下,挖掘優質品種,而不是還是為了能夠更便於頻繁操作,在是T+0的港股或其他股市,同樣是遵循價值投資這種大主流。
㈤ 如果股市崩盤了,放在股市裡的錢是不是就清零了呢
股災只是意味著股票的交易價格下降了,但並不意味著投資者,而是公司的股票下降了。即使公司退市,也是如此。如果公司未來分紅轉讓,投資者也可以獲得相應的分紅,有優先轉讓權。然而,證券市場是公司股份交換最便捷的可能,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創新。第一次可以拆分公司總價值,並順利做好價簽,在投資者之間轉移。因此,在每家公司上市的過程中,首先會將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的總價值實際上是用各種價格標注的,但每種價格標注的公司價值並不一定意味著價值可以交換。比如在證券市場上,價格主要以股票的市盈率為基礎,即公司市盈率的總值。這是投資者可以自由買賣的地方,也是最容易進行價值交換的地方。但公司價值還有其他表現。比如有時候把一個公司的資產看成是公司價值,那麼在證券市場上也有一個指標來識別它,那就是公司的市盈率。
㈥ 股票退市了錢還有嗎
股票退市並不代表就沒錢了。
因為退市的股票會進入退市整理期,整理期滿會進行三板市場,而在此期間都是可以進行交易的。所以只要能把股票賣出,就還是能夠拿回錢的。只是股民往往只能用比較低的價格拋售,所以也撈不回太多的錢。
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
主動性退市
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並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
被動性退市
是指期貨機構被監管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
拓展資料: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
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大陸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北交所三個交易市場。
股票市場是股票發行和交易的場所,包括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兩部分。股份公司通過面向社會發行股票,迅速集中大量資金,實現生產的規模經營;而社會上分散的資金盈餘者本著"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投資股份公司,謀求財富的增值。
1、流通市場的功能:
股票流通市場包含了股票流通的一切活動。股票流通市場的存在和發展為股票發行者創造了有利的籌資環境,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計劃和市場變動情況,隨時買賣股票。由於解除了投資者的後顧之憂,它們可以放心地參加股票發行市場的認購活動,有利於公司籌措長期資金、股票流通的順暢也為股票發行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對於投資者來說,通過股票流通市場的活動,可以使長期投資短期化,在股票和現金之間隨時轉換,增強了股票的流動性和安全性。
股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是反映經濟動向的晴雨表,它能靈敏地反映出資金供求狀況、市場供求,行業前景和政治形勢的變化,是進行預測和分析的重要指標,對於企業來說,股權的轉移和股票行市的漲落是其經營狀況的指示器,還能為企業及時提供大量信息,有助於它們的經營決策和改善經營管理。可見,股票流通市場具有重要的作用。
2、股票交易方式
轉讓股票進行買賣的方法和形式稱為交易方式,它是股票流通交易的基本環節。現代股票流通市場的買賣交易方式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議價買賣和競價買賣
從買賣雙方決定價格的不同,分為議價買賣和競價買賣。議價買賣就是買方和賣方一對一地面談,通過討價還價達成買賣交易。它是場外交易中常用的方式。一般在股票上不了市、交易量少,需要保密或為了節省傭金等情況下採用。
競價買賣是指買賣雙方都是由若幹人組成的群體,雙方公開進行雙向競爭的交易,即交易不僅在買賣雙方之間有出價和要價的競爭,而且在買者群體和賣者群體內部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最後在買方出價最高者和賣方要價最低者之間成交。
在這種雙方競爭中,買方可以自由地選擇賣方,賣方也可以自由地選擇買方,使交易比較公平,產生的價格也比較合理。競價買賣是證券交易所中買賣股票的主要方式。
(2)直接交易和間接交易
按達成交易的方式不同,分為直接交易和間接交易。直接交易是買賣雙方直接洽談,股票也由買賣雙方自行清算交割,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不涉及任何中介的交易方式。場外交易絕大部分是直接交易。間接交易是買賣雙方不直接見面和聯系,而是委託中介人進行股票買賣的交易方式。證券交易所中的經紀人制度,就是典型的間接交易。
(3)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
按交割期限不同,分為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現貨交易是指股票買賣成交以後,馬上辦理交割清算手續,當場錢貨兩清,期貨交易則是股票成交後按合同中規定的價格、數量,過若干時期再進行交割清算的交易方式。
㈦ 2015年的股災是怎麼回事。
5月26日開戶,6月12日開始跌,7月8日國家隊入市。
一大批股票幾元一股。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復牌,千股漲停。
7月十幾號一根大綠K線吞掉了一個星期的漲幅,後來兩天企穩。
到了8月18日國家隊證金公司和中金公司,商討救市資金如何退市,又跌下三天大綠K線,後來證金發澄清公告,救市資金不會退出,2850形成階段性底部,10月8日三大指數跳空高開,千股飆紅。
10月21日漲幅過大屬於技術回檔,第二天拉陽線繼續上行。此後八天主力觀望做成傘行K線。第九天傳言深港通實行,券商三天全漲停。
後來說深港通明年才實行。11月12到11月26形成倒直角三角形,27日又拉了一根大綠K線。又企穩上行。很多股票均線系統都紊亂了。
以下條件造成了2015年國內股市上半年的牛市,而到下半年開始——物極必反。
1、天時(政策利好):換屆 俗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股市也一樣,國家每一次換屆,都會有各種利好政策出台(一路一帶),從而摧生大牛行情。
2、地利(技術利好):經過12年13年的技術盤整,A股股市等於經歷了一次大的換手,虧損的該賣的都賣了,虧慘了不想賣的,死套也不想割肉了。於是造成市場的籌碼比較穩定,形成了14/15年的牛市的基本。
3、人和(資金利好):12年之後,國家的社會貸款總量在急劇放大,到15年時接近於頂峰,而同時國內有實體經常未見出色。於是社會資金只能流入房地產、互聯網和股市。
大概是從一路一帶板塊的龍頭股——南車北車合並完成並復牌下跌開始(天時),而上證指數沖上5000點(地利),成批個股股價翻倍,市場的獲得盤豐厚。造成股災的最後導火索是證監會對融次融券業務的打壓,直接造成市場短期失血(人和)。於是股災發生!
㈧ 至今為止,退市的股票散戶都得到了什麼賠償你怎麼看
退市的股票所有股東不會得到什麼賠償。上市公司因為自身經營出現問題或者造假等等原因給交易所終止上市退市後,就是摘牌了,你的股票就從賬號上消失,你需要到自己開戶券商去確認這些股票才能重新回來。
一、如果股票退市之後,我們散戶只能等到一條短消息。
但是也不用太擔心,因為股票退市並不意味著公司倒閉,也不意味著你的股票消失了。只是我們再也不能再股票軟體上自由交易了,它會退到三板市場。這個時候散戶需要去證券公司開三板交易許可權,這樣才可以確保你能夠交易。在三板的市場依然可以掛牌轉讓,只要有人願意接受你的股份,你也可以把股票轉讓出去換成錢。但是,股票進入三板之後,轉讓會非常的困難,流動性很差,不一定能轉讓出去。只要公司沒有破產清算,你就還是股東。
股市投資還是應該以公司質地為重要參考,經量避免不好股,以免爆雷退市。
㈨ 為什麼說,去年下半年的股災是對投資者的一個洗禮
對於此次市場的下跌,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則表示,下跌因素主要包括此前指數快速拉升,積累了大量獲利盤,市場出現調整信號就會引發很多拋盤;外資近期持續流出,獲利了結等。而面對此次牛市趨勢,多數機構及分析師則仍對港股中長期價值表示看好態度。
券商看好港股中長期表現
面對港股市場後市表現,國信證券保持樂觀觀點。該行認為,A/H股進入全面牛市,2020年下半年將加速上漲,恆指年內30000-33000點可期,與此同時維持2021年恆指站上40000點大關的判斷。
其中,國信證券認為,一方面,美聯儲為應對公共衛生事件,釋放天量流動性,充盈的美元需要到全球尋求優質資產配置,而中國能有效控制衛生事件實現經濟快速恢復增長,將成為資金流入的首選目的地。
方正策略則將此次市場急跌初步判斷為牛市中的調整,不改牛市基調。其認為歷史上牛市中的調整較為劇烈,多為布局機會。調整中重點關注低估值大金融板塊階段性補漲和成長科技行業長期產業趨勢演進的配置機會。
與此同時,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目前恆指表現與港股的新經濟結構性行情形成巨大反差。2019年初至今,恆生資訊科技業、醫療保健業、必需性消費業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行情,而恆指受金融地產權重過大拖累而出現下跌。
目前,港股積極改變發行制度和指數編制規則,短期已上市新經濟龍頭納入恆指,資訊科技業在恆指的權重將顯著躍升至24%;中期更多符合條件的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甚至從美股退市,回歸港股;資訊科技行業比重有望超過金融達到40%,則將助力港股整體市值結構從量變到質變,進入「新核心資產」驅動的新時代。
廣發證券則表示,疊加「美元弱、港元強、人民幣反彈」的匯率條件利於資金流入與盈利預期上修,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繼續看好中期港股牛市。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於6月的研報中表示,在3月的暴跌中,恆指觸及了當前周期的低點,且這個低點不太可能被突破,A股和港股都有長期投資價值。其中,A股和港股也可能會受到美國成長股泡沫破滅的影響。但即便是有影響,價值投資者也不會拒絕更好的價格。
此外,其也於7月報告中表示,盡管仍然存在一些技術性細節,但自上而下的政策總體上對於資本市場是非常支持的。同時,其量化分析顯示全球范圍內,價值股跑輸成長股的程度已經達到了歷史極端。因此,價值股、周期股應該開始跑贏。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長期布局的機會。
㈩ 9天跌去一個茅台,美國對中概股的全面圍剿開始了嗎
互聯網行業真的不行了嗎?
01
中概股繼續暴跌
3月11日,對全體投資海外上市中概股的投資人來說,都是一段難以抹滅的記憶。
滴滴暴跌44%,霧芯 科技 暴跌36%,在此之前的3月10日,逸仙電商暴跌39.5%,貝殼暴跌23.9%,愛奇藝暴跌近22%。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創紀錄單日-10%。
3月14日,中概股在港股的表現再次刷新下限,阿里巴巴(09988.HK)跌超10%,股價續刷新低。美團(03690.HK)跌超15%,騰訊控股(00700.HK)跌超7%。
整個恆生 科技 指數一天之內被拉下將近10個點, 9天跌掉一個茅台, 歷史 罕見。
此情形只能用股災來形容。而在此之前,中概股已經歷了一波又一波大跌。
從2021年開始,中概股總體跌勢慘烈,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詮釋了什麼叫做 「大跌不言底」 。
而且這種以國家為單位的股票下跌,近二三十年只出現兩個, 一個是中概股,另一個是俄羅斯的海外上市股。
一年多的時間,不少個股累計跌幅驚人。
圖源:格隆匯
272隻在美上市的中概股,2021年以來合計有244隻股票股價出現下跌,佔比約九成。
這裡面又有178股累計跌幅超過50%!佔比約為三分之二。
其中31股累計跌幅超過90%,股價幾乎跌空! 拼多多、貝殼、滴滴出行、愛奇藝2021年以來累計跌幅均已超過80%。好未來、霧芯 科技 、新東方、新蛋、金山雲、塗鴉智能跌去90%以上。
市值累計跌去1.5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將近10萬億元。
這是什麼概念呢? 相當於這一年來,中概股的市值縮水了俄羅斯一年的GDP,約等於世界第二經濟體(中國)GDP的10%以上,慘烈程度可想而知。
財富的建立需要一點一滴,日復一日的積累,但摧毀財富只需一朝一夕。
面對集體普跌,哪怕是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也不能倖免。
阿里巴巴上市7年半時間里:收入從525億,增長到7172億,增長13.7倍;凈利潤從234億,增長到1432億,增長6.2倍。
但股價卻在7年半的時間里跌回原點。
02
阿里巴巴與比特幣
人與人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也許不是生與死,也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你買的比特幣,我買的阿里巴巴股票。
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美上市, 股價93美元;比特幣當天是408美元。
七年多過去,2022年3月14日, 阿里巴巴是86美元;比特幣是39000美元。
人們常說,每個人離財富自由只有三隻十倍股的距離。其實不盡然,也許你離財富自由,只差了在合適的時候買入比特幣。
買入阿里巴巴,財富不增長,反而縮水8%;買入比特幣,七年暴漲百倍,立馬實現財富自由。
比特幣為什麼能漲這么厲害?很大概率,是因為他們正好站在了資本炒作的風口上。
從近期原因看。疫情原因,全球大放水,市場對於通貨膨脹的擔憂與日俱增。我們都知道,黃金是非常能抗通脹的硬通貨,原因無他,稀缺而已。黃金每年產量就那麼多,而且總量不會增加,只有超新星爆炸才會產生黃金。
巧了, 比特幣的數量也是有上限的 ,挖比特幣最多隻能挖出來2100萬枚,而且要等到2140年才能全部挖完。也就是說比特幣的數量比黃金還要少,所以基於同樣的道理,在全球大通脹的背景下,比特幣的稀缺優勢充分體現。
可僅僅因為總量稀缺,是無法解釋比特幣面世十來年一路暴漲,一路走牛的行情的,原因幾何?
其實,比特幣真正的底層邏輯在於, 它是個很好的投機品,非常適合炒作價格。
首先,比特幣天生帶有「貨幣革命」的基因,它的出現可以看成一個貨幣實驗,也就是把貨幣裡面的國家屬性給剔除了,也就是去中心化。
從實物貨幣—紙質貨幣,下一個貨幣形式大概率會是虛擬貨幣,「貨幣革命」有多大的市場想像空間,不言而喻。
如此便賦予比特幣無限可能性和想像力。
其次,比特幣是個完美的投機品 。總量有限,高度控盤,知名度高,天生的通縮性等等。 再賤的東西,就算是一坨狗屎,一條內褲,只要有足夠的熱度,足夠的資金進出,也能給他炒到天價。
站在風口,趨勢賦能,總量稀缺,投機屬性拉滿,比特幣自然能十倍、百倍、千倍增長。
03
阿里巴巴為什麼「拉胯」?
在這種泥沙俱下的大環境系統性風險面前,個人、個體公司再多的折騰,也是螳臂當車。
比特幣能漲上天,是順應了大勢。
阿里巴巴等中概股的下跌,也是同樣的邏輯——大勢不再眷顧他們。
許多人以為中概股是在「殺估值」,這個預判是錯誤的,中概股實際上是在「殺邏輯」。
除開疫情、經濟下行、互聯網存量見頂、國內共同富裕掀起反壟斷浪潮等等因素外,撥開迷霧看本質,導致中概股一路下跌,直至股價近乎跌空的最核心因素,是政策風險。
本質是中美關系在未來的不可預見性,以及中美對抗的超高市場風險(被清算、退市)。
做好一件事,需要八方合力;搞壞一件事,只需一方拆台。
川普在任內推出了一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它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必須遵守PCAOB的審計標准,需要提供審計底稿,這東西很敏感,我國證監會是不同意的。
根據《法案》細則,從2021年年報開始算起,只要不配合,就要被納入「預摘牌名單」。
今年是第1次,如果連續3次被納入名單,理論上美國證監會SEC很快會將公司從交易所退市。
這幾天,一共有5家中國公司在披露完Q4業績後第一次被納入了「預摘牌名單」,這說明《法案》真的正式落地了。
他們算是給中概股進入名單開了個頭,後續陸續會有大量中概股被納入名單,上三次,就退市。
所以,中概股一跌再跌。
再換個通俗易懂的講法:
假如你是俄羅斯人,你在烏克蘭有個超市,那麼現在兩國交戰,你的超市會怎麼樣,是不是命運都被捏在烏克蘭手裡了,就是人家烏克蘭民眾去你超市玩「零元購」,你也有苦說不出。
中概股現在就相當於這個超市,命運都在美國人手裡。
是去,是留,一切主動權,在美方;只要中美關系繼續惡化,可以把你的上市公司在美國全部退市。
如果你是中概股的股東,你會怎麼辦?
只有立馬把手裡的中國公司股票全部出售,恐慌式出逃自然帶來市場恐慌,一旦信心崩塌,股價跌成什麼樣都不奇怪。
股市本身就是個信心市場!
中美脫鉤加速,兩個合作逐漸淡化,競爭關系日趨明顯。中概股被制裁是美國的必然選擇,大部分中概股在未來三年內有很高的概率將要退市,那麼這些企業必然要尋找其他地方「二次上市」。
最近a股又在准備全面注冊制,接海外上市中概股回家的制度障礙即將被掃清。
不管是股市,還是其他什麼投資, 買的是未來,賣的是現在。
當現實風險累積,未來不再可期,中概股的下跌實際已是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