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投資者行為偏差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❶ 金融市場中存在哪些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
金融市場中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因素:
1.經濟因素:包括經濟增長速度、通貨膨脹率、利率水平、僱傭狀況、國際貿易和春攜匯率等。
2.政治因素:包括政治穩定性、政策變化、政府與企業關系等。
3.企業經營狀況:包括公司收益、利潤、市場份額等。
4.行業因素:包括行業競爭、重大事件、技術變革等。
5.投資者情緒:包括市場心理、投資者信心、媒體報道等。
6.國際因素:包括全球數衫經濟狀況、地緣政治風險、外部環境等。
7.金融因素扒畢伏:包括利率、匯率、貨幣政策和資本流動等。
這些因素都會對股票價格產生重要影響,投資者需要對市場變化保持敏感,並時刻掌握可能影響市場的消息和事件。
❷ 投資者行為偏差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近年來,互聯網快速發展,網路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投資者可以快速的獲得網上信息和相關評價,造成投資者非理性行為增多。本文通過分析投資者的行為,將投資者分為穩健型投資者、沖動型投資者和偏好型投資者三種類型,研究投資者由於自身認知偏差如何作用於股票市場及其股價表現,發現不同的投資情緒對投資者決策和股票價格有不同的影響。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研究背景
當前針對個人投資者行為的研究都基於傳統理性經濟人假設的基礎上,這種理論認為投資者的投資行為都充滿理性,然而在實際投資行為中,人們的投資行為容易受到感情、偏好和信念的影響,表現出過度依賴或自信和厭惡損失等非理性行為,這些行為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此外,由於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路輿情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逐漸加深,投資者也越來越依賴於網路信息進行投資決策,然而網路輿情的真假不能夠得到保證,虛假信息擴散到投資者之間產生羊群效應,影響市場價格波動。
(二)研究意義
我國的股票市場還未成熟,存在很多非理性的中小型投資者,其投資行為易受到網路信息的影響,他們的心理與行為可能會影響市場變化,使資本價格偏離股票價值,因此研究網路輿情對投資者行為的影響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本文通過分析網路輿情對投資者行為的影響,採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建立股票價值體系,並根據投資者行為偏差問題,提出科學的提前預備方案,旨在方便投資者選擇出最具投資價值的股票進行投資,以提高投資者收益率,減少投資者所面臨的投資風險及財產損失。
(三)文獻綜述
國內外基於網路輿情與投資者行為的股票市場研究有很多,Wysocki(1998)以3000多支股票為樣本,對946000條股票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股票數量對次日的股票交易量和異常收益率的變化起到一定的預測作用。Vivek Sehgal、Charles Song(2007)驗證了網路輿情和股票價值存在相關性,Johan(2011)對美國大型社交網站Twitter進行數據挖掘,用格蘭傑檢驗發現公眾的情緒狀態的日變化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盤值的每天的變化存在必然的聯系。李玉梅(2011)通過分析通訊行業的上市公司的截面數據,發現在線股票評論的數量和投資者的情緒會造成個股收益率異常。王國華(2013)從「刺激性事件主體行為」和「網路輿情傳播過程」兩個維度出發對網路輿情進行分類。羅娟(2011)根據輿情主體的情緒烈度和現實行動傾向,將網民的常見行為歸納為理性溫和型、情緒波動型和極端過激型。
綜上所述,盡管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投資者行為,並提供了很多的理論,但也有不足之處:如當前的網路輿情與股票市場的研究,大多是從評論數量上進行驗證分析,而對評論內容的研究較少;對投資者行為的研究方式主要是以調查和實驗驗證為主,而對投資者行為及行為偏差的關系研究較少。本文將投資者分為三種類型:穩健型投資者、沖動型投資者和偏好型投資者,研究這三種類型的投資者對股票價格的影響,發現沖動型投資者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更大,因此著重分析了沖動型投資者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二、投資者類型分析
本文將投資者分為三大類:穩健型投資者、沖動型投資者和偏好型投資者,分析他們的投資心理和對股票價格影響的大小。
(一)穩健性投資者
穩健型投資者為風險中性投資者,這類投資者具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希望可以獲得較為穩健的投資回報,但厭惡劇烈的市場波動,理財時會更關注與投資本金的安全性,可能選擇長期持續的定期定額投資方式來規避部分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獲得長期持續的穩健增值。
股票型基金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對於穩健型投資者來說,可以適當投資較低比例的股票型基金,例如40%以下或更低,並堅持長期持有,能夠提升組合的收益預期。因此,這類投資者對股票價格波動的影響效果比較小,但是根據投資者特徵上的細微差異,對股票也有可能影響。
(二)沖動型投資者
沖動型投資者很容易將股票理想化,情緒極易陷入極端,「感覺」一些公司的不確定的事情令他們興奮買進,令你不興奮而賣出,經常在股價下跌之際賣出股票,也有可能因為這支股票的公司是他們厭惡的類型而賣出。
此類投資者是對股票波動很敏感的人,容易產生情緒,他們買賣股票行為極有可能對股票市場產生不可預測的波動,他們手中理財產品中,股票類的比例可能較大,需要重點觀察。
(三)偏好型投資者
由於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所以對新事物的記憶也會產生差別,當人們並不能完全從記憶中獲得所有相關的信息的時候,往往對容易記起來的事情或偏好的事物更加關注,認為其發生的可能性較大。偏好型投資者是因為個人記憶庫中的各種事物的記憶狀況是參差不齊的,並不是所有東西都是同樣的印象深刻,所以在做出投資決策時容易受到個人認知偏差的影響。
偏好型投資者往往傾向於自己所熟知的資產證券。往往這類投資者投資時也相當謹慎,對自己所熟知的公司了解透徹才會進行投資,所以對股票的價格影響波動不大。
可以看出,這三種類型的投資者中,穩健型和偏好型投資者不會輕易受到情緒波動的影響,而沖動型投資者更容易受到股票價格波動的影響,其投資行為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較大。本文將重點分析這類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三、沖動型投資者行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分析沖動型投資者的情緒,其主要表現為貪婪和盲目跟從兩種。投資者在面對股票漲跌時,可能會失去理智,不能夠冷靜地分析整個股票市場,或者會盲目的跟從一些人,做出錯誤的判斷,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投資者的行為會影響到股票的價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影響股市的走向
在一定程度上投資者的行為會對股票市場造成較大的影響,但是不會從根本上改變股市的運行,始終都會遵循股市的大致趨勢。多數普通投資者的情緒容易受到一些外部信息的影響,這些信息來源廣泛,信息的真實性也無從判斷,容易對投資者造成誤導,又因為市場上普遍存在的「羊群效應」,這些投資者會達成一種錯誤的共識,在行為上做出統一,從而影響到股票的價格。
(二)出現追漲殺跌現象
投資者由於受到外界信息和急躁貪婪情緒的影響,極容易出現追漲殺跌的現象,這會導致股票價格在一定時間內持續性走高會持續性走低,這也是投資者情緒特徵影響股價的表現之一。例如:在2008年,我國股票的價格從6000點開始下跌到3000多點的時候,一些投資者認為這已經是最低點,他們將手中的股票保留了下來,但是當大盤跌到2400點的時候,他們中許多人都無法繼續堅持,出現了大量拋售股票的情況,使得股票的價格進一步走低,最後導致大盤跌到1600多點。
(三)投資者情緒對股票價格造成非對稱性影響
1.積極情緒對投資者行為及股票市場的影響
投資者在積極狀態下傾向於對市場做出樂觀的判斷,在相同的風險收益情況下,投資者會採用積極的投資決策,高估股票預期回收率而忽略相關的股票風險。這種行為會造成市場的追漲行為,使股票價格上升,導致股票市場存在明顯的賺錢效應,引進新的投資者和資金進入市場,這些新的投資者由於缺乏經驗和專業知識,容易形成羊群效應,加劇股票市場的正反饋效應,股票價格快速上漲。
2.消極情緒對投資者行為及股票市場的影響
當投資者情緒比較消極時,投資者容易對市場做出悲觀的判斷,進行保守的投資,傾向於提高對股票風險的估計而降低對股票未來收益的估計,這種投資行為會使投資者厭惡風險,放棄一些投資機會,減少投資的股票數量,甚至一部分投資者開始拋售股票,股票價格下跌。
四、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投資者情緒對我國的股票收益存在著很大的相關性,我國的證券市場還不夠完善,證券市場存在的問題引發投資者情緒與我國股票收益影響的非有效性。並且投資者的情緒容易受到網路輿情的影響,投資者更關注市場的小道消息而忽略企業的基本面。
為促進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需要建立持久有效的運行交易制度,引導投資者樹立良好的投資習慣,減輕投資者情緒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我國目前投資者情緒的測量工具和方法還不夠完善,部分投資者的投資數據還無法獲得,需要相關部門協助完善投資者情緒的研究工作。(作者單位: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❸ 金融投資中認知與行為偏差有哪些類型,在實際的投資中有什麼意義
投資者的認知與行為偏差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過度自信的認知偏差過分自信如何影響投資者的決策?
投資股票是一項困難的工作。它需要收集、分析信息,並在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決策。然而,過分自信會導致我們高估信息的准確性和我們分析信息的能力。這樣就會導致錯誤的投資決策,經常表現為過分頻繁交易、冒風險和最終的投資損失。
A、過分自信的投資者會頻繁交易。他們的過分自信會使他們非常確信自己的觀點,從而增加了他們交易的數量。投資者的觀點來自於他們對所獲得的信息的准確性的確信程度,以及他們分析信息的能力。一般而言,投資者會高估他們所獲得的信息的准確性,而且對信息的分析判斷也會存在偏見。,過分自信的投資者會更加強烈地相信他們自己對一種股票的價值的判斷,而不太在乎別人的想法。
心理學家發現,在較男性化的任務范疇(比如財務管理)方面,男性比女性會有更高程度的過分自信。』在做投資決策時,男性會比女性表現得更加過分自信一些。因此,男性投資者要比女性投資者交易得更頻繁一些。
過分自信不僅導致你交易太多而把金錢浪費在傭金上,而且還會導致你賣出好股票而買入差股票。
1、 B、過分自信還會影響投資者的冒險行為。理性的投資者會在最大化收益的
同時最小化所承擔的風險。然而,過分自信的投資者會錯誤判斷他們所承擔的風險的水平。想想看,如果一個投資者深信自己所挑選的股票會有很高的回報率,哪裡還會意識到風險呢?
過分自信的投資者的投資組合會有較高的風險,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們傾向於買入高風險的股票,高風險的股票主要是那些小公司和新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因素就是他們沒有充分地進行分散化投資。
過度自信是投資者典型而普遍存在的認知偏差。過度自信在牛市的頂峰達到它的最高點,而在熊市的底端達到最低點。牛市往往導致了更多的過度自信。
人們在獲得收益之後傾向於接受他們以前通常不接受的賭博,而遭受損失之後,他們會拒絕以前通常接受的賭博,這種現象稱為「賭場資金效應」(house money effect)。過長的牛市可能會引起賭場資金效應,即獲得收益者會提高賭注的願望。因為巨大收益使投資者有更多的資金進行更大的投資活動,這時變得不再迴避風險。
2、信息反應的認知偏差
①過度反應與反應不足
股市中對信息存在「過度反應」(over reaction)和「反應不足」(under-reaction)兩種現象。反應不足是指人們對信息反應不準確的另一種形式,也可稱為保守主義,就是指人們的思想一般存在惰性,不願意改變個人原有的信念,即使新的信息來了,人們的反應仍是不足的。反應過度是指人們對於信息的理解會產生偏差,對於某些信息產生過激的反應。特別是最新的信息,甚至是小道消息,使得人們過分關注,在投資決策中給這些信息加上很大的權重,而忽視其他信息。
在股市中,如果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方向轉變,投資者會錯誤的相信公司是處於均值回歸狀態,並且會對近期的消息反應不足。如果投資者得到收益增長的信息,那麼他們會傾向於得出結論:公司正處於一種增長的狀態,並且會過度地導致過度反應的推理趨勢。這些投資者在市場上升時變得過於樂觀而在市場下降時變得過於悲觀。當預測一再失誤時,會對重要的信息反應不足,從而使市場暴漲或暴跌。
過度交易並過度反應會使長期業績受到損害。投資者對難以處理或難以獲取的信息反應不足。總之,過度自信導致投資者誇大自己對股票價值判斷的准確性;自我歸因偏差則使他們低估關於股票價值的公開信息。對個人信息的過度反應和對公共信息的反應不足都會導致股票回報的短期持續性和長期反轉。
②動量效應與反轉效應
動量效應(momenturn effect)是指在較短時間內表現好的股票將會持續其好的表現,而表現不好的股票也將持續其不好的表現。
反轉效應(reversaleffect)是指在一段較長時間內,表現差的股票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有強烈的趨勢經歷相當大的逆轉,而在給定的一段時間內,最佳股票則傾向於在其後的時間內出現差的表現。
動量效應和反轉效應產生的根源仍然在於投資者對於信息的反應不足與過度反應。例如,當公司公布收益上升的消息後,股票價格首先在短期內表現出持續的走勢,隨後在長期又出現反轉走勢。顯然,這是由於前期投資者對新信息反應不足,過於保守,後期是由於投資者對新信息估價過高,出現過度反應。
③隔離效應
隔離效應(disjunction effect)是指人們願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再作出決策的傾向,即使信息對決策並不重要,或即使他們在不考慮所披露的信息時也能做出同樣的決策。隔離效應可以解釋為什麼有時在重要的公告發布之前,出現價格窄幅波動和交易量萎縮,而在公告發布之後會出現更大的波動或交易量的上升現象。
3、損失厭惡的認知與行為偏差
人們在面對收益和損失的決策時表現出不對稱性。人們並非厭惡風險,而是厭惡損失。損失總顯得比收獲更突出,感受更強烈。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是指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感到損失令他們產生更大的情緒影響。人們發現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損失厭惡與稟賦效應:許多決策是在兩種方案中選擇:維持原狀,或者接受一個新的方案。現狀為參考水平,因為損失比盈利顯得更讓人難以忍受,所以決策者偏愛維持原狀。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也叫擁有效應,這是指人們不願意放棄現狀下的資產,這是因為放棄一項資產的痛苦程度大於得到一項資產的喜悅程度。稟賦效應告訴我們,同樣一個東西如果是我們本來就擁有的,那麼賣價會較高;如果我們本來就沒有,那麼我們願意支付的價錢會較低。
4、後悔厭惡
後悔厭惡(regret aversion)是指當人們做出錯誤的決策時,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痛苦。為了避免後悔,人們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為。如投資者趨向於等待一定的信息到來後,才做出決策,即便是這些信息對決策來講並不重要,沒有它們也能做出決策。人們對錯誤決定而自責的情緒就是後悔。後悔比受到損失更加痛苦,要為損失承擔責任。
避免後悔和尋求自豪會影響人們的行為,但是它會怎麼樣影響投資決策呢?兩位金融經濟學家赫什?謝夫林(Hersh Shefrin)和邁爾?斯塔特曼(Meir Stat—man)用心理行為來分析投資者的行為。』他們發現害怕後悔和尋求自豪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傾向於過早賣出盈利的股票,而長時間持有虧損的股票,他們稱這種狀況為「傾向性效應」。
❹ 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有哪些它們是如何影響的
股票的市場價格由股票的價值所決定,但同時受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一般地看,影響股票市場價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宏觀因素
包括對股票市場價格可能產生影響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
A.宏觀經濟因素。即宏觀經濟環境狀況及其變動對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包括宏觀經濟運行的周期性波動等規律性因素和政府實施的經濟政策等政策性因素。股票市場是整個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市公司是宏觀經濟運行微觀基礎中的重要主體,因此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理所當然地會隨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變動而變動,會因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而調整。例如,一般地講,股票價格會隨國民生產總值的升降而漲落。
B.政治因素。即影響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政治事件。一國的政局是否穩定對股票市場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而言,政局穩定則股票市場穩定運行;相反,政局不穩則常常引起股票市場價格下跌。除此之外,國家的首腦更換、罷工、主要產油國的動亂等也對股票市場有重大影響。
C.法律因素。即一國的法律特別是股票市場的法律規范狀況。一般來說,法律不健全的股票市場更具有投機性,震盪劇烈,漲跌無序,人為操縱成分大,不正當交易較多;反之,法律法規體系比較完善,制度和監管機制比較健全的股票市場,證券從業人員營私舞弊的機會較少,股票價格受人為操縱的情況也較少,因而表現得相對穩定和正常。總體上說,新興的股票市場往往不夠規范,而成熟的股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則比較健全。
D.軍事因素。主要是指軍事沖突。軍事沖突是一國國內或國與國之間、國際利益集團與國際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發展到不可以採取政治手段來解決的程度的結果。軍事沖突小則造成一個國家內部或一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生活的動盪,大則打破正常的國際秩序。它使股票市場的正常交易遭到破壞,因而必然導致相關的股票價格的劇烈動盪。例如,海灣戰爭之初,世界主要股市均呈下跌之勢,而且隨著戰局的不斷變化,股市均大幅振盪。
E.文化、自然因素。就文化因素而言,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們的儲蓄和投資心理,從而影響股票市場資金流入流出的格局,進而影響股票市場價格;證券投資者的文化素質狀況則從投資決策的角度影響著股票市場。一般地,文化素質較高的證券投資者在投資時相對較為理性,如果證券投資者的整體文化素質較高,則股票市場價格相對比較穩定;相反,如果證券投資者的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則股票市場價格容易出現暴漲暴跌。在自然方面,如發生自然災害,生產經營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有關股票價格下跌;反之,如進入恢復重建階段,由於投入大量增加,對相關物品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從而導致相關股票價格的上升。
2.產業和區域因素
主要是指產業發展前景和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對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它是介於宏觀和微觀之間的一種中觀影響因素,因而它對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主要是結構性的。
A.在產業方面,每一種產業都會經歷一個由成長到衰退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稱為產業的生命周期。產業的生命周期通常分為四個階段,即初創期、成長期、穩定期、衰退期。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產業在經營狀況及發展前景方面有較大差異,這必然會反映在股票價格上。蒸蒸日上的產業股票價格呈上升趨勢,日見衰落的產業股票價格則逐漸下落。
B.在區域方面,由於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區域對外交通與信息溝通的便利程度、區域內的投資活躍程度等的不同,分屬於各區域的股票價格自然也會存在差異,即便是相同產業的股票也是如此。經濟發展較快、交通便利、信息化程度高的地區,投資活躍,股票投資有較好的預期;相反,經濟發展遲緩、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地區,其股票價格總體上呈平淡下跌趨勢。
3.公司因素
即上市公司的運營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上市公司是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的運用者,也是資金使用的投資收益的實現者,因而其經營狀況的好壞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極大。而其經營管理水平、科技開發能力、產業內的競爭實力與競爭地位、財務狀況等無不關系著其運營狀況,因而從各個不同的方面影響著股票的市場價格。由於產權邊界明確,公司因素一般只對本公司的股票市場價格產生深刻的影響,是一種典型的微觀影響因素。
4.市場因素
即影響股票市場價格的各種股票市場操作。例如,看漲與看跌、買空與賣空、追漲與殺跌、獲利平倉與解套或割肉等行為,不規范的股票市場中還存在諸如分倉、串謀、輪炒等違法違規操縱股票市場的操作行為。一般而言,如果股票市場的做多行為多於做空行為,則股票價格上漲;反之,如果做空行為占上風,則股票價格趨於下跌。由於各種股票市場操作行為主要是短期行為,因而市場因素對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具有明顯的短期性質。
在以上影響股票市場價格的諸多因素中,宏觀因素、產業和區域因素及公司因素主要是通過影響股票發行主體即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來影響股票市場價格,它們在股票市場之外,因而被稱為基本因素。基本因素的變動形成了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主要利多題材和利空依據。市場因素則主要是通過投資者的買賣操作來影響股票市場價格,它存在於股票市場內部,與基本因素沒有直接的關聯,因而被稱為技術因素。技術因素是技術分析的對象。
❺ 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是如何影響股價波動
本文利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 ,推導出了證券市場均衡時的股票價格,並詳細研究了投資者預期以及市場風險效應對股票均衡價格的影響。 市場風險效應能夠自動調整投資者對股票預期的偏差。 若這種調整是完全的,那麼證券市場股票的均衡價格是穩定的;否則是不穩定的。通常情況下證券市場股票的均衡價格是不穩定的。
關鍵詞 市場組合 市場風險效應 均衡價格
票價格走勢產生重要影響。
一、理論概述 本文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分析和研究了
投資者關於公司未來業績預期對其股票價格的影
M arkow itz(1959)創立的資產組合理論成為 響。
資本資產定價理論的基石。 Sharp2L intner根據
M a rkow itz的投資組合理論建立了著名的資本資 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產定價模型(CAPM),在這一模型中,方差(或標
准差)被作為風險度量的指標,利用均值—方差准 基本假設: 1.所有投資者都是M arkow itz信則來描述投資者的行為。這一模型隱含了比 徒,即投資者僅依據投資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做M arkow itz投資組合理論更強的假設: 1.證券投 決策,並遵守占優原則。 在同一風險水平下,選擇資者是風險規避者(有著凹的效用函數);2.報酬 收益率較高的證券組合;在同一收益率水平下,選分布近似於正態; 3.投資者對未來資產收益具有 擇風險較低的證券。 2.所有投資者對證券收益率一致的預期。在CAPM模型中包括了一個在 概率分布的看法一致,因此,市場上的有效前沿只M arkow itz有效邊界上的重要的風險投資組合 有一條。3.所有投資者具有同一單期投資日期。4.——市場組合(Market Portfolio)。①資本資產定 資產無限可分,即投資者可以以任意資金投資於價模型描述了風險證券的超額收益與市場的超額 各種資產。 5.允許無限制地賣空。 6.存在無風險收益之間的線性關系,它建立在證券市場均衡基 資產,單個投資者能以無風險利率借入或貸出任礎上,但由於證券市場股票價格波動性很大,因此 意數量的該種資產,並且這個利率對所有投資者證券市場幾乎不存在一種穩定的均衡狀態,即使
❻ 框定偏差從眾效應對金融投資行為有哪些影響
如下列出了行為金融的解釋和部分事例,希望能幫到你:
信息識別階段的認知偏差
(一)易獲得性偏差
投資者在實際投資的時候只是簡單地根據信息獲取的難易程度來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Kahneman和Tversky(1973)將「容易聯想到的事件會讓人誤以為這個事件常常發生」這種現象稱為易獲得性偏差。
(二)代表性偏差
代表性偏差是指人們傾向於根據樣本是否代表(或類似)總體來判斷其出現的概率。
(三)反應過度
「反應過度」描述的是投資者對信息理解和反應上會出現非理性偏差,從而產生對信息權衡過重,行為過激的現象。
四)從眾心理
行為人在接收到公開信息後,由於發現和自己的私有信息不一致,從而產生重視公開信息、忽略私有信息,試圖追隨大多數人行為的心理,是形成羊群行為的重要原因。
(五)小數定律
Kaheman、Tversky和Grether發現,個人在主觀判斷概率時,會以為小樣本也適用大數法則(law of large number),誤用了回歸至平均數這個通用法則。
信息編輯階段的認知偏差
(一)框定偏差
由於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過程中存在著對背景的依賴,那麼事物的表面形式會影響對事物本質的看法,事物的形式被用來描述決策問題時常稱之為「框定」。行為人的決定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所使用的特殊的框定,這就是所謂的「框定依賴」。由框定依賴導致的認知與判斷偏差即為「框定偏差」。
(二)錨定與調整法則
人們在判斷和評估中,往往先設定一個最容易獲得的信息作為估計的初始值或基準值(稱之為「錨點」),目標價值以錨點為基礎結合其他信息進行一定的上下調整而得出。
(三)反應不足
反應不足是投資者對信息反應不準確的另一種形式,可稱之為「保守主義」。它主要是指投資者思想上一般存在著惰性,不願意改變原有信念。因此,當有新的信息到來時,投資者對原有信息的修正往往不足,特別是當新信息中隱含的內容並非顯而易見時,投資者就不會給它足夠的重視。
(四)心理帳戶
傳統經濟理論假設資金是完全可替代的,也就是說所有的資金都是等價的。但實際上,人們會根據資金的來源、用途等因素對資金進行歸類,這種現象稱為「心理帳戶」。不同帳戶內的資金在行為人的心裡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信息評價階段的認知偏差
(一)過度自信
大量證據顯示人們經常過於相信自己判斷的正確性,這種信念甚至不能通過不斷的學習來進行修正,從而導致動態的過度自信。
(二)事後聰明
人們經常在某件不確定事件結果出現後,自我覺得似乎「我早就知道很可能是這個結果」。這種過分相信自己具有「先知先覺」能力的現象稱之為事後聰明。
(三)後悔厭惡
後悔對於個人來說,是一種除了損失以外,還自認必須要對損失負責任的感受。因此,後悔帶來的痛苦比因錯誤引起的損失帶來的痛苦還要大。這種心理特徵我們稱之為「後悔厭惡」。即使是同樣的決策結果,如果某種決策方式可以減少投資者的後悔心理,則對投資者來說,這種決策方式將優於其他決策方式。
信息評價階段的認知偏差
(一)自我歸因偏差
自我歸因偏差是指當事件與行為人的行動一致時,行為人將其歸功為自己的能力;當事件與行為人的行為不一致時,行為人將其歸罪於他人或客觀條件。
(二)私房錢效應
又稱「賭場資金效應」或「宿錢效應」。Thaler和Johnson(1990)發現在獲得收益之後,受調查者傾向於接受他們以前通常不接受的賭博,而遭受損失之後,他們會拒絕以前通常接受的賭博,並將之稱作「賭場資金效應」。
(三)損失厭惡
即人們在風險決策時會對損失和利得賦予不同的權重,與能帶來收益的「趨利行為」相比,人們會對可能減少損失的「避害行為」更為關心。Kahneman和Tversky通過實驗發現,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等收益帶來的正效用的2.5倍。
(一)對股票溢價之謎的解釋
利用損失厭惡、私房錢效應、模糊厭惡等認知偏差對股票溢價的原因進行解釋。
(二)對紅利之謎的解釋
利用心理帳戶、投資者自我控制角度對紅利之謎的解釋。
(三)對波動性之謎的解釋
利用私房錢效應、損失厭惡以及代表性偏差等角度對波動性之謎進行解釋。
(四)對動量效應和反轉效應的解釋
對反應不足和反應過度導致的動量效應和反轉效應的解釋目前有代表性的主要有BSV、DHS、HS、BHS四個模型。
❼ 金融市場中,投資者的情緒與行為對市場波動有何影響
投資者的情緒與行為對市場波動有著重要的影響,以下是幾個方面的細節:
1.投資者情緒的影響:投資者情緒直接影響市場情緒,對市場價格產生推動或壓製作用。當情緒高昂時,投資者將傾向於買進股票,推動市場價格上漲;當情緒沮喪時,投資者將傾向於拋售股票,導致市場價格下跌。
2.投資者群體行為的影響:市場行為並非單獨產生,而是眾多投資者群體行為的綜合結果。因此,當一大批迅尺灶人追逐同一類資產時,市場需求增大,市場價格上漲;反之,當一大批人拋售同一類資產時,市場供應增大,市場價格下跌。
3.投資者情緒反應的影響:投資者情緒反應可能影響市場波動,而市場波動可能反過來影響投資者情緒。當市場價格快速上漲或下跌時,投資者可能會有恐慌心理,加速市場上下波動的幅度。
4.投資者決策的影響:投資者的決策也會對市場價格產生影響。當投資者對某一資產熱情高漲時,可能會購入更多資產,引發價格上漲;反之,投資者可能會拋困州售資產,引發價格下跌。
總之,投資者情緒和行為是市場波動的主要因素之一。理性分析市場情緒和投資畝扮者群體行為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市場波動和規避風險。
❽ 投資中的偏差行為,常見的投資偏差行為都有哪些
現在人,越來越注重於“以錢生錢“,人們紛紛開始搞投資,不再像以前一樣拘泥於“省一點,是一點”、“省下就是賺下”的心理。以致於投資金融學也成為了當下風行的學科,很多人都開始了解金融學,以求從中能夠牟利。
總的來說,投資需謹慎,選擇投理財產品,更是要規避個人情感,把握大局觀,理性投資,避免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