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共同財產怎麼判緩刑
㈠ 離婚後股權怎麼處理
離婚後股權要按照實際情況來處理。有2種情況,分別是:1、股權屬個人財產,只分收益不分股權;2、股權屬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時視屬股份公司還是有限公司而採取不同辦法。一般會以直接平均分割為基本原則來處理。如果是以夫妻雙方名義一起投資,雙方各佔一定出資比例的,那麼離婚時就需要按比例分割。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㈡ 代持的股權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法律分析:代持的股權夫妻共同財產按照平均原則進行分配,具體分配方式可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法院進行判決。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純辯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旁褲差法予以保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運皮以保護。
㈢ 夫妻共同財產中不易分割的股權如何處理
您好,可以由人民法院按照數量比例分配;依據法律規定處理。
法律依據有:
《婚姻法》第十五條 夫妻雙方分割共同財產中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以及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時,協商不成或者按市價分配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數量按比例分配。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額,另一方不是該公司股東的,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出資額部分或者全部轉讓給該股東的配偶,過半數股東同意、舉遲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二)夫妻雙方就出資額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協商一致後,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但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人民法院可以對轉讓出資所得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也不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視為其同意轉讓,該股東的配做答粗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用於證明前款規定的過半數股東同意的證據,可以是股東會決議,也可以是當事人通過純鎮其他合法途徑取得的股東的書面聲明材料。
㈣ 離婚股權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1、股權屬個人財產,只分收益不分股權。屬於個人財產而不是夫妻共同財產的股權是指用個人婚前財產或者婚後約定歸個人所有的財產投資的股權。2、股權屬夫妻共同財產,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有返笑察限責任公司的出資額,另一方不是該公司股東的。(1)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出資額部分或者全部轉讓給該股東的配偶,過半數股東同意、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2)夫妻雙方就出資額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協漏茄商一致後,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但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人民法院可以對轉讓出資所得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也不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視為其同意轉讓,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升消十二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㈤ 夫妻股權分割 新法規
法律主觀:
離婚夫妻股權分割是近年來司法實踐所遇到的新課題。由於我國現行相關法律對夫妻股權分割的處理沒有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所以司法實踐的操作中因認識的不同而出現殊異。有必要對離婚夫妻股權分割的法律問題進行探討。一、夫妻股權的屬性及其特徵我國現行的有關法律中尚無「股權」一詞,取而代之的有「出資額」、「注冊比例」、「投資比例」、「投資權」等。夫妻股權,是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基於夫妻一方或雙方完成共同財產出資行為後而享有的從企業獲取經濟利益和參與經營管理的各項權利的總稱。准確把握夫妻股權的法律性質,是依法分割夫妻股權的前提。夫妻股權不等同於夫妻共同財產權,它脫離具體財產形態而抽象存在,其客體不是特定之物,而是證明夫妻一方以自己的名義將夫妻共同財產向企業出資並據此享有股東權益的股票或股單。「股權的產生基礎是投資者的投資行為」,股權的本質是「源於股東所有權的新型的物權性權利。」①因此,依照「一物一權」定理,夫妻共同財產投入後,企業享有鄭拿伍由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而夫妻不再享有對投資財產的所有權,其所有權即轉化成股權,原先所享有的對財產佔有、使用和處分權隨之消失。我國《公司法》第四條第二款就明確規定:公司享有由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盡管合夥企業中,股權與財產權緊密聯系,夫妻股權中具有濃厚的財產權痕跡,但夫妻共有財產一旦投入其中,便不再是通常意義上的「夫妻共同財產」了。我國《合夥企業法》第十九條也明確規定「合夥企業存續期間,合夥人的出資和所有以合夥企業名義取得的收益均為合夥企業的財產。」因此,不能把夫妻股權與夫妻共同財產混為一談。夫妻股權與財產所有權雖均屬於夫妻共同所有,但具體行使共有權的主體存有區別,這在記名股權中體現得最為明顯。記名的股權證明一般只登記夫妻一方,所以夫妻股權的行使通常只歸於登記的一方,另一方無法直接行使。即使是不記名的股權憑證,在實際生活中,其股東權也大多由夫妻一方的行為而得以實現。而通常意義上的夫妻財產權的行使主體比較靈活,由於夫妻之間互有特殊的代理權,所以任何一方均可以出於夫妻共同利益的考慮比較自由地處分財產。夫妻股權的分割所涉及的法律關系具有復合性。財產所有權是絕對權,其讓與不需要他人積極行為的協助。至於股權究竟是相對權還是絕對權,學術界仍有爭議,但都不否認股權憑證所反映出的企業與股東之間一定的債的關系。換言之,股權具有一定的相對權屬性。因此,夫妻共有股權的分割轉讓,要受到企業或其他股東積極行為的協助。二、夫妻股權分割可成為離婚案件中一項獨立的從訴有一種觀點認為:離婚案件中不應一並處理夫妻股權的分割,理由是,我國《婚姻法》只規定了離婚時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而股權是一種綜合性權利,與純粹的財產權不同,它既包括以財產權為內容的自益權,比如利利潤分配請求權、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等,也包括以管理權為內容的共益權。再則股權的分割要涉及到企業或其他股東的益,處理的難度大,時間長,不利於主訴的及時解決。筆者認為,此種觀點不妥。首先對<<婚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不能作狹義理解。「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工資、獎金、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收益、接受沒有特指給一方的繼承或贈與以及其他應當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②股權中固然含有非財產性權利,但其中的主要內容還是財產性的權利,入股作為一種投資行為,目的在於謀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即「收益」。這種基於夫妻股權而實現的收益當屬於夫妻的「經營收益」范疇。因此把夫妻股權分割作為從訴,一並在離婚案件中處理,符合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再則,股權的分割固然會涉及到其他股東的權益,而且股權的實際價值難以確定。作為離婚敏猛案件的從訴處理,可能不利於離婚主訴的盡快解決。但不能得出不處理的結論。事實上,有些夫妻財產或債務的處理也十分復雜,但婚姻法並沒有因此而廢除離婚時的財產、債務分割制度。更何況實踐中,確有一些離婚雙方當事人對解除婚姻關系意見一致,本可以通過婚姻登記機關解決糾紛,只是由於股權分割上喊或存在分歧,婚姻登記機關不予處理才訴至法院,法院不予一並處理,顯然沒有道理。不過,將夫妻股權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一部分,也有不妥。由於夫妻股權不是單純的財產權或債權,司法處理的要求和方法不同。因此,在夫妻離婚時,不能簡單地把股權分割列為共同財產或共同債權分割的從訴之中,而有必要將夫妻股權分割列為一項獨立的從訴。三、企業「人合性」因素對夫妻股權分割方式的影響因為股權中的主要內容是財產權,所以分割夫妻股權時,應當參照我國婚姻法有關夫妻財產分割制度中的一般性原則。比如男女平等的原則、照顧女方及子女權益的原則等。但這些原則主要適用於份額比例分割方面,很少涉及分割方法方面的問題。夫妻因離婚對共有股權的分享是股權轉讓的一種特殊形式,所以除了依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外,還要依照有關企業法律制度對離婚夫妻雙方當事人利益進行分配和確認。通過對相關企業法的理解,我們不難發現,企業的人合性因素對夫妻股權分割的影響最大。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不同類型企業股權轉讓的法定條件的分析,優先選擇適當的夫妻股權分割方式。按照企業性質分類,夫妻股權大致可分為合夥企業中的夫妻股權、股份合作制企業中夫妻股權、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夫妻股權和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夫妻股權四種。(一)合夥企業屬於人合性企業。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9條規定「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與他人合夥經營的,入伙的財產可分給一方所有,分得財產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於入伙財產一半價值的補償。」根據這一規定,如果是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投入合夥企業的,入伙的股權可分給參與合夥的一方享有,分得股權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於入伙財產一半價值的補償。這里需要注意兩點,一是《意見》規定的是「可以」,所以並不排除平分享有的處理方法。如果雙方以共同財產出資並共同參與合夥經營的,由於夫妻雙方本身就是合夥人,符合《合夥企業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優先受讓的主體條件,或者按照《合夥企業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如果其他合夥人同意夫妻相互間轉讓部分股權,因此也就可以考慮選擇平均分割、各半享有的方法。第二,《意見》出台早於《合夥企業法》,其第9條的規定主要適用於自然人之間的合夥組織。如果是將合夥企業中的夫妻股權歸並於非參與合夥經營的一方,必須經其他合夥人的同意,否則,與《合夥企業法》相悖而侵害了其他合夥人的優先受讓權。(二)股份合作制企業是由企業職工共同出資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會投資來組建,以合作制為基礎的企業法人。因此,這種企業中的夫妻股權一般有兩種形式,即職工個人普通股和自然人積累優先股。由於「職工個人股份與直接參加企業生產經營的職工,即勞動者的身份密切聯系在一起」,③只能在企業內部轉讓,所以夫妻離婚時只能採取折價補償的方法。而自然人的優先股份是企業以外的自然人所持有,其轉讓應當在企業以外進行,所以兩種方法都能採用,但應優先適用拆價補償的辦法。具體可以參照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原則和辦法處理。(三)有限責任公司是人合兼資合的公司。股東之間的人身信任關系,使股東人數受到限制。我國有限責任公司都規定股東人數50人為上限。在分割夫妻股權時,不能與此規定相違背。若採用分股各享的辦法,則要考慮是否突破公司法中關於股東人數的上限規定。盡管現行公司法沒有考慮繼承、離婚等合理的特殊事由致使股東人數超過法定上限的客觀可能性,有其不完備的一面,但在未修改補充規定的情況下,法院仍應按照法律規定處理。如果突破,則不能採用分股各享的方法。同時,受人合性的作用,「股東之間需要較高的信賴關系,他們不歡迎不熟悉或不太了解的人加入公司,防止在公司經營決策上和利益分配上產生分歧和矛盾,影響公司事業的發展。」④我國《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經股東同意轉讓的出資,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對該出資有優先購買權。」因此,在分割夫妻股權時,應當優先選擇折價補償的辦法,以避免股東間和諧穩定、相互信賴關系的破壞。如果採用分股各享的辦法,應符合《公司法》第35條的規定,不能侵害股東的認可權和優先受讓權。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不同意夫妻股權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如果不購買該轉讓的出資,視為同意轉讓。而公司法並沒有規定認同和優先購買的期限,因此是否同意夫妻相互轉讓股權,是否行使優先購買權,應給其他股東一定的考慮時間,法院在審理時應將轉讓事宜於一定的期間內通知其他股東。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前提下,筆者認為這個期限以一個月為宜。如果其他股東在這個期限內不答復,再給十五天的寬限期,逾期不表態的視為同意。這是法定中止事由,所以並不影響審限內結案。當然還可以在全體股東中進行拍賣,若無人競買受讓,則可視為其他股東放棄優先購買權。(四)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資合公司。它注重的是公司的資本,而不是股東之間的信用聯系程度,原則上股權的轉讓可以依法自由進行。因此,可以優先採用分股各享的方法。但有兩個例外,第一,對於夫妻一方是發起人而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因《公司法》規定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內不得轉讓。所以在這個時間段內,處理夫妻股權不能適用分股各享的方法。其次,根據《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夫妻一方是董事、監事、經理,其名下的夫妻股權在任職期間內也不能採用分股的各享分割方法。四、公平原則在夫妻股權分割中的適用有人認為,分股各享甚至平分各享最能體現公平的原則。其實這是對公平原則機械、狹隘的理解。首先,夫妻在家庭生活中的分工不同,必然會導致夫妻行使股權的能力上的差異,這種差異又往往會導致同等股權所實現的利益不等。當這種差異懸殊很大時,採用分股各享的方法,對於在家扶老攜幼,主持家庭日常事務的一方來講並無公平可言。其次,股東在企業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並不完全平等,當一方主持著企業的經營活動時,難免會受到夫妻感情的負面影響,在另一方行使股東權過程中,給予不當的限制。而股權包括以財產權為內容的自益權和以管理權為內容的共益權,缺其一便不是完整意義上的股權。因此,如果一方獲得的是殘缺不全的股權,那麼,公平的原則也無從真正體現。股權價值的確定也會對公平性產生影響。由於股權的價值隨著公司經營狀況的變化處在不斷變化之中,故不能根據出資額直接確定其價值。而那些不能自由轉讓的股權又不能象上市股票那樣定價,價值確定的難度較大,如果有誤,會直接導致折價的不公平性,但我們並不能由此得出非採取分股各享的結論。實際操作中可綜合考慮公司的經營狀況、資產的凈價值、盈虧情況、特別是前一段時間的紅利分配情況等因素,從中大致判斷出股東的出資增、貶值及輻度等,如果一方或雙方要求按折價補償方式處理,且受補方要求折補的價值明顯低於估價值,可予以支持。否則可以通過法定評估等方式解決股權的實際價值問題,折價歸並的方法還是能夠操作的。綜上分析,夫妻股權是一種特殊的民事權利,分割方法上有別於夫妻共同財產。把握企業的人合性因素和正確適用公平原則,對於夫妻股權分割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對具有人合性企業中的夫妻股權優先採用折價歸並的方式,反之則優先適用分股各享的方式。參考文獻:①見范健、蔣大興篇著的《公司法論》第374頁,1997年7月第一版,南京大學出版社。②見吳高盛主編的<<婚姻法釋義>>第114-115頁。2001年5月第一版,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③見全國普法辦公室與國家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編著的《股份制與股份合作製法律政策知識問答》第250頁,1998年3月第一版,法律出版社出版。④見林發新所著《海峽兩岸公司制度之比較》第83頁,1997年5月第一版,人民法院出版社。作者:潘樹峰作者單位:通州市人民法院
法律客觀:
根據《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五條,夫妻雙方分割共同財產中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以及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時,協商不成或者按市價分配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數量按比例分配。
㈥ 股權繼承的法律規定
股權繼承問題的法律規定如下:
1、夫妻雙方起訴離婚時,夫妻一方以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了公司股權,但卻是以其一人名義購買時,按以下兩種情形分別處理:
①夫妻雙方協商將用共同財產以一人名義購買的股份轉讓給一方,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的,則該夫妻的一方可以取得以共同財產權購買的股份;
②其他股東猛絕同意購買其股權的則可以行使優先購買權購買其股權;
2、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3、自然人股東死亡後,其合法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而並非只對財產權的繼承;但章程另有規定或被繼承人另有指定的除外。
即被繼承人可以指定任何人繼承其遺產,且該遺產為股權的,其合法繼承人可以據此成為公司股東
4、公司章程可以對股權繼承做出特別規定,排除對股東資格的當然繼承。
5、合夥人去世後其繼承人可以繼承其在合夥中所享有的合夥份額,但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之一:
①取得全體合夥人的同意
②協議中有關於財產份額繼承的規定。
股權繼承是指自然人股東死亡後由其合法繼承人繼承股東資格行使股東權利的制度。
股份公司股權可以被繼承,股東的資格也可以被繼承,不能被繼承的只有各種職位。
遺囑可以選擇是否讓人繼承股權和股東地位,公司章程可以對繼承人是否能否繼承股東、股權另行規定。
出現新的股東需要重新建立股東之間的信任,不進行繼承也可進行股權的轉讓。
股東去世後,在有數個繼承人共同繼承時,如果公司章程未就股權繼承作出特別規定,則被繼承的股權只能由享有繼承權的數個繼承人作為共同共有人的一個整體,共同行使該股權,而不能直接以股東身份向公司主張股權。
全體繼承人因行使所繼承股權而獲得的利益和風險,均由各繼承人共同享有和共同承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御姿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六條 自然人股東死亡後,其合法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但鎮知絕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第五十條 合夥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的,對該合夥人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享有合法繼承權的繼承人,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或者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從繼承開始之日起,取得該合夥企業的合夥人資格。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夥企業應當向合夥人的繼承人退還被繼承合夥人的財產份額:
(一)繼承人不願意成為合夥人;
(二)法律規定或者合夥協議約定合夥人必須具有相關資格,而該繼承人未取得該資格;
(三)合夥協議約定不能成為合夥人的其他情形。
合夥人的繼承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成為有限合夥人,普通合夥企業依法轉為有限合夥企業。全體合夥人未能一致同意的,合夥企業應當將被繼承合夥人的財產份額退還該繼承人。
㈦ 離婚股權糾紛怎麼處理
你好,需要看股權的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如果股權是婚前個人財產,離婚時只能分割婚後股權產生盈利的部分。
如果股權是婚後取得的也要看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還是有限責任公司。
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能協商就協商,不能協商的按夫妻共同財產平均分。
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情況就復雜一些。
如果股東就夫妻二人,和股份有限公司類似可以先協商,協商不成對半分,但因為公司法對有限公司股東最小人數的限制為 2 人,如果一方退股則需變更公司形式為一人公司。
如果公司除了夫妻倆還有其他股東的, 則按照《民法典》對共同財產分割的基本原則,即先協議,協議不成由法院依法判決。
如果只有一方是股東,且涉及其他股東的,則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將股權轉讓變現,再分割轉讓款,但需要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且有股東願意買。如果其他股東既不同意也不願意購買這部分股權,你們還可以將股權轉讓給公司股東以外的其他人,再對股權轉讓款進行分割,或者夫妻倆持股一方直接將股權轉讓給另一 方。合夥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處理方式類似。
如果是以一方名義成立的獨資公司的話,法院會根據雙方對公司的經營意願來分別處理。
其實股權分割是非常復雜的一個問題,牽涉到各種法律規定和各方的利益關系,建議在家與家律師的協助下進行股權分割,以保證公司的正常經營,免去後顧之憂。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或需要幫助,可以在評論區追問。
㈧ 股權收益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情況以及離婚時怎麼分割股權收益
法律分析:公司股權收益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情況:1、婚後以共同財產投資或買賣取得的股權;2、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因繼承或受贈而獲得的共同股權;3、夫妻二人約定為雙方共同所有的股權;4、婚前雙方共同投資獲得的股權;5、一方婚後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股權收益;6、一方婚前個人股權婚後的收益。
夫妻分割共同財產,以協商為准;協商不成,以判決分割的方式夫妻共同財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願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並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
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卜滑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轎改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閉弊判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