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公司發展如何控制股權

公司發展如何控制股權

發布時間: 2023-05-13 02:07:33

A. 公司如何分配股權

公司股權包括絕對控股型和相對控股型,具體分配比例應根據股東出資金額或者出資方式來確定。另外,股權分配應基於保證創業者擁有對公司的控制權和要實現股權價值的最大化這兩個方面來考慮。以下由編輯為您介紹公司如何分配股權以及相關知識,一起來看看吧。一、公司如何分配股權
公司股權分配應該按照創建公司是每個人的出資金額或者出資方式來認定,有人為技術入股應當適當增加股份,有人為資金入股,應當出資份額,份額大的應適當增加股份,參加經營的也應當適當增加股份,股份分配好後要在合同上寫明股份比例,每個人的出資方式和所應當承擔的權利和義務。
企業股權結構:絕對控股型,創始人67%的股權,合夥人佔18%的股權,預留團隊股權15%,最後還是老闆拍板;相對控股型,創始人佔51%的股權,合夥人加在一起佔34%的股權,員工預留15%的股權,其他絕大部分事情還是老闆就能拍板;不控股型,創始人佔34%的股權,合夥人團隊佔51%的股權,激勵股權佔15%。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一條禁止關聯交易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四條股東人數,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第七十八條 發起人的限制,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為發起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
二、公司股權分配需注意哪些事項
股權安排要避開這三大硬傷:過於分散、過於平均、名不副實。
1、過於分散。例如一些公司有十幾個股東甚至更多。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公司已經融資融到C輪D輪時屬於正常。但有些公司處在天使輪,甚至是在公司非常早期的時候就有很多的股東,而且股東有個人、有機構,這種情況下對一個創業公司做大來說是比較的困難的。
一方面,《公司法》對小股東有一些保護。在公司做決策簽署文件時就可能會出現僵化的局面。雖然小股東手裡的股份虧孝非常少,但很多事情上仍然要徵得他們的同意。如果一些小股東採用不簽字或是其他不配合的手段來訛詐大股東時,可能導致局面僵化。
另一方面,公司的股東比較多時,溝通協調成本會增加,甚至會涉及到一個比較復雜的博弈局面。例如幾個型滑股東股份加在一起能夠過半數,或者說在投票的時候形成優勢地位就會產生很多復雜的局面。當有這種復雜局面出現時,就有誘使創業公司里的各方利益產生博弈。—但這種內斗事件出現都會影響公司的發展。所以股權設計有一個重要的原則是要減少簡化博弈的局面。
2、過於平均。很多時候過於平均並不是公司的創始人想這樣安排,恰恰是因為開始的時候大家對於各自的貢獻沒有辦法准確的去評估,這個時候可能就形成分配股權比較平均的情況。股權分配平均,常見於創始人之間很熟悉,如老同學、老同事。在分配股權的時候常常因為面子上好看而選擇平均。在公司啟動初期大家容易談成一個共識,覺得都很容易都把公司注冊起來。
但之後,隨著公司的不斷的發展,就會暴露出較大的問題。最典型的是在公司發展過程中,每一個人能力的變化不同,對公司的貢獻不同,會導致有人覺得不公平,從而引起公司內部矛盾,影響公司發展。最主要的影響是在投票決策方面,容易導致決策層面的復雜。
3、名不副實。這種情況涉及了很多方面,例如工商登記跟公司實際約定不符。包括公司股權上存在代持的情況,但在工商登記上沒有體現出來,或者在公司剛開始注冊的時候只有兩個人持股,之後其他人陸陸續續的加入進來,這種情況下股權應該做一些調整。如果他們沒有及時進行調整,就會出現在工商登記上只有兩個股東,但實際上還有其他人持有公司股權。
名不副實在一個階段內是可以接受的,但前提是大家一定要有書面的約定。這點是很多公司會忽視的,因為公司在一個階段會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以後,大家可能精力不會放在這個方面。一般情況下,公司內部可能會有一個約定,但這個約定可能不是一個非常准確的文件,容易造成大家誤解。例如關於給股份的問題,這個股份是公司融資以後還是公司融資前給?這其中就會有很大的差異。
三、公司股權分配的關鍵是什麼
1、保證創業者擁有對公司的控制權。
創始人最好具有絕對控股權,能達到67%以上的股權最好,達不到這個比例,也得超過50%以上,因為公司需要有一個能夠拍板的領導者,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公司的發展方向卜空臘,也能激發團隊做大企業的信心和動力。
2、要實現股權價值的最大化(吸引合夥人、融資和人才)。
俗話說「財散人聚」,股權就代表著未來的財,散一部分股權,才能聚起來優秀的合夥人和人才。
因為相較於固定的薪資,股權更具有長遠的投資價值。一般來說,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合夥人手中的股權很有可能會翻好幾倍,遠不是固定薪資可以比擬的,創業者可以以此來說服和吸引優秀人才。
以上是由我為您介紹的關於公司如何分配股權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公司股權分配應根據每個股東出資比例或者出資方式的具體情況來確定,不能過於分散,也過於平均和名不副實。

B. 股份制公司股權分配方案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注意事項有:
1、股權平均分配:大家共同承擔風險和利益,但是無法保證公司的管理效率;2、創始人佔67%以上的股權:創始人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能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可能變成獨斷專橫;3、創始人佔51%以上的股權:能保證創始人大股東地位的同時保留了其他股東的話語權。
需要注意的是,在確定股權分配方案後需要簽訂合同,按章程行事,避免後續糾紛。
拓展資料
一、 股權結構關鍵點
1.創始人:作為公司的創始人,要把控公司的發展方向,在決策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提升經營管理的效率,需要對公司的控制權;
2.合夥人:和創始人合夥經營公司,主要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和日常運作,要成為一個凝聚力強的團隊,需要對公司的經營權和足夠的話語權;
3.投資人:一個發展良好的公司少不了對投資人的吸引,要促進投資者的進入,保證投資者的優先權;
4.核心員工:關鍵員工都是公司所擁有的人才,為了激發他們的忠誠度和創造力,要保證核心員工的分紅權。
二、 小公司股權分配方案:
擬定方案需注意:
1. 關於合夥人:在考慮股份問題的前提,確定合夥人,判斷是否能長期做合夥人,是否能一起共同進步,這個比股份問題更重要。
2. 關於大股東:是一股獨大還是多人平分,土匪意見在早期還是需要創始人有一定獨裁,也就是需要有單一大股東
3. 關於出資額:在分股份的時候,所有股東都得出錢,合夥人之間不要有乾股。
4. 關於留人:留人不能單靠股份,對於人才激勵形式可以多樣些,而且對於不同需求的人可能不同的激勵效果不一樣
5. 關於期權:在股份之外,期權也是一種考慮形式。期權是一種選擇權,是未來某個時間某個價格購買股票的權利。

C. 小故事告訴你如何管理創業公司的股權分配


小故事告訴你如何管理創業公司的股權分配

第一個故事關於能同苦不能同甘;

A、B、C三個好朋友, 在討論了好多次之後,決定說干就干, A牽頭,出錢多佔大股,B稍年長有資源,股份比C稍多,C年輕有沖勁,占股稍少。 中間經歷了種種磨難, 各種不容易,A、B、C也相互扶持和信任。

終於迎來了公司飛速發展期,一下也有了很大的現金流和利潤,各種投資和各種資本上的暢想也撲面而來。 問題也隨之而來,B和C心裡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憑什麼我付出這么多資源,才比小毛孩多這么一點’,‘為什麼擾敗XXX沒怎麼幹活,也和我差不多?’。 各種矛盾隨之爆發,經典的一個結局就是分家各起一攤宴判。剩下的就是懷念了。

第二個故事關於股份平分的;

A、B、C、D四個好哥們,或同事或同學,在相互的`欣賞和多次的研討後,也決定不浪費自己的年輕,開公司好好燃燒下青春。哥幾個也沒有經驗, 就平方股份,平分利益。公司發展速度很快,態勢也很好。

問題就來了, 有的兄弟覺的差不多了,該歇歇了,就更多的開始關注生活,自身的進步也放緩。有的兄弟覺得事業剛起步,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自己也非常拚命努力。矛盾也隨之而來,有人希望坐享其成,有人希望更加拚命努力,互相指責和不理解在所難免,經典的結局也很可能是努力的人帶一幫兄弟出走,原來的公司一落千丈。

這兩個故事的共同點就是結局不應該是這樣,很大的原因是由於開始股份分配的問題, 很多問題在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會發生,結局也基本上註定。

對症下葯影響股權分配比例的主要因素包括:

A經驗和資歷的豐富度。設想:十年從業經驗、有過創業背景的A和在大公司工作了四年的B共同創業。

B對公司未來成長的貢獻。設想:一個偏渠道運營、技術門檻不高的互聯網公司,有商務推廣背景的A和有技術背景的B共同創業。

C獲取資源的能力。設想:與大量業內優秀人才交好、熟悉產業上下游各環節,容易獲得風投機構信任的A,和一直埋頭苦幹、鮮少抬頭看路的B共同創業。

D對產品/用戶/市場的精通和了解。設想:一個做互聯網消費級產品的公司,有在騰訊四年的負責核心產品運營經驗的A,和有在外包公司六年的項目管理經驗的B共同創業。

E熱情、專注、堅定的程度。設想:瘋狂地花時間去思考/研究/打磨/優化產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懷疑他也能堅持下去的A,和想法不多、但容易被鼓動、執行力超強的B共同創業。

F氣、給大家持續注入願景和理想、即使在最艱苦的時候也能保持團隊的凝聚力晌李改。

D. 公司股權如何分配更合理

公司初期股權分配,無非三個標準的綜合:
1、出資比例;
2、能力和經驗;
3、其他資源投入。 如果有以下三個情況,建議綜合考慮。可以將資金投入,作為一個盤子(例如,70%折算),其他情況具體協商。
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是話語權、控制權、分紅權的依據,是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對於有限責任公司,一般情況下法律默認股權、表決權與出資比例一一對應,但是股東之間有特殊約定的可以從其約定,公司股權分配可在公司章程中確立。
股權投資分配要做到:一個核心:股權分配的核心是要讓各個創始人在分配和討論的過程中,從心眼裡感覺到合理、公平,從而事後甚至是忘掉這個分配而集中精力做公司。 兩個關鍵點:一是保證創業者擁有對公司的控制權;創始人最好具有絕對控股權,能達到67%以上的股權最好,達不到這個比例,也得超過50%以上,因為公司需要有一個能夠拍板的領導者,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公司的發展方向,也能激發團隊做大企業的信心和動力。二是要實現股權價值的最大化(吸引合夥人、融資和人才)。俗話說「財散人聚」,股權就代表著未來的財,散一部分股權,才能聚起來優秀的合夥人和人才。
因為相較於固定的薪資,股權更具有長遠的投資價值。一般來說,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合夥人手中的股權很有可能會翻好幾倍,遠不是固定薪資可以比擬的,創業者可以以此來說服和吸引優秀人才。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十三條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E. 初創型公司如何進行股權分配

創業公司的股權架構設計至少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創始人股份;第二、投資人的股份;第三、新成員的預留股權。其中,團隊新成員股權預留非常重要。股權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如果創業團隊初始股權分配時沒有預留,就會影響人才招募和公司發展。

在進行股權分配時,不能只根據出資的額度來劃定股權。因為,現代企業發展中,人才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前途。我們不僅需要對錢定價,更需要對人定價。對錢定價是對股權歷史貢獻的認可,而對人的定價是對股東未來貢獻的認可。

在創業的初始階段,大家可能會認為只對錢定價的股權分配方案沒有任何問題,因為一開始創始人不容易找到錢,有人願意給更多的錢,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到了這個項目發展起來的時候,這個股權設置就出問題了:由於創始合夥人當初資金有限出資不多,當好不容易把公司干起來了,創始合夥人還只是一個小股東。

創業合夥人既出了錢,又出了力,而且他們出的錢跟投資人的股票價格是一模一樣的。投資人是一塊錢一股,他們也是一塊錢一股進來的。但是投資人投完錢之後沒有參與公司任何的運營。創始人既出了錢,又出了力,但始終是一個小股東。這勢必會影響到公司日後的發展。

絕對控制權是指股權大於50%嗎?考慮未來稀釋的情況,是否比例數還要進一步增持?多少的額度相對來說比較合理?

對於公司控制權的佔比多少,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每個公司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初始創始人只有2-3人,那帶頭大哥的股權可以達到67%,這是一個絕對控制線。但如果合夥人人數比較多,帶頭大哥的股權過半也是可以的,但需要其它必要的措施來配合實施。

F. 公司股權極度分散情況下,如何保證公司控制權

公司控制權最直接的保障形式,就是用實打實的股權比例保障。但如果遇到股權分散的情況,要始終確保創始人的控制權,還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配合實現。

控制權

第一種方式,是表決權差異化安排。表決權差異化安排在融資平台設在境外的跨境架構的公司適用非常廣泛,但在目前的國內法律框架下,適用空間相對有限。

第二種方式,是一致行動協議或者表決權委託。

第三種方式,是通過董事會實現控制。

第四種方式,是對特定股東群體進行平台化管理。

除了上述主動保障控制權的方式外,還有一種方式屬於被控保障,即創始人的一票否決權。

如果創始人的股權比例已經被稀釋到了無法直接控制公司,並且表決權差異化安排、一致行動協議、表決權委託、控制董事會、對特定股東群體平台化管理等因各種原因無法落實,則創始人可嘗試爭取採用類似投資人的一票否決權安排,來確保自己至少在重大事項上能夠實現被動控制。

G. 開公司如何分配股權

股權的分配在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政策下會有不同的方法,以下是比較主要的分配計劃。

股權分配計劃

有兩種主要的股權分配計劃:股權分配激勵計劃(SIPS)和工資扣存儲存存款計劃(SAYE)。這些可能是國內稅收核準的方案,並且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可以合理避稅,也可以把經濟獎勵和公司的長期繁榮發展聯系在一起。

股權誘因計劃

股權誘因計劃必須是國內稅收部門核準的。他們向員工提供可以合理避稅的購買公司股票的機會,公司藉此可以增加「免費」、「合夥人」和「搭配」股份。可以提供給員工的自由股的額度是有限制的(2004年是每年3000英鎊)。員工可以用光1500英鎊的稅前工資來購買合夥人股份。

節省一如同一掙得計劃(SAYE)

節省一如同一掙得計劃(SAYE)必須徵得國內稅收部門核准。它們提供給員工在3年、5年、7年後用今年的價格購買的機會或者是給員工按現在價格高達20%的折扣。購買可以通過每月從員工的賬戶中扣除既定的數額的方式的來實現。每月的存款數目必須在5英鎊到250英鎊之間。採取此種做法免收個人所得稅。

(7)公司發展如何控制股權擴展閱讀:

股權分配核心和關鍵:

一個核心

股權分配的核心是要讓各個創始人在分配和討論的過程中,從心眼裡感覺到合理、公平,從而事後甚至是忘掉這個分配而集中精力做公司。

兩個關鍵點

一是保證創業者擁有對公司的控制權;

創始人最好具有絕對控股權,能達到67%以上的股權最好,達不到這個比例,也得超過50%以上。

二是要實現股權價值的最大化(吸引合夥人、融資和人才)。

俗話說「財散人聚」,股權就代表著未來的財,散一部分股權,才能聚起來優秀的合夥人和人才。因為相較於固定的薪資,股權更具有長遠的投資價值。一般來說,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合夥人手中的股權很有可能會翻好幾倍,遠不是固定薪資可以比擬的,創業者可以以此來說服和吸引優秀人才。

H. 公司控制權,用小股權控制公司的九種模式

關於公司控制權,很多朋友都知道萬科之爭事件吧?網紅公司ofo的否決之權之爭、賈躍亭與恆大的FF之爭,摩拜CEO不希望公司被收購但卻無力阻止…等,我們在「股權道」也分享過。

如果說ofo的創始人還沒畢業就創業所以沒有經驗;知名如萬科仍在公司控制權方面遭遇如此大的挑戰;與萬科之爭同一時間發生的,還有曾是建築玻璃排名第一的A股公司南玻,寶能系入主後,創始人和管理團隊已全部出局。

如果萬科等是因創立時間較早,以前沒這方面的意識或經驗,與萬科同一時期發生的還有平安入主汽車之家,創始團隊出局,李想說:汽車之家是泡泡網養大的,繼承了泡泡網的股權結構,而建立泡泡網股權結構時自己只有18歲,一心只想著把事情做好,讓企業可以先活下…

創業者說控制權

公司控制權,做好了並不能幫企業賺錢,甚至都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做不好可能影響企業的生死存亡。正因為這樣,以前很多創始人並不重視控制權的設計吧?

在多家明星公司發生控制權爭奪戰後,越來越多創始人開始重視公司控制權問題,比如:

創立趕集網被合並後,又創立瓜子二手車和毛豆新車網的楊浩涌說,相關條款的妥協可能是致命的,帶來的傷害可能比漲5%-10%的估值更大,瓜子是少有的在私募階段做AB股制度的公司。

而滴滴程維曾說:每一次談判,每一個條款都可能決定公司的生死。不要心疼錢,要找好的中介。

在更早時候,三六零創始人周鴻禕曾說:我在雅虎的收獲就是領悟到了對於公司控制權的把握,尤其在互聯網領域里,大家都是圍剿式發展,絕對的話語權至關重要。在決定離職後曾對馬雲說,不能失去公司的控制權。

而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為了保持公司控制權不惜放棄香港上市而改道美國;在螞蟻金服,馬雲更是能用1%的股份控制公司……

關於公司控制權,有大師說持股67%有絕對控制權,持股51%有相對控制權。

在竹子寫的《公司控制權.用小股權控制公司的九種模式》一書里有約50個案例,有知名公司案例也有經法院判決的不知名小公司案例,可以看到 有人持股 1% 就能控制公司,而有人持股90% 也無控制權,股權不是掌握公司控制權的唯一手段。

本書以案例分析為主,從以下方面通過案例說明公司控制權的內容。

第一部分,公司控制權的基礎

國內有兩種公司:

一種是有限責任公司,大部分公司都是此類。

二種是股份有限公司,上A股、科創板、新三板的企業,以及少數沒上市的企業都是此類。

兩種公司的法律規則是不同的,所以不要盲目相信上市公司的案例哦,上市公司的做法在你的公司可能並不適用。

有限責任公司的規則更寬松,設計公司控制權的空間更大。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的規則更嚴格,設計公司控制權的空間更小。

有專家說,A股上市公司不能實行同股不同權,所以就無需做同股不同權設計了。

可是,假設公司從成立到上市共花5年時間,如果這5年創始人不能掌握控制權,也許公司早就易主了,能不能走到上市都是未知,就算能上市也和你沒關系了?比如摩拜?

在前期能保護控制權,才能按創始人的設想一步步往前走吧?如果象ofo那樣連早期都過去了,還有機會走到上市么?

關於控制權,並不是設計好就可以一成不變,每輪融資、每次有投資人進來可能都會面臨一輪調整,上市前也可能需要調整,如何在每次調整中能掌握控制權,也是創始人需要考慮問題吧。

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AB股,可賈躍亭的FF用了AB股仍被恆大牽制差點無路可走。在本書的案例可看到,AB股只是比較簡單的方式,除了AB股以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方式。

在公司以外,經常用作員工持股平台的還有有限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企業一般作為目標企業的股東存在,不作用直接經營的企業實體。

一說到控制權,很多大師會說用有限合夥企業,可那隻是異想天開而已,投資人會讓你裝進合夥企業里么?也只有員工持股才可以裝進合夥企業吧。

大師們經常說的九條股權生命線,本書也會有介紹,但從書中多個經法院判決的案例可以看到,傳說最重要的股權生命線可能是假的,有些人持股70%、持股90%都沒有控制權。

第二部分,用小股份控制公司的九種模式

這部分以知名企業案例為主,主要案例在「股權道」微信公眾號發過,雖然本書以此命名,但這部分很多人已看過,不是最重要的,九種模式只相當於舉個例子,最重要的還在後面哦。

AB股模式早已廣為人知,但AB股並非萬能,比如賈躍亭的FF用了AB股不也差點被恆大牽制而走向末路么?所以阿里巴巴沒有用AB股而自創阿里合夥人模式吧?

巨人網路的超級AB股比一般的AB股更有效,只是知道的人少,就算我們發過文章關注的人也很少吧。很多時候,知名度和質量並沒什麼關系,比如好多雞湯文有上千萬的閱讀…

第三部分,從六個層面掌握公司的控制權

此部分是這本書最重要的部分,從股權、股東會、董事會、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管理層六個層用案例說明公司控制權的設計。

比如AB股是通過股東會層面掌握控制權,而阿里合夥人制度則是通過董事會層面掌握控制權,完全不同的規則和操作模式哦。

六個層面,每一層面都有多個案例,大部分是經法院判決的靠譜案例,並非道聽途說。

比如有人投資0元成為大股東、有持股1%的小股東扳倒99%的大股東決定、有公司通過架空董事會而控制公司、有董事長因為拒絕主持會議被免職、有人為了爭董事長或法定代表人之位而進監獄…

更驚險的產聯電氣,創始股東用特權控制公司,並非一般公司用的AB股。

雖然曾某隻持股40%,另兩位股東合計持股60%,但曾某可行使股東特權申請撤銷經60%股東同意的決議,雙方為爭奪控制權打了10多場官司。

兩位共持股60%的股東打了多輪官司摸清規則後,無法改變規則就改變打法,換一種方式爭得控制權。

第四部分,用三種工具控制公司

三種工具主要包括股東協議、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和董事會會議。

股東協議部分以多家上市公司案例為主,公司章程和股東會議、董事會會議則多是經法院判決的案例。

有人將股東協議和公司章程混為一談,認為公司章程沒規定的股東協議規定就可以…

其實不然,在本書經法院判決的案例中看到,當股東協議與公司章程的規定不一時,股東協議並不能當然起到公司章程的作用。

有股東以為持股51%就有控制權了,卻不知簽了個喪失控制權的協議…

公司章程部分的案例可看到,有人在公司章程規定無表決權,有的公司章程無法在工商局備案,有的公司章程差幾個字導致喪失控制權,有的公司章程有假簽名,有的公司章程與股東協議矛盾…各種不同情況的公司章程,導致不一樣的後果。

就算設計好了股東協議、公司章程,如果不重視股東會會議、董事會會議的操作,也可能丟了控制權。

比如有的案例,經持股90%股東同意的決議因會議通知不當被撤銷,有持股99%大股東同意的決議因差30分鍾開會被否,也有人因沒按程序開會弄丟董事長之位…

整本書以案例為主,當小說看也是可以的。

第五部分,精華案例匯總

大師說持股67%有絕對控制權,持股51%有相對控制權,這是在沒有設計的情況下才成立的。

書中有多個經法院判斷的案例可看到,只要在公司章程加上一句話,就能讓持股67%的股東沒有控制權。

比如中審公司,持股75%的股東沒有控制權;新雅樂房地產公司,持股90%的股東無控制權;保力公司,持股90%的股東無控制權;森林公園公司,持股70%的股東無控制權…

森林公園公司共有兩家股東,股權結構是7:3,就是大師說的最優股權結構。

可森林公園公司持股70%的股東也無控制權,最後兩家股東鬧翻無法解決,被法院判決解散公司。世上並不存在最優結構,如果有,就是那個最容易收智商稅的結構吧。

書中的部分精華案例匯總如下:

股權設計不是做0-9的簡單數量題,如果是,5歲小朋友就可以做了,哪還需要什麼大師呀?

而公司控制權的設計,更不只是幼兒園級數學題的簡單股權分配和AB股。

想做到用小股份控制公司,除了大家都知道的AB股、一致行動、委託投票這些簡單的模式以外,還可通過公司章程和股東協議創造出無限可能。

公司控制權設計的建議

創始人要吸引合夥人、要融資、要用股權激勵員工,一邊要分享股權,又一邊又要保障控制權,公司控制權問題困擾許多創業者,建議按以下原則考慮。

(1 )處理好三個比例的關系

與股權有關的因素包括:投入比例、財產利益分配比例、投票權或控制權比例。

三個比例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比如書中有案例可看到,有股東0元出資成為持股70%的大股東;也有持股40%的股東超越持股60%的股東而掌握公司控制權。

為解決分享股權和保留控制權的矛盾,竹子建議:

投入比例與財產利益分配比例保持同比例,就是:投入比例= 股權比例 =財產分配比例。

拋開股權比例另外做公司控制權的設計,就是 股權比例 ≠投票權比例。

也可以投入比例≠ 股權比例 ≠財產分配比例≠投票權比例,但一般公司不建議這么做,因為這樣過於復雜,如操作不當容易發生問題。

(2 )單層公司層面的設計

在單個公司層面設計公司控制權,就如書中第三、第四部分介紹的,用三種工具,從六個層面進行考慮和設計。

國內公司,可結合公司法的規定進行設計,需要准確、深度理解法律後加以運營。

為什麼說有人持股1%也能控制公司?比如前面介紹過的巨人網路超級AB股模式,並不需要通過普通的AB股就能實現,無需華為的工會持股或螞蟻金服的合夥企業雙層架構,只在目標公司單層架構內就可實現。

因為公司法第42條規定: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 除外 。

就是這個「 除外 」,給同股不同權設計留下很大空間,就看你有沒能力和水平去運用哦。

為什麼大師說持股67%有絕對控制權?而書中經法院判決的案例卻看到有人持股90%也沒有控制權?

因為公司法第43條規定: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等的決議, 必須 經代表2/3 以上 表決權的股東通過。「必須」、「以上」,就是可以多於、不可以少於。

法律上看似很簡單的一個字,一個詞,隱含豐富的含義,有多少人足夠准確理解並善於運用呢?

營銷高手也許能成功收智商稅而造富,但如發生控制權爭議去到法院未必有效哦。

管理求效率,合適就好,並無絕對標准;但法律求准確,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3 )多層企業架構設計

前面說的是從單個公司層面解決控制權問題,就是只需要用創始人直接持股的方式就能解決。

但有時受各種條件限制,單靠創始人直接持股不一定能解決控制權的問題,就需要通過多層企業架構來解決。

比如螞蟻金服,就是將員工持股裝入有限合夥企業平台,再由馬雲控制員工持股平台,從而間接控制公司。

比如華為,將員工持股裝入工會,既可通過控制工會持股而控制公司,也可通過同股不同權模式實現任正非對公司的控制。

比如三六零公司,將財務投資人的持股裝入上一層的有限責任公司,周鴻禕通過控制上一層的有限責任公司而間接控制上市公司。

這就是大師說的頂層設計吧,用高大尚的詞更容易收智商稅咯,但能不能真正掌握控制權另當別論哦,誰讓願意為智商稅付費的人遠高於為干貨付費的人呢?

買書的朋友,如果覺得有用可以在購買平台留言告訴後面的人;如果有其他意見,可以來「股權道」告訴我們哦。

I. 公司股權應怎樣合理分配

我們現在的公司股權的分配,需要考慮安全,也需要考慮其他因素,股權投資分配要做到以下:

一個核心:股權分配的核心是要讓各個創始人在分配和討論的過程中,從心眼裡感覺到合理、公平,從而事後甚至是忘掉這個分配而集中精力做公司。

兩個關鍵點:一是保證創業者擁有對公司的控制權;創始人最好具有絕對控股權,能達到67%以上的股權最好,達不到這個比例,也得超過50%以上,因為公司需要有一個能夠拍板的領導者,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公司的發展方向,也能激發團隊做大企業的信心和動力。

二是要實現股權價值的最大化(吸引合夥人、融資和人才)。俗話說「財散人聚」,股權就代表著未來的財,散一部分股權,才能聚起來優秀的合夥人和人才。因為相較於固定的薪資,股權更具有長遠的投資價值。

想要知道公司股權應怎樣合理分配,我們可以了解一下明德。明德天盛是由深諳中國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高管、券商保代,實戰經驗豐富的企業戰略與管理顧問,資深的投融資、法律、財務專家以及一定的政府資源背景的人士共同創設,專注於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並以獲取超額回報。

【如果你還有有關公司分配股權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跟老師對話交流。】

熱點內容
關於股票交易的經典電影 發布:2025-02-09 13:06:48 瀏覽:166
如何操作個人基金 發布:2025-02-09 13:00:44 瀏覽:61
大慶有哪些基金公司 發布:2025-02-09 12:53:02 瀏覽:449
中軟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大跌 發布:2025-02-09 12:50:33 瀏覽:560
多氟多股票歷史最低是多少 發布:2025-02-09 12:41:03 瀏覽:107
股權證的股權依據是什麼 發布:2025-02-09 12:35:09 瀏覽:783
股票交易心裡分析 發布:2025-02-09 12:18:38 瀏覽:845
青島金融分析師月薪多少 發布:2025-02-09 12:18:37 瀏覽:310
收購股權屬於什麼類別項目 發布:2025-02-09 12:16:00 瀏覽:325
四十歲的女人如何理財 發布:2025-02-09 11:49:33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