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期貨交叉套期
⑴ 什麼是套期交易
套期交易就是套期保值交易。套期保值指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方向相反、數量相等的同種商品的期貨合約, 進而無論現貨供應市場價格孝轎衡怎樣波動,最終都能取得在一個市場上虧損的同帆悶時在另一個市場盈利的結果, 並且虧損額與盈利額大致相等,從而達到歸巧做避風險的目的。
⑵ 期貨中交割是什麼意思套期保值是什麼意思
商品期貨交易的了結(即平倉)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對沖平倉;二是實物交割。實物交割就是用實物交收的方式來履行期貨交易閉余的責任。因此,期貨交割是指期貨交易的買賣雙方於合約到期時,對各自持有的
到期未平倉合約按交易所的規定履行實物交割,了結其期貨交易的行為。
套期保值(hedge),是指以規避現貨價格波動風險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期貨市場的基本經濟功能之一就是其價格風險的規避機制,而要達轎拆滾到此目的的手段就是套期保值交易。傳統的套期保值御唯是指生產經營者在現貨市場買進或者賣出一定量現貨商品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者買進與現貨品種相同,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商品合約,以一個市場的盈利彌補另一個市場的虧損,達到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目的。
⑶ FRM知識點梳理:基差風險(basis risk)
FRM考試中,期貨的相關計算是考試重點。其中對於期貨當中的基差風險,多數同學覺得不是很好理解。針對該問題,深空網為則舉滑大家詳細梳理了相關知識點,快跟著一起學習吧~
基差風險的概念
基差風險是指保值工具與被保值商品之間價格波動不同步所帶來的風險。基差(basis)即現貨成交價格與交易所期貨價格之間的差,其金額不是固定的。
基差的波動給套期保值者帶來了無法迴避的風險,直接影響套期保值效果,特別是當採用替代品種保值時。
基差風險產生原因
1、套期保值交易時期貨價格對現貨價格的基差水平及未來收斂情況的變化。由於套利因素,在交割日,期貨價格一般接近現貨價格,即基差約等於零。
因此,套期保值交易時的基差水平、基差變化趨勢和套期保值平倉對沖的時間決定了套期保值的風險大小及盈虧狀況。
2、影響持有成本因素的變化。在理論上,期貨價格等於現貨價格加上持有成本,該持有成本主要包括儲存成本、保險成本、資金成本和損毀等等。如果持有成本發生變化,基差也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套期保值組合的損益。
3、被套期保值的風險資產與套期保值的期貨合約標的資產的不匹配。
我國2006年以前沒有豆油期貨合約,由於大豆價格與豆油價格波動的高度相關性,所以豆油生產商或消費商使用國內大豆期貨合約來孫臘為豆油價格進行套期保值,這種套期保值被稱為交叉套期保答凳值。
學習更多有關FRM的知識,可直接點擊2022年FRM最新備考資料下載>>,免費領取資料包
交叉套期保值的基差風險geng大,因為其基差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來源於套期保值資產的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的價差,另一部分來源於套期保值資產的現貨價格與被套期保值資產的現貨價格的價差。
由於被套期保值的風險資產與套期保值期貨合約的標的資產不同,其影響價格變化的基本因素也不同,導致交叉套期保值的基差風險相對偏高。
4、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隨機擾動。
由於以上四個方面的原因,在套期保值組合持有期間,基差處於不斷的擴大或縮小變化中,因而使套期保值組合產生損益。
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由於影響某一資產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的因素相同,使套期保值基差的波動幅度相對較小且穩定在某一固定的波動區間中,在該波動區間內產生的套期保值組合盈利或虧損較小,因而不會對套期保值的有效性產生太大影響。
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市場會出現對套期保值不利的異常情況,導致套期保值基差持續大幅度擴大或縮小,從而使套期保值組合出現越來越大的虧損,如果不及時止損,將對套期保值者造成巨大的虧損。
從概率上來說,偏利正常基差水平的異常基差現象屬小概率事件,但對這類小概率事件風險處理不當的話,套期保值會造成巨大的虧損。
基差風險類型
1.風險暴露基差(exposure risk),它是由所謂的交叉套期保值(cross-hedge)(即以某類利率作為依據的期貨合同來抵補以另一類別的利率作為依據的某現貨市場金融工具的敞口風險)而產生的風險。
2.期限基差(period basis),即現貨市場金融工具面臨風險的期限與保值工具期限不一致所產生的風險。
3.收斂基差(convergence basis),它是期貨市場價格與現貨市場價格變化不一致產生的風險。
⑷ 什麼是期貨套期
期貨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 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徵是,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從而在"現"與"期"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
⑸ 套期是什麼意思
套期是指投資者為預防不利的價格變動而採取抵消性金融操作。通常在現貨市場 和期貨市場上進行兩組相反方向的買賣。擴展來說,就是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相同的期貨合約,對沖平倉,結清期貨交易帶來的盈利或虧損,以此來補償或抵消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或利益,使交易者的經濟收益穩定在一定的水平。
⑹ 套期什麼意思
你說的應該是套期保值 用你的例子 大米在現貨市場上的價格是無法確定的,但商人預期價格下跌,那麼商人就在期貨市場上買如看跌期權 因為期貨是有杠桿倍數的,用很少一部分錢就可以對沖現貨下跌帶來的風險,
⑺ 什麼叫套期
股指期貨投資者的類型有哪些?
根據進入股指期貨市場的目的不同,股指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分為三大類:套期保值者、套利者和投機者。
(1)套期保值者,是指通過在股指期貨市場上買賣與現貨價值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來規避現貨價格波動風險的機構或個人。
(2)套利者,是指利用"股指期貨市場和股票現貨市場(期現套利)、不同的股指期貨市場(跨市套利)、不同股指期貨合約(跨商品套利)或者同種商品不同交割月份(跨期套利)"之間出現的價格不合理關系,通過同時買進賣出以賺取價差收益的機構或個人。
(3)投機者,是指那些專門在股指期貨市場上買賣股指期貨合約,即看漲時買進、看跌時賣出以獲利的機構或個人。
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的原理是什麼?
股指期貨之所以具有套期保值的功能,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股指期貨的價格與股票現貨的價格受相近因素的影響,從而它們的變動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投資者只要在股指期貨市場建立與股票現貨市場相反的持倉,則在市場價格發生變化時,他必然會在一個市場上獲利而在另一個市場上虧損。通過計算適當的套沒悶期保值比率可以達到虧損與獲利的大致平衡,從而實現保值的目的。
例如,在2006年11月29日,某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組合(貝塔系數為1)總價值為500萬元,當時的滬深300指數為1650點。該投資者預計未來3個月內股票市場會出現下跌,但是由於其股票組合在年末具有較強的分紅和送股潛力,於是該投資者決定用2007年3月份到期的滬深舉正300指數期貨合約(假定合約乘數為300元/點)來對其股票組合實施空頭套期保值。
假設11月29日0703滬深300指數期貨的價格為1670點,則該投資者需要賣出10張(即500萬元/(1670點*300元/點))0703合約。如果至2007年3月1日滬深300指數下跌至1485點,該投資者的股票組合總市值也跌至450萬元,損失50萬元。但此時0703滬深300指數期貨價格相應下跌至1503點,於是該投資者平倉其期貨合約,將獲利(1670-1503)點*300元/點*10=50.1萬元,基本彌補在股票市場的損失,從而實現套期保值。相反,如果股票市場上漲,股票組合總市值也將增加,但是隨著股指期貨價格的相應上漲,該投資者在股指期貨市場的空頭持倉將出現損失,也將基本抵消在股票市場的盈利。
需要提醒投資者注意的是,在實際交易中,盈虧正好相等的完全套期保值往往難以實現,一是因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使套期保值者難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意的數量和交割日;二是由於受基差風險的影響。
何謂基差?它對套期保值有何影響?
理論上認為,期貨價格是市場對未來現貨市場價格的預估值,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由於影響因素的相近,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往往表現出同升同降的關系;但影響因素又不完全相同,因而兩者的變化幅度也不完全一致,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基差來描述。基差就是某一特定地點某種商品的現貨價格與同種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貨合約價格間的價差,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基差有時為正(此時稱為反向市場),有時為負(此時稱為正向市場),因此,基差是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實際運行變化的動態指標。
基差的變化對套期保值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從套期保值的原理不難看出,套期保值實際上是用基差風險替代了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風險,因此從理論上講,如果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之初與結束套期保值之時基差沒有發生變化,就可能實現完全的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者在交易的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基差的變化,並選擇有利的時機完成交易。
同時,由於基差的變動比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各自本身的波動要相對穩定一些,這就為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且,基差的變化主要受制於持正察悔有成本,這也比直接觀察期貨價格或現貨價格的變化方便得多。
股指期貨套期保值一般應遵循什麼原則?
(1)品種相同或相近原則
該原則要求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操作時,所選擇的期貨品種與要進行套期保值的現貨品種相同或盡可能相近;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兩者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價格走勢的一致性。
(2)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則
該原則要求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操作時,所選用期貨合約的交割月份與現貨市場的擬交易時間盡可能一致或接近。
(3)方向相反原則
該原則要求投資者在實施套期保值操作時,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買賣方向必須相反。由於同種(相近)商品在兩個市場上的價格走勢方向一致,因此必然會在一個市場盈利而在另外一個市場上虧損,盈虧相抵從而達到保值的目的。
(4)數量相當原則
該原則要求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操作時,所選用的期貨品種其合約上所載明的商品數量必須與現貨市場上要保值的商品數量相當;只有如此,才能使一個市場上的盈利(虧損)與另一市場的虧損(盈利)相等或接近,從而提高套期保值的效果。
股指期貨的期現套利及其作用?
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可由無套利模型決定,一旦市場價格偏離了這個理論價格的某個價格區間(即考慮交易成本時的無套利區間),投資者就可以在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上通過低買高賣獲得利潤,這就是股指期貨的期現套利。也即,在股票市場和股指期貨市場中,兩者價格的不一致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可能在兩個市場同時交易獲得利潤。
舉例來說。如果股指期貨價格被大大高估,比如5月8日某時某股票指數為1200點,而對應的5月末到期的股指期貨價格是1250點,那麼套利者可以借錢120萬元,買入現貨指數對應的一籃子股票,同時以1250點的價格賣出3張股指期貨(假設每張合約乘數為300元/點)。到5月末股指期貨合約到期的時候,股票指數跌至1100點,那麼該套利者現貨股票虧損為:120萬*(1100/1200)-120萬=-10萬元。假設股指期貨的交割結算價採用現貨指數價格,即1100點,那麼3張股指期貨合約可以獲利(1250-1100)*3*300=13.5萬元。如果借款利息為5000元,那麼套利者就可以獲利3萬元。
期現套利對於股指期貨市場非常重要。一方面,正因為股指期貨和股票市場之間可以套利,股指期貨的價格才不會脫離股票指數的現貨價格而出現離譜的價格。期現套利使股指價格更合理,更能反映股票市場的走勢。另一方面,套利行為有助於股指期貨市場流動性的提高。套利行為的存在不僅增加了股指期貨市場的交易量,也增加了股票市場的交易量。市場流動性的提高,有利於投資者交易和套期保值操作的順利進行。
股指期貨投機交易的風險管理有哪些基本要求?
所謂投機,是指投資者根據自己對股指期貨市場價格變動趨勢的預測,通過"在看漲時買進、看跌時賣出"而獲利的交易行為。投機者在股指期貨交易中承擔了套期保值者轉移出去的風險,投機交易增強了市場的流動性。投機者在風險管理中應高度重視至少以下五點:
(1)准確預測股指期貨價格的變動,把握趨勢;
(2)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確定止損點並嚴格執行;
(3)對獲利目標的期望應適可而止,切忌貪得無厭;
(4)盡可能選擇近月合約交易,規避流動性風險;
(5)由於投機機會的稍縱即逝以及市場行情的千變萬化,資金管理非常重要。
投機交易對知識、經驗以及風險管理能力的要求都較高,因此一般投資者應謹慎行事。
⑻ 套期保值的含義和做法
1)套期保值的含義
所謂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為了配合現貨市場的交易,而在期貨市場上設立與現貨市場方向相反的交易部位(或頭寸),以便達到轉移、規避價格風險的交易行為。具體地說,就是在期貨市場上頭進(或賣出)與其將在現貨市場買進(或賣出)的現貨商品數量相同的該商品的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在現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現貨商品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原來所買進的全部該商品的期貨合約。
(2)套期保值的操作
進行有效的套期保值,必須遵循操作上的四大原則:
①交易方向相對原則。也稱作「反向操作的原則」,即在兩個市場上同時或先後採取相反的買賣行動,建立起一種互相補償的機制。具體地說,在現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的同時或前後,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該種商品的期貨合約,這樣套期保值才能取得在一個市場上虧損的同時在另一個市場上必定會盈利的結果,兩者相抵,才能達到保值目的。
②商品種類相同或相關原則。套期保值所選擇的期貨品種必須與現貨市場上買賣的商品是相同種類。當然,在期貨交易的實踐中,也有一種叫作「交叉套期保值交易」的做法,即選擇一種與該現貨商品種類不同,但在價格走勢上互相影響且大致相同的相關商品的期貨合約,這種替代的期貨商品最好也是現貨商品的替代肆啟啟商品,替代性越強,套期保值的效果越好。
③商品數量相等的原則。是指在做套期保值時,選擇的期貨合約的數量要與交易者在現貨市場上買進或者賣出的實際數量相等,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保值的效果。
④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則。是指套期保值時,所選用的期貨合約的交割月份最好與交易者將來在現貨市場上實際買進或賣出的現貨商品的時間相同或相近,這樣才能達到到交割月份進行對沖,完成套期保值交易。
(3)套期保值的功能
套期保值是一種有意識的防禦性措施,是通過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反方向運作,形成現貨與期貨一盈一虧的結果,經過盈虧相抵,達到減少或規避價格風險的目的。其功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穩定社會生產成本。由於可進行套期保值,企業可以根據既定的成本開支來安排生產經營,穩定其生產經營活動,進而達到對社會成本的穩定作用。
②促進形成合理的價格水旁胡平。套期保值行為本身具有一種平抑商品價格的作用,這是期貨「發現價格」功能的一個重要方面。
當市場價格偏低時,保值者便會在期貨市場上競相購入合約,使價格回升;當市場價格偏高時,保值者會紛紛賣出合約,使價裂如格回落,這樣就可以促使該商品價格趨於穩定,從而形成合理的價格水平。
③為企業防範價格波動提供了有力手段。企業可以根據自己對商品價格變化趨勢的判斷,選擇自己在期貨市場上的買賣方向,進而消除因商品價格的波動產生的不利影響。
④促進產品銷售,減少企業存貨積壓的困境,並節儉大量的倉儲費用。
⑼ 外匯套期保值是什麼
外匯套期保值是利用外匯期貨交易,確保外幣資產或外幣負債的價值不受或少受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可以分為外匯期貨賣出套期保值、外匯期貨買入套期保值、交叉套期保值。賣襲
其中,外匯期貨賣出套期保值是指在現匯市場上處於多和伏頭地位的交易者為防止匯率下跌,在外匯期貨市場上賣出期貨合約對沖現貨的價格風險。
外匯期貨買入喚配攜套期保值是指在現匯市場處於空頭地位的交易者為防止匯率上升,在期貨市場上買入外匯期貨合約對沖現貨的價格風險。
交叉套期保值是指利用相關的兩種外匯期貨合約為一種外匯保值。
⑽ 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功能是怎樣實現的
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是怎樣實現的
套期保值(Hedging)是指以迴避現貨價格風險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套期保值的基本形式有兩種,即買入保值和賣出保值。兩者是以保值者在期貨市場上買賣方向來區分的。
(1)買入保值。它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貨市場買入期貨,以便將來在現貨市場買進現貨時,不致因價格上漲而給自己造成經濟損失的一種套期保值方式。這種用期貨市場的盈利對沖現貨市場虧損的做法,可以將遠期價格固定在預計的水平上。買入套期保值,是需要現貨商品而又擔心價格上漲的客戶常用的保值方式。例如,在3月1日,某銅加工廠一個月後需用50噸銅作原材料。當前銅現貨價每噸17000元。為鎖定成本,迴避價格上漲的風險,該廠在當日買進4月份交割的銅期貨50噸,價格是每噸17100元。到4月1日時,現貨價格漲到每噸17100元,期貨價格漲至17200元。此時該廠賣出已持有的50噸期貨合約,平倉盈利是5000元,即該廠在期貨市場共賺5000元。同時,該廠在現貨市場買進50噸現貨作原料,而此時的現貨價格每噸已漲100元,所以,在現貨市場又多付出5000元,盈虧相抵,該廠不虧不賺,避免了價格波動的影響。
(2)賣出保值。它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期貨,當現貨價格下跌時以期貨市場的盈利來彌補現貨市場的損失,從而達到保值目的的一種套期保值方式。賣出保值主要適用於擁有商品的生產商或貿易商,他們擔心商品價格下跌使自己遭受損失。例如,某銅冶煉廠計劃在4月份賣出50噸銅錠,當時現貨價格為17000元/噸,由於擔心4月份銅價下跌造成損失,於3月1日以每噸17100元的價格賣出4月份交割的銅期貨進行保值。一個月後,銅現貨價格跌至每噸16900元,期貨價格跌至每噸17000元,該現貨市場發生虧損5000元,在期貨市場獲利5000元,正好抵消。
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能有助於迴避價格風險,達到保值的目的,是因為期貨市場上存在一些可遵循的經濟規律:
(1)同種商品的期貨價格走勢與現貨價格走勢基本一致。
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雖然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市場,但由於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在同一時空內,會受相同的經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而一般情況下兩個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相同。套期保值就是利用這兩個市場上的價格關系,分別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做方向相反的買賣,取得在一個市場上出現虧損的同時,在另一市場上盈利的結果,以達到鎖定成本的目的。
(2)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價格隨期貨合約到期日的臨近,存在兩者合二為一的趨勢。
期貨交易的交割制度,保證了現貨市場價格與期貨市場價格隨期貨合約到期日的臨近而逐漸接近,最終合二為一。期貨交易規定合約到期時,必須進行實物交割或差價結算。到交割時,如果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不同,例如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就會有套利者買入低價現貨,賣出高價期貨,以低價買入的現貨在期貨市場上高價拋出,在無風險的情況下實現盈利。這種套利交易最終使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趨於相同。
正是上述經濟原理的作用,使得套期保值能夠起到為商品生產經營者最大限度地降低價格風險的作用,保障生產經營活動的穩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