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比增資的股權比例如何確定
Ⅰ 增資如何計算股權
法律分析:對於增資後注冊資本的計算方式,可以根據原股東的股份比例和新增的股本數額在總股本中的佔比,由評估機構評估來確定總的注冊資本金額和各個股東的佔比。具體可由股東協商確定或者由公司章程規定。
公司增資應當由股東會決定。公司增資通常按照以下程序進行:首先由董事會提出增資議案,然後依照法定程序召集、召開股東會,並就此進行表決。股東會對公司增加註冊資本作出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如果公司章程有更高要求,則以公司章程為准)。
投資(包括增資)應當遵循自願的原則,多數股東不應當強迫少數股東增資,因此,在作出增資決議的同時,應當規定不同意增資的處理方法,比如由同意增資的股東認購不同意增資的股東的增資份額。若如此,公司的股份將按照各股東的實際出資比例重新計算,未增資的股東的股份就會因此被稀釋。此外,也可以由同意增資的股東以公平價格(比如公司凈資產)收購不願意增資的股東的股份。但是,對於同意增資的股東而言,如果股東會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作出增加註冊資本的決議,其就有增資的義務,不履行增資義務的股東應當向已足額認繳新增資本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四條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第一百七十八條 有限責任公司增加註冊資本時,股東認繳新增資本的出資,依照本法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繳納出資的有關規定執行。 股份有限公司為增加註冊資本發行新股時,股東認購新股,依照本法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繳納股款的有關規定執行。
Ⅱ 增資比例怎麼算
公司增資後注冊資本及股權比例如何計算
陳小姐來所咨詢:
陳國江律師解答:
從工寬岩商登記的角度而言,增資後公司的注冊資本是120萬。
股權比例如何確定並無明確規定,要由股東自行協商確定。確定股權比例一般要先確定公司的原股東權益,然後根據原股東權益及增資的金額以確定增資後股東的股權比例。確定原股東權益,可以以公司凈資產為准,也可以通過評估確定,具體原股東及增資人協商。比如,假如你們的公司現在的股東權益是180萬,現在增資20萬,那麼,總股東權益是200萬。新股東股權比例:10%,[20/(180+20)]。你和朋友為36%[(180*40%)/200]和54%[(180*60%)/200]。當然,這種計算只考慮了公司的資產狀況,確定股權比例還要考慮其它因素,有公司自身的因素,比如公司的經營狀況、技術水平、營銷網路、知識產權、發展前景、對資金的需求程度等等,也有社會及經濟的因素,比如行業發展情況、經濟狀況、產業政策等,還有股東自身的因素,比如對公司及行業的認可程度、個人的社會地位及影響力、對公司的影響、股東之間的關系等。因此,可以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由新老股東協商確定公司增資後的股權比例。你們的情況,如果你們原股東認為,公司前景好,只願意給新股東公司低於10%的股權,並且新股東也同意,這樣是可以的。
增資擴股如何計算
這個價錢需要你們雙方協商,但是正常情況來說,他應該投入比份額更多的資金。
學校初創時期是風險最大的時期,而正在發展階段,也就是說風險最大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再參股,不可能按照初始的份額投入,肯定要投入多於份額的資金,這樣才算公平,因為後來沒宴的股東和初始股東承擔的風險都不一樣,怎麼可能用同樣的對價享受同樣的收益。
至於溢價怎麼定,得看你們那邊的具體經濟情況,比如你們的收入情況,經營風險情況,財務狀況等等,至於投入多少,對你來說肯定是越多越好,他就是越少越好,這個要具體協商,不了解具體行情這個不好說,但是肯定要高於份額的資金是肯定沒錯的。
關於公司如何增資及比例疑問?
1、可以到工商局辦理增資手續
2、如果約定增加入的股東暫40%股份,那說明股東注冊資本20萬只暫60%,如果貴公司這兩年沒有盈利也沒有虧損的情況下,那新加入的股東至少要應拿出13.333334萬元其貳股東才合算,這樣公司注冊資本總額就變更為33.333334萬元;如果這兩年貴公司是盈利的,那麼要看增資前所有者權益是多少,因為這里沒有數據,所以不好測算,但有一點後加入的股東想進來,那他們最好必須拿出比原股東更多的錢投入,枯巧銀原股東才合算,多出注資的部分,公司可以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股東增資怎麼算
增資前注冊資本100萬元,假定原有股東4人,每人出資25萬元,占股比例各25%。
增資30萬元,增資後注冊資本130萬元,新增的30萬元全部由其中一個股東認繳,該股東前後共出資55萬元,占股比例42.31%(55/130),其餘3股東各佔19.23%(25/130)。
如何計算增資擴股後的股份佔比
股東自有股份數/公司總股份數
公司增資擴股怎麼計算
問題不清楚啊!
企業IPO前後的凈資產肯定是不一樣的,IPO前要完成股份制改造,各股東都有持股股數,上市後也有持股股數,持股股數與總股本比較就是持股比例。
IPO後,凈資產要歸全體股東持有,故IPO前股東要對IPO前形成的凈資產(非股本)進行分配,增資是一個分配方法,以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資本公積轉增資本。若不轉就吃虧了,因為有IPO新進股東,必將稀釋權益。
增資的數量可以直接看增資前後的注冊資本。
公司對外增資擴股,其後的股份比例如何計算???
評估公司凈資 產,原股東根據凈資產折和股份比例,新股東溢價部分記入公司資本公積。
新股東增資後股權比例確定
新股東出資額作為分子,新股東出資加凈資產作為分母,相除就可以算出來了,也就是3/203!
現金直接匯入乙公司的的銀行賬戶,銀行出具匯款票據,拿到工商局備案!
增資是按注冊資本還是所有者權益算比例 10分
按注冊資本,比如原注冊資本10萬,現在為了擴大公礎規模需要增加100萬,這個需要增加的100萬要到工商局申請增加註冊資金100萬。在工商局沒有批准前增加的100萬投資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100萬」等工商局批准增資後方可轉入實收資本。
公司經營若干年後,部分股東增資,如何計算稀釋後的股權比例?麻煩告訴我
法律橋網友soft_hua咨詢: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想咨詢一下:假如三個人A,B,C投資一個公司,開始30萬,每個各出10萬,一年後公司資產變成60萬,這時候為了繼續擴大業務召開股董會希望三位股東再一共投資10萬,這時候A,B表示願意繼續投資,但C卻表示不願意再投資了。 如果最後由A,B兩人再投資10萬 那麼A,B兩人的原先股本一定增加,而C原先的股本則對應的被稀釋。請問這時候該如何重新計算這三個人各自所佔的股份呢? C股份被稀釋多少呢?謝謝上海文淳光律師解答:三人可以按投資額確定股份比例,也可以按約定確定股份比例,如果按投資額確定則為15萬、15萬、10萬,即37.5%、37.5%、25%。廣州辛巴哥哥律師解答:計算方法如下:「三年後公司的資產變成60萬」,則此時三個人各自對應的資金為20萬、20萬、20萬,「A,B兩人再投資10萬」,那麼此時A、B的資金為30萬、30萬。公司的總資金為80萬。計算各自的股權份額為30/80=37.5%,30/80=37.5%,20/80=25%。
Ⅲ 第68問:增資擴股後,股東的持股比例怎麼算
公司增資擴股後,股東的持股比例究竟怎麼算比較合適?
一般情況下,增資擴股存在以下兩種方式
1.由股東自行內部增資
①公司原股東可按照自己所佔股權比例增資,增資後股權比例不發生改變。
由於雙方出資增資的比例與本身所持股權比例相同,因此雙方股權均不發生改變。
②公司原股東未能按照所佔股權比例增資,則需要按照協議重新計算並分配股權
甲股東總出資額為110萬元,占公司增資後注冊資本的36.67%
乙股東總出資額為190萬元,占公司增資後注冊資本的63.33%
2.由外部注資增資
老張的公司就屬於這種情況,增資人並非原有的創始股東,投資金相對較大,一旦按照出資比例直接分配股權,就會導致創始人股權被大量稀釋。
合理的股份分配在這種情況下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都知道,公司創始之初的風險是最大的。在平穩運營後,投資風險明顯減小,利潤增多那麼,讓後期進入的投資人與公司創始人使用相同的股權分配法則顯然有失公平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可以先行統計自身的價值,在運營良好的情況下,公司價值必然高出注冊資本。
以此為基數為新股東計算股份,既不會對創始人權造成大量的稀釋,也能讓新股東滿意
當然,在由外部注資的情況下,還有另一種方式— 股東協商分配 。
畢竟後期注資的股東本身已經躲過了企業風險最高的階段,注資後,是否參與到公司的管理與運營中都是股權分配時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
因此股東協商決定分出合理的股權給予投資人也是非常實用的一種手段
股權分配本身並沒有嚴格的規定,擁有更多股權的人,在擁有更多利潤的同時,也要為公司承擔更多的責任
沒有一種演算法能一次性分配出完美的股權比例,在增資後計算股權時,股東之間應多多協商,擬定合適自己企業的計算方式。
Ⅳ 增資擴股如何計算比例
增資擴股計算持股比例,一般有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1、由股東自行內部增資:公司原股東按照各自所佔股權比例增資,股權比例不改變;
2、公司原股東沒有按照所佔股權比例增資,這種情況是需要按照協議重新計算並分配股權的。
外資增資規定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增加註冊資本的具體規定,應按照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外商投資企業調整投資總額和注冊資本有關規定及程序的通知》執行。其主要內容是: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企業,不能調整注冊資本:調整後的注冊資本數額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企業有經濟糾紛且進入司法或仲裁程序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規定外方可先收回投資,且已回收完畢的等。
企業增加註冊資本的具體程序應是:企業向審批機關提交董事會決議和董事長簽署的申請書等文件;審批機關在接到上述有關文件後,以書面形式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經審批機關審查同意後,企業按照變更登記的有關規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五條 有限責任公司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公司名稱和住所;
(二)公司經營范圍;
(三)公司注冊資本;
(四)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
(五)股東的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時間;
(六)公司的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議事規則;
(七)公司法定代表人;
(八)股東會會議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
股東應當在公司章程上簽名、蓋章。第三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應當向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
出資證明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公司名稱;
(二)公司成立日期;
(三)公司注冊資本;
(四)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繳納的出資額和出資日期;
(五)出資證明書的編號和核發日期。
出資證明書由公司蓋章。第三十三條 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
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並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並說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
Ⅳ 增資擴股後的持股比例計算
一、正文回答
由股東自行內部增資;
1、公司原股東按照各自所佔股權比例增資,股權比例不改變;
2、公司原股東沒有按照所佔股權比例增資,這種情況是需要按照協議重新計算並分配股權的。
二、分析
增資人並非原有的創始股東,若是按照出資比例直接分配股權,就會導致創始人股權被大量稀釋。眾所周知,公司創始之初的風險是最大的,在平穩運營後,投資風險明顯減小,利潤增多。若後期進入的投資人與公司創始人使用相同的股權分配法會有失公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可以先行統計自身的價值,以此為基數為新股東計算股份,這樣既不會對創始人股權造成大量的稀釋,也能讓新股東滿意。
三、增資擴股計算方法是什麼
公眾股東有權在公司增資時優先考慮實繳出資比例,除非全體股東一致同意不優先考慮出資比例。如果公司增資時原股東按出資比例認繳出資,則前後各股東持股比例保持不變。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原股東的出資可以是現金或實物,也可以是可以貨幣計價的非貨幣性資產,如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
Ⅵ 增資後股權比例怎麼計算
增資後股權比例由股東自行協商確定。確定股權比例一般要先確定公司的原股東權益,然後根據原派搏股東權益及增資的金額以確定增資後股東的股權比例。
增資就是公司為擴大經營規模、拓寬業務、提高公司塵碧祥的資信程度而依法增加註冊資本金的行為。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慧遲178條,有限責任公司增加註冊資本時,股東認繳新增資本的出資,依照本法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繳納出資的有關規定執行。
股份有限公司為增加註冊資本發行新股時,股東認購新股,依照本法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繳納股款的有關規定執行。
Ⅶ 增資擴股的股權比例怎麼計算
增資後股權比例怎麼計算?股份如何確定並無明確規定,要由股東自行協商確定。
確定股權比例一般要先確定公司的原股東權益,然後根據原股東權益及增資的金額以確定增資後股東的股份。
拓展資料:
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即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即股權比例,股權比例的大小,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
股權即股東的權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股權,泛指股東得以向公司主張的各種權利;狹義的股權,則僅指股東基於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綜合來講,股權就是指投資人由於向公民合夥和向企業法人投資而享有的權利。
向合夥組織投資,股東承擔的是無限責任;向法人投資,股東承擔的是有限責任。所以二者雖然都是股權,但兩者之間仍有區別。
向法人投資者股權的內容主要有:股東有隻以投資額為限承擔民事責任的權利;股東有參與制定和修改法人章程的權利;股東有自己出任法人管理者或決定法人管理者人選的權利;有參與股東大會,決定法人重大事宜的權利;有從企業法人那裡分取紅利的權利;股東有依法轉讓股權的權利;有在法人終止後收回剩餘財產等權利。而這些權利都是源於股東向法人投資而享有的權利。
向合夥組織投資者的股權,除不享有上述股權中的第一項外,其他相應的權利完全相同。
股權和法人財產權和合夥組織財產權,均來源於投資財產的所有權。投資人向被投資人投資的目的是營利,是將財產交給被投資人經營和承擔民事責任,而不是將財產拱手送給了被投資人。所以法人財產權和合夥組織的財產權是有限授權性質的權利。授予出的權利是被投資人財產權,沒有授出的,保留在自己手中的權利和由此派生出的權利就是股權。兩者都是不完整的所有權。被投資人的財產權主要體現投資財產所有權的外在形式,股權則主要代表投資財產所有權的核心內容。
Ⅷ 增資後股權比例怎麼計算
增資後股權比例怎麼計算?股份如何確定並無明確規定,要由股東自行協商確定。確定股權比例一般要先確定公司的原股東權益,然後根據原股東權益及增資的金額以確定增資後股東的股份。
拓展資料:
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即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即股權比例,股權比例的大小,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
股權即股東的權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股權,泛指股東得以向公司主張的各種權利;狹義的股權,則僅指股東基於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綜合來講,股權就是指投資人由於向公民合夥和向企業法人投資而享有的權利。
向合夥組織投資,股東承擔的是無限責任;向法人投資,股東承擔的是有限責任。所以二者雖然都是股權,但兩者之間仍有區別。
向法人投資者股權的內容主要有:股東有隻以投資額為限承擔民事責任的權利;股東有參與制定和修改法人章程的權利;股東有自己出任法人管理者或決定法人管理者人選的權利;有參與股東大會,決定法人重大事宜的權利;有從企業法人那裡分取紅利的權利;股東有依法轉讓股權的權利;有在法人終止後收回剩餘財產等權利。而這些權利都是源於股東向法人投資而享有的權利。
向合夥組織投資者的股權,除不享有上述股權中的第一項外,其他相應的權利完全相同。
股權和法人財產權和合夥組織財產權,均來源於投資財產的所有權。投資人向被投資人投資的目的是營利,是將財產交給被投資人經營和承擔民事責任,而不是將財產拱手送給了被投資人。所以法人財產權和合夥組織的財產權是有限授權性質的權利。授予出的權利是被投資人財產權,沒有授出的,保留在自己手中的權利和由此派生出的權利就是股權。兩者都是不完整的所有權。被投資人的財產權主要體現投資財產所有權的外在形式,股權則主要代表投資財產所有權的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