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期貨大漲是什麼原因
❶ 國際糧食價格上漲的原因
全球糧價上漲已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事實上,糧價上漲並非是近期才發生的事,從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開始,反映糧價最重要的指標——全球穀物價格指數就開始一路飆升,並且屢創新高。自2020年至2022年3月,全球穀物價格指數上漲已超過65%,達到了170.1,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當某一產品價格大漲,一定是供小於需導致的,比如糧價大漲,是否也意味著全球「缺糧」了呢?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糧價上漲的背後,有更深層的原因在主導。
一、到底缺不缺糧?
當前影響糧食市場最大的因素就是俄烏地緣政治沖突,俄烏兩國均是糧食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兩國的小麥出口佔全球的29%,玉米則佔到19%,大麥出口佔到近30%,葵花籽油更是佔到了70%以上,因此俄烏沖突爆發後,全球糧食市場發生了較大波動。
另一方面,除了俄烏兩國以外,其他一些糧食主產國也受到天氣等影響,紛紛預期減產。例如美國受乾旱天氣影響,冬小麥長勢偏弱,而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等大豆產量也紛紛下調,近日印度又遭遇百年一遇的高溫天氣,小麥等糧食產量也堪憂……
「缺糧」彷彿已成定局。
然而,如果從糧食總量上來看,近幾年,全球糧食產量連年增長,例如從2018年至2021年(跨年度統計,即2018-2019,2019-2020,2020-2021),全球糧食總產量分別為26.5億噸,27.1億噸和27.8億噸,而預計2021-2022年度,這一數字將增長至28億噸。這意味著,全球人均可支配糧食數量約為710斤,顯然這個數字並不低了。
因此,從總量上來看,全球糧食並沒有明顯的短缺。那麼,究竟是什麼助推著糧價大漲呢?
二、供需格局的改變
助推糧價大漲的第一個因素就是全球糧食供需格局的改變。這種改變既包括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以來導致的全球市場的供需錯配,也包括由俄烏地緣政治沖突引發的糧食進出口格局的改變,使得全球糧食貿易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
一方面,是俄烏沖突爆發後,以及隨著一系列制裁影響,兩國的糧食出口受到阻礙,這給深度依賴兩國糧食出口的國家造成了很大麻煩。例如,埃及人口高達1.05億,一直依賴於俄烏兩國的小麥出口,但自沖突爆發後,使得埃及不得不開始尋找其他小麥進口途徑,同時也使得小麥價格大漲。
其他指褲國家如敘利亞、黎巴嫩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尤其黎巴嫩在2020年其最大的港口發生爆炸以後,糧倉也被損毀,因此糧食儲備更為有限。
再加上全球糧食生產和布局的不平衡,糧食生產國高度集中,而消費進口國則相對分散,這就使得糧食供需的區域性矛盾更為突出。這種情況下,當糧食生產國發生變動時,極易影響區域糧食供給,區域供需不平衡凸顯。
於是,這些國家不得不想辦法儲備更多的糧食,這種情緒傳導到糧食市場,使得糧食保護主義開始抬游漏頭,助推糧食價格上漲。而糧價上漲反過來又加劇了進口國的財政壓力,這意味著他們不得不花費更多的錢去購買糧食。
三、能源與糧價的關系
糧食與能源的關系十分密切。
我們都知道,煤炭、天然氣是生產化肥的主要原料,而當前化肥價格大幅走高一方面是俄羅斯作為化肥生產大國出口受限後對市場產生了不小影響,而另一方面則是由於煤炭、天神逗爛然氣價格走高,直接拉升了化肥生產成本,使得化肥價格一漲再漲。而化肥是「糧食的糧食」,化肥價格上漲,勢必也會推高糧食價格。
其次,無論是糧食的播種、收割,還是運輸,都離不開石油。糧食播種收割需要用到大型農機設備,沒有燃料就無法運轉作業,而糧食進出口運輸也離不開運費,所以隨著石油價格的上漲,這些成本也將增加,最終都會反映到糧食價格上。
第三,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當石油價格的漲幅明顯高於糧價時,將有大量的糧食將被「燒掉」。我國在用糧食製作生物燃料方面有嚴格的控制,一直保持著「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但是在國際上生物燃料十分普及,且發展十分迅速。
例如,美國就有幾百座生物燃料乙醇工廠,它們一頭連著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而另一頭則連著交通業的清潔排放,因此近些年來,美國約有40%的玉米都會被加工成乙醇,然後在交通工具中被「燒掉」。
四、看「天」吃飯
農業是一個看「天」吃飯的行業,從前是,現在也是。即便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天氣變化仍然對農業,尤其是糧食作物有很大影響。
例如2019-2020年由乾旱而引發的蝗災重創東非、西亞、南亞等地區的糧食生產,其中東非有超百萬公頃的土地被蝗蟲侵擾,巴基斯坦、印度等國部分農作物受損。去年年初,巴西地區遭遇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導致大批農作物無法收割。西歐地區則暴雨成災,夏季成熟的大麥和小麥等農作物的收成都受到了影響……
然而到了今年,天氣的威脅仍在持續。專業警告稱,隨著氣候變化加速,這些極端天氣將變得更加頻繁和嚴重,這也意味著或將進一步推升糧價。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少不了資本的炒作。在糧食市場發生波動時,資本會最先嗅到,然後快速進入,擾動市場。
由此來看,糧食市場真正的「危機」遠未過去,在這些因素相互作用、疊加起效下,糧價就這樣水漲船高了。
❷ 河南玉米一夜間大漲價,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近期河南玉米價格暴漲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玉米期貨價格的長期上漲傳導到了玉米收購價上;二是烏克蘭局勢嚴峻,影響我國玉米進口量。
近期,因為俄烏沖突,在可以預見的1-2年內(沖突過後,會有一段時間局勢不穩),烏克蘭玉米進口量將會大幅減少。而能滿足我國龐大玉米進口量的,只剩下價格較高的美國玉米,又因中美關系,進口美國玉米的渠道隨時可能被制裁。玉米進口價格的上漲和進口量的不確定性,給了國內玉米價格上漲的契機。
俄烏沖突將玉米期貨價格的漲幅快速傳導到了玉米收購價格上,加上進口玉米價格上漲和進口量不確定性的預期。這就造成了近期河南玉米收購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局面。
❸ 今年的玉米價格一路上漲,到底是為什麼呢
糧食價格直接關繫到咱們農民朋友的切身利益,大家對糧食的價格都十分關注。
咱們農民朋友地里種植的玉米即將迎來收獲的關鍵期,但今年玉米的價格確是一個繞不可開的話題。因為玉米已經成為繼過過旺「蒜你狠」、「豆你玩」之後的一個社會新熱詞,那就是——今年的「玉米瘋」!
1、受全球糧食危機因素的影響
爆發的新冠疫情就是一個開始。據前段時間張文宏醫生的分析,目前全球疫情到現在一直沒有達到峰值。
但受新冠疫情的間接性影響,全球糧食危機問題比較明顯,根據聯合國的表述,全球有二十多個國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糧食危機,全球有近七億人面臨飢荒的風險,由疫情所帶來的糧食危機引發了各個國家對糧食安全的重視程度,不少國家在今年都已經出台了限制本國糧食出口的政策,這會包括玉米在內的國際和國內糧食價格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❹ 全球糧價連漲10個月,糧價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民以食為天,糧食可以說是人民賴以生存的東西,無論是什麼樣的身份地位都離不開它。如今全球糧價上漲已經10個月,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天氣惡劣,全球天氣變化導致主要的產糧國產量降低,供不應求的狀況出現,致使全球的兩家上漲。多個國家出現了乾旱的狀況,加上疫情的影響使得很多地方的運輸和工作無法正常進行,從而引起了全球性的糧食短缺導致了價格的上漲。
地球母親對我們一再的包容和忍讓,但是總有人不斷地向她索取,不斷地得寸進尺步步緊逼。如今的天氣乾旱,全球氣候的大轉變,正是她給我們的警示,提醒我們應該適可而止,應該想辦法補救已經‘受傷’的自然環境。為了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出努力。
❺ 全球糧價持續上漲,小麥大豆玉米價格漲至8年最高水平,究竟為何上漲
「人和動物爭糧」的狀況造成了大家的關心,歸根結底或是由於在過去的一年中玉米價格飛快上漲。但是價格上漲的又縱然玉米,數據信息表明在過去的一年中,全世界范疇內糧價全是客觀性上漲。
在中國農用地比較有限,短時間生產量提高比較有限的狀況下,大家或是應當積極主動擴寬進口方式,並積極主動備好庫存量,調控平穩中國玉米價格的另外,並達到中國飼料糧要求。要不然當今玉米的這類價高還會繼續在2020年維持下去。
❻ 玉米漲價為什麼這么厲害
玉米價格大漲不停的原因,簡單一點的說那就是供不應求,造成供不應求的因素,就是因為玉米的量能不足,需求增加,形成了買方市場,因此促進了價格大漲。
目前農村存有玉米的農戶越來越少,玉米被集中到了貿易商的手裡,貿易商大量的囤積糧食,對於玉米的價格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像一些玉米需求企業,飼料加工業,玉米深加工單位,養殖業等等,他們急需要玉米儲備。
當玉米供應不足的時候,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那麼只有用抬高價格進行收購,這樣就會刺激玉米價格上行,但同時也說明了經濟發展向好。
其次,玉米期貨在上升,國際糧食價格也在上漲,受玉米市場大環境的影響。這樣也就影響到了進口玉米的價格,所以說,目前玉米價格不斷的上漲也是在情理之中。玉米價格上漲,也有可能會有熱錢進入進行炒作,這樣就又進一步的促進了原本上漲的玉米行情。
玉米價格如何才能穩定
這就需要看市場變化。在新玉米上市之前,要看像小麥等其他糧食作物會不會大量投放市場,進口玉米會不會大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