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負債的股權資本成本怎麼計算
⑴ 股權資本成本的計算方法
股權資本成本計算方法: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股利增長模型 債券收益加風險溢價法
不同的方法需要考慮不同的因素,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我們主要考慮的是計算公式,取決於無風險收益率,貝塔系數以及風險溢價部分。無風險收益率主要是長期政府債券的名義到期收益率(名義就是包含了通貨膨脹率的影響),貝塔系數取決於預測期間的長短(如果公司的風險特徵無重大變化的話選擇5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但是並不是越長越好),如果公司的風險特徵發生了重大變化則應該選擇風險變化後的期間,同時還取決於收益期的選擇(不能選擇兩個極端 選擇周或者月收益) 風險溢價(是權益市場平均收益率與無風險收益率的差),這個風險溢價部分應該選擇較長的期間,並且是完整的期間,不管是衰退期還是繁榮期,這里考慮權益市場平均收益率,這個收益率的計算一般採用幾何平均數來計算,幾何平均數更適用於長期預測(復利現值計算 算兩頭 注意期數);股利增長模型就是第五章我們學習到的到期收益率的計算,這里我們主要來計算股利增長率,可以採取歷史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證券分析師的預測三種方法。股利增長率的計算如果是短期持有的話,可以採用算術平均數計算(根據歷史數據),如果是長期持有的話用幾何平均數計算;可持續增長率的方法運用是有前提的,如果滿足條件,就是保持四個不變不增發新股和回購股份,則可持續增長率等於股利增長率,則運用可持續增長率的計算公式就可以計算出股利增長率(期初期末的方法計算),證券分析師的預測(將不穩定的增長率平均化或者直接根據不穩定的增長率計算);第三種方法是債券收益加風險溢價,風險溢價可以根據經驗估計(3%-5%)或者根據歷史數據分析(權益收益率扣除債務收益率的差額)。
⑵ 計算一個公司的WACC,需要用到債務資本成本、權益資本成本等數據。如何通過年度報告數據計算
債務資本的單位成本和股本資本的單位成本根據債務和股本在資本結構中各自所佔的權重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債務資本利息率×(1-稅率)(債務資本/總資本)+股本資本成本率×(股本資本/總資本)
股本資本成本率=無風險收益率+BETA系數×(市場風險溢價)
無風險收益率計算可以以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的當年最長期的國債年收益率為准;BETA系數計算,可通過公司股票收益率對同期股票市場指數(上證綜指)的收益率回歸計算得來;市場風險溢價=中國股市年平均收益-國債年平均收益
(2)有負債的股權資本成本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1)計算公式
稅前債務成本=政府債券的市場回報率+企業的信用風險補償率
(2)本公司政府債券的市場回報率=本公司同期的長期政府債券到期收益率
(3)本公司信用風險補償率的確定
①選擇若干信用級別與本公司相同的上市的公司債券;
②計算這些上市公司債券的到期收益率;
③這些上市公司債券無風險利率=同期的長期政府債券到期收益率;
④這些上市公司信用風險補償率=這些上市公司債券的到期收益率-同期的長期政府債券到期收益率;
⑤本公司的信用風險補償率=這些上市公司債券的信用風險補償率的平均值(算數平均數)。
⑶ 股權資本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股權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
權益資本成本=無風險利率+風險溢價
rs=rRF+β×(rm-rRF)
式中:rRF--無風險利率;
β--該股票的貝塔系數;
rm--平均風險股票報酬率;
(rm-rRF)--市場風險溢價;
β×(rm-rRF)--該股票的風險溢價
無風險利率的估計:應當選擇上市交易的政府長期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作為無風險利率的代表。
市場風險溢價=rm-rRF:通常被定義為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市場平均收益率與無風險資產平均收益率之間的差異。
擴展:
一般對股權資本成本的認識存在兩種觀點:
一、企業為取得和使用這部分資金所花費的代價,其中包括籌資成本和使用該資金的成本。按照實際支付的本利和現值作為計量依據。
二、股權資本成本是企業投資於某一項目或企業的機會成本。按投資者要求的報酬率來計量。
這兩種觀點分別從資本使用方和投資方的角度來分析股權資本成本的實質。從市場經濟角度出發,後者被大多數人所認同:根據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原理,股權資本成本只能從投資者的角度來分析,其大小可以用特定投資中投資者所期望的報酬率來衡量,並表現為期望的股利和資本利得等。
⑷ 會計,財務管理問題,求公式和計算過程
會計,財務管理問題,求公式和計算過程
1、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比例纖友)=6%/(1-10%)=6.67%
2、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名義利率)=6%/(1-6%)=6.38%
3、實際利率=2*名義利率=2*6%=12%
4、從以上三種方式選擇,應選擇第二種方式。
財務管理問題73 最好能列出計算過程。謝謝!
最能反映該部門經理業績的金額=100000-100000乘以75%-8000=17000
選b
求財務管理問題具體的解答,要求給出完整的計算過程
前進鋼鐵的產權比率=3/2
南鋼股份的產權比率=70%/(1-70%)=7/3
β『=1.1/[1+(1-15%)*7/3]=0.369
前進鋼鐵的β=0.369*[1+(1-25%)*3/2]=0784
前進鋼鐵的股權資本成本=無風險利率+β*風險溢價=5%+0.784*(7%-5%)=6.568%
負債資毀旁槐本成本=12%*(1-25%)=9%
該項目加權平均資本成本=6.568%*2/5+9%*3/5=8.03%
第一年收益=20
第二年收啟純益=20*(1+20%)=24
第三年收益=24*(1+20%)=28.8
第四年收益=28.8*(1+20%)=34.56
第五年收益=34.56
……
價值=-200+20/(1+8.03%)+24/(1+8.03%)^2+28.8/(1+8.03%)^3+34.56/[8.03%*(1+8.03%)^3]=207.86
財務管理計算題 求詳細計算過程 謝謝
1、每年末付款
一次性付款20萬的現值:20/(1+10%)=18.18
5年期付5萬的現值:5*(P/A,10%,5)=18.95
10年期付3萬的現值:3*(P/A,10%,10)=18.43
採用一次性付款
2、每年初付款
一次性付款20萬的現值:20
5年期付5萬的現值:5+5*(P/A,10%,4)=20.845
10年期付3萬的現值:3+3*(P/A,10%,9)=20.277
採用一次性付款
財務管理計算題,請寫出計算過程
:(1)計算發放股票股利後所有者權益各項目的金額及所有者權益總額。
(2)發放股票股利後,假設股票價格下降的比例與股票數量增加的比例相同,計算發放股票股利後所持股票的市場價值總額,並與發放股票股利前的股票市場價值總額進行比較。
財務管理題目答案:要求有圖和計算過程。
上面的回答很准確
補充一種在excel中的計算
1. 2011年初終值=FV(8%,2,60000,,1)=134784元
2011年初現值=PV(8%,3,50000,,0)=128854.85元
2. 一次性支付: 50*9.5=47.5萬元
分期支付=10+PV(6%,20,3.5,,0)=50.14萬元
不過具體到個人情況, 如果目前資金不足, 但是未來的現金流充足, 只能選分期支付方式. 或者, 即使能夠一次性付款, 但是有比6%更好的投資標的,也應該選分期付款。否則, 不論怎麼計算, 分期付款一般都比一次性付款好, 但實際上還是有大部分的房子都是分期付款方式.
財務管理計算題,求大神。 求詳細的計算過程。
經濟訂貨批量=√2*40000*100/200=200
經濟批量存貨相關總成本=√2*40000*100*200=40000
進貨次數=40000/200=200
同樣是財務管理題目,求詳細計算過程
就是折現問題,我給你思路,你自己算後與答案比較,否則你自己永遠不會算
1,就是現值20萬
2.首先是7年的年金現值,再將此數用復利現值向前折3年
3.8年的年金現值,第9和10年復利現值,
最後三個數那個小選那個
財務管理題目:要求列出計算過程。謝謝!
1,債券成本率=(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稅率)/[債券的發行價格×(1-債券籌資費率)] =[5000*8%*(1-33%)]/5000-100= 5.46%
選A
2,借款的資金成本率=借款利息率×(1-所得稅率)=10%*(1-33%)=6.71%
選A
3,普通股資金成本率=預期第一年的股利/[普通股發行價格×(1-普通股籌資費率)]+股利固定增長率 =50/1.5*500*(1-5%)+6%=13.01%
選A
希望可以幫到你.
有疑問可以加我網路.
財務管理方面的,求詳細計算過程
這道題是關於預付年金終值的計算
F=A(F/A,i,n)(1+i)=5000*(F/A,10%,4)(1+10%)=5000*4.641*1.1
=25525.5
預付年金終值等於普通年金終值A(F/A,i,n)乘上(1+i)。
是分別存入啊。
⑸ 股權資本成本計算
股權資本成本公式:
1.股權資本成本=無風險利率悄伏+風險溢價
2.rs=rRF+β×(rm-rRF)式中:rRF--無風險利率;β--該股票的貝塔系數;rm--平均風險股票報酬率;(rm-rRF)--市場風險溢價;β×(rm-rRF)--該股票的風險溢價
無風險利率的估計:應當選擇上市交易的政府長期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作為無風險利率的代表。
3.市場風險溢價=rm-rRF:通常被定義為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市場平均收益率與無風險資產平均收益率之間的差異。
【拓展資料】
股權資本成本是投資者為了獲得企業股權資本所付出的成本和費用。該指標對於衡量股權投資效率有著重要意義和影響。在活躍和完全的資本市場環境中,股權資本成本的計量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剩餘收益折現模型有著密切相關性。由於嚴格的假設條件約束,傳統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在實證研究中的應用性降低,後來很多學者在其基礎上進行改進研究,布萊克(Black)1972年提出放棄投資者可以按照無風險利率借貸的假設,提出了「二因素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莫頓(Merton)1973年提沒碼出了多期資本資產定價模型(ICAPM),該模型基於時間連續性,包含多個CAPM模型,ICAPM的建立提高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對資本市場的適用性。
羅斯(Ross)1976年在《經濟理論》中,基本上放棄了CAPM的假設,提出了套利定價理論。該理論的假設條件和研究思路完全不同於CAPM,羅斯認為資產收益受到至少三個以上因素的影響。但是影響因素的選擇一直是理論界爭論的焦點。1992年,法瑪(Fama)和弗蘭士(French)提出三因素模型、貼現現金流模型。這些理論觀點和假設的提出為計量股權資本成本奠定了理論基礎。
有關股權資本成本計量研究的另一個方向就是剩餘收益定價模型,該模型是2003年由Gebhard.Lee和Swaminathan提出,在預測股權資本成本方面,剩餘收益定價模型比傳統的股權資本成本計量模型更有說枯運哪服力。
⑹ 股權資本成本三個公式是什麼
股權資本成本計算公式:股權資本成本=無風險報酬率+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場風險系數×(上市公司股票的加權平均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一般取特定期限的國債年利率。
定義:
股權資本成本是根據金融學理論計算出來的要求投資回報率,是投資者投資企業股權時所要求的收益率。
概述:
股權資本成本是投資者投資企業股權時所要求的收益率。估計股權資本成本的方法很多,國際上最常用的有紅利增長模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套利定價模型等。
"股權資本成本"是根據金融學理論計算出來的要求投資回報率。假設某個上市公司的股權資本成本是10%,則意味著投資者的平均回報率必須達到10%才能補償其投資於該股票的風險。
一般對股權資本成本的認識存在兩種觀點:
一、企業為取得和使用這部分資金所花費的代價,包括籌資成本和使用該資金的成本。
二、股權資本成本是投資於某一項目或企業的機會成本。
由此形成兩種不同的計量方法:前者按實際支付的本利和的現值作為計量依據;後者按投資者要求的報酬率來計量。
這兩種觀點分別從資本使用方和投資方的角度來分析股權資本成本的實質。從市場經濟角度出發,後者被大多數人所認同:根據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原理,股權資本成本只能從投資者的角度來分析,其大小可以用特定投資中投資者所期望的報酬率來衡量,並表現為期望的股利和資本利得等。"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
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⑺ 股權資本成本計算公式
你好,權益資本成本率=無風險收益率+β系數*(市場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權益資本成本是企業為取得和使用權益資本而必須支付的價格。 包括為取得股權而發生的融資費用和股東要求的投資報酬。 權益資本成本應通過權益資本總額乘以權益資本成本率來計算,權益資本成本率的確定是權益資本成本會計研究的關鍵問題。
拓展資料:
1、優先股,優先股是「普通股」的對稱性。它是由股份公司發行的股份,在分配股息和剩餘財產方面優先於普通股。優先股也是一種沒有期限的權利憑證。優先股股東一般不能要求公司中途撤回其股份(少數可贖回優先股除外)。優先股具有三個主要特徵:第一,優先股通常預先規定股息收益率。由於優先股的股息率是預先確定的,因此優先股的股息不會根據公司的經營情況而增減,一般不能參與公司的股息,但優先股可以在普通股之前獲得股息分享。對公司而言,由於固定分紅,不會影響公司的利潤分配。二是優先股權利范圍小。優先股股東一般沒有表決權和被選舉權,對股份公司的重大經營活動沒有表決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享有表決權。
2、如果公司股東大會需要討論與優先股有關的債權,即優先股的債權在普通股之前,在債權人之後,優先股的優先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分紅的優先順序。股份公司分配股利的順序是優先股在前,普通股在後。無論股份公司賺取多少利潤,只要股東大會決定分配股息,優先股就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息率獲得股息。即使普遍減持或不分紅,優先股仍應照常分紅。 (2)剩餘資產的分配優先權。
3、股份公司解散、破產、清算時,優先股優先分配公司剩餘資產。但是,優先股分配的優先順序是債權人之後,普通股之前。只有清償公司債權人的債務並有剩餘資產後,優先股才有權分配剩餘資產。在優先股被認領之前,普通股不會參與分配。
4、優先股有很多種。為了滿足部分投資者想要獲得一些優先利益的需要,優先股有多種分類方式。主要類別如下:累計優先股和非累計優先股。累計優先股是指在某一營業年度內,如果公司取得的利潤不足以分配規定的股息,未來優先股股東有權要求全額支付以前年度支付的股息。
5、對於非累計優先股,雖然公司當年取得的利潤有權優先於普通股獲得股息,但如果公司當年取得的利潤不足以按規定分配股息的,非累計優先股股東不得要求公司在未來年度補發。一般來說,對於投資者而言,累積優先股比非累積優先股具有更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