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華潤微的股權激勵
Ⅰ 跟擁有多家上市公司的企業集團聊聊協同價值管理
文·魏方 孫博
《國資報告》雜志2020年第12期
價值管理理念萌芽於20世紀80年代,普遍應用於美國企業界,引入中國旨在A股市場長期股權分置和有效性不足等問題。本文認為,價值管理包括三方面內容,即價值創造、價值傳遞和價值實現。其中價值創造是基礎,價值傳遞是第二步,價值實現是目標。
協同價值管理指企業集團在總部和各成員企業間建立長效組織機制,綜合運用多種科學、合規的經營方式,與資本市場保持准確、及時的信息交互傳導,促使股價充分反映成員企業內在價值,並通過協同效應降低價值管理成本及提升價值管理效力,以實現集團價值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
目前,學術界和企業界均無對協同價值管理模式的研究。因此,本文試圖通過研究價值管理、協同管理、集團價值管理以及對國內外多家集團公司協同價值管理的案例分析, 探索 協同價值管理的概念、模型、必要性及具體建議等方面。
價值管理的理論基礎
價值管理是指以價值評估為基礎,以實現公司價值增長為目的的一種綜合管理模式。
企業既可通過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實現內生型的價值創造,也可通過並購整合實現外延式的價值創造。具體措施包括加強科研創新、降低運營成本、改善資本結構、實施並購整合、提升股利分配、推出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
價值傳遞指通過公司與市場之間的互動,將自身叢兄價值持續傳遞給市場,使市場對企業的價值做出正確合理的評判,促使公司市值回歸內在價值,具體措施包括充分的信息披露和良好的投資者關系管理,最終取得價值實現這一目標。
協同管理的理論基礎
協同戰略是指公司通過一系列方式取得協同效應,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一種企業戰略。
對於企業集團如何協同,國內外專家學者基於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分類,如應可福(2004)指出從現有的企業集團運行管理來看,企業集團有組織協同、財務協同、資產協同、信息協同、管理協同、業務協同、技術協同多種協同效應;任紅亞等(2005)將協同效應劃分為基於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協同效應,其中有形資產的協同效應又劃分為人力資源協同、財務資源協同、銷售渠道協同、采購渠道協同、生產設備協同五類,無形資產的協同效應劃分為品牌協同、信息協同、知識協同、制度協同;鄒志勇等(2008)使用因子分析法識別出構成企業集團協同能力的十個因素,並將其分為宏觀、中觀及微觀三個層次;陳志軍(2010)等以「經營者對母子公司協同效應的滿意度」作為因變數,實證概括了影響母子公司協同效應的主要因素,之後又通過構建多層量化評價模型來衡量母子公司戰略協同、文化協同、人力資源協同、供應鏈協同及財務協同的實現程度。
集團總部價值創造的理論基礎
集團價值創造的協同效應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體現在成員企業本身的價值增值,第二層次體現在總部掌控下成員企業之間的整體協同效應,即總部價值。
錢德勒提出集團總部扮演著兩類角色——行政性角色(防止價值破壞功能)和企業家角色(價值創造功能)。古爾德等指出集團總部的價值創造行為主要表現在業務影響、職扒州能與服務影響、協同影響、公司發展影響這些方面。葉廣宇等提出六種價值創造方式,分別是: 協同效應管理、重組效應管理、組合效應管理、核心能力轉移、能力哺育、願景驅動。Ambos和Mahnke將集團總部價值創造方式提煉為: ①幫助子公司探尋市場機會,開創新業務; ②集團資源共享,獲取協同效應; ③引導注意力和資源投放到有能力的子公司上; ④調整子公司戰略,幫助子公司洞察商業環境變化; ⑤促進公司聯結和知識的轉移。
協同價值管理的理論基礎
協同價值管理指企業集團在總部和各成員企業間建立長效組織機制,綜合運用多種科學、合規的經營方式,與資本市場保持准確、及時的信息交互傳導,促使股價充分反映成員企業內在價值,並通過協同效應降低價值管理成本及提升價值管理效力,以實現春鄭蔽集團市值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
本文試圖研究協同價值管理的方式,包括識別價值管理的關鍵要素、探討各因素是否能通過集團產生協同以及如何協同。
根據市值影響因素、價值管理和協同管理的理論基礎,協同價值管理的要素在於可控因素,包括盈利能力、成長性、公司戰略、公司治理、股權結構、分紅情況、資本運作、信息披露、投資者關系等。這些要素分別在協同價值創造和協同價值傳遞環節影響協同價值管理的機制。
當前,多家上市公司歸屬同一實控人的現象已十分普遍。數量眾多的同類型案例為協同價值管理理論的研究提供了樣本基礎,也體現了未來這一理論進一步實踐的現實需求。
通過對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進行協同價值管理的研究,可以識別同一集團內多家上市公司在協同價值創造和協同價值傳遞方面的關鍵因素,從而可以通過資源的共享、制度的設計、協同的資本運作等方式創造條件,實現價值管理過程中的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和總體市值穩步提升,有利於實現集團內各業務板塊的協調發展,各上市主體充分發揮其自身活力。
協同價值管理的目標
1、構建與內在價值相匹配的價值管理體系
通過集團與子公司共同發揮協同效用,可以協調內部揚長避短、相互配合,從而促進各上市企業的價值最大化;同時發掘集團內具有潛力的非上市企業,通過單獨上市或者注入已上市公司等形式,運用上市公司的融資功能推動企業加快發展,提高集團整體資產價值。
2、提升價值管理效率
當協同理論被運用到價值管理當中時,一方面,集團可以通過調配系統內部的資源,根據集團旗下不同上市公司的特點及需求,將有限的資源向更有發展需求的企業傾斜,分層次進行布局,從而推動整體價值的提升。另一方面,集團旗下各子公司也可直接通過管理模式的借鑒和資源的共享,提升各自及整體價值管理的效率,從而達到1+1>2的效果。
3、構建可持續的價值管理模式
當前上市公司面臨著復雜多變、不可預測、競爭激烈的環境,企業要生存和發展,要協同好子公司與集團之間的關系,調動一切可以協同的力量來彌補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從而建立可持續的協同價值管理模式。
協同價值管理情況及案例分析
1、華潤集團:孵化資產有效注入,合理規劃上市地
華潤集團通過充分發揮集團在財務、資源、品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在整體戰略規劃指引下,獨自或聯合PE共同為上市公司並購暫不具備盈利能力但具有發展潛力的項目,或投入資金為上市公司拓展新興市場、發展新業務,協助具體項目快速成熟,使得能夠符合上市公司的要求,再把孵化成功的企業(項目)整合到上市公司平台。
此外,華潤集團合理規劃上市地,充分發揮旗下公司優勢。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是華潤集團半導體投資運營平台,擁有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2020年2月27日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第一家登陸境內資本市場的紅籌企業。
同時,華潤集團專業職能部門協同效應明顯。以法律部門為例,在律師資源、政府關系、專業技能等方面,集團內部法律人員進行協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溝通成本。
2、中信集團:機制護航,資源、客戶信息有效協同
中信集團在2010年3月成立了協同業務部,負責對不同子公司之間的業務協同合作、集團對外戰略合作進行規劃、指導與協調。在業務協同部的推動下,中信建立了網路狀的協同組織體系。縱向上,建立了集團協同部——子公司協同主管領導、協同對口部門——重點分支機構(分行)協同主管領導和部門等三級組織管理體系。橫向上,建立了區域協同平台——地區業務協同聯席會議機制。
同時,中信集團建立了「中信客戶信息文件系統(CIF)」,收集整理各個子公司的業務資源、上下遊客戶資源以及 社會 關系資源等信息,進行「以客戶為中心」的信息數據整合,為集團內子公司實現客戶信息資源共享提供了途徑。
中信集團協同的效果很難量化,但影響是長期的。《哈佛商業評論》專欄文章認為,協同能力已成為中信的軟實力,深入到集團的方方面面。協同能提升各家子公司的市場競爭力,降低各家公司市場拓展的成本和風險,更為廣泛地捕捉市場機遇和開拓新市場,更容易提供創新產品和增值服務,有效增強客戶的忠誠度。中信集團整體價值不斷提升,連續第十一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2019年位列全球第137位,排名上升12位。
3、復星集團:內部生態圈型的協同管理
復星集團為了挖掘企業集團內部的資金潛力,調集內部資金餘缺,加快集團資金周轉,提高整個集團的資金運作效率,旗下設立金融中介公司(上海復星高 科技 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為集團及其子公司提供存款服務、授信服務、結算服務以及其他金融服務。此外,復星集團通過內部借貸、相互擔保的方式,一家成員公司以其償還貸款的能力為保證,為另一家成員公司的資金融通提供便利,以滿足其對現金流的需求。
集團注重強化現金流控制,介入現金流充沛的商業企業,補充了房地產等高利潤產業,並通過股權激勵推動了現金流高效率流轉。股市權益性籌資、集團內部公司互相擔保獲得資金支持以及通過證券業等金融行業整合產業,使得管控現金流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在上述協同方式的支持下,復星集團融資能力大幅提升,減輕了資金瓶頸對復星集團發展的限制。這使得復星集團擁有充足的資金進行多元化運作,其經營業務也逐漸發展為保險、醫葯 健康 、房地產、鋼鐵及礦業等多個行業百花齊放的局面。同時多元化運作還能產生「多幣效應」,增加對外融資金額,使得復星集團能夠更加從容的控制現金流。
協同價值管理建議
從我們提出的價值管理模型,即價值創造、價值傳遞和價值實現來看,擁有多家上市公司體系的集團公司首先需要關注自身的價值創造能力,以協同效應帶動價值創造以及價值傳遞,最終取得價值實現。
針對不同行業的集團公司,首先需要明確影響公司價值的主要因素,比如盈利波動性、盈利增速、 社會 責任、公司治理等。集團公司以及旗下上市公司需要針對主要問題進行解決,形成一套獨特的價值創造體系,另外更多關注業務之間的聯動,以取得協同效應。如果能挖掘潛力實現集團及下屬公司的協同效應最大化,無疑能明顯提升各家上市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比如加強資源分配能力、設立協同評估機制等。
此外,集團公司可以通過加強資本運作,推動更多業務單元上市。這不僅能夠體現集團公司在所在行業的競爭優勢,同時,集團公司的上市單元能夠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和資本的協同推動,加速相關業務板塊的成熟壯大。
為了達成價值實現,集團公司也需要關注價值傳遞,核心在於「4R」(投資者、券商分析師、媒體與監管機構)關系管理。集團公司應以總部價值引導價值傳遞的戰略協同,從集團層面加強與各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合作。對於旗下上市公司而言,在貫徹整體策略、與集團加強協同溝通的同時,也應充分展現各家公司的個性化風格,形成獨特的資本市場形象。(作者單位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Ⅱ 華潤微為什麼叫紅籌股
一般把最源租大控股權(常常指30%以上)直接或間接隸屬於中國內地有關部門或企業,並在香港注冊上市的侍裂消公司所發行的股份,歸類為紅籌股。華潤微則是從香港市場老知退市的紅籌股。
Ⅲ 華潤微資產分析a華潤微股吧華潤微同花診股
半導體被大家稱作"工業之母",這是由於半導體是所有製造業、科技產業的基礎,而在5G,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智能網聯汽車等新型應用的推動下,在性能和數量上,對半半導體都提出了全新的一個要求,未來半導體行業還將保持高速增長。下面就全方位講解下國內半導體龍頭--華潤微的投資價值。
在開始分析華潤微前,我整理好的半導體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半導體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華潤微主營業務是功率半導體、智能感測器及智能控制產品的設計、生產及銷售,以及提供開放式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蠢腔製造服務。經過多年發展,華潤微在半導體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領域均取得多項技術突破與經營成果,已成為國內領先的運營完整產業鏈的半導體企業。
簡單了解公司基礎概況後,下面具體分析公司獨特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國內IDM模式龍頭企業
華潤微通過新設子公司與並購等方式完成了全產業鏈的布局,於是變成了具備有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中國領先的半導體企業。華潤微靠著這些優勢占據上風。
一方面,在國際貿易不確定性提升的背景下,華潤微的全產業鏈布局能夠更完美的處理外部沖擊;另一方面,這為華潤微成為半導體巨頭打下堅實基礎,原因在於全球前十的半導體企業除博通和高通外,其他企業他們採用的模式是IDM(全產業鏈),這是由於IDM模式真的太實用了,競爭力極強,IDM模式將為華潤微的展翅騰飛保駕護航。
![](http://www.newgenesiscap.com/images/loading.jpg)
亮點二:國內規模最大的功率器件企業
從功率半導體領域能夠看出,華潤微多項產品的性能、工藝在帶納衫國內都是處於比較靠前的位置的,中國最大的功率器件企業就包含了它。其中,MOSFET是華潤微茄正最主要的產品之一,也屬於是國內極少數可以提供-100V至1500V范圍內低、中、高壓全系列MOSFET產品的企業,並且,也是目前國內擁有全部主流MOSFET器件結構研發和製造能力的主要企業,華潤微製造出來的器件可以符合不同客戶和不同應用場景的需要。發展到今天,華潤微早就已經是國內營業收入最大、產品系列最全的MOSFET廠商。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華潤微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華潤微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近年來,功率半導體的應用領域已從工業控制和消費電子拓展至新能源、軌道交通、智能控制、物聯網等諸多市場,半導體企業的規模將隨著下游市場的創新升級而逐步擴大。譬如在汽車電子領域,比起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單車半導體價值將達到傳統汽車的兩倍,而且,功率半導體用量佔比由20%上漲到了50%。而且,還有好多其他新興科技產業由於對算力的需求巨大,因此,也更好的提升了半導體的需求,於是,在未來5G、新能源車、物聯網等領域的加速上漲的趨勢下,半導體行業將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總而言之,華潤微,它作為國內功率半導體領頭羊,也是半導體IDM模式龍頭,未來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對華潤微未來的表現很有信心。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要是想深入了解華潤微未來行情,直接打開鏈接,你將得到來自專業投顧的幫助,診斷下華潤微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華潤微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2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Ⅳ 華潤微公告解讀華潤微的分析,有大神說下嗎股票 華潤微
半導體被稱作"工業之母",因為在所有製造業、科技產業中半導體扮演的最為基礎的角色,然而在5G,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智能網聯汽車等新型應用的帶動下,在性能和數量上,對半半導體都提出了全新的一個要求,之後半導體行業還將保持快速的增長。下面就多角度解讀下國內半導體龍頭--華潤微的投資價值。
在開始分析華潤微前,我整理好的半導體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半導體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華潤微主營業務是功率半導體、智能感測器及智能控制產品的設計、生產及銷售,以及提供開放式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製造服務。經過多年發展,華潤微在半導體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領域均取得多項技術突破與經營成果,已成為國內領先的運營完整產業鏈的半導體企業。
簡單了解公司基礎概況後,下面具體分析公司獨特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國內IDM模式龍頭企業
憑借新設子公司與並購,華潤微將全產業鏈變成現實,成為中國領先的擁有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的半導體企業。華潤微憑借這些方面保持著巨大的優勢。
一方面,在國際貿易可變性加強的局勢下,對於外部沖擊華潤微的全產業鏈布局能夠更好應對;另有,這給華潤微成為半導體巨頭建設了良好的基礎,因為全球前十的半導體企業除博通和高通外,其他企業用的是IDM(全產業鏈)模式,這是由於IDM模式真的太實用了,競爭力極強,IDM模式將對華潤微做大做強提供不可或缺的助力。
亮點二:國內規模最大的功率器件企業
從功率半導體領域來看,華潤微多項產品的性能、工藝在國內都是處於比較靠前的位置的,中國最大的功率器件企業覆蓋了它。其中,MOSFET也是屬於華潤微最重要的產品之一,而且,也是國內少部分可以具備有-100V至1500V范圍內低、中、高壓全系列MOSFET產品的企業,同時,也是目前國內擁有全部主流MOSFET器件結構研發和製造能力的主要企業,華潤微所推出的器件是可以滿足不同客戶和不同應用場景的需要的。發展至今,華潤微其實也就是國內營業收入最大、產品系列最全的MOSFET廠商。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華潤微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華潤微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近年來,功率半導體的應用領域已從工業控制和消費電子拓展至新能源、軌道交通、智能控制、物聯網等諸多市場,半導體企業的規模將被下游市場的革新升級逐漸壯大。以汽車電子領域為例,比起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單車半導體價值將會是其兩倍,而且,功率半導體用量佔比由20%上漲到了50%。還有很多其他新興科技產業由於對算力的需求很龐大,於是,也進一步提高了半導體的需求,那麼,在未來5G、新能源車、物聯網等領域的加速增長的走向下,半導體行業有望迎來高速發展。
總結來說,華潤微作為國內功率半導體龍頭,同時也是半導體IDM模式的領導者,未來發展前途無限,華潤微未來的發展前景很不錯。然而文章需要一定的編輯時間,若是想進一步認清華潤微未來行情,點擊鏈接即可查看,你將得到來自專業投顧的幫助,判斷下華潤微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華潤微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