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公司績效由股權激勵
⑴ 績效管理和股權激勵的區別
股權激勵和績效考核的區別
做股權激勵方案的時候,往往容易帶著績效考核的思想,老闆擔心分錢分多了,擔心其他員工不給會有意見,然後做著做著,股權激勵方案就走型了,很多老闆在做股權激勵方案的時候都拗不過績效考核的思維,其實,股權激勵和績效考核是有著天壤差別,最重要的差別有以下三種:
1.股權激勵的基數是正常情況下努力就能達到,只要超過基數,大頭都是被激勵人的,而績效考核的基數往往不是輕易就能達到,即使達到了拿到的也是小頭。
2.股權激勵充分放權給利潤中心負責人,讓利潤中心負責人找到模擬老闆(類似承包)的感覺,而績效考核讓利潤中心負責人找到被管著的感覺;
3.股權激勵基數一定兩年不變,讓利潤中心負責人放手去干,而績效考核指標每年都變,結合上年,規劃來年,讓被激勵人不能放開了去干。
股權激勵重在激勵少數人,在股改重心圖中位於1區的位置,這是不好量化的又是最重要的崗位,用股權激勵能夠讓這個崗位的人找到老闆的感覺,開源節流,控制費用,增加收入;績效考核重在激勵多數人,對於基層能量化的又很重要的崗位用績效考核思維更好,基層人員比較多,重在調動每一個員工的積極性,通過績效考核的方式,讓他們的收入與相應的動作掛鉤,他們就會很好的完成這個動作,同樣可以產生很好的激勵效果。
⑵ 如何看待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是個熱門話題,很多人對其「津津樂道」,認為這里管理機制上的創新,企業重視人才的標識。然而,我接觸的一些創始人談到股權激勵時卻搖頭苦笑,身邊的不少職場人士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來形容它。股權激勵似乎成了」水中月、鏡中花「,看似美好卻無法獲得,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股權激勵對企業來講也是把」雙刃劍「,洞悉本質,運用得當就是好事,倉促上馬,盲目操作反受其累。
股權激勵的本質
股權激勵是一種激勵手段,通過一定條件讓被激勵對象獲得公司的股權,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
概念看似簡單,實則內涵豐富,關系復雜。股東身份和股權涉及公司治理,股權獲取條件涉及人員評價和業績評價,承擔風險涉及組織架構和許可權職責,分享利潤涉及到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財務狀況和資金需求。。。
因此,只有從系統視角出發多角度、多層面的分析,才能看清股權激勵的」全景圖「,進而有效運用。
組織視角影響激勵出發點
股權激勵是企業長期激勵機制的一種形式,是組織面對未來中長期戰略發展而釋放的價值兌換機制,以當期的股權換取未來更好、更有保障的經營績效。因此,股權激勵計劃的著眼點必須是未來,激勵對象是對企業今後戰略經營有重大、直接促進作用的人,行權條件以將來目標的達成情況為基準。
企業常見的誤區包括:
選錯人:僅僅將股權激勵作為老員工的歷史貢獻回報,忽視誰對未來戰略更有價值
不考核:只寬容的給予,不與未來績效掛鉤,驅動力大打折扣
搞平均:大面積推行股權激勵,甚至全員參與,將激勵工具做成了福利
企業發展階段影響激勵工具選擇
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對內外部資源的需求存在較大差異,進而對股權激勵的模式選擇有影響。
嬰兒期的企業存在生存危機,也沒有足夠財力支付高薪。常採用實股股權的形式吸引志同道合的創業合夥人,需要注意的是創業初期出讓股份的比例不易過大,以及退出機制的合理設定。
學步期的企業需要快速的業績提升,盼望以高薪獲取優秀的市場銷售類人才,但人員穩定性相對不足。這個發展階段對新入職的優秀人才可以採用虛擬股權的激勵模式,待業績和忠誠度穩定後再轉換為實股。
青春期的企業遇到管理瓶頸,管理相對於業務的滯後導致運營效率低,業績增長緩慢。對管理型、運營型優秀人才實施股權激勵,並配合綜合績效評價作為行權條件,有助於公司管理文化的逐步建立。
壯年期的企業平穩增長,可能的風險是創新不足,人浮於事。股權激勵不能搞」大鍋飯「,用鼓勵創新、鼓勵新業務、鼓勵高增長的導向激發企業的活力,避免企業步入衰退期。
團隊文化影響機制柔性
任何激勵機制的出台都是對團隊價值創造方面評估和激勵的變革,是對團隊激勵文化的重塑。
在實際的企業場景中,團隊文化是真正影響組織內成員工作、配合、協同的潛在行為准則,往往比白紙黑字的制度、流程更有驅動力。文化的形成非一朝一夕,生硬的變革會有風險,需要根據文化對變革的包容度和適應性策略型的處理。
對於相對和諧、保守的團隊文化,採取因勢利導,逐步完善的策略比較妥當。為了保障平穩實施,在激勵群體選擇、行權條件設置等方面要對現有文化做到部分」妥協「。面對開放靈活、充滿創意的團隊文化,謹小慎微、畏手畏腳的變革反而不會得到團隊的支持。
個體視角影響實施效果
個體的認知差異會導致對股權激勵計劃的理解千差萬別,是影響實施效果的關鍵因素。在與被激勵對象溝通激勵方案的對話中,可以生動的反映出不同個體的真實想法。
CEO:」我特別擔心大家覺得價格高,額度少,他們不滿意怎麼辦?「
部門經理:」0.5%股份,競爭對手公司給1%啊,為什麼我們這么少?「
核心骨幹:」請問出資購買股權的回報是多少?有保底嗎?我要和我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比較一下。」
願景驅動,統一思想,價值導向,是解決個體理解差異的核心。股權激勵不是發年終獎,不是談薪資,也不是投資理財產品,是核心團隊共識組織發展願景和戰略的前提下,認同股權價值,承擔責任,承諾付出後的利益分享機制,大家從利益共同體轉變為事業共同體。解決不好這個」初心「,只會導致留了」股權「,丟了」激勵「。
以上敘述重點強調多維度的思考股權激勵設計的出發點和運行環境,通過系統視角來保證管理機制的科學性和適用性,部分觀點不可能涵蓋各種復雜的企業場景。股權激勵不能」包治百病「,脫離了對企業發展階段,願景戰略共識,團隊、個體文化差異的正確識別,往往收效甚微。
⑶ 股權激勵與績效獎勵有什麼不同
股權激勵與績效獎勵是兩種不同的人才激勵形式。
股權激勵的目的是建立起一套長效激勵機制,將公司的業績與員工個人收益綁定在一起,實現雙方共贏。
從范圍來看:股權激勵只針對小部分人群,如管理幹部、核心員工;績效獎勵對象覆蓋范圍更廣,甚至可以達到全員。
從周期來看:股權激勵的周期比績效獎勵長。股權激勵一般3-5年,其中1年等待或鎖定期,3-4年進行每年分期行權或解鎖。
從獎勵力度來看:股權激勵的數額比績效獎勵大得多,都是以十萬、百萬為單位。對大企業而言,股權激勵的力度更具有誘惑力。
公司股權如何設計我們可以到明德資本生態圈咨詢一下。明德天盛以「精準投資優質企業,讓企業成為行業領跑者」為使命,由投資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為企業提供戰略規劃、業務經營及IPO上市籌劃等全方位、全流程的一體化服務,與企業共創價值、促進企業快速發展並成功上市。
【如果你還有有關初創公司股權如何設計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跟老師對話交流。】
⑷ 股權激勵與績效考核到底是什麼關系
您好,股權激勵:分為激勵和約束。績效考核就是起約束作用。股權就是起激勵作用。
股權激勵是一種通過經營者獲得公司股權形式給予企業經營者一定的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
績效獎金,也稱一次性獎金,績效工資的實質是「崗位價值押金」。是根據員工的績效考核結果給與的一次性獎勵,即企業在人崗不完全匹配的情況下,將員工對應的崗位薪資水平分拆成兩部分,一部分固定發放,一部分則根據績效調整發放。績效獎金對於績效不良者不會進行罰款。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⑸ 公司股權激勵方法
1
乾股關鍵詞:免費,分紅
定義:根據崗位或人員,直接給予一定數量的股份(一般初步只給予分紅權,根據時間、業績條件進行工商注冊轉為實股)
為什麼Soul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廣告
為什麼Soul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特點:一般無業績要求;不局限於經理人;分紅比例與崗位掛鉤
適用范圍:可以作為試水;為其他股權激勵的補充或組合使用
2
期權關鍵詞:權利,未來
定義:可以在規定的時期內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行權價)購買公司一定數量的股票(此過程稱為行權),也可以放棄購買股票的權利,但股票期權本身不可轉讓
特點:可以無償授予,也可以收取期權費;公司請客、市場買單;約束機制不健全,可能導致經理人的短期行為
適用范圍:企業處於競爭性行業;企業成長性好、具有發展潛力;人力資本依附性強
3
業績股票(股份)關鍵詞:目標,回報
定義:在年初確定年度業績目標,如果激勵對象在年末實現了公司預定的年度業績目標,則公司給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股票,或獎勵其一定數量的獎金來購買本公司的股票
特點:業績未達成、違規行為或中途主動離職,取消剩餘部分;可設置風險抵押金,每年實行一次,能夠發揮滾動激勵、滾動約束的良好作用;但公司的業績目標確定的科學性很難保證,容易導致公司高管人員為獲得業績股票而弄虛作假
適用范圍:業績穩定;處於成熟、穩定期;公司現金流充足
4
限制性股票關鍵詞:限制
定義:所謂限制性有兩種含義,一是股票的獲得條件(業績限制),二是股票的出售(禁售期限制)
特點:激勵相關人員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某個或某些長期戰略目標中,由於限制期的設置,可保證相關人員的穩定性;計劃開始時,即享有分紅權
適用范圍:進入穩定期的公司;可以將其組合使用(例:對10個關鍵人才實施期權,其中2個追加限制性股票);作為主要使用時,適合商業模式轉型企業、創業期、快速成長期;可作為金色降落傘計劃
5
期股關鍵詞:即期享受,分期付款
定義:激勵對象掏錢首付獲得期股資格,然後分期付款獲得最終股份
特點:價格固定,以授予期為准;在償還完所有購股款項之前,只有分紅權、無所有權;
適用范圍:公司處於發展階段,有相對穩定的利潤
6
虛擬股票關鍵詞:虛擬,目標
定義: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票,如果實現公司的業績目標,則被授予者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但沒有所有權和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公司時自動失效。
特點:實質上是一種享有企業分紅權的憑證,除此之外,不再享有其他權利,因此,虛擬股票的發放不影響公司的總資本和股本結構;激勵對象分紅意願強烈,導致公司的現金支付壓力比較大
適用范圍:不想控制權失去,可以採用乾股+虛擬股票;公司現金流充裕;不推薦單獨使用
7
股票增值權(賬面價值增值權)關鍵詞:增值部分收益
定義:在規定的期限內,公司股票價格上升或公司業績上升,經營者就可以按一定比例獲得這種由股價上揚或業績提升所帶來的收益
特點:模式簡單易於操作,股票增值權持有人在行權時,直接對股票升值部分兌現;無需解決股票來源問題;股票增值權的收益來源是公司提取的獎勵基金,公司的現金支付壓力較大;
適用范圍:對於非上市公司,可以選用賬面價值增值權:凈值=(公司資本金+法定公積金+資本公積金+特別公積金+累積盈餘-累計虧損)/股份總額;不推薦單獨使用,一般配合其他激勵方式
8
股權延遞支付關鍵詞:享受權利,分次獲得
定義:公司為激勵對象設計一攬子薪酬收入計劃,一攬子薪酬收入中有一部分屬於股權收入,股權收入不在當年發放,而是分次、分批給予
特點:約束性比期權強;捆綁期長;激勵力度較期權弱;延期內享有分紅權
適用范圍:公司在成熟期,業績穩定
9
儲蓄-股票參與計劃關鍵詞:福利,人人有份
定義:允許激勵對象預先將一定比例的工資(常見稅前工資額的2%—10%)存入專門為本公司員工開設的儲蓄賬戶,以一定折扣折算成股票
特點:無論股價上漲還是下跌,都有收益,當股價上漲時盈利更多,因此福利特徵較為明顯;為企業吸引和留住不同層次的高素質人才並向所有員工提供分享公司潛在收益的機會創造了條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公司高管人員和一般員工之間的利益不均衡問題;與其他激勵模式相比,激勵作用相對較小;收益組成:實際價格-折扣購買價+期間股票升值部分
適用范圍:成熟型公司;抵禦惡意收購;國企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