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白糖期貨怎麼看

白糖期貨怎麼看

發布時間: 2023-03-30 21:09:30

A. 白糖期貨交易制度

一、保證金制度

合約最低交易保證金為6%,在上市初期為7%。一般月份雙邊持倉量(N萬手) N≤40 4060;交易保證金比例為7%、9%、12%、15%;交割月前一個月份為上旬、中旬、下旬、交割月;交易保證金比例為8%、15%、20%、30%。
如果交割月前一個月經紀會員、非經紀會員、投資者的持倉(包括套期保值持倉和套利持倉)分別達到交割月市場單邊持倉的15%、10%、5%,則在正常保證金比例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
二、白糖期貨限倉制度

註:表中期貨公司會員的持倉限額為基數,交易所可根據凈資產和經營情況調整其限倉數額。
三、白糖期貨結算制度
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是指每日交易結束後,交易所按當日結算價結算所有合約的盈虧、交易保證金及手續費、稅金等,對應收應付的款項實行凈額一次劃轉,相應增加或減少會員的結算準備金。
四、白糖期貨漲跌停板制度
漲跌停板是指期貨合約允許的日內價格最大波動幅度,超過該漲跌幅度的報價視為無效,不能成交。
白糖合約的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
某期貨合約在某一交易日(該交易日稱為D1交易日,以下幾個交易日分別稱為D2、D3、D4交易日)出現單邊市的,D1交易日結算時該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准在原交易保證金標准基礎上提高50%;D2交易日該合約的漲跌停板幅度在原漲跌停板幅度基礎上擴大50%。
D2交易日該期貨合約未出現同方向單邊市的,D3交易日的交易保證金標准和漲跌停板幅度恢復到調整前水平;D2交易日出現同方向單邊市的,當日結算時和D3交易日維持提高後交易保證金標准不變,D3交易日漲跌停板幅度維持提高後的漲跌停板幅度不變。
D3交易日該期貨合約未出現同方向單邊市的,D4交易日交易保證金標准和漲跌停板幅度恢復到調整前水平;D3交易日該期貨合約仍出現同方向單邊市的(即連續三個交易日出現同方向單邊市),D4交易日該期貨合約暫停交易一天。
特殊情況下交易所將根據市場情況採取風險控制措施。
五、白糖期貨強行平倉制度
當會員、客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交易所有權進行強行平倉:
1、結算準備金余額小於零並未能在規定時間內補足的;
2、持倉量超出其限倉規定的;
3、進入交割月份的自然人持倉;
4、因違規受到交易所強行平倉處罰的;
5、根據交易所的緊急措施應予強行平倉的;
6、其他應予強行平倉的。

B. 怎麼查國際糖期貨

期貨交易所及期貨協會,如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等。

C. 白糖期貨交易合約數量怎麼算

以白糖201合約為例,白糖201合約的期貨價格為5878元/噸,白糖期貨的交易單位是10噸/手。最小變動價位是1元/噸。
某一投資者小白認為白糖未來走勢還會上升,所以投資者小白選擇做多一手白糖201合約,而當白糖201合約的期貨價格漲至5879元/噸,投資者小白做多一手白糖201合約的盈利=1手*(5879元/噸—5878元/噸)*5噸/手=10元。

D. 白糖期貨投資有什麼風險

1、價格波動風險
白糖期貨交易的保證金杠桿效應,易誘發交易者的「以小博大」投機心裡,從而加大了價格的波動幅度。
2、結算風險
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使客戶在白糖期貨價格波動較大,而保證金又不能在規定時間內補足至最低限度時,面臨被強制平倉的風險,由此造成的虧損全部由客戶負責。
3、強平和爆倉風險
交易所和期貨經紀公司要在每個交易日進行結算,當投資者保證金不足並低於規定的比例時,期貨公司就會強行平倉。有時候如果行情比較極端甚至會出現爆倉即虧光帳戶所有資金,甚至還需要期貨公司墊付虧損超過帳戶保證金的部分。
4、杠桿使用風險
資金放大功能使得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放大的同時也面臨著風險的放大,因此對於10倍左右的杠桿應該如何用,用多大,也應是因人而異的。水平高一點的可以5倍以上甚至用足杠桿,水平低的如果也用高杠桿,那無疑就會使風險失控。
5、後市判斷錯誤的風險
白糖期貨交易有別於股票交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期貨有做空機制,既期貨無論漲跌都有盈利的機會,前提是我們對後市判斷准確,這里所指的後市可以是入市後的幾分鍾、幾小時、 幾天、幾周,判斷錯誤導致的後果是資金的虧損。這類風險的發生,主要是投資者對趨勢判斷的錯誤,一般情況下,沒有條件對基本面作深入分析的投資者,應該把握判斷趨勢的指標的應用,主要是均線系統的應用。按照均線系統操作,不會出現大的虧損。

E. 白糖期貨介紹,哪些因素影響了白糖期貨的價格

白糖期貨介紹
白糖是天然甜味劑,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時也是飲料、糖果、糕點等含糖食品和制葯工業中不可或缺的原料。白砂糖(以下簡稱「白糖」)幾乎是由蔗糖這種單一成份組成的,白糖的蔗糖含量一般在95%以上。我國是重要的白糖生產國和消費國,糖料種植在我國農業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其產量和產值僅次於糧食、油料、棉花,居第四位。
在國際期貨市場上,白糖是成熟的也是較活躍的交易品種。世界上第一份白糖期貨合約從誕生至今已有90年的歷史。世界上很多國家開展白糖期貨、期權交易,最主要的白糖期貨市場是紐約期貨交易所(NYBOT)和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LIFFE),分別交易原糖和白砂糖,其形成的期貨價格已被世界糖業界稱作「國際糖價」,成為國際貿易定價和結算的依據。2006年1月6日,白糖期貨正式在鄭商所掛牌上市。
影響白糖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
影響白糖期貨價格波動的原因較多,既有國內生產供給和國際市場供求變化的影響,又有白糖消費、市場體系和宏觀調控等方面的因素,據統計,在世界市場15種農產品中,白糖是價格波動最大的商品。
(一)影響國際白糖價格的主要因素
1、主要出口國及消費國情況
巴西、印度、泰國、澳大利亞、古巴等是全球白糖主要生產國(地區)和出口國(地區),這些國家或地區的產量、出口量、價格及政策是影響國際白糖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
歐盟、俄羅斯、中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國是全球主要白糖消費國或進口國,這些國家的白糖消費量、消費習慣、進口政策、本國產量等也是影響國際白糖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
2、自然災害對主要產糖國白糖生產的影響
作為農產品,各國的白糖生產不可避免地將受到洪澇和乾旱天氣等自然災害的影響,近年來自然災害對白糖生產的沖擊尤為明顯。
3、國際石油價格對白糖市場的影響
隨著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上漲,一些國家為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性加入了尋找蔗制酒精等生物替代能源的行列,甘蔗已不再單一地作為一種農產品,市場方面已越來越把糖看作是一種能源產品,石油價格的漲跌不僅影響全球經濟狀況,影響國際運費,還會影響酒精產量,進而影響全球白糖產量。因此,石油價格的漲跌不可避免地將影響白糖價格的走勢。
4、美元幣值變化和全球經濟增長情況對白糖市場的影響
作為用美元計價的商品,白糖價格的走勢除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外,無疑還受美元幣值的升降和全球經濟增長快慢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美元幣值下跌意味著非美元區購買白糖的成本下降,購買力增強,對國際白糖市場的支撐力增強,反之,將抑制非美元區的消費需求。
5、主要白糖進口國政策變化對白糖市場的影響
主要白糖進口國政策和關稅政策變化對白糖市場的影響很大。國際白糖組織的有關政策、歐盟國家對白糖生產者的補貼,美國政府的生產支持政策等,對全世界白糖供給量均有重要影響。如美國實行白糖的配額制度管理,按照配額從指定國家進口白糖,進口價格一般高於國際市場價格。美國不出口原糖,但卻大量出口由原糖精煉而成的食用糖漿。因此,產糖國若向美國出口,必須首先獲得美國的進口配額。巴西、古巴、歐盟用控制種植面積的方法,有計劃地控制產糖量。印度、菲律賓、泰國政府則依據國內市場情況控制出口數量,隨時調整有關政策。
近幾年,俄羅斯和歐盟是全球最主要的兩大白糖進口國,這兩大經濟體的糖業政策變化對國際白糖市場的影響力比較大。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國的進口政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市場糖價。
6、投資基金大量湧入使國際糖市充滿變數
作為期糖市場上左右糖市走向的最強大的力量,投資基金的取捨很大程度決定著糖價的漲跌,分析糖價走勢是絕對不可以無視投資基金的動向。歷史上,投資基金進駐商品市場的規模基本上與全球經濟增長快慢成正比,即全球經濟高速增長,投資基金在商品市場上做多的規模也擴大,反之亦然。
(二)影響國內白糖價格的主要因素
1、糖料生產的波動。糖料生產的波動是白糖市場波動的根本原因。製糖業是典型的農產品加工業,製糖原料是決定白糖供給的基礎因素。影響糖料產量的有:
(1)播種面積。在正常情況下,糖料播種面積增加會導致糖業原料增加,從而導致白糖產量增加,糖價會下跌,反之,糖價會上漲。多年以來,糖料生產由於生產周期和產業鏈較長,對市場變化的反應相對滯後,致使糖料種植、白糖生產和市場往往脫節,特別是市場信息的不準確甚至失真,容易對糖料種植形成誤導,加大了糖料種植面積的不穩定性,引起市場的連鎖反應,糖料產量直接影響白糖的生產,成為影響白糖市場的根本原因。
(2)氣候。甘蔗在生長期具有喜高溫、光照強、需水量大、吸肥多等特點,因此,對構成氣候資源的熱、光、水等條件有著特殊的依賴性。乾旱、洪澇、大風、冰雹、低溫霜凍等天氣對生長期中甘蔗具有災害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一旦形成便是長期的。如1999年底在我國甘蔗主產區發生的霜凍,使宿根蔗的發芽率降低,導致1999/2000製糖期白糖減產200多萬噸。
2、產銷關系。白糖產銷不穩定是造成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我國白糖消費主要依靠國內生產,國內白糖產量的大幅變化,直接引起了市場供求關系的不穩定,導致市場價格的波動。同時,消費量的變化也是影響供求關系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白糖消費進入快速增長期,在這種情況下,產銷關系變化將變的更加不穩定。
3、季節性因素。白糖是季產年銷的大宗商品,白糖行業有「七死八活九回頭」的說法。五月以前,由於各產區都在生產,貨源充足,商家選擇的形成餘地比較大,再加上糖廠急需資金,所以價格是混亂的。進入六月份後,糖廠停榨,總體的趨勢還沒有形成,此時,價格是平穩的,持觀望態度的較多,也有人順價銷售。進入七月以後,很多廠家資金壓力減輕了,產銷率的壓力也小了,出於對後勢的一種本能的看好,或者說惜售心理較重,自然要放慢銷售的節奏,而商家又覺得囤貨為時還早,真正意義上的旺季又還沒有到來,七月的糖市就會沒有多少活力。進入八月份後,銷售的時間只剩兩個月,傳統的中秋節在即,用糖高峰也就開始了,於是市場又有了一定的活力。到了九月,隨著老糖銷售接近尾聲,新糖又還沒有上市,價格可能會出現翹尾行情。
4、國家宏觀調控。國家調控部門對白糖市場的宏觀調控就成為影響國內白糖價格變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當白糖供應在某個榨季出現短缺時,國家動用白糖儲備投放市場,當供應出現過剩時,國家對白糖實行收儲,宏觀調控已經對國內的白糖市場多年來的平穩運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國家收儲以及工業臨時收儲加上糖商的周轉庫存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一個能影響市場糖價的庫存。預估當年及下一年的庫存和國家對白糖的收儲與拋售對於正確估測白糖價格具有重要意義。一般情況下,國家收儲是重要的利好因素,拋儲是重要的利空因素。
5、 替代品。白糖的替代品主要有糖精、甜味劑、玉米澱粉糖等,被廣泛用於點心、飲料、蜜餞等食品中,雖不可能完全取代白糖,但它的使用減少了白糖的正常市場份額,對糖的供給、價格有一定的影響。
6、 節假日的影響。在一年中,春節和中秋節是我國白砂糖消耗的最大的節假日。兩個節假一月由於食品行業的大量用糖,使糖的消費進入高峰期,這個時期的糖價往往比較高。兩個節日之後的一段時期,由於白砂糖消費量的降低,糖價往往回落。八九月份是用糖高峰期,月餅、北方的蜜餞、飲料、餅干都很需要糖,會拉動刺激白糖消費。
7、國際市場的變化及進口量。在世界主要產糖國中,我國和澳大利亞是唯一沒有對國內糖業實行高關稅保護,實行白糖貿易自由化的國家,這決定了國內白糖市場與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相關性。
作為白糖凈進口國,我國白糖進口量成為影響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直接原因。我國准白糖自由貿易政策,在很多時候並不需要發生實際的貿易,國際白糖市場價格的變化對國內價格也可以產生立刻的影響。由於國內白糖的生產流通和使用的各個企業,均認識到國際白糖市場通過進口可以在很多時候影響到國內白糖市場價格和供求的變化,普遍對國際白糖市場的變化較為關心,在國際白糖市場發生較大變化時,往往會採取與之相應的商業行為,因此國內白糖市場的變化經常與國際白糖變化形勢的密切相聯,亦步亦趨,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為從國際上進口白糖以後改變了國內市場的供求狀態後才發生的,而是國際白糖市場變化對國內市場產生的心理上、情緒上的影響。
8、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人民幣對美元處於持續升值狀態,人民幣升值將有助於降低進口成本,增加進口數量。據有關測算,人民幣升值2%對進口糖完稅成本價的影響是60元/噸。
9、其它因素。一些不發達國家如古巴、菲律賓、多米尼加等主要靠白糖的出口換取外匯。這些國家的耕地只適合於種植甘蔗而不能改種其他作物,甘蔗的減產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這些國家的經濟狀況,從而導致這些國家白糖產量一直維持供給過多的情況。另外,一些國家用甘蔗提煉乙醇,其中巴西是用甘蔗生產乙醇的主要國家。用於乙醇生產的甘蔗數量直接影響到用於加工白糖的甘蔗的數量,乙醇生產的數量影響著白糖生產數量,巴西可以將全國甘蔗不用於生產白糖而改為生產乙醇,所以巴西甘蔗提煉乙醇的數量和比例對預測全世界白糖產量具有重要影響。
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貨合約
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交割質量規定符合《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砂糖期貨交割質量標准》(Q/ZSJ 002-2005,下稱《所標》)的一級白砂糖為標准交割品。期貨交易用白砂糖的理化指標如下:
色值小於等於170IU,其他指標符合《所標》的二級白糖,可以在本製糖年度(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的9月和該製糖年度結束後的當年11月合約替代交割,貼水標准為50元/噸。
符合《所標》的一級和二級(色值小於等於170IU)進口白糖(含進口原糖加工而成的白糖)可以交割。
某一製糖年度生產的白糖,只能交割到該製糖年度結束後的當年11月份,且從當年9月合約交割起(包括9月合約)每交割月增加貼水20元/噸,即9月貼水20元/噸,11月貼水40元/噸,貼水隨貨款一並結算。

F. 白糖期貨走勢圖

你好,白糖期貨走勢:最近白糖的價格在一路攀升,利潤空間比較大
期貨,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拓展資料:一:期貨的發展歷程
1.期貨市場首先在歐洲萌芽。早在古希臘和羅馬,就有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和具有期貨交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由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的。第一個現代期貨交易所於1848年在芝加哥成立,研究所於1865年建立標准合約模式。20世紀90年代,中國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中國有四個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期貨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在最初的即期遠期交易中,雙方口頭承諾在一定時間交付一定數量的貨物。後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銷售合同所取代。這種合同行為越來越復雜,需要中介擔保來監督買賣雙方按時交貨和付款。於是,1571年在倫敦開設的世界上第一個商品遠期合約交易所——皇家交易所出現了。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改善運輸和倉儲條件,為會員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發起並組織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 1851 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遠期合約; 186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名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協議,以取代原來的遠期合約。這種標准化的合約允許合約易手,並逐步完善保證金制度。因此,形成了專門從事標准化合約交易的期貨市場,期貨成為投資者的投資理財工具。 1882年,交易所允許通過套期保值免除履約責任,增加了期貨交易的流動性。

G. 白糖期貨一個點多少錢,盈虧怎麼計算

期貨波動一個點的計算公式=交易單位*最小變動價位;
白糖期貨交易單位是10噸/手,最小變動價位是1元/噸,那麼白糖期貨波動一個的盈虧就是10*1=10元。

H. 白糖期貨基本面分析糖期貨技術面分析怎麼做

基本分析法是根據商品的產量、消費量和庫存量(或者供需缺口),即通過分析期貨商品的供求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來解釋和預測期貨價格變化趨勢的方法。基本面分析主要分析的是期貨市場的中長期價格走勢,即所謂大勢,並以此為依據中長期持有合約,不太注意日常價格的反復波動而頻繁地改變持倉方向。 經濟學的名言是:從長期看,商品的價格最終反映的必然是供求雙方力量均衡點的價格。所以,商品供求狀況對商品期貨價格具有重要的影響。基本因素分析法主要分析的就是供求關系。商品供求狀況的變化與價格的變動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商品價格與供給成反比,供給增加,價格下降;供給減少,價格上升。商品價格與需求成正比,需求增加,價格上升;需求減少,價格下降。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供給和需求的任何變化,都可能影響商品價格變化,一方面,商品價格的變化受供給和需求變動的影響;另一方面,商品價格的變化又反過來對供給和需求產生影響:價格上升,供給增加,需求減少;價格下降,供給減少,需求增加。這種供求與價格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關系,使商品供求分析更加復雜化,即不僅要考慮供求變動對價格的影響,還要考慮價格變化對供求的反作用。 在現實市場中,期貨價格不僅受商品供求狀況的影響,而且還受其他許多非供求因素的影響。這些非供求因素包括:金融貨幣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投機因素、心理預期等。因此,期貨價格走勢基本因素分析需要綜合地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 (一)期貨商品供給分析 供給是指在一定時間、一定地點和某一價格水平下,生產者或賣者願意並可能提供的某種商品或勞務的數量。決定一種商品供給的主要因素有:該商品的價格、生產技術水平、其他商品的價格水平、生產成本、市場預期等等。 商品市場的供給量則主要由期初庫存量、本期產量和本期進口量三部分構成。 1、期初庫存量 期初庫存量是指上年度或上季度積存下來可供社會繼續消費的商品實物量。根據存貨所有者身份的不同,可以分為生產供應者存貨、經營商存貨和政府儲備。前兩種存貨可根據價格變化隨時上市供給,可視為市場商品可供量的實際組成部分。而政府儲備的目的在於為全社會整體利益而儲備,不會因一般的價格變動而輕易投放市場。但當市場供給出現嚴重短缺,價格猛漲時,政府可能動用它來平抑物價,則將對市場供給產生重要影響。 2、本期產量 本期產量是指本年度或本季度的商品生產量。它是市場商品供給量的主體,其影響因素也甚為復雜。從短期看,它主要受生產能力的制約,資源和自然條件、生產成本及政府政策的影響。不同商品生產量的影響因素可能相差很大,必須對具體商品生產量的影響因素進行具體的分析,以便能較為准確地把握其可能的變動。 3、本期進口量 本期進口量是對國內生產量的補充,通常會隨著國內市場供求平衡狀況的變化而變化。同時,進口量還會受到國際國內市場價格差、匯率、國家進出口政策以及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而變化。 (二)期貨商品需求分析 商品市場的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時間、一定地點和某一價格水平下,消費者對某一商品所願意並有能力購買數量。決定一種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該商品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消費者的偏好、相關商品價格的變化、消費者預期的影響等等。 商品市場的需求量通常由國內消費量、出口量和期末商品結存量三部分構成。 1、國內消費量 國內消費量主要受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或購買能力、消費者人數、消費結構變化、商品新用途發現、替代品的價格及獲取的方便程度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變化對期貨商品需求及價格的影響往往大於對現貨市場的影響。 2、出口量 穩定的進口量雖然量值大但對國際市場價格影響甚小,不穩定的進口量雖然量值小,但對國際市場價格影響很大。出口量是本國生產和加工的商品銷往國外市場的數量,它是影響國內需求總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其變化應綜合考慮影響出口的各種因素的變化情況,如國際、國內市場供求狀況,內銷和外銷價格比,本國出口政策和進口國進口政策變化,關稅和匯率變化等。例如,我國是玉米出口國之一,玉米出口量是影響玉米期貨價格的重要因素。 3、期末商品結存量 期末結存量具有雙重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商品需求的組成部分,是正常的社會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定程度上起著平衡短期供求的作用。當本期商品供不應求時,期末結存將會減少;反之就會增加。因此,分析本期期末存量的實際變動情況,即可從商品實物運動的角度看出本期商品的供求狀況及其對下期商品供求狀況和價格的影響。 (三)經濟波動周期 商品市場波動通常與經濟波動周期緊密相關。期貨價格也不例外。由於期貨市場是與國際市場緊密相聯的開放市場,因此,期貨市場價格波動不僅受國內經濟波動周期的影響,而且還受世界經濟的景氣狀況影響。 經濟周期一般由復甦、繁榮、衰退和蕭條四個階段構成。復甦階段開始時是前一周期的最低點,產出和價格均處於最低水平。隨著經濟的復甦,生產的恢復和需求的增長,價格也開始逐步回升。繁榮階段是經濟周期的高峰階段,由於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的不斷擴張超過了產出的增長,刺激價格迅速上漲到較高水平。衰退階段出現在經濟周期高峰過去後,經濟開始滑坡,由於需求的萎縮,供給大大超過需求,價格迅速下跌。蕭條階段是經濟周期的谷底,供給和需求均處於較低水平,價格停止下跌,處於低水平上。在整個經濟周期演化過程中,價格波動略滯後於經濟波動。這些是經濟周期四個階段的一般特徵。 比如,在本世紀 60 年代以前西方國家經濟周期的特點是產出和價格的同向大幅波動。而 70 年代初期,西方國家先後進入所謂的"滯脹"時期,經濟大幅度衰退,價格卻仍然猛烈上漲,經濟的停滯與嚴重的通貨膨脹並存。而 80-90 年代以來的經濟波動幅度大大縮小,並且價格總水平只漲不跌,衰退和蕭條期下降的只是價格上漲速度而非價格的絕對水平。當然,這種只漲不跌是指價格總水平而非所有的具體商品價格,具體商品價格仍然是有升有降。進入 90 年代中期以後,一些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如韓國、東南亞國家等,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導致一些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大幅下滑。但是,全球經濟並沒有陷入全面的危機之中,歐美國家經濟持續向好。因此,認真觀測和分析經濟周期的階段和特點,對於正確地把握期貨市場價格走勢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周期階段可由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值的高低來判斷,如 GDP 增長率,失業率、價格指數、匯率等。這些都是期貨交易者應密切注意的。 (四)金融貨幣因素 商品期貨交易與金融貨幣市場有著緊密的聯系。利率的高低、匯率的變動都直接影響商品期貨價格變動。 1、利率 利率調整是政府緊縮或擴張經濟的宏觀調控手段。利率的變化對金融衍生品交易影響較大,而對商品期貨的影響較小。如 1994 年開始,為了抑制通貨膨脹,中國人民銀行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提高中長期存款和國庫券的保值貼補率,導致國債期貨價格狂飆,1995 年 5 月18 日,國債期貨被國務院命令暫停交易。 2、匯率 期貨市場是一種開放性市場,期貨價格與國際市場商品價格緊密相聯。國際市場商品價格比較必然涉及到各國貨幣的交換比值-匯率,匯率是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交換的比率。當本幣貶值時,即使外國商品價格不變,但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商品價格將上升,反之則下降,因此,匯率的高低變化必然影響相應的期貨價格變化。據測算,美元對日元貶值 10%,日本東京穀物交易所的進口大豆價格會相應下降 10%左右。同樣,如果人民幣對美元貶值,那麼,國內大豆期貨價格也會上漲。主要出口國的貨幣政策,如巴西在 1998 年其貨幣雷亞爾大幅貶值,使巴西大豆的出口競爭力大幅增強,相對而言,大豆供應量增加,對芝加哥大豆價格產生負面影響。 (五)政治、政策因素 期貨市場價格對國際國內政治氣候、相關政策的變化十分敏感。政治因素主要指國際國內政治局勢、國際性政治事件的爆發及由此引起的國際關系格局的變化、各種國際性經貿組織的建立及有關商品協議的達成、政府對經濟干預所採取的各種政策和措施等。這些因素將會引起期貨市場價格的波動。在國際上,某種上市品種期貨價格往往受到其相關的國家政策影響,這些政策包括:農業政策、貿易政策、食品政策、儲備政策等,其中也包括國際經貿組織及其協定。在分析政治因素對期貨價格影響時,應注意不同的商品所受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如國際局勢緊張時,對戰略性物資價格的影響就比對其他商品的影響大。 (六)自然因素 自然條件主要是氣候條件、地理變化和自然災害等。期貨交易所上市的糧食、金屬、能源等商品,其生產和消費與自然條件因素密切相關。有時因為自然因素的變化,會對運輸和倉儲造成影響,從而也間接影響生產和消費。例如,當自然條件不利時,農作物的產量就會受到影響,從而使供給趨緊,刺激期貨價格上漲;反之,如氣候適宜,又會使農作物增產,增加市場供給,促使期貨價格下跌。因此,期貨交易必須密切關注自然因素,提高對期貨價格預測的准確性。 (七)投機和心理因素 在期貨市場中有大量的投機者,他們參與交易的目的就是利用期貨價格上下波動來獲利。當價格看漲時,投機者會迅速買進合約,以期價格上升時拋出獲利,而大量投機性的搶購,又會促進期貨價格的進一步上升;反之,當價格看跌時,投機者會迅速賣空,當價格下降時再補進平倉獲利,而大量投機性的拋售,又會促使期貨價格進一步下跌。 與投機因素相關的是心理因素,即投機者對市場的信心。當人們對市場信心十足時,即使沒有什麼利好消息,價格也可能上漲;反之,當人們對市場推動信心時,即使沒有什麼利空因素,價格也會下跌。

I. 對當前的白糖期貨怎麼看

白糖是一個主要受供應影響的品種,由於其需求方面不會有太大差別,主要在於供應的增減,現在進入冬天,白糖壓榨降低,短期內會繼續保持價格抬升走勢,由於此前的下跌趨勢沒有突破性的改變,震盪緩慢上漲是當前的情況,4900依然是阻力區域。

熱點內容
鴻星爾克2021市值多少 發布:2025-02-11 08:21:46 瀏覽:612
期貨交易所開戶保證金是多少 發布:2025-02-11 08:20:56 瀏覽:58
上海聯發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2-11 08:00:54 瀏覽:870
股票可以買漲停的嗎 發布:2025-02-11 07:54:32 瀏覽:225
長生股票為什麼漲停 發布:2025-02-11 07:44:51 瀏覽:284
股票交易並發 發布:2025-02-11 07:28:54 瀏覽:932
股票開盤漲停打開會怎樣 發布:2025-02-11 07:09:12 瀏覽:537
2020年股票投資信息 發布:2025-02-11 07:02:51 瀏覽:132
早點理財有什麼壞處 發布:2025-02-11 06:38:59 瀏覽:845
不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有哪些 發布:2025-02-11 06:37:26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