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結構屬於什麼學科領域
㈠ 什麼是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義務)。基於股東地位(身份)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1)股權結構屬於什麼學科領域擴展閱讀
股權結構有不同的分類。一般來講,股權結構有兩層含義:
第一個含義是指股權集中度
即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從這個意義上講,股權結構有三種類型:
一是股權高度集中,絕對控股股東一般擁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
二是股權高度分散,公司沒有大股東,所有權與經營權基本完全分離、單個股東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
三是公司擁有較大的相對控股股東,同時還擁有其他大股東,所持股份比例在10%與50%之間。
規范的股權結構包括三層含義:①降低股權集中度,改變「一股獨大」局面。②流通股股權適度集中,發展機構投資者、戰略投資者,發揮他們在公司治理中的積極作用;③股權的流通性。
第二個含義則是股權構成
即各個不同背景的股東集團分別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國,就是指國家股東、法人股東及社會公眾股東的持股比例。從理論上講,股權結構可以按企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收益索取權的分布狀況與匹配方式來分類。
從這個角度,股權結構可以被區分為控制權不可競爭和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兩種類型。在控制權可競爭的情況下,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是相互匹配的,股東能夠並且願意對董事會和經理層實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控股股東的控制地位是鎖定的,對董事會和經理層的監督作用將被削弱。
㈡ 股權結構的形成
企業具有什麼樣的股權結構對企業的類型、發展以及組織結構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我們的企業家應該考慮在股權結構各個組成部分的變動趨勢。
當社會環境和科學技術發生變化時,企業股權結構也相應地發生變化。由此,股權結構是一個動態的可塑結構。股權結構的動態變化會導致企業組織結構、經營走向的管理方式的變化,所以,企業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具有彈性的柔性經營組織。
股權結構的形成決定了企業的類型。股權結構中資本、自然資源、技術和知識、市場、管理經驗等所佔的比重受到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沖擊。隨著全球網路的形成和新型企業的出現,技術和知識在企業股權結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社會的發展最終會由「資本僱傭勞動」走向「勞動僱傭資本」。人力資本在企業中以其獨特的身份享有經營成果,與資本擁有者共享剩餘索取權。這就是科技力量的巨大威力,它使知識資本成為決定企業命運的最重要的資本。
在世界全球化進程中,人力資本或知識資本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使得傳統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理念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已成為未來企業管理領域研究的新課題。
股權結構是可以變動的,但是變動的內在動力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變化,選擇好適合企業發展的股權結構對企業來說具有深遠意義。
㈢ 股權結構是什麼
你好,股權結構指的就是股份制公司中各種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通常來講股權結構有兩層含義:首先是前五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這個比例可以體現公司股權的集中度;然後是各個不同背景的股東分別持有多少股份,也就是國家、法人、社會公眾各持有多少股份,這能反應股權的構成成分。
股權結構的形成決定了企業的類型,股權結構中各部分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受到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沖擊。隨著全球網路的形成和新型企業的出現,技術和知識在企業股權結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社會的發展最終會由「資本僱傭勞動」走向「勞動僱傭資本」。
股權結構是可以變動的,但是變動的內在動力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變化,選擇好適合企業發展的股權結構對企業來說具有深遠意義。
股權結構類型:
【1】一元股權結構:在這種構架下股東持有的股權比例和投票權以及分紅權是一體化的。一元股權是最簡單的股權結構,所有股東的權利都是根據股權比例而定,但是需要重點避免公司僵局的問題,也就是不同方案支持率相同的情況。
【2】二元股權結構:股權在股權比例和投票權以及分紅權之間做出不等比例的安排,將股東權利進行分離設計,適合那些需要將分紅權給某些合夥人,但將決策權給創始人的情況。
【3】4X4股權結構:將公司的股東分為創始人、合夥人、員工、投資人四個類型,針對他們的權利分別進行整體性安排。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㈣ "資本結構""股權結構"與"資產結構"的聯系
權益法是適用於長期股權投資的一種會計核算方法。根據這一方法,投資企業要按照其在被投資企業擁有的權益比例和被投資企業凈資產的變化來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帳戶的帳面價值。使用這種方法時,投資企業應將被投資企業每年獲得的凈損益按投資權益比例列為自身的投資損益,並表示為投資的增減。如果收到被投資企業發放的股利(不包括股票股利,下同),投資企業要沖減投資帳戶的帳面價值。
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具有重大影響、共同控制或控制時,長期股權投資應該採用權益法進行核算。重大影響屬於企業聯營范疇。聯營下,投資企業按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但不須編制合並報表。共同控制屬於企業合營范疇。企業合營包括共同控制經營、共同控制資產和共同控制實體。共同控制經營和共同控制資產沒有導致新的會計方法問題。對共同控制實體的長期投資,既可採用權益法,也可在權益法基礎上採用比例合並法。控制屬於企業合並范疇。根據法律形式,企業合並分為吸收合並、創立合並和控股合並。吸收合並和創立合並的結果是只留下一個單一的經濟實體和法律實體,其處理合並業務所應用的會計方法,都屬於會計的傳統領域。控股合並是一家公司通過長期投資取得另一家公司的控制股權,被投資公司成為子公司,投資公司成為母公司。母子公司均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和法律實體。母公司一方面在其帳冊中按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和投資收益,另一方面在合並時和每一會計期末對母子公司的單獨報表進行全面合並。
權益法強調投資企業和被投資企業之間的經濟實質關系,即它們在會計上已經構成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減少了投資企業利用分配政策撥弄利潤的機會。採用權益法確認投資收益比較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因為它是根據被投資企業的損益是否發生來確認投資者應該享有的權益,而無論股利是否收到。但按權益法處理公司間的交叉持股時,具有明顯的缺陷,香港金融報刊比喻為「企圖在布滿鏡子的房間里找到最終的反射」,那是不可能的。同時,在權益法下,投資企業的留存收益包含被投資企業的利潤份額,按此分派股利不妥,因此有人提出分派股利時應加以適當的限制。
(二)復雜權益法
權益法分為簡單權益法和復雜權益法。復雜權益法把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的投資視同合並處理,又稱單線合並法。復雜權益法不僅需要攤銷購買時投資的公允價值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而且需要扣除內部交易形成的未實現損益。
復雜權益法的會計處理特徵為:
1、購買股份時,長期股權投資按購買成本反映;
2、會計期末,把在被投資公司所享有的那部分凈損益(扣除內部交易形成的未實現損益)份額確認為投資損益,並相應調整長期股票價值;
3、收到股利時,應沖減長期股權投資帳戶;
4、攤銷購買時投資的市場價值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同時沖減長期投資和投資收益帳戶。
完全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帳戶余額=投資成本+享有的購買後被投資公司凈損益的份額-分得的股利-已攤銷的購買時投資的市場價值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投資收益=享有的被投資公司凈損益的份額-分得的股利-已攤銷的購買時投資的市場價值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
(三)簡單權益法
簡單權益法但在理論上是復雜權益法的簡化,既不需要攤銷購買時投資的公允價值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也不需要扣除內部交易形成的未實現損益。但是在實務中,簡單權益法出現更早。美國的權益法以APB18為界,APB18之前為簡單權益法,APB18之後為復雜權益法。
簡單權益法的會計處理特徵為:
1、購買股份時,長期股權投資按購買成本反映;
2、會計期末,把在被投資公司所享有的那部分凈損益(不需扣除內部交易形成的未實現損益)份額確認為投資損益,並相應調整長期股票價值;
3、收到股利時,應沖減長期股權投資帳戶;
在簡單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帳戶余額=投資成本+享有的購買後被投資公司凈損益的份額-分得的股利;投資收益=享有的購買後被投資公司凈損益的份額-分得的股利。
當投資的公允價值大於帳面價值時,復雜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帳戶余額和投資收益均要小於簡單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帳戶余額和投資收益。從這一點講,此時復雜權益法更穩健。
由於復雜權益法與簡單權益法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是否攤銷購買時投資的公允價值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以及是否扣除內部交易形成的未損益,因此本文下面主要對這兩個問題進行分析和闡述。
二、購買時投資的公允價值與帳面價值之間差額的處理
復雜權益法之所以攤銷購買時投資的公允價值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是因為當投資的公允價值大於帳面價值時,其差額表示被投資企業資產價值低估或有未入帳的商譽,如果這些資產是屬於折舊折耗或攤銷性質,則有一定的受益年限,在其受益年限內,資產每年消耗,故應記提折舊折耗或攤銷。但因資產價值低估或未入帳,使攤提的費用低列,被投資企業的利潤虛增,投資企業每年按投資比例確認的投資收益也虛增。因此,當購買時投資的市場公允大於帳面價值時,應分析這項差異是由何種資產產生,如果是要折舊折耗或攤銷的資產,則應按資產的估計剩餘經濟年限,分年攤銷,一方面借記投資收益(減少投資收益),另一方面貸記長期投資。如果差異由永久性資產(如土地)或流動資產(如存貨短期投資)產生,則應等該資產出售時,一次性調整投資收益和長期投資的帳面價值。
如果購買時投資的公允價值小於帳面價值,則表示被投資企業資產價值高估或有負商譽,使帳上每年的折舊費用等高估,利潤虛減,因此應按照資產的性質分年攤銷或出售時一次性轉銷,增加投資收益和長期投資的帳面價值。
復雜權益法通過攤銷購買時投資的公允價值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使被投資企業按所耗資產公允價值計算的成本和費用,從而正確計量投資企業的投資收益,比較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簡單權益法下與現時收入相配比的是資產的帳面價值,從而不完全符合權責發生制。
當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具有控制權時,母公司應編制合並報表。正如復雜權益法需要攤銷購買時投資的公允價值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合並報表時也需要攤銷購買時投資的公允價值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此時,復雜權益法和簡單權益法抵消分錄稍有不同,不同之處在於,簡單權益法下需要在合並工作底稿中把簡單權益法調節為復雜權益法。因此,母公司不論採用何種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最後的合並報表都是一樣的。但復雜權益法下,如果不考慮內部交易產生的未實現損益,母公司帳上的凈收益與合並報表上的企業集團的凈收益相等,母公司帳上的期末凈資產與合並報表上的企業集團的凈資產相等,從而具有較好的校核性;簡單權益法下上述相等關系不成立,從而不具校核性。
值得注意的是,兩種情況下不存在投資的公允價值與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如不考慮其他因素,此時復雜權益法和簡單權益法處理的長期股權投資和投資收益相同。一種是企業合並會計採用權益集合法時,一種是採用下推會計時。
控股合並下,企業合並會計有兩種:購買法和權益集合法。根據購買法,母公司計算的投資成本應為購買日的公允價值,因此投資成本與享有子公司帳面權益份額之間存在差額,差額由兩部分構成:資產增值和商譽。復雜權益法和合並報表均需攤銷此項差額。權益集合法不承認購買企業時所發生的任何商譽,它根據已有的帳面金額記錄合並的資產和負債,投資成本與享有投資公司帳面權益份額相等,無差額可攤銷。
一般而言,子公司單獨財務報表應按合並前的帳面價值報告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但在某些情況下,在合並報表中分攤到子公司凈資產的價值,應當「下推」到子公司所編制的單獨財務報表,子公司單獨財務報表按公允價值計量凈資產。這就是「下推會計」。SEC要求,當子公司幾乎已全部為母公司所擁有(通常97%),且沒有大量發行在外的債券或優先股時,向SEC報送的財務報表應採用下推會計。在購買型合並中若不採用下推會計,在合並報表工作底稿中需將投資成本分攤到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和商譽,合並報表反映了投資成本的分攤。當子公司在其財務報表中採用下推會計時,合並程序大為簡化。同樣,對復雜權益法而言,因為子公司單獨報表已按公允價值調整,與投資成本一致,無差額攤銷,處理程序簡化。可見,如不考慮未實現損益,下推會計下復雜權益法與簡單權益法操作和結果一致。
對於權益法,股份有限公司適用於具體會計准則「投資」,其他企業適用行業會計制度。鑒於我國會計改革的思路是按照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統一各行業會計制度,因此本文僅分析具體會計准則「投資」中所規定的權益法。根據「投資」准則,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差額,作為股權投資差額處理,並按一定的期限平均攤銷,計入損益。有人認為,與上述理論上的按資產的性質分年攤銷相比,我國的權益法未將差額在商譽和資產之間分配,而是將其以總額的方式列示在「股權投資差額」中並分年攤銷,攤銷的基數和期限與理論均不相同,因此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復雜權益法。其實,我國權益法對攤銷的處理是對理論上處理的簡化,仍能體現將被投資企業按帳面價值計算的利潤調整為按公允價值計量的利潤這一思想,從這個意義上講,仍是復雜權益法。我國之所以未將這種差額進行具體分配,是因為我國目前缺乏一個規范化的全國統一的資產評估體系,資產評估成本較高的情況下採取的一種適合國情的做法(實際操作中,即使評估體系很健全,也不乏評估人員和會計人員對資產價值以及使用年限的估計,不可能完全與理論一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我國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將向更為規范化的復雜權益法的方向發展。
㈤ VlE股權結構是啥意思VlE是啥縮寫
VIE是Variable Interest Entity(可變利益實體)的縮寫過去十年,中國赴美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和教育類公司都採用這一模式。VIE被稱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的一大創舉」,造就了中國互聯網產業黃金十年。
「VIE結構」,也稱為「協議控制」,為企業所擁有的實際或潛在的經濟來源,但是企業本身對此利益實體並無完全的控制權,此利益實體系指合法經營的公司、企業或投資。2013年3月,李彥宏的「鼓勵民營企業海外上市(VIE)取消投資並購、資質發放等方面政策限制」的提案引發產業熱議。VIE結構在中國法律規范下仍處於「灰色」地帶,盡管有嘗試性案例發生,但中國法院尚未對控制協議的合法性做出過肯定。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義務)。基於股東地位(身份)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股權代表著未來收益的可能性,站在創始人的角度,股權有以下3個方面的價值:
1、組團隊,俗話說「財散人聚」,股權就代表著未來的財,創業早期需要組團隊,但是並沒有那麼多錢來招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一部分股份分出去,攢來一個價值觀一致、能力互補的創始團隊。
2、融資,公司的融資一般有兩種方式: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債權融資,就是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最終需要本金加上利息還回去。股權融資就是投資人出一部分錢來換取公司的股份,其實是看好這家公司的前景,未來能夠獲得更多收益的可能性。投資人作為股東,不能要求創始團隊把投資還回去,只能等以後上市、收購或者更大規模融資時退出股份來套現。傳統行業里債權融資比較多,但在互聯網創業領域,股權融資是主流。
3、激勵,公司對員工的激勵有很多方式,比如:漲工資、發獎金。創業公司早期往往沒有太多現金,所以一般用未來的錢(也就是股權)來激勵員工。股權激勵不僅能省錢,還能讓員工更有主人翁意識和參與感,做事會更有積極主動性。
㈥ 請問會計學屬於什麼類的專業
會計學從屬於人文與社會科學但與自然科學又有交叉。從整個學科角度探討會計學學科定位問題有利於會計學科的建立,有利於會計學科外向型的融合發展,也有利於研究人員從更寬的視野、更廣的角度、更深的層次和更創新的手段提升會計理論研究;而探討會計學科與其他各學科的關系問題則有助於會計學科內向型的融合發展,有助於會計學科綜合化和細化的研究,有助於形成獨具特色的會計專門學科。通過對會計學學科定位的研究,可以拓展會計學科的研究領域、豐富會計學科的研究內容、充實會計學科的研究方法、指明會計學科的研究方向。具體體現在:
1.拓展會計學科的研究領域
當我們站在一個更高、更全的視角俯瞰會計學在學科總體中的坐標位置,以及會計學與其有相互作用的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結交叉點及其聯結的緊密程度時,我們就會發現有許多新的問題需要研究。如環境經濟學學科的興起,相應地就有環境會計問題研究的必要性;而尋租經濟學(公共選擇學派的一個分支)的產生和發展,又會啟發研究人員探索尋租會計學的有關問題。
2.豐富會計學科的研究內容
學科間的交叉、滲透,產生大量新的會計學分支學科,派生出大量的具體研究內容,大大豐富了會計學科的研究內容。如金融工具的創新和使用,增添了財務管理學和財務會計學的研究內容,產生了衍生金融工具會計等分支學科。
3.充實會計學科的研究方法
借鑒其他學科特有的並且成熟的研究方法,或將其移植到會計學科的研究當中可以完善會計方法學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如線性回歸分析方法的引進使得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確定更加科學和簡潔,而不像工程技術學那樣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和人們對事物認識局限性的影響。近年來實證會計的興起,更加豐富和完善了我國會計學科的研究方法。按馬克思所說的:「一門學科只有當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只有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結合,規范和實證研究方法並舉,會計學才談得上是一門真正的科學。
4.指明會計學科的研究方向
通過會計學科和其他學科的比較研究,可以引發出很多新問題、新線索、新現象,為有志於會計創新研究的學者指明研究的方向。如產權會計學、資源會計學、行為會計學、會計心理學等的興起就是佐證。
二、會計學的拓展
會計學主要從兩個方面拓展,一是從社會科學拓展,二是從自然科學拓展。
1.從社會科學角度的拓展
會計學和其他人文與社會科學之間的關系是融合與相對獨立的關系。站在大會計角度,融合的程度大一些,而站在傳統會計角度,其獨立的特性又較突出。從會計學科和其他人文與社會科學的比較研究過程當中,可以產生出會計學的一些新的分支學科,大大拓展會計學的研究領域,豐富會計學的研究內容,實現會計「純」科學的突破。
第一,會計學的理論基礎拓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三論」(控制論、資訊理論和系統論)等均是對會計學科具有理論指導意義的科學。這些學科的基本原理是會計學學科建立的理論基礎或理論依據,對會計學理論和方法體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具體體現在對會計本質、會計對象和職能、會計內容、會計原則、會計方法、會計工作規律、會計學科體系以及會計學發展趨勢等問題的概念界定和理論指導方面。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過程越是按社會的規模進行,越是失去純粹個人的性質,作為對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總結的簿記就越是必要」,就精闢地闡述了會計的職能(核算、控制)、會計的本質(既是核算工作又是管理活動)、會計的對象(能簿記的經濟業務)及會計的發展趨勢(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重要)。
第二,會計學應用基礎的拓展。統計學、技術經濟學等學科是會計學學科研究的基礎工具。統計學是收集、整理、分析和預測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科學,由於會計提供了經濟社會中幾乎所有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業務數據,統計學方法在會計數據信息中的運用,能夠得出很多具有現實意義的模型、方法,解決現實的經濟問題。如實證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等學科的興起和發展,是會計學真正體現管理職能的佐證。如用回歸分析方法確定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衡量風險的β系數的測定;公司價值與股利政策、股權結構、資本結構的關系分析等。
電子商務屬於一般商科類,偶爾有電腦工科類。
歐洲英文碩士一網打盡,金融,商科,經濟,工程,醫學,理學,文科,藝術,建築,應有盡有!
E-Prima.Com
[URL=http://www.e-prima.com]e-prima.com[/URL]
㈦ 我國企業的股權結構是什麼樣的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基於股東地位而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股權結構的形成
當社會環境和科學技術發生變化時,騰訊眾創空間企業股權結構也相應地發生變化。由此,股權結構是一個動態的可塑結構。股權結構的動態變化會導致企業組織結構、經營走向的管理方式的變化,所以,企業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具有彈性的柔性經營組織。
股權結構的形成決定了企業的類型。股權結構中資本、自然資源、技術和知識、市場、管理經驗等所佔的比重受到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沖擊。隨著全球網路的形成和新型企業的出現,技術和知識在企業股權結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社會的發展最終會由「資本僱傭勞動」走向「勞動僱傭資本」。人力資本在企業中以其獨特的身份享有經營成果,與資本擁有者共享剩餘索取權。這就是科技力量的巨大威力,它使知識資本成為決定企業命運的最重要的資本。
企業股權結構的這種變化反映出一個問題:在所有的股權資源中最稀缺、最不容易獲得的股權資源必然是在企業中占統治地位的資源。企業的利益分享模式和組織結構模式由企業中占統治地位的資源來決定。
在世界全球化進程中,人力資本或知識資本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使得傳統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理念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已成為未來企業管理領域研究的新課題。
股權結構是可以變動的,但是變動的內在動力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變化,選擇好適合企業發展的股權結構對企業來說具有深遠意義。
股權結構的分類
股權結構有不同的分類。一般來講,股權結構有兩層含義:
第一個含義是指股權集中度,即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從這個意義上講,股權結構有三種類型:一是股權高度集中,絕對控股股東一般擁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二是股權高度分散,公司沒有大股東,所有權與經營權基本完全分離、單個股東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三是公司擁有較大的相對控股股東,同時還擁有其他大股東,所持股份比例在10%與50%之間。
第二個含義則是股權構成,即各個不同背景的股東集團分別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國,就是指國家股東、法人股東及社會公眾股東的持股比例。從理論上講,股權結構可以按企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收益索取權的分布狀況與匹配方式來分類。從這個角度,股權結構可以被區分為控制權不可競爭和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兩種類型。在控制權可競爭的情況下,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是相互匹配的,股東能夠並且願意對董事會和經理層實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控股股東的控制地位是鎖定的,對董事會和經理層的監督作用將被削弱。
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的關系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機制的基礎,它決定了股東結構、股權集中程度以及大股東身份、導致股東行使權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較大的區別,進而對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運作及績效有較大影響,換句話說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中的內部監督機制直接發生作用;同時,股權結構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的影響,反過來,股權結構也對外部治理機制產生間接作用。
㈧ 金字塔股權結構是什麼
金字塔持股結構指公司實際控制人通過間接持股形成一個金字塔式的控制鏈實現對該公司的控制。在這種方式公司控制權人控制第一層公司,第一層公司再控制第二層公司,以此類推,通過多個層次的公司控制鏈條取得對目標公司的最終控制權。金字塔結構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就是多層級、多鏈條的集團控制結構。
金字塔結構通過多鏈條控制,可以達到融資與控制並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