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股權設計把連鎖店長鎖定
Ⅰ 請問下如何設計美容院股權呢如何完善股權設計
美容院老闆有6家門店,想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讓各門店店長入股,並按照業績贈送乾股分紅。
每家門店需要投入300萬,各門店店長投入30萬,持股10%。
另外,老闆贈各門店店長5%的乾股分紅,不用店長出錢。
但是,需要完成業績才能拿到。
1、每年年初進行考核,如果完成目標就送1%
2、考核進店人數,完成指標再送2%
3、考核美容卡的消費程度,完成指標再送2%
Ⅱ 餐飲連鎖店股權激勵應該怎麼做
勺子課堂幫你總結出連鎖店股權激勵的幾個要素:
第一,就是放低准入的門檻,同時要提高進階的條件。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人背後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對於一家創業型企業,一開始店面不多,未來也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大部分的高管和員工更關注眼前利益,特別是本金的安全,他們不敢冒太大的風險。所以,一開始不能把門檻定得太高,否則就玩不下去。
第二,「分名分權分利」和「合心合利合業」的矛盾統一。中國有句老話叫「財散人聚,財聚人散」,創始人只有把錢和利分出去了,人才才會聚集起來,大家才能同心合力。
所以,店長的股權激勵是多層級的,從基本工資,到單店的分紅,到區域的分紅,再到全公司的分紅,薪酬待遇是多元化的。公司把賺到的錢,拿出來跟夥伴們分享,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才能成為利益共同體,一起把事業做大。
第三,連鎖經營的股權激勵,一種理想的狀態是:「小盤放得開,大盤hold得住」。小盤放得開,是指小盤子裡面要把利益、名分都放出去,但是大盤要hold得住的話,就必須要有一整套的賦能系統。
Ⅲ 房地產經紀連鎖企業想對部分店長進行股權激勵,但是店長流動性較大,應該怎辦
建議報名參加中國股權激勵第一人薛中行博士在8月6號到9號舉辦的股權激勵培訓班,你可以將自己的困惑說出來讓專家來幫你解決。據我所知,股權激勵要考慮好成本、業績、費用、穩定性、可持續性、業績提升這些方面,還要同時考慮好業績好時的激勵方式,業績不好時的激勵方式,業績不好不是僅僅只有處罰,好時需要針對問題進行分析後有正確的處理措施。相信如果你能夠在這些方面做好的話,店長的流動性會減少很多。
Ⅳ 如何通過股權設計管理和激勵合夥人團隊
一般對合夥人使用虛擬股+期權形式。股權不超過30%
Ⅳ 如何設計連鎖企業股權激勵機制
根據你的提問,經股網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高速發展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我國連鎖企業也迎來了新常態下的機遇與挑戰。連鎖企業在經歷了經濟高速發展期之後,新環境的競爭壓力、激勵機制的缺失與人才的流失使得連鎖企業的經營普遍愈加艱難,但與此同時,一批企業在股權理念的引領下,門店擴張速度與經營質顯著提升,逐漸邁向行業的細分寡頭。股權時代已然來臨,在新常態下,它驅動著連鎖企業的壯大,也加速著行業的洗牌。
連鎖企業經常將連鎖店面的數量作為一項重要的發展指標,一旦連鎖門店在數量上發生遞減時,企業的經營者便會下意識的將其原因外部化,如經營成本增加,人才流動性大,同業競爭加大等等,然而這些外部因素是所有連鎖企業的共性問題,我們認為內因是主要的,企業在連鎖化的過程中,其本質始終是圍繞著「人」在進行連鎖,「萬店連鎖」只是一個必然結果,而如何運用股權激勵推動「人心的連鎖、人才的連鎖」才是實現「萬店連鎖」的關鍵手段。
為了留住諸如店長等方面的核心人才,連鎖企業實施並完善激勵機制顯得尤為關鍵,而股權激勵是其中一種非常適宜的激勵機制,我們結合多年股改的咨詢經驗,在此推薦給大家,並與其它幾種與股權相關的激勵機製做比較分析,以供大家參考。
大體上,我們把連鎖門店的激勵機制,概況為四種方式,分別是承包激勵法、超額分紅激勵法、股權激勵法、合資合作法,這4種激勵方法內部存在逐層遞進的關系,我們將分別從優劣特性、長短期導向、收益與風險共同承擔程度、實施的難易程度和標桿效應等方面進行闡述。
一、承包激勵法
承包激勵法以承包為理念的激勵方案,一定程度上類似於短期加盟,其激勵原理是門店員工承包門店,公司可以收取銷售額一定比例的管理費或者是固定金額的管理費,財務由公司統一管理,可以按照季度和年度進行結算。這種方法一定程度上類似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承包激勵法被認為是保持連鎖門店原有所有權的前提下改善連鎖企業經營的「權益之策」,它既沒有使激勵對象獲得原有企業的所有權,同時維持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又能在一定的期限內通過承包合同劃清企業與個人的收益分配關系,使激勵對象有一定的經營決策權,從而能激發激勵對象的活力,有限達到某種激勵目的。
但是無論是固定比例承包法還是固定金額承包法都存在其固有的弊端,承包激勵法的缺點在於:(1)易於產生激勵對象行為相對的短期化,承包者很難有較長期的安排,承包者(激勵對象)有可能以犧牲企業資源為代價換取短期利益的最大化;(2)易造成承包者(激勵對象)與非激勵對象收入分配上的矛盾,也就是所謂的「負盈不負虧」所產引起的不良情緒,實際上承包激勵法,並沒有形成切實有效的企業與激勵對象間的「命運共同體」;在承包者(激勵對象)對象選擇方面也缺乏科學謹慎考核機制。
二、超額激勵法
所謂超額即是在完成擬定目標後所產生的超出額度;激勵是指按照事先約定行權條件提取超額比例分紅,也可以被比喻為一場指標的博弈。通常企業管理可根據銷售額、毛利和凈利等指標設定目標與分紅比例。一般來講,批發、餐飲與流通行業更加適應加銷售額作為擬定目標,通常這類企業的凈利潤率較低,商品銷售量越多累積的利潤也就越多,這樣銷售額是反映門店盈利情況的重要指標。毛利指標則適用於固定成本相對穩定連鎖企業,如,物流企業、餐飲企業、休閑酒店等。凈利潤則適用於高附加值高利潤率行業,如培訓、教育、醫療、咨詢等。
超額激勵法在連鎖門店企業的應用主要得益於它與企業發展的各項指標相互結合,使得人、責、利在相對較長的時間內與公司利益捆綁。同時,這種激勵法可以根據公司戰略進行相對靈活的指標選取和設定,從而使激勵法能充分滿足公司的發展要求。另一方面,超額激勵法可以與員工的晉升機制相互結合,使個人在激勵過程中崗位層級隨個人與門店的收益而升,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公司的人才戰略。
超額激勵法的缺點在於設計與實施的難度較高。另外,超額激勵仍然沒有擺脫承包激勵法「負盈不負虧」的弊端,也沒有將真正意義上的「股權」運用到激勵系統中來。
三、股權激勵法
股權激勵法是讓優秀員工以優惠價格購買公司的部分股權,讓奮斗型員工除了獲得勞動收入之外,還可獲得投資收益,從而調動工作積極性,增強經營意識,提高門店的經營質量。進而優化連鎖門店的組織程度,減輕融資壓力,同時為人才的成長開辟路徑,形成「人才連鎖,人心連鎖」長效機制。
首先,股權激勵法特點在於激勵與約束具有較強的對稱性,是真正意義上的「股權激勵」,被選中的激勵對象需要以實際資金投入來獲得連鎖門店的股權,激勵對象在獲得經營權、收益權和分配權的同時也承擔了相應的風險,這樣連鎖門經營狀況與激勵對象的利益被捆綁在一起,長期利益趨同。
其次,激勵對象的主人翁意識可以被充分調動,這種主人翁尤其體現在新店和止損店的拓展方面,不但可以滿足連鎖門店的短期需求,而且激勵對象一旦達到行權要求就會形成標桿效益,從而帶動內部人員爭相效仿。在避免了人才出逃創業的同時還可以吸引外部小型競爭對手「帶槍投靠」。
從我們以往大量的門店分類股權激勵項目來看,激勵效果是十分顯著的。但是這種激勵法在診斷、設計、實施過程相對較為復雜;同時,激勵對象需要以出資認購股權(盡管相對非常優惠),所以員工接受會有個認識和接受的過程,推動起來難度較大。
四、合資激勵法
合資激勵法,也是以激勵對象出資為基礎一種激勵法,但它與股權激勵法有著本質上去不同。合資激勵法以雙方共同投資為原則,從股權關繫上來講雙方屬於對等關系,相當於企業加入了實際的股東,從而長期享受發展紅利和共同承擔風險。
操作層面上,投資合資法是需要員工按照門店投資金額大小同比例出資,共享利潤、共擔風險,原則上出資不可撤回。這種合資激勵法的優勢在於組織程度上形成一定程度的互動性,內部管理市場化,店面人力資源一定程度上轉化成為了資本緩解資金壓力,在激勵程度與約束力上升的同時使激勵對象與連鎖門形成命運共同體,符合公司中長期發展。
這種激勵方法也有著自身劣勢:1)工商注冊變更導致公司的股權構架發生變化,產生原有股東存在控制權風險,且股權退出繁瑣;2)激勵方案設計考量因素眾多,需要經驗的專業人員參與。最後;3)操作也較為繁瑣,對股權激勵計劃的制定者要求較高。激勵對象的經濟水平和接受能力可能導致激勵計劃難以推進。
以上就是經股網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股網,一家以股權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家股權門戶網站。
Ⅵ 您好,初創餐飲公司已有兩家門店,想用乾股的方式長期留住店長、廚師長等核心骨幹,如何設計乾股協議
股份協議很簡單,人在公司就享受,如果出現不確定因素,造成離職,不能就業,乾股就自動取消!其實乾股對於想困住員工的想法不好,發到手就是工資,如果有比你高的,人家還是會走。我是中式快餐管理者,最好的辦法是入股式,投多少,佔多少比例,工資待遇另外算。沒有投錢就不心痛!這位朋友,切記!在沒有人員保障前提,不要過快開新店,這樣風險很大,因為這行職業經理人和廚師長經驗豐富的難找!
Ⅶ 薪酬績效股權激勵設計
一、薪酬激勵與股權激勵四大區別:
1、薪酬再高也覺得是在打工;股權再少也是為自己干!
2、中基層看重薪酬;高管與短缺人才更看重股權!
3、薪酬只關注自己;股權更關注全局,因為公司「有我一份子」!
4、薪酬讓人才更多的追求短期回報;股權讓人才更關注企業未來發展!
5、薪酬與工作價值掛鉤,員工很少考慮成本;股權與利潤掛鉤,自動控製成本!
二、薪酬管理和股權激勵的對比分析
1、員工收入薪酬管理:員工的收入結構以工資、提成和獎金為主,獎金的性質決定了是優秀者才能得到。另外,員工的薪酬收入由當地同行業水平來決定,薪酬收入屬於公司的成本費用,一般員工的總收入略高於同行業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老闆給出薪酬和獎金後,總是希望把和收入掛鉤的指標做到盡量高,實現老闆利益最大化,而經理人則希望拿同樣的錢少幹事,於是形成了和老闆的博弈。
股權激勵:股權激勵制度下,激勵對象收入以身股和銀股分紅為主。分紅與多創造的利潤掛鉤,只要企業和員工共同多創造了價值,就可以分紅,是一種上不封頂,穩定、公開、公平的利益共享機制。
2、勞資關系薪酬管理:勞資對抗,你多我少:薪酬從成本費用中扣除,員工收入和老闆的收入之間是你多我少的關系,所以會存在勞資對抗的經濟基礎,並且員工不佔有股權和分紅,也就沒有動力主動控製成本費用,勞資之間是對抗關系。
股權激勵:勞資一體,共同努力:在公司和員工過去收益固化的基礎上,股權激勵創造一種勞資共享收益的制度,經理人有動力去控製成本費用,增加業績,創造更多的利潤。
3、管理特徵薪酬管理:老闆為頂級,從上到下命令式管理,基本消滅了老闆以外所有人的主觀能動性。老闆用防範壞人的方式來管理企業,就必須借用大量報表、會議,用人對人的直接管理來維持效率和忠誠。因此,只有用七八個人為一個層次的直接管理半徑,才能使效率傳遞並安全。這使企業管理成本在企業成長時劇增,多數企業都會產生嚴重的臃員。
股權激勵:強調自我管理:用股權共享的方式按利潤中心實施激勵,將打工的頭領模擬為老闆,使管理變得簡單易行,這就像社員當年種自留地一樣高效。也可使大量的報表、會議在自己管理自己的過程中被削減,形成扁平化的治理結構,使企業找到夫妻店效率+沃爾瑪規模的高效路徑。
4、監制機制薪酬管理:薪酬注重的是分級管理,其關注重點在「一把手」。由於機制設計偏重從上到下的機理,對「一把手」的貪污浪費,其他人就沒有對抗和揭發的動力,缺少了下級對上級的監督,從而難有自我約束的機制。
股權激勵:股權激勵強調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所以,「一把手」以外的人員仍有10%-20%的激勵。這便可以產生下級對上級的監督,從而完善自我約束的機制。也會使公司從上到下的財務監督和管理變得簡單易行、成本低廉。
三、薪酬、股權激勵與分紅的關系處理
1、工資與職務掛鉤:職位說明書、工資說明、補充條款等,受勞動法保護,總裁和個人簽。2、股權與聘用掛鉤:職位說明書、股權說明、補充條款等,受公司法保護,董事長和個人簽。
3、分紅與股權和利潤掛鉤可以有三種掛鉤方法。
4、核心層與整個公司利潤掛鉤。
5、運營層和自己領導的機構的利潤掛鉤。
6、前兩者的混合模式。
7、薪酬體現了老闆的要求;股改使要求變成追求。
四、薪酬與股權激勵的區別總結
1、薪酬激勵制度:經理人是打工仔,上對下的要求,形成的是領導的權威,上級的形象,經理人和員工是純粹的執行者。
股權激勵制度:讓經理人是有小老闆感覺,給店長較大的經營空間,自我調節的范圍盡量充分。
2、薪酬激勵制度:勞資對抗,你多我少,經理人不主動裁員和控制費用。
股權激勵制度:勞資共贏,進入成本費用的收入變小,利潤分紅的比例變大,所以經理人自動裁減冗員,降低費用,增加利潤。
3、薪酬激勵制度:管理層次多,成本高,上管下,一事一議,重復多層,規模難擴。
股權激勵制度:自我管理,管理費用低,上下一體,多事一議,扁平結構,規模易擴。由薪酬激勵制度向分紅激勵制度過度是企業由小做大的必經之路,現在製造行業是收入穩定,但利潤越來越薄,在競爭激勵的市場下,讓管理團隊像老闆一樣努力提升內部競爭力也成為製造企業最重要的基石,股權激勵是好的手段,但關鍵是科學合理性,不然就比分錢,爭功勞,不但要有心胸,更要有智慧和節奏!
Ⅷ 股權的博弈:如何做好股權設計,讓激勵最大化
在設計股權激勵方案之初,很多企業並沒有進行全面的思考,而是根據企業面臨的幾個突出人才管理問題決定是否做或者如何做?這無疑是補救式管理方式的延續,雖短期效率最優,但長期成本和風險卻雙高。作為涉及到公司的現金和控制權兩大核心利益的股權激勵,企業需要先想清楚再行動,用長遠的眼光做利於長遠的事。不是每家企業都能做股權激勵,也不是每個股權激勵方案都一樣,先思而後行,才能鋪就未來之路。具體要思考什麼?我們按「企業需求—客戶需求—資源現狀—未來發展—達成共識」的邏輯梳理了企業需要先期思考的五個問題。
你清楚股權激勵的目的嗎?
針對第一個問題,不同背景的企業可以給出不同的答案,但都會落到「人」身上。總體來說我們可以將通俗意義上的目的分為吸引、留住和激活人才,但很多企業停留在了這一層面上,沒有進一步的延伸。上述這些目標只能說是百米賽跑中70M的目標,那麼終點的目標是什麼?是通過提升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最終提升企業的業績。在制定激勵方案的時候,這個目標看似人人都知卻常常被忽略,心懷70M的目標制定不出能達到100M的方案,所以制定方案前先把目標定長遠。
你了解員工的真正需求嗎?
把激勵對象比作客戶,如果公司想從客戶身上獲取價值從而達到最終目標,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搞清楚客戶需求是什麼?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大部分激勵對象的最終需求絕對不是股權,而是良好的未來收益。股權對大多數激勵對象來說只是一種保障,是由於員工與企業之間的不信任從而尋求法律意義上的保護的一種外在表現。當然,還有部分高層管理者的最終需求是經營權和外界對自身的認同感,所以差異化對待不同人群的激勵需求是原則性的思路。針對不同激勵對象的需求,我們如何合理的滿足?對於長期收益需求的激勵對象,我們採取的方式是合理的將實股的各項的權利分離,還是將虛股做實?針對有經營權需求的激勵對象時,我們如何拿捏好股權與控制權的關系,這類問題還有可以延伸很多,但明確需求是關鍵的環節。最後,激勵對象還有一個關鍵的過程性需求:公平性,這點也需要我們在進行分配時特別注意。明確了客戶需求之後,下面就需要回到企業自身去思考企業的資源是否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你能給員工多少股份?
說到股權的問題,創業公司是最好的例子。對於一個科技型初創企業來說,初期企業最想要激勵的人員無疑時是技術人員,但等到產品有一定市場,企業才發現銷售是最重要的人員,後期規模逐步擴大,財務等職能的重要性突出,這時候企業的核心人員屬性又發生了變化。如果我們各個階段實施股權激勵時只關注當前,那麼最後的股權肯定不夠分從而威脅創始人的控制權。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人員需求是不同的。對於股權激勵來說,企業發展階段對其的影響遠遠大於行業要素的影響,所以每個階段的股權規劃一定要為接下來的發展階段留出相應的合理空間。要從股權標的的儲備量上看看企業有多少資源,能拿出多少資源滿足員工的需求。
你准備用什麼錢激勵員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企業現在沒有現金流,可預見的未來也沒有,那麼這個股權激勵即使執行也註定是失敗且毫無意義。我們認為股權激勵收益有很多種:未來創造的「多出來」的錢、大家一起努力得來的錢、企業快速發展帶來的錢、未來資本市場認可的錢等。當聚焦於收益來源的時候,股權激勵的錢只有兩種:內錢和外錢。這兩種錢中,都包含了一定的時間要素,所以企業要考慮我現在能給出多少內錢和外錢,未來我該怎麼利用好內錢和外錢。外錢因其收益巨大一直是激勵對象比較關注的點,特別對於擬上市公司的激勵對象來說,外錢更代表了巨額收益。企業需要想清楚如何規劃好現在的兩種錢和未來的兩種錢,只有企業想的清楚才能有激勵效果,同時才能規避一些風險。
你能讓員工看到希望嗎?
很多企業在設計股權激勵方案時,更關注機制的設立,而容易忽略一些軟性因素的影響:員工對企業的良好預期、員工對於未來收益的感知度、員工對於股權激勵目標的明確度等等。這些軟性因素是實施股權激勵的基礎,做的好與壞直接決定激勵的成與敗。在做股權激勵前,企業首先需要幫員工建立起對企業的良好預期,只有對未來有希望,面向未來的股權激勵才有存在的意義。方案設計中要充分利用好員工的良好預期,設計合理的方案。完成後更要明確告知激勵對象未來努力的方向和路徑,並通過收益測算讓其感知到達成目標後的收益。股權激勵方案只是一個軀殼,激勵文化才是有溫度的血液,只有兩者的充分結合,才能達到良好的激勵效果。
總結
我們在設計前期按如此的邏輯順序拋出問題,就是想讓企業回歸到商業的本質從需求與供給的角度去思考股權激勵。上述幾個問題只是有關是否做股權激勵,以及大體如何做的概括性問題。要想真正有一個初步的思路,需要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但任何有關股權激勵的問題,都可以用三個方面來總結:業務、人員和資本,後兩者圍繞前者進行匹配,在方案設計前期把握住這三個方面,就把握了後期方案的正確方向。還是那句話:股權激勵,先思而後行,才能鋪就未來之路。
Ⅸ 餐飲業怎麼做好股權設計
泰山管理學院馬方:餐飲業股權設計要把握哪些原則
餐飲業股權設計和一般企業股權設計,邏輯是一樣的,只不過餐飲行業有其自身特點,比如門檻比較低,誰都可以進來,不像高科技領域那樣對人才、資金會有比較高的要求,而且餐飲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傳統的餐飲企業也更依賴於廚師等,所以餐飲企業在做股權設計時也需要考慮到這些特點。餐飲業內因股權設計不合理導致的股權之爭也不少,比如中國快餐行業數一數二的本土品牌真功夫,比如新近崛起的西少爺肉夾饃,還有這幾年比較火卻大多數以關門告終的眾籌咖啡館等,都是因為在股權設計上的失誤讓企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那麼餐飲業在做股權設計時除了要遵循一般的股權設計原理以外,還需要把握哪些原則呢?
合夥創業的股權設計
合夥創業有很多優勢,是創業者比較喜歡的模式,同時也是比較容易出問題的合作模式,其中的股權設計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一個可能合作成功的企業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必須有一個「帶頭大哥」。2、要有一幫志同道合的「小兄弟」。3、大家都有一個創業者心態。4、要分工明確。5、股權設計要合理。
那麼怎樣進行股權設計才合理呢?首先,「帶頭大哥」一定要保持著大股東身份,其次,要讓小兄弟們有安全感。合夥人在5個人以下時,「帶頭大哥」的股份通常要超過51%,如果合夥人超過5個人以上,「帶頭大哥」的股份可以不超過51%,這樣那些小兄弟們就會感覺到安全,不會輕易鬧掰。換一個角度來看,不給「帶頭大哥」絕對的權力其實也是對他的一種保護,因為絕對的權力會產生絕對的腐敗。另一方面,這樣的股權設計使得小兄弟們也可以提意見,大家都會有參與感和成就感,有助於團隊凝聚。同時,「帶頭大哥」的存在也讓這群人很自然的就有了主心骨,不會出現誰都想說了算的僵局,也不會出現群龍無首、互相爭斗的局面。比如西少爺肉夾饃,最初三個創始人的股權分別為40%、 30%、 30%,典型的沒有大股東的股權設計,缺少了一個「帶頭大哥」,以至於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沖突不斷,矛盾加深,公司剛剛走上正軌,其中一個創始人就被踢出門,創始人團隊分崩離析。不管今天的西少爺發展如何,這都是一種沉重的傷害。分手的方式有很多種,傷害最小、代價最低的一定是好合好散。
眾籌模式下的股權設計
眾籌創業之所以會火,是因為這種模式門檻很低,幾千塊錢就可以圓大家擁有一個自己的咖啡館、會所的夢想,但結果卻並不好,大多都失敗了。這並不是「得之於易,失之於易」那麼簡單,任何一種結局都是一種邏輯的必然結果。
眾籌創業的模式從本質上和合夥人創業是一樣的,其股權設計從本質上也和合夥人創業是一個邏輯,一要有「帶頭大哥」,二要有一幫小兄弟。不同的是眾籌創業的股東人數比合夥人創業要多很多,而且有一些股東只是願意投錢並不想參與經營,有一些只是想要個名,有個面子,其他的並不在意。眾籌創業的股東其實更像散沙,更需要有「帶頭大哥」來主管這個事,有人專職做這個項目,或者組建一個創業團隊做這個項目。
很多的眾籌項目不成功,比如咖啡館,大多是大家僅憑一片愛好去做,輪流組閣,輪流管事,結果都不專業,更缺乏連貫性,所以都管不好,最後只好關門大吉。眾籌不會像一般的合夥創業那樣,因為股權設計不合理產生股權之爭,卻會因為股權的高度分散和平均,導致沒有主事的人,沒有經營團隊,這是眾籌失敗的最關鍵原因。CC美咖創始人也曾撰文披露她們的眾籌咖啡館是如何走向絕路的。
眾籌失敗的案例很多,但也不乏成功的案例。我一個安徽學生眾籌的徽萃閣會所就非常成功,他是主要發起人,發動了很多的老闆同學參與,兌的錢也不多,每個人也就一個點或者兩個點的股份,股權自然很分散,但是他們很明白眾籌的缺陷,因此找了一個主事的人來做「帶頭大哥」,同時聘請了一個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做總經理,做的非常不錯。對那些股東們來說在哪裡應酬都是消費,在自己店裡消費更有面子,而且年終還有分紅,肥水不流外人田,何樂而不為呢?創業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徽萃閣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眾籌項目股權本身缺點的充分認識和彌補,得益於合理的股權設計。
加盟的股權設計
和其他行業相比,餐飲業可以通過連鎖店或者加盟店的方式快速擴張,這是餐飲行業的優勢,一個成熟的餐飲企業可以開設多家門店連鎖經營。雖然我們一直都在強調「帶頭大哥」和控股股東的作用,但是母公司對門店是不是控股沒有太大關系。因為門店的品牌、供應鏈、管理體系都是母公司提供的,甚至管理團隊也是由母公司來委派,在這種情況下,不管你是不是控股,控制權也都是你的,所以我們不要拘泥於形式。基於門店這樣的特殊性,門店的股權設計就完全可以面向社會眾籌,包括面向員工眾籌,這個模式很簡單的邏輯就是,一方面用別人的錢干自己的事,另一方面員工感覺是在給自己干,更有主動性,一舉兩得。
門店眾籌做的很成功的一個案例是山東鼎好餐飲集團,其旗下有一個品牌叫「大廠房」,這個品牌下的一個門店就是用眾籌做的,股權的50%賣給了門店的67個員工,另外的50%賣給了朋友,老闆基本上沒有出錢,但是因為品牌、管理都是母公司的,所以門店要向母公司上繳品牌費、管理費,母公司沒有出資但是門店50%以上的利潤卻是母公司的,同時因為股權設計使員工通過眾籌成了股東,心態改變,責任心增強,門店的生意很不錯。
股權設計要著眼於企業未來
無論哪個行業,股權設計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讓企業做的更穩、更久,在大和久之間、大和精之間更應該選擇做久、做精,不能為了做大把企業做散、做死。寧願把企業做小、做簡、做慢、做久、做的有靈魂,也不能為上市而上市,為做大而做大,不能為了賺錢而不考慮未來,比如俏江南,為了上市,賭了一把,結果非常被動;大娘水餃,只顧發展卻忘記了培養接班人,最後被迫把股權讓給了別人,一旦主動權讓給別人,你就無法左右公司的發展,最後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不姓自己的姓了。
中國目前不缺大也不缺快,缺的是慢和精,缺的是有靈魂。其實,做一個500強的企業並不如做一個100年的企業更能贏得尊重,所以做企業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去追求做慢、做精,做的有靈魂、有長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