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釋每股權益怎麼算
⑴ 股權稀釋計算方法舉例說明
1、A股東稀釋後股權=【A股東原股權比例*注冊資本+A股東本次注資。
2、當公司具有復雜的股權結構,即除了普通股和不可轉換的優先股以外,還有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的時候,由於可轉換債券持有者可以通過轉換使自己成為普通股股東。
(1)稀釋每股權益怎麼算擴展閱讀:
免股權稀釋:
眾所周知,很多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發生了股權稀釋的現象,因此後悔莫及。但也有很多企業在融資之初就已經有詳細的方案可預防出現這種現象,如何在融資中避免股權稀釋呢,我們以卡聯科技與LP簽訂的「反稀釋條款」來說明,具體內容:
增資完成後,如果卡聯科技再次增加註冊資本,新股東增資前對公司的估值不應低於本次投資完成後的估值,以確保PE所持的公司權益價值不被稀釋。
如公司再次增加註冊資本,新股東增資前對公司的估值低於公司投資後估值的,PE有權調整其在公司的權益比例,以保證權益價值不被稀釋;如果公司以低於本次投資後的估值再次增加註冊資本的,則將向PE進行現金補償。
⑵ 會計:稀釋每股收益計算原理。我想問的是:認股權證的計算公式是怎麼來的
根據以認股權證換取普通股的成本價的計算公式可知:行使價格=認股權證的市價×每手認股權證的數目÷每手認股權證可換的普通股數目十認股價=3.50×100÷500+8.50=9.20(元)
⑶ 怎樣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所有發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及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例如:凱諾科技於2006年8月發行了4.3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第一年票面利率僅為1.4%。該公司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為0.223元,其6月末的股本總額約為2.84億股,尚有1.96億元可轉債未轉股,因此,凱諾科技「稀釋後期末股本」約為3.23億股(可轉債可按一定比例轉換為0.39億股),稀釋每股收益相應下降到 0.196元,可見凱諾轉債的稀釋作用為12.11%。
⑷ 關於認股權證稀釋每股收益的計算該如何理解
每股收益通常用來反映上市公司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利潤水平和投資風險。它是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評估盈利能力、預測增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財務指標。稀釋每股收益是新會計准則引入的一個新概念,用於評估潛在普通股對每股收益的影響,以避免該指數虛假增加可能導致的誤導性信息。
權證通常是指發行人發行的具有特定條件的證券。從法律角度看,權證本質上是一種權利合同。在支付購買權證的溢價後,投資者有權在特定期限或到期日內以約定價格認購或出售一定數量的標的資產。權證交易實際上是一種期權交易。與所有期權一樣,權證持有人在支付溢價後獲得權利而非義務,是否行使該權利由權證持有人自行決定;權證持有人按照規定要求履行時,權證發行人有義務提供履行,不得拒絕。簡言之,認股權證是一種權利,投資者可以在約定的期限或到期日內以約定的價格認購或出售認股權證的標的資產。
⑸ 基本每股收益計算 稀釋每股收益計算
1,現在先看一下另一個問題:假設你在炒股.2010年1月1日你投資5w本錢,2010年11月30日,你又投了5w本錢進去.到了2010年12月31日,你發現你的市值變成了12萬,也就是說1年下來你賺了2w塊錢.那麼請問,你2010年投資回報率是多少?2/10=20%?這樣計算合適嗎?如果你10w塊錢全部都是2010年1月1日投入的.這樣計算年回報率是合適.問題是你現在年初只投入了5w,另外5w是最後一個月才投入的.他只為我賺了一個月的錢.那麼這個年回報率怎麼算才合理呢?所以一個合理的辦法是:本金用時間進行加權,即本金為:5+5*1/12=5.42w.所以年回報率合理的計算方法是2/5.42=36.9%.我想如果你能明白這里計算年回報率時為什麼用加權平均數,並且使用時間加權,那麼你也能理解每股收益為什麼用發行在外股數的加權平均數,並且用時間加權.因為道理是相通的.
2.增加的凈利的公式不正確.正確的應該是:債券的本金*債券利息率*(1-所得稅率).因為沒有轉換的時候,債券部分是要支付利息的,即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現在假設將債券轉成普通股了,而普通股是不用付利息的.所以就少了一個財務費用支出.所以就多出了一塊凈利潤.同時普通股股數也將增加.而財務費用=債券本金*債券利息率.減少的財務費用,增加的是稅前利潤,所以增加的凈利潤就應為:債券本金*債券利息率*(1-所得稅率).
⑹ 當題目中出現認股權證、股份期權時,如何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只考慮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影響,而不考慮不具有稀釋性的潛在普通股。認股權證、股份期權都應該考慮稀釋性,對於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的情況,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1、假設這些認股權證、股份期權在當期期初已經行權,計算按約定行權價格發行普通股將取得的股款金額。假設按照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發行股票,計算需發行多少普通股能帶來上述相同的股款金額。
2、比較行使股份期權、認股權證將發行的普通股股數與按照平均市場價格發行的普通股股數,差額部分相當於無對價發行的普通股,作為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的凈增加。增加的普通股股數=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行權價格×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
3、將凈增加的普通股股數乘以其假設發行在外的時間權數,據此調整稀釋每股收益的計算分母。
下面我們以認股權證為例,簡單說明一下計算過程:
甲公司為上市公司,2017年的有關資料如下:
2017年1月1日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為80000萬股。2017年5月31日,經股東大會同意並經相關監管部門核准,甲公司以2017年5月20日為股權登記日,向全體股東每10股發放1.5份認股權證,共計發放12000萬份認股權證,
每份認股權證可以在2018年5月31日按照每股5元的價格認購1股甲公司普通股。甲公司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2017年度為32000萬元。甲公司股票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平均市場價格為每股10元。
計算甲公司2017年度利潤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32000/80000=0.40(元/股)
調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數=12000-12000*5/10=6000(萬股)
稀釋每股收益=32000/(80000+6000×7/12)=0.38(元/股)
(6)稀釋每股權益怎麼算擴展閱讀: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除了需要考慮認股權證、股份期權外,還需要考慮可轉換公司債券:
可轉換公司債券。對於可轉換公司債券,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分子的調整項目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利息等的稅後影響額;分母的調整項目為假定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期初或發行日轉換為普通股的股數加權平均數。
可轉換債券是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簡稱,又簡稱可轉債,是一種可以在特定時間、按特定條件轉換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兼具債權和期權的特徵。
可轉換債券是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債券。該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的債券利率,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可轉換債券持有人還享有在一定條件下將債券回售給發行人的權利,發行人在一定條件下擁有強制贖回債券的權利。
⑺ 稀釋每股收益的計算
在計算基本每股收益時,上市公司只需要考慮當期實際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以及相應的時間權數,按照「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當期實際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確定即可。
當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以融資時,由於轉股選擇權的存在,這些可轉換債券的利率低於正常條件下普通債券的利率,從而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在經營業績和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相對提高了基本每股收益的金額。因此,考慮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影響以計算和列報「稀釋每股收益」,可以提供一個更可比、更有用的財務指標。
⑻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能不能列出計算公式,具體解釋各代表什麼謝謝啦!)
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所有發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及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計算公式:
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實際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例如:上市公司有1億股,去年凈利潤1000萬。每股收益0.1元。
今年分紅方案為:10送10,就會增加股數,變為2億股,每股收益就變為0.05元了,這就叫稀釋每股收益。
(8)稀釋每股權益怎麼算擴展閱讀: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只考慮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影響,而不考慮不具有稀釋性的潛在普通股。
1、分子的調整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應當根據下列事項對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進行調整:
1)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利息。
2)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時將產生的收益或費用。
上述調整應當考慮相關的所得稅影響。對於包含負債和權益成份的金融工具,僅需調整屬於金融負債部分的相關利息、利得或損失。
2、分母的調整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應當為計算基本每股收益時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與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之和。
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應當根據潛在普通股的條件確定。當存在不止一種轉換基礎時,應當假定會採取從潛在普通股持有者角度看最有利的轉換率或執行價格。
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應當按照其發行在外時間進行加權平均。以前期間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當期期初轉換為普通股;當期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發行日轉換為普通股;當期被注銷或終止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按照當期發行在外的時間加權平均計入稀釋每股收益;當期被轉換或行權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從當期期初至轉換日(或行權日)計入稀釋每股收益中,從轉換日(或行權日)起所轉換的普通股則計入基本每股收益中。
參考資料:稀釋每股收益_網路
⑼ 稀釋 每股收益 計算
可轉換債券轉換的股數=40000/100*90=36000
可轉換債券影響的凈收益=40000*4%*(1-33%)=1072
則稀釋的每股收益為=(22500+1072)/(20000+36000)= 0.42
⑽ 股權稀釋比例如何計算
今天朋友問了這樣一個法律問題。公司的注冊資本金是50萬元,A股東出資20.5萬元,持股41%;B股東出資19.5萬元,持股39%;C股東出資10萬元,持股20%。目前,公司經營不善資金短缺,為了公司的發展,三股東擬對公司進行增資擴股,追加20萬元投資。A股東按照實繳出資比例追加8.2萬元,B股東按照實繳出資比例追加7.8萬元,C股東不願意再追加投資,但接受股權被稀釋。那麼增資擴股之後,C股東的股權如何稀釋?也就是說股權被稀釋後,C股東持有的股權比例是多少?
02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增資擴股時涉及的四個核心指標,出讓股權比例、融資額度、融資前估值與融資後估值,它們四者的關系如下:
出讓股權比例=融資額度÷融資後估值
融資前估值+融資額度=融資後估值
從上述兩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出讓股權比例取決於融資額度與融資前估值這兩個指標。而股權稀釋比例又由出讓股權比例決定(股權稀釋比例+出讓股權比例=1)。
在這個案例中,融資額度為20萬元已經確定,關鍵是判定公司融資前估值。何為融資前估值?融資前估值不等於公司注冊資本,它是公司在融資前全部價值的評估和計算。除了財務報表上體現出來的可量化的資產,比如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等,還包括創始團隊的能力、商業模式、產品價值、公司所處的階段等等。在確定公司估值時,有很多估值方法可供參考,比如可比交易法、現金流折現法等。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公司估值更多的是投融資雙方博弈的結果,主觀成分較大。我們假設本案例中三股東最終判定的公司融資前估值為100萬元,那麼出讓股權比例為16.7%,計算公式如下:20萬÷(100萬+20萬)=16.7%。也就是說增資擴股完成之後,原股東的股權要同比稀釋83.3%(1-16.7%)。C股東持股20%,稀釋之後為16.7%,計算公式為:20%x83.3%=16.7%。
03
清楚了C股東的股權是如何被稀釋的之後,我們再做一下引申。對於C股東放棄認購的新增注冊資本份額,A股東、B股東是否具有優先認購權呢?答案是否定的。優先權對其相對人權利影響巨大,必須基於法律明確規定才能享有。我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增資擴股時,股東有權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對於股東放棄認繳的新增份額,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是否享有優先購買權,法律並沒有做出規定。這就決定了C股東可以將放棄認繳的新增份額讓與給A股東、B股東,也可以讓與給股東之外的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