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股權蛋糕如何分配
⑴ 創業團隊如何分配股權
在一個初創公司團隊里,計算一個公平的股權分配總會有許多可變因素。這些關鍵因素不僅要考慮到公司里的每一位員工在公司內部的角色,還要考慮他們工作會得到的補償,以及公司的投資人和那些在公司幕後出謀劃策、有創業想法的人。
誰的想法?
按照筆者的觀點,應該給創意發起人股權。和其他所有的事情持平,如果一家初創公司有兩位聯合創始人,那麼就是50/50進行分配(如果超過兩位創始人也應當平等分配),或者採用66/33進行股權分配,可以基於公司最初的創意、啟動最初的開發工作、以及組織最初的創業團隊這三點。
誰為你的公司提供了資金?
如果有人為你的公司提供了資金支持,那麼他應該得到股權。因為歸根結底,兌現資金的企業創始人扮演的角色和種子輪投資人沒有任何區別。和其他所有的事情持平,這意味著一個50/50的股權分配可能需要有所調整。如果說一個公司創始人在原始資本中投入了10萬美元,這筆錢可能會佔到一家種子階段公司估值的 20%。那麼,一個公平的股權分配應該接近60/40,這樣對提供資金的公司創始人才會有利。不妨可以試著這樣計算:把最初50/50的股權分配稀釋 20%,這樣在財務上股權分配就是40/40,然後把這20%分配給最初提供資金的公司創始人。
這個人的角色重要性到什麼程度?
公司關鍵的高層管理人員應該比非關鍵的高層人員得到更多的股權股份。因此,舉個例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首席技術官,應該比一個辦公室經理或是一個圖形設計師得到的股份要多。在這里,筆者將會把公司的全部作為一個例子,然後按照員工級別進行區分。那麼股權分配應該按照這樣做,五個公司「首席」級別的高管每人得到10%的股權,十個副總裁級別的高管每人得到2.5%的股權,剩下來25個主管/經理級別的管理人員每人得到1%的股權。這樣加起來正好100%股權。你必須要了解,所有的這些不可能在一天完成讓渡,你應該按照員工群體的規模,適當地做股權緩沖,這樣從短期來看,每個人都會得到更高的股權股份。
這個人拿薪水嗎?
那些不拿薪水的人,也應該得到股權分配。對筆者而言,這和資金支持企業沒什麼不同。也就是說,如果這個人延遲領取每年10萬美元的薪水,就相當於是一家全新初創公司20%的股權了。和我們剛才用在現金投資人的例子一樣,要麼是一個50/50的股權分配,要麼就是接近60/40的股權分配。
要記住,可能還會有其他的考量,這些也都需要引起企業創始人的重視,比如那些起作用的專利,還有供應投資人,以及其他給初創公司帶來價值的人。那麼,當一個創始人把東西擺到檯面上來的時候,必須要確保有一個全盤的考量,這個考量必須要把公司全體人員都包括在內。還有需要提醒的是,把股權這份蛋糕分完以後,僅僅是完成了一半工作。你還要確保公司有一個股權受領機制,並且要把時間安排好,一般而言,這個時間表是四年,每年25%的比例。起始時間就是從某位創始人離開公司的第一年末算起。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一些創始人離開公司以後手上一直還有公司股權,不勞而獲。你應該建立起一個機制,把這種類型的股權重新拿回來。
⑵ 幾個人合夥創業,股權怎麼分
答:1、無論和誰合夥開公司,一開始就通過規則和原則建立合理的股權機制非常重要,尤其和好朋友創業則更為重要。因為和好朋友一塊創業,大多數人往往要面子,講義氣,不想談錢傷感情,而這種人最後十有八九都會傷了彼此的感情。所以無論多好的朋友創業,實力如何,總有一個要出來做Leader ,如何用股權機制讓好朋友之間能更好的合作,這才是關鍵。現實中,創業者因為股權分配的問題導致創業項目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西少爺、拉勾網、泡麵吧、理大師,創始人之間多因為股權、利益等問題分道揚鑣,甚至對簿公堂。
2、在創業早期,創業者們對於股權、利益等方面的處置是天然的「空白」,諸多簽署的早期文件和合同都缺少合理的法律保障,導致在創業之初就埋下了爆發的伏筆。建議咨詢像我們合易咨詢這樣的專業機構幫助創始人設計股權配置及關鍵控制權方面的頂層文件。
3、50%:50%的股權安排風險很大。(1)團隊不要完全按照出資比例分配股權。創業初期,不好評估各自貢獻,團隊的早期出資就成了評估團隊貢獻的核心指標。這導致有錢但缺乏創業能力與創業心態的合夥人成了公司大股東,有創業能力與創業心態、但資金不足的合夥人成了創業小夥伴。對此建議,全職核心合夥人團隊的股權分為資金股與人力股,資金股佔小頭,人力股要佔大頭。人力股要和創業團隊四年全職的服務期限掛鉤,分期成熟。對於創業團隊出資合計不超過100萬的,建議資金股合計不超過20%。(2)團隊中要有大家都信服的老大。企業的股權架構設計,核心是老大的股權設計。老大不清晰,企業股權沒法分配。所以,要麼一開始就有清晰明確的老大,要麼磨合出一個老大。很多公司的股權戰爭,緣於老大不清晰。老大隻有對公司有控制,公司才有主人,才不會淪為賭徒手裡不斷轉售的紙牌。(3)合夥人股權要有退出機制。合夥人股權戰爭最大的導火索之一,是完全沒有退出機制。有的合夥人持有公司股份,因為某些原因離職後卻堅決不退股。其他合夥人認為不回購股權,既不公平也不合情不合理,但由於事先沒有約定合夥人的退出機制,對合法回購退出合夥人的股權束手無策。對此建議,合夥人應首先就退出機制的公平合理性充分溝通理解到同一個波段。如果合夥人離職,資金股與已經成熟的人力股,離職合夥人可以兌現,但未成熟的人力股應當被回購。我們看到別人創業失敗血的教訓,應該從中學到經驗和教訓,避免自己在創業中再走同樣的錯路。
⑶ 餐飲創業怎麼做股權架構,才能更快做大蛋糕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避免讓基礎架構問題影響公司健康成長
公司注冊股東:初期公司留了動態股權架構,還沒確定的,都可以給CEO大股東代持。
公司注冊股東,一定是最核心的幾個人,並且確認是比較穩定聯合創始人。其他的都用代持股份方式來操作。注冊股東少,在公司有變更等事務中比較方便。有公司的注冊股東,公司成立後離開公司去外地發展,造成很多工商程序都很復雜。
期權:對於後進來的管理骨幹或核心員工,不要直接給股份,而是用期權方式來分發激勵。期權一般是有條件設定的,保障團隊的穩定性和激勵。
例如,騰訊眾創空間新進的某總監,談好3%期權,分2年給,每年1.5%。如果該總監,工作不滿1年就離職,可以是拿不到的。假如,第二年有情況需要解職,也僅對之前1年的1.5%有效,剩下1.5%可以釋放出來,留著給以後的團隊分配。早期一定要捨得用期權吸引人才,企業家一定要有捨得的精神,大舍大得
⑷ 創業初期股份怎麼分配
那你們是否還有其他的人員參與呢?我覺得應該每個人都照顧到,在創業初期這些人能夠跟隨你一起打拚,就說明他們把這個公司放在了心裡,把這個當成了自己的一份事業,如果說只是把股份分給你了你認為的核心人員,這樣是不好的,論功行賞是好事情,但是不管是什麼功勞,都要照顧到,只是說一個多少的問題。人心是最重要的。要別人死心塌地為你,那你就要好好顧及到每個人。
⑸ 對於小型創業公司來說,股權分配一般是如何分配的
在實際的創業過程中,無論在創業的任何階段,都會有公司的資金和人力問題,然後一些公司會引入股權合作夥伴。公平分配永遠是矛盾的開始。股權設計不合理,公司容易出現問題。尤其是對於小型創業公司來說,如果有兩個創始人,那麼一半一半分配(如果兩個以上的創始人應該相等分配),或者股權分配是66/33,並且可以基於公司的初始想法,開始最初的開發工作,以及組織創業團隊的這三點。有人在財務上支持你的公司,他們應該獲得權益。因為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把錢兌換成現金的創始人扮演著和種子期投資者一樣的角色。在其他方面,這意味著可能需要調整50%的股權分配。
所以請記住,創始人可能還需要考慮其他一些問題,比如有效的專利、供應投資者以及為初創企業帶來價值的其他人。當一個創始人把某件事擺到桌面上時,他或她必須確保有一個全面的考慮,包括公司里所有的人。還需要提醒的是,當分配公平餡餅時,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還需要確保公司有一個股份收購機制,你需要安排時間,通常是四年,每年25%。在創始人離開公司的第一年結束時開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一些創始人在離開公司時持有公司不勞而獲的股份。你應該建立一種機制來得到這種類型的股票。
⑹ 創業開公司股權如何分配
幾個朋友合夥創業,如何分配股權?
關於股權的具體分配其實一方面得根據所扮演的角色,另外一個就是貢獻值
舉例:
楊某在國外留學多年,擁有扎實的設計功底和開闊的審美視野,回國後在一大型建築公司做建築設計師。做了三年,楊某的設計受到客戶高度認可,在業界總算是闖出了的名堂。後來和市場部的李某一起辭職創業,合夥開一家建築設計公司。
兩人商定按出資比例分配股權,楊某出資20萬,持股20%,李某出資80萬,持股80%。楊某專業能力強,但是性格孤僻,幸而李某熱情開朗又擅長營銷推廣,對市場的敏感度非常高。
兩人雙劍合璧,不久公司走上正軌,吸引到了天使投資人,並為公司估值4000萬。楊某和李某兩人都被這突然地幸福砸昏了頭,爾後在這幸福中,楊某冒出了一個想法:為什麼我只能享受20%的果實?
楊某認為,最開始公司的發展確實是李某的貢獻大,但是後來口碑形成,客戶認同的是他的設計,營銷的難度大大降低,他的持股比例這么少太不公平。
2/動態股權,讓幹活的人分到大塊蛋糕
案例中的情況在創業過程中很常見的,比如創業前期貢獻很大,但是後期貢獻變小了等。如果一直是靜態股權,幹活的人會感到委屈不滿,而創業公司能夠生存下去主要就是靠這些人,怎麼能讓真正幹活的人不會心存不滿呢?
針對案例中的問題,提供2個解決方案:
1、約定項目年訂單或者季度訂單在XX元時,楊某:李某=5:5分配,項目年訂單或者季度訂單在XX元時,楊:李=6:4或7:3。
2、每個項目完成後建立「項目價值認定表」,約定每個人在項目中的具體價值,2年後,按照每個人的累計價值,形成股權分配。
或許李某不是那麼容易讓出手中的股權,畢竟前期他的貢獻非常大,6:4或7:3的分配總有點兒過河拆橋的意思。
人們通常會有一個誤區,那就是過分看重手中持股比例,而不是股權的價值。把股權分給真正幹活的人,這家公司就會一直在成長,股權也會更值錢,反之如果股權分配論資排輩,公司將會停止生長,甚至死亡,那麼你手中的股權再多也值不了多少錢。
你想持有價值500元的50%的股權,還是想持有價值10000元的10%的股權呢?
只有把股權分給幹活的人,才能讓所有人手中的股權升值。如果想通了這個道理,那李某接受這兩個方案就會比較容易了。
3/如何確定每個人的貢獻值?
動態股權分配的一個難點即確定每個人的動態貢獻值,有哪些因素可以作為貢獻值呢?
1、時間
時間是重要的衡量貢獻值的指標。一個久經職場的技術總監的1小時和初級程序員的1小時價值明顯是不同的。通過往期數據,計算出每個人單位時間的薪水價值,再乘以他的年度工作總時間,就是他的時間貢獻值。
2、資金
創業,當然需要投入真金白銀,能把錢拿到公司的,當然是真愛。不同時期的出資所佔比重不用相同。具體比例需要合夥人自行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