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如何建立股權激勵評價體系

如何建立股權激勵評價體系

發布時間: 2022-02-15 05:09:58

❶ "請問,股權激勵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如何建立股權激勵標准 "拜託各位大神

股權激勵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業績股票 是指在年初確定一個較為合理的業績目標,如果激勵對象到年末時達到預定的目標,則公司授予其一定數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獎勵基金購買公司股票。業績股票的流通變現通常有時間和數量限制。另一種與業績股票在操作和作用上相類似的長期激勵方式是業績單位,它和業績股票的區別在於業績股票是授予股票,而業績單位是授予現金。 (2)股票期權 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權利,激勵對象可以在規定的時期內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也可以放棄這種權利。股票期權的行權也有時間和數量限制,且需激勵對象自行為行權支出現金。目前在我國有些上市公司中應用的虛擬股票期權是虛擬股票和股票期權的結合,即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是一種虛擬的股票認購權,激勵對象行權後獲得的是虛擬股票。 (3)虛擬股票 (4)股票增值權 (5)限制性股票 (6)延期支付 (7)經營者/員工持股等等

❷ 如何建立股權激勵的內部監管體系

1.加強董事會的獨立性

增強董事會的獨立性對於防止高管人員濫用權利謀取私利意義十分重大,因此建立獨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內部監管體系的重要環節。

根據香港上市規則,公司董事會至少應有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獨立董事所謂獨立,一是獨立董事必須由來自於公司外部的人員擔任,二是獨立董事能獨立履行其職責,不受主要股東、公司高管人員及其他與公司存在利害關系的單位或個人的影響,他們在公司戰略、運作、資源、經營以及一些重大問題上獨立於公司股東和管理層作出自己獨立的判斷。其獨立性可概括為以下5方面:

① 獨立的財產

不是公司的股東或不能擁有公司大額股份並且不代表任何股東利益。

② 獨立的人格

不是該公司或其附屬機構的人員並且能夠進行獨立判斷。

③ 獨立的業務

與公司或其關聯公司不存在任何關聯、關系。

④ 獨立的利益

不代表任何股東或其他利益團體。

⑤ 獨立的運作

獨立於公司股東和管理層作出獨立判斷。

2.建立獨立的薪酬委員會

為了規范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促進股權激勵制度順利、健康地發展,公司有必要建立相對獨立的薪酬委員會。獨立的薪酬委員會特別強調獨立性和公證性,這就要求:

① 薪酬委員會的成員除應滿足獨立董事的一般規定外,還應獨立於公司的關聯企業以及公司的法律、會計、咨詢顧問等。

② 薪酬委員會成員應不少於3位,且其中過半成員應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薪酬委員會的成員應向薪酬委員會披露:與有待薪酬委員會決定的任何事宜由任何個人財務上的利害關系。如果存在利害關系,該成員在有關決議的表決時須棄權。

④ 薪酬委員會每年至少開會1次,當任一成員請求開會時薪酬委員會主席都應召集會議。

⑤ 薪酬委員會有權從高管人員那裡獲取其所需要的薪酬方面的任何信息。

3.加強監事會的獨立性

為了加強公司監事會的獨立性,公司監事會應該引進獨立監事制度,改變監事會中內部員工過多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對准備實施股票期權計劃的公司作出如下規定:

① 監事會中至少有2名以上的獨立監事,且監事會能夠有效地行使監督職能。

② 獨立監事不能兼任薪酬委員會的委員。

③ 監事會負責監督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包括監督薪酬委員會的組織管理工作、公司及員工績效考評的公正性、股權激勵計劃是否按照內部規定的程序執行等。

④ 監事會應當定期向股東大會匯報股權激勵計劃的監督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❸ 企業股權激勵機制如何建立

你好,根據著名管理培訓專家譚小芳老師研究表明股權機制是:企業管理團隊如果幾年下來完成股東提出的目標,股東同意在分紅的時候給管理團隊發股票,並鎖定一定時期。 做到企業和經理層的利益共同體。

但 往往企業管理層為了滿足 當初的利潤指標 ,不惜造假, 安然、世通公司的會計丑聞就是這么來的。 股權激勵機制如果沒有考慮到小股東的利益,就相當於總經理自己給自己發紅股。

至於如何建立,要根據不同企業狀況來定!

❹ 如何建立股權激勵方案有效落地的企業文化

一提起企業文化,許多專家、學者、企業管理者都是振振有詞,滔滔不絕。可以說是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然而,盡管有很多人在研究,但至今也沒有統一口徑,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定義。而我本人則對以下的定義比較認同:「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全體員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培育形成,並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准、基本信念及行為規范,企業文化是一種管理文化、經濟文化及微觀組織文化。」
從以上的定義可以看出,企業文化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內容,即:「企業的最高目標或宗旨、共同的價值觀、作風和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而這些內容,都是可以實實在在的引導、規范、固化於員工的意識形態和日常行為中的。
關於企業文化,傑克韋爾奇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必須讓正確的處事態度滲透到公司每一個員工的頭腦里。我們要創建一種環境,允許人們——事實上,應該是鼓勵人們——按照事情的本來面目看待事情,要按照事情自身的方式,而不是自己的主觀願望的方式,來處理事情。」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在管理中滲透與根植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說白了,企業文化就是一種思想、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處事方式和作風、習慣。而企業文化的落地,就是要讓全體員工都認同、並且都養成本企業的一種正向的思維、作風與習慣,讓這種正能量成為員工自身思想、工作、生活的自覺行動,以此增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凝聚力、向心力,激發員工的士氣、鬥志和創造力,以這種文化的力量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從而實現企業、員工乃至社會的共贏。
在回答「應該如何才能將企業文化建設真正落地」以及我們「具體做了哪些有益的措施來幫助和實現公司文化的落地」的課題之前,我想先談一下「怎樣才算是落地?」對於「怎樣才算是落地」,大家的衡量標准肯定不盡相同。
而我認為的落地,可能標准並不是很高。譬如:我們的員工在外面代表公司開展業務時,他的思維方式、言談舉止、工作風格,處處都顯示了我們公司的「做派」;一位員工離職以後來到一家新的公司,不自覺的就會把我們的這種「做派」帶到新的公司,並且影響了他們;員工在業余時間、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不經意的就會從口中流露出諸如「我們公司怎樣、我們是怎麼做的雲雲……」這樣充滿自豪感的語言等等。我認為:這樣,我們的企業文化落地就算是「卓有成效」了。就像是一個優秀的職業軍人,盡管他沒穿軍裝,但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彰顯著一個軍人的作風、素質與品格,因為他經過了軍隊文化的塑造與洗禮,軍隊文化已深深地「凝固在他的頭腦中、融化在他的血液里、綻現在他的行為上。」這就是文化真正的落地。
「企業文化建設不是空喊口號,真正落地才是關鍵。那麼,如何做到文化落地?我們可以在制度層面、物質層面、行為層面和精神層面等,通過採取各種有效舉措,藉助各種文化網路,去宣導、實施和落地。」具體我們是這樣做的:
我們認同「企業文化是一個生態系統,保持核心價值觀在一定時期內穩定的同時要不斷隨內外環境的變化作出相應的調整。企業文化是個動態的概念。」因此,我們根據企業文化的結構(「制度層、物質層、行為層、精神層」)、性質(「無形性、依託性、相對穩定性和連續性、個性」)和作用(「導向作用、約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勵作用、輻射作用」),結合公司不同的發展階段,採取不盡相同的措施,以便使企業文化建設不斷推向深入。
我們認為,通過各種形式、藉助各種文化網路去傳播、宣導、培訓、實施,那隻是方法,而要使企業文化真正有效落地,以下幾方面是必須的:
1、「一把手」重視是關鍵。因為企業文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業家的價值訴求,並且由上而下進行才會更有效,所以,關鍵是企業家(或領導人、老闆)首先要重視;並且要率先踐行;
2、統一思想是根本。企業高層、中層必須統一認識、統一思想。只有先在公司管理層形成共識、達成一致,才能為之後的有效推進,奠定有力的基礎;
3、規劃設計是前提。要較好的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做好規劃設計方案,尤其是要確保企業文化建設方案的可行與可操作性;
4、制定標准作指導。要根據規劃方案,制定規范的「工藝」「操作」標准與流程,以便於實施過程中的「作業指導」、跟進落實,以使其順利進行;
5、營造環境搭平台。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與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強化企業文化儀式,使企業文化與日常工作有機融合,讓員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6、領導催化很重要。高中層管理者不僅要率先垂範,更要言傳身教,並且要起到「催化師」的鼓動、拉動、推動作用;
7、形成制度有保障。建立健全檢查、監督和考核機制,形成制度保障,確保企業文化推進過程的順利執行與有效監控;
8、評估體系促成效。建立企業文化評估體系,定期對企業文化實施效果進行評價與信息反饋,並將企業文化建設成效與部門領導績效掛鉤,以此形成強有力的抓手,確保企業文化建設真正落地,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企業文化的落地是個系統的工程,從狹義上說是企業文化理念的推廣、滲透、考核與完善過程,但廣義上看,是企業本身成長的過程,是一個長期動態演變的過程。」因此,如何根據企業戰略發展需要、結合企業實際,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以先進的理念、制度、行為、形象推動企業文化的不斷演變、升華並真正落地,使之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軟實力,為實現企業的長遠目標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尚需我們HR們不懈的去努力!

❺ 股權激勵如何進行合理設計股權的分配

華揚資本提出的長期動態優化股權激勵理念認為:股權激勵的長期動態優化,實際上是要解決股權激勵中怎麼分配的問題。要解決這個核心問題,公司第一要進行知識資本化,強調股權的按知分配,把員工的知識勞動轉化為資本;第二要形成利益共同體,把利益關系理清楚,將員工利益與企業長期利益結合在一起,增強對員工的歸屬感、長遠發展的關切度和管理的參與度,形成具有競爭和激勵效應的科學的分配製度;第三,股權激勵是基於3~5年甚至更長期的一種制度性安排,不同於工資、獎金等短中期激勵;第四。股權激勵授予對象、數量是動態變化的,並非一成不變,所以股權的分配不是一步到位,需要考慮過去的歷史貢獻者、現在的奮斗者以及將來需要引進的人才;第五,股權激勵需與人力資源體系進行有效結合,通過績效考核不斷優化;第六,股權激勵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收入機制、激勵機制和退出機制。
首先,根據公司所處的行業特點、發展階段、股權結構等因素確定首次配股總量;其次,科學地進行崗位梳理和崗位價值評估,確定每一崗位級別認購股權數量的上限;
其次,根據當年員工績效考核的結果授予該年員工可認購的股權數額,員工績效考核結果不同,則授予的股權數額不同或者沒有。員工崗位級別不提升,被授予的股票數量則不超過該崗位級別認購股權數量的上限。如果想要得到更多股票,須努力工作上升到更高級別以及績效更優;
第三,公司根據公司的發展規劃和上一年度退出股權數量確定每年公司新增股權數量。這樣,員工持有的股權數額完全由其對公司貢獻的大小而定,員工持股是動態的,在長期的年復一年的績效考核中得到優化。

想更多了解可關註:http://www.hiyouib.com/ei/

❻ 股權激勵中,如何對員工設定考核機制

根據您的提問,華一中創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對於非上市公司而言,業績考核條件可以用在各個環節,根據我們的實踐經驗,業績條件的設置可以作為激勵對象標準的確定條件、激勵對象行權或解除限售條件、激勵對象持股期間再激勵的條件、激勵對象減配或回購的條件。
1、股權激勵的准入門檻
目前實施股權激勵,無論上市或非上市公司,激勵對象的確定標准考慮最多的是職級(崗位層級)、年限、績效。績效是員工成為激勵對象的門檻條件,通常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要求激勵對象最近一年或幾年的年度績效水平在合格甚至良好以上。
2、行權或解除限售的觸發條件
股權激勵的期權模式通常存在一次授予分批行權、分次授予一次行權兩種形式,其中行權期的行權條件以業績條件達成情況為依據,而且業績條件包括公司和個人的雙重條件。採用限制性股票的激勵模式也是同樣的道理。
3、增配股份的依據
為持續激勵員工,對於績效表現優秀的員工可以予以增配股份。那麼增配股份的邏輯通常也是拿業績來說話。
4、 減持股份或注銷資格的依據
股權激勵結合了績效這把「達摩利斯之劍」,當激勵對象業績不達標時,個人所持有股份可以根據機制予以下調甚至取消激勵資格,同時在收益方面可根據退出時點體現出差異性。
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在設置業績條件方面相對更為靈活,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1)指標類型:上市公司的業績指標如前文描述,指標主要為財務類指標,非上市公司除此以外還可包括內部運營類、客戶類等非財務類指標,可涵蓋績效管理的各方面。
(2)獲授股份比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規定擬授出的股票總量不得超過有效期內總股本的10%,單個激勵對象獲授的股票總量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對於總量和個量的規劃顯然不受該比例的限制,更多的是站在發展階段、控制權、激勵力度、支付能力等方面考慮。
(3)動態調整: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常見的操作方式是授予一定數量的股票或購買股票的權利,然後達到特定條件則可以行權或解除限售。非上市公司的操作則充分體現了「民間智慧」,業績條件結合激勵模式的切換,從虛擬股(或利潤分享)、虛擬受限股切換到實股,在數量調整上方面結合績效情況部分行權或授予,超過目標超額增配等等。當然未來如有資本運營規劃的需關注與資本市場的對接。總之,股權激勵計劃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公司業績條件和個人業績條件的設計必不可少,其可以作為門檻條件、動態調整的依據,其支撐是公司內部價值評價、價值分配機制。

❼ 如何使用股權激勵模式管理團隊

根據你的提問,經股網的專家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在這里給你分享一下華為公司運用股權激勵來進行員工團隊管理的方法,以此借鑒。

員工持股計劃和知本主義

華為很早便實施員工內部持股計劃。一個剛剛畢業,一無所有的大學生,在華為工作一兩年後就能獲得股權。員工收入中,除工資和獎金之外,股票分紅的收入佔了相當大的比重。股票如何發,是綜合員工的職位、季度績效和任職資格狀況多種因素綜合決定的。在華為看來,只是能產生巨大的增殖價值,讓員工通過只是獲取資本,可以極大地激勵和凝聚員工,這就是「知本主義」的涵義。

2001年前華為處在高速上升期,華為原薪酬結構中股票發揮了極其有效的激勵作用,這段時間的華為有種1+1+1的說法,即員工的收入中,工資、獎金、股票分紅的收入是相當的。其中股票是當員工進入公司一年以後,依據員工的職位、季度績效、任職資格狀況等因素按一元每股的價格派發,一般是用員工的年度獎金購買。如果新員工的年度獎金還不夠派發的股票額,公司會貸款給員工,而員工也很樂意於這種貸款。員工憑什麼能獲得這些?憑借的是他的知識和能力,在華為,「知本」能夠轉化為「資本」。

績效考核優劣分明,持續改進高薪和股權使華為的薪酬對外具有極大優勢,但要保證內部的公平性,考核不可或缺,它是重要的報酬決定因素之一。在薪酬考核部,績效考核和報酬管理二位一體,他們的一個信念是:「決不讓雷鋒吃虧」。華為對學雷鋒的文化假設是:雷鋒精神的核心本質就是奉獻,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奉獻,踏踏實實地做好了本職工作的精神,就是雷鋒精神。而績效考核與報酬分配系統要保證使這種奉獻得到合理的回報。

另一個信念則是:「通過5%的落後分子促進全體員工努力前進」。跑得慢的會被吃掉。華為人並不是生來就是一條條狼。原華為副總裁兼人力資源總監張建國說:「要把一群食草動物轉變成一個狼性組織,必須有狼的出現。也就是必須有被狼「吃掉」的個體!」在華為公司,考評體系的建立依據以下假設:華為絕大多數員工是願意負責和願意合作的,是高度自尊和有強烈成就慾望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優點突出的人往往缺點也很明顯;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應該體現在工作績效的改進上;失敗鋪就成功,但重犯同樣的錯誤就不應該的;員工未能達到考評標准要求,也有管理者的責任。

員工的成績就是管理者的成績。員工和幹部的考評,是按照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對每個員工和幹部的工作績效、工作態度、工作能力的例行考核與評價。工作績效的考評側重在績效的改進上,宜細不宜粗;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的考評側重在長期表現上,宜粗不宜細。考核和薪酬緊密聯系,並不意味著考核僅僅是為報酬服務。華為的績效考核以績效的改進為目標。主管要對下屬進行輔導、檢查,再做出評價。和下屬的溝通列入了對各級主管的考評。

人與崗位的匹配招聘調配部大量進人,大量出人是華為的特點——似乎也是很多招聘草率、留不住人的企業的特徵。然而兩者存在根本區別。華為進人多,是「集中優勢力量壓倒對手」的狼群方針的體現,具體的招聘過程非常嚴謹。華為在招聘和錄用中,注重人的素質、潛能、品格、學歷和經驗。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在人才使用、培養與發展上,提供客觀且對等的承諾。公司有嚴格的面試流程,一個應聘者經過人力資源部、業務部門的主管等四個環節的面試,以及公司人力資源部總裁審批才能正式加盟華為。為保證招聘質量,公司針對主要的崗位建立素質模型,對素質模型中的主要素質進行分級定義,統一各面試考官的考核標准,從而提高面試考核的針對性和准確性。有了標准,還得有執行標準的人才行。

華為建立了「面試資格人」管理制度,對所有的面試考官進行培訓,合格者才能獲得面試資格。而且每年對面試考官進行資格年審,考核把關不嚴者將取消面試資格。人才進來後,會不斷流動,能上能下,征伐四方。華為的調配和一般公司不同,往往不是把差的人調走,而是把最好的員工「發配」各地。

一位華為的工程是在文章里寫道:「我們開始都不理解,為什麼公司派最好的人去農村、去基地……後來終於明白了任總的苦心:只有最好的人去,才能有感受,有學習,真正了解基層,回來以後才能真正改進工作。」另一位員工感言:「在華為的短短4年,我得到了難以想像的豐富經歷,從研發、到市場、到服務,在其他企業是完全不可能的。」華位的人員調配致力於鍛煉優秀者,攪活「沉澱層」。

狼群訓練營員工培訓中心實施上,華為人的心理契約,從進入公司的第一天就開始逐漸形成了。員工培訓中心專門做新員工培訓,主要針對應畢業生。華位非常重視校園招聘,因為應屆畢業生有自己天然的優勢:充滿活力、充滿熱情、容易培養,很快就能成為公司的骨幹力量。華為1997年招聘應屆畢業生700人,1998年為2000人,1999年為4000人,到2000年竟達到7000人。關於華為「圈人」的氣勢,業內流傳了一個傳說,華為到一個知名高校,便說出這樣的「狂語」:「工科碩士研究生全要,本科的前十名也全要。」

華位的「洗腦」是出名的,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學校,還保留著大學生桀驁個性的新員工,如何就變成了像是一個模子出來的華為人呢?新「生」入職開始接受培訓,首先進入一個大隊接受企業文化以及相關的制度法規教育等綜合性培訓。這一環節最關鍵的是教授大家做人。通過普通員工和高層領導多次現身說法,「讓你知道華為公司的理念,華為公司的做人方式」。讓員工成為一個正直、誠實的人,一個有大事業的人。

下一步是技能培訓。做市場進入培訓一營,不是教授銷售技巧,而是教授產品,即使是文科生都要接受產品技術培訓,從通訊原理開始,直到工廠參觀。光讓新人知道技術還不成,還要知道客戶在想什麼。3個月後,華為會把新人派到「用戶服務」前線去,到地方,和用戶服務工程師一起干。再3個月才能調回總部。進入二營,內容轉為市場和客戶服務,觀看膠片和VCD,一遍一遍地聽老師介紹,私下彼此輔助交流,被安排到客戶服務展廳去,向客戶講產品。後面還會根據不同的崗位接受不同的考驗。在整個培訓過程中,新人幾乎一年內「白吃白喝」,就是學習。

華為光這一項培訓投入花費就很可觀。但這一步工作幫助了華為的新人「洗腦」。遊人對這樣的洗腦頗有異議,然而,如果一個人能夠變得更加正直、更加積極,如果一個人的夢想和榮耀能夠被重新點燃,那麼,這樣的洗腦有什麼不好嗎?

精明強幹人事處華為整體人力資源部的人員編制是按照1%的比例配備的,人力資源部員工總共有200餘人。合同管理、勞動保險以及辦理各種證卡等工作是由認識出來負責的,也許對許多企業來說,這便是人事工作的全部了。然而在擁有20,000餘名員工的華為,做這些事只用4個人!華為人的精明強干由此可見一斑。

持續的鼓勵榮譽部華為的「狼文化」在業內幾乎無人不曉。學雷鋒、講奉獻;團隊奮斗、「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捨身相救」;搞研發的,板凳要做十年冷;做市場的,幹部集體大辭職。講出來,驚心動魄,對外人而言,甚至有些不可思議。這樣的企業文化如何落地生根?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榮譽部」,它專門做三件事情:

一、經常發榮譽獎。每個業務領域都可以申報,一張獎狀,200多塊錢,似乎平淡無奇。但在華為,小小獎狀預兆者大家投向得獎者的欽佩眼神,200塊錢則會變成大排檔上一幫同事的整晚狂歡。

二、先進典型事件報道。任正非在一篇講話中說:「什麼是華為的英雄,是誰推動了華為的前進?不是一、二個企業家創造了歷史,而是70%以上的優秀員工,互動著推動了華為的前進,他們就是真正的英雄……英雄就在我們的身邊,天天和我們相處,他身上就有一點值得您學習。」典型報道對象往往是普通的員工,普通的華位英雄。

三、專家輔導。請什麼專家呢?業內強人?心理醫生?職業指導師?非也。華為請的是老專家,來自高校或者其他單位、與IT行業不怎麼搭界的老專家。來自綿陽導彈基地等地、令人肅然起敬的退休老專家,思想十分純凈,並且非常樂意和後輩交流。老人是人類的財富,他們的歲月轉化成了智慧。來自老專家的咨詢,總讓年輕的華為人豁然開朗。

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創造傳說

人們普遍認為,高效的薪酬激勵制度和高度激發員工鬥志的精神教育是華為進行員工激勵的兩大法寶。綜觀華為的人力資源體系,任職資格體系疏通了職業發展道路、科學的考核方法保證了競爭的公平,榮譽使員工的鬥志可以持續的保持下去,人事處提供了高效的基礎服務,所有這些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兩大法寶的前提。華為公司的輝煌傳說,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功不可沒。

隨著社會環境和內部環境的變化,行業利潤率的普遍下降,使華為不可能繼續在業內維持遠遠高出競爭對手的薪資水平,並且接班人問題的存在使得人們對精神教育能否在後任正非時期繼續發揮作用產生了疑問。那麼,這面讓華為在商場上叱吒風雲的大旗能否繼續飄揚呢?華為仍然堅持著它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並努力與國際接軌。即使旗幟被冬天的寒風壓倒,只要穩固的基座還在,只要優秀的旗手能夠接班,相信華為依然能書寫新的傳奇。


以上就是經股網的專家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經股網,一家以股權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家股權門戶網站。

熱點內容
怎樣查看股票軟體里的數據 發布:2024-11-15 10:44:11 瀏覽:274
炒股有什麼理論知識 發布:2024-11-15 10:26:45 瀏覽:996
股票型基金歷史倉位 發布:2024-11-15 10:12:55 瀏覽:857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數學學什麼 發布:2024-11-15 09:43:09 瀏覽:286
在價值投資下賣股票fd 發布:2024-11-15 09:43:06 瀏覽:536
股權官司如何取證上訴一審 發布:2024-11-15 09:27:51 瀏覽:147
重慶炒股軟體定製如何收費 發布:2024-11-15 09:22:14 瀏覽:731
怎麼查看股票歷史大單 發布:2024-11-15 09:11:57 瀏覽:902
蘋果看股票軟體哪個好 發布:2024-11-15 08:49:10 瀏覽:814
順灝股份市值多少錢 發布:2024-11-15 08:49:08 瀏覽: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