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選股權類型
Ⅰ 股權的五種類型是什麼
股權的五種類型包括:國有股、法人股、外資股、職工股、公眾股。
國有股,是國家或地方政府所持有的股份,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特色下的產物,絕大多數國有企業都是這種股權構成;
法人股,是企業法人或個人持有為主的股份公司,這是民營企業的普遍類型;
外資股,是指境外投資者以主要持有人的結構,A股的上市公司也是有一批的;
職工股,是指公司大部分股權分布在職工手上,比如華為,這種在A股並不多見;
公眾股,也就是公眾持有數量佔了總股本的多數。
擴展內容:股權結構類型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義務)。基於股東地位(身份)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
股權結構有不同的分類,一般來講,股權結構有兩層含義:第一個含義是指股權集中度,即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從這個意義上講,股權結構有三種類型:一是股權高度集中,絕對控股股東一般擁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二是股權高度分散,公司沒有大股東,所有權與經營權基本完全分離、單個股東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三是公司擁有較大的相對控股股東,同時還擁有其他大股東,所持股份比例在10%與50%之間。
規范的股權結構包括三層含義:
①降低股權集中度,改變「一股獨大」局面。
②流通股股權適度集中,發展機構投資者、戰略投資者,發揮他們在公司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③股權的流通性。
第二個含義則是股權構成,即各個不同背景的股東集團分別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國,就是指國家股東、法人股東及社會公眾股東的持股比例。從理論上講,股權結構可以按企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收益索取權的分布狀況與匹配方式來分類。從這個角度,股權結構可以被區分為控制權不可競爭和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兩種類型。在控制權可競爭的情況下,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是相互匹配的,股東能夠並且願意對董事會和經理層實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控股股東的控制地位是鎖定的,對董事會和經理層的監督作用將被削弱。
Ⅱ 股權結構有哪幾種類型
1、一元股權結構:在這種構架下股東持有的股權比例和投票權以及分紅權是一體化的。一元股權是最簡單的股權結構,所有股東的權利都是根據股權比例而定,但是需要重點避免公司僵局的問題,也就是不同方案支持率相同的情況。
2、二元股權結構:股權在股權比例和投票權以及分紅權之間做出不等比例的安排,將股東權利進行分離設計,適合那些需要將分紅權給某些合夥人,但將決策權給創始人的情況。
3、4X4股權結構:將公司的股東分為創始人、合夥人、員工、投資人四個類型,針對權利分別進行整體性安排。
(2)怎麼選股權類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股東的股票比例,意味著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利。基於股東地位而對公司主張的權利,就是股權。公司股權結構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很多,比如如果只有一個股東,即可成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100%擁有股權。如果是2個或以上股東一起成立有限責任公司,2人持股比例盡量避免各佔50%,3人的持股比例盡量避免為33%、33%和34%。
2名以上股東的公司,要對公司具有絕對的控制權,那麼持股比例需要超過2/3。不要平分股權,確保公司有一個控制人,保證公司決策順暢。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