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食用油為什麼大跌
① 期貨菜籽油是什麼情況
期貨菜籽油是指一種以菜籽油為標的物的金融衍生品。
菜籽油作為我國重要的食用油之一,其期貨交易在國內期貨市場佔有一定地位。以下是關於期貨菜籽油的具體情況的詳細解釋:
1. 期貨菜籽油的基本定義:
期貨菜籽油是一種標准化合約,買賣雙方通過期貨交易所進行交易。買方承諾在未來某一特定日期以約定的價格購買菜籽油,而賣方則承諾在那一日期銷售菜籽油。這種交易方式為企業提供了規避價格風險的工具,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投機和套利的渠道。
2. 期貨菜籽油的市場狀況:
期貨菜籽油的市場狀況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國內外油菜籽的產量、氣候變化、原油市場價格波動等。當國內油菜籽產量不足或國際市場油菜籽價格上揚時,期貨菜籽油的價格往往會相應上漲。此外,投資者的市場情緒、政策因素等也會對期貨菜籽油的價格產生影響。
3. 期貨菜籽油交易的風險與機會:
期貨交易帶有一定的風險性,投資者在參與期貨菜籽油交易時需充分了解並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然而,對於熟悉市場走勢、具備分析能力的投資者來說,期貨菜籽油市場也提供了諸多投資機會。通過合理的交易策略和風險管理,投資者可以在期貨市場中獲得收益。
總之,期貨菜籽油是以菜籽油為標的物的金融衍生品,其市場狀況受多種因素影響,既帶有一定的風險,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諸多機會。參與者需充分了解市場情況並謹慎決策。
② 大豆油還會降價嗎
受國際市場影響,此前持續飆升的食用油,特別是大豆油價格踏上「回歸路」:「金龍魚」「福臨門」等眾多品牌近期紛紛下調價格,部分品牌降價幅度超過10%。
專家認為,此番食用油價格集中回調橡中,主要歸因於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及美元反彈,短期內可能還有進一步下滑的空間。但從未來走勢看,就此斷言國際豆類期貨及豆油價格告別牛市,仍為時過早。
2007年底以來一直「高高在上」的食用油價格,近期開始走下坡路:「金龍魚」宣布,旗下食用油在全國范圍內降價10%左右後,「福臨門」「海獅」等知名食用油品牌也紛紛加入降價的隊伍。
「此番食用油價下調主要是受國際市場影響所致。」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何笑凡說,「反映未來現貨價格預期的豆油、大豆期貨價格,近來持續大幅下跌。」
7月份以來,國際市場大豆、豆油、棕櫚油等期貨價格大幅下跌,帶動國內相關期貨品種價格走低:大連商品交易所黃大豆一號主力合約價格從7月初的高點每噸5241元,跌至8月18日收盤時的每噸4201元,跌幅接近20%;豆油主力合約價格則從7月初的高點每枯告噸12222元,降至8月18日收盤時每噸8876元,跌幅超過27%。[[[下一頁]]]
分析人士認為,大豆油現貨、期貨價格雙雙回調,主要原因是國際原油價格下跌。華聞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研究員劉志鵬表示,原油價格近期顯著回落,使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開發的利潤相對降低,植物油需求預期減少,從而引發國際市場植物油價格整體下滑。
「另一方面,美元反彈對包括農產品(000061行情,愛股,資訊)在內的商品期貨市場走勢形成壓制。」上海久恆期貨總經理助理彭琪指出。近期,美元匯率一路強勁反彈,反映美元綜合比價的美元指數升至77附近,達到5個多月來的高點。
從供應方面來看,全球主要的大豆出產國阿根廷農民罷工近期結束,大豆、豆油恢復出口。再加上8月份以來,大豆主產區美國、巴西的天氣持續良好。「增產預期增強,市場供應增加,是食用油價格回落的間接影響因素。」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何笑凡說。
專家預測,短期內,國內市場大豆油價格還會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據統計,1月至7月,我國進口大豆207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2.8%,8月份進口大豆的到港量預計將達400萬沒如明噸。由於前階段國際市場大豆價格高企,國內部分油廠進口大豆壓榨虧損,甚至因此停工。在油廠開工不足的情況下,大豆進口量增加將對市場價格形成壓制。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國際、國內大豆實現增產、增收幾乎成為定局,階段性供給能力將會顯著增強。」期貨分析師何笑凡說,「這也將成為推動豆油價格短期內繼續下行的重要因素。」[[[下一頁]]]
「但是,如果要斷言國際農產品就此告別牛市,還為時過早。」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李超民表示,農產品市場的價格波動,屬於正常的短期現象。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目前全球農產品的供需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主要是美國等國家發展生物燃料的政策導致全球糧食供給減少。因此未來幾年內,農產品價格上升將是一個長期的趨勢。
③ 期貨菜油和什麼有關
期貨菜油與多個因素相關。
一、菜油的基本面
期貨菜油與菜油的基本面密切相關。菜油作為一種植物油,其價格受到供求關系、產量、進口量等因素的影響。當菜油供應充足時,期貨價格相對穩定;而當供應緊張時,期貨價格可能上漲。
二、季節性因素
季節性變化也對期貨菜油產生影響。例如,在油菜籽收獲季節,由於產量增加,菜油供應相對充足,期貨價格可能會受到影響而有所調整。而在需求旺季,如春節等傳統節日期間,由於消費需求增加,期貨菜油價格可能上漲。
三、宏觀經濟環境
宏觀經濟環境對期貨菜油價格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經濟增長、通脹水平、匯率變動等因素都可能影響菜油的進口成本和消費需求,進而影響期貨菜油的價格。例如,經濟增長強勁時,工業用油和食用油需求增加,可能推高菜油期貨價格。
四、地緣政治因素
地緣政治因素也是影響期貨菜油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產區或消費國的政治穩定性、政策變化以及國際關系等,都可能對菜油的供應和價格產生影響。例如,某些地區的沖突或制裁措施可能導致菜油供應中斷或成本上升,從而影響期貨菜油價格。
綜上所述,期貨菜油的價格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包括菜油的基本面、季節性因素、宏觀經濟環境和地緣政治因素等。為了准確了解和預測期貨菜油的價格走勢,需要關注這些方面的信息並進行綜合分析。
④ 期貨豆油和棕櫚兩個不同合約,漲跌也基本是同步的,這個是為什麼
都是食用油,與菜油一起,是世界三大食用油脂,消費可以替代。價差太大時,會有攙兌。豆油口感好,通常價格比棕櫚油要貴。
交易所還有豆油棕櫚油套利指令,也會成為價差回歸的力量。二者的價差保持在一定范圍內。
歷史上看,價差在600-1000內的時間居多,個別年份受天氣影響會出現極端情況,2008年和2012年,2008年源於金融危機影響,價格劇烈下跌。2012年源於極端天氣影響,美國和中國大豆大幅減產,而同期棕櫚油的融資需求導致棕櫚油進口量大增。由於當年棕櫚油進口進行的信用證融資活動,貿易商從國外進口棕櫚油,獲得資金周轉,在國內拋售棕櫚油,導致國內棕櫚油庫存大增。因此,2008年和2012年價差相對較高,其餘時間內波幅較為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