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的股權融資成本更低
A. 股權融資好還是債權融資好呢
股權融資好還是債權融資好?兩者本身到底有什麼差異?就是股權融資,它會對管理者本身的股權結構,對公司的控制權造成影響,而債權融資本身雖然成本略高了一點,但本身對公司管理權沒有影響。
債權融資的好處就是對公司控制權不會造成影響,我發行出去多少債券它跟公司的股權都沒有關系啊,我原來占據公司55%的股權,現在如果我去做上市的發行,我本身股權必然會被沖減,就是會變小,可能會變成50%甚至說更低,但我要是通過債權的方式去融資,那就沒有影響。我發行的債券他並不會讓我對公司的股份有所下降,只是說我承擔的這個債務以後我得還他錢。
B. 上市公司為什麼偏好股權融資
1、資本成本率的高低。傳統的資本結構理論認為,由於利息費用在稅前列支,負債融資具有稅收檔板的功能,其成本一般要低於股權融資的成本。然而我們發現,在中國的證券市場上,利用股票融資的成本反而較低。目前我國新股發行的平均市盈率大約為37倍左右(2000年統計數據),換言之,就是上市公司將其當年盈利的全部都作為股利發放,其新股發行的融資成本也不過是2.7%左右,低於2000年底的1年期銀行貸款的稅後成本(5.58%×(1-15%)=4.74%)。實際上,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發放水平很低,甚至不發放股利,從而使企業通過股票融資的成本更低了。
2、融資風險的高低。一般來說,負債融資面臨著固定的還本付息的壓力,當企業經營不善時容易引發財務危機或破產風險;股票融資使得企業擁有一筆永不到期的可以自由支配的資金,在經營困難時也可不必發放股利,因此股票融資的風險要低得多。如萬向錢潮(0559)的有關負責人表示,萬向錢潮一向是以穩健發展的形象著稱,近幾年公司都保持了30%的增長率,主導產品汽車零配件的產品利潤率相對較低,過高的負債會增加財務成本從而增加融資風險,因此企業這幾年的發展資金主要是通過融資配股實現,2000年的資產負債率水平只有35.5%。
3、投資利潤率的高低。投資利潤率的高低是決定企業負債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的,投資利潤率越高、越穩定,企業可以承擔的負債水平也就越高。但是,由於中國股市的送配股題材往往大受股東青睞,一些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一般也會推出積極的送配股政策,這也增加了上市公司資本結構中的權益資本的比例。
總之,由於中國證券市場的特殊性,造成了股票融資的成本較低且易受到廣大投資者的追捧。同時,股票融資的風險又小。上市公司青睞股票融資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C. 股權融資偏好的原因是什麼
(一)實際股權融資成本偏低
融資成本高低是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選擇考慮的重要方面,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相對成本的高低。在我國,股權融資成本實際上卻低於債券融資成本,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少。
第二、上市公司的成長性較差。
第三、股票發行價格偏高。
(二)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股權融資偏好的根本原因
我國現有上市公司中的大多數是由原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國家股或國有法人股(兩者合稱國有股)往往是公司最大的股份,處於絕對控股地位。國有股的一股獨大,導致了公司股權結構的失衡,主要表現在:
第一、內部人控制
由於國有資產投資主體不明確和委託代理關系復雜,國有股無法實現股權的人格化,使得國有股股東對企業的控製表現為行政上的「超強控制」和產權上的「超弱控制」,公司經理人員與國有股股東博弈的結果是一部分經理人利用國有股股東產權上的「超弱控制」形成事實上的「內部人控制」。加上國有股的絕對控股地位,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大多數成員和經理人員由政府有關部門或國有大股東直接任命和委派而來,甚至出現不少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的情況,導致公司治理結構中內部相互制衡機制失效,內部人控制更加嚴重。
第二、股東控制權殘缺
股東對公司行使控制權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即「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但我國很大部分上市公司由於股權過於集中和國有股流通限制,使得這兩種機制都不能發揮實質性作用,公司經理人員不必像西方國家的經理那樣時刻警惕來自資本市場的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的壓力。這對通過市場機制來約束經理層的一系列機制都造成了影響。
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在融資方式的選擇上,必然會厭惡債務融資。再者,由於「內部人控制」的存在,上市公司的外部股權融資行為的決定以及與股權融資成本密切相關的股利分配方案的決策,都由上市公司管理層控制,既然股權資本可以幾乎是無代價地取得,上市公司管理層會產生股權融資偏好。
(三)政策體制方面的缺陷——股權融資偏好的外部原因
第一、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政策方面的原因
我國在股權融資的制度准則上對擬上市企業及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管理約束的力度不夠,有利於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在融資政策上我國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取得增發股票和配股資格的難度不大,過去一直使用的10%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單憑凈資產收益率並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經營的實際情況,上市公司往往通過粉飾財務報表、做假賬、或者收買審計機構就能輕松地達到發行新股和配股的條件,所以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
第二、我國資本市場環境方面的原因
我國缺乏完善發達的債券市場和中長期信貸市場,影響了上市公司利用長期負債方式融資的積極性。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包括長期借貸市場、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如果資本市場是完善的,資本市場上具有多樣化的融資工具,那麼企業可通過多種融資方式來優化資本結構。如果資本市場的發育不夠完善,融資工具缺乏,那麼企業的融資渠道就會遭遇阻滯,從而導致融資行為的結構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