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古羅馬股權怎麼樣

古羅馬股權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5-02-07 00:31:23

Ⅰ 股市的由來

股市的由來:

股票至今已有將近似400年的歷史。最早的股市產生於1602年荷蘭和英國成立的海外貿易公司。這些公司通過募集股份資本而建立,具有明顯的股份公司特徵:具有法人地位:成立董事會:股東大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按股分紅;實行有限責任制。

股份公司的成功經營和迅速發展,使更多的企業群起效仿,在荷蘭和英國掀起了成立股份公司的浪潮。到1695年,英國成立了約100家新股份公司。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1)古羅馬股權怎麼樣擴展閱讀:

通過股票的發行,大量的資金流入股市,又流入了發行股票的企業,促進了資本的集中,提高了企業資本的有機構成,大大加快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股票的流通,使小額的資金匯集了起來,又加快了資本的集中與積累。

所以股市一方面為股票的流通轉讓提供了基本的場所,一方面也可以刺激人們購買股票的慾望,為一級股票市場的發行提供保證。同時由於股市的交易價格能比較客觀的反映出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市也能為一級市場股票的發行提供價格及數量等方面的參考依據。股票市場的職能反映了股票市場的性質。

Ⅱ 什麼是所有權

所有權是古代羅馬私法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在羅馬法中,所有權是物權(權利人直接行使於物上的權利,與債權相對應)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種權利,具有絕對性、排他性、永續性三個特徵,具體內容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置等四項權利。除所有權外,物權還包括役權、永佃權等權利。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古羅馬那種具有絕對性、排他性、永續性這三個特徵和佔有、使用、收益、處置等四項內容的所有權,早就不能妥善處理現實中的問題了。

目前,在法律上仍然採用所有權這個概念的以大陸法系的法國最為典型,法國民法典對所有權的定義是「以完全絕對的方式享有和處置物的權利,但法律或條例禁止的使用除外。除非因公益使用的原因並事先給予公道補償,任何人均不受強迫讓與所有權」。這說明法律、條例可以限制所有權人對物的使用。
特別要指出的是,所有權是一種物權概念,並不能完全覆蓋對於企業財產的權利,因為現代經濟生活中的企業財產一般含有債權(當進入破產程序後,債權人可以接管企業)。現實生活中,更多的人把所有權當成一個比較含混的概念,而真正清晰的權利要依靠法律來做清晰的規定(如法律中規定的股東權利、合夥人權利等)。現代經濟學也使用所有權的概念,但基本上等同於下面的產權概念。
所有權的相關內容
所有權的取得和喪失指基於一定的法律事實,法律確認所有權法律關系的發生和消滅,以及所有權主體的變更,即一方取得,一方喪失。這是民法調整財產關系,確認財產歸屬的重要規范。
財產所有權的取得可以分為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所有權的原始取得是由於一定的法律事實,法律確認財產所有權法律關系的最初發生。它不是所有權主體的變更和取代,不須以他人的權利為前提或依據。通常的原始取得有:
①先佔。指以自己所有的意思,先於他人而佔有無主的動產。在資產階級民法上,一般規定先佔為所有權的原始取得方法。而在中國,所有權不明的財產應屬國家所有,一般不發生先佔問題。
②加工。指未經同意,加人工於他人所有的動產,使之成為新的動產。有的國家規定因此而能取得所有權。
③附合。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所有人的物結合在一起,雖能辨認原物,但已不可分離,或者強行分離所費過大的這類法律事實。附合可分為不動產上的附合和動產上的附合。前者應由不動產所有人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並支付償金。後者應由各所有人按其動產的價值,共有合成物。
④混合。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所有人的動產互相混雜合並,不能識別;或雖能識別、分離而所費過大的這類法律事實。混合只發生在動產之間,如液體物的混合,顆粒固體物的混合等。
⑤添附。一般是附合、混合的通稱。廣義的添附包括加工在內。
⑥天然孳息。指由於物的自然性能孳生出來的收益,如樹生果、雞生蛋、奶牛分泌牛奶等。
所有權的繼受取得是基於一定的法律事實,導致所有權主體的變更,新所有人繼原所有人而取得所有權。繼受取得必須以原所有人的權利作為前提和依據,是從原所有人傳來的,因此也稱傳來取得。所有權的繼受取得有:買賣、互易、贈與、消費借貸、繼承等。
所有權的喪失是基於一定的法律事實產生的法律後果。如所有物本身的消滅,所有權的轉讓,所有物的拋棄,國家依法徵用、征購或收歸國有,法院判決沒收等,都能導致所有人喪失所有權。
所有權的法律特徵
1.所有權具有完整性。所有權是完整的物權。所有權與其他物權區別的主要表現在於所有人對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完整權利,而其他物權只是具有所有權的部分權能。但所有權人享有上述四個方面的權利,並不意味著所有人必須實際行使各項權能,他可以將四項權能中的一項或數項權能分離出去由他人享有並行使,從而更好地實現其意志和利益。
2.所有權是一種絕對權。所有權的權利主體是特定的,作為特定權利主體的所有權人,他對權利的行使不需要任何其他人的協助,通過自己的行為,即可直接實現對其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與處分。所有權的義務主體是不特定的,所有人之外的任何不特定的民事主體都負有不作為的義務,都屬於義務主體。
3.所有權具有排他性。所有權可以依法排斥他人的非法干涉,不允許其他任何人加以妨礙或者侵害。而且所有權實行一物一權。任何財產只能有一個所有權。不能形成雙重所有權,這也是所有權排他性的體現。
4.所有權具有存續上的永久性。所有權因標的物的存在而永久存在,不能預定其存續期間。
所有權的四項基本權能
1.佔有權能。佔有就是對於財產的實際管領或控制。擁有一個物的一般前提就是佔有,這是財產所有者直接行使所有權的表現。所有人的佔有受法律保護,不得非法侵犯。對於動產,除非有相反證明,佔有某物即是判定佔有人享有該物所有權的標准。除了前引俄羅斯民法明確規定了佔有權之外,外國和地區民法在所有權的概念中雖然並不明確規定佔有,但其所有權的內容包括這一權利是不言自明的。

2.使用權能。使用是權利主體對財產的運用,以便發揮財產的使用價值。如使用機器生產產品,在土地上種植農作物。擁有物的目的一般是為了使用。外國和地區民法對於使用權一般都有明確規定。如前引日本、義大利、俄羅斯和我國台灣的規定。德國、瑞士雖然只有「處分」一詞,但「隨意處分」或者「自由處分」也當然包括使用。所有權人可以自己使用,可以授權他人使用,這些都是所有權人行使使用權的行為。
3.收益權能。收益是通過財產的佔有、使用等方式取得的經濟效益。使用物並獲益是擁有物的目的之一。對於收益權,外國和地區民法也有規定,如前引日本和我國台灣,有的國家只規定了使用權,沒有明確規定收益權,這是因為其規定的使用權包括了收益權。收益通常與使用相聯系,但是處分財產也可以帶來收益。收益也包括孳息。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家畜生仔、果樹結果等屬於天然孳息;存款所得的利息、出租所得租金屬於法定孳息。
4.處分權能。處分是指財產所有人對其財產在事實上和法律上的最終處置。處分權一般由所有權人行使,但在某些情況下,非所有權人也可以有處分權,如運輸的貨物,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承運人也可以依法進行處分。外國民法對所有權概念的規定都包括「處分」一詞。同時規定使用權的,處分不包括使用,沒有規定使用權的,處分也包括了使用。
喪失所有權的情況
所有權可以通過合法的方式取得,已經取得的權利也可能因為多種原因而失去,導致公民喪失所有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1)所有物滅失:這是指作為所有權客體的所有物在生產中被消耗、在生活中被消費、在自然災害中滅失時,該物的所有權即不復存在,所有人即喪失所有權。例如煤炭燃燒即是生產中的消耗,房屋倒塌、泥石流摧毀建築、汽車等都會發生所有權的消滅、所有權的喪失,這在法學上稱之為所有權的絕對消滅。
(2)所有人死亡:公民死亡之後,其所有物歸繼承人繼承,而導致死亡者所有權的喪失。
(3)所有權被依法轉讓:所有人根據自己的意志把財產轉讓給他人,其所有權即歸於消滅,受讓人對該財產即取得了所有權,例如買賣、贈與、互易等都是根據所有人的意志把所有權轉讓給他人,在法學上稱之為所有權的相對消滅。
(4)所有權被拋棄:這是指所有權人主動放棄自己對某項財產的所有權。它通常包括兩種情況:一是依法可以享受所有權的人不願取得而予以放棄,隨即喪失所有權,例如繼承人放棄繼承遺產;二是所有人拋棄所有物,所有權就隨之喪失。所有人自願拋棄某項財產,法律上應該允許,但不能給他人和社會利益帶來損害。
(5)所有權被依法強制消滅:這是指國家依照法律規定,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採用強制措施,有償或者無償地迫使所有權人轉移原享有的財產所有權:例如國家行政機關對當事人的財產採取徵收的強制措施,法院可以依法判決當事人的財產歸國家或對方當事人所有。
產權與所有權
產權與所有權是兩個既相互聯系,又有不同含義的相關概念。產權以所有權為核心,所有權性質決定著產權性質,甚至可以決定產權的存在與否,但產權並不等於所有權。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反映財產關系的角度不同。所有權是指對財產歸屬關系的權利規定,確定的是財產的最終歸屬關系,強調財產關系的物質屬性。產權是以所有權為核心的若干權能的集合,指的是以財產所有權為核心的一組權利的有機結合體,強調財產關系的社會屬性,即由於物的存在及使用所引起的人們之間的相互認可的行為關系。
2.概念外延不同。所有權表明的是一種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而產權不僅表明財產的所有制關系,同時還表明了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的關系,也即同時表明了原始所有權和法人財產權的關系。在現代公司制中,公司股東、董事會和經理分別行使原始所有權、法人產權和經營權,現代公司的權利結構是一種「三權分離」的結構。因此,產權比所有權有著更廣泛的外延。所以,西方產權經濟學家們在分析經濟行為,解釋資源化配置的權利時,主要指的是產權,很少提及所有權。
3.「財產」一詞的含義不同。所有權概念中所指的財產主要指實物形態的有形資產及現金,這一財產內涵主要是與商品經濟不太發達的時代背景相適應的,內涵比較狹窄。而產權概念中所指財產則包括多種形態,除傳統的有形財產及現金外,還伴隨著現代股份經濟的高度發展而產生了股權形態、債權形態以及各種無形資產等,其對應的「財產」概念極為豐富。
4.運動屬性不同。所有權在運動的過程中始終是獨占性和壟斷性的,是一種具有排他性的獨占權。而在產權所分解的四種權能中,只有收益權具有排他性,佔有權、使用權和處分權均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可以流動、交易。正是由於現代公司實現了所有權、法人產權與經營權的相互分離,從而為產權進入市場、進行交易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且這種交易既可以是實物形態,也可以是債權、股權等價值形態。產權進入市場使各種生產要素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具有了高度的流動性,從而有利於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5.所有權與產權的著眼點不同。所有權的著眼點是財產的終極所有權以及財產經營過程中的部分收益,如股息、紅利等;而產權的著眼點是經營權和收益權,公司法人是通過獲得法人產權而具有對企業資產的經營管理權,並同時取得經營收入。
總之,在產權權能發生分解後,所有權與產權之間不再是對等關系。產權比所有權有著更為深廣的內涵和外延,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研究現代企業產權制度,而不是研究所有權制度。
所有權與所有制的關系
所有權與所有制密切相連,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所有權是由所有制決定的,所有制是所有權的客觀經濟基礎,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

二者的區別:
第一: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核心,屬經濟基礎;所有權是所有制經過法律確認和調整後的法律形式,屬上層建築;
第二:所有制存在於一切社會,與人類社會共始終,而所有權只是人類社會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一種歷史現象。
雖然所有權是由所有制決定的,所有制決定了所有權的性質和內容,但是,所有權絕不是所有制的簡單地反映,不是消極的被動的,對所有制無所作為的。相反,所有權一旦形成,即對所有制的鞏固和發展起著巨大的反作用。

Ⅲ 關於股市起源的故事

關於股市起源的故事如下:
中古世紀末期,義大利幾個城邦開始發行可以交易的政府證券。威尼斯從 13 世紀中葉就開始在里亞托買賣政府證券。投機風潮也應運而生:1351年,有關當局通過法令,禁止散布謠言,打壓政府基金價格;1390年、1404年及1410年分別都有人試圖禁止政府出售債券期貨;共和國總督及公爵議會也試圖禁絕「內線交易」。佛羅倫斯、比薩、維倫納及熱那亞 14 世紀時也都出現過政府債券的交易市場。義大利城邦把收稅的權力外包給蒙提(Monti),這些公司的股本被分割成可以買賣的股票(Luoghi)。這些早期的股份公司和羅馬時代的公會極為類似。
由於宗教戰爭、荷蘭判亂及多起城邦破產的事件,法國及法蘭德斯資本市場的發展在 16 世紀下半葉停滯不前。里昂155北歐的定期交易會源自於古羅馬時代的論壇(fora)及酒神節慶典,只有這個時候,可以拋棄許多中古世紀對交易及金融的限制。事實上,它們就是股票市場的雛型。15 世紀的勒普齊格(Leipzig)交易會中,可以買賣德國礦場的股票;在巴黎附近舉行的聖日耳曼(Saint Germain)交易會,在四旬齋後開市,場內也可買賣市政公債、存單及彩券。安特衛普的春季及秋季交易會會期都很長,再加上全年開放自由交易,更被稱為「經年累月的交易會」。 16 世紀中葉安特衛普正式成立結算所(bourse),以此為名的原因是,這群交易商人都聚集在布拉吉斯(Bruges)附近的伯斯旅館。
從 16 世紀中葉,描述投機市場情形的詳細證據愈來愈多。金融市場已經發展出信用觀念,債券價格反映的是未來事件的預期心理,例如無法償債。1530 年代開始出現操縱市場的行徑,由都西組成的一個集團,故意壓制里昂市場的股價(如今稱為空頭打壓)。1550 年代中期,安特衛普及里昂市場又掀起一股炒作皇室債券的熱潮,結果法國國王享利二世1557年宣布停止償債,這股熱潮才突然中斷。 西班牙軍隊1585年攻佔安特衛普,後者的結算所從此走下坡。阿姆斯特丹乘機崛起,因為成千上萬的清教徒和猶太難民逃離西班牙,攜帶資金及交易技巧抵達荷蘭。這些移民帶給荷蘭的震撼,被歷史學家稱為荷蘭在1590 年代的「經濟奇跡」。到了 17 世紀初,荷蘭共和國是歐洲最發達、最有活力的經濟體。 雖然包括銀行、借貸兩方的記帳制、合資公司、存單及股票市場這些資本主義的金融制度並不是荷蘭人發明的,不過,荷蘭人卻在一個以賺錢為目的的重商經濟體系內,於穩定的基礎上整合及建立這些制度。聯合東印度公司1602年成立,這是第一家獲得政府特許權的合資公司,可獨享和東方世界的貿易。19 年後,荷蘭西印度公司成立,旨在拓展美洲地區的商機。歐洲第一家中央銀行是阿姆斯特丹的威索爾銀行(Wisselbank),成立於1609 年,前身是熱那亞的Casa San Giorgio。
到了 17 世紀初,歐洲各地蜂擁而來的資金紛紛投入荷蘭各式各樣的金融資產,從不動產到年金、市政公債、存單及中期貸款。阿姆斯特丹不僅是一個重要的轉運港口,更是當時世界的金融首都。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1610 年成立新的交易所)內交易各式各樣的金融商品及勞務:「大宗物資、外匯、股權、海上保險……(它是)一個貨幣市場、金融市場,(也)是一個股票市場。」 1792年,24名紐約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訂立協定,約定以後每天都在此進行股票等證券的交易。1817年,這一交易市場日漸活躍,於是參加者組成了紐約證券交易管理處。1863年,它正式更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這便是美國股市的起源。
1882年,道(Dow)與好友瓊斯(Jones)在華爾街15號創辦了道瓊斯公司,並緊靠紐約證券交易所。1884年,道最早開始嘗試計算股票價格變動指數,當時採用樣本均為鐵路公司,這就是後來的道瓊斯運輸業平均數(DJIA)。1889年,道親手創辦了華爾街日報。1896年5月26日,道第一次計算並對外公布了道瓊斯工業平均數(DJIA),當日指數為40.94。1929年,道瓊斯公用事業平均數DJUA指數誕生。1992年,道瓊斯綜合平均數(DJCA)誕生。近年來,道瓊斯公司又跨越全球創設了相對獨立的3000多個股價指數,統稱為道瓊斯全球指數(DJGI)。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瓊斯股價指數中,唯有道瓊斯工業平均數是最重要的,它不僅是當今美國最重要股價指數,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股價指數。因此,它既美國經濟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人們一般將道瓊斯工業平均數簡稱為道瓊斯指數(以下簡稱「道指」),而且將1896年5月26日這一天確定為道瓊斯指數的「生日 1720年,英國一些商人和貴族成立了一家南海公司。他們通過賄賂國會議員等非法手段,獲得許多海外貿易和經銷國債等方面的特權,致使該公司的股票價格由年初的每股228.5英鎊,迅速上升到7月份的1000英鎊。但好景不長,他們賄賂國會議員內幕很快被揭露,該公司的信譽及經營狀況一落千丈,股票價格到年底已跌至每股125英鎊。廣大被愚弄與欺騙的投資公眾遭受嚴重損失,有的甚至家破人亡;而那些公司內幕人士由於了解內幕及時地將股票出手,所以不但沒有受到損失,反而發了橫財。由於當時的英國並沒有股票交易的相關法規,因而不能對上述內幕交易者繩之以法,使得越來越多投機者紛紛效法南海公司,通過種種手段巧取豪奪。大批股票投資者上當受騙、被盤剝一空,有的甚至傾家盪產,走投無路之下就去干起殺人越貨、攔路搶劫的事情。股票市場的混亂不堪使得整個社會秩序也動盪不安。事態的發展使英國朝野大為震驚。英國下議院經過調查後指出:狂熱的股票投機活動無異於變相的搶劫,必須對股票交易實行法治。於是,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法規----<肥皂泡法案>於1721年在英國誕生了。
以後在1812年,英國政府又頒布了<證券交易條例>。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即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據文獻記載,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進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買賣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即股票交易所 那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成立於1971年。是世界第一個電子股票市場。那斯達克飛速發展,成為世界資金容量第二大的股票交易市場。 股票和股票市場,在19世紀60年代的末期,跨躍重洋來到了中國。而它最先落腳的地方,正是這里,當年被世人譽為東方華爾街的上海。北京自來水廠,依然坐落在北京西直門外的一條胡同里,人們今天走過它的門前,或許不會意識到,它就是中國最早的股份制企業之一。北京自來水公司發行股票的那一年,距離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的時間大約260年。
19世紀中葉,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大門,一個洋人開辦的證券交易組織首先在上海落戶了。1869年,外國商人組織了「掮客公會」,專門交易外國公司的股票,就是這個組織1891年演變成了上海眾業公所。今天,在上海圖書館存放的大量歷史文獻中,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早期股票市場的歷史足跡。 上海眾業公所,坐落在上海的外灘,作為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其交易的股票或企業債券卻都來自洋人的公司。辛亥革命之後,洋人在中國股市上的反客為主,深深地剌激著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他來到上海,找到上海著名的富商虞洽卿先生。
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下,1920年11月,中國人自己的證券交易所,先後在北京、上海、漢口正式開業了。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就是其中的一家 1949年6月,天津證券交易所的重新設立,標志著中國當代證券市場的正式啟動。1956年,隨著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傳統社會主義理論和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否定和排斥證券市場。1958年以後,證券市場更是長期受到摒棄。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後,中國當代證券市場才得以逐步恢復。1981年財政部首次發行國庫券,揭開了新時期中國證券市場新發展的序幕。從此,中國證券市場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1990年和1991年滬、深兩個證券交易所設立以後,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更為迅速,用10年的時間走完了成熟市場經濟國家100多年的發展歷程,實現了歷史的大跨越。

Ⅳ 公司融資好還是不融資好

融資公司(即上市公司)和未融資的公司兩者之間相比較而言,融資公司較好.
1、融資公司可以獲得較多的資金來源:
融資公司就是一個吸納資金的好方法,公司把自己的一部分股份推上市場,設置一定的價格,讓這些股份在市場上交易。股份被賣掉的錢就可以用來繼續發展。
2、融資公司具有較多的投資者:
股份代表了公司的一部分,比如說如果一個公司有100萬股,董事長控股51萬股,剩下的49萬股,放到市場上賣掉,相當於把49%的公司賣給大眾了。當然,董事長也可以把更多的股份賣給大眾,但這樣的話就有一定的風險,如果有惡意買家持有的股份超過董事長,公司的所有權就有變更了。總的來說,上市有好處也有壞處。
拓展資料:
在公司出現以前,個人獨資企業是最典型的企業形式;與獨資企業並存的是各種合夥組織,當時的合夥組織中最典型的就是家族經營團體。 在公司產生以前,合夥組織都沒有取得法人的地位,但是卻有其他的一些法人團體出現。這種情況最早可以追溯至古羅馬時期。在古羅馬,國家、地方自治團體、寺院等宗教團體、養老院等公益慈善團體都取得了法人的地位。到了中世紀,有一些貿易團體取得了法人的資格,尤其是其中從事海外貿易的組織。
融資公司的其他優勢介紹:
1、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賣給大眾,相當於找大眾來和自己一起承擔風險,好比100%持有,賠了就賠100,50%持有,賠了只賠50%。
2、增加股東的資產流動性。逃脫銀行的控制,用不著再靠銀行貸款了。
3、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眾對公司的信心。
4、提高公司知名度。如果把一定股份轉給管理人員,可以緩解管理人員與公司持有者的矛盾,即代理問題

Ⅳ 什麼叫公司的「自有資產」

自有公司是公司制的,是有限責任的法人實體。私營企業包括登記注冊的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私營股份有限公司、私營合夥企業和私營獨資企業。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享有法人資格的各種公司紛紛設立,按章程從事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公司的起源有最早產生的公司是無限公司。

兩合公司是由15世紀出現的康曼達組織演變而來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企業主要分類有:合資、獨資、國有、私營、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股份制、有限責任等等。

/iknow-pic.cdn.bcebos.com/d439b6003af33a87fd4b0eefc85c10385343b524"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439b6003af33a87fd4b0eefc85c10385343b52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newgenesiscap.com/img_d439b6003af33a87fd4b0eefc85c10385343b524"/>

(5)古羅馬股權怎麼樣擴展閱讀:

在公司出現以前,個人獨資企業是最典型的企業形式;與獨資企業並存的是各種合夥組織,當時的合夥組織中最典型的就是家族經營團體。

在公司產生以前,合夥組織都沒有取得法人的地位,但是卻有其他的一些法人團體出現。這種情況最早可以追溯至古羅馬時期。在古羅馬,國家、地方自治團體、寺院等宗教團體、養老院等公益慈善團體都取得了法人的地位。

到了中世紀,有一些貿易團體取得了法人的資格,尤其是其中從事海外貿易的組織。在中世紀英國,這樣的組織享有相對合夥更大的獨立性。



Ⅵ lp是什麼意思呢

有限合夥(英語:Limited Partnership,簡稱LP)是一種類似於普通合夥的合夥企業,只是除了「普通合夥人」之外,有限合夥還可以包括「有限合夥人」。

1、普通合夥人的法律地位在幾乎所有范圍與普通合夥企業里的合夥人一模一樣。他們擁有經營權、享受預先確定的盈利、而且在債務上承擔與普通合夥企業同樣的連帶責任。通常在法律上,普通合夥人有表見代理權,這可以讓他們用自己身份使企業加入契約。

2、有限合夥人類似於股份有限公司里的股東。他們只有有限責任,當負債時,他們的損失不超過他們的投資資本。

因此他們沒有直接經營權。有些合夥契約里包含支付有限合夥人股息的條文。設立或更改有限合夥的組合時,大多國家和地區都要求有限合夥人與有關部門登記,聲明自己的資本。在代表企業時,有限合夥人必須聲明自己所擁有的地位或權利,因為他們沒有表見性的代理權和經營權。

有限合夥於有限責任合夥性質不同,有限責任合夥里所有合夥人都有有限責任。

歷史

最早的有限合夥出現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古羅馬稱為「societates publicanorum」。在羅馬帝國興旺時期,這些合夥組織相當於現代的股份有限公司:有上百位投資者、股權可以隨意在市場上轉讓。不同於當代公司是,其中必須有一位能夠承擔無限責任的合夥人。

在公元十世紀的義大利,此概念被復生稱為「commenda」用來促進海運貿易。這些合夥一般包括一位有無限責任的海運商人和一些有限責任的投資者。當時這種制度沒有被用來建立長期投資資源,因為其資產保護能力比較差。

1673年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爾的政策和1807年的法國民法典鞏固了有限合夥概念在歐洲法律里的保護。有限合夥制度於19世紀初期在美國出現,當時法律嚴格,並不流行。英國在1907年建立有限合作法。

Ⅶ 股份制是

基本概念
亦稱「股份經濟」。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屬於不同人所有的生產要素集中起來,統一使用,合夥經營,自負盈虧,按股分紅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股份制的基本特徵是生產要素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在保持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把分散的使用權轉化為集中的使用權。股份制是與商品經濟相聯系的經濟范疇,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幾個不同的社會歷史階段並採取了不同的具體形式。在奴隸社會末期和封建社會初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自由民之間或手工業者之間以人、財、物各項要素的一項或幾項為聯合內容的合夥經營的經濟形式。這種經濟形式,在合夥內容、經營方式、分配辦法等方面,都沒有明確的規范,更沒有形成嚴格的股份分配製度,這是股份制的一種原始的形式。到17世紀初期,由於商品經濟有了進一步較高程度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已經出現並有所發展,因而出現了以股份公司為特點的股份經濟。19世紀後半期,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結合,成為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社會生產力已達到相當高的社會化程度,致使單個的私人資本已經容納不了社會化的生產力,於是幾個乃至幾十個私人資本,以資本入股或發行和認購股票的形式組成的股份公司便迅速發展起來。以股份公司為主要形式的股份經濟,成為資本主義股份經濟的典型形態。
股份制企業
1.概念 股份制企業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利益主體,以集股經營的方式自願結合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它是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對分離、利於強化企業經營管理職能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 2.股份制企業的主要特徵 ①發行股票,作為股東入股的憑證,一方面藉以取得股息,另一方面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②建立企業內部組織結構,股東代表大會是股份制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的常設機構,總經理主持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③具有風險承擔責任,股份制企業的所有權收益分散化,經營風險也隨之由眾多的股東共同分擔;④具有較強的動力機制,眾多的股東都從利益上去關心企業資產的運行狀況,從而使企業的重大決策趨於優化,使企業發展能夠建立在利益機制的基礎上。
股份公司
1.概念 股份公司就是通過發行股票及其他證券,把分散的資本集中起來經營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產生於18世紀的歐洲,19世紀後半期廣泛流行於世界資本主義各國,到目前,股份公司在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中占據統治地位。
2.股份制公司的顯著特點 (1)通過股份制公司這種財產組織形式,可以把不同形式、種類的資本組合在一起,形成資本集聚,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力量。馬克思指出:「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某些單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建鐵路的程度,那末恐怕走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是,集中通過股份公司轉眼之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
(2)通過股份制公司這種財產組織形式,可以把不同性質的所有制經濟,甚至完全對立、矛盾的所有制經濟組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共同推進生產力的發展進步。
(3)通過股份制公司這種財產組織形式,可以把分散的、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生產力迅速聯合成為集中的、高層次的、集約的社會生產力。才能真正構造成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國經營的大企業集團。
(4)通過股份公司這種財產組織形式,可以為建立產權「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企業制度奠定良好基礎。使企業真正具有法人財產權,可以獨立運用和經營所有者投資形成的資本。
(5)通過股份制公司這種財產組織形式,可以形成新的監督和激勵運作機制。國家按投入企業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權益,對企業的債務承擔有限責任;企業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政府不直接干預企業經營活動,企業也不能不受所有者約束,損害所有者權益。這就可以使投資者、經營者和管理者發揮所長,實現動態最佳組合,以創造良好的業績。明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公司法人財產只能屬於公司法人所有,而並非是股東所有。任何股東作為個人,無權干預公司法人對自己的法定財產行使各項法定權力。所謂的出資者所有權,既然出資者是股東,出資者所有權就是股權,而且只能是股權。 [編輯本段]股份制的起源 早在古羅馬就有一種包稅人,他們組織的股份委託公司被經濟史專家認為是股份經濟的先兆。從14、15世紀開始,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歐洲的一些采礦業中,出現了自由民之間或手工業者之間的以人、財、物各項生產要素的一項或幾項為聯合內容的合夥經營的經濟形式。但在合夥內容、經營方式、分配辦法等方面,都沒有明確的規范,更沒有形成嚴格的股份制度,這是股份經濟的原始形式。當時,在德國南部、奧地利和捷克境內,有農奴和城市破產欠債的小手工業者聚集在一起,組織協作的合作社團,用簡單的工具采礦,共同勞動,分享產品。後來有些商人以入股的形式參加進來,結果富裕的人把持了資產,使原來的合作發生質變。「原來由合夥的勞動者構成的礦業組合,幾乎到處都變成了靠雇傭工人開採的股份公司。」(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第1024頁)
15至16世紀初,地理大發現,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貿易大為改觀。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紛紛向海外發展,進行遠航貿易,這需要較大數額的資本,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靠單個資本家來經營是無法辦到的。於是一種合股經營的叫做「康梅達」的經濟組織便產生了。康梅達從事海外貿易,負責籌集資本,由專人經營,利潤在集資者與經營者之間協商分配。以後,這種組織發展到內陸城市,出現了入股的城市商業組織,如義大利的「大商業公司」,入股者有商人、貴族、教授、廷臣和平民。這種股份經濟一般由自由城邦組織,官方進行業務監督。資產階級國家為了鼓勵商人和資本家積累資本向海外擴張,以攫取更多的財富,不僅為股份集資提供了法律保護,並且給予商業獨占權和免稅優惠等特權,這為股份制的產生創造了外部條件。 最早的股份制公司
1554年英國成立丁第一個以入股形式進行海外貿易的特許公司「莫斯科公司」,它的成立標志真正的股份制度的產生。該公司成立當年,即進行航行白海的冒險嘗試,要發現新的地區和島嶼,深入俄國內地。最初把整個公司的資本分為240股,每股25金鎊,每人投資一部分,由6人分擔風險。開始時規定,公司營業只限一次行程,每次遠航歸來,按股份分配所有的利潤。並連股本一起發還。後來隨著貿易活動的頻繁和規模擴大,就把原來投入的股份全部或一部分留在公司,作下次航行使用。到1604年該公司股東增加到160人,15人董事管理整個業務。繼之而起的,有1557年成立的西班牙公司、1579年成立的伊士特蘭公司、1581年成立的勒凡特公司、1588年成立的幾內亞公司,1600年又組織了東印度公司。這些貿易公司都是以股份制形式組建的,是英國向海外擴張殖民勢力的工具。其中東印度公司勢力最大,資本最雄厚:成立之初擁有股本6.8萬英鎊,股東198人,到1627年股本達162萬英鎊,股東954人。它獨占從好望角直到東方一切國家的貿易,還享有對殖民地軍事和政治的全權。截至1680年底,英國建立的這類公司有49個,它們對推進本國商品經濟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強,起了重要作用。其他歐洲國家也紛紛起而效仿。例如荷蘭1602年成立東印度聯合公司,1621年成立西印度公司,法國、德國、瑞典等國也先後成立了股份貿易公司。
最早的股份制銀行
隨著海外貿易公司的產生,股份經濟在一些歐美國家的金融業中也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如英國於1694年首先成立了資本主義最早的股份銀行--英格蘭銀行。該行擁有股資120萬英鎊。它把資金貸給政府,取得相當於這筆貸款的銀行券發行權。這種銀行券發行權具有廣泛吸收社會資金的職能。1826年英國政府還頒布條例為股份銀行提供法律保護,進一步促進了股份經濟在銀行業中迅速發展,到1841年股份銀行增加到115家,到19世紀末,英國非股份銀行幾乎絕跡,股份銀行成了金融市場上的統治力量。又如美國在1791年成立了第一家國家銀行--合眾國銀行,就是一個大規模通過股份形式籌集資本的股份銀行。擁有股資1000萬美元,發行2500股,每股400美元,其中1/4由政府貸款,其餘是私人投資。另外還成立了北美銀行和紐約銀行。1862年根據州銀行法令,建立了1600家股份銀行。其後隨著國民銀行制度的建立,以股份公司形式建立的國家銀行數量大大增加。

熱點內容
古羅馬股權怎麼樣 發布:2025-02-07 00:31:23 瀏覽:493
python股票交易演示 發布:2025-02-07 00:31:18 瀏覽:524
數字貨幣如何驗證是不可篡改 發布:2025-02-07 00:26:33 瀏覽:659
為什麼st股票這么多漲停 發布:2025-02-07 00:25:52 瀏覽:252
華魯恆升股票歷史高位 發布:2025-02-07 00:19:47 瀏覽:582
線下的普惠金融創業還有哪些機會 發布:2025-02-07 00:18:15 瀏覽:743
振芯科技的股票怎麼樣 發布:2025-02-07 00:06:16 瀏覽:22
創投股票交易 發布:2025-02-07 00:00:19 瀏覽:19
聯化科技股票價格 發布:2025-02-06 23:58:51 瀏覽:975
徵收土地怎麼算社保基金 發布:2025-02-06 23:58:48 瀏覽: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