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股權投資凈利潤為什麼要調整
⑴ 關於長期股權投資凈利潤的調整,計提折舊
這個長期股權投資對於凈利潤的調整主要是調整到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所以就要調整因為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之間存在差異導致的問題。在權益法核算下,全部計量是要求全部轉換到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的,所以對於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存在差異就應該進行調整。
固定資產差異調整=公允價值/預計尚可使用年限-賬面價值/原使用年限,就是需要調減利潤的金額,也就是 12000000/16-10000000/20
⑵ 長期股權投資 權益法調整凈利潤為什麼調整存貨
存貨公允價值調整這樣理解吧:
【1】因為a公司是按公允價值計量1200,而b公司是按賬面價值計量700,因此,如果這個存貨賣出去了,對a公司而言應該是按1200來結轉銷售時的主營業務成本,但b公司卻是按照正常的賬面價值700來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所以,對a公司而言,b公司在結轉成本時就少結轉了500,因此,利潤就多了500,所以要扣除。
【2】這裡面所謂的b公司賣了多少錢,和你要扣減的公允價值調整沒有關系,因為那隻和b公司的凈利潤有關。不管他賣多少錢,他要結轉的成本是按照賬面價值來處理的,也就是700,而賣到1200,那時業務收入,只會增加凈利潤,和調整沒有關系。而調整公允價值差異是說的就其持有存貨的成本和公允價值的比較,而不是說銷售價格和公允價值的比較。
⑶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下為什麼要調整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
在權益法下確認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時使用的是被投資方的公允價值,這是導致在計算投資收益時,被投資方凈利潤需要被調整的根本原因。
在計算投資收益時,以下關系必須明確。
被投資方公允價值=投資方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賬面差額留存量+凈利潤
被投資方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額縮小量=(相關因素公允價值-相關因素賬面價值)X縮小比例
調整後的凈利潤=凈利潤-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額縮小量
其中縮小比例可以是折舊比例、攤銷比例和存貨售出比例(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比例)……
在調整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時候,在有關資產未對外部獨立第三方出售或者未被消耗時,在計算投資收益時全部調減,只有當實現銷售或者消耗(折舊、攤銷屬於消耗)時,才可以將已經調減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加回。
⑷ 權益法為什麼調整凈利潤
權益法調整凈利潤的主要原因在於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顯示的是賬面利潤,而投資方在投資時,往往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進行投資評估。以長期股權投資為例,假設被投資單位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00萬元,但其公允價值為200萬元,剩餘使用年限為十年,按照直線法折舊。根據會計准則,被投資單位在計算折舊時,僅依據賬面價值100萬元計提折舊,而在投資方的視角,應基於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200萬元進行折舊計算,以更真實反映投資的實際價值。
因此,在權益法下,投資方在分享被投資單位利潤時,需要對利潤進行調整,以確保投資收益的計算符合公允價值原則。這種調整不僅限於折舊,還包括其他諸如資產減值准備、攤銷等會計處理方式的差異,都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確保投資方能夠准確地反映其在被投資單位中的權益。
具體來說,當被投資單位發生利潤或虧損時,投資方需根據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同時考慮上述差異對凈利潤的影響。例如,如果被投資單位的利潤中包含了基於賬面價值計提折舊的金額,而投資方應基於公允價值計提折舊,那麼在確認投資收益時,投資方需將這部分差異調整至其凈利潤中。
這種調整的重要性在於,它不僅影響到投資方的財務報表,還關繫到投資方對於被投資單位實際經營狀況的理解。通過合理的調整,投資方能夠更准確地評估其投資的業績表現和潛在風險,從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綜上所述,權益法調整凈利潤是為了確保投資收益的計算更加公允和真實,它不僅涉及到折舊的差異,還涵蓋了多種會計處理方式的調整,從而幫助投資方更好地理解和反映其在被投資單位中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