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給技術股權
A. 股權激勵的作用有哪些
一、並非隨時都可以進行股權激勵
金融危機來襲,引發國內大量企業在薪酬水平與薪酬結構上進行一些共性調整,如降低整體薪酬水平;降低固定薪酬比例,提升浮動薪酬比例;降低短期激勵,提高長期激勵等。不少企業試圖推行股權激勵,加大對高管和核心技術骨乾的長期激勵力度,確保核心人才的穩定,同時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危機中蓄勢待發。
應對金融危機,股權激勵不失為一條良策。一方面,可以激勵和穩定核心人才,不至於傷筋動骨,保存元氣;另一方面,可以借機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此外,還可以降低短期現金支出,緩解現金壓力。
然而,在宏觀經濟和企業效益下行的時候,推行股權激勵,員工不一定會有積極性。比如,某民營集團旗下擁有多家控股子公司。2007年,該集團旗下子公司都是盈利的,自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幾乎所有子公司都大副虧損。為了穩定和激勵各子公司的高管,老闆決定推行股權激勵,採用股權購買+業績股票的形式,即被激勵者以每股凈資產平價認購大股東持有的部分股份,同時參照認購比例,大股東授予被激勵者一定額度的業績股票,被激勵者用額外業績獎勵和股票分紅分期將業績股票轉換成實股。如果在經濟穩定增長的時候,這樣的股權激勵方案應該是很受歡迎的,被激勵者還會心存感激。然而,該民營集團旗下的多家子公司的高管,都不大願意接受這樣的股權激勵方案。他們認為經濟形勢不明朗,
企業發展前途未卜,認購股份會減少個人的現金,業績股票會因為市場的波動變得的不確定。由於大多數被激勵者的拒絕,該民營集團的長期激勵計劃不得不進行反復的調整與協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它們提醒決策者,不要在企業最困難的時候進行股權激勵,員工很容易產生被金手銬烤住的感覺,被烤的不情願,不踏實。相反,在經濟和企業上升階段,既便明知股權激勵是金手銬,員工會心甘情願的被烤住。
二、並非每個企業都必要進行股權激勵
談到股權激勵,很多老闆都會想:我的企業有必要搞股權激勵么?判斷一個企業是否有必要進行股權激勵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行業競爭的程度、人力資本的地位、競爭對手的動向是最主要的判斷因素。
行業競爭的程度:壟斷型企業一般不需要進行股權激勵,因為壟斷型企業經營業績主要來源於行政賦予的壟斷權利,對高管的依賴度比較低。非壟斷行業競爭程度不同,進行股權激勵的緊迫程度也不同。行業競爭度越高,企業越需要卓越的管理能力,越需要吸引、穩定和激勵優秀的管理人才,越有必要進行股權激勵。
人力資本的地位:股權激勵主要用於吸引、穩定、激勵優秀的管理人才和核心技術骨幹。如果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是建立在資金、廉價土地、廉價原材料或者廉價工人上,人力資本在企業中占據的地位不高,企業對高端人才的依賴度很低,這樣的企業一般沒有必要進行股權激勵。比如,專門從事來料加工、OEM生產、低端服務的企業,他們可以從市場上隨時招到大量的、廉價的勞動力,從事簡單的加工生產,沒有太復雜的技術,也不需要太先進的管理。反之,那些競爭優勢與人力資本密切相關,對人力資本尤其對優秀的管理人才和技術骨幹高度依賴的企業,如管理咨詢公司、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等,就非常有必要引入股權激勵機制。
競爭對手的動向:如果競爭對手針對高管和技術骨幹進行了股權激勵,這樣的消息很快會在行業內傳開,通常會讓企業相應級別的高管和技術骨乾眼饞,並在內心裡進行攀比。時間長了,部分高管和技術骨幹經不起股權激勵的誘惑就會跳槽到競爭對手那裡,這會給企業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我們常常會發現,很多企業是被迫進行股權激勵,不搞就面臨著核心人才倒戈的風險。
除此之外,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主營產品市場成熟度等也是判斷企業是否有必要進行股權激勵的重要參考因素。
三、並非每個企業都具備股權激勵的管理基礎
股權激勵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涉及諸多法律與管理問題,並且實施效果具有滯後性。成功的達成股權激勵的預期效果,需要企業具備一定的戰略規劃、企業文化、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薪酬管理等管理基礎。
戰略規劃基礎:股權激勵需要指明被激勵者中長期努力的方向,戰略規劃的核心就是確定企業中長期努力的方向。戰略方向明確了,被激勵者才能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齊心協力推動公司戰略目標的達成。
企業文化基礎:股權激勵將拉大企業內部的收入差距,實施股權激勵前,企業內部最高收入是最低收入的幾倍或幾十倍,實施股權激勵後,企業內部最高收入與最低收入的差距可能達到幾百倍。中國人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企業在實施股權激勵前,需要樹立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營造一種能者多得的分配文化。
目標管理基礎:企業目標按級別可以分為公司級目標、部門目標、崗位目標。確定合理的戰略目標,是衡量企業階段性經營業績表現的依據,也是企業發展的指引。戰略目標確定以後,還需要進行目標分解,分解到各個部門,形成部門目標。部門目標是衡量部門及部門負責人階段性績效的依據,也是部門工作的指引。部門目標還需要分解到各個崗位,形成崗位目標,作為衡量崗位及崗位任職人階段性績效的依據和崗位任職人工作的指引。目標管理和股權激勵的有機結合,將促進被激勵者始終朝著公司戰略方向和戰略目標努力。
績效考核基礎:股權激勵必須與績效考核關聯起來,建立績效導向的股權激勵制度。績效考核是客觀監測與評估被激勵者績效表現、工作態度和發展潛力的重要工具。績效考核有助於決策者確定合適的被激勵對象,績效考核有助於決策者制定與推進股權激勵方案,績效考核有助於決策者及時評估股權激勵的效果,績效考核有助於決策者及時掌握被激勵者在不同階段的工作狀態。企業績效考核不健全,不適宜進行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並非空中樓閣,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管理基礎之上。不少成長型企業忽視自身管理基礎,急急忙忙導入股權激勵,實施效果往往不盡人意。嵐頂咨詢提醒廣大成長型企業,實施股權激勵,一定要先建跑道,完善公司管理基礎,被激勵者才可以在跑道上跑得更快,跑得更遠。
B. 什麼是技術入股
技術入股是指將技術作為股權投資的一種方式。
技術入股的具體操作是將技術成果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投資,將其轉化為企業股權的一部分。這種投資方式常見於高新技術產業、互聯網、製造業等領域。技術入股的核心在於對技術的價值進行評估,並將其作為股權投資的一部分,以實現技術成果的商業化應用和企業價值的提升。
詳細解釋如下:
1. 技術入股的含義:技術入股實質上是一種無形資產投資。在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很多技術成果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通過將技術作為股權投資,技術人員或團隊可以將自己的技術成果轉化為企業的一部分股權,從而分享企業的未來發展紅利。
2. 技術價值評估的重要性:在技術入股過程中,對技術的價值評估是至關重要的。這是因為技術的價值直接影響到股權的比例分配和企業的估值。通常由專業的評估機構對技術進行評估,確保評估結果的公正性和准確性。
3. 技術入股的優勢:技術入股對於企業和技術人員來說都有諸多優勢。企業可以通過技術入股獲得核心技術和專業人才,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而技術人員則可以通過技術入股將自己的技術成果轉化為股權,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4. 技術入股的實施過程:技術入股的實施過程包括技術評估、股權比例確定、合同簽訂等環節。在實施過程中,需要確保合同的明確和合法,以保障雙方權益。同時,還需要注意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確保技術的獨特性和安全性。
總之,技術入股是一種將技術作為股權投資的方式,通過評估技術的價值並將其轉化為企業股權,實現技術成果的商業化應用和企業價值的提升。這種投資方式有助於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