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如何理解股權結構變化

如何理解股權結構變化

發布時間: 2024-04-21 02:38:47

① 什麼是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基於股東地位而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股權結構的形成
當社會環境和科學技術發生變化時,企業股權結構也相應地發生變化。由此,股權結構是一個動態的可塑結構。股權結構的動態變化會導致企業組織結構、經營走向的管理方式的變化,所以,企業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具有彈性的柔性經營組織。
股權結構的形成決定了企業的類型。股權結構中資本、自然資源、技術和知識、市場、管理經驗等所佔的比重受到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沖擊。隨著全球網路的形成和新型企業的出現,技術和知識在企業股權結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社會的發展最終會由「資本僱傭勞動」走向「勞動僱傭資本」。人力資本在企業中以其獨特的身份享有經營成果,與資本擁有者共享剩餘索取權。這就是科技力量的巨大威力,它使知識資本成為決定企業命運的最重要的資本。
企業股權結構的這種變化反映出一個問題:在所有的股權資源中最稀缺、最不容易獲得的股權資源必然是在企業中占統治地位的資源。企業的利益分享模式和組織結構模式由企業中占統治地位的資源來決定。
在世界全球化進程中,人力資本或知識資本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使得傳統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理念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已成為未來企業管理領域研究的新課題。
股權結構是可以變動的,但是變動的內在動力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變化,選擇好適合企業發展的股權結構對企業來說具有深遠意義。
股權結構的分類
股權結構有不同的分類。一般來講,股權結構有兩層含義:
第一個含義是指股權集中度,即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從這個意義上講,股權結構有三種類型:一是股權高度集中,絕對控股股東一般擁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二是股權高度分散,公司沒有大股東,所有權與經營權基本完全分離、單個股東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三是公司擁有較大的相對控股股東,同時還擁有其他大股東,所持股份比例在10%與50%之間。
第二個含義則是股權構成,即各個不同背景的股東集團分別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國,就是指國家股東、法人股東及社會公眾股東的持股比例。從理論上講,股權結構可以按企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收益索取權的分布狀況與匹配方式來分類。從這個角度,股權結構可以被區分為控制權不可競爭和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兩種類型。在控制權可競爭的情況下,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是相互匹配的,股東能夠並且願意對董事會和經理層實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控股股東的控制地位是鎖定的,對董事會和經理層的監督作用將被削弱。
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的關系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機制的基礎,它決定了股東結構、股權集中程度以及大股東身份、導致股東行使權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較大的區別,進而對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運作及績效有較大影響,換句話說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中的內部監督機制直接發生作用;同時,股權結構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的影響,反過來,股權結構也對外部治理機制產生間接作用。
(一)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內部機制的影響
1、股權結構和股東大會
在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相互匹配,大股東就有動力去向經理層施加壓力,促使其為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而努力;而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不相匹配,控制股東手中掌握的是廉價投票權,它既無壓力也無動力去實施監控,而只會利用手中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私利。所以對一個股份制公司而言,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著股東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實施其權利和承擔其義務。
2、股權結構與董事會和監事會
股權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董事會的人選,在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股東大會決定的董事會能夠代表全體股東的利益;而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由於占絕對控股地位的股東可以通過壟斷董事會人選的決定權來獲取對董事會的決定權。因而在此股權結構模式下,中小股東的利益將不能得到保障。股權結構對監事會影響也如此。
3、股權結構與經理層
股權結構對經理層的影響在於是否在經理層存在代理權的競爭。一般認為,股權結構過於分散易造成「內部人控制」,從而代理權競爭機制無法發揮監督作用;而在股權高度集中的情況下,經理層的任命被大股東所控制,從而也削弱了代理權的競爭性;相對而言,相對控股股東的存在比較有利於經理層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進行更換。
總之在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下,股東、董事(或監事)和經理層能各司其職,各行其能,形成健康的制衡關系,使公司治理的內部監控機制發揮出來;而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下,則相反。
(二)股權結構對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的影響
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為內部治理機製得以有效運行增加了「防火牆」,但即使外部治理機制制訂得再完善,如果股權結構畸形,公司外部治理機制也會形同虛設。但有被認為,很難說明公司內外部的治理機制誰是因,誰為果。比如,在立法形式上建立了一套外部市場治理機制,隨著新股的不斷增發或並購,股權結構可能出現過度分散或集中,就易造成公司管理層的「內部人控制」現象,使得公司控制權市場和職業經理人市場的外部市場治理機制無法發揮作用;另一個例子是,由於「內部人控制」現象,公司的經營者常常為了掩蓋個人的私利而需要「花錢買意見」,這就會造成注冊會計師在收益和風險的夾縫中進退維谷,使得外部社會治理機制也會被扭曲。

② 中國聯通混改後股權結構會怎麼變化

2017年8月16日,中國聯通正式宣布混改方案,BATJ等14家戰略投資夥伴正式入局,開啟中國聯通混改。混改完成後,聯通集團對中國聯通的持股比例從原來的62.7%降低到36.7%,戰略投資者占股35.2%,員工持股2.6%,公眾股東25.5%。

③ 股權結構什麼意思

一、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義務)。基於股東地位(身份)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二、為什麼要設計股權架構?

1、明晰合夥人的權,責,利

合夥創業講究情懷沒錯,但最終也是要實現實際利益,怎麼能夠體現你的利益和價值,很重要一點就是股權、股比。後者是你在這個項目中的作用,以及利益的重要體現。

2、有助於創業公司的穩定

也許我們在創業的時候都是同學、兄弟、閨蜜,大家覺得,什麼股比不股比的,先不說,先做下去,把事情做成了再說。這種情況必定會出現問題,因為在剛開始關系好的時候,大家都不能好好談,出現問題肯定更不能好好談,最終的結果是創業項目受到影響。

3、影響公司的控制權

通過開頭的案例可以看出,都是控制權的問題,如果他們的股比能形成一個核心的控制權,爭議完全可以避免。

4、方便融資

現在投資人跟你談投資的時候,會關注你的產品,關注你的情懷,關注你的進展,也一定會關注你的股權架構合不合理,如果是看到比較差的股權架構,他們是肯定不會投資的。

5、進入資本市場的必要條件

相信每個創業者的創業項目都有IPO這個目標,只要IPO,資本市場就一定要求你的股權結構要明晰,合理。

④ 什麼是股權結構

法律分析:股權結構,指的是股份公司中,各種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以及股份與股份之間的關系。所謂股權,是指股份公司股票的持有人持有的股票比例,以及根據持股比例所享有的股權權利和股東義務。換言之,基於股東的身份對公司主張的權利,例如分紅權、表決權等,都是股東權利,也就是股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⑤ 公司上市後其流通股份怎麼來的其原來股權結構如何變化

只有國有企業上市以後,為了保證國有企業的企業性質不發生變化,即保證它上市後仍為國有或集體控股,從而才有公司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劃分。一般說來,國有企業上市以後,其上市融資的那部分股份都是流通股,上市前部分股份也可能流通。
至於股權結構的變化,你指的是哪方面的變化?

⑥ 在一個公司里,股權結構是指什麼能否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基於股東地位而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下面給您舉一個創業公司的「股權結構拼圖」案例。
假設1:一個創業公司從一個idea到上市要進行三次融資:
A輪:證實模式;
B輪:發展、復制模式;
C輪:形成規模,成為行業龍頭,達到上市要求。
假設2:公司發展需要不斷有精兵強將加入,公司要不斷拿出股份給團隊成員。
假設3:每一輪VC的資本進來,公司大約要稀釋25-40%。
假設4:公司業績發展好,每一輪融資的估值都是在前一輪價格的基礎上往上翻番,這叫溢價,VC的術語叫作Up round;但是創業公司免不了風風雨雨出現坎坷,有時候公司的錢燒光了,業績還沒有起來,急需有人投資,這樣的公司在談判桌上沒有份量,對方願意投資,但是估值很低,甚至低於前一輪的價格,創業者別無選擇,也只好認了打折價讓新的投資人進來,這種情況叫Down round,有點「賤賣」的意思。
好,讓我們來看看黃馬克公司的「股份拼骨圖」吧:
創業公司開張時應該發多少股票?這是很多創業者在成立公司時碰到的第一個現實問題。
這個問題沒有標准答案,建議初創團隊先發約10,000,000股。在這個基礎上,經過三次融資以及團隊的期權,到上市的時候,公司的總股數會達到100,000,000到150,000,000之間,如果上市時每股定價為8-10元,這家公司的市值會有8-10個億,只要估值超過發行價,馬上直逼成為人人眼紅的Billion dollar公司。
把股數定一千萬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將來給員工發期權的時候,拿出0.5%來,對一家總股數是10,000,000的公司來說就是50,000股,而對一家總股份為100,000的公司,僅僅是500股,哪一個更加吸引人?!記住,將來給員工股份,別給百分比,給股數!
原始股東結構: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黃馬克/CEO 普通股 5,000,000 50%
劉比爾/CTO 普通股 3,000,000 30%
周賴利/COO 普通股 2,000,000 20%

合計: 10,000,000 100%
黃馬克的公司憑其優秀的團隊和獨特的Idea,獲得了VC的青睞。A輪融資是以Pre money 350萬美金的價格融到了250萬美金,Post money即600萬美金,A輪投資人要求原有股東同意發15%期權給管理團隊,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在A輪投資完成前實施。黃馬克搞到了VC的一筆大錢,團隊還占將近60%的公司股份,運氣真不錯。
A輪投資前,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執行後的股權結構: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黃馬克/CEO 普通股 5,000,000 42.50%
劉比爾/CTO 普通股 3,000,000 25.50%
周賴利/COO 普通股 2,000,000 17.00%
員工持股 普通股 1,764,706 15.00%

合計: 11,764,706 100%
一般來說,VC會要求員工持股計劃在VC投資進來之前執行,這樣VC就可以減少稀釋。不過不能認為這是A輪VC自私,要知道B輪VC到時候也會要求在他們進來之前再執行一次員工持股計劃,這時A輪VC和創始股東將一起稀釋。
員工的期權比例應該留多少?這個問題也是沒有標准答案的,一般來說是5-15%。創業公司的原始股是很珍貴的,盡管它在很多人眼裡並沒有什麼價值。
A輪投資後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執行後)的股權結構: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黃馬克/CEO 普通股 5,000,000 27.63%
劉比爾/CTO 普通股 3,000,000 16.58%
周賴利/COO 普通股 2,000,000 1.05%
員工持股 普通股 1,764,706 8.75%
A輪投資人(領投方) 優先股 5,042,017 25.00%
A輪投資人(跟投方) 優先股 3,361,345 16.67%
合計: 20,168,067 100.00%
從表中可以看出,A輪融資有一個領頭VC(Lead investor)和一個跟投VC。顧名思義,領投VC負責整個項目的談判、盡職調查、法律文件……跟投VC跟從領投VC放點兒錢,不過有時候拖個跟投VC一起進來是有戰略考慮的一步棋子,余言後述。
即使有幾個投資人同時參與這輪過融資,有人是領投、有人是跟投,但是他們被視作一個整體,他們簽署同一份法律文件,享有同樣的利益和義務。
唉,創業公司最大的問題是「不定性」,尤其是「證實模式」。瞧,雖然搞到了錢,但是黃馬克的公司在A輪進來之後出現了管理和業務進展上的瓶頸,產品測試屢屢出錯,沒有按時投放市場,收入也沒有按預期進來,不久,A輪融資的錢已經燒光,而B輪投資談判一拖再拖,B輪VC堅持B輪的Pre money為500萬美金(低於A輪的Post money),B輪VC投入300萬美金,Post money為800萬美金,B輪投資人還要求給未來團隊留10%的期權,而A輪VC投資條款約定在B輪融資時如果股價低於A輪的Post money,A輪VC不稀釋(!!!)……兵臨城下,公司危在旦夕,黃馬克和他的團隊不得不拍板同意B輪VC的條件。
B輪投資後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執行後)的股權結構: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黃馬克/CEO 普通股 3,991,597 7.07%
劉比爾/CTO 普通股 2,394,958 4.24%
周賴利/COO 普通股 1,596,639 2.83%
員工持股 普通股 3,781,513 6.70%
A輪投資人 優先股(次級) 14,117,647 25.00%
A輪投資人 優先股(次級) 9,411,765 16.67%
B輪投資人 優先股 21,176,471 37.50%
合計: 56,470,588 100.00%
謝天謝地,公司還算命大,B輪VC的錢終於在A輪的錢燒光的那一天進來了,公司香火不斷!
請注意,A輪投資人的優先股現在被註明是「次級」。這是行規,最後進來的VC的優先順序別是最高的,上一輪VC是「次級」優先,再上一輪的是「次次級」。這些優先的級別在發生利益的時候就會生效,比如萬一公司要清盤,破盆破罐破家當變賣回來的錢,最優先的VC先拿,有多的話,次級優先的VC拿,還有多,次次級VC拿,最後剩下的,才是創業者的;還有一點:上表中A輪投資人的股份數比A輪時增加了很多,那是因為A輪有「反稀釋」條款,為了維持B輪的「股份拼骨圖」的百分比,必須要麼讓創業者拿出一部分自己的股份給A輪VC,或者讓A輪VC以0成本再獲得一部分股份,這里選用的是A輪VC以0成本增獲股份的方法……想想心酸,創業者沖鋒陷陣打江山,分利益時是最後一個,第一個支持創業者的早期VC,同樣,分利的優先順序別很低,相反的,IPO之前殺將進來的VC,反而優先順序別最高,坐等摘桃子吃,唉,興許就是這個原因,很少有人願意來支持早期的創業團隊,大家都想搭乘你的IPO過山車,但願這些優先的級別,不會造就出一幫幫的階級敵人哇!
B輪融資完成之後,黃馬克和他的團隊吸取前車之鑒,調整策略,專注再專注,新進來的錢一分不亂花,該出手時才出手,全都用在了刀口上,結果一炮打響!這時候VC們一個個終於都看清了機會,人人都願意掏錢出來支持黃馬克把公司迅速做大,於是公司的董事會決定融C輪,這輪融資以後公司差不多就得准備上市了。C輪融資談判特順利,估值也很高,6個X,即B輪Post money的6倍,以4800萬元的Pre money(800 x 6 = 4800)融了3000萬元美金。當然,C輪的投資人也提出要增強核心的上市團隊,比如引進了CFO、銷售副總裁…期權池又增加了5%。
C輪投資後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執行後)的股權結構: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黃馬克/CEO 普通股 3,991,597 4.13%
劉比爾/CTO 普通股 2,394,958 2.48%
周賴利/COO 普通股 1,596,639 1.65%
員工持股 普通股 6,753,649 6.99%
A輪投資人 優先股(次次級) 14,117,647 14.62%
A輪投資人 優先股(次次級) 9,411,765 9.74%
B輪投資人 優先股(次級) 21,176,471 21.92%
C輪投資人 優先股 37,151,703 38.46%
合計: 96,594,427 100.00%
經受過考驗的優秀團隊、明確的目標、外加充足的資本,黃馬克公司如虎添翼,IPO上市計劃提到了議事日程之中,選定了上市的地點、承銷商,確定了路演的行程和策略,嘿嘿,蒸蒸日上的公司就是令人心曠神怡,更何況,上市之後公司里還要冒出一大串百萬富翁……咱這就來給他們算算身價,瞅瞅他們未來的皮夾有多厚,假設這家公司拿出了20%的股份去上市,每股價格8美元:
IPO時的股權結構: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黃馬克/CEO 普通股 3,991,597 3.31%
劉比爾/CTO 普通股 2,394,958 1.98%
周賴利/COO 普通股 1,596,639 1.32%
員工持股 普通股 6,753,649 5.59%
A輪投資人 普通股 14,117,647 11.69%
A輪投資人 普通股 9,411,765 7.79%
B輪投資人 普通股 21,176,471 17.54%
C輪投資人 普通股 37,151,703 30.77%
上市新發行股 普通股 24,148,607 20.00%
合計: 120,743,034 100.00%
注意到沒有,上市了,公司的股票優先順序取消了,大家統統變成了「普通股」,因為公司上市了,創業時期的那些風險防範就沒有必要了,VC們想的是盡快套現,把身上穿舊的衣服脫下來,扔給二級市場上讓股民們去搶著穿去吧。
看到了吧,創業真好,黃馬克、劉比爾、周賴利身價都上千萬美金了,這輩子全搞定了,吃喝是永遠不用愁了!不過黃馬克的團隊要是在B輪的時候不栽跟斗,不被A輪、B輪VC活活啃掉好幾根肋骨,他們現在的身價可能要翻番了……不管怎樣,黃馬克還是好樣兒的,創業的弟兄們好好向他學習吧!
幾點補充說明:
1. 早期創業公司的企業價值是很難估計的,VC們也無非根據持股比例和投入資金倒算出來幾個數字而已,並不意味公司真正「值」多少錢。但是,早期公司的股份是很寶貴的,創業者要珍惜。
2. 創業公司的成長,反映在股價的升值。升值越快,融資時稀釋就越少。當然,公司能很好地精打細算省錢,融資次數越少,稀釋也越小。舉個例子,創業初期花掉3萬塊錢,等於差不多1%的公司股份,到了C輪以後,3萬塊錢連0.000005%都不到。所以,千萬不要燒錢,能不找VC,最好別去找。創業者骨頭要硬!
3. 以上IPO的估值是簡單化了的,沒有考慮公司的收入和利潤規模。
4. 創業公司的股權在上市前是不流通的,估值也講不清楚,沒有一個市場價格,給員工股份時如果用百分比,誰都說不清這25%、15%、1%. 0.1%……到底值多少錢。給他們股數吧,不管給了500股、5000股、50000股,你可以建議人家思考:等公司上市的時候股價如果是10元,簡單一算就知道這些股份那時候大概會值多少錢。
5. 前文提到「拖個跟投VC進來是有戰略考慮的一步棋子」,解釋一下:
早期的VC投資和創業一樣,切忌香火斷了,只要公司能活著,就有希望存在。所以早期VC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能把下一輪的VC引入公司。
也許你以為當你把A輪VC的錢燒光了,可以讓A輪VC再砸點兒進來吧?不行,這回A輪VC再掏錢可沒那麼簡單,VC是不能隨便因為你錢用光了,再給你一筆花去吧,那是違規的!具體地說,如果A輪是我投的,這輪的估值就是我認定的,那麼B輪我就不能自己定價然後自己又放一筆錢進去。我必須找到第三方的新的領投投資人來認價,在B輪中我不能領投但可以跟投。這是VC行業的規矩,不然的話,我可以A輪定價500萬,B輪翻十倍變成5000萬,C輪再來十倍成5個億……這是「內部交易」,不代表這家公司的「市場價格」。所以,VC投資的每一輪融資,都必須由新的第三方VC來認價。
一是因為要「香火不斷」,二是因為未來融資的「定價權」,所以我要在A輪的時候埋下伏筆,邀請一個VC跟著投一點兒錢,買張票跟我一起看你演戲,要是你演得不錯,下場戲的票價說不定這位VC願意來定,而我可以輕輕鬆鬆地跟投,接著看你繼續表演。

⑦ 什麼是股權結構

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和義務。基於股東地位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股權結構即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

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企業具有什麼樣的股權結構對企業的類型、發展以及組織結構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我們的企業家應該考慮在股權結構各個組成部分的變動趨勢。

當社會環境和科學技術發生變化時,企業股權結構也相應地發生變化。由此,股權結構是一個動態的可塑結構。股權結構的動態變化會導致企業組織結構、經營走向的管理方式的變化,所以,企業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具有彈性的柔性經營組織。

股權結構的形成決定了企業的類型。股權結構中資本、自然資源、技術和知識、市場、管理經驗等所佔的比重受到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沖擊。隨著全球網路的形成和新型企業的出現,技術和知識在企業股權結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社會的發展最終會由「資本僱傭勞動」走向「勞動僱傭資本」。人力資本在企業中以其獨特的身份享有經營成果,與資本擁有者共享剩餘索取權。這就是科技力量的巨大威力,它使知識資本成為決定企業命運的最重要的資本。

⑧ 股權結構是什麼

你好,股權結構指的就是股份制公司中各種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通常來講股權結構有兩層含義:首先是前五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這個比例可以體現公司股權的集中度;然後是各個不同背景的股東分別持有多少股份,也就是國家、法人、社會公眾各持有多少股份,這能反應股權的構成成分。
股權結構的形成決定了企業的類型,股權結構中各部分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受到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沖擊。隨著全球網路的形成和新型企業的出現,技術和知識在企業股權結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社會的發展最終會由「資本僱傭勞動」走向「勞動僱傭資本」。
股權結構是可以變動的,但是變動的內在動力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變化,選擇好適合企業發展的股權結構對企業來說具有深遠意義。
股權結構類型:
【1】一元股權結構:在這種構架下股東持有的股權比例和投票權以及分紅權是一體化的。一元股權是最簡單的股權結構,所有股東的權利都是根據股權比例而定,但是需要重點避免公司僵局的問題,也就是不同方案支持率相同的情況。
【2】二元股權結構:股權在股權比例和投票權以及分紅權之間做出不等比例的安排,將股東權利進行分離設計,適合那些需要將分紅權給某些合夥人,但將決策權給創始人的情況。
【3】4X4股權結構:將公司的股東分為創始人、合夥人、員工、投資人四個類型,針對他們的權利分別進行整體性安排。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⑨ 什麼是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基於股東地位而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股權結構的形成 當社會環境和科學技術發生變化時,企業股權結構也相應地發生變化。由此,股權結構是一個動態的可塑結構。股權結構的動態變化會導致企業組織結構、經營走向的管理方式的變化,所以,企業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具有彈性的柔性經營組織。 股權結構的形成決定了企業的類型。股權結構中資本、自然資源、技術和知識、市場、管理經驗等所佔的比重受到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沖擊。隨著全球網路的形成和新型企業的出現,技術和知識在企業股權結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社會的發展最終會由「資本僱傭勞動」走向「勞動僱傭資本」。人力資本在企業中以其獨特的身份享有經營成果,與資本擁有者共享剩餘索取權。這就是科技力量的巨大威力,它使知識資本成為決定企業命運的最重要的資本。 企業股權結構的這種變化反映出一個問題:在所有的股權資源中最稀缺、最不容易獲得的股權資源必然是在企業中占統治地位的資源。企業的利益分享模式和組織結構模式由企業中占統治地位的資源來決定。 在世界全球化進程中,人力資本或知識資本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使得傳統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理念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已成為未來企業管理領域研究的新課題。 股權結構是可以變動的,但是變動的內在動力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變化,選擇好適合企業發展的股權結構對企業來說具有深遠意義。 股權結構的分類 股權結構有不同的分類。一般來講,股權結構有兩層含義: 第一個含義是指股權集中度,即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從這個意義上講,股權結構有三種類型:一是股權高度集中,絕對控股股東一般擁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二是股權高度分散,公司沒有大股東,所有權與經營權基本完全分離、單個股東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三是公司擁有較大的相對控股股東,同時還擁有其他大股東,所持股份比例在10%與50%之間。 第二個含義則是股權構成,即各個不同背景的股東集團分別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國,就是指國家股東、法人股東及社會公眾股東的持股比例。從理論上講,股權結構可以按企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收益索取權的分布狀況與匹配方式來分類。從這個角度,股權結構可以被區分為控制權不可競爭和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兩種類型。在控制權可競爭的情況下,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是相互匹配的,股東能夠並且願意對董事會和經理層實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控股股東的控制地位是鎖定的,對董事會和經理層的監督作用將被削弱。 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的關系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機制的基礎,它決定了股東結構、股權集中程度以及大股東身份、導致股東行使權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較大的區別,進而對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運作及績效有較大影響,換句話說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中的內部監督機制直接發生作用;同時,股權結構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的影響,反過來,股權結構也對外部治理機制產生間接作用。 (一)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內部機制的影響 1、股權結構和股東大會 在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相互匹配,大股東就有動力去向經理層施加壓力,促使其為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而努力;而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不相匹配,控制股東手中掌握的是廉價投票權,它既無壓力也無動力去實施監控,而只會利用手中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私利。所以對一個股份制公司而言,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著股東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實施其權利和承擔其義務。 2、股權結構與董事會和監事會 股權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董事會的人選,在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股東大會決定的董事會能夠代表全體股東的利益;而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由於占絕對控股地位的股東可以通過壟斷董事會人選的決定權來獲取對董事會的決定權。因而在此股權結構模式下,中小股東的利益將不能得到保障。股權結構對監事會影響也如此。 3、股權結構與經理層 股權結構對經理層的影響在於是否在經理層存在代理權的競爭。一般認為,股權結構過於分散易造成「內部人控制」,從而代理權競爭機制無法發揮監督作用;而在股權高度集中的情況下,經理層的任命被大股東所控制,從而也削弱了代理權的競爭性;相對而言,相對控股股東的存在比較有利於經理層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進行更換。 總之在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下,股東、董事(或監事)和經理層能各司其職,各行其能,形成健康的制衡關系,使公司治理的內部監控機制發揮出來;而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下,則相反。 (二)股權結構對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的影響 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為內部治理機製得以有效運行增加了「防火牆」,但即使外部治理機制制訂得再完善,如果股權結構畸形,公司外部治理機制也會形同虛設。但有被認為,很難說明公司內外部的治理機制誰是因,誰為果。比如,在立法形式上建立了一套外部市場治理機制,隨著新股的不斷增發或並購,股權結構可能出現過度分散或集中,就易造成公司管理層的「內部人控制」現象,使得公司控制權市場和職業經理人市場的外部市場治理機制無法發揮作用;另一個例子是,由於「內部人控制」現象,公司的經營者常常為了掩蓋個人的私利而需要「花錢買意見」,這就會造成注冊會計師在收益和風險的夾縫中進退維谷,使得外部社會治理機制也會被扭曲。

熱點內容
兒童住院互助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4-11-27 12:42:58 瀏覽:153
股權投資的權益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4-11-27 12:34:43 瀏覽:163
股票投資者的智商和情商 發布:2024-11-27 12:34:03 瀏覽:678
誰在買入退市股票 發布:2024-11-27 12:32:30 瀏覽:486
新手投資股票賺錢嗎 發布:2024-11-27 12:32:20 瀏覽:250
國投新集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4-11-27 12:31:06 瀏覽:151
央行數字貨幣有什麼作用 發布:2024-11-27 12:24:21 瀏覽:613
基金目標市值哪裡看 發布:2024-11-27 11:33:19 瀏覽:571
期貨現貨有什麼好的平台 發布:2024-11-27 11:31:53 瀏覽:509
基金分兩次買入份額怎麼賣 發布:2024-11-27 11:27:05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