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明細賬重點看什麼
㈠ 有誰知道期貨的賬務處理相關准則
期貨套期保值的會計處理
財政部1997年印發的《企業商品期貨業務會計處理暫行規定》(財會1997年51號),及以後施行的《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已被《企業會計制度》取代)附件《商品期貨業務會計處理規定》(以下將上述兩文件合稱為《規定》),對期貨業務的會計處理都作了規定。但是,近年來施行的《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卻都未涉及期貨業務,而且,筆者也未見1998年2月至今財政部有關於期貨業務會計處理的規范性文件印發,這正好與近幾年來期貨市場逐漸發展和成熟構成較大的反差。因此,現在研究期貨套期保值的會計處理,仍必須以上述《規定》為基礎。
一、科目設置和報表列示
(一)《規定》增設的科目
《規定》要求凡有商品期貨業務的企業,應增設以下總賬科目和明細科目:
1、「期貨保證金」科目,核算企業向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交易所)或期貨經紀機構(以下簡稱經紀所)交存和追加的用於辦理期貨業務的保證金。
2、「應收席位費」科目,核算企業為取得基本席位以外的席位而交納的席位佔用費。
3、「期貨損益」科目,核算企業在辦理期貨業務過程中所發生的手續費、平倉盈虧和會員資格變動的損益。
期貨年會費及期貨業務違規、違約罰款,應分別在「管理費用」、「營業外支出」科目內單列明細科目反映,不列入期貨損益。
4、在「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中設置「期貨會員資格投資」明細科目。核算投資繳存和退回投資;繳存的金額與能夠退回的金額不一致時,差額記入「期貨損益」科目。
(二)尚需補設的科目
1、「待確認期貨盈虧」科目,核算按交易所或經紀所通知發生的持倉浮動盈虧。
2、「買入期貨合約」、「賣出期貨合約」、「期貨結算」科目。按照《規定》,企業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的份數(手)、標的數量、金額都不在賬內核算,這樣做對期貨內部控制會帶來負面影響。為此,企業可增設以上三個科目,核算買入、賣出期貨合約的數量、種類和初始成交價格。
(三)報表列示
1、資產負債表:
(1)在「其他應收款」項目上設置「期貨保證金」和「應收席位費」項目,分別根據兩個同名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在「其他流動負債」項目列示持倉合約的浮動盈虧。
(3)報表附註中,還應披露期貨會員資格投資、持倉合約浮動盈虧等內容和金額。
(4)設置買入、賣出期貨合約及期貨結算科目的企業,編制資產負債表時應將這幾個科目抵銷,不在表內反映,但在報表附註中應詳細披露持倉合約的種類、數量和初始成交金額。
2、利潤表(損益表):在「投資收益」項目下設置「期貨收益」項目。
3、現金流量表:期貨業務現金收付,均應作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列報。
套期保值——案例
(一)套期保值(hedge):就是買入(賣出)與現貨市場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買入)期貨合約來補償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
保值的類型最基本的又可分為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買入套期保值是指通過期貨市場買入期貨合約以防止因現貨價格上漲而遭受損失的行為;賣出套期保值則指通過期貨市場賣出期貨合約以防止因現貨價格下跌而造成損失的行為。
套期保值是期貨市場產生的原動力。無論是農產品期貨市場、還是金屬、能源期貨市場,其產生都是源於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現貨價格劇烈波動而帶來風險時自發形成的買賣遠期合同的交易行為。這種遠期合約買賣的交易機制經過不斷完善,例如將合約標准化、引入對沖機制、建立保證金制度等,從而形成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企業通過期貨市場為生產經營買了保險,保證了生產經營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沒有套期保值,期貨市場也就不是期貨市場了。
實例: 牛市和熊市中的套期保值操作技巧
1、牛市中電銅生產商的套期保值交易
銅價處於漲勢之中,電銅生產商顯然很少會擔心產品的銷售風險,對於擁有礦山的生產商來說,價格的上漲對企業非常有利,企業可以在確保利潤的價格水平之上根據市場情況逐步在期貨市場進行賣出保值。但對於原料(銅精礦)不足的冶煉廠來說,會更多地擔心因原料價格上漲過快而削弱其產品獲利能力。
我國企業進口銅精礦,通常採用以下兩種慣用的貿易方式。
(1)「點價」
在這種貿易方式下,電銅生產商完全可以根據其需要,選擇合適的價格鎖定其生產成本。
(2)平均價
在這種貿易方式下,電銅生產商顯然會在銅價上漲的過程中面臨著較大的原料價格風險,企業為了規避這種風險,就需要通過期貨市場對其現貨市場上的貿易活動進行保值。
該套期保值交易過程可參見案例一:
某銅業公司1999年6月與國外某金屬集團公司簽定一份金屬含量為3000噸的銅精礦供應合同,合同除載明各項理化指標外,特別約定TC/RC為48/4.8,計價月為1999年12月,合同清算價為計價月LME(倫敦金屬交易所)三月銅平均結算價。
該公司在簽定合同後,擔心連續、大規模的限產活動可能會引發銅價的大幅上漲,因此決定對這筆精礦貿易進行套期保值。當時,LME三月銅期貨合約價為1380美元/噸。(後來銅價果然出現大幅上漲,到計價月時,LME 三月銅期貨合約價已漲至1880美元/噸,三月銅平均結算價為1810美元/噸。)
於是該公司在合同簽定後,立即以1380美元/噸的價格在期貨市場上買入3000噸期貨合約,(這意味著該公司所確定的銅精礦目標成本=1380-(48+4.8*22.5)=1224美元/噸)到計價月後,1810美元/噸清算價被確定的同時,(銅精礦價格=1810-(48+4.8*22.5)=1654美元/噸)該公司即在期貨市場上以1880美元/噸的價格,賣出平倉3000噸期貨合約。
表一
銅精礦 期貨合約
標成本價 1224美元/噸 買入開倉 1380美元/噸
實際支付價 1654美元/噸 賣出平倉 1880美元/噸
盈虧 虧損430美元/噸 盈虧 盈利500美元/噸
表一結果顯示,該銅業公司通過該買入套期保值交易,不僅有效地規避了因價格上漲給其帶來的風險損失,而且獲得了一定的利潤。
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電銅生產企業不僅可以作賣出套期保值,同樣也可以作買入套期保值。事實上,在牛市中,電銅生產企業的保值策略應該以買入保值為主。
但在這里,我們也提醒交易者應該注意到:本案例是將套期保值交易活動統一在同一個市場環境里(LME)。如果由於國內的某些政策限制,我們不得不在國內期貨市場上完成上述保值交易時,一定要考慮匯率因素對保值活動的影響。
2、熊市中電銅生產商的保值交易
(1) 對於自有礦山的企業來說,成本相對固定,銅價的下跌直接削弱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仍然必須在期貨市場進行賣出保值以減少損失;當出現極端的情況,銅價跌破企業的成本價乃至社會的平均成本價時,企業可以採取風險保值策略。
案例二:
在99年1季度後,國內銅價不僅跌破某銅業公司的最低成本線,而且國際銅價也跌破了人們公認的社會平均成本價(1480美元/噸),在這樣的市況面前,該公司判斷國際上大規模的限產活動必將會導致銅價的大幅上揚。基於這種判斷,該公司為減少虧損,決定開始採用「限售存庫」的營銷策略。 2個月後,該公司的庫存已接近2萬噸,而銅價並沒有出現他們所期盼的大幅上升。在這種背景條件下,公司的流動資金越來越困難。於是公司進一步採取了風險保值策略,首先他們在現貨市場上開始加大銷售庫存的力度,並每日在期貨市場上買入與現貨市場上所銷售庫存數量相等的遠期期貨合約,以保持其資源保有量不變。幾個月後,當期貨市場價格達到其預設的目標銷售價時,該公司立即將其買入的期貨合約全部平掉,從而使該公司有效地擺脫了虧損困境。
在這個案例中,該公司打破了「規避產品價格風險須用賣出套期保值」的常規,所以我們把這一套期保值交易作為一個特例提出,並把它歸結為風險套期保值。目的是想說明投資者在制訂套期保值方案時,不必拘泥於傳統模式。事實上,套期保值交易的方法與途徑也會在長期實踐中得到發展與豐富的。企業完全有理由根據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在具體的市場環境里制訂形式多樣的保證值策略。
但是,這里必須指出,這類保值交易畢竟是在特殊市場背景條件下產生的,企業在套用時必須要謹慎,必須要考慮市場環境的判斷依據是否充分;企業抗風險資金的承受程度與周期是否充分等。
(2)對於來料冶煉的電銅生產商來說,銅價下跌時將很少考慮成本因素,即精礦的價格風險,而會更多地擔心其產品價格下降過快使其蒙受風險損失。因為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企業在組織生產時,手上並不會握有定單。因此,他們必須考慮到利用期貨市場的避險功能將銷售風險轉移出去。
生產企業在進行這種保值交易時,其保值量往往是根據其庫存商品數量或計劃銷售數量來確定的,期貨合約的賣出價是根據其目標利潤確定的。
案例三:
某銅業公司在98年初根據資料分析,擔心銅價會有較大幅度的下跌。於是該公司決定按每月4000噸的計劃銷售量,對其產品——電銅進行套期保值交易。
該公司在期貨市場上分別以17450元/噸,17650元/噸,17850元/噸,18050元/噸,18250元/噸的價格賣出5,6,7,8,9月份期貨合約各4000噸。並且該公司將當時的現貨價格為17200元/噸作為其目標銷售價。
在進入二季度後,現貨銅價果然跌至16500元/噸,該公司按預定的交易策略,從4月1日起,對應其每周的實際銷售銷售量對5月份期貨合約進行買入平倉。到4月末的套期保值交易結果如下:
表二
時間 現貨市場 期貨市場
目標銷售價:17200(元/噸) 計劃銷售量:4000(噸) 5月份期貨合約賣出價17450(元/噸),合約數量4000(噸)
第一周 實際銷售量:1000噸 平均銷售價16500元/噸 銷售虧損70萬元 5月合約買入平倉量1000噸 平倉價16650元/噸 平倉盈利80萬元
第二周 實際銷售量1000噸 16450元/噸 銷售虧損75萬元 5月合約買入平倉量1000噸 平倉價16600元/噸 平倉盈利85萬元
第三周 實際銷售量1000噸 平均銷售價16400元/噸 銷售虧損80萬元 實際銷售量1000噸 平均銷售價16400元/噸 銷售虧損80萬元
第四周 實際銷售量1000噸 平均銷售價16400元/噸 銷售虧損80萬元 5月合約買入平倉量1000噸 平倉價16500元/噸 平倉盈利95萬元
累 計 累計銷售4000噸 累計銷售虧損305萬元 累計平倉4000噸 累計平倉盈利350萬元
根據上述結果,盈虧相抵並減去8萬元交易手續費後,還盈利37萬元。因此該公司實際實現的銷售價格為17290元/噸。這一結果表明該公司通過套期保值交易,有效地規避了銅價下跌所產生的經營風險,實現了該公司所希望的目標銷售價。
以後各月的交易過程同此,本文不再贅述。我們通過這個案例可以得出在熊市中電銅生產企業,在現有的投資市場條件下,應該以賣出套期保值為主。
3、牛市中銅加工企業的套期保值交易
加工企業在銅價上漲的過程中,他們進行套期保值交易的出發點與銅生產企業是一樣的。他們同樣會認為最大的市場風險是來自於原料價格的上漲。於是,加工企業希望通過在期貨市場上先建立與現貨交易量相對應的多頭頭寸,來確定自己所預期的目標成本,這在前文已有闡述。
我們實際上可以這樣表述買入套期保值的應用條件,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加工企業,如果當他們判斷市場風險是來自於原料價格風險時,企業將會使用買入套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規避風險。
4、熊市中銅加工企業的套期保值交易
在銅價下跌的過程中,銅加工企業同樣會較少考慮原料成本風險,而更多地關注其產品價格會隨原料價格的下跌而下跌,並進而削弱其產品的獲利能力。在這樣的市場風險面前,他們往往會通過商品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交易,以規避未來產品的價格風險。
案例四:
某電纜廠到98年底仍有庫存銅芯電纜3000噸,生產這批電纜的電銅成本平均價為18500元/噸,而這批電纜最低目標利潤的銷售價=銅價+2000元/噸。(正常利潤的銷售價=銅價+3000元/噸)而當時的電纜價格仍隨銅價的下跌而下跌,已跌至了20500元/噸,如果跌勢持續的話,該廠的庫存電纜將無法實現其最低目標利潤。於是該廠決定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當即在期貨市場上以17500元/噸的期貨價賣出3月期銅合約3000噸。
第一周周末清算時,該廠共銷售庫存電纜600噸,平均銷售價為20300元/噸,同時該廠又在期貨市場上以17250元/噸的期貨價格買入600噸期貨合約對所持期貨合約進行平倉。
第二周周末清算時,該廠又銷售庫存電纜700噸,平均銷售價為20000元/噸,同時該廠再在期貨市場上以16950元/噸的期貨價買入700噸期貨合約繼續對所持的期貨合約進行平倉。
第三周、第四周該廠分別以19900元/噸和19800元/噸的平均銷售價銷售庫存電纜800噸和900噸,並且分別在周末清算的同時,等量的在期貨市場上以16850元/噸和16750元/噸的價格在期貨市場上進行買入平倉。該套期保值交易的結果詳見下表。
表三
時間 現貨市場 期貨市場
庫存電纜3000噸 目標利潤銷售價20500元/噸 賣出期貨合約持倉3000噸 期貨合約價格17500元/噸
第一周 銷售庫存電纜600噸 銷售平均價20300元/噸 虧損12萬元 剩餘庫存電纜2400噸 買入平倉600噸 平倉價17250元/噸 盈利15萬元 剩餘空頭持倉2400噸
第二周 銷售庫存電纜700噸 銷售平均價20000元/噸 虧損35萬元 剩餘庫存電纜1700噸 買入平倉700噸 平倉價16950元/噸 盈利38.5萬元 剩餘空頭持倉1700元/噸
第三周 銷售庫存電纜800噸 銷售平均價19900元/噸 虧損48萬元 剩餘庫存電纜900噸 買入平倉800噸 平倉價16850元/噸 盈利52萬元 剩餘空頭持倉900噸
第四周 銷售庫存電纜900噸 銷售平均價19800元/噸 虧損63萬元 剩餘庫存電纜0 買入平倉900噸 平倉價16750元/噸 盈利67.5萬元 剩餘空頭持倉0
累 計 虧損158萬元 盈利173萬元
我們通過表三所顯示的結果,將盈虧相抵並去處交易成本6萬元後,該廠3000噸庫存電纜的實際銷售價格為20530元/噸,完全避免了產品價格下降所產生的風險損失。
我們可以這樣來表述賣出套期保值的應用條件,無論生產企業,還是加工企業,當他們判斷企業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來自於產品價格風險時,企業將會選用賣出套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規避風險。
㈡ 商品期貨怎樣從倉單數量看逼倉行情
毫無疑問,這里的重點是控制現貨,以商品期貨來說,所有交易的品種都是產量巨大的品種,以狹小的期貨市場來說,供應量近乎無限,所以,逼空這事實際很難,需要很巧妙的利用時間、規則才有可能實現。 逼多反過來,但問題是,即便價格很低,多方仍然可以選擇交割接貨,這時多方雖然在價格上有損失,但這種損失無法變成空方的盈利,因此沒有這么做的理由。 從上面兩點你也能看到了,這些和倉單是沒關系的。所以,從倉單數沒法看出逼倉行情。 另外,關於更多時候,逼倉這詞只是在坊間巷議里流傳,畢竟這玩意說起來比較帶感,容易講故事,在商品期貨上真這么乾的已經很久很久沒見過了。 歷史上出名的逼倉,都發生在股票上,原因何在呢?結合我們上面說的,逼空最重要的是控制現貨,對於股票來說就是流通股,流通股數量是固定的且流動性好便於籌集,是非常合適的逼倉標的。(當然該市場必須有做空機制,有保證金制度則更好)
㈢ 期貨走勢圖怎麼看
投資者可以通過期貨市場軟體、期貨市場網頁、期貨交易所和大型期貨網站查看國內期貨市場的市場走勢。通過開盤價、收盤價、最新價、最高價、最低價和結算價等常見的交易數據,多看看日圖、周圖和月圖等長期市場,以便做出更准確的判斷。
拓展資料:
期貨,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中國期貨市場產生的背景是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隨著國家取消農產品的統購統銷政策、放開大多數農產品價格,市場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大,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和現貨價格的不公開以及失真現象、農業生產的忽上忽下和糧食企業缺乏保值機制等問題引起了領導和學者的關注。
能不能建立一種機制,既洞困可以提供指導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的價格信號,又可以防範價格波動造成市場風險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期貨市場及行業的金融創新和改革已在監管制度改革、產品擴容和業務創新等多個方面齊頭並進:在監管制度改革方面,主要為推進期貨市場手續費、套保、套利、保證金及限倉等改革,提升市場效率;在產品創新方面,貼晌胡近「三農」需求,開發更多面向農業和農民的證券期貨產品,開發國債期貨、股票期權等金融產品;在業務創新方宴顫攔面,相關部門支持期貨公司業務創新,推動開展境外經紀業務試點和客戶資產管理試點,推動專業化的期貨投資基金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期貨公司發行上市。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㈣ 財務報表中應該重點看什麼啊
要讀懂財務報表,除了要有基本的財務會計知識外,還應掌握以下方面以看清隱藏在財務報表背後的企業玄機:
● 瀏覽報表,探測企業是否有重大的財務方面的問題
拿到企業的報表,首先不是做一些復雜的比率計算或統計分析,而是通讀三張報表,即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看看是否有異常科目或異常金額的科目,或從表中不同科目金額的分布來看是否異常。比如,在國內會計實務中,「應收、應付是個筐,什麼東西都可以往裡裝」。其他應收款過大往往意味著本企業的資金被其他企業或人佔用、甚至長期佔用,這種佔用要麼可能不計利息,要麼可能變為壞賬。在分析和評價中應剔除應收款可能變為壞賬的部分並將其反映為當期的壞賬費用以調低利潤。
● 研究企業財務指標的歷史長期趨勢,以辨別有無問題
一家連續贏利的公司業績一般來講要比一家前3年虧損,本期卻贏利豐厚的企業業績來得可靠。我們對國內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一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必須看滿5年以上才基本上能看清楚,如果以股東權益報酬率作為績效指標來考核上市公司,那麼會出現一個規律,即上市公司上市當年的該項指標相對於其上市前3年的平均水平下跌50%以上,以後的年份再也不可能恢復到上市前的水平。解釋只有一個:企業上市前的報表「包裝」得太厲害。
● 比較企業的利潤水平是否與其現金流量水平一致
有些企業在利潤表上反映了很高的經營利潤水平,而在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方面卻表現貧乏,那麼我們就應提出這樣的問題:「利潤為什麼沒有轉化為現金?利潤的質量是否有問題?」銀廣夏在其被暴光前一年的贏利能力遠遠超過同業的平均水平,但是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卻相對於經營利潤水平貧乏,事後證明該公司系以其在天津的全資進出口子公司虛做海關報關單,然後在會計上虛增應收賬款和銷售收入的方式吹起利潤的「氣球」。而這些子虛烏有的所謂應收賬款是永遠不可能轉化為經營的現金的,這也就難怪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如此貧乏。
● 將企業與同業比較
將企業的業績與同行業指標的標准進行比較也許會給我們帶來更深闊的企業畫面:一家企業與自己比較也許進步已經相當快了,比如銷售增長了20%,但是放在整個行業的水平上來看,可能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如果行業平均的銷售增長水平是50%,那麼低於此速度的、跑得慢的企業最終將敗給自己的競爭對手。
小心報表中的「粉飾」
財務報表中粉飾報表、製造泡沫的一些手法,對企業決策績效的評估容易產生偏差甚至完全出錯現象。
● 以非經常性業務利潤來掩飾主營業務利潤的不足或虧損狀況
非經常性業務利潤是指企業不經常發生或偶然發生的業務活動產生的利潤,通常出現於投資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收入等科目中。如果我們分析中發現企業扣除非經常性業務損益後的凈利潤遠低於企業凈利潤的總額,比如不到50%,那麼我們可以肯定企業的利潤主要不是來源於其主營的產品或服務,而是來源於不經常發生或偶然發生的業務,這樣的利潤水平是無法持續的,也並不反映企業經理人在經營和管理方面提高的結果。
● 將收益性支出或期間費用資本化以高估利潤
這是中外企業「粉飾」利潤的慣用手法,比如將本應列支為本期費用的利潤表項目反映為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的資產負債表項目。在國內房地產開發行業中,我們可以經常地看到企業將房地產項目開發期間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利息支出任意地和長時間地「掛賬」於長期待攤費用科目,這樣這些企業的利潤便被嚴重地高估。
● 以關聯交易方式「改善」經營業績
採用這一手法的經典例子是目前已經不存在的「瓊民源」公司。為了掩蓋虧損的局面不惜採用向其子公司出售土地以實現當期利潤,而下一年再從該子公司買回土地的伎倆,後來「東窗事發」,遭到財政部和證監會的嚴厲懲處。所以,我們在分析中應關注企業關聯方交易的情況,研究其占企業總的銷售、采購、借款以及利潤的比例,並應審查這些交易的價格是否有失公允。
● 通過企業兼並「增加」利潤
某些企業在產品或服務已經尚失贏利能力的情況下,採用兼並其他贏利企業的手段來「增加」其合並報表的利潤。這些企業的會計高手利用國內尚未有合並會計報表的會計准則和目前合並報表暫行規定中的「漏洞」,將被兼並企業全年的利潤不合適地並入合並報表中。在分析中應特別注意企業的收購日期,收購前被兼並企業的利潤水平,在合並利潤表的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之間有無除所得稅和少數股東收益以外的異常科目出現。
● 通過內部往來資金粉飾現金流量
有的企業在供、產、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不足,便採用向關聯企業內部融通資金,並把這些資金的流入列為「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的手法使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看起來更好。
不誇大財務報表的作用
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全面地把握公司的財務情況和評估決策績效,但是也應清醒地認識到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
首先,企業的資產以及利潤表中的產品銷售成本是按資產或存貨獲得時所支付的金額記錄的,因此資產和銷售成本不是按資產或存貨現行價值反映的。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有可能引起資產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的高估。另外,歷史成本的原則還導致同業新老企業比較的困難。比如,假設甲、乙兩家企業生產完全同樣的產品,生產能力一樣,本年銷售收入也完全一樣,都是1億元,甲企業是10年前成立的企業,由於固定資產購建比較早,因此當初的成本比較便宜,再由於使用中折舊的緣故,故其固定資產的賬面值較低,僅為2000萬元;而乙企業是剛成立3年的企業,固定資產的購建成本較高,累計提取的折舊較少,所以其賬面值較高,為6000萬元。我們計算甲、乙兩家企業的固定資產周轉率可得:甲企業為10000/2000=5(次),而乙企業為10000/6000=1.67(次)。若我們將兩家企業的周轉率相比,則會得到乙企業的周轉率僅僅為甲企業的1/3,乙企業的資產管理效率似乎遠遠不如甲企業的結論。但是,這樣的結論顯然是有失公允的。解決這一局限性的方法是在企業內部考核中採用資產的現行價值來計量資產的價值,比如甲乙企業的對比中,我們可以按固定資產重新購建的成本——重置成本來替換其賬面值。
其次,會計方法選擇和會計估計的普遍存在。財務會計准則和制度中常常允許對相同的業務採取多個可選擇的方法之一,即使對同類固定資產都採用直線法折舊,不同企業對資產的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未能夠在市場上可變賣的價值(殘值)的估計也可能是不一樣的。克服這些問題的方法有:其一,在企業集團內部的績效考核之前,應該按行業統一企業會計制度,盡可能地減少或甚至禁止對同一類經濟業務的不同會計處理方法。其二,作為分析人員,應採用一些剔除由於會計政策不一致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另外,財務指標也具有局限性。企業的內部控製程序是否有效以及企業作為組織的創新和學習能力怎樣等是財務指標所不能反映或不能完全反映的,必須藉助於其他的非財務指標,甚至是難以量化的指標來考核
㈤ 想要自學炒股,基金,期貨等理財方面的知識該看些什麼書
大道至簡,一些看似簡單的東西其實也可以組合出復雜的玩意,
1.財商啟蒙
1)《小狗錢錢》
經典的理財童話入門書,既適合兒童,也適合很多大人閱讀。
2)《富爸爸,窮爸爸》
影響一代中國人的財商啟蒙書。作者列出財務自由必備的四項技能「會計、投資、市場營銷、法律知識」。
3)《巴比倫富翁新解》
喬治·克拉森的「巴比倫富翁」系列在歐美非常暢銷,中譯本也有很多,簡七註解的這個版本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易於實踐。
4)《鄰家的百萬富翁》
從統計數據中總結出美國富人共同擁有的習慣,主要是「節儉」。
5)《蘇黎世投機定律》
想要致富唯一的辦法就是去「冒險」,如果你追求的是無憂無慮,那麼你將永遠貧困。
6)《百萬富翁快車道》
作者認為創業比投資能更快實現財務自由,很多觀念具有顛覆性。
7)《好好賺錢》
簡七的第一本紙質書,教人們通過理財去實現人生自由,適合沒有財務基礎的人閱讀。
2.投資工具科普
1)《銀行行長不輕易說的理財經》
用接地氣的語言介紹各種投資工具,第6章的理財個案適合上班族參考。
2)《錢的外遇》
簡單介紹了貨幣、期貨、股票、房產、保險等投資方式,不過大多是從香港市場得出的經驗。
3)《解讀基金:我的投資觀與實踐(修訂版)》
基金入門的代表作,也是很多基金大V的啟蒙書。
4)《指數基金投資指南》
指數基金定投入門書,介紹了一種適合普通人的低估值定投策略。
5)《ETF投資:從入門到精通》
上交所編寫的普及讀物,不僅介紹了ETF,還講了資產配置、生命周期等其他投資理念。
6)《國債投資指要》
比較通俗易懂,是一本國債投資的入門書。
7)《可轉債投資魔法書(第2版)》
不僅講了可轉債的基本知識,還有很多實際案例,給普通人投資可轉債提供了一個思路。
8)《炒股的智慧(第4版)》
非常適合新手的入門書,作者在華爾街以全職炒股為生,總結了很多實用的經驗。
3.經濟學入門
1)《寫給中國人的經濟學》
經濟學者王福重寫的一本通俗讀物,適合經濟學小白入門。書後附「經濟學深度閱讀指南」,有興趣可以照此指南進階學習。
2)《推開宏觀之窗》
宏觀經濟學的啟蒙書,結構是標準的「總分總」,非常清晰。
3)《七天讀懂宏觀經濟》
根據哈佛商學院課程講義改編。看完可以建立一個簡單的宏觀經濟學框架。
4.金融學入門
1)《金融知識國民讀本》
央行前行長周小川主持,中國人民銀行編寫,背景深厚,權威性強。
2)《推開金融之窗》
把金融理論解釋得非常白話的神作。
3)《果殼里的金融學》
手把手教你用Excel計算現金流貼現、債券久期、凸性等金融模型,比較適合理科生閱讀。
4)《巴倫金融投資詞典》
目前最好的中英雙解金融詞典。
5.財務基礎入門
1)《世界上最簡單的會計書》
會計入門書代表作,用賣檸檬汁的故事,講解一個企業完整的運營過程,純小白都看得懂。
2)《財務智慧——如何理解數字的真正含義》
用最簡潔的語言把財務知識講明白,適合非財務專業人士入門。
6.投資理念入門
1)《漫步華爾街(第10版)》
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經典」之一。作者認為普通人買入指數基金並一直持有,是一種長期有效的投資方式。
2)《股市長線法寶(第5版)》
作者西格爾用統計數據證明,過去200多年股票的投資收益是各類投資品中最好的。
3)《投資者的未來》
買好公司的股票未必能賺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市盈率太高。西格爾從歷史數據發現,「高增長率、低市盈率、高分紅」的公司投資收益相對較好。
4)《贏得輸家的游戲(第6版)》
投資經典名著。作者認為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無法打敗市場,投資指數基金是最佳的選擇。
7.資產配置入門
1)《有效資產管理》
資產配置入門書籍,「極簡投資」的方法就來源於這本書。
2)《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
史文森管理的耶魯捐贈基金是全球大學基金中業績最好的,他在資產配置上的建議值得普通人參考。推薦張磊的中譯本。
8.大師著作
1)《聰明的投資者(第4版)》
「價值投資之父」格雷厄姆專門為業余投資者所寫,巴菲特為第4版撰寫序言,並稱之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著作」。
2)《共同基金常識》
系統了解基金最好的一本書。作者約翰·博格創立了世界上第一隻指數基金。
3)《忠告:來自94年的投資生涯》
羅伊·紐伯格被稱為「美國共同基金之父」,在他68年的投資生涯中,沒有一年賠過錢。
4)《股票作手回憶錄》
「投機之王」利弗莫爾操盤生涯的小說體傳記,闡明了交易的本質和精髓。繁體版推薦寰宇版(附有插圖和專訪),簡體版推薦丁聖元譯本(最全面、專業水平好)。
5)《索羅斯:走在股市曲線前面的人》
這是一本索羅斯的訪談錄,通俗易懂,可以作為《金融煉金術》的導讀本。
6)《羅傑斯環球投資旅行》
1990年吉姆·羅傑斯曾騎摩托車環游世界,旅行中記錄了他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投資機會。
7)《安東尼·波頓的成功投資》
有「歐洲股神」之稱的安東尼·波頓介紹自己的投資經歷,很多內容值得個人投資者參考。
8)《大投機家(修訂版)》
科斯托拉尼是德國著名的投資大師,這本是他的自傳,裡面有很多深刻的投資道理。
9)《在不確定的世界》
這本是美國前財長魯賓的自傳,包含了政治、金融等多個領域,寫得非常精彩。
9.經濟/金融/投資史
1)《逃不開的經濟周期》
匯總不同流派的經濟周期理論,還介紹了各類資產在經濟周期中的表現,適合業余投資者閱讀。
2)《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
研究投資市場大眾心理的經典之作,介紹人類歷史上的三大金融泡沫:鬱金香、南海公司、密西西比泡沫。
3)《偉大的博弈: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2011)》
一本介紹華爾街發展歷史的書,資料翔實,有助於我們理解很多投資大師的思想。
4)《投資收益百年史》
整理了多個西方國家100多年的市場數據。從長期看,各國基本上都是股票的收益最好。
5)《對沖基金風雲錄》
描繪了一群對沖基金經理的工作生活,故事性很強,可以開拓投資視野。
10.拓展書目
1)《30部必讀的投資學經典》
挑選了30位投資大師的代表作,對每個人的投資經歷都有簡要的介紹。
2)《學習學習再學習——生活中的投資經典》
作者張志雄推薦了55本投資理財經典書籍,並且做了較為詳盡的導讀。
3)《一生讀書計劃——經濟書架》
重點推介了80本經濟學讀物,分為「經濟學原理、經濟脈絡、經濟學應用」3個方面,由淺入深。
補充,人們常說實踐出真理,有了書以後肯定還是要實操的。我想再分享一下下面這些
作為理財小白,最先開始肯定會去了解支付寶的余額寶,微信的零錢通,畢竟隨取隨用比較方便,但是要長期接觸理財的話,我的建議是可以存一部分靈活的錢在余額寶或零錢通。還有一部分近期不會用到的閑錢可以拿去理財,有一些稍微懂一點理財知識的會選擇炒股,或是投資P2P,不過呢股票這種東西真的是看的人心驚膽戰,高收入和高風險並存,建議心臟不好的還是少嘗試。畢竟從長期來看,股民中7賠2平一賺的格局永遠不會變。
而近幾年比較火的P2P還是比較適合去研究下的,年化收益率都在10%左右,如果理財新手的話還是以穩當為主,尤其像P2B這種,有明確的借款用途,風控嚴格,相比其他P2P資產來說,穩健得多。而且比起余額寶的3%左右的年化收益,還是高出很多的。
安利頭部平台無界財富,點擊額外獲得 500元京東卡+100元理財紅包
懂點了,記得再理論實操相結合~
㈥ 期貨怎麼看盤
在看盤時,交易者一般有三種下單選擇:買入、賣出、觀望,而讓交易者做出的選擇源於他對盤面的認知,盤中看點並不局限於日線,還要密切關注周線、月線等長期時間單位的圖表。看盤就是在觀察市場行情,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雖然大家看的是同一市場,但採取的交易操作卻各不相同,而不同的交易行為也導致輸贏懸殊很大。匯查查給大家歸納了幾點看盤技巧:
1、市場整體趨勢:仔細看。
道氏理論中最重要的就是波段的高低點,這是最容易讓人忽視的地方。無論是日線上的高低點,還是5分鍾圖上的高低點都需要重視,都有關注的價值。我們可以根據一段走勢的高低點,來判斷交易方向、選擇下單的入場點、設置止損和確定持倉時間。
2、交易圖表大小周期:轉換看。
看圖先從大周期看起,日線圖需要每天看,周線每周看一次,月線每月看一次,或者把1小時和15分鍾結合起來用30分鍾圖看都可以。先從大到小看一遍以後,再從小到大開始看。前者是了解總體趨勢,後者是選擇進場點。所謂的大趨勢,是從小周期一級一級擴散,形成大趨勢的。因此,了解趨勢變化一定要從小周期開始。
3、長短趨勢:對比看。
這個需要用斐波那契的支撐阻力位來觀察走勢。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操作時很容易忽視。因為趨勢有很多種,阻力位也有很多種,如果不仔細看很容易忽視一些細節要點。
4、交易交叉盤、美指走勢:綜合看。
做歐美和鎊美直盤時,需要看美指和歐鎊,綜合分析二者的關系。
5、反轉形態:結合趨勢看。
反轉形態不管成功率多高,都屬於逆勢操作。如果市價是逆著短期走勢,順著中期走勢的反轉形態,可以關注。這就是為什麼要和趨勢結合看的原因。
6、趨勢斜率:特別看。
特別關注斜率小的趨勢,斜率小意味著趨勢弱(趨勢線的角度<30度)。斜率大的走勢屬於強勢的走勢,而強勢的走勢幾乎都是從斜率小的走勢轉化而來的。重視弱勢走勢,目的就是抓住強勢走勢。
7、MACD和均線:結合看。
兩者的區別在於MACD描述了均線之間的關系,注重均線的粘合發散,即價格動能的增強和減弱,以及與價格走勢的背離(價格突破新高新低,動能沒有)。而均線顯示了和k線的位置關系,均線除了顯示粘合發散外,還描述了與價格的空間關系。
8、中繼形態:重點看。
中繼意味著貨幣市場趨勢的延續,意味著順勢,低風險和高收益,這個需要單獨重點研究。
㈦ 請問如何看各種期貨品種的基本面
基本分析法是根據商品的產量、消費量和庫存量(或者供需缺口),即通過分析期貨商品的供求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來解釋和預測期貨價格變化趨勢的方法。
基本面分析主要分析的是期貨市場的中長期價格走勢,即所謂大勢,並以此為依據中長期持有合約,不太注意日常價格的反復波動而頻繁地改變持倉方向。
所以,商品供求狀況對商品期貨價格具有重要的影響。基本因素分析法主要分析的就是供求關系。商品供求狀況的變化與價格的變動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商品價格與供給成反比,供給增加,價格下降;供給減少,價格上升。商品價格與需求成正比,需求增加,價格上升;需求減少,價格下降。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供給和需求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