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期貨合約跌停要補多少錢
⑴ 期貨這樣怎麼算虧損
舉個例子,會比較簡單明了。
以橡膠為例,今天跌停,我們假設價格13000,漲跌幅度今天是6%,保證金是10%(具體看期貨公司和交易所規定),
今天跌停,多一手橡膠跌停平倉後虧損:13000*6%(漲跌幅度)*5(一手5噸)=3900元
如果漲停的話,多一手橡膠漲停平倉後贏利:13000*6%*5=3900元
保證金只是收取的合約價值的最低標准,一手今天的標准就是:13000*10%*5=6500元,上調保證金是你賬戶要求的最低保證金比例增加,實際盈虧和保證金比例無關,除非保證金小於0給期貨公司強行平倉,才會損失。
以上計算的橡膠價格只是比喻,因為今天901合約跌停了,計算的也是當日平倉的結果,如果隔夜的話,以結算價計算,不一定是跌停價,注意一下。
喜歡期貨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下:QQ 928 1422 82
⑵ 期貨跌停後會怎樣
跌停如下:
期貨跌停意味著市場上的看空意願比較強,市場上的空單遠遠要大於市場上的多單。所以跌停後期貨在空單的影響下,可能會繼續下跌,創立新低,因此,做多投資者可以考慮在期貨跌停之後,適量的買一些,減少損失。
期貨還存在以下的交易規則:期貨實行T+0的交易方式,即當天買入期貨在當天可以賣出;期貨可以雙向交易,即投資者可以進行做多操作,也可以進行做空操作。
簡介:
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⑶ 跌停價怎麼算的
前一天的收盤價 -(前一天的收盤價乘以10%)=跌停價;(前一天的收盤價乘以10%)+前一天的收盤價=漲停價 。
漲停價是以早一天的收盤價來算的,即前一天的收盤價加10%,但是是股票交易以分為最小單位,如一支股票昨天收盤價是5.55元,那麼今天的漲停就要加上0.555元,四捨五入,要漲0.56元,這時就不是剛好10%,所以,只要是收盤價出現分位數,第二天的漲停和跌停價都不會是剛好10%。
普通A股的漲停/跌停幅度為10%;股票前帶S ST *ST之類的股票的漲停/跌停幅度為5%。
(3)一手期貨合約跌停要補多少錢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開盤就漲停不用急於拋,但要死盯著買盤數量。一旦買盤迅速削減,則有打開的可能,此時須馬上拋售,獲利了結。如果一直漲停至收盤,則不需要馬上拋售,在第三天的時候再考慮。
2、低位高開低走(漲幅在3%以上),則需要立即拋售,並以較低的價格報單,因為按照優先原則(價高的需要讓位於價低的),可以立即成交,而成交價一般都會高於你的報價。
⑷ 期貨跌停翻幾倍
1、商品期貨: 漲跌停板幅度一般是4%左右(由於品種較多,而且交易所經常會修改相關規則,以交易所官網公布為准),上市首日是規定漲跌停板幅度的2倍;
2、金融期貨: 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漲跌停板是10%,上市首日及交割日是20%。 國債期貨漲跌停板是1.2%,上市首日及交割日是2.4%。 注意:商品期貨價格連續同方向漲跌停都會相應增加漲跌停板幅度。
期貨交易有漲停板限制嗎?是多少?
1、商品期貨: 漲跌停板幅度一般是4%左右(由於品種較多,而且交易所經常會修改相關規則,以交易所官網公布為准),上市首日是規定漲跌停板幅度的2倍;
2、金融期貨: 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漲跌停板是10%,上市首日及交割日是20%。 國債期貨漲跌停板是1.2%,上市首日及交割日是2.4%。 注意:商品期貨價格連續同方向漲跌停都會相應增加漲跌停板幅度。
期貨中的漲跌停是多少該怎麼定?
按照商品期貨交易所的規定,以前一天的交易日的結算價作為一個參考。比如一個商品的漲跌停板是10%,前一個交易日的結算價是3000。這樣在第2個交易日漲停板是3300,跌停板是2700。遇到節假日或者是有重大風險事件的時候,還可以擴大漲跌停的化解風險。
每個品種的漲跌停板不一樣,大約在3%,4%左右。當然也有變化的時候,如白糖今天漲停漲4%,第二天的漲跌停就要有所放寬為5%,如再漲停,就是6%。期貨多多交流。
期貨漲停後多久不跌才叫封死? 期貨的漲停跌停板是多少
只要一直是漲停狀態,就是封死狀態。
期貨跟股票一樣,期貨交易也是有漲跌停限制的。一般每個期貨品種不同漲跌停限制也不同。期貨也實行漲跌停板制度,商品期貨漲跌停板因品種而異,一般在3%-20%。期貨交易實行價格漲跌停板制度,由交易所規定各上市期貨合約的每日最大價格波動幅度,超過這個幅度的報價將被視為無效,不能成交。通常每個交易所的品種漲跌停幅度是規定好的。因為期貨是保證金交易是有杠桿,有時候市場波動較大(價格跳動比較劇烈,變化較快),交易所為了控制風險,會手動調整品種的漲跌停幅度,限制開倉等手段,控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