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股權激勵不合理怎麼化解

股權激勵不合理怎麼化解

發布時間: 2023-11-27 17:53:07

1. 如何避免股權激勵變福利的問題

股權激勵是一把雙刃劍,激勵得當會使公司管理層和股東共同促進企業價值。但是股權激勵設計不當或監督弱化則會使股權激勵成為內部人代理成本的工具,成為變相的福利。企業要想實現股權激勵的激勵作用就要警惕股權激勵成為變相的福利,那麼怎麼做才能實現股權激勵的作用,避免股權激勵的激勵變福利呢?
企業設計股權激勵方案的時候,需要明白股權激勵,不是「撒芝麻鹽」要重點崗位重點激勵,重在激勵核心少人數,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什麼崗位需要給適應的激勵。對於能臣、功臣需要認真分析,不少企業家以平均心態設計股權激勵,缺乏公正,很易產生「吃大鍋飯」的現象,久而久之,股權激勵脫化為股權福利,最後股權激勵的方案效果受影響。那麼應該如何有效地避免股權激勵變福利的問題呢?
首先,明確股權激勵的主要受益對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激勵對象。
現階段看來,共有4種人被授予股權激勵。第一種是狹義上的公司管理層,可以理解為公司的總經理、副總經理;第二種是公司管理層以上的人員,可以視為公司的高級管理層,當然其中也包括公司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第三種則擴展到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或者主要技術骨幹;第四種包括全體員工。考慮到我國股權激勵還在試點階段,其激勵范圍不宜過於泛化,主要激勵對象應當是公司決策層的管理人員和科技開發人員,以後再擴展到全體員工。
在劃分完激勵對象之後,需要注意考慮一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對於劃定范圍內的人員是否需要認定持股資格。在我們從事過得項目中就曾經出現這樣的情況,客戶方將經營者和中層管理人員作為股權激勵的對象。但是在中層管理人員中卻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甚至部分人員本身並不符合崗位要求,只是由於歷史原因,仍然擔任一定的管理崗位。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簡單的將員工股權激勵和崗位掛鉤,不但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而且有可能在持股人員內部引發不必要的矛盾。另一方面具體的股權激勵數量如何確定在「人人持股,平均持股」遭到否定後,持股人員適當拉開差距、股權激勵向核心員工進行傾斜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因此在制定員工股權激勵計劃中,如何確定每個人的持股數量也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確不同企業實施股權激勵的目的,而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進行股權激勵,都必須輔以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如果是對以往貢獻的認可,就需要對持股員工以往所做出的貢獻進行系統的考核和評價,並將評價結果與股權激勵數量掛起鉤來;如果是對崗位價值的認定,就需要對崗位的價值進行考核和評價(比如崗位職責的大小、決策的風險、所承擔的風險等等),並將評價結果與股權激勵數量掛起鉤來。
接下來,我們需要考慮以業績為主的評價標準是否合理。
我國目前主要的業績指標基本上是會計業績指標,由於我國股市的有效性存在問題,且單一的業績評價指標不能完全反映企業的真實狀況,因此要建立一套科學的、符合市場規律的指標體系,這是確定股權激勵發放條件的基礎。我國現行的股權激勵方發放的條件是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必須達到一定的標准,其實公司的業績評價不僅僅就是凈資產收益率,我們必須綜合考慮公司的業績的各個方面。考核指標的設計應以相對靈活的方式結合多種指標,除財務指標這一定量指標外,還應設計必要的定性指標,即考核被激勵對象的品德、執業能力、職業水平等。將業績考核制度納入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中,以保證公司運作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良性對接。
為了更好的達到上述目的,必須注重思考以下問題:員工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更多的享受股權激勵、什麼時候必須減少其股權激勵、什麼時候甚至必須退出其原有的股份,這些都需要通過考評體系加以規范,並且形成制度化、規范化。
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企業將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與績效考評體系很好的結合起來。比如員工甲持有某企業6%的股權,根據事先約定,如果一年績效考評成績為不合格,則甲必須退出2%的股權,價格按原先購買時的原價計算;如果兩年績效考評成績不合格,則甲必須離開原崗位,所持股份必須全部退出,價格按原先購買時的原價計算。
最後,需要確定合理的激勵額度。
激勵額度的確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激勵額度太小會導致激勵效果不明顯,激勵額度太大又會造成人力成本的增加和股權的過度稀釋,可能會影響公司的業績和大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激勵對象所獲取股權激勵額度不能超過公司發行股本的10%。但在10%以內的區間里,上市公司要從激勵成本、預期收益、行業薪酬水平、公司財務狀況等方面審慎論證激勵份額,以期既達到激勵的效果,又不過多增加公司的財務負擔。
股權激勵對於企業來說,是一次重大的制度變革,使企業走上一條利潤中心經營模式之路,這將關繫到整個企業的長遠發展,而且,關繫到幾百上千名員工以及他們背後家人的吃飯問題,因此,在設計股權激勵制度的時候,一定要綜合考慮,慎重出方案,慎重做方案,最好有專業的人進行討論,避免將股權激勵變為福利的事情出現。只有避免股權激勵的激勵成為變相的福利,才能真正實現股權激勵的激勵作用,從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發展。

2. 如何解決集團公司和下面公司股權激勵的問題

1、股票期權模式

股票期權模式是國際上一種最為經典、使用最為廣泛的股權激勵模式。其內容要點是:公司經股東大會同意,將預留的已發行未公開上市的普通股股票認股權作為 「一攬子」報酬中的一部分,以事先確定的某一期權價格有條件地無償授予或獎勵給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股票期權的享有者可在規定的時期內做出行權、兌現等選擇。

設計和實施股票期權模式,要求公司必須是公眾上市公司,有合理合法的、可資實施股票期權的股票來源,並要求具有一個股價能基本反映股票內在價值、運作比較規范、秩序良好的資本市場載體。

已成功在香港上市的聯想集團和方正科技等,目前實行的就是股票期權激勵模式。

2、股份期權模式

由於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在現行《公司法》框架內不能解決「股票來源」問題,因此一些地方採用了變通的做法。股份期權模式實際上就是一種股票期權改造模式。北京市就是這種模式的設計和推廣者,因此這種模式又被稱為「北京期權模式」。

這種模式規定:經公司出資人或董事會同意,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可以群體形式獲得公司5%-20%股權,其中董事長和經理的持股比例應占群體持股數的10%以上。經營者欲持股就必須先出資,一般不得少於10萬元,而經營者所持股份額是以其出資金額的1-4倍確定。三年任期屆滿,完成協議指標,再過兩年,可按屆滿時的每股凈資產變現。

北京期權模式的一大特點是推出了「3+2」收益方式,所謂「3+2」,即企業經營者在三年任期屆滿後,若不再續聘,須對其經營方式對企業的長期影響再做兩年的考察,如評估合格才可兌現其收入。

目前採用這種模式的已經有北京市的中關村置業博飛儀器、北開股份、同仁堂通縣分公司等十餘家公司制企業。

3、期股獎勵模式

期股獎勵模式是目前國內上市公司中比較流行的一種股權激勵辦法。其特點是,從當年凈利潤中或未分配利潤中提取獎金,折股獎勵給高層管理人員。

例如湖南的電廣傳媒,企業從年度凈利潤中提取2%作為公司董事會成員、高層管理人員及有重大貢獻的業務骨乾的激勵基金。基金只能用於為激勵對象購買公司的流通股票,並做相應凍結,離職半年後可以拋出。

目前採用這種模式的除了電廣傳媒外,還有上海的金陵股份、光明乳業、天津的泰達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上市公司。

4、虛擬股票期權模式

虛擬股票期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票認購權,它是將獎金的給予延期支付,並把獎金轉換成普通股票,這部分股票享有分紅、轉增股等權利,但在一定時期內不得流通,只能按規定分期兌現。這種模式是針對股票來源障礙而進行的一種創新設計,暫時採用內部結算的辦法操作。虛擬股票期權的資金來源與期股獎勵模式不同,它來源於企業積存的獎勵基金。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是這種模式的代表。

5、年薪獎勵轉股權模式

年薪獎勵轉股權模式是由武漢市國有資產控股公司設計並推出的,因此也被稱之為「武漢期權模式」。

武漢市國有資產控股公司所控股的上市公司原來實行企業法人代表年薪制,年薪由基薪、風險收入、年功收入、特別年薪獎勵四部分組成。這種模式則把風險收入 70%拿出來轉化為股票期權(另外30%以現金形式當年兌付),國資公司按該企業年報公布後一個月的股票平均市價,用該企業法人代表當年風險收入的70% 購入該企業股票。同時,由企業法人代表與國資公司簽訂股票託管協議,這部分股票的表決權由國資公司行使,需在第二年經對企業的業績進行評定後按比例逐年返還給企業的經營者,返還後的股票才可以上市流通。武漢期權模式本質上也是一種期股獎勵模式。

6、股票增值權模式

這種模式為蘭州三毛派神股份有限公司所採用。其主要內容是通過模擬認股權方式,獲得由公司支付的公司股票在年度末比年度初的凈資產的增值價差。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增值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票,沒有所有權、表決權、配股權。這種模式直接拿每股凈資產的增加值來激勵其高管人員、技術骨乾和董事,無需報財政部、證監會等機構的審批,只要經股東大會通過即可實施,因此具體操作起來方便、快捷。

管理層持股能否令股東信服
(2006-02-13 10:29:08)

對於國資委春節前拋出的《關於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實施意見》,有專家解讀稱其為一個信號彈,目的在於試探輿論的反應。這樣的理解顯然不為過,因為目前尚未出台管理層增量持股的細則,尺度仍掌握在國資委手中。

對管理層持股提出懷疑的人有不少,而且能找到有力的案例作為實證。光大證券研究所的研究人士稱,當年在深圳148家進行管理層持股試點的企業中,只有金地集團一家成功,另外147家都因為持股資金來源不明等不規范操作而告失敗。再看管理層持股失敗的案例,一度沸沸揚揚的鄭州光明「回爐奶」事件也是管理層持股「激勵的成果」。作為上市公司的光明乳業,2004年2月與鄭州當地的國有企業山盟乳業達成收購協議,董事長王佳芬一改過去調總部「空降兵」接管的做法,反而保留原經營班底,並慷慨地授予以總經理董波為代表的高層管理團隊10%的股份激勵。結果,光明「回爐奶」事件給光明乳業的品牌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在廣州、鄭州、長春的產品銷量分別一度下降三成、九成、六成,2005年前三季度光明乳業業績下滑16.74%。

另一個典型失敗的案例來自國內管理層持股「鼻祖」TCL。有市場人士指出,當初為了激發公司高管的積極性,特別是調動TCL通訊主要負責人萬明堅及一幫業務骨乾的積極性,TCL集團在剛剛完成整體上市後不久,就冒股市之大不韙,於2004年9月把TCL通訊分拆到香港上市。然而,TCL通訊的股權激勵並沒有帶來企業效益的提高,不僅TCL通訊及TCL集團在上市的當年就出現了巨額的虧損,而且就連TCL通訊總經理萬明堅率「舊部」也棄TCL集團而去,最後投奔到了四川長虹。原TCL集團董事、TCL國際總經理謝安健,這位曾助萬明堅管理團隊贏得TCL通訊10%股權的功臣,也隨萬明堅投奔了長虹。再看TCL集團的管理層持股,若不是最新一次國有股權轉讓被叫停,其管理層持股甚至將超過國有大股東。TCL集團去年前三季度虧損11.39億元,難道也是管理層持股「苦心經營的結果」。或許TCL集團可以將巨虧歸罪於市場,但與同行相比其畢竟在2005年是失敗者。

管理層持股是否會起爭議,在倡導者看來,關鍵是「先規范,再持股」,大前提是不導致國有資產流失。但普通投資者的評價更注重管理層持股能否帶來多贏,即能否因經營層戴上「金手拷」而推動企業長期價值增加。更確切地說,普通投資者在看到高管獲得巨額激勵的同時,希望上市公司能有更好的業績讓股東們共同分享。光明乳業嘗鮮管理層持股,2004年年報披露,公司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獎勵高管人員,以897497股流通A股獎給了4位高管,其中王佳芬獲得458697股。若按2月10日收盤股價計算,4位高管股票市值超過469.39萬元,王佳芬持有的這部分股票市值達239.9萬元。由於股票市值的縮水,光明乳業管理層持股的市值已較2004年年報披露次日的563萬元大幅銳減。

對於管理層持股,高管是著眼於企業長期價值增加帶來的財富?還是把眼睛緊緊盯在其它難以獲得公眾認可的地方?其一,廉價獲取股權。G深振業將每股凈資產由動態變為靜態,管理層受讓國有股權的價格在未來凈資產每年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卻是連續3年以2005年中期每股凈資產為依據。其二,挪用公款或佔用資金。伊利集團原董事長鄭俊懷涉嫌挪用八拜奶牛廠的1500萬元購買伊利的股票。其三,獲取巨額高管激勵基金。G農產品雖然設計了風險保證金制度,投資者還是認為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有限的風險與約束來掩護高管獲得「天價激勵」。更多的上市公司連風險保證的前提都不設,名正言順地設立高管激勵基金。G廣控算比較有自知之明,因業績滑坡而主動將管理人員的2004年激勵基金下調為500萬元,只佔公司年原計劃提取的1600萬元激勵基金的31%。

投資者不禁要問,管理層持股後會隨積極性增強而帶動公司業績提高嗎?高管會如制度設計者所希望的那樣關心公司股價嗎?做足高管激勵基金文章並以低價格買入股權,會不會是部分公司高管真實的目的。如果這成為高管們圖謀管理層持股的首選意圖,豈不是給高管們裝肥自己荷包創造了又一次機會。

王佳芬曾就高管激勵感嘆說:「這幾百萬,拿了還不如不拿,惹了一身是非。」可見,上市公司管理層拿了巨額高管激勵基金及持股後還是有壓力的。實施管理層持股必須建立在規范的前提上,其規范不能簡單地以沒有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作為衡量標准。既然推出一系列政策的目的是讓管理層持股置於陽光之下,就應該讓管理層持股的方案經得起輿論的挑剔。有上市公司老總慷慨激昂:「這次股改,一定要把管理層持股寫進去。如果不行,還可以在全流通之後動用自己的基金來購買。」如此信心只有兌現為公司業績的提高,才會使普通投資者信服。而若信心是靠竊取國家或公司利益實現,只會給管理層持股「抹黑」。(記者

3. 實施股權激勵時必然會遇到的六大難題怎麼解決

根據你的提問,經股網的專家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根據多年的服務經驗,整理出以下四個實施股權激勵的誤區。希望企業家朋友學習後能夠避免。

誤區一 推行股權激勵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是企業推行股權激勵的前提條件,而不是相反。一個治理結構不完善的企業若貿然實施股權激勵方案,甚至會引發企業生存危機。

一方面,大多中小出版企業「船小好調頭」,決策權與控制權可以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而調整;另一方面,由於規模小、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企業的經營權和決策權掌握在部分管理層手中,造成企業的個人決策多於集體決策以及經營決策的經常性轉變,造成企業發展的不穩定。企業得不到有效監管時,很難保證股權激勵的透明,所以只有建立了與激勵機制相配套的經理人員約束機制,這種股權激勵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另外,選擇好的實施時機才能使股權激勵更好地發揮作用。激勵在不同時間進行,其作用與效果是有很大差別的。超前的激勵可能會使員工感到無足輕重;遲來的激勵可能會讓員工覺得多此一舉,使激勵失去意義,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激勵如同化學實驗中的催化劑,選擇何時運用,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誤區二 激勵對象越寬泛越好

在制定股權激勵計劃時,如何確定被激勵人員是一個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敏感的問題。中小出版企業往往容易把股權激勵當成員工福利,利益均沾,鼓勵大家入股,內部融資,而企業中個別員工對股權激勵缺乏認識,只圖眼前利益,不願與公司長期發展。導致了很多中小出版企業無法實施股權激勵,即使分配了股權也留不住人才。應當明確,股權激勵屬於長期激勵的一種形式,直接目的是吸引和激勵優秀人才,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構建一個充滿活力、忠誠、團結奮進的核心團隊,終極目的是提升企業競爭力、創造優秀業績、實現可持續發展,它的目的並不是為員工提供福利待遇或者實現企業內部融資。

目前很多企業採取的方法是,劃定一定的持股范圍,比如主要經營層、中層管理人員等,在劃定范圍內的員工自然就具有享受股權激勵的資格。這種方式簡單易行,但需要注意的是:劃定范圍內的人員中也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需要建立一套系統的考評體系,對不同的人員進行橫向比較,從而明確他們的相對重要性,並與股權激勵數量掛鉤,適當拉開差距。出版企業可以從給予激勵對象分紅權開始,根據情況逐步變成期權和真正的股權。

誤區三 持股時間一成不變

通過股權激勵計劃,員工持有了一部分股份,但是企業也會有「一次持股,終身享受」的擔憂,也就是擔心員工持有股份以後,具備了被僱用者和企業所有者的雙重身份,如果工作表現不好,反而比原來更加難以約束。有的人拿到股份後就不像以前那樣努力了,企業里只領分紅不作貢獻的人越多,這個企業的未來就越危險。

要解決上述問題,出版企業就必須建立股權流動機制和相應的考評體系。所謂「股權流動機制」主要是依據「以崗定股、股隨崗走」的原則,對員工持有、增減、退出股份的條件、時間、價格等做出一系列約定的一種機制。其核心目的就是要體現員工股權激勵的特性,把持股與員工的工作表現有效結合起來,並且形成制度化、規范化。


誤區四 考核標准越高越好

合理的考核指標能夠激勵管理層努力經營,但又不至於讓他們認為高不可攀而放棄努力。大多數中小出版企業沒有上市,股票不流通,對以股票凈資產定價來決定企業業績的激勵機制難以實施,這時企業可以選取關鍵財務指標來代替以股票作為計量標准,這樣的評價在企業監管到位基礎上會更有效。另外,企業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設定適合於本公司的績效考核指標。績效考核指標應包含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這些規定應是善意的,具有可行性與合理性,而非一味地從高從嚴。


以上就是經股網的專家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股網,一家以股權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家股權門戶」網站。

4. 股權分配不合理怎麼辦

法律分析:如果是合夥企業的話,可以共同協商,有的人索要的是分紅,而有的人索要的是控制權。假設公司的創始人,為了公司的發展需要更好地掌控公司,那麼我們也可以利用其他的一些方法來實現。比如用適當的價格來回購股權、股東之間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投票權委託,甚至是股權代持或者是修改公司章程那麼做一些特殊的約定都是可以的。

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話,公司的股權結構如果已經不合理了,又沒辦法收回股份推倒重來,可以通過增資配股、虛擬股分紅、定向分紅三種方法調整改善。中小企業大多數沒法建立比較完善的、可動態調整優化的股權激勵機制,股權分配可能很難做得很公平很公正,但只要把內部的利益導向擺正確了,讓貢獻多的人多拿收益,貢獻少的人少拿,這樣長期調整下來也能趨於絕對公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八條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5. 股權激勵如何更好的實施

1、 講透股激

世間道理,唯有講明白, 講透徹,人們才有可能聽得懂,做到位。企業在導入股權激勵前,首先要向員工闡述清楚股權激勵能夠帶來的精神價值和物質價值,讓員工能夠真切地明白股權激勵的好處;其次要向員工解釋清楚導入股權激勵的類型、激勵的總額度和分紅比例,讓員工充分地了解到股權激勵機制的重點內容;最後要明確告知員工績效考評和股權激勵關系,以及退出機制所羅列的所有規定,讓員工在獲得股權後能抱有危機感。

2、 培養作主

員工的被動性轉為主動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一個過渡的培養過程。因此,在股權激勵機制導入前,老闆就要開始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培養員工當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最好能讓員工參與到股權激勵的設計當中,讓他們與自己共同商討股權激勵的細節問題,並積極地採納他們的合理意見。讓員工們在此次股權激勵的設計中,充分地獲得參與感,榮譽感和價值感。

3、坦誠相待

以誠相待,才能換來信任和真心。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在股權激勵導入前,老闆應該坦誠地向員工交待公司當前的經營現狀,並向員工公開公司的財務信息,不做隱瞞或者欺騙。只有這樣,員工才能實實在在地看到老闆的誠意,意識到老闆真的把自己當成合夥人看待,從而由衷地對股權激勵生出信任感和認同感。

4、樹立願景

正所謂,有奔頭,才有勁頭。願景是奔頭的代名詞,是激勵企業員工奮勇向前,拼搏向上的動力之一。在股權激勵導入前,老闆要適時地樹立起企業願景,描繪企業的大好前景,讓員工對企業的未來充滿希望,以此增強他們對股權激勵價值的肯定,明白到公司給予的這份股權或將有朝一日實現他們一夜暴富的夢想,才能讓他們形成較強的期盼感。

一鼓作氣,效果更佳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倘若要讓股權激勵在導入後起到更好的效果,那就要格外注意開始這一環節。當准備導入股權激勵的時候,老闆就要開始向員工講透股權激勵知識、培養他們當家作主的意識、對他們做到坦誠相待、為他們樹立起美好的願景。以便於股權激勵導入後,能夠起到一鼓作氣的強大作用。

6. 股權分配不合理例子

現在股權激勵對大家來說已經不陌生了,從各個媒體上都能看到,很多老闆也開始關注,不少企業實施了股權激勵以後效果也不錯。作為一個有效的激勵方法,股權激勵開始走進更多人的視野並逐漸引發大家的思考,本文著重從人性的角度,從員工和老闆這兩個不同的群體來分析,以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股權激勵。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中國人大多有這樣一個心理:寧為雞頭不為鳳尾,所以員工是不願意一輩子給別人打工的,一旦有條件有機會,他一定會選擇為自己幹事情而拋棄老闆,那麼老闆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就是怎麼去激勵員工,既讓他為自己幹事情又不會拋棄老闆。通常,老闆會選擇給員工股份,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是比較有效的。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比如企業去挖人,一般會說:你在這里干多長時間都還只是個員工,你來我這里,我給你股份。這樣就很容易把人挖過來,從這個角度看,給股份是很容易引起共鳴的。有一次我和一個老闆聊天,他說他有一個員工很有潛力,是個人才,想讓他去當項目經理,但是這個員工更喜歡那種不用操心的工作狀態,說什麼也不幹,直到老闆給他說:「那我給你10個點的股份吧。」結果這個員工就非常痛快地答應了。這個小故事說明,每個人都喜歡給自己干,做自己的事,操心也願意,不是給自己干,還是不操心的好。

管理群體的變化
時間進入2015年,我們面對的管理群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80後、90後逐漸成為工作的新生代甚至主力軍,這個群體更加自主,更加個性,更加張揚,更加不服從傳統的管理,更不願意遵守過去層級式、教條式的管理,這個群體要求更多的是自主,是自我經營。現在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70後既願意上班又願意加班,80後只願意上班不願意加班,90後既不願意上班也不願意加班。這是一個社會現象,我們不需要去討論這個現象的對與錯、利與弊,因為無論如何這個社會將會是80後、90後的天下。我們沒有辦法來迴避這個群體,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根據這個群體的特性來考慮、設計我們的激勵模式,讓這群新生的力量發揮應有的作用。

關注未來的安全
對未來的安全的關注,也是中國人骨子裡普遍存在的特性之一,中國人不僅僅要求現在有豐厚的物質收入,更關注未來是不是有安全穩定的收益。雖然現在反腐敗打得官員官不聊生,公務員的收入也並不很高,但是報考公務員的人數並沒有下降,之所以會有這么多人熱衷於報考公務員,是因為他們看重的正是公務員未來的安全穩定。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有一種激勵方式能讓企業的員工對未來有一定的安全感,那麼這種激勵方式就會深受歡迎,具有絕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股權激勵就是這樣一種激勵方式。當一個員工對未來有了安全感,就不會錙銖必較,只顧眼前利益,而是會為了自己未來的安全主動去維護企業的安全和發展,所以給員工未來以安全感也是每一個老闆必須關注的事情。

尊重人力資本
歷史上晉商把股東分為兩類,一類是銀股股東,一類是身股股東。顧名思義,銀股股東就是貨幣資本的出資人,身股股東就是人力資本的出資人,有錢的人出錢占銀股,沒錢的人出人占身股,把人力資本和貨幣資本同等看待。現在幾百年過去了,我們沒有進步反倒退步了,我們只是把貨幣出資人當作股東,把人力資本的出資人僅僅當作一個打工的看待,從人性的角度上來說這是對人的不尊重,把錢看得比人更重,但是錢是死的,人是活的,人能成事也能壞事,我們現在給員工一定的股權包括股權激勵,其實是在拿人當人看,是把人的能力和貨幣當作同等資本去看待,這是回歸到人性的本質上,重新對人性的認識,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在一個企業里,老闆和員工一起努力,才能有預期的收益,老闆和員工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獨立存在,老闆搭建了平台給員工,員工的勞動成就了老闆的平台運轉,這樣的一種依存關系,利益應該如何分配才公平?老闆通常給員工分的僅僅是當年可分配的東西,主要是工資和獎金,而沒有分配的、結余的部分都是老闆的,包括未來投資的收益也都是老闆的,這些和員工是沒有關系的,未來溢價的部分也和員工沒有關系,多少年來,這種分配方式被廣泛認可,但是作為一個員工,把青春甚至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企業,而未來沒有分配的和未來的溢價卻都和自己沒有關系,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所以給員工一個未來,把未來沒有分配的和未來的溢價分一部分給員工,才是公平的,才能維護好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讓公司的平台運轉良性循環。

防止經理人的短期行為
老闆分給員工股份的背後,更有意義的是可以防止經理人的短期行為。作為企業的代理人,經理人的使命註定了他不會過多考慮企業的長遠利益,但是如果給了經理人股份,那麼他和老闆就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可以分的不僅是短期利益,還有長期利益,這就可以很好的防止經理人的短期行為。如果不能把經理人變成自己人,那麼經理人可能就會利用自己和老闆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利益不對稱、資源不對稱等各種的不對稱,採取短期行為達成自己的短期利益,卻傷害了企業和老闆的長期利益,然後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企業給老闆。而一旦經理人和老闆的利益是一致的,經理人就會以主人的心態安排企業的行為,避免短期行為,保證企業的良性運行,從而保護企業的資產,保護企業健康發展。

通常,員工和老闆這兩個不同的群體,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同,代表的利益不同,所以雖然同在一家企業,卻往往是對立的,各懷心思,而股權激勵可以改變這種對立的狀況,讓員工和老闆因為有了共同的利益而心向一處。這樣的結果緣自股權激勵符合了人性、尊重了人性,是必然的。

7. 怎樣應對股權激勵對員工積極性產生的負面影響

股權激勵對員工積極性的調動是不可否認的,但同時它也會不可避免產生天下一定的負面影響作用,需要我們想法消除它。

企業實行股權激勵,不但能對員工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而且對企業的發展也是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在實行股權激勵過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握,否則會弄巧成拙,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1.把股權激勵當做員工福利

股權激勵雖然可以提高員工福利待遇,但股權激勵並不是每一個人可以享受的福利,它應該是拉動企業績效的動力,應該是一種面向特定對象的l稀缺品。股權激勵不能採取撒胡椒面方式,應避免出現股權激勵大鍋飯和搭便車現象。
在股權激勵計劃中,激勵對象獲取股權的資格確認,激勵對象相應權利的行使條件等,都應該非常嚴格並予以量化。在確認股權激勵資格時,可從人力資本附加值、歷史貢獻、難以取代程度三個方面考慮;在界定行權條件時,對公司業績考核與激勵對象個人業績考核都應該從嚴考量,過寬的業績條件,不僅不利於調動員工積極性,還極易引起非股權激勵對象的非議。
2.高管坐享福利而損害投資者利益
有的企業對高權行權價格設計不合理、激勵標准與公司業績掛鉤不緊密、監督機制不嚴謹,甚至出現高管弄虛作假,造成公司業績年年增長的假象,推動股價上揚。這樣,不管企業實際業績如何,高管福利一樣照單全收。
3.風險考慮不足有的公司的股權激勵設計不合理,未考慮將來出現的各種風險,很可能會出現行權時股票價格跌破行權價而使股權激
勵變得毫無價值,使得激勵對象行權難。
有的公司對自身狀況和市場行情認識不夠深入,將行權的業績指標定得過高或者行權價格過低,以至於股權激勵演變為畫餅充飢,導致員工激勵對象缺乏熱情而成為雞肋。
4.業績指標過低導致出現激勵過度
也有的公司的業績考核指標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或者將本應起到監督作用的監事會人員作為激勵對象,導致股票價格激勵額度與業績的實際增長不相符,出現激勵過度,甚至出現部分高管自我獎勵、自發紅包的現象。

8. 怎樣解決股權激勵在我國企業實施所面臨的問題

目前股權激勵在國內越來越受到重視,不僅有理論上的探討,而且許多高科技企業、民營企業和一些國有控股企業等都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甚至有不少企業把它當作搞活企業的「靈丹妙葯」。那麼究竟如何認識股權激勵, 應該按照什麼原則來設計股權激勵?不同的股權激勵計劃的共同點和區別在哪裡,其內在機制和適用條件是什麼?如何有效運用股權激勵,防止走入股權激勵的誤區?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討論。
一、 股權激勵的原理
經理人和股東實際上是一個委託代理的關系,股東委託經理人經營管理資產。但事實上,在委託代理關系中,由於信息不對稱,股東和經理人之間的契約並不完全,需要依賴經理人的「道德自律」。股東和經理人追求的目標是不一致的,股東希望其持有的股權價值最大化,經理人則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股東和經理人之間存在「道德風險」,需要通過激勵和約束機制來引導和限制經理人行為。
在不同的激勵方式中,工資主要根據經理人的資歷條件和公司情況預先確定,在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因此與公司的業績的關系並不非常密切。獎金一般以財務指標的考核來確定經理人的收入,因此與公司的短期業績表現關系密切,但與公司的長期價值關系不明顯,經理人有可能為了短期的財務指標而犧牲公司的長期利益。但是從股東投資角度來說,他關心的是公司長期價值的增加。尤其是對於成長型的公司來說,經理人的價值更多地在於實現公司長期價值的增加,而不僅僅是短期財務指標的實現。
為了使經理人關心股東利益,需要使經理人和股東的利益追求盡可能趨於一致。對此,股權激勵是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通過使經理人在一定時期內持有股權,享受股權的增值收益,並在一定程度上承擔風險,可以使經理人在經營過程中更多地關心公司的長期價值。股權激勵對防止經理的短期行為,引導其長期行為具有較好的激勵和約束作用。
二、 股權激勵的不同類型
1.三種類型的劃分
按照基本權利義務關系的不同,股權激勵方式可分為三種類型:現股激勵、期股激勵、期權激勵。
現股激勵:通過公司獎勵或參照股權當前市場價值向經理人出售的方式,使經理人即時地直接獲得股權。同時規定經理人在一定時期內必須持有股票,不得出售。
期股激勵:公司和經理人約定在將來某一時期內以一定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股權,購股價格一般參照股權的當前價格確定。同時對經理人在購股後再出售股票的期限作出規定。
期權激勵:公司給予經理人在將來某一時期內以一定價格購買一定數量股權的權利,經理人到期可以行使或放棄這個權利,購股價格一般參照股權的當前價格確定。同時對經理人在購股後再出售股票的期限作出規定。
不同股權激勵模式的權利義務是不同的,在表1中對各個方面作了比較。三種激勵一般都能使經理人獲得股權的增值收益權,其中包括分紅收益、股權本身的增值。但是在持有風險、股票表決權、資金即期投入和享受貼息方面都有所不同,具體如下:
不同股權激勵類型的權利義務比較
增值收益權 持有風險 股權表決權 資金即期投入 享受貼息現股 期股 期權
l 現股和期股激勵都在預先購買了股權或確定了股權購買的協議,經理人一旦接受這種激勵方式,就必須購買股權,當股權貶值時,經理人需承擔相應的損失。因此,經理人持有現股或期股購買協議時,實際上是承擔了風險的。在期權激勵中,當股權貶值時,經理人可以放棄期權,從而避免承擔股權貶值的風險。
現股激勵中,由於股權已經發生了轉移,因此持有股權的經理人一般都具有股權相應的表決權。在期股和期權激勵中,在股權尚未發生轉移時,經理人一般不具有股權對應的表決權。 l 現股激勵中,不管是獎勵還是購買,經理人實際上都在即期投入了資金。(所謂的股權獎勵實際上以經理人的獎金的一部分購買了股權。)而期股和期權都是約定在將來的某一時期經理人投入資金。
在期股和期權激勵中,經理人在遠期支付購買股權的資金,但購買價格參照即期價格確定,同時從即期起就享受股權的增值收益權,因此,實際上相當於經理人獲得了購股資金的貼息優惠。
其他股權激勵方法,如股票增值收益權、崗位股、技術入股、管理入股等,由於其「享受股權增值收益,而不承擔購買風險」的特點,與期權激勵類似,具體的可根據其要求的權利義務不同分別歸入以上三種類型的股權激勵模式。
2.不同類型股權激勵的價值分析
不同的股權激勵方式對受激勵的經理人來說,權利義務不同,其價值也就不同。具體分析如圖1、圖2和圖3.
分析
現股激勵和期股激勵中有虧損區存在,即被激勵的經理人需要承擔虧損風險。而期權激勵中,不存在經理人承擔虧損風險的問題。
現股激勵和期股激勵的區別在於:在同樣條件下,期股激勵使經理人享受了貼息優惠,使其可能承擔的虧損減小,收益增大。
現股激勵的價值分析。OB0是經理人獲得股權時支付的價款,OB1是考慮資金成本後經理人的持股成本。A1C1是到期收益線,當到期股權價值(對應上市公司即為股票價格)大於OB1時,經理人開始獲益,小於OB1即為虧損。在公司破產或資不低債時,股權價值為0,經理人最大虧損為OA1= OB1,即為經理人的持股成本。
期股激勵的價值分析。由於遠期付款的約定,經理人獲得股權的實際持股成本為OB2,A2C2是到期收益線。根據支付協議的不同,OB2的大小在OB0和OB1之間,到期收益線A2C2在A0C0和A1C1之間移動。當到期股權價值(對應上市公司即為股票價格)大於OB2時,經理人開始獲益,小於OB2即為虧損。經理人最大虧損為OA2=OB2.由於貼息優惠的存在,OB2〈 OB1,即在同樣條件下,期股方案中經理人的損失要小於現股方案。是否享受貼息優惠是期股激勵和現股激勵的主要區別。
期權激勵的價值分析。OB0是經理人獲得股權需要支付的價款,B0C0是到期收益線,當到期股權價值(對應上市公司即為股票價格)大於OB0 時,經理人開始獲益,小於OB0經理人將放棄股權,因此其最大虧損為0.也就是說經理人不承擔股權貶值的虧損風險,這是期權激勵與現股激勵和期股激勵的主要區別。
3. 不同股權激勵的導向
從不同股權激勵的價值分析中可以看到,現股和期股激勵的基本特徵是「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即經理在獲得股權增值收益的同時,也承擔了股權貶值的風險,因此這種激勵方式將引導經理人努力工作,並以較為穩健的方式管理企業,避免過度的冒險。由於受經理人承擔風險能力和實際投資能力的限制,這種股權激勵形式下股權的數量不可能很大,相應地可能會影響激勵的效果。
期權激勵方式中,經理人不承擔風險,因此期權數量設計中不受其風險承擔能力的限制。通過增加期權的數量,可以產生很大的杠桿激勵作用。這種激勵方式將鼓勵經理人「創新和冒險」,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經理人過度冒險。
由於激勵特點的不同,不同股權激勵的適用場合也不同。企業規模大小、業務成長性高低、行業特點、環境不確定性大小、經理人作用大小、經理人自身特點的不同和公司對經理人的要求不同,都對是否適用股權激勵和適用何種股權激勵產生影響。
三、 股權激勵設計和實踐
1. 股權激勵的設計因素
在具體的股權激勵設計中,可以通過各個設計因素的調節,來組合不同效果的方案。這些設計因素可以歸納為六個方面,具體如圖4所示。
激勵對象:傳統的股權激勵對象一般以企業經營者(如CEO)為主,但是,由於股權激勵的良好效果,在國外股權激勵的范圍正在擴大,其中包括普通雇員的持股計劃、以股票支付董事報酬、以股票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報酬等。國內企業的主要激勵對象是董事長、總經理等,一些企業也有員工持股會,但這種員工持股更多地帶有福利性質。
購股規定:即對經理人購買股權的相關規定,包括購買價格、期限、數量及是否允許放棄購股等。上市公司的購股價格一般參照簽約當時的股票市場價格確定,其他公司的購股價格則參照當時股權價值確定。購股期限包括即期和遠期。購股數量的大小影響股權激勵的力度,一般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l 售股規定:即對經理人出售股權的相關規定,包括出售價格、數量、期限的規定。出售價格按出售日的股權市場價值確定,其中上市公司參照股票的市場價格,其他公司則一般根據預先確定的方法計算出售價格。為了使經理人更多地關心股東的長期利益,一般規定經理人在一定的期限後方可出售其持有股票,並對出售數量作出限制。大部分公司允許經理人在離任後繼續持有公司的股權。國內企業一般要求在經理人任期結束一定時間後,方可出售股權,一些企業則要求經理人分期出售。 l 權利義務:股權激勵中,需要對經理人是否享有分紅收益權、股票表決權和如何承擔股權貶值風險等權利義務作出規定。不同的規定對應的激勵效果是不同的。
股權管理:包括管理方式、股權獲得原因和股權激勵占總收入的比例等。比如在期權激勵中,國外一般規定期權一旦發出,即為持有人完全所有,公司或股東不會因為持有人的重大錯誤、違法違規行為而作出任何扣罰;國內的一些地方的規定中,則認為企業經營者經營不力或弄虛作假時,公司的股東大會或主管部門可以對其所持期權作扣減處罰。股權獲得來源包括經理人購買、獎勵獲得、技術入股、管理入股、崗位持股等方式,公司給予經理人的股權激勵一般是從經理人的薪金收入的一部分轉化而來。股權激勵在經理人的總收入中占的比例不同,其激勵的效果也不同。 l 操作方式:包括是否發生股權的實際轉讓關系、股票來源等。一些情況下為了迴避法律障礙或其他操作上的原因,在股權激勵中,實際上不發生股權的實際轉讓關系,一般稱之為虛擬股權激勵。在激勵股權的來源方面,有股票回購、增發新股、庫存股票等,具體的運用與證券法規和稅法有關。
2. 目前國內採用的主要股權激勵方式及特點
到目前為止,上海、武漢、北京等地政府有關部門和國資管理機構都出台了關於股權激勵的規定③,這些規定主要面向國有控股、國有獨資企業,涉及行業包括紡織、冶金、電子、商業、房地產等,具體有以下特點:
激勵對象:一般為總經理、董事長,
購股規定:一般按任期初凈資產或股票價格確定購股價格,分期購股,經營者不得放棄購股。購股資金來源於經營者的獎勵收入和個人資金的投入,股權數量不大。
售股規定:上海規定在任期末經營者可按每股凈資產或股票價格(上市公司)出售所持有股權,也可繼續持有。北京規定按經營者可在任期滿後2年按評估的每股凈資產出售股權,也可保留適當比例的股權。武漢規定經營者在分期購得股權後,即獲得完全的所有權,其出售股票主要受國家有關證券法規的限制。
權利義務:在期股到期購買前,經營者一般只享有分紅收益權,沒有表決權。經營者同時承擔股權貶值的虧損風險。
股權管理:各地都對經營者有過失行為時的股權獲得作出懲罰性限制。 l 操作方式:在操作中一般都發生實際的股權轉讓關系。股票來源包括從二級市場中購買、大股東提供等,各地還要求企業在實行股權激勵時首先進行改制,國企經理必須競爭上崗等。
從以上的特點看,各地實施的股權激勵實質上是期股激勵,並對期股的出售和獲得資格等作了較為嚴格的規定,各地在股權激勵的嘗試方面態度比較謹慎。但是,由於各種條件的制約,一些地方的期股激勵並不順利,近日北京市一些企業退出期股激勵試點,經營者寧拿年薪不要期股④。實際上也說明股權激勵並不是一廂情願就能實施的事情,這種激勵方式必須根據企業狀況、環境和業務特點等具體而定。
3. 高科技企業和紅籌股公司的期權激勵
一些高科技企業和紅籌股公司則是按照國際慣例制定了期權激勵計劃,這些做法可以為國內其他企業借鑒。香港聯想公司在1998年9月授予6位執行董事 820萬股認股期權,方正(香港)公司也在1998年授予6位董事5700萬公司普通股認股股權,其他如上海實業、北京控股等都制定了認股期權計劃。⑤
四、 股權激勵與經理人市場
股權激勵手段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與經理人市場的建立健全,只有在合適的條件下,股權激勵才能發揮其引導經理人長期行為的積極作用。經理人的行為是否符合股東的長期利益,除了其內在的利益驅動以外,同時受到各種外在機制的影響,經理人的行為最終是其內在利益驅動和外在影響的平衡結果。股權激勵只是各種外在因素的一部分,它的適用需要有各種機制環境的支持,這些機制可以歸納為市場選擇機制、市場評價機制、控制約束機制、綜合激勵機制和政府提供的政策法律環境,具體如圖5所示。
1.市場選擇機制:
充分的市場選擇機制可以保證經理人的素質,並對經理人行為產生長期的約束引導作用。以行政任命或其他非市場選擇的方法確定的經理人,很難與股東的長期利益保持一致,很難使激勵約束機制發揮作用。對這樣的經理人提供股權激勵是沒有依據的,也不符合股東的利益。職業經理市場提供了很好的市場選擇機制,良好的市場競爭狀態將淘汰不合格的經理人,在這種機制下經理人的價值是市場確定的,經理人在經營過程中會考慮自身在經理市場中的價值定位而避免採取投機、偷懶等行為。在這種環境下股權激勵才可能是經濟和有效的。
2. 市場評價機制:
沒有客觀有效的市場評價,很難對公司的價值和經理人的業績作出合理評價。在市場過度操縱、政府的過多干預和社會審計體系不能保證客觀公正的情況下,資本市場是缺乏效率的,很難通過股價來確定公司的長期價值,也就很難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來評價和激勵經理人。沒有合理公正的市場評價機制,經理人的市場選擇和激勵約束就無從談起。股權激勵作為一種激勵手段當然也就不可能發揮作用。 3. 控制約束機制:
控制約束機制是對經理人行為的限制,包括法律法規政策、公司規定、公司控制管理系統。良好的控制約束機制,能防止經理人的不利於公司的行為,保證公司的健康發展。約束機制的作用是激勵機制無法替代的。國內一些國有企業經營者的問題,不僅僅是激勵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約束的問題,加強法人治理結構的建設將有助於提高約束機制的效率。
4. 綜合激勵機制:
綜合激勵機制是通過綜合的手段對經理人行為進行引導,具體包括工資、獎金、股權激勵、晉升、培訓、福利、良好工作環境等。不同的激勵方式其激勵導向和效果是不同的,不同的企業、不同的經理人、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業務對應的最佳激勵方法也是不同的。公司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設計激勵組合。其中股權激勵的形式、大小均取決於關於激勵成本和收益的綜合考慮。
5. 政策環境:
政府有義務通過法律法規、管理制度等形式為各項機制的形成和強化提供政策支持,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不合適的政策將妨礙各種機制發揮作用。目前國內的股權激勵中,在操作方面主要面臨股票來源、股票出售途徑等具體的法律適用問題,在市場環境方面,政府也需要通過加強資本市場監管、消除不合理的壟斷保護、政企分開、改革經營者任用方式等手段來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五、 關於股權激勵的幾點討論
1. 股權激勵並不能使經理人和股東的利益完全一致。
公司股價與公司長期價值並不一定完全一致,兩者的相關性取決於市場的有效程度。而在股權激勵中,經理人關心的是其股票出售的價格而不是公司長期價值本身。由於激勵成本的限制和經理人投資能力的限制,經理人持有股份的數量是有限的,經理人持股時間也是有限的,這些都制約了股權激勵的效果。股權激勵中,經理人的收入與股權的價值變動有關,但是股權價值的變動不僅僅取決於經理人本身努力,同時還受到經濟景氣、行業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國外已經有人對經理人因經濟景氣而獲得的巨額股權增值收益提出質疑。
2. 過小的持股數量起不到激勵效果。
有人對滬深兩地上市公司作了實證分析⑥,發現中國上市公司的經營者持股占總股本的比例普遍偏低,並且經理的持股情況與公司業績並不存在明顯的相關性,從而認為過低的持股比例並不具有激勵作用。但是如確定合適的持股數量,一種觀點是提高經理人持股占總股本的比例。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由於目前國內企業經理人的風險承擔能力和投資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大量購股,從激勵成本考慮,也不可能給予過多的獎勵股份。而期權激勵不需要經理人承擔風險,所以相對來說,可以通過提高期權數量使經營者的利益與公司價值增加更多地結合起來。另一種觀點認為,經理人持股不在於占總股本的比例大小,也不在於持股多少,關鍵在於經理人在公司的投資占其自身總收入和自身總財產的比例,但實際上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經理人不會願意接受過多的風險,而且即使經理人將其有限的資產投入企業,由於其持有股份在公司總股本所佔的比例極小,使得公司的收益損失落實到經理人的份額很小,過小的影響當然也就不可能具有足夠的激勵作用。 3. 政企不分的情況下不宜實行股權激勵。
政企不分的情況下很難界定經理人的績效。當政企不分有利於企業時,經理人獲得股權增值收益是不合理的,對公司股東和其他員工也是不公平的;當政企不分不利於企業時,經理人當然也就不會願意承擔股權貶值的風險。
4. 股權激勵並沒有解決經理人的選擇機制問題 目前一些國企的問題不是單純的激勵機制的問題,而是經理人本身就不合適。對不合適的經理實施股權激勵是沒有意義的。經理人的選擇要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經理人市場的建立健全是真正解決經理人選擇機制的關鍵。
5. 經營者持股不能解決經營者拿「黑錢」的問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矛盾。
對於拿「黑錢」的經營者來說,「黑錢」收入是百分之百,而公司損失落到他頭上是千分之幾,甚至萬分之幾。只要沒有足夠的管理約束機制情況下,簡單的股權激勵並不能解決「黑錢」問題。目前有些地方在討論關於國企經營者與其他企業經營者的收入差距問題(包括在討論「59歲現象」)時,常常強調的是國企經營者收入過低的問題。然而卻忽略了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些國企經營者很多本身就是行政任命出來的,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他所在企業的業績很大程度上也是靠政府扶植出來的,在這種情況下,國企經營者的身價是不可能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理人的身價進行比較的。實際上很多國企經營者的腐敗不僅僅是激勵機制的問題,更大程度上是一個約束機制的問題。在所有者主體不明確、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政企不分的情況下,國企經營者的約束機制是非常薄弱的。簡單的給予這些經營者股權激勵,不僅不能引導經營者的長期行為,而且在管理機制不完善的條件下,有可能變成一種不平等的福利,甚至演化成一種新的腐敗。
6. 政府的作用
股權激勵本質上是企業所有者與經理人的市場交換關系,政府的作用在於提供建立健全經理人市場的政策法律環境,而不是具體規定激勵條款。各個企業的情況不同,政府「一刀切」的規定,將破壞股權激勵的使用效果。
7. 股權激勵並不只適用於企業經營者。
在市場激烈競爭和企業面臨復雜經營環境時,除了企業經營者,同樣需要其他員工的積極努力,股權激勵同樣適合於普通員工。國外很多公司已經實施了雇員持股計劃(ESOP)。
8. 股權激勵是有成本的,而並不是「公司請客,市場買單」。
公司給予經理人的期權、遠期貼息或股票增值收益權都是有成本的,公司在設計股權激勵方案時必須考慮投入產出的平衡和公司內不同成員的利益平衡。
六、 小結
股權激勵有利於引導經理人的長期行為。按照基本的權利義務關系不同,股權激勵可以分為現股、期股、期權三種類型,不同的類型對經理人的權利義務要求不同,其激勵指向也不同。在具體的股權激勵設計中,可以通過六個方面因素的調節來組合不同效果的激勵方案。
股權激勵的適用是有條件的,應該把股權激勵作為引導經理人行為的手段來使用,要根據公司的不同情況來設計激勵組合,提高激勵效率,同時不能忽視約束的作用,不能把激勵手段當作約束手段來使用。股權激勵的效率同時受到資本市場、經理市場和其他經營環境的影響,在條件不適合的情況下,股權激勵將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在於創造一個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環境,塑造一個良好的經理人市場。
隨著國內各種要素市場的不斷成熟和企業經營環境的不斷改善,股權激勵將越來越發揮出獨特的作用。
參考文獻:
① 股權激勵走近上市公司。 朗朗。 上海證券報 99.8.17
② 國企高層經理人員激勵約束機制的調查。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激勵約束機制課題組。 經濟管理 99.10
③ 地方政府對管理人員採取的股權激勵措施。 葛洪偉等。 上市公司99.11
④ 寧拿年薪 不要期股。 鍾京 都市快報 2000.1.21
⑤ 聚焦股票期權。 王站強 邵文海。 上海證券報 99.8.5
激勵機制與公司績效 —— 一項實證研究。 李增泉。 上市公司99.10

熱點內容
支付寶晨星五星的純債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1-23 08:01:32 瀏覽:863
怎麼看股市的資金流向趨勢表 發布:2025-01-23 07:32:12 瀏覽:160
餐廳如何管理財產 發布:2025-01-23 07:27:46 瀏覽:532
股市金手指形態能漲多少 發布:2025-01-23 07:27:43 瀏覽:131
微信裡面怎麼樣買基金 發布:2025-01-23 07:27:10 瀏覽:458
股票交易那個費用低 發布:2025-01-23 07:11:55 瀏覽:288
同花順股票軟體流量 發布:2025-01-23 07:07:44 瀏覽:272
錢龍股票軟體如何 發布:2025-01-23 07:02:38 瀏覽:584
股市大牛怎麼打 發布:2025-01-23 06:56:23 瀏覽:490
貨幣綠黃粉線代表什麼 發布:2025-01-23 06:56:10 瀏覽: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