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期貨為什麼不願意和別人交流

期貨為什麼不願意和別人交流

發布時間: 2023-08-29 18:25:14

1. 期貨為什麼風險大

一、市場風險,當某一股指期貨合約行情出現連續漲停板或跌停板,如果期貨公司不能及時斬倉,滿倉操作的虧損一方難以退出,爆倉風險加大。一旦出現爆倉,客戶往往一走了之而由期貨公司先行承擔經濟損失。這一風險是期貨公司最主要同時也最難解決的風險。
二、操作風險,這類風險包括:下單員報錯、敲錯客戶指令,造成風險損失;結算系統及電腦運行系統出現差錯,造成風險損失;沒有嚴格按照有關規章制度操作,缺乏監督或制約,造成風險損失等。
三、流動性風險,期貨公司不能如期滿足客戶提取股指期貨期貨交易保證金或不能如期償還流動負債而導致的財務風險。

2. 為什麼股票和期貨自由交流的平台甚少

從性質上講,股票期貨和股指期貨有密切的聯系,因為歸根到底兩類產品都是從股票現貨衍生出來的金融產品(股票類衍生產品還包括股票選擇權、股指期權等),兩者都和股票現貨市場有著密切的關系。股票期貨的價格和單只股票現貨的價格有互動關系;而股票指數是由成份股的報告期股價與基期股價相比較得到的,因此股指期貨的價格是和這些單只成份股股價的總體表現有互動關系。 此外在合約條款上,也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如合約月份、到期日、結算價和交割價的計算方法等。在功能上,股票期貨和股指期貨都是期貨的一種,因此具有期貨的一般功能,如套期保值、價格發現,可以用來對沖現貨股票的風險、投機、套利、資產配置等。但具體操作場合有所不同。 股票期貨和股指期貨在部分合約條款上有明顯區別:從兩種期貨所對沖的風險性質來說,股指期貨是對沖股票的系統風險,股票期貨則是對沖單只股票的總體風險,包括系統風險和與個股相關的非系統風險。 從兩種期貨的應用場合來說,股指期貨對於被動式指數化投資來說對沖效果較好,而股票期貨對於通過選擇股票希望跑贏大市的主動式投資對沖效果更好。 從兩種期貨市場的發展程度來看,股指期貨誕生於80年代初,在各主要金融市場交易都很活躍;股票期貨則由於美國監管機構的管轄權沖突一直難於在美國問世,受其影響,西歐、日本等主流金融市場在2001年以前基本沒有股票期貨交易,只有北歐、南歐和東歐以及香港地區、澳大利亞等一些市場有交易,且流動性無法和股指期貨相比。股票期貨它需要融資融券業務的配合同時股票期貨引入的交易機制上和股票指數期貨等很相近。

3. 老公迷上了期貨,一天到晚也不和我說話,夫妻生活也幾乎中斷了。

跟他一起研究,在交易時間,非交易時間一起休息
我是搞期貨的,我知道它的魅力和邪惡之處。
跟你老公一起研究吧,不然他賠錢了更想賺回來,賺錢了想賺更多,所以他不會容易退出的。
你不要發表看法,陪著他看,讓他給你講講行情,他也是愛你的,只是一時迷戀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如果沒有其他強硬的解決方法,就試試這個吧。

4. 為什麼老交易員都不願意談論技術指標也不願意討論行情

有句話叫:「咬人的狗不叫,會叫的狗不咬人」呵呵,好像這個比喻不太妥當,

應該說:「快劍殺人不見血,濺血的是鈍劍!」才對

作為初入市場交易者的我們總是會去談論交易指標和技術,以為能在其中找到所謂的「捷徑」和「聖杯」,但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我們會發現,換來換去,交易指標和技術都是差不多的

可能只是短線和長線的差別,或者說適用於各個交易周期的差別,當然有些指標只適用於某些品種,而某個指標可能只適用於極個別的品種,這就是其中的區別

前期過於迷信技術指標我們只會不斷的止損和試倉,最後當我們的賬戶資金快要接近於零的時候,才會醒悟:是不是這些指標跟本沒有用,亦或者說我們為了測試自己指標的准確度來頻繁的開平倉,賬戶已經回撤到了我們能夠忍受的極限,但往往為時已晚

交易者們往往只有在最痛苦的時候才會領悟到一些道理!

跟別人討論行情和交換情報無疑是你的交易生涯中最差的方法了。

我清晰的記得利弗莫爾在大作手中的一章中,就是講相信別人所說的情報不如相信自己,因為他在別人所謂准確的市場情報亦或者所謂的內幕消息中誤信了別人的情報,導致自己重大的虧損,而自己原先判斷的市場方向是正確的,正是因為自己的 不堅定 和 猶豫不決 使得自己再度遭到重創

其實跟別人討論行情還有個最壞處的地方,就是一旦對方教給你或者預判的行情方向是正確的,你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迷信他的指令,不管說的到底有沒有根據和道理,而把自己原先僅有的能夠客觀分析市場和行情的能力都統統拋在腦後,置之不理

可能直到你徹底的栽進其中,才會發現這種事是不可信和不靠譜的,才會想要抽離出來

這也正是很多交易者虧損的原因之一,尋找期貨市場上的 燈塔 和 領路人 ,他們把某個人在心目中偶像化,盲目的認為他們說的都是對的,自己只要言聽計從就可以了,但他們沒想過可能這些人都只是 騙子 或者 美化的很好的神棍 而已,能夠做到自己穩定盈利的寥寥無幾,更不用說是來指導別人交易了

老肖做交易十幾年,從來不會去跟別人溝通行情和互通情報,我身邊做期貨的朋友大多數都知道我的性格,所以我們可能只是會聊一些基礎性或者關於基本面的話題,至於技術方面我很少跟人談及,更不用說自己核心賺錢的交易理念了

所以無論是做股票也好,做期貨也好,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和邏輯,不能人雲亦雲的盲目跟單操作,否則釀成大禍之後想要補救,往往已經是末日狂花。

不算老交易員,但也入行快四五年了~

說說我的經歷吧,一開始,入迷狀態,瘋狂看書,瀏覽網頁論壇等等,學習交易理論以及指標什麼的~經常以為自己找到了聖杯……結果都是空歡喜一場。經常和別人討論行情,各個群里爭得面紅耳赤……

目前狀態,已經從指標、形態過渡到裸K,基本達到穩定狀態。目前基本不看什麼交易群,也不和別人討論行情怎麼樣~因為這些對於中後期沒有任何意義。但有時候還是會和一些朋友說一說宏觀上的消息自己生活中的哲理和想法。

有人說是因為那些指標簡單,有延遲,所以老交易員不用也不去討論。其實這是個誤區,指標不是沒用,是看不同的人用~那些看上去滿屏幕都是指標的,看上去很專業的指標的,實際上都是一些剛入門的找存在感而已……由簡入繁,再由繁入簡,方是大道。就好比簡單的均線,老手照樣用的順風順水~雖然我自己是裸K交易,但我一直不反對指標交易~因為這就是工具而已,刀可以殺人,弓箭可以殺人,拳頭可以殺人……你因為自己技術不行,用刀傷了自己,卻要說刀不行?

交易本就是一場修行,哪有那麼簡單的事,把心靜下來,再去慢慢進步。

老交易員並不都是不願意談論技術指標的。有一部分老交易員也是很重視技術指標的。談不談技術指標,主要看他的交易模式是什麼樣的。如果他們的交易模式是量化交易或趨勢交易,那麼他們必然離不開技術指標和數據模型。

當然了,還有很多老交易員是不談不看技術指標的。其中最主要的一類人是搞長線,做價值投資的人。這樣的人最信的是財務報表和經濟數據等,他們對技術指標是嗤之以鼻的。他們更不願意討論行情,因為他們認為行情是不可預測的。他們認為討論行情就是在胡猜亂蒙,簡直就是浪費生命。總體而言這樣的老交易員認為行情是隨機的沒有規律循的。他們認為價值才是穿越牛熊的唯一利器。

指標的定義是什麼?經過量化和標准化的交易指示器。形態,K線,成交量等等都屬於指標范疇。非指標交易比如深度交易法,價格頻率交易法。現在的市場參與者,再牛逼的交易員你也得看指標,包括索羅斯。十多年前我看了索羅斯的首席操盤手尼德霍夫寫的自傳,其中有一段序述了他跟索羅斯根據一個指標的提示,選擇大規模進場的時機。國內很多所謂的交易大咖和所謂的交易高手之所以不提指標,只是為了顯示自己超凡脫俗,而大談基本面可以顯的自己很有學問,很高大上。其實私底下都會時不時的用指標過濾或驗證一下交易信號,給自己多找個進場理由和信心。那些動不動說自己只用裸K或只用基本面的大都是些裝逼犯或者賠錢貨。。。。LZ做職業外盤20年,見過無數職業交易員,操盤手,尤其是歐美的交易員,還真沒見過單純只用裸K,或只用波浪,或只用基本面就能二十多年活到現在,賺到現在的高手。我肚子餓了,你會知道嗎?同理,巴菲特做股票看不看圖表,看不看指標,他會跟你說嗎?而索羅斯做交易看指標,這是不爭的事實,依據就是他聘用的首席操盤手寫的自傳。。。。。。做股票的,尤其是那些炒A股的就別在我這留言了,謝謝。

美國傳奇的短線之王李弗摩爾幾乎終身不和人談股票。

我接觸股票二十年了,經歷和見證了太多的好或者壞,現在也基本不和人聊股票。

不是我水平有多高,只是經歷多了,就漠然了。就像醫生,看多了生離死別,再也難以動容。

去年上半年的時候,我和一個朋友說,今年會有股災,被他懟了一句,滬指都3000多了,你和我說股災。我馬上就閉嘴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路徑依賴,有什麼可說的呢。

我曾經做過三年銷售,回家基本都不想說話,因為上班時和客戶說了太多的話了。

那些股票老交易員們,大腦整天圍著股市在轉,你讓他在工作之外再去聊這個,除非必要,幾乎沒有人願意聊這個。

哈哈!我知道!老交易員不談技術分析的原因。

第一,裝B。裝價值投資者嘛!

技術分析是投機是短線,基本分析是價值是長線。其實在美國,高頻量化交易佔比已經在80%以上,都是使用技術分析的原理,一個公司今天和昨天基本面沒有什麼區別,但是,股價在變動,只有技術分析才能解釋短線的波動。

我去很多陽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調研,他們大部分都標榜自己是價值投資,其實很多都是做短線的。徐翔是價值投資嗎?不是,別人照樣做的很成功。

國內現在的投機觀,還沒有轉變過來。

第二,概率。技術分析是概率,沒有百分百成功,不懂的人,你很難和他交流。比如說,我上周五,通過短線分析,得出結論,空倉比滿倉有利,不是百分之百對的,你非要和別人交流,拉住別人不準買,周一突破上去了,別人罵死你。51%的勝率,雖然就能打造出金碧輝煌的澳門,但是,你能引導一個迷茫的賭徒嗎?

懂的人,即便是看法完全相反,都不會影響在市場上贏利,交流也不會改變各自的看法。很難理解吧,比如,上周五,我看空、我另一個朋友看多,我放空了贏利了,他肯定要等市場突破阻力位才進場,沒有突破阻力位,他沒有買進,沒有損失。交流半天,浪費時間,不如一起出去浪。

第三,你沒有掌握市場的真諦,交流會誤導別人走向失敗。你掌握了市場真諦,又有什麼交流的意義呢?

所以。。。。解釋。。。。清楚了不!

老規矩無論解什麼題,都得對問題的關鍵詞有明確的定義,這個題的關鍵詞是老交易員和技術指標。

先說交易員,交易員就是在投資機構的下單人員,只負責執行基金經理或者主操盤手的交易指令。在15年之前很多機構都會聘用大量的交易員,因為機構資本交易的資金數量和頻率相當高,不是一個人能幹完的活。當然現在很多機構很少用交易員了,因為現在的自動化交易一個電腦可以同時控制幾百個賬戶,設定好交易指令後,導入電腦,電腦會自動執行交易指令。

技術指標無非就是根據價格和成交數量衍生的便於投資人分析價格未來波動方向的工具。嚴格來說,K線和成交量也算是技術指標的一種。

先說機構資本本來就不看所謂的指標,因為機構資本是價格波動的引領者,是引領指標波動的。再說老交易員只有執行交易指令的許可權,而沒有交易決策的許可權,而基金經理也不會跟交易員解釋為什麼會發出某種交易指令的原因,所以交易員乾的時間長了頂多了解點基金經理或者操盤手的交易交易邏輯,但也不一定能得其解。

一個不看指標交易的人怎麼可能跟你聊指標呢?一個不做分析,只執行交易指令的人怎麼跟你聊行情的觀點呢?

你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你以為交易員都是很厲害的角色,但實際交易員只是一個交易指令的執行者 。

老交易員不願意談論技術指標很簡單,因為老交易員已近很成熟了,所謂的技術指標在他們眼中早就失去了意義,行情對於他們來說也無太大的作用。

可能你不懂上面這句話的意思,我舉個例子:你三歲的時候可能對積木感興趣,你五歲的時候可能對電動遙控 汽車 感興趣,你十歲的時候可能開始喜歡玩電腦 游戲 ,你二十歲的時候可能不再喜歡玩單機 游戲 ,你三十歲的時候可能對玩具都沒什麼興趣,你現在60了,你對積木感興趣嗎?層次的問題。

等你有自己的盈利模式了,你會發現技術指標沒啥用,因為技術指標都是「量價時空」演變而來,你一看量價就明白了。至於行情,有啥意識呢?你開車出門,看的是紅綠燈,你管交通是否擁擠,你管天氣如何,對嗎?

這就是老交易員都不願意談論技術指標,也不願意討論行情的原因!歡迎大家加關注,

股市上的指標,各種線,有用嗎?當然有用!但是是起關鍵性作用嗎?負責任的告訴你,不是!作為一個老骨頭,經歷過六千多點跌到一千多點,當時的技術性指標是那麼的漂亮,所有的該死的線都指向一個方向,奔著一萬點過去!當時所有的專家,所有的 財經 節目,都是一片向紅,歡呼著大盤要上一萬點!結果應聲而下毫無徵兆!你們說在這樣的情況下,什麼樣的指標,什麼樣的技術有用?在那個信息沒現在這么發達的時候,連賣菜大媽都炒股了,最後是死傷一大片,甚至有人直接從證券公司大樓跳了下去,我相信一些和我一樣的老骨頭肯定都見過的!在當時可以說在身邊除了一些比我們還老的老骨頭有逃了一些出來,幾乎像我這樣的80後幾乎全軍覆沒了,都被當菲菜一樣無情的割了!時過境遷,90後長大了,離上次正好第十一年!恭喜新的一批菲菜入市!放心!一定又會牛市一下的,不然無法吸引新的90後菲菜進來!奉勸一下新菲菜們,且炒且珍惜吧!多向你身邊的老骨頭請教請教,心存敬畏,不要太自信!

前後面對交易市場近15年,也閱讀了很多相關書籍,理解了各種指標及理論,但是在13年的時候我發現所謂的蠟燭圖或者各種指標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交易最核心的是價格交易。就像我們做實體生意一樣的道理,不能看別人做這門生意賺錢,你去做也會賺錢,其實,不是的,隔行如隔山,如果你沒有讀到行業的真諦是賺不到錢的,同樣,交易上也一樣,每天的價格要親自去手匯,才能真正理解每個盤點的重要性,因為不管什麼指標都是以價格本身進行廷伸的,說白了就是把簡單問題復雜化,猶如 社會 上那些講營銷、講管理的用各種言辭去修辭本身的論點,其實真正讓這些人去做生意,他做不來的。以前我剛認識那些指標、理論時,非常強烈去找別人討論,但當真正去明白交易本身時,會發現不知從何論起,我是一個交易市場與實體經濟來來往往的路人,我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復雜的簡單化。希望有同感的

5. 玩期貨的人是不是看不上玩股票的人為什麼呢

玩期貨的人不是看不上玩股票的人,這兩種都是一種投資,誰也不要嫌棄誰,但在現實生活中,是有很多玩期貨的人看不上玩股票的人的。這是因為期貨的風險性更大,更加難以掌控,所以他就會覺得玩股票的人都是小兒科。但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

不論是期貨還是股票,都是看運氣的,所以還是不要互相瞧不起了,還是那句話,誰也不要嫌棄誰,只要你能掙錢,無論通過什麼投資工具都是次要的。投資是有風險的,我們要謹慎。不要盲目跟風,否則一定會後悔的。

6. 期貨交流的意義何在

每天你都看到各種各樣的報告,行情分析,每天你都看著各種各樣的群聊天,每天你都看著各種各樣的交易雞湯,每天你都看著各種各樣的會議紀要。

經常你都看著各種各樣的交易書籍,和作者做心靈的溝通交流;經常你會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各種各樣的培訓。

這種種的交流,在你看來意義何在呢?下面先看下網上上的一些回答。

回答一

我認識的做期貨穩定掙錢的人沒一個人在現實中願意與人交流(確切的說是不愛與菜鳥交流,彼此間的交流也是點到為止)。

在我是一個菜鳥的時候是特別愛交流的人,以為高手們都瞧不起新手,很孤傲。

在我開始掙錢以後,我發現我也不愛與人交流了,尤其是現實中。可是我瞧不起新手嗎?不會,因為我也是一路摸爬滾打的。我孤傲嗎?也不是。是因為,我說的話菜鳥聽不懂,就像當初我也不懂一些金玉良言一樣,因為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去思考。正確交易結論性的東西隨處可見,可是如果想不通想不透就無法轉化為實踐,沒有正確的實踐就沒有利潤。

回到這個問題上,期貨交流的意義在於引發思考。

如果現實生活中遇到了高手有耐心願意開口,就要謙卑地多問多想。但是作為一個菜鳥,現實中遇到高手的概率非常非常低,你們遇到的大部分滔滔不絕的人都是老菜鳥而已。 所以真正有效率的交流是去讀書和看帖子,讀好書,去發掘帖,真的有高手願意寫帖子的,因為人都有交流的慾望。寫帖子的好處就是可以不爭吵,可以不理人只發表觀點,現實中就沒那麼自在了。

有些人說讀書沒用,書都是騙人的,這么講的十有八九是讀不懂書的,例外的是天才。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難道你真的以為那些在市場上盈利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世界級交易員說的話,寫的東西是為了忽悠你嗎? 集畢生功力寫出來的話,你想一遍就徹底讀懂背後的含義這可能么?想不思考只看字面意思就理解市場,這可能么?

交易之所以引起如此多的爭議,爭吵甚至攻擊和謾罵都是因為它不是科學,沒有絕對的正確,只有相對的真理。 你所有的交流,閱讀和思考都是為了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邏輯和市場觀念從而得到自己的交易策略,去打敗大多數的其它參與者賺取利潤。

有幾位朋友請求薦書,薦帖子。對不起各位,請自己去讀,去找。我不能代替你們做這個事情,並無益處。閱讀尋找分辨本身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比如我讀了50本,經典的有5本,本身我有自己狹隘的地方,也許只是這幾本書的敘事方式和表達方式更適合我,其它的45本不可能全無可取之處,另外,我在這5本里得到的和感悟到的最多,是因為我讀過了50本才能吸取裡面的能為我所用的東西。現在我直接給你這5本,可能只會讓你變得狹隘。帖子更是一樣,只有看的夠多,你的分辨力才越來越強,才能思考出屬於自己的認識。

回答二

嘗試跟不同的人交流過。現在的感受是:

一、從道的層面來說,期貨盈利必須要做到的幾點其實無數書上都寫過了,倉位控制,風險收益比,資金曲線等等。悟性高的看了就懂了,悟性一般的實戰體會過也懂了,悟性差的可能一輩子懂不了。這個層次上高手不需要交流,對關系一般的新手也懶得講太多,麻煩。

二、術的層面。期貨市場掙錢之術很多,能夠掙錢的高手,都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術的。但是這個就像武林門派,我學一陽指的跟你九陰真經的交流啥啊,我還怕交流多了走火入魔呢。所以交流也少。

三、真正宗師級,不滿足於只會一兩條術,對市場有深刻理解能夠融合各派武功的,一般人碰不到。

四、期貨市場能笑到最後的人太少了,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方法就是金手指,做的越久越是如履薄冰,本著對新人負責的態度,還是推薦一些經典書籍比較靠譜。

答案三

期貨交流的意義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就跟倆練剛開始練武的孩子在大樹下互相吹捧自己師傅多牛逼一個樣……練武的目的是要能打!你要說我就是強身健體那我也沒轍。那在期貨最終極的目的是要掙錢!管你是套保還是投機還是套利,你要確保一場惡戰下來自己不但能夠保存自己,還能對敵有效殺傷,最後打掃戰場功成身退。

說了一堆沒用的,最後期貨交流可有可無,如果非要給交流加上一個目的,你要在溝通中不斷思索到底期貨的本質是什麼?你對這個的定性直接決定了你之後所做的一系列的動作。比如我對於期貨本質的定義就是概率游戲,我後續一切圍繞概率來做文章。

另外,倆臭氣簍子下棋永遠下不成國手,而高手不願意溝通是因為你的的確確是在浪費他人的時間,因為別人關注「道」的層面而你關注「術」的層面,或者你以為你在關注「道」其實你走錯了路……

答案四

對於交易而言,沒有所謂的討論和集體決策,任何時候,超過兩個人以上的盤面討論,就會干擾你的交易系統,造成操作邏輯混亂,對我而言百發百中。

水平相當的人,交流不用長篇大論,一句兩句切中要害,後面的事情不說也知道怎麼做。

水平不對等,談不上交流。只不過是一顆對未知恐懼和焦慮的心,來向你尋求安慰罷了。當你耐心的擺事實講道理時,他的耳朵永遠只能聽到對他有利的信息。就像手拿多倉,永遠忽略空頭信號一般。甚至,當你看到一幫人都處於這種狀態時,你只會覺得面前是一幫瘋子,警告自己遠離他們。

交易者最看重的,是無數次在金錢面前與非理智打的頭破血流,最後守住的那一絲絲理智,而這僅存的理智是不會拿出來交流和炫耀,因為它太輕太飄,一不小心,就會弄丟。

答案五

初期,通過交流了解入門知識,建立基本概念。至少知道看些什麼書,上些什麼論壇,關注些什麼要點。

中期,知道了很多道理,但無法靈活運用,知道做不到,會想,真的就這么簡單?真的能掙錢?通過交流建立信心。進一步明確關鍵點。

高級,已經知行合一了,能穩定盈利了。通過交流(主要是給別人講),讓自己的理念進一步明晰,通過別人的反饋進一步加深對人性的理解。所謂教學相長。

超級,大部分沒時間交流了。也許最後會忍不住出書,不想自己的一肚子的見識和自己埋入土中。想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

我的回答

看完了網上上的答案,說說波波的理解,深刻同意我放到第一個的回答里的一句話:期貨交流真的意義是在引發你的思考,形成你的東西,交流不是說別人告訴你怎麼盈利,交流不是別人告訴你怎麼做,交流不是讓你變得盲目。深度思考比努力重要不是嗎?在期貨的市場里,你交流無數還是 什麼都沒形成,那你覺得你交流不是在浪費你的時間嗎?不能閉門造車,固步自封,但是也不能無腦的復制,都可以簡單機械化生產那還是交易嗎?交易還會變得那麼難嗎?

文中也有說不要交流的觀點,但是市場上大部分的人都是菜鳥和老鳥級別的,交流是需要的,只是你要做的是讓你的交流有質量,交流的時候會思考,不是一味的只看結果,看邏輯,看引發你心靈觸動的東西。

7. 為何期貨能持續盈利的人都很謙虛

期貨界有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叫傅海棠,他在2016年賺了10個億,農民出身,沒有多少文化,為人低調沒有架子。小有名氣之後,別人去請教他,他說,「你比我有文化,但是我做期貨的時間比你長一些,簡單地聊一下我對期貨的感受」。

炒股界有位喋喋不休的人物叫中國股民,他在牛市賺了個把萬,逢人便談起自己獨具慧眼,選股一流。

如果你是位股民,看到這里也不要生氣,我並沒有要貶低炒股的意思,只是明顯覺得身邊玩期貨的朋友比炒股的朋友普遍要謙虛的多,這究竟是為何?

我問了一下身邊一位潛心研究棉花期貨的朋友,他說,「期貨這東西,是越做越不懂。」

大家都知道期貨是一個容易產生暴富和暴虧的行業,這個市場浮浮沉沉,一夜暴富的例子不佔少數,但稍不留意也可能就是慘痛爆倉。

剛進去期貨市場的人,運氣好了抓到一個行情,然後驚訝於錢竟然來的如此之快,在這種時候就容易滋生好賭的心理,賺了的時候繼續加大籌碼玩一把更大的,頻繁交易無視風控;虧了的時候就輸錢的賭徒上身,孤注一擲企圖翻盤。

結果,都是以黯然離場收局。

我們都說炒股炒股,但從沒聽到過有人說炒期貨的,期貨要是炒的話,我怕能把你房屋都給炸飛了。

有前人總結一下,適合期貨市場的人首先要具備以下兩條:

1. 不貪錢,超脫,看破金錢看破紅塵,能持續保持良好心態

2. 永遠謹慎風控,對市場敬畏謙虛

僅僅這兩條,就足以淘汰95%以上的人了。

濃湯野人「林廣茂在2010年的一波堪稱波瀾壯闊的棉花行情中一戰成名。此人操作手法大膽、激進,曾在公開場合坦言,」賬戶浮虧60%對我而言是一種常態,我的風格是滿倉加倉交易「

經此一戰之後,市場對其關注度也與日俱增,當時年少輕狂的林廣茂變得自負,多次公然曬單,被對手看清了底牌,不到兩年,他就在棉花期貨上遭遇資金圍剿,認虧出局。

林廣茂總結一下,關於2012年棉花的失利,原因是過度自信之後信心膨脹的必然結果。

」一把做多、一次做空,短短一年多時間,從600萬做到20多億,一下就感覺自己無所不能了,信心膨脹到了想協助政府去完成點雄圖偉業的地步。「

這次失利,也讓他清醒了很多:」用一個大的代價,換取一個自我認識和修煉的升華,很值得「。

一位曾接觸過林廣茂的期貨界人士表示,現在的林和以前相比,低調了許多,話不多,並且對佛學興趣濃厚,給人的感覺是心非常寧靜。

所以,能在期貨市場存活下來的人,大多具有謙遜的秉性。尤其是在期貨市場經歷過破產的人,更會對這個市場心生敬畏,即便下次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也不會那麼輕易的被勝利沖昏頭腦。

因為你清楚地知道,期貨可以把你捧上天,也可以一巴掌把你拍回解放前。

再回到文章開頭我朋友講的」越做越不懂「這個話題。其實並不是真的越學越退步了,而是因為你懂的更多了。

人的知識就像一個圓,圓內是已知,圓外是未知,你知道的越多,圓圈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做期貨交易,永遠不要停止學習「

一個做期貨的人,一定打從心底里注重學習這件事情,因為這個市場的誘惑太大,獲利的本能會促使你不斷去學習。

這里所說的學習,絕非只是學習期貨的基礎知識,也不是看完市面上所有的技術分析類書籍就夠了的。

就憑借把一本菜譜倒背如流,你就能做好菜了嗎?

你要學習的,是如何構建自己的交易理念,形成一套自己的交易邏輯,能夠對市場表現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斷,另外還包括計劃能力、技術分析能力、行情判斷能力,保持平常心的能力等等。

所以說期貨的學習難度,不亞於在期貨市場能穩定獲利的難度。而這一門檻,也使得很多人望而卻步。

況且很多東西,不是你想學就能學會的,任何一個擁有一套自己的期貨交易體系的人,在這之前都交過很大一筆學費。

」其實大部分投資者註定會是輸家,這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要帶著自己的眼光去學習,尤其是剛入門的時候,開始時就覺得自己能看懂市場,太高估自己了。很多做了很久的交易的人,才覺得自己學會的只是鳳毛麟角。「——某期貨操盤手

在不斷學習的路上,懂得越來越多了,不懂的也越來越多了,視野和格局更大了,對自己的認知也更清楚了,這也是期貨玩家們為人更謙虛的原因之一。

另外,或許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理由:謙虛可以少說話,而少說話是因為沒有共同語言。

就我所了解的,做期貨的人,一般都不愛與人交流,更確切地說,是不愛同菜鳥交流

他們看不起新手嗎?

也不見得。

是因為他們講的話,你未必聽的懂。

期貨交流的意義,不在於各執己見,而在於引發思考,思考則是為了完善自己的交易邏輯,從而能去打敗其他參與者賺取利潤。大部分期貨高級玩家都是獨行者,不盲目迷信,也不指望抱別人大腿,獨立思考,自主判斷。

當你身邊有哪個朋友自傲地讓人想打他時,那趕緊建議他去期貨市場走一遭吧,我想效果一定不輸變形記。

8. 為什麼期貨交易者的希望會變成絕望

漫步在投機長河的期市岸堤,放眼在洶涌波濤中奮力掙扎的身影與面孔,不由得感慨萬千。

期貨市場與其他市場並沒有什麼不同,它本身是中性事物,和誰都沒有什麼天生的宿願與恩仇!

市場從不會主動地去傷害任何一個人!但是,我們極不希望出現卻又經常出現到的一個場景是,每個交易日都會有很多人血淋淋地倒在這個自以為能實現輝煌的夢鄉!

那是什麼造成了這一殘酷的場景?又是什麼使交易者的希望變成絕望,把夢想摔得粉碎?!答案不是市場,不是機構,不是別人,不是除你之外的任何事物!

是你自己點中了自己的死穴!知道么?這些讓我們無法安寧的死穴:

不懂分寸

投機交易的核心內容一直都是資金管理,它的地位甚至於可以凌駕於交易的其他法則之上。交易者如果在這一環節上沒有自己的原則與分寸,那麼其長久獲利的可能將化為泡影!事實上,任何極端都可能造成永遠的傷痛與遺憾!

過量交易也就是賭博式交易,其基於急功近利一夜暴富的僥幸思維,用大比例的杠桿重倉下手,這是許多交易者爆倉的主要原因。

我們都清楚,交易是對不確定的未來情況的處理,無論你採取什麼方法你都不能絕對保證你認定的情況就一定會發生,既然是這樣,你為什麼還要全倉買入?

市場中很多人把期貨當做賭博看待,從而在自以為是的交易中全倉殺入,得手時意氣風發得意洋洋,可這種習慣的最後結局就是:只要你還沒有幸運地提前離開市場,那麼這個市場就是你那資金的最後故鄉!

即使什麼也不懂,在市場中也會偶爾做對一次或幾次,這才是交易的最大誘惑和悲哀。就是這僅僅的一次或幾次蒙對,給你帶來的卻是自我膨脹、沒有分寸!讓你放棄了應有的自控,以致最後夢斷市場。

不做節度

有的交易者因為重倉而亡,但很多人輕倉卻也沒能逃脫虧錢的命運,究其原因大多都是頻繁進出,過度交易!操作過於頻繁,過於關注趨勢的小的變化而頻繁交易,這是大多數投資者失敗的另一重要原因。

頻繁操作不但使我們付出了高昂的交易費用,更主要的是使我們的精神高度緊張,稍有不慎導致虧損更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態,從而錯上加錯。從心理上的角度看,就是沒有計劃,下隨手單、情緒單,最後搞的心態很壞,賠率很高,像鈍刀子割肉,一點一點地割沒了。

市場冷酷無情,它專門修理那些隨著自己的情緒而胡亂交易的人。頻繁交易最後非常可怕的心理魔障就是『破罐子破摔』的自虐傾向,這是過度交易最後的必然惡果!

市場是公平的,連你自己都不愛惜你自己的金錢和交易了,你還指望市場的同情嗎?

不知進退

買賣是交易成敗的開端,好的入局點、出局點以及在行情發展過程中的節奏把握,是交易者必須深入研究的課題。這是交易者的技術武器和裝備,如果在這一點上,交易者沒有自己的系統方法和原則執行,其蒙受損失是絕對的必然。

事實上,很多交易者就是在對市場知之太少的情況下,盲目地進入市場的,這是導致期貨交易者大面積虧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實期貨行業也和其它的行業一樣,不經過系統的學習,不經歷大量的實踐是不可能成功的。交易策略的一致性是在市場中穩定獲利、長久生存的必要條件。

不同的進場依據對應不同的出場策略,任何混淆、模糊不清都會導致失敗。如果沒有經過系統化設計的交易策略,則在任何環節上都可能出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很難單獨解決,並且孤立的檢視心態並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一個成熟的投資人應該有全方位的檢視自己的能力。

不願放棄

在期市交易中,操作失誤是常有的事情,虧損本身也是交易的成本,它是你整個交易過程的一部分,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方向做錯而不肯認錯,懷抱僥幸心理而不及時停止,就可能造成大的虧損,久而久之,交易最終的失敗就在所難免了。

不願放棄,死不認錯,一方面是投機理念上的誤區,是虛榮心作祟,是心理上的障礙;一旦開倉以後,不設止損,戰戰兢兢地等待,就像把自己綁在了一輛沒有剎車系統,隨時都要傾覆的的汽車上,僥幸地希望價格能向自己開倉的方向運動。

投機不是賭博,僥幸和運氣不能永遠伴隨著你,要想穩定獲利,只能靠自己真正的實力。市場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則,是不以任何人意志為轉移的,僥幸心理這一不良的交易習慣,要在自己的交易行為中,徹底根除,否則後患無窮。

不願放棄,死不認錯,另一方面就是技術上的因素。沒有下止損單限制其損失,或者是下了止損單沒有嚴格執行,形同虛設;片面地追求勝率,恐懼虧損的交易,最後的結局卻往往正是你不願看到和得到的那種極不情願的結果!

不做反省

在期貨交易里;失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有因我們對市場不明白的無知造成的失敗,有因我們的貪婪造成的失敗,有因我們的恐懼造成的失敗,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期貨投資是一個貫穿矛盾一個過程;曾有人問IBM公司的創始人湯姆。沃森怎樣才能獲得成功,當時沃森回答說,如果想成功,首先應該經歷失敗。丘吉爾也說:「成功就是不斷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卻始終熱情不減。」

困難的不是失敗,而是來自失敗之後的反省!是在失敗中學習,而使自己不會在以後的交易中重蹈覆轍!如果你不能在失敗中汲取教訓,吸收你本該得到的經驗,那麼你的失敗就白白地失敗了,那麼你的失敗就還會延續,那麼你最終得到的就仍會是失敗!

福韋爾。柏克斯頓曾說:人與人之間,弱者與強者之間,小人物與大人物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學習的態度,就在於反省的深度,就在於行動的尺度!

熱點內容
期貨交易軟體兩條橫杠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1 15:28:58 瀏覽:912
錦江國際投資理財怎麼樣 發布:2025-02-01 15:21:06 瀏覽:255
雷柏科技股票成交量 發布:2025-02-01 14:27:44 瀏覽:3
寒銳鈷業股票歷史交易數據寒 發布:2025-02-01 14:12:04 瀏覽:676
豬肉股下跌影響雞肉股票 發布:2025-02-01 14:06:08 瀏覽:814
為什麼期貨做空會跌 發布:2025-02-01 14:06:08 瀏覽:363
如何確保買到漲停板的股票 發布:2025-02-01 13:59:29 瀏覽:728
股市第二次分紅怎麼扣稅 發布:2025-02-01 13:41:15 瀏覽:302
什麼專業考期貨 發布:2025-02-01 13:12:30 瀏覽:372
今日股市開盤是什麼時間 發布:2025-02-01 13:12:21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