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醫葯為什麼有股權拍賣
1. 復星醫葯持有股權的醫葯企業有哪些
根據其2015年半年報可知,復星醫葯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592,138.40萬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6.91%,剔除出售醫葯分銷和零售板塊復星葯業、復美大葯房、金象大葯房等三家公司以及新並購二葉制葯的貢獻後,營業收入較2014年同口徑增長17.68%。其中:葯品製造與研發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412,063.22萬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21.58%;醫療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67,442.20萬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22.54%。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來源於製造業務、器械代理業務以及醫療服務業務的收入迅速的增長。
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主要是由於(1)本集團業務保持穩定增長;(2)聯營企業國葯控股繼續保持迅速騰飛性增長。
隨著復星系控股公司的臨停,健康領域與復星系相關的上市公司也備受資本市場關注。截止今日收盤,其持有股權的眾多醫葯上市公司中除部分公司因為籌劃重大事項等原因停牌,其餘全線飄綠。
羚銳制葯
河南羚銳制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葯品生產經營為主業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也是鄂豫皖革命老區和全國橡膠膏劑葯業中首家上市公司。公司擁有橡膠膏劑、片劑、膠囊劑、顆粒劑、酊劑等十大劑型百餘種產品,其中包括通絡祛痛膏(骨質增生一貼靈)、培元通腦膠囊、丹鹿通督片、胃疼寧片、參芪降糖膠囊等獨家擁有知識產權的產品及國家中葯保護品種和國家醫保葯品。
東富龍
上海東富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化工機械、生物醫葯機械、儀表自動化、制葯工程科技咨詢、技術開發、轉讓、服務、自身開發產品銷售、代購代銷,從事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環保設備銷售。
金城醫葯
山東金城醫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三、四代頭孢類抗菌素類醫葯、中間體和原料葯的研究和生產為主。
海翔葯業
浙江海翔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生產特色原料葯、制劑以及精細化學品、染料及染料中間體的上市公司。公司主要產品為抗生素類、心血管類、降糖類等原料葯、精製化學品、制劑、染料及中間體,醫葯產品70%以上出口,其中克林黴素系列產量穩居全球龍頭地位。
迪安診斷
浙江迪安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提供診斷服務外創造包為核心業務的獨立第三方醫學診斷服務機構,並於2011年7月率先上市,成為中國醫學診斷外包服務行業第一股。
目前,迪安依託全國連鎖化醫學實驗室的平台空間,業務涉及司法鑒定、診斷產品銷售、診斷技術研發生產、司法鑒定、健康管理、CRO等領域,並不斷完善 「服務+產品」一體化的專業服務體系,創造診斷項目齊全、標本流程高效、診斷結果准確、咨詢服務權威的第三方醫學診斷服務模式。
迪瑞醫療
長春迪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高品質醫療檢驗產品(醫療儀器、診斷試劑、免疫試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主要產品有CS系列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F系列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FUS系列全自動尿有形成分分析儀等,正在成為全球領先的醫學檢驗實驗室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
2. 石墨烯概念股有哪些 石墨烯概念上市公司一覽
龍頭股點將台
方大炭素(600516)
公司主營炭素製品和鐵礦石,其中炭素製品包括石墨電極、炭磚、等靜壓石墨,是國內最大的石墨電極生產企業,產能近20萬噸,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公司的炭新材料品種齊全,在炭磚已有多項專利。公司9月份發布公告稱,為做大做強公司業務,拓展公司發展領域,提升公司競爭力,增強公司投資效益。擬以股權收購方式受讓佳金礦業60%股權,並與佳金礦業股東自然人王光煥先生簽署了《股權轉讓意向書》。
今年8月,公司發布定增方案,擬發行不超過約2.3億股A股,募集資金不超過約28.2億元,分別用於3萬噸/年特種石墨製造與加工項目和10萬噸/年油系針狀焦工程。其中,特種石墨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約17.96億元,油系針狀焦工程擬投入約10.2億元。
對此,華泰聯合指出,10萬噸針狀焦產能公司自身內部需求即可全部消化。優質針狀焦是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主要原材料,目前我國仍主要依賴進口,不僅成本較高而且供應不穩定,而3萬噸/年特種石墨項目將是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最大看點,特種石墨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其中需求量相對較大的行業包括光伏太陽能、電火花及模具、核能等高端領域,給予「買入」評級。
博雲新材(002297)
公司是我國復合材料領域龍頭企業,主營產品包括飛機剎車副、航天用炭\炭復合材料、環保型高性能汽車剎車材料和高性能模具材料。前身是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所,是對曾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炭/炭復合材料的產業化而設。
據了解,炭/炭復合材料是以碳或石墨纖維為增強體,碳或石墨為基體復合而成的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強度大、摩擦特性優良、耐高溫等一系列優異性能。炭/炭復合材料目前是生產火箭發動機噴管的主要材料,受到了西方發達國家嚴密的出口限制。而公司研製出了多種以炭/炭復合材料為基礎的火箭噴管,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內的技術壟斷。此外,由於炭/炭復合材料耐腐蝕,在太陽能領域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太陽能產業的高速發展也將帶動公司炭/炭復合材料在太陽能領域的銷量。
興業證券分析師曾旭表示,公司麓谷基地建設進展順利,產能釋放在即。新廠區建成後將使公司炭/炭復合材料和剎車材料的生產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剎車片產能將由的800萬片增至2500萬片。從2012 年開始公司利潤進入爆發增長期。
中鋼吉炭(000928)
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炭素製品生產企業,主要有石墨電極,石墨陽極,炭塊,特種炭製品,炭纖維製品等。雖然公司目前重點發展處於高速發展的碳纖維項目,還曾表示沒有石墨烯及其相關產業的研發和生產,且公司在「十二五」期間內並沒有從事石墨烯及其相關產業的計劃,但是公司仍被市場視為重要的石墨烯概念股。
據了解,市場之所以在公司表示從事的是炭素和石墨製品的生產與石墨烯產業沒有關聯後,還對「不放手」,主要是公司作為碳素行業的龍頭企業,多年來在新型碳素材料研究方面積累的豐富的經驗。公司有能力進入石墨烯產業並從中取得不錯的收益。
宏源證券分析師祖廣平表示,公司在江城建設的500 噸碳纖維項目,經過試生產等程序後,預計明年底、後年初可以達到正常盈利水平。500 噸碳纖維項目完工後,公司將繼續建設1500 碳纖維噸項目。石墨電極方面,預計今年全年公司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產量3.9 萬噸,高功率石墨電極產量4.3 萬噸,普通功率石墨電極產量1.1 萬噸左右;超高功率、高功率電極產量比去年將有明顯增長。
金路集團(000510)
金路集團是以生產銷售聚氯乙烯樹脂、燒鹼為主的公司,變身石墨烯概念股,是因為今年6月與中國科學院金屬所達成的一項協議,雙方決定在石墨烯研發及產業化方面開展合作。金路集團負責提供研發經費。中科院金屬所負責石墨烯基透明導電薄膜、三維網路散熱材料和動力電池用電極材料及產業化三個方面的具體研究開發工作,並提供產業化可行性報告;而金路集團除了負責提供研發經費之外,公司還將組織相關團隊進行產業化及市場開發方面的工作。
9月20日,公司刊登公告稱,公司的下屬子公司四川省金路樹脂有限公司9月15日與鹽津紅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預付貨款協議》,金路樹脂向鹽津紅原預付貨款3000萬元,用於購買電石原料。據了解,如果這一協議履行,鹽津紅原每日將向金路樹脂供應電石不低於250噸,全年供貨數量不少於8萬噸,這有助於解決公司主要原料電石供應不足的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在所有石墨烯概念股中,金路集團盤子適中,拉升相對較容易。而公司與石墨烯最高科研機構中科院聯手,是炒作最大的亮點。
中國寶安(000009)
盡管公司股價近期表現平淡無奇,但是提到石墨烯,不少投資者都會想到它--中國寶安。資料顯示,中國寶安股價一度從去年7月份的7.32元一路飆升至今年2月份的25.43元(前復權),成為石墨烯概念股中的龍頭。據了解,當時石墨烯熱起來,主要受石墨烯的發明者獲得諾貝爾獎。
相關資料顯示,當初中國寶安股價受到熱捧是由於,公司控股子公司貝特瑞在網站上刊登了擁有近2.68億噸儲量、適合於鋰離子二次電池用的優質石墨礦產資源的消息。然而3月15日,公司的一則澄清公告,改變了中國寶安股價的走勢。公司稱,旗下黑龍江寶安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的業務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目前沒有礦產資源。令中國寶安頭上的石墨烯光環破滅。
不過,在研發方面,公司已完成高倍率、高容量的鈦酸鋰(LTO)開發和產業化,實現批量生產和銷售;實現導電石墨的開發並部分銷售;實現碳納米導電液的開發和生產;石墨烯正在進行中試工藝的開發和中試線組建,這些有助於公司逐步實現「打造石墨深加工基地」的戰略構想。
3. 石墨烯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相關石墨烯概念股一覽
一、前言
早兩年隨著供給側改革,方大炭素股價的犀利走勢讓眾人興奮。,石墨烯概念股非常之火,而在各行各業,石墨烯概念炒作也是不絕於耳。
2019年,在工信部公布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2019年版)》中,高效能石墨烯散熱復合膜、石墨烯改性防腐塗料、石墨烯改性潤滑材料、石墨烯散熱材料、石墨烯發熱膜、石墨烯導熱復合材料、石墨烯改性無紡布、石墨烯改性電池、石墨烯改性發泡材料等9種石墨烯材料入選。
另外近幾年受 5G應用帶來的新材料開發需求增加 和 「進口替代」需求增加 影響,石墨烯產業正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薄、最堅硬、導電性和導熱性最好的材料, 可以運用在計算機晶元上,大幅度提高計算速度。用石墨烯作為導電添加劑,可以顯著提高鋰電池的充電速度和綜合性能。所以人們稱它為材料之王。
二、國內市場產業規模
國內石墨烯的行業集中度較低,仍處於完全競爭的階段,尚不及預期。截止至2017年,中國石墨烯產業規模達到70億元,較2015年增長了10倍還多,2018年中國石墨烯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80億元,因為起步晚,所以未來空間很大。未來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70.48%,發展勢頭十分迅猛。
我國石墨資源豐富,其基礎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24%左右。我國石墨烯企業分布態勢已經形成為 以「長三角」為聚集區,其他多地碎片化發展的產業格局。其中,無錫、常州、德陽、重慶、上海等地已形成初具規模的石墨烯產業集群。
從事石墨烯產業化方向的代表公司有輝銳 科技 、常州二維碳素、無錫格菲電子等,而 石墨烯粉體由於下游應用較為廣泛分散,多數公司從自己主業出發,研究石墨烯粉體,用作主業產品的添加劑和助劑。多家上市公司有涉及。
雖然發展很快,受益於5G的推進和國產替代雙重利好的加持。但整個產業尚存在基礎性、關鍵性技術待突破,石墨烯產業化應用停留在初級階段等難題,後期如果能在產業鏈上下游之間,不同區域之間企業強化分工合作,共同推進諸如降低原材料成本,提升原材料品質等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則會帶動產業鏈取得更大突破。
三、石墨烯未來可能出現的使命
一路回顧晶元的發展史,從開始的鍺金屬,到現在的硅材料。鍺一度是主流晶元材料,但鑒於其地殼含量小,成本高,性能不太穩定,被後來的硅材料替代。而目前硅晶元達到7nm,市場普遍認為,3nm是硅晶元工藝的物理極限,就目前看,漏電和散熱不佳已經是出現的問題。那麼將來誰來替代硅材料。包括石墨烯、磷烯、硼烯等有希望成為主流材料。
石墨烯是最突出被看好的一個,其本身不光是二維超導材料,還是碳納米材料,早在2012年,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就在《超越摩爾》中寫道,未來半導體工業可能從「硅時代」進入「碳時代」。碳納米材料石墨烯可能在未來代替原來的硅基材料。
新材料(石墨烯)、基因工程、核聚變、人工智慧、量子技術被稱為可能點燃第四次革命的五大領域。美國特斯拉實驗室有一款石墨烯電池,充電十分鍾,可以跑一千公里,只是價格太貴,如果石墨烯整體技術成本降下來了,則完全可以替代硅材料,進入一個新的 科技 時代。
四、石墨烯相關概念股部分如下:
1、東旭光電(000413) :2015年3月,公司與北京理工大學簽署了《石墨烯新材料產學研合作及投資協議》,合作開展石墨烯新材料研發、產業化、市場經營、項目投資。雙方將合資設立子公司作為石墨烯新材料的技術孵化與產業運營平台。
2、寶泰隆(601011) :2015年5月份,公司擬通過技術引進在七台河建設100噸/年石墨烯工業化生產項目。該項目預計總投資18000萬元,預計年利潤總額25361萬元。技術轉讓費用1500萬元。公司擬通過該項目的建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改善公司經營業績,該項目符合公司發展需要和公司的戰略規劃,有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及保持公司業績的持續和平穩。
3、碳元 科技 (603133):公司自設立以來始終專注於高導熱石墨散熱材料開發、製造與銷售,是國內開發、製造與銷售高導熱石墨散熱材料的領先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生產高導熱石墨膜,產品可應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液晶電視、LED 燈等電子產品的散熱。目前,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三星、華為、VIVO、OPPO 等品牌智能終端。
4、方大炭素600516,公司是世界前列的優質炭素製品生產供應基地,涉核炭材料科研生產基地;主導產品覆蓋各功率石墨電極、微孔炭磚、半石墨質炭磚等,涵蓋4大系列,38個品種,126種規格上游領域擁有高品位石墨礦,18年產出石墨碳素製品18萬噸;18年末參股立四川銘源石墨烯 科技 有限公司,通過從事新材料開發機技術孵化拓展生產力
5、華麗家族(600503) :2015年9月份,重慶墨希 科技 與華森心公司簽訂《石墨烯商務安全手機采購協議》。華森心公司向重慶墨希 科技 公司定製以石墨烯觸控屏,石墨烯電池和石墨烯導熱膜為核心組件的,符合國家保密局等保四級標準的國密演算法硬體加密石墨烯安全手機,該手機主要面向金融業,政府部門和商務高端人士。
6、德爾未來(002631):2015年4月,股東大會同意公司以5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蘇州德爾石墨烯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公司石墨烯新材料新能源對外戰略投資平台。蘇州德爾投資方向為:與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為石墨烯全產業鏈發展提供技術保障;鋰離子負極材料、超級電容器及其他新能源儲能產業;未來將石墨烯復合材料應用於家居產品,並進一步通過產業投資基金利用石墨烯新材料在空氣凈化材料、污水處理等領域投資。
7、珈偉股份(300317) :2014年9月份,公司與清華大學簽署石墨烯-硅薄膜太陽電池技術研發合同,在清華大學已有納米碳-晶體硅太陽電池技術的基礎上,就「石墨烯-硅薄膜太陽電池的研究」進行開發。合作期限3年,總價款300萬元。內容涉及研發硅薄膜和石墨烯薄膜的製取工藝、設計和優化石墨烯-硅薄膜太陽電池結構、石墨烯-硅薄膜太陽電池的製作工藝和性能影響因素和石墨烯-硅薄膜太陽電池的相關科學問題等。合作的成果和知識產權雙方共同享有。
8、大富 科技 300134,屬於全產業鏈,上游石墨礦方面,擁有20餘平方公里極易開採的露天石墨礦,已探明總儲量4700萬噸;中游制備方面,公司年產30噸薄層石墨烯量產線正式投產,並實現了劃時代的1元/克以內的低成本高品質石墨烯產業化製造;下游應用方面,公司與內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合資公司,共同開展石墨烯等石墨應用產品的生產、研發及銷售的項目合作
9、欣旺達300207,屬於產業鏈下游,下游應用方面,2016年4月,公司與南開大學簽署了《技術開發合作合同》,雙方就「石墨烯等新型電化學儲能器件材料及其關鍵技術」項目事宜進行全方位合作,協議內容包括雙方共建「石墨烯新能源材料聯合研發中心」等.
10、東方材料603110,控股子公司新東方油墨與多凌 科技 戰略合作,新東方油墨通過現有的成熟的油墨樹脂研發生產技術為基礎,開發適用於石墨烯應用的電子油墨的連接料樹脂,藉助多凌 科技 現有的石墨烯生產及應用技術,進一步合作開發適用於導電、導熱應用的電子油墨產品和其他石墨烯產品.
11、偉星新材002372,公司石墨烯/水性聚氨酯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目前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12、華金資本000532,屬於產業鏈下游,下游應用方面,間接參股(1.679%)的常州二維碳素主要從事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材料的研發與生產.
13、道氏技術300409,子公司昊鑫新能源的主要產品為針對動力鋰離子電池用的石墨烯導電劑、碳納米管導電劑和石墨負極產品。
14、杉杉股份600884,屬於產業鏈下游,下游應用方面,石墨烯導電漿料目前已建成一條年產約400噸的生產線目前處於試生產階段;與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合作開發的石墨烯導熱墊目前處於產品工藝驗證試驗的中試階段,距實現量產供貨尚存不確定性
15、天奈 科技 688116,公司碳納米管導電漿料按主要原料分類,可以分為純碳納米管導電漿料和石墨烯復合導電漿料。石墨烯復合導電漿料按配比7:3添加碳納米管粉體、石墨烯與分散溶劑等其他原材料混合攪拌、研磨而製成,其主要應用於磷酸鐵鋰鋰電池領域。公司石墨烯產品主要配合碳納米管產品使用。公司不單獨生產石墨烯粉體產品,而是在生產石墨烯復合漿料的過程中,先採購膨脹石墨,經過物理剝離、分散後在溶劑中制備出石墨烯,再加入碳納米管粉體直接制備成石墨烯復合導電漿料。報告期內公司生產石墨烯均為了制備石墨烯復合導電漿料。
16、正泰電器601877,屬於產業鏈下游,下游應用方面,2016年12月8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正泰西班牙收購西班牙GRABAT公司合計25%的股權,GRABAT公司正大力開展石墨烯電池的產業化推廣;16年5月公司子公司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協議,研發高性能石墨烯鉛酸蓄電池;正泰電器是正泰集團從事石墨烯電池產業的唯一運作平台。
17、沃特股份002886,公司與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開展技術交流,以期共同探討並開展石墨烯在高分子材料領域的應用研究。另外,公司目前擁有一項直接石墨烯復合材料相關授權發明專利。
18、中國動力600482,屬於產業鏈下游,下游應用方面,與上海新池新能源合作研發高性能石墨烯鉛酸蓄電池、鋰電池。
19、金城醫葯300233,屬於產業鏈下游,下屬山東金城石墨烯 科技 有限公司參與研究開發石墨烯產業化制備技術及石墨烯有機納米過濾膜技術研發項目,擁有氨基化石墨烯及屬錳氧化物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專利
20、 中天 科技 600522,屬於產業鏈中游和下游,中游制備方面,2017年1月5日晚公告,全資子公司上海中天鋁線在石墨烯制備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下游應用方面,全資子公司上海中天鋁線在應用於新型金屬基石墨烯復合材料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21、彤程新材603650,公司持有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16%的股權,該公司主營石墨烯技術的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應用。
22、南都電源300068,屬於產業鏈下游,下游應用方面,擁有領先的鉛炭電池專利技術,可實現鉛粉與石墨烯碳材料的均勻混合。
23、萊寶高科002106,2014年9月16日,公司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與中科院重慶分院關於石墨烯的合作尚未進入實質合作階段。公司同時透露,由於石墨烯材料尚未成熟,且存在一定的應用缺陷,公司與行業相關企業合作開展應用於觸摸屏的研究尚未開發出樣品。
24、樂通股份002319,屬於產業鏈下游,下游應用方面,2013年1月,公司與寧波墨西 科技 有限公司簽署《石墨烯油墨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商定組建合資公司從事石墨烯油墨的研發和生產,計劃總投資1億元人民幣。
25、長信 科技 300088,屬於產業鏈下游,下游應用方面,公司與上海師范大學聯合成立石墨烯實驗室,主要是研發電池材料和電子油墨兩個方面。
26.安利股份300218,公司正在研發的項目有銅石墨烯電接觸復合材料及其一體化焊接工藝的研究。
4. 中葯相關龍頭股票有哪些
中葯相關龍頭股票有:
1.雲南白葯(000538):
雲南白葯1902年由曲煥章創制,原名「曲煥章百寶丹」。曲煥章原在雲南江川一帶是有名的傷科醫生,後為避禍亂,游歷滇南名山,求教當地的民族醫生,研究當地草葯,苦心鑽研,改進配方,歷經十載,研製出「百寶丹」,另外他還研製出虎力散、撐骨散的葯方。1916年,曲煥章將它們與白葯的葯方一起交給雲南省政府警察廳衛生所檢驗,合格後頒發了證書,允許公開出售。1917年,雲南白葯由紙包裝改為瓷瓶包裝,行銷全國,銷量驟增。1923年後,雲南政局混亂,曲煥章在此期間,鑽研配方,總結臨床經驗,使雲南白葯達到了更好的葯效,形成了「一葯化三丹一子」,即普通百寶丹、重升百寶丹、三升百寶丹、保險子。此時百寶丹以享譽海外,在東南亞地區十分暢銷。1931年,曲煥章在昆明金碧路建成「曲煥章大葯房」。1955年曲煥章的妻子繆蘭英向政府獻出該葯的配方,之後雲南白葯開始在其他葯廠生產。
2.同仁堂(600085):
北京同仁堂是中葯行業著名的老字型大小,創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宮御葯房用葯,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歷代同仁堂人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傳統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確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長盛不衰。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產品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同仁堂已經形成了在集團整體框架下發展現代制葯業、零售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個院、二個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擁有境內、境外兩家上市公司,零售門店800餘家,海外合資公司(門店)28家,遍布15個國家和地區。
3.片仔癀(600436):
片仔癀與雲南白葯一樣,二者作為我國中葯的兩大獨家生產絕密品種,其特效配方及獨特工藝受國家絕密保護。明朝萬曆年間,宮廷政變,有一太醫不滿朝政,取方出僧,明朝動亂中檔案流失,故而明清太醫秘方不見經傳,但可從片仔癀處方中主方三七去考證,典籍首見於李時珍《本草綱目》,時間是一五五六年本記載三七產於南方深山,既稀又貴,用三七入葯傳入宮廷,再配置成方,用特殊工藝製作成片仔癀後定為宮廷秘方。當為傳世之寶,需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盛名,所以我們可以判斷片仔癀成方之日當不晚於崇禎年間(公元一六二八年或一六四四年)。那位削發為僧的太醫原籍是閩南,後則在璞山岩廟主持傳授徒弟幾代。民國時期漳州城的一些茶莊開始製作片仔癀。1956年,政府宣布進行私營改造。
4.東阿阿膠(000523):
價格上漲,銷量或有下降。銷售收入同比上漲10.72%,主要原因也是價格的上漲所導致的,但相比價格的上漲,明顯較低,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公司阿膠產品雖然橫跨春節消費高峰,但高昂的價格導致一季度的阿膠產品的銷量同比有所下降。我們認為這也屬正常現象,畢竟市場對阿膠產品的認可度與價格承受力之間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但人們對醫療保健及健康產品的需求,仍將為其提供持續上升的空間。
阿膠產品多層級發展戰略。公司根據阿膠產品特性,直接定位於抗疲勞、抗缺氧、補血養顏等方面的保健佳品,定位精準,在聚焦阿膠主業,塑造「東阿阿膠」高端品牌形象的同時,做大阿膠品類,初步形成了以阿膠為中心,以「葯品-保健品-食品」逐步向大消費領域延伸的戰略格局。我們認為公司產品的延展性強,尤其看好阿膠衍生產品在市場各層級中的定位及發展。
5. 未來十倍股:小市值 冷門龍頭,5個「隱形冠軍」一直被投資者忽略
本文摘自天風證券研報《尋找A股中的「隱形冠軍」系列之一:百億市值中哪些標的被忽略了?》
1、為什麼要找「隱形冠軍」?
滬深300業績近年來趨勢性占優,價值藍籌風格行情在過去幾年已多次出現持續性上漲。2020年以來,價值藍籌短期投資機會難把握,中長期內生動力相對不足。
當前背景下,相對於過去幾年持續上漲的「顯型冠軍」價值藍籌類公司,我們認為 投資估值相對便宜、基本面穩定向上、在細分賽道中處於領先地位、有一定市場定價權的「隱形冠軍」標的是一種風險收益比更高的投資策略 。
2、 什麼是「隱形冠軍」?
存在於哪些領域?——傳統還是新興?隱形冠軍的誕生領域不同,但總會隨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的交匯而向某一方向發展;
2B還是2C?隱形冠軍多處於2B領域,是客戶背後的配套產品供應商;
所處市場領域規模是大是小?隱形冠軍業務聚焦,所在細分領域市場規模通常不大,其自身規模也多為中小型企業。
隱形冠軍所在行業多集中在製造業、化工業,不同國家隱形冠軍的優勢行業各有側重。中國隱形冠軍主要分布於長三角和珠三角,發展正當時。
A股「隱形冠軍」篩選三條標准:排名世界市場或本國前三位、罕為外界所知、年收入低於200億元;四個特點:業務聚焦、資源優勢(研發及創新能力)、業績穩增、市佔率領先。
3、 「隱形冠軍」標的篩選標准
4、 第一批「隱形冠軍」標的名單
廣州酒家 :廣式月餅龍頭&速凍食品領先
賽輪輪胎 :礦山用輪胎全球領先供應商
博實股份 :石化後段自動化龍頭&工業機器人領先
安車檢測 :機動車一體化檢測龍頭
金城醫葯 :頭孢中間體&谷胱甘肽龍頭供應商。
4、企業詳情
1)廣州酒家:廣式月餅龍頭&速凍食品領先
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 1935 年,現公司於 2017 年 6 月在上交所上市(廣州酒 家,603043)。公司現已發展為深具嶺南特色的大型食品製造及餐飲服務集團,月餅產銷 量從 2012 年至 2018 年連續位居全國第一,是廣式月餅龍頭,同時大力發展速凍食品,以 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業務聚焦「廣式風味」,從餐飲和食品兩方面立足廣東,打開國內外市場。
①「餐飲立品 牌」,深耕廣州。公司起家於餐飲業務,旗下主要有自營粵式中餐「廣州酒家」、「天極品」, 另培育發展有「西西地」、「好有形」、「星樾城」等多個特色餐飲品牌,還開發了「滿漢大 全筵」「五朝宴」「南越王宴」等仿古名宴。公司於 2019 年簽署了對「陶陶居」的《合作 框架協議》,旨在推動廣州市屬老字型大小的復活再造。公司餐飲銷售模式目前以直營為主, 擁有 19 家餐飲直營店,多數位於廣州;
②「食品創規模」,走向國內外。公司食品製造 業務以月餅系列產品、速凍食品為主,臘味、餅酥、麵包、西點等多個品類為輔,擁有「利 口福」、「秋之風」、「造酥」等知名品牌。該板塊主要採取直接銷售和經銷模式,包括自有 連鎖門店、電商、商超、特通渠道及經銷商、連鎖加盟商等。目前,公司及下屬公司擁有 超 200 家餅屋(含加盟店)。其中「利口福」為公司主打品牌,在市內有眾多連鎖店及經 銷點,在國內多個省市、自治區設有總經銷,產品覆蓋中秋月餅、速凍點心、廣式臘味、 蓮蓉餡料、西餅麵包、放心盒飯、休閑食品、端午粽子等八大系列,暢銷國內並出口歐盟 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
老字型大小創新品牌連年載譽,產銷比打滿仍供不應求。 公司通過持續增加品牌影響力,不斷 擴大銷量,從而帶動產量,產銷比常年保持高位。「廣州酒家」品牌在餐飲業消費群體中 具有很高的認知度,享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並以「粵菜烹飪技藝」入選廣州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司於 2006 年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 2012~2018 年連續 7 年產銷量蟬聯全國首位,獲中國飯店協會授予「中國月餅第一家」 榮譽;2017 年獲高新技術企業認證,2019 年被認定為「廣東重點農業龍頭企 業」。公司至今已培育了六代粵菜烹飪技藝傳承人及近百名粵菜名師工匠,多次代表國家、 省、市參加烹飪大賽載譽而歸。廚師團連續多年受國務院僑辦委託,作為 美食 大使代表國 家出訪拉丁美洲、大洋洲、北歐等地進行廚藝交流,弘揚粵菜文化;
為滿足消費者需求, 公司產能持續擴張 。公司在番禺、梅州、茂名、湘潭等地設食品製造生產基地,截至 2018 年年報,公司月餅系列產品產量 1.16 萬噸,銷量 1.15 萬噸,產銷比為 99.49%;速凍食品 產量為 2.06 萬噸,銷量為 2.02 萬噸,產銷比為 98.09%。根據公司 2019 年 3 月公告,在已 擴產 7040 噸的情況下,仍有不低於 2000 噸/年的月餅產能和不低於 6000 噸/年的餡料產 能在建。
多年業績穩定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2011 年至 2018 年,公司營收從 11.66 億元升至 25.37 億元,CAGR 達 11.75%,漲幅達 2.18 倍;歸母凈利潤自 1.48 億元升至 3.84 億元,CAGR 達 14.56%,漲幅達 2.59 倍;毛利率受益生產規模化與原材料成本控製得當使成本降低從而 實現持續提升,2018 年為 54.66%,較 2011 年增 7.38pct;凈利率多年來呈現穩中有增態勢, 2018 年為 15.11%,較 2011 年增 2.39pct。2019 年,公司打通線上渠道,雙十一天貓旗艦 店單店銷售同比上升 138%,京東渠道銷售成交額同比增幅 100%,雙十二京東渠道銷售額 同比去年增幅達 700%,在京東自營面點排名榜,公司躍升為全國第三位。12 月 17 日,公 司還與京東超市達成合作,使旗下食品老字型大小乘上電商快車,共同推進實現 2020 年銷售 額同比大幅增長。
2)賽輪輪胎:礦山用輪胎全球領先供應商
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年於青島成立,2011 年於上交所上市(賽輪輪胎,601058), 是國內首家 A 股上市的民營輪胎企業。公司主營輪胎的研產銷及服務,是礦山用輪胎全 球領先的供應商。
深耕輪胎行業,致力於「做一條好輪胎」。公司輪胎產品主要分為半鋼子午線輪胎、全鋼 子午線輪胎和非公路輪胎,廣泛應用於轎車、輕型載重 汽車 、大型客車、貨車、特種車輛 等領域;循環利用產品主要包括翻新輪胎、胎面膠、膠粉、鋼絲等,分別應用於輪胎替換、 舊輪胎翻新、再生膠的製造、優質鋼材生產等領域;輪胎貿易業務主要採取市場化運作方 式,采購其他公司的輪胎產品並對外銷售。
國際化和走出去是公司始終堅持的重要戰略 。 渠道方面,公司半數以上的產品出口海外,暢銷歐、美、亞、非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斷擴大的海外銷售規模得益於公司全球化營銷體系的健全和完善,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以 北美、非洲、東南亞、歐洲等地的銷售公司和服務中心為重點,以其他地區的銷售代表處 為輔助的覆蓋全球的營銷網路;人才方面,公司不斷向研發團隊和管理團隊中引入海外專 家,同時從生產工人崗位中培養和選拔優秀人才派至海外學習深造,從公司內部培養國際 化人才。
公司從兩方面構建優勢壁壘:
①從技術入手構建行業領導力 。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 視技術創新,每年投入大量的研發費用支持自主創新。公司是「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 研究中心」科研示範基地,截至 2018 年末,公司擁有專利約 253 項,累計參與制定或修 訂國家及行業標准 88 項。公司是國內率先研發出帶「電子身份證」的輪胎——RFID 智能 輪胎的先進技術企業,也是行業內首家採用信息化技術控制生產全過程的企業。近年來, 公司先後獲批「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國家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企業」、「國家物 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示範企業」、「國家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等國家級榮譽資質;
多年業績穩定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2010 年至 2018 年,公司營收從 40.50 億元升至 136.85 億元,CAGR 達 16.44%,漲幅達 3.38 倍;歸母凈利潤自 1.13 億元升至 6.68 億元, CAGR 達 24.84%,漲幅達 5.90 倍;毛利率 2018 年為 19.82%,較 2010 年增 11.47pct;凈利 率 2018 年為 4.80%,較 2010 年增 2.00pct。整體來看,公司全鋼胎、半鋼胎產銷量穩步增 長,毛利率不斷提升,非公路輪胎從產量、銷量、渠道等多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盈利能 力不斷提升。根據 2019 年業績快報,公司持續受益市場開拓以及原材料價格處於低位期, 同時越南工廠新產能運行良好,2019 年實現營收 151 億元,同比增 10.34%,歸母凈利潤 12 億元,同比增 79.60%。
3)博實股份:石化後段自動化龍頭&工業機器人領先
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1997 年起家於哈爾濱,現公司於 2012 年在深 交所上市(博實股份,002698)。公司主營大型智能成套裝備及環保工藝裝備的研產銷, 並提供設備相關的配套增值服務,是國內石化化工後處理成套裝備領域龍頭,在高溫礦熱 爐機器人領域技術世界領先。
立足傳統石化後道自動化領域,穩抓新興機器人產品機遇。公司傳統主打業務為石化領域 顆粒料碼垛自動化成套設備,可為下游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化肥、精細化工等化 工行業固體物料後處理提供全自動解決方案。多年來,該業務持續向糧食、食品、飲料、 建材、港口、飼料等具備全自動稱重包裝需求的領域拓展;石化後道自動化領域技術積累 為公司業務向高端工業機器人產品同源異用延伸打下基礎,現已在多個領域摘奪業界魁首、形成業績新增長點:
①在冶金領域,公司自主研發的電石爐前高溫作業特種機器人產品 可替代人工操作實現高溫危險作業。同時,公司持續推進各類礦熱爐、合金冶煉各環節機 器人研發,部分產品已進入調試階段;
②在高端醫療領域,公司通過投資試水高端醫療 機器人,先後投資多家醫療公司,所涉項目包括微創腹腔手術機器人研發、圖像引導放療 精準定位系統研發、遠程輔助椎弓根微創植入機器人研發等;
同時,為滿足下遊客戶其它 後道處理需求,公司
①在節能環保領域收購奧地利 P&P 公司以獲取廢酸處理技術,相關 業務現已實現快速增長;
②在智慧物流領域推出智能貨運移載設備配套智能信息化系統 可實現物流倉儲入庫、庫存、出庫自動化。目前,公司主要市場以國內為主,其產品銷往 國內除港、澳、台外所有省區,並出口至歐洲、亞洲、非洲等區域十餘個國家,下遊客戶 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寰球工程、中泰礦冶、君正集團、益海嘉里等行業巨頭。
公司廠房及產線設施齊備,奠定打造智能製造「精工利器」基礎。
生產方面,公司現已建 成超過四萬平米的生產製造和總裝調試車間,擁有百餘台生產加工裝備和實驗檢測設備。 截至 2018 年底,公司智能成套設備核心產品及配套服務年產值達 4.13 億元;
研發方面, 公司融合產業資源積累與哈工大雄厚學科優勢,自主研發的多項技術和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要產品性能指標已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根據專利匯網 站數據,截至 2019 年,公司已累計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專利項 225 項,其中實用新 型 99 項、發明公開 76 項、發明授權 47 項、外觀設計 3 項。同時,公司有相當數量的核 心技術靠保密措施以專有技術形式存在,技術壁壘堅實。
公司在業內具有技術權威性 ,已 負責、參與制定多項行業及國家標准,包括行業標准 JB/T《碼垛機通用技術條件》、國家 標准《碼垛機安全要求》《碼垛機器人通用技術條件》。公司屢獲殊榮,龍頭地位受政府 和市場認可。公司是國家認定的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承擔 國家級和省部級多個重大項目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任務,公司技術中心於 2018 年被認定 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公司是中國機器人 TOP10 峰會成員、恰佩克 「一般行業十大系 統集成商」、中國機器人峰會「百佳機器人系統集成商、「中國人工智慧企業百強」、2017 中國智能製造百強,並上榜「福布斯中國上市潛力企業 100 強。」此外,公司獲得 科技 部 等政府機構專項資金支持,已展開由多個工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領域系統研發及示範應 用項目。此外,公司持股 16.54%的思哲睿醫療(公司)開發的微創腹腔手術機器人已成功 完成全球首例 5G 遠程手術。
受益於石化行業下遊客戶穩定以及業務領域延伸,公司業績與盈利能力於 2015 年後企穩, 進入上行快軌 。2011-2019 年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 CAGR 分別為 11.86%、9.45%。 公司 立足原有業務技術、客戶資源優勢,發展產品配套服務、機器人、環保減排等戰略新興業 務,開辟冶金、食品、物流等領域新市場,業務升級成效於 2015 年後逐漸顯現,營業收 入、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2015-2019 年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 CAGR 增長率預計 分別達到 19.43%、15.06%。根據 2019 年業績快報,預計實現營收 14.6 億元,同比增 59.43%; 歸母凈利潤 3.1 億元,同比增 70.18%,新業務增長勢能已顯現。
4) 安車檢測:機動車一體化檢測龍頭
深圳市安車檢測股份有限公司 2006 年起家於深圳,現公司於 2016 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安車檢測,300572.SZ)。公司是國內機動車檢測領域整體解決方案的主要提供商,是機 動車檢測一體化領域龍頭。
機動車檢測領域一體化供應商,產品線實現全覆蓋,產業鏈從上游設備向下游運營延伸 。 公司專注於機動車檢測領域並持續創新,產品線全面覆蓋機動車檢測系統、檢測行業聯網 監管系統、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系統、智能駕駛員考試與培訓系統,可為機動車領域車輛 製造、維修、檢驗、研究、監管、駕考培訓等各類機構客戶提供涵蓋產品與系統方案設計、 安裝集成、運營維護及行業監管等環節的全面解決方案。其中機動車檢測系統方案是公司 核心支柱業務,2018 年收入為 4.89 億元,營收佔比達 92.7%,市場佔有率達 12.83%;該 業務板塊中新車下線檢測設備屬高端產品,未來有望突破國外巨頭壟斷、實現國產替代; 其他聯網監管系統、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系統等業務受益於政策扶持及行業壁壘較高,也 具備較大潛力。
公司積極推進業務向產業鏈下游延伸,改善業務結構、完成產業閉環 。公 司於 2018 年起通過一系列收購切入下游 汽車 檢測站業務領域,先後投資興車安檢(70%)、 中檢集團(75%)、深圳安車升輝(20%),迅速獲取檢測站、開拓機動車市場,公司自上游 設備向下游運營延伸勢頭基本形成。優質老牌檢測站在客源及客流量上具備明顯優勢,加 之檢測站成本較為固定,2018 年公司收購的檢測站業務毛利率達 56.17%,高於原有核心業 務車輛檢測系統毛利率 7.5pct。2020 年 1 月 8 日,公司擬作價 3.44 億元一次性收購山東 正直五家公司 70%股權,進一步切入二手車交易服務、機動車保險代理業務領域,正式完 成產業鏈閉環。公司銷售渠道從分布上看鋪設完整,截至 2018 年已覆蓋全國華東、華中、 西南、東北、華北、華南、西北等多個地區。
公司在研發能力、生產技術、產業布局等方面建立了較高壁壘。 研發和技術方面,公司是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視創新,研發費用占總營收比例穩定在 5%-7%之間,此外,公司通 過成立持股平台公司使公司技術人員間接持有公司股份,形成員工與公司共同發展的長效 激勵機制,現已形成較為成熟的 R&D 流程和高效率的研發團隊,人均產出持續提升、工 程師紅利充分釋放,自主研發的智能駕駛教練機器人訓練系統技術、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 系統等多項核心技術水平領先全國,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擁有 61 項專利及 54 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並擁有多項非專利技術。產業布局方面,公司是國內少數能同 時提供機動車檢測系統全面解決方案、智能駕駛員考試與培訓系統解決方案、機動車尾氣 遙感監測解決方案與機動車行業聯網監管系統解決方案的企業,也是國內唯一布局機動車 檢測全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公司曾獲評「中國汽保 30 強」、「中國汽保最具成長性企業」、 「中國汽保 科技 創新優秀企業」。公司憑借自身競爭壁壘,保持收入增速和體量雙雙領先 於同行。
多年業績高速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2011 年至 2018 年,公司營收從 1.56 億元升至 5.28 億元,CAGR 達 18.97%,漲幅達 3.37 倍;歸母凈利潤自 0.22 億元升至 1.89 億元,CAGR 達 28.34%,漲幅達 5.73 倍;公司 2018 年以前收入增速一直高於同行業機動車檢測系統收 入增速,體量上同樣領先於同行業公司並以每年 25%以上的增速增長,2017 年-2018 年達 到高於行業近三倍,意味著公司跟隨行業發展並加深市場佔有率。
公司毛利率高於行業平 均且穩定保持在 45%以上 ,2018 年為 49.04%,較 2011 年增 2.16pct;凈利率於 2017 年 後超過 20%並穩定上升,2018 年為 23.69%,較 2011 年增 9.68pct。公司毛利率有望伴隨自 主研發能力提升帶動產品升級進一步提升,而凈利潤上升或代表公司所在車輛檢測行業仍 有發展空間。根據公司 2019 年度業績快報,2019 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 9.73 億元,同比 增長 84.30%,主要來源於機動車檢測系統及檢測行業聯網監管系統的銷售。歸母凈利潤 1.89 億元,同比增長 50.51%。
5)金城醫葯:頭孢中間體&谷胱甘肽龍頭供應商
山東金城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4 年起家於山東淄博,於 2011 年 6 月在創業板上 市(金城醫葯,300233),主營醫葯中間體、生物原料葯、終端制劑等葯品的研產銷。公 司是全國最大的頭孢類醫葯中間體生產企業、國內唯二擁有谷胱甘肽原料葯批文的生產商。
起家於醫葯中間體,通過獲取資質及合作方式使業務逐漸向下游延伸。公司中間體產品包 括頭孢粉針制劑、頭孢側鏈中間體等,廣泛應用於下游主流抗生素制劑,客戶包括印度卡 瓦倫特、阿拉賓度、義大利 ACS DOBFAR 等海外製葯巨頭以及齊魯安替、廣西科倫、焦作 麗珠等國內知名頭孢菌素類葯物生產商。自 2014 年起,公司先後收購上海天宸葯業(現 上海金城葯業)、中山道勃法(現金城金素)等終端制劑生產商, 以獲取批文資質進入下 游頭孢制劑領域。
2016 年,與客戶 ACS DOBFAR SPA 達成合作、構建抗生素領域中間體 出口-原料葯進口-制劑生產銷售的產業鏈閉環。2017 年,公司通過收購朗依制葯(現金誠 泰爾)實現向婦兒科終端制劑領域的業務延伸; 公司同樣通過獲取特色原料葯稀缺資質, 以推進對多肽類特色生物制葯產業鏈的構建 。
公司特色原料葯產品主要為谷胱甘肽原料葯 及腺苷蛋氨酸。其中谷胱甘肽為主打產品,該技術由公司於 2009 年從日本株式會社鍾化 簽訂《技術許可合同書》獲得。2012 年,公司獲得我國葯監局批文。目前公司已成長為谷 胱甘肽原料葯領域龍頭,並積極展開在下游保健品、飼料、生物肥等領域產品的應用 探索 ; 同時,公司以合作方式前瞻布局創新葯領域,於 2018 年與東方略達成合作、獲取美國宮 頸癌病毒治療性疫苗和 Toca511&TocaFC 基因療法治療惡性腫瘤等項目在國內產業化的優 先權,相關產品應用前景廣闊。公司在開辟國內市場的同時,也在繼續加強海外新客戶拓 展,產品遠銷日本、德國、義大利、韓國、印度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稀有批文獲取+技術資源加持+產能持續擴張,構築公司護城河 。
資質方面,公司通過收 購終端制劑廠商已掌握涵蓋主流頭孢制劑、婦科及免疫領域產品生產批文,旗下近二十家 子公司各制劑生產企業均已通過國家 GMP 認證;
生產方面,公司產能持續提升,截至 2018 年,公司醫葯中間體、生物制葯及特色原料葯、醫葯化工產品年產量分別達 4478.98、219.65、 8787.61 噸;
技術方面,公司擁有國家級和山東省級的技術中心,並已搭建專注於頭孢類 醫葯中間體、生物制葯、終端制劑領域研發團隊,並與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多所大學科研 院所達成長期合作。截至 2019 年中,公司共擁有授權專利 125 項,其中發明專利 112 項, 實用新型 12 項,外觀設計 1 項。
公司價值受到國家和行業認可。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 業、國家火炬計劃企業、山東省 科技 攻關計劃實施單位,公司「第三代頭孢抗菌素中間活 性酯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於 2012 年獲得國家 科技 進步二等獎。公司上榜「中國制葯 工業百強」、「中國醫葯行業成長 50 強」、「中國化葯百強」、「最具創新力上市公司」等, 公司子公司金城柯瑞被國家工信部評為「第三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公司醫葯中間體傳統業務長期穩中有增,下游終端制劑業務成長迅速 。2010-2018 年,公 司營收 CAGR 達 18.78%,歸母凈利潤 CAGR 達 12.26%。公司於 2014 年後著力向下游延伸, 使終端制劑業務快速成長為公司業務新支柱,再推業績大幅增長。公司盈利能力整體呈上行趨勢,受益高毛利產品佔比持續提升,公司毛利率 2018 年為 50.07%,較 2010 年提升 21.25pct;凈利率常年保持在 10%上下。根據 2019 年業績快報,公司年內主營業務經營情 況良好,醫葯化工板塊市場保持穩定,生物特色原料葯、頭孢粉針制劑等產品銷售也較去 年同期實現平穩增長。剔除 2018、2019 兩年子公司金城泰爾商譽計提減值 1.22、2.9 億元 暫時性影響,公司 2019 年歸母凈利潤預計為 4.21 億元,同比增 9.12%。
寫在最後:
6. 2014年高送轉的股票有哪些
已經提前預告今年高送轉的公司有如下公司:
截止2014年1月27日共有49家公司公布了2013年分配預案,其中已公布董事會預案的公司有:
佐力葯業 (10轉增12股)。
在上述49家公司中,擬10轉增不低於10股的公司有38家,分別為:
佐力葯業、安科瑞、蘇交科、德爾家居、寶馨科技、寶通帶業、長高集團、數碼視訊、金力泰、嘉應制葯、天龍集團、新文化、瑞普生物、太安堂、衛星石化、先鋒新材、納川股份、延華智能、陽普醫療、華伍股份、銳奇股份、佳訊飛鴻、北緯通信、網宿科技、藍色游標、太陽鳥、聯創節能、金飛達、魯豐環保、南方軸承、三力士、張化機)、東方國信、衛寧軟體、奮達科技、陽谷華泰、康力電梯、天馬精化。
擬10轉增8股的公司有3家,分別為嘉麟傑、南方泵業、盛運股份;擬10轉增6股的公司有長海股份、先河環保;
擬10轉增5股的公司有新天科技、三諾生物、潤和軟體、長青股份、吳通通訊、友利控股。
和邦股份(603077)10股轉增10股。1-29
不排除其它公司還會高送轉,請留意公司公告吧。
7. 石墨烯概念股龍頭一覽
石墨烯概念股龍頭有:龍磁科技、南都電源、金城醫葯、德爾未來、格林美、四川路橋、樂通股份等。
1、龍磁科技(300835):公司擬出資600萬元認購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定向增資擴股的 3%股份。標的公司是一傢具有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石墨烯、銀納米 線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金城醫葯(300233):下屬山東金城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參與研究開發石墨烯產業化制備技 術及石墨烯有機納米過濾膜技術研發項目,擁有氨基化石墨烯及屬錳氧化物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 方法專利。
3、愛旭股份(600732):公司大股東興盛實業擬將其所持有的占本公司總股本8.06%的股份轉 讓給南江集團,南江集團已涉足石墨烯產業的投資和開發,主要處於初步投產和研發階段,未來 預期收益存在不確定性。
4、中國動力(600482):公司與上海新池新能源合作研發高性能石墨烯鉛酸蓄電池、鋰電池。
5、中國寶安(000009):公司間接持有貝特瑞51.91%權益;上游石墨礦方面,貝瑞特擁有雞西天 然石墨產業鏈、山西/天津人造石墨產業鏈;中游制備方面,貝瑞特具備用氧化還原法制備石墨烯的 能力;下游應用方面,貝瑞特參與深圳市先進石墨烯應用技術研究院,專註解決石墨烯在鋰電、儲能 產業的應用;萬鑫石墨谷已投產石墨烯復合導電液產能為5000噸/年。
6、廈門信達(000701):旗下研究院研究的石墨烯導電油墨主要應用於印製RFD天線產品的應 用開發。
7、彤程新材(603650):公司作為一家新材料上市公司,致力於推進先進材料領X?的發展,公 司聯合多方共同投資成立的北京石墨烯xO究院有限公司作為北京石墨烯xO究院研究成果產業化 轉移的載體,旨在推動石墨烯基材料在制備技術與應用場景方面的系統性與關鍵級突破、石墨烯 產業集群培育。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目前在石墨烯電極超級電容器、超級石墨烯玻璃、石墨烯單晶 晶圓、石墨烯基深紫外LED器件、海水淡化石墨烯泡沫等應用領域均有研發布局,目前多個在研 項目
8、格林美(002340):參股的本徵方程(持股20%),擁有世界獨創的液相法制備高質量單層石墨 烯技術,產品包括高質量單層石墨烯粉體、石墨烯包覆金屬納米粒子、石墨烯復合鋰離子動力電池 正(負)極材料、石墨烯及石墨烯包覆的氧化鋁塗布的鋰離子動力電池隔膜。
9、南都電源(300068):擁有領先的鉛炭電池專利技術,可實現鉛粉與石墨烯碳材料的均勻混 合。
10、四川路橋(600039):2012年12月7日,四川路橋公告與四川南江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 稱「南礦集團」)合作開發南江非金屬礦及銅鐵礦項目,同意公司和南礦集團以南礦集團的全資 子公司新興公司為平台公司,並用現金對新興公司增資,以持有新興公司60%股權,南礦集團在 新興公司中持股比例為40%;並由增資後的新興公司收購南礦集團所持四川領航石墨製品有限公 司和南江縣磊鑫礦業有限公司各100%的股權,擬投資金額約14069.29萬元。合作方案所涉及新 興公司、領航公司擁有霞石探礦權、鉀長石探礦權及石墨采礦權。(針對2014年6月18日公司股 價漲停,公司晚間發布澄清公告稱,目前,公司石墨烯項目由於礦區范圍內存在礦資源保有儲 量、礦區環保及礦區運輸等問題,公司已於去年底向地方政府和南礦集團去函協商解決上述問 題。若上述問題不能妥善解決,將造成項目投資成本增加,項目效益達不到預期目標,公司將考 慮協商終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