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讓員工買股權
① 企業利潤不方便公布,股權激勵該如何做才能讓員工入股
今天我們聊個話題,一家傳統型服裝企業,集女裝生產、研發、銷售於一體,如何實現從僱傭制到合夥制的轉型。這家企業成立於2002年,目前已運營了15年。公司的創始人許總,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女性,公司在2015年的時候,營業額有4.8億,這個在外人看來已經做得很不錯的企業,在許總的眼裡卻充滿了憂慮。
首先,公司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公司買了地,建了廠房,組建了研發團隊,但同時也增加了高額的運營成本,加上銀行貸款費用年年攀升。
第二個壓力是服務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又加上電商的沖擊,利潤被攤得越來越薄。
第三,因為公司的人員越來越多,加上門店將近七十家,分布在全國各地,他們家門店需要招聘,需要員工的管理,又需要督導,還需要進行候補的調配。公司規模比較大,未來有上市的計劃,稅務做得比較規范,所以公司利潤一直比較低,利潤在4%左右,並且還有不斷流失的危險。
許總此刻在想,怎樣才能讓企業有更強勁的發展動力,同時讓員工能更好地工作呢?
我們和員工進行了多次訪談,並且了解到行業內的一些先進做法,同時和許總經過多次的碰撞,在2015年我們制定了一個方案模型。這個方案模型包括如下的閉環措施:
1、員工拿工資;
2、員工入股;
3、員工和企業合夥開店;
4、員工成為企業獨立的經銷商;
5、員工成為企業總部的合夥人。
我們將這樣一個組合的方案模型對公司員工進行宣導之後,在2015年實行了股改。2017年馬上結束了,我們看一下這家公司的變化,現在一年的營業額將近7 個億,許總感覺到,公司員工的積極性在提升,另外,許總的壓力也在明顯地減少。
經過和許總溝通,我們把方案要點和大家做個簡要的剖析,希望這些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我會分三個部分來講一下裡面的思路要點。
我們先講第一個,「旱澇保收」的員工入股方案
我們第一種入股方案是相對趨於保守的,對於那些風險意識比較強,不願意冒太大風險的員工,採取了如下的方式:
我們以一家店面為例,假如這家店面的銷售額是1500萬,利潤大概是150萬。我們和店面的優秀員工,以及副店長、店長在一起經過多次的思想碰撞,大家一致認為,結合企業現狀,每年保持10%的遞增是有可能的,於是我們定了個目標計劃,2016年銷售額1650萬,2017年銷售額1815萬,2018年銷售額2000萬,也就是每年保持10%的增長率。
第二步,我們讓員工選擇入股,這個股是「旱澇保收」的入股方式,即在企業工作3 年以上的員工有資格入股,員工可以入股3 萬,副店長可以入股5 萬,店長可以入股10萬。
怎麼分紅?
1、我們約定,如果3 年,每年完成了最低任務量,即每年完成1500萬,3年之後,員工尚在職的話,則按照每年10%的年化收益率,連本帶息返還給員工。
2、如果員工有一年完成了約定的業績指標,比如2016年完成了1650萬,則員工可以獲得入股本金的40%作為利息。因為相比那個10%,三年每年10%相當於30%,這個是40%。
3、如果有2 年完成了指標,則按照本金的60%作為利息還給員工。
4、如果3 年均完成了約定的指標,則按照入股本金的1 倍,作為回報返還給員工。
5、如果超額完成呢?比如3 年加起來完成6000萬,那麼員工就超額完成任務了,如果三年完成了6000萬,則超額535萬,相當於超完成了8.92%,那我們按照10%計算,也就意味著員工除了獲得1 倍回報以外,還可以獲得10%的超額回報。如果是店長的話,就可以獲得11萬元的回報,因為本金是5 萬,利息是5 萬,還有一個是超額的10%,10萬的10%是 1萬,一共11萬。
方案特點:
1、員工沒有風險,還能保收;
2、員工專注於公司的營業額,不必關注公司的利潤。
關鍵點在於這樣的入股方案,可以解決一部分員工的原始積累問題。不過我們發現只有少數員工選擇了這種方案,這個名義是入股,其實是入股保證金,這個方案推行以後,員工能夠在工資之外,獲得一份額外收益。這個方案適用於那些不方便把店面利潤進行公布的企業。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明天我們繼續分享,如何讓員工真正拿錢入股。對於這個方案如果你還有不明白的,可以在底部留言區進行留言。
② 員工可以持股的公司,如何設置員工的持股權
首先應該根據員工對於公司的一個具體貢獻;再者需要看員工的工作年限;其次是看員工的一個發展意願程度。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分析分配員工的持股權。
一、應該根據員工對於公司的一個具體貢獻來分析
首先對於企業家而言,在涉及到分配公司股權的時候,應該著重去分析員工對於公司的一個具體貢獻,主要可以根據員工平時對於公司的一個貢獻程度,來具體分析其內在的一個價值,如果員工對於企業的貢獻程度遠遠超越普通的員工,那麼只要員工自身有足夠的意願陪同公司一起發展未來,那麼就應該適當地多劃分一些股權給該名員工,可以激勵員工的一個工作激情。
注意事項:對於企業而言,想要長期立於不敗之地,就需要不斷自我更新,不斷完善內部管理體系,以及適應社會的改變,擁抱變化, 創造新的價值。
③ 老闆想給員工做激勵股權,怎麼操作比較好
股權激勵的模式也並非是統一的,以下有十種常用的股權激勵模式:
1、股票期權: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使用特定的價格,購買公司股份的計劃。
特點:購買的權利,股票期權是使用最廣的股權激勵計劃。
2、績效股份計劃:一種根據事先確定的內部或者外部績效目標的達成情況而授予的股票授予計劃。必須在一定時期內(三至五年)達到這些目標,激勵計劃的接受者才有資格獲得這些股票。
特點:將績效目標和股票價格分紅有機結合。
3、限制性股票獎勵:限制性股票獎勵是僱主授予雇員的股票獎勵,但員工所持有股票的權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並且存在喪失的風險。
特點:一是有時間限制,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留住員工。限制包括服務期或者僱傭關系維持時間的限制,在限制消失之前,員工不能將股票進行抵押、出售或者轉移。然而,員工可以在受限期間獲得股息和投票權。
一旦限制消失,員工會獲得所有的非受限的股份,同時可以將其進行抵押、出售或者轉移。員工如果沒有遵守這些限制性要求,就會失去相應的股份。二是與限制性股票單位相比,屬於先給股票。
4、限制性股票單位:股票單位是在授予時發行潛在股票的協議,在員工達到授予計劃的要求時才可能會有實際上的股票授予。
特點:未來一定時間內可以購買的約定。未來三年再給你股票。
5、加速績效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與傳統基於時間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獎勵相伴而生的是基於績效授予的方式,通常被稱為「加速績效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在這種類型的計劃中,時間限制可以延伸到更長的10年而不是3年,以提升保留人才的功能。
特點:更長的時間,強化了提前確定的績效標准限制的激勵特徵。
6、股票增值權:股票增值權是一種長期激勵工具,通過股票增值權計劃,公司授予其高管一種獲得預期股份未來增值等額的獎勵的權利。
特點:不必購買或者增發股票,可以從公司股票增值中獲取利益。
7、影子股票:公司授予高管的一種基於公司股份登記價值、公允市場價值或者公式價值等增值安排。
特點:不實際擁有公司股票,一般也沒有投票權利,但是有資格接受分紅或者其他等價物。
8、績效單位計劃:指員工在獲得相應的績效單位之前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內(一般3-5年)達到事先確定的外部或者內部績效目標的一種激勵計劃。
特點:績效單位的價值和股票價格沒有什麼關聯,獎勵都是以現金的方式支付。
9、員工股票購買計劃:員工通過在特定的時間階段委託公司進行薪酬扣除以購買公司股份。員工股票購買計劃允許員工以折扣價購買公司股票,通常通過工資抵扣的方式購買。
特點:福利計劃,使員工能夠分享組織的績效成就。
10、員工股票所有權計劃:員工股票所有權計劃是一種限制性固定繳費計劃,該計劃能夠使參與者從組織退休或者離職時獲得累積的公司股份。在公司股票所有權計劃中,僱主每年都會繳納固定的費用,費用累積成為員工的福利,但是這種福利額度事先無法確定。
特點:在離職後繼續持有公司股份而不是將其出售。
當然,沒有通用的股權激勵方案,但我們可以根據以上十條股權激勵形式,結合不同公司的不同情況加以改善應用。
④ 公司給員工股權激勵的方式
公司給員工股權激勵的方式有業績股票、股票期權、虛擬股票等。
業績股票是指在年初確定一個較為合理的業績目標,如果激勵對象到年末時達到預定的目標,則公司授予其一定數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獎勵基金購買公司股票。業績股票的流通變現,通常有時間和數量限制。
股票期權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權利,激勵對象可以在規定的時期內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購買團扮一定數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也可以放棄這種權利。股票期權的行權也有時間和數量限制,且首李需激勵對象自行為行權支出現金。目前在我國有些上市公司中應用的虛擬股票期權是虛擬股票和股票期權的結合,即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是一種虛擬的股票認購權。
股權特徵
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即股權比例,股權比例的大小,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股權即股東的權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股權,泛指股東得以向公司主張的各種權利。
狹義的股權,則僅指股東基於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塌芹灶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綜合來講,股權就是指投資人由於向公民合夥和向企業法人投資而享有的權利。向合夥組織投資,股東承擔的是無限責任。向法人投資,股東承擔的是有限責任。所以二者雖然都是股權,但兩者之間仍有區別。
⑤ 職工如何取得公司股權
yzk1224 | 二級
說的沒錯,多加一句,如果是上市公司,就去購它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