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永安期貨現在什麼情況

永安期貨現在什麼情況

發布時間: 2023-08-13 01:24:46

❶ 永安期貨怎麼樣

永安期貨是一家大型的期貨公司,該公司國內期貨公司的龍頭老大,所以是比較靠譜的。
據我所知,永安期貨在規模上長期排第一位的,該公司各體系是比較完善的,服務也很到位。
永安期貨是一家正規的期貨公司,該公司比較大規模,也比較靠譜。
(1)永安期貨現在什麼情況擴展閱讀:
一、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發行結果公告
公告日期:2021年12月14日
1、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行人」、「永安期貨」) 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145,555,556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以下簡稱「本次發行」)的申請已獲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證監許可〔2021〕3336號文核准。本次發行的聯席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為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建投證券」或「聯席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以及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通證券」或「聯席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發行人的股票簡稱為「永安期貨」,股票代碼為「600927」。
2、本次發行採用網下向符合條件的投資者詢價配售(以下簡稱「網下發行」)與網上向持有上海市場非限售A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憑證達到一定市值的社會公眾投資者定價發行(以下簡稱「網上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經發行人與聯席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綜合考慮發行人基本面、所處行業、市場情況、同行業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募集資金需求及承銷風險等因素,協商確定本次股票發行價格為17.97元/股,發行數量為145,555,556股,全部為公開發行新股,公司股東不進行公開發售股份。
3、回撥機制啟動前,網下初始發行數量為101,889,556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70.00%;網上初始發行數量為43,666,000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30.00%。回撥機制啟動後,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14,554,556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10.00%;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131,001,000股,占本次發行總量90.00%。 本次發行的網上網下認購繳款工作已於2021年12月10日(T+2日)結束。
二、新股認購情況統計 聯席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提供的數據,對本次網上、網下發行的新股認購情況進行了統計,結果如下:
(一)網上新股認購情況
1、網上投資者繳款認購的股份數量:130,573,323股
2、網上投資者繳款認購的金額:2,346,402,614.31元
3、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427,677股
4、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金額:7,685,355.69元
(二)網下新股認購情況
1、網下投資者繳款認購的股份數量:14,549,085股
2、網下投資者繳款認購的金額:261,447,057.45元
3、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5,471股
4、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金額:98,313.87元

❷ 永安期貨的歷史情況

期貨公司名稱:浙江省永安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時間 事件簡稱 事件內容(200字以內) 1997-07-01 公司成立 浙江省永安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股東單位為:浙江經協實業發展公司、浙江金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07-01 股東增資 注冊資本增加到3000萬元,股東單位為:浙江經協實業發展公司、浙江金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2002-06-01 股東增資、股東變化 注冊資本增加到8000萬元,股權結構為:浙江省經濟建設投資公司出資2500萬元,出資比例31.25%;浙江省協作大廈有限公司出資2500萬元,出資比例31.25%;浙江東方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出資2000萬元,出資比例25%;浙江聚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500萬元,出資比例6.25%;浙江新世紀物 2008-09-01 股東增資、股東變化 注冊資本增加到18400萬元。 2010-05-18 股東變化 股權結構為:財通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出資9400萬元,出資比例51.09%;浙江省經濟建設投資公司出資2500萬元,出資比例13.59%;浙江省協作大廈有限公司出資2500萬元,出資比例13.57%;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出資2000萬元,出資比例10.89%;浙江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資1 2010-08-05 注冊資本變更 注冊資本增加到58000萬元。 2011-07-24 注冊資本變更 注冊資本增加到86000萬元。 2012-04-11 股東變化、股東名稱變化 股權結構為:財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貨幣,人民幣439347825元,51.09%;浙江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貨幣,人民幣140217390元,16.3%;浙江省協作大廈有限公司,貨幣,人民幣116847827元,13.59%;浙江省經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貨幣,人民幣116847827元,13.59%;浙江經合控股

❸ pta的歷史大底,究竟該不該抄

編者按
新年伊始,PTA期貨持倉便頻創新高,引發市場關注。在成本坍塌、價格觸及歷史低位的情況下,多空雙方僵持不下。在空頭格局下,PTA多頭「抄底」的底氣究竟會有多足?當前產業鏈基本面能否支撐多頭的信心?帶著市場的疑問,期貨日報記者近日隨鄭商所組織的調研團來到PTA主要產銷區浙江地區,對嘉興石化、桐昆集團、新鳳鳴等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探尋PTA高持倉背後的故事。
A高持倉與熊市相伴

PTA市場的「熱浪」可謂一股接一股。去年PTA產業鏈那場由「限產保價」掀起的大博弈漸漸退潮後,2015年新年伊始,PTA期貨的高持倉再次吸引了市場人士的眼球。
1月14日盤後PTA期貨所有合約的總持倉量創出179.1萬手的歷史最高水平,較去年年末的107.8萬手大幅增加66%。
14日,PTA主力合約1505價格盤中創4480元/噸的歷史新低,盤後持倉量則創下149.5萬手的新高,摺合現貨374萬噸,約為國內全部PTA企業1.5個月的產量,可供國內全部聚酯企業按80%的開工率運轉1個多月。
PTA期貨持倉量本輪大幅增加始於今年元旦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當日PTA期貨持倉增加8萬余手,隨後兩個交易日更是逐級增倉14.3萬手和24.3萬手。
如此巨大的持倉量和單日增倉量,立即吸引了諸多市場投資者的目光。
回顧PTA期貨的歷史行情,期貨日報記者發現,其短時間大幅增倉的現象並非頭一次出現,在2014年也曾發生過兩次。
第一次是從當年1月29日開始,PTA期貨總持倉量從50.9萬手大幅增至2月27日的103.8萬手,翻了一倍。第二次是從當年9月30日開始,總持倉量從67.3萬手增至10月14日的111.3萬手,增倉的力度和經歷的時間和此次都較為類似。
PTA期貨這幾次大幅增倉的共同點,是增倉期間均伴隨著期貨價格的大幅下挫。
昨日盤後,PTA期貨的持倉量仍在近160萬手的高位徘徊。多頭主力席位前5名持倉占前20名的47.4%,集中度較高;空頭主力席位前5名持倉占前20名的41.9%,與多頭相比稍顯分散。目前多空雙方僵持不下,市場方向搖擺不定。
B多空雙方各持己見

對於近期PTA期貨持倉量的飆升,有不少市場人士認為是在情理之中。如此高的持倉說明多空主力的分歧較大。期現貨價格連續下探並逐漸接近歷史低點被普遍認為是持倉量近期大幅放大的「導火索」。
據了解,今年元旦過後,PTA期貨跟隨原油價格大幅下行,市場資金的「抄底」熱情逐漸被點燃。
「目前PTA價格已經在5000元/噸以下,這從2000年至今的15年內只出現過4次。」PTA現貨市場資深人士安建華對記者說,第一次出現在2001年8月至2002年2月之間,第二次是在2003年5月「非典」爆發時,第三次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目前是第四次。PTA價格每次到達歷史低位,逗留的時間都不長。
他坦言,歷史低價位給多頭提供了很大的安全邊際。此外,2014年PTA產業聯盟經過連續幾次減產,已使PTA庫存控制在合理區間,也會對價格形成支撐。
而從PTA期、現貨市場的季節性規律看,元旦後企業流動資金逐漸恢復正常水平,加上春節前下游企業備貨等因素,經常會引發PTA價格的季節性上漲。
「根據歷史規律,每年的1月是一年中PTA上漲概率最高的月份,近20年來PTA在1月上漲的比率高達68%。」安建華稱,隨著期價到達2008年的前低水平,產業鏈「抄底」資金介入的聲音不絕於耳。
如今,多頭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要「抄底」,那麼空頭的砝碼又是什麼呢?
作為PTA上游產品的原油,已經從半年前的100—110美元/桶跌至目前的約45美元/桶,價格下跌過半,PX價格也從半年前的1200美元/噸跌至當前的800美元/噸附近,跌幅達33%。成本的塌陷無疑成了空頭的寄託。
據業內人士測算,相比原油的跌幅,理論上PX還有較大的補跌空間。2008—2009年金融危機時,原油價格一度跌至30—50美元/桶區間,當時PX價格基本維持在550—700美元/噸區間。對應當前的原油價格,PX合理估價應在650美元/噸左右。按720元/噸的加工費計算,PTA對應的成本為3900元/噸。
「按此估值,當前PTA期、現貨價格都還有較大的下跌空間,而且PTA主力合約1505較現貨價格升水200元/噸以上,期現套利空間較大,因此空頭資金仍在集中打壓。」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在多空雙方各持己見的情況下,當前市場猜測的焦點集中在成本端變化對市場的影響以及市場「抄底」情緒究竟有多濃上。
那麼,當前產業鏈基本面究竟能否維持多頭的「抄底」情緒呢?基於這一疑問,期貨日報記者近日來到PTA主要產銷區——浙江地區進行了實地走訪。
C話語權逐步向下游轉移

PTA產業鏈可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本次實地調研中,記者更是感受到PTA產業「黃金時代」的遠去。沒有了高額的利潤,取而代之的是全行業虧損,企業降負荷、停產、檢修成為常態。而在產業鏈中曾處於劣勢的下游聚酯企業如今卻挺直了「腰板」,在話語權爭奪戰中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牛氣」。
這樣的轉變其實是產業利潤由上游逐漸向下游轉移的結果,究其根源,在於成本端的變化。
「目前PTA市場已由供需主導轉變為成本端主導。」在PTA現貨市場摸爬滾打數十年的貿易商融程(化名)告訴記者,這實際上是由當前的基本面決定的。油價的持續下跌,使得化工品的成本重心下了一個台階,而上下游的供需狀況導致了各環節利潤的差異。
據了解,在PX—PTA—聚酯產業鏈中,由於PX企業近兩年快速增加產能,失去了原有的最為強勢的地位。當PTA、PX生產持續虧損時,國內PTA企業以及亞洲PX企業減產動力增強。
2014年,國內PTA企業進行過兩次大的聯合限產保價行動,一次在夏季,從5月持續到8月初,最終以限產破裂告終,但此次行動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使PX企業讓利的目的,PTA企業虧損有所減少。另一次是在年底,當PTA企業再次啟動限產保價時,不料遭遇國際原油大跌。這次限產保價未能阻止PTA價格的深跌,但由於擠壓了上游PX原料利潤,PTA企業生產利潤有所增加。
2014年12月中旬,PX與石腦油價差跌至320美元/噸一線,PX出廠價被壓縮至成本附近,而PTA生產利潤則難得地回升至200元/噸。
融程表示,受連續三年大幅擴產影響,國內PTA生產利潤大幅降低,動態利潤多數時期為負,或徘徊在成本線附近,而聚酯環節產品庫存持續處在低位,產品價格相對PTA和MEG較為抗跌,生產持續處於盈利狀態。
調研中,記者也明顯感受到,相對於經營壓力較大的PTA廠家,聚酯企業的日子要好過一些,其中又以織機織造環節利潤較好。正如這些企業的人士所說,貨不愁賣,2014年是「笑著度過」的。
集聚酯、滌綸紡絲、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現代大型股份制企業新鳳鳴集團,2014年銷售量為180萬噸(外銷佔比7%—8%),銷售收入150億元(不含增值稅),實現利稅6億—7億元,利潤率為3%—4%。
據該集團下屬的浙江新鳳鳴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邊光清介紹,受滌絲降價以及布匹維持剛性需求的影響,去年10—12月織造利潤不錯,前期累積的庫存也逐漸消化。「滌絲價格低迷淘汰了很多切片紡工廠,去年11月我們取得了兩年來最好的月度利潤。」在他看來,經過幾年的去庫存後,聚酯長絲受到很強的支撐,2015年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好於2014年。
在紹興古纖道化纖公司,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在工業絲方面利潤較好。工業絲的生產是先有訂單,再有產品,而采購PTA是現購現生產,因此在原材料價格下跌的過程中,早前簽訂的工業絲訂單會產生一定的紅利。「原材料下跌速度較快,而下游產品下跌速度相對較慢,市場需求也保持旺盛,使其獲得較好的市場競爭力。」該公司銷售人員稱。
從企業生態環境來看,目前下游的聚酯環節要比上游PTA環節健康許多。「往年年底很難拿到大批量的訂單,聚酯企業1月的開工率環比會下降很多。但是本月沒有聽說哪家聚酯企業降低開工率的,都在正常生產。」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2014年以來,下游需求持續增長,市場處在「最好的時期」,資金順暢,企業沒有什麼壓力。
隨著聚酯生產利潤率的增加,聚酯企業對PTA企業的議價能力也在逐漸提升。目前,國內PTA總產能4348萬噸/年,聚酯產能4418萬噸/年,兩者產能相當接近,但聚酯工廠哪怕全負荷開工,每年也僅能消耗3800萬噸PTA產能,PTA企業的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大。對PTA企業來說,2015年銷售談判過程艱難,聚酯企業在談判中占據主動。
另據嘉興石化相關部門負責人透露,2015年PTA銷售合約尚未簽訂,現貨銷售面臨較大壓力,不過由於亞洲PX產能相對於PTA也開始過剩,對下游失去定價權的PTA企業,在原料采購方面話語權有所增加。
「2014年12月PX進口量之所以達到創紀錄的117.8萬噸,一方面是由於PTA企業有一定的低位囤原料需求,另一方面,PTA企業希望藉此獲得更多的ACP談判籌碼。」永安期貨分析師王園園表示,2014年ACP談判只談成兩次,PTA企業已初步獲得了原料采購的定價權,PX開工率的調節開始更多地盯住PTA行業。
王園園說,目前,在PX—PTA—聚酯產業鏈中,作為產能擴張最早的聚酯企業,隨著原料端PX與PTA配套產能的跟進以及聚酯成品庫存的降低,2014年逐漸走出不景氣周期。與此同時,2015年國內聚酯行業8%的產能增速低於亞洲PX與國內PTA高達15%的增速,預計PTA產業鏈話語權將會繼續「下移」。
D「抄底」心動多於行動?

按照慣例,每年春節前,下游聚酯企業一般都會補充原料庫存。近期,PTA期貨市場多頭也是「押寶」現貨市場的「抄底」情緒。那麼當前聚酯企業補庫存究竟進行得如何呢?
「在PTA原料跌至歷史低位的情況下,聚酯企業『抄底』心態確實比較明顯。」東吳期貨分析師王廣前說,在現金流充足的前提下,浙江地區聚酯企業均加緊了PTA原料的儲備,而且在積極地減少產成品庫存。以往聚酯企業的PTA原料庫存多維持在5—6天用量水平,目前主流企業的原料庫存多在7—10天水平。另外,近期聚酯滌絲的產銷率普遍保持在100%以上水平,好的時候一天產銷率能達到600%,下游企業也有理由加大原料儲備力度。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PTA本輪下跌過程中,雖然下游聚酯企業開始「抄底」,但又不敢重倉,主要還是擔心油價繼續下跌。
「目前聚酯企業的目光集中在油價上,從實際了解的情況看,有一部分聚酯企業已經買入PTA期貨,一方面是由於覺得目前的價格過低,另一方面是按照下游產品的價格推算,已能夠產生利潤,便做了買入套保。」銀河期貨分析師范勁松稱。
目前浙江地區聚酯企業仍是按需采購原料,在市場不缺原料的時候,它們也不大願意大量囤積,但在期貨盤面上建立了一定的虛擬庫存,這也導致了期貨的升水結構。
E天平仍舊搖擺不定

在這場多空博弈的背後,天平究竟傾向哪方?從實地調研的結果來看,似乎還沒有標准答案。
調研期間,前期引發PTA大幅下跌的一個因素發生了微妙的改變,PTA產業鏈企業較高的庫存大幅減少,加上市場「抄底」資金的介入,導致近期PTA期貨價格反彈。
不過,近日原油的繼續下挫又一次影響到PTA市場的情緒。本周一,PTA期貨價格較上周的高點下跌了近180元/噸。
或許,原油價格的走勢,將是引導PTA行情方向的關鍵性因素,這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PTA期貨多空雙方的勝負。
雖然從目前來看,成本端的變化仍是未知數,但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在原油跌勢較前期趨緩的情況下,PTA期、現貨市場在春節前總體易漲難跌。

❹ 尿素行情展望:始於內需,顯於外需,終於何方

7月初和8月初我們發布了系列策略報告,《鶗鴃兩山相對鳴》和《回去的種種,回不去的種種》,提出鑒於「外需大致持平,通脹預期轉勢,並且尿素9月合約略高估,前期空配的尿素9月合約可持有,新高附近可繼續介入」。期間國內外尿素供需格局主要的變化在於國內外供需從緊平衡逐漸過渡到平衡狀態:去年新冠疫情在各國傳播開來後,全球尿素供減需增的雙重效應使得尿素進入超級緊平衡狀態,在今年一月時發酵為接近供需缺口狀態,這使得位於產能成本曲線右側的國內尿素的出口同比大幅增加,相應地由國內尿素價格持續引領國際尿素漲勢;

近期隨著全球尿素供應些許恢復而需求基本持平,尿素供需格局有向平衡狀態發展的態勢,特別是國內尿素在需求減少的背景下供需拐點來得更早一些,秋肥需求啟動前已經大致回到了往年的節奏。基於供需格局拐點初現,國內尿素價格持續高位震盪,第四次印標的船期之前價格也只是恢復到前高附近,沒有大幅新高;進入8月後,隨著印標遲遲未至,以及北半球大部分地區整體處於需求淡季,尿素現貨開始松動,各地價格回落100-150元/噸不等。尿素期貨在7月上半月以向現貨靠攏收基差為主,基差從500元/噸收斂到250元/噸,大致回到合理水平;後半月尿素期貨跟隨現貨高位震盪,進入8月後跟隨現貨同樣走弱100元/噸左右。

當前國內尿素處於秋肥需求啟動前的階段,但是鑒於國內春肥需求同比回落,以及秋肥對氮元素需求較少,因此對當前價格的考驗較大;不過供需強/弱的變數仍在,和上半年一樣主要來自外需。展望尿素秋肥行情,首先看內需預期兌現情況,其次看外需接力程度如何,最後看成本端的緊張格局能否持續。具體來說尿素當前的主要利多因素在於國內農需即將啟動、國內工業需求較好、外需仍在、銷售情況良好、企業庫容偏低;主要的利空因素在於庫存持續積累、價格和利潤處於絕對高位。整體看目前尿素現貨估值偏高驅動向好,更高的價格需要更好的供需格局來匹配;策略方面前期的9月合約空單可陸續平倉,而1月合約估值正常,建議觀望為主。

一 始於內需:從「加量不加價」到「減量不減價」

從圖1可以看出,2020年上半年尿素國內表觀消費較2019年增長9%,同期出口大致持平,使得上半年尿素表觀消費增速低於國內表觀消費。在需求大增的情況下,尿素及合成氨現貨價格卻在2020年3月初後持續低迷(見圖2及圖3),除了受能源價格大跌的成本坍塌因素外,「加量不加價」量價背離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國內裝置處於全球產能成本曲線的最右側,當供減需增導致的供需缺口暫時還不需要成本最高的國內裝置來大規模填補時,國內尿素工廠的高開工和高日產(見圖4)被解讀為後期的供應過剩局面,基於上述悲觀預期,國內尿素價格和需求情況形成「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今年和去年類似,同樣出現量價背離的情況:在上半年國內表觀消費下降了6%的情況下,尿素現貨「減量不減價」,現貨價格上漲了50%,並且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1季度期間一度出現了少有的國內價格漲幅落後國際價格漲幅的情況。「減量不減價」源於國際尿素供需缺口逐漸發酵後,國內尿素裝置成為填補國際供需缺口的重要力量,因此國內的供應不僅僅需要匹配國內需求,還需要承擔起一部分國際需求;因此雖然國內需求存在減量,但是減量遠小於國際需求增量的情況下,國內供需格局更顯緊張,並且在一季度末形成實質性大量出口後,再度成為了國際價格序列的領跑者。

目前國內處於秋肥需求啟動前的節點,供需局面從低迷逐漸走向復甦。供應方面中長期仍有較多的新增裝置計劃投產,但是進度受政策等因素擾動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目前諸多項目向後遞延;而當前日產量15.5萬噸,短期供應仍有10%的空間;整體看秋肥期間供應有一定冗餘。需求方面出現分化,秋肥需求類似春肥需求,可能有5%左右的減量;而工業需求在利潤較好的情況下預計維持正常增長;整體看秋肥期間內需存在一定壓力,特別是近期尿素工廠預收天數和產銷比雙雙創年內新低,較去年需求啟動晚了2-3周。具體情況如下:

今年年初,尿素產能近5年來首度擴張,不過在一季度後原計劃於二季度投產的多個項目被動向後遞延,因此新增裝置帶來約0.2-0.3萬噸的日產量增幅,供應天花板增加有限,仍在日產量17萬噸附近。尿素工廠開工率及日產量在集中檢修過後快速反彈(見圖4),回到了前期均值附近;而預收天數及產銷比沒有同步回升(見圖5),延續了6月初以來的震盪走弱態勢,持續創年內新低。總的來說當前供應的不確認因素有兩塊,第一是預收和產銷比轉強的拐點何時出現,並且能否維持在高景氣區間;第二是連續兩年的高負荷運轉後,如果秋肥需求較好,國內尿素裝置能否在日產量上限區間持續運行。

尿素的國內農業需求在年報《國之重器,歷久彌堅》中有相關分析,預計2021年的農業需求強度介於2019年和2020年之間,更接近2020年的數值。從實際數據看,在國內工業需求穩定增長的情況下,2019年-2021年上半年尿素的國內表觀消費分別為2430萬噸、2620萬噸和2500萬噸,即2021年的農業需求弱於年報中的預期,需求量雖然介於2019年和2020年之間,但是更接近2019年的水平。因此預計今年尿素的秋肥需求和春肥保持一致,同比有5%左右的減量。從圖6復合肥的供需情況可以看到,復合肥在氮磷鉀等原料漲幅遠大於復合肥成品漲幅的情況下,持續處於低開工低庫存狀態,上半年表觀消費高於2019年但低於2020年,間接印證了今年國內的化肥需求不及2020年。

相比農業需求,尿素的工業需求持續有超預期表現,其中三聚氰胺的價格自去年國慶以來已經漲了200%,毛利持續在4000元/噸(見圖7)以上;在高利潤刺激下三聚氰胺工廠開工率持續處於近5年的極高位。動態看三聚氰胺的高利潤狀況難以持續但大概率仍能維持合理利潤,主要是因為國內三聚氰胺產能佔全球7成左右,國外需求缺口本身就是靠國貨解決,後期國外供應恢復對三聚氰胺出口的影響不大。

人造板的需求表現較弱,長周期看人造板產量進入低增長期,2018-2020年的增速分別為1.3%,3.2%和3.2%,每年對尿素的需求增量約30萬噸;中周期看地產數據逐月減弱,今年1-7月新開工減速的同時竣工提速,使得存量施工面積增速下降,對應著人造板需求的基數下降;短周期看地產行業仍受政策約束,從地產公司的經營狀況及資本市場表現可以得到間接印證。總的來說人造板大概率仍將維持穩定增長格局,但是增速低於三聚氰胺。綜合三聚氰胺和人造板的情況看,預計尿素的工業需求能維持正增長。

綜上秋肥期間尿素的國內供應有10%的空間,而國內需求弱於2020年水平,因此維持供需均衡狀態沒有太大的難度。可能打破平衡的變數仍然來自外需,也就是去年三季度以來推動行情發展的最大X因素。

二 顯於外需:從「邊際效應遞增」到「邊際效應遞減」

和內需與價格的量價背離相比,外需和國內價格保持了一致:2020年下半年較2019年下半年出口增加60萬噸,現貨價格上漲12%;2021年上半年較2020年上半年增加70萬噸,現貨價格上漲50%(見圖2)。另外可以看到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尿素在出口增量及增幅大致相仿的情況下價格漲幅表現出較大差異,呈現出「邊際效應遞增」的狀態。從2020年第四次印標(見表2黃色區域)的應標情況也能看出來,國內尿素貨源成為全球尿素貿易體系的最後一道防線即國內貨源佔比大幅增加時,尿素全球供應冗餘降到了極低位,供需格局進入超級緊平衡狀態,價格彈性開始迅速增加。到2020年底時,隨著貨源日益緊張,國際尿素供需格局進一步發酵到軟缺口狀態,即需要價格大幅提漲以匹配需求的持續增量,從2020年12月底到2021年1月底的1個月時間里,國際尿素價格上漲了33%,而同期國內尿素價格被動跟漲,僅上漲14%。隨著內外價差持續擴大,以及印標價持續高於市場價,國內尿素出口迅速增加,緩解了國際尿素供需缺口的同時,使得國內尿素供需從寬平衡轉為緊平衡狀態(見圖10),從4月上旬開始企業庫存持續下行,國內市場貨源日益緊張,從1月底至8月初上漲了40%,高於同期國際尿素32%的漲幅。

三 終於何方?現貨價格/利潤高位vs基差高位

近期能源價格和部分化工品價格均有不同幅度的回落:能源價格下行主要源於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出行需求減少導致的供需缺口縮小,而聚酯、聚烯烴等直接面向終端的日用品及耐用品的價格下行主要源於需求季節性走弱;未來一段時間能源的供需缺口或進一步縮小使得能源價格承壓,而多數化工品存在不同程度的旺季預期,價格上方存在空間。當前尿素和其他化工品橫向比較,利潤屬於偏高的位置;從時間維度和自身縱向比較,尿素各工藝利潤也處於高位。考慮到當前尿素現貨的絕對價格也是近10年的極高位,因此尿素現貨估值較高,價格和利潤壓縮空間較大;但是在國內外產能投放進度不及預期的情況下,尿素的高價格和高利潤具備一定合理性,暫時缺乏壓縮的動力;後期估值回歸可能源於能源價格下行、外需不及預期、國外產能擴張超預期等因素。

尿素期貨合約通過高基差對現貨的高估予以部分修正,近期各合約的基差從高位回落到中高位,其中9月合約基差在220元/噸附近,而1月基差在360元/噸附近;鑒於7月合約基差收在160元/噸附近,預計9月合約基差收斂空間有限,而1月基差仍有較大的收斂空間。前期基差回歸的路徑是期貨向現貨收斂,而當下預計現貨向期貨收斂的概率較大:決定收斂路徑的主要因素在於外需增量能否彌補內需減量,如果外需遲遲不啟動,則國內供應保持寬松格局,未來現貨向期貨靠攏,通過價格走弱的方式修復基差;反之,若再次需要國貨出口彌補國際缺口,則未來期貨向現貨靠攏,通過價格走強的方式修復基差。

本文源自永安期貨

❺ 永安期貨上主板會有幾個漲停

可以根據前一個上市主板新股來推算,最近一個主板是上市的新股和永安期貨接近的是維遠股份(600955)。預計上漲的情況最大可能是4個漲停板,發行價格是17.97元/股,能夠獲利的則有可能是15094元。

拓展資料
永安期貨的盈利和規模分析
一是分析永安期貨的盈利能力;二是從近期上市的上證主板企業相近的發行價以及發行規模進行分析。
報告期內,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 1,576,388.94 萬元、2,275,760.93 萬元、 2,546,930.76 萬元和 1,668,457.94 萬元。2018 年至 2021 年 6 月,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主要系公司「其他業務收入」中基差貿易業務涉及的銷售貨物收入增長所致。
1、手續費凈收入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的手續費凈收入分別為 53,425.50 萬元、51,630.82 萬元、 67,715.77 萬元和 42,287.97 萬元,占扣除銷售貨物成本後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23.38%、19.40%、23.64%和 26.85%,是本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公司手續費凈收入主要由經紀手續費凈收入、交易所減收手續費收入、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投資咨詢收入、基金銷售業務收入等構成。
2、利息凈收入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的利息凈收入分別為 56,968.84 萬元、55,230.56 萬元、 49,907.71 萬元和 18,305.60 萬元,占扣除銷售貨物成本後的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24.93%、20.75%、17.42%和 11.62%,是本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公司的利息凈收入主要來自自有資金存款和客戶保證金存款形成的利息,公司利息收入規模變動主要受客戶權益規模和市場利率情況波動影響。報告期內公司的利息凈收入如下表所示:
3、投資收益
報告期內,公司分別實現投資收益 92,116.72 萬元、71,215.29 萬元、89,936.30 萬元和 75,595.16 萬元。公司投資收益主要來自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金融工具持有期間的投資收益,以及處置金融工具取得的投資收益。公司金融工具持有期間的投資收益主要系購買的基金和資產管理計劃在報告期內取得的分紅。公司處置金融工具取得的投資收益主要系公司風險管理業務處置衍生品合約取得的投資收益。

❻ 上塘路上榜第二天必砸盤嗎


幾乎如此。

財通證券杭州上塘路證券營業部交易的個股較為廣泛,題材股一般都會去做,但是被人記住的是次新股的操盤手法。以穩准狠著稱,特點是「第一天點火+打板」,第二天無腦砸盤。可以這樣說,現在的市場里,做次新股,上塘路絕對排第一。上塘路慣用超短博弈的方法收割首板個股,堪稱收割機。

以財通證券杭州上塘路證券營業部交易次新股阿爾特為例。5月12日,當日龍虎榜數據顯示,上塘路凈買入該股1186萬元,僅此機構,排在第二位,該股當日早盤漲停。在第二日,即5月13日,該股早盤沖高,上塘路悉數賣出,全倉出逃,期間沒有做T。超短買賣毫不眷戀,膽識過人,收割機稱號當之無愧。

從對多隻次新股進行分析,上塘路基本是首板上車,交易量千萬級別。但是,若該游資在遇到第二天大跌的情況,會果斷選擇拋售,最多的是全倉,但一般都過半倉,基本不會折騰在一隻跌停股上。所以總的來說,遇到上塘路,第二個交易是特別值得注意,被砸盤的可能性會極高,上塘路的超短線零和博弈基本不會有太多考慮,就是無腦賣。賣起來也不惜籌,跟不用說什麼價值投資。

事實上,次新股就是該類游資的博弈天堂。上年,財通杭州體育館路營業部即財通證券杭州上塘路證券營業部前身初露頭角,江湖人稱(歌神),曾打造多隻妖股次新股而名聲大振,比如:宏川智慧、萬興科技等等。並且還經常活躍各大財經平台,他們的手法比較兇狠。特別是在次新妖股,也敢於高位鎖倉和加倉股,另外砸盤也什麼兇狠,事實上,掛單跌停核按鈕是這家營業部最早傳播者之一。

(6)永安期貨現在什麼情況擴展閱讀

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創立於1993年的浙江財政證券公司,2003年6月改製成立財通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6月明確為省直屬國有企業,2017年10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1108。

近年來,財通證券始終堅持合規經營、穩健發展,抓住了管理體制調整和行業創新發展的機遇,從一家區域性的經紀類券商發展成為全國性的綜合型券商,構建了跨證券、期貨、基金、資管、股權投資以及境外金融等業務的全鏈條、綜合化的服務體系,市場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快速提升。截至2020年12月底,公司員工約3200餘人,140餘家分支機構,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內各市縣及北京、上海、深圳、廈門、南京、重慶、成都等中心城市。

旗下有財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財通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浙江財通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財通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等4家全資子公司,參股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省浙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浙江股權服務集團等公司,相關公司在各自領域均形成了相應特色和細分優勢。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公司合並報表總資產966.59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234.57億元。

❼ 永安期貨手續費一覽表

永安期貨創辦於1994年5月,1997年7月正式注冊成立,是一家國有控股的專業期貨公司,經營范圍為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現注冊資本人民幣8.6億元,總部設在杭州。不同交易所、不同產品期貨的交易手續費率不一樣,具體費用需要聯系對應的交易所咨詢。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須知所有金融類衍生品的投資都具有風險性,對於投資者的金融風險管理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不適合沒有專業金融知識的投資者。除了基礎的金融知識外,投資者還應做到自身風險承受的控制,不可盲目的進行投資。
應答時間:2021-03-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❽ 期貨在哪個平台做比較好

1、永安期貨:永安期貨是一家成立於1994年的國有控股專業期貨公司,以商品期貨經紀和金融期貨經紀為主要經營范圍。
2、銀河期貨:銀河期貨是經中國證券委員會批準的專業金融企業,隸屬於銀河證券公司。
3、中信期貨:中信期貨是創辦於1993年,以期貨經紀、投資咨詢和資產管理為主要業務的中國首家期貨交易所,曾獲得2020年度全國版權示範單位的稱號,目前已經在全國設有48家分支機構和372家證券IB服務網點。
拓展資料:
期貨市場交易規則
1、每日結算制度
期貨交易的結算是由交易所統一組織進行的。期貨交易所實行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又稱「逐日盯市」,是指每日交易結束後,交易所按當日結算價結算所有合約的盈虧、交易保證金及手續費、稅金等費用,對應收應付的款項同時劃轉,相應增加或減少會員的結算準備金。
2、期貨保證金制度
在期貨交易中,任何交易者必須按照其所買賣期貨合約價值的一定比例(通常為5-10%)繳納資金,作為其履行期貨合約的財力擔保,然後才能參與期貨合約的買賣,並視價格變動情況確定是否追加資金。
這種制度就是保證金制度,所交的資金就是保證金。保證金制度既體現了期貨交易特有的「杠桿效應」,同時也成為交易所控制期貨交易風險的一種重要手段。
3、漲跌停板制度
漲跌停板制度又稱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即指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的交易價格波動不得高於或低於規定的漲跌幅度,超過該漲跌幅度的報價將被視為無效,不能成交。
4、持倉限額制度
持倉限額制度是指期貨交易所為了防範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和防止期貨市場風險過度集中於少數投資者,對會員及客戶的持倉數量進行限制的制度。超過限額,交易所可按規定強行平倉或提高保證金比例。
5、實物交割制度
實物交割制度是指交易所制定的、當期貨合約到期時,交易雙方將期貨合約所載商品的所有權按規定進行轉移,了結未平倉合約的制度。
6、大戶報告制度
大戶報告制度是指當會員或客戶某品種持倉合約的投機頭寸達到交易所對其規定的頭寸持倉限量80%以上(含本數)時,會員或客戶應向交易所報告其資金情況、頭寸情況等,客戶須通過經紀會員報告。大戶報告制度是與持倉限額制度緊密相關的又一個防範大戶操縱市場價格、控制市場風險的制度。
7、強行平倉制度
強行平倉制度,是指當會員或客戶的交易保證金不足並未在規定的時間內補足,或者當會員或客戶的持倉量超出規定的限額時,或者當會員或客戶違規時,交易所為了防止風險進一步擴大,實行強行平倉的制度。簡單地說就是交易所對違規者的有關持倉實行平倉的一種強制措施。
8、風險准備金制度
風險准備金制度是指期貨交易所從自己收取的會員交易手續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確保交易所擔保履約的備付金的制度。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查歷史持倉 發布:2025-02-02 09:47:03 瀏覽:116
參加期貨考試需要准備什麼 發布:2025-02-02 09:44:40 瀏覽:814
會通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2 09:44:38 瀏覽:885
國家央行降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2-02 09:39:02 瀏覽:427
汽車晶元基金哪個值得買 發布:2025-02-02 09:38:27 瀏覽:981
為什麼炒股不如投資指數基金 發布:2025-02-02 09:34:10 瀏覽:657
股權回購和交割各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2 09:29:15 瀏覽:486
股權眾籌有什麼坑 發布:2025-02-02 09:29:08 瀏覽:593
5月3日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02 09:24:01 瀏覽:412
炒股軟體如何提升盈利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