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股權分不好會怎麼樣

股權分不好會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8-07 05:00:09

『壹』 合夥人股權怎麼分配比較合理

法律主觀:

股權分配,是合夥人做出的最為困難的決定之一,但是也是一切事情開始之前必須首要解決的問題。股權分配中需要考量眾多因素,沒有萬能模型,但並非沒有標准。一個好的股權分配方案,是讓每個合夥人都滿意。股權分配產生的問題,永遠是船小好調頭。恭喜你,設立了一家新公司!在新產品推廣或與客戶談判前,有件事你必須與你的聯合創始人達成一致:公司的股權分配。作為態手燃創始人,這可能是你做出的最為困難的決定之一,但是也是一切事情開始之前必須首要解決的問題。鑒於在股權分配中微小的不同就會導致公司重大的變化。因此,如果每個人在股權分配方面都能達成一致,就會減少未來的帆虛問題。那麼,分配股權應該從哪入手呢?分蛋糕正如其他許多事情一樣,關於創始人股權的分割方法,在理論層面,有很多分歧。有些人認為創始人股權不應當平均分配,因為平均分配會導致僵局出現,從而很快的使公司走向毀滅。另一些人則認為股權分配中公平是最為重要的原則,只要平均分配股權是公平的,那麼這種分配方式就是合適的。實際上,股權分配根本沒有一個公式或者一個模型能夠適用於所有的情況。當創始人進行股權分配時,應當考慮以下幾種因素:這是誰的idea?事實上,除非有人貢獻了專利技術,idea並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創業領域,一個公認的原則是,執行比idea更重要。MySpace和其他社交網站的創始人與馬克扎克伯格的idea其實差不多,但敗在他們對於idea的實現行動遠不如facebook做的多。換句話說,在實現這個idea的過程中,誰做的多,誰就應該拿到更多股權。全職VS兼職如果一個聯合創始人辭去原來的工作並且全身心的投入公司工作,而其他人僅僅是在公司兼職,那麼兼職的合夥人應當拿較少的股權。因為兼職的合夥人承擔了較少的風險的薯襪同時對公司付出的時間和作出的貢獻也較為有限。一般而言,這類兼職合夥人的股權應當少於全職合夥人持有的股權的一半。(譯者註:兼職合夥人股權≤全職合夥人股權÷2)工資在初創公司早期,創始人以較少的工資或者完全放棄工資的形式來工作並不少見。但是放棄的工資不應當以股權的形式進行「支付」,原因在於放棄的工資很難與股權數量相對等。此外,這種掛鉤會導致較高的稅費負擔。同樣,如果一個創始人貢獻了設備、辦公地點或者其他有形資產,那麼最好是用可轉換的債權或者種子序列的優先權來「支付」對價,而非直接用股權。資金投入如果一個聯合創始人向公司投入了關鍵資金,你可能會覺得,作為回報,TA應該獲得額外的創始人股權。這個想法大錯特錯,創始人之間的股權分配最好是以每個人對公司的工作貢獻為基礎進行(即「人力股」),並將來自創始人的資金投入視為種子期的投資,向這部分資金投入發放對應的可轉換債權或者種子期序列的優先股。未來角色每個聯合創始人在公司的預期角色都基於技能水平、才能和公司需要而定的。比如,公司在技術革新方面有強烈的需求,而其中一個創始人是一位世界級的工程專家,那麼TA應當獲得更多的股權。請記住,公司的需求以及創始人角色的重要性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不要因為某次單一的貢獻或技能而使公司的股權分配過度傾斜。未來員工從創始人股權角度思考未來的員工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持有大量股權的創始人最後成為產品市場總監,那麼試圖用較少的期權僱傭其他高管的目的可能就無法實現。因此,股權分配需要將過去和未來對於公司的貢獻都考慮在內。控制權創始人股權分配不應當僅僅指望通過分配股權來確定如何控制和管理公司——你應當有一個獨立的合同來確定公司如何做出重大決策。約定優先認購權在這個協議中非常重要(這個權利意為如果一個創始人想要賣掉TA的股權,那麼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TA的股權的權利),這樣就可以避免和一個你根本不認識的合夥人共事。成熟不管你如何分配股權,這些股權都應當有成熟條件。在股權「成熟」前,創始人所擁有的是不完整的股權。這種「成熟」安排方式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避免聯合創始人在公司工作幾個月離職後還持續擁有公司大量的股權。畢竟你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就是持有你公司大量股權的人卻從來不為公司做任何貢獻。一個典型的成熟計劃是這樣的:股權的成熟期為四年,第一年結束後25%的股權成熟,這個過程能夠使員工在持有公司股權前至少工作一年。剩下的股權則是以月或季度為基準進行成熟。就我個人的經驗,創始人的期權可以先成熟一部分(一般而言成熟並行權的比例最高不超過33.3%,當然你需要仔細考慮後再做決定)。創始人通常約定在公司控制權轉移或無故終止時,期權將加速成熟。(譯者註:即股權在此情形下視為全部已成熟)稀釋當公司設立伊始,創始人擁有公司的全部。但是,當公司逐漸壯大並開始吸納員工和投資人時,股權將不可避免的被稀釋。而且幾乎沒有出現過公司IPO或被出售時,創始人仍然擁有公司100%股權的先例。當你開始進行A輪融資時,你將會向投資人發行額外的股權,投資人一般擁有公司股權的25%-50%。在隨後的融資中,根據談判的情況,投資人的股權份額可能會變小也可能會和A輪融資的比例一致。但是,每輪融資,你的股權比例都會隨之稀釋。此外,你還需要給未來的員工預留一定的期權池,特別是早期階段的員工。總的來說,公司初始,給員工預留10%-20%的股權作為期權池是一個非常明智的事情。即便你沒有留出,當你尋求融資時,投資人也會要求你設立期權池。如果事先已經設立,那就不需要從你的股權中分出一部分留給期權池了。換句話說,你的股權也就可以避免以這種方式稀釋了。每個公司的情況都不同,創始人股權分配方案並不存在沒有標准答案。但是,這其中有一個隱形標准:當股權分配完畢塵埃落定時,每個聯合創始人都對這個分配方案滿意。如果這個分配方案讓你覺得沮喪焦慮,那很可能這個方案存在問題。此時,你應當提出你的疑慮,並將這些問題解決好。如果這些問題留在後期,隨著公司越來越成功,股權越來越有價值,調整股權的難度只會越來越大。因此,在創業伊始,通過創始人之間坦誠對話來解決股權分配中的分歧是非常好的方式。祝你好運。以上是合夥人股權分配的基本法。

法律客觀:

《合夥企業法》第三十三條合夥企業的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辦理;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夥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夥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分擔;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夥人平均分配、分擔。合夥協議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夥人或者由部分合夥人承擔全部虧損。

『貳』 創業階段股權分散的危害及解決思路

創業者無論是因為資金不足,還是因為希望匯集盡量多的各類資源,助推創業項目成功,都有可能採取「人多力量大「的思路來處理問題,即,吸收了比較多的股東。但是,創業夥伴在項目設立之初,對於股權往往礙於情面而採取了非常「曖昧」的處理方式,比如均分。由此導致的股權分散問題對於一個創業項目而言是極具危害的。

通常情況下,有限責任公司的決策權與股權比例是一致的。因此,股權的分散意味著決策權的分散。一個創業項目的建立,意味著創業團隊在初期對於項目的重要事項已經達成了基本一致。但是,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創業者在初期不可能預見後續產生的全部問題。例如,企業步入正軌後,有的人希望擴大規模,有的人希望練好內功,這時很難說誰對誰錯。在這種情況下,走任何一條路可能都是可行的,但最壞的結果是由於決策權的分散,創業夥伴互相僵持不下,進而無法行動,形成了公司治理層面的僵局。

事實上,一個創業團隊雖然是同舟共濟,但並不意味著每個人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完全相同的。很多人礙於情面的平分股權或者近似平分股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貢獻更大的人(也可能只是自認為貢獻更大)心態失衡,貢獻較小的人坐享其成。大家都不好開口,於是就會產生心態上的失衡。

很多項目走到這個階段,並不一定會導致項目的停滯或者死亡,但是,很可能導致貢獻較大的股東動「歪腦筋」,比如利用公司的商業機會謀取個人利益,從而禍起蕭牆。所以,股權結構一定要符合人性本身。

一個好項目想要快速起飛,往往需要藉助資本的力量。所以我時常建議創業企業在創業初期就做好融資計劃,哪怕是粗線條的。投資人有很多類型,不同的類型關注的方嚮往往有所區別。但是無論是那種類型,都不會喜歡非常分散的股權。

我曾經服務過一家業績不錯的小微企業,但是股權非常分散,有十幾位股東之多。持股比例多則百分之十幾,少則百分之幾。在業績蒸蒸日上的情況下,大家對於後續如何發展七嘴八舌、僵持不下,於是決定尋找收購者。我協助對接的幾位投資人都頗感興趣,但最終卻都知難而退了,因為完全不知道跟誰談、怎麼談。在專業投資者眼裡,談判也是成本之一。

最終所有投資人都放棄了,那十幾個股東仍然在一起互相熬著。

創業初期,未來還不明確,自己持股80%,只給兄弟們20%好像有點張不開嘴。自己只有20%又不想幹了。那麼,究竟該怎麼做呢?這里提供幾個思路,僅供參考。

1、 股權與收益權相分離。 依據《公司法》,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與收益權是可以有所區別的,具體以公司章程的規定為准。在創業時,可以將大部分股權授予最核心的創業者,但是創業成功所帶來的收益可以依據創業夥伴的另行約定的比例進行分配。

2、 一致行動協議。 創業團隊可以通過簽訂一致行動協議而形成某種意義上的統一表決主體。這個方案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創業團隊與投資人之間的問題。但這本質上仍是一種約定,實際操作中仍然面臨著違約的風險。

3、 股權比例動態調整 。創業夥伴之間貢獻和價值有可能與初期設立的股權結構不匹配,或者即便初期匹配,隨著項目的推薦而出現差異。因此,雙方或各方可以以一個事先約定的條件或指標對股權比例進行調整,但具體設計比較復雜,不能一概而論。

4、 持股平台 。持股平台通常可以用來解決員工持股導致的股權分散問題。持股的員工對收益權的需求較高,而對決策權的需求較低。員工通過持股平台間接持有公司的股權,哪怕一次授予多位員工股權,公司也僅僅是直接增加了一個法人股東而已。

結語 :創業階段的股權分散,看似無私,實際上是對創業項目和創業夥伴的不負責任。

『叄』 什麼是股權分配,股權分配有哪些原則

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此橘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把股權首先分成兩個類別:資金股權部分、經營管理股權部分,即經濟權和政治權。先把這兩個部分的股權分別確定清楚,不按人的角度,而按這兩個類別的角度分配。

股權分配的核心是要讓各個創始人在腔敗分配和討論的過程中,從心眼裡感覺到合理、公平,從而事後甚至是忘掉這個分配而集中精力做公司。

原則:創始合夥人的得權期、退出機制、回購權,這三點是對股權的完整管理,對於股權的得權、退出和回購都得提前約定好,避免日後不必要的糾紛。

(3)股權分不好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在創業過程中讓股東的股權隨著個人績效的變化有一定調整幅度的激勵制度。這個制度是中立的,因此經營股權的分配比例也是按照職責、崗位來分的,而不是按照人來分的。

對待股權分配最基本的就是沒有必要不好意思細談,股權不談好,在創業過程必然會發生各種問題。讓股權不按照人來分,而是按照客觀的資金、職責、崗位、創意等角度來分,能盡量避免隨意的拍腦袋分配方式帶來的問題。

『肆』 誰能告訴我股權分置到底是什麼意思,它有什麼危害,股權分置改革是怎麼進行的,通俗點說

一、股權分置是指:是指A股市場上的上市公司股份按能否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被區分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東持有相同的股票卻沒有相同的權利,比如持有非流通股的股東不能像持有流通股的股東一樣去交易股票。
二、危害:

股權分置問題一直都是困擾著股市健康發展的最主要問題。股權分置不對等、不平等基本包括三層含義,一是權利的不對等,即股票的不同持有者享有權利的不對等,集中表現在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權的不對等、不平等;二是承擔義務的不對等,即不同股東(股票持有者的簡稱)承擔的為企業發展籌措所需資金的義務和承債的義務不對等、不平等;三是不同股東獲得收益和所承擔的風險的不對等、不平等。股權分置使產權關系無法理順、企業結構治理根本無法進行和有效,企業管理決策更無法實現民主化、科學化,獨裁和內部人控制在所難免,甚至成為對外開放、企業產權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深化的最大障礙。
三、股權分置改革就是改革我國股市股權結構不合理的狀況,把國有股、法人股等不能上市流通的股票變為流通股,保證股票市場健康發展。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查歷史持倉 發布:2025-02-02 09:47:03 瀏覽:116
參加期貨考試需要准備什麼 發布:2025-02-02 09:44:40 瀏覽:814
會通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2 09:44:38 瀏覽:885
國家央行降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2-02 09:39:02 瀏覽:427
汽車晶元基金哪個值得買 發布:2025-02-02 09:38:27 瀏覽:981
為什麼炒股不如投資指數基金 發布:2025-02-02 09:34:10 瀏覽:657
股權回購和交割各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2 09:29:15 瀏覽:486
股權眾籌有什麼坑 發布:2025-02-02 09:29:08 瀏覽:593
5月3日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02 09:24:01 瀏覽:412
炒股軟體如何提升盈利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