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炒股如何判斷莊家
Ⅰ 怎麼判斷一支股票有沒有庄
可以通過以下信息判斷股票有沒有庄:
很小的成交量就能帶動股票大幅上漲,甚至出現漲停的情況,說明個股已經被莊家重度控盤,可以隨心所欲地拉升股價。
個股走勢和大盤完全脫節,k線圖完全是我行我素,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不跌。下跌的時候,莊家吸收浮籌,封死下跌空間,防止他人吸收到更廉價的籌碼;上漲的時候,莊家有時候還沒有吸收到足夠的籌碼,又會兇狠的砸盤,誘使散戶賣出股票。
k線圖走勢起伏不定,委買、委賣之間價格差距也非常大,有時相差幾分,有時相差幾毛,給人一種莫名其妙、飄忽不定的感覺,但大體上在一個箱體區間內,這通常是莊家建倉的標志。
拓展資料:
股票莊家是指能在較大程度上影響或決定某個股走勢的大戶投資者。一般來說,股票莊家都擁有雄厚的資金,擁有或即將擁有大量該股票。
莊家在操作一隻股票時,對該股題材的挖掘、打壓、拉抬及消息的擴散,都是有計劃、有組織的。
莊家:指能影響某一金銀幣行情的大戶投資者。通常是佔有50%以上的發行量,有時莊家控量不一定百分之五十,看各品種而定,一般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即可控盤。
莊家炒股票也要獲利。同樣是買、賣的差價獲利。與散戶不同的是,他可以控制股票的走勢和價格,也就是說散戶獲利是靠期待股價上漲,而莊家則是自己拉動股價上漲。 所以,莊家炒作包括四部分:建倉、拉高、整理、出貨。所謂的「洗盤」,多為吃貨。一般是吃、拉、出三部曲。
莊家建倉一般要選擇股價較低時,而且希望越低越好,他恨不得砸兩個板再買。所以,「拉高吃貨」之類,以及股價已經創新高還說是吃貨,等等,千萬別信。吃貨結束之後,一般會有一個急速的拉升過程。一旦一隻股票開始大漲,它就脫離了安全區,隨時都有出貨的可能。所以我的中線推薦一律是在低位。 當莊家認為出貨時機未到時,就需要在高位進行橫盤整理,一般是打個差價,散戶容易誤認為出貨。 莊家出貨一般要做頭部,頭部的特點是成交量大,振幅大,除非趕上大盤做頭,一般個股的頭部時間都在1個月以上。
莊家分析方法是一種綜合分析方法,不能單看圖形,也要參考技術,還得注意股票的基本面和一些外圍情況。
Ⅱ 如何分辨什麼是主力什麼是莊家
一般來說,莊家、主力是對股價影響很大的投資者,很多炒股的人認為這兩者是同一個概念,沒有什麼區別,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莊家和主力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他們之間是存在區別的,那麼莊家和主力的區別是什麼呢?
莊家和主力的區別是什麼?
在股市當中,莊家是指能看到市場底牌的資金,對個股具有全局性掌控能力。而主力的定位則是對股價某個階段有影響力的資金,這個影響力可以是局部的,而莊家對股市的影響力是全局性的。
比如一個股票流通盤5億的股票,但是你手中准備了20個億來做,那就肯定是莊家了。因為手中的資金有絕對有把握控制股價的漲跌,這就叫對個股有全局性的掌控能力。而局部性的掌控力就比較普遍,比如一隻股票的流通盤有5億,在某一個時間段突然出現1000萬的買盤,股價被打個措手不及,直接拉升5%的價位,這種現象就被稱之為主力行為,但是這部分的資金只能改變5%的價差,而影響不到後面的行情,因此存在局部性。
市場上有些人把大資金都叫主力,其實不能這么籠統的劃分,因為算不算主力不能用資金大小劃分,而是要看能不能把股價拉起來或者打下去,有這個實力的才叫主力。現在股市中的主力可能是敢死隊的游資,可能是保險、券商等金融機構,也可能是私募基金,也可能是大戶聯合,總之在某個階段能拉升和打壓股價,就是這個階段的主力。
綜上所述,主力和莊家的區別就在於對股價的影響力,能夠掌控全局性股票走勢的莊家肯定是主力,但是主力不一定是莊家,因為主力對股價只有局部性的影響力,並不能決定股價的漲跌,很多人認為散戶不是主力,其實未必,股市大多數投資者都是散戶,如果大部分散戶都去投資一隻股票,那麼即便是股票沒有主力資金的加入,股價也會被抬高,所以散戶也可以成為某個階段的主力。
Ⅲ 如何判斷股票莊家換庄吸籌洗盤出貨
在股市中出貨、洗盤如同一對孿生兄弟,有時貌似一樣,卻有著本質區別。不管洗盤還是出貨,有一點千真萬確,出貨時股價在高位,洗盤時股價在低位或相對低位。
洗盤和出貨的區別:
1、跌幅不同洗盤跌幅不大,一般不跌破10日線,即使跌破也會尾盤拉回來。跌得太深,廉價籌碼會被散戶撿走,不利於後市拉升,主力出貨的目的是將手中股票出盡,不會管均線是否跌破。
2、選擇時機不同洗盤大部分選擇在大盤波動或個股利空時進行,出貨則選擇在大盤瘋狂上漲或個股有利好消息時。
3、階段不同洗盤發生在第一波上漲之後,股價處於相對低位。出貨發生在兩次以上拉升之後,股價處於相對高位。
4、目的不同洗盤的目的是趕走獲利盤,吸引跟風盤,使散戶換手,提高散戶持倉成本。主力的持倉是不動的,出貨的目的是為了拋出手中籌碼,股價重心下移,一旦出貨完成最終股價會大跌。
5、與之前的上漲情況不同洗盤前的上漲過程中很少有跳空缺口,即使有,大部分都會回補,出貨前上漲過程中的跳空缺口比較多,莊家做最後一搏,所以缺口大部分都不回補。
6、出現的次數不同洗盤可以出現多次,洗完之後會有上漲,成交量在洗盤過程中萎縮,如果在洗盤兩次之後的震盪就要小心,股價再次出現回落其出貨概率更大。
6、回調速度不同洗盤回調速度快、時間短,其目的是快速震出獲利盤。出貨回調速度慢、時間長,其目的是不知不覺地出貨。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Ⅳ 怎麼判斷股票有無莊家進駐
出資理財的方法有許多,炒股便是其間一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自己手頭的閑錢用於出資,以此賺取更多的錢。那麼股票約束怎樣判別股票有無莊家進駐?
1、股價大幅跌落後,進入橫向整理的同時,股價連續性地呈現寬幅振動。當股價處於低位區域時,假如屢次呈現大手筆買單,而股價並未呈現顯著上漲。
2、盡管近階段股價既沖不過箱頂,又跌不破箱底,但是在分時走勢圖上經常呈現忽上忽下的寬幅震動,委買、委賣價格距離非常大,給人一種飄忽不定的感覺。
3、託付賣出筆數大於成交筆數,大於託付買進筆數,且價格在上漲。
4、近期每筆成交數現已到達或超越市場平均每筆成交股數的1倍以上。
5、小盤股中,經常呈現100手以上買盤;中盤股中,經常呈現300手以上買盤;大盤股中,經常呈現500手以上買盤;超大盤股中,經常呈現1000手以上買盤。
6、在3-5個月內,換手率累計超越200%。近期的換手率高於前一階段換手率80%以上,且這種換手率呈添加趨勢。
7、在原先成交極度萎縮的狀況下,從某天起,成交量呈現量中平或量大平的現象。股價在低位整理時呈現逐步放量。
8、股價尾盤跳水,但第二天呈現低開高走。股價在低位盤整時,經常呈現小十字線或相似小十字線的K線。
9、雖遇利空沖擊,但股價不跌反漲,或雖有小幅無量回調,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陽線。
10、大盤急跌它盤跌,大盤跌落它橫盤,大盤橫盤它微升。在大盤反彈時,該股的反彈力度顯著超越大盤,且它的成交量呈現顯著添加。
11、大盤二、三次探底,一個底比一個底低,該股卻一個底比一個底高。股價每次回落的起伏顯著小於大盤。
12、當大盤創新高,呈現價量違背狀況時,該股卻沒有呈現價量違背。股價比同類股的價格要堅硬。
Ⅳ 每支股票都有主力么怎麼判斷是否有主力在運作
1、股價大幅下跌後,進入橫向整理的同時,股價間斷性地出現寬幅振盪。當股價處於低位區域時,如果多次出現大手筆買單,而股價並未出現明顯上漲。
2、雖然近階段股價既沖不過箱頂,又跌不破箱底,但是在分時走勢圖上經常出現忽上忽下的寬幅震盪,委買、委賣價格差距非常大,給人一種飄忽不定的感覺。
3、委託賣出筆數大於成交筆數,大於委託買進筆數,且價格在上漲。
4、近期每筆成交數已經達到或超過市場平均每筆成交股數的1倍以上。
5、小盤股中,經常出現100手以上買盤;中盤股中,經常出現300手以上買盤;大盤股中,經常出現500手以上買盤;超大盤股中,經常出現1000手以上買盤。
6、在3-5個月內,換手率累計超過200%。近期的「換手率」高於前一階段換手率80%以上,且這種「換手率」呈增加趨勢。
7、在原先成交極度萎縮的情況下,從某天起,成交量出現「量中平」或「量大平」的現象。股價在低位整理時出現「逐漸放量」。
8、股價尾盤跳水,但第二天出現低開高走。股價在低位盤整時,經常出現小「十字線」或類似小十字線的K線。
9、在5分鍾走勢圖下經常出現一連串小陽線。日K線走勢形成縮量上升走勢。
10、雖遇利空打擊,但股價不跌反漲,或雖有小幅無量回調,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陽線。
11、大盤急跌它盤跌,大盤下跌它橫盤,大盤橫盤它微升。在大盤反彈時,該股的反彈力度明顯超過大盤,且它的成交量出現明顯增加。
12、大盤二、三次探底,一個底比一個底低,該股卻一個底比一個底高。股價每次回落的幅度明顯小於大盤。
13、當大盤創新高,出現價量背離情況時,該股卻沒有出現價量背離。股價比同類股的價格要堅挺。
從以上幾條可以判斷莊家、主力進入的可能性,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Ⅵ 怎麼才能看出一隻股票莊家在出貨
從三方面可以看出,一隻股票的莊家在出貨。
1、從k線圖上來看
股票的走勢圖中,出現一些陽k線圖,但是其股價的重心在不斷的下移,比如,倒三陽圖形,則股票可能是主力在利用陽線吸引散戶買入,達到其出貨的目的。
2、從成交量上看
高位堆量,量不規則的放大或者縮小,是主力利用成交量來吸引市場的關注,進行出貨的手段,特別是在個股漲停開板,成交量出現較大的放量情況時,則可能是主力出貨。
3、從盤口上看
在賣盤上不會掛大單,反而下方買盤較多,造成買盤多的現象,尤其在漲停板打開時,買盤出現大的掛單,而賣盤沒有掛單,則可能是主力出貨。
主力出貨的特徵:
一,達到目標。簡單的說,我們准備買進一隻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加倍和取整的方法聯合起來用,當你用幾種不同的方法預測的都是某一個點位的時候,那麼在這個 點位上就要准備出貨。
二,該漲不漲。在形態、技術、基本面都要上漲的情況下不漲,這就是要出貨的前兆,這種例子在股市中是非常多的。
三,正道消息增多。正道的消息增多,就是報刊上電視台、廣播電台里的消息多了,這時候就是要准備出貨。上漲的過程中,報紙上一般見不到多少消息,但是如果正道的宣傳開始增加,說明莊家萌生退意,要出貨。
四,傳言增多。一隻股票你正在作著,突然這個朋友給你傳來某某消息,那個朋友也給你說個某某消息,又一個朋友又給你說某某消息,這就是主力出貨的前兆。
拓展資料:莊家出貨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也是最關鍵的一環,沒有散戶那麼簡單容易,對於莊家來說是一種操盤藝術。出貨順利,則能享受勝利果實;不能如期出貨,就有可能前功盡棄。散戶了解莊家的出貨過程,可以更好地與庄同行,獲取更大的利潤。出貨大致可分為高位減倉、集中出倉、低點補倉、拉高再出和全面清倉四個階段。
Ⅶ 看k線怎麼識別庄股
庄股是指股價漲跌或成交量被莊家有意控制的股票。莊家通過增持或減持手中籌碼,不斷洗盤震倉,來達到吸籌目的,然後擇機拉高股價,吸引散戶追高,達到出貨目的,並從中獲利。
莊家操縱股票價格給證券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已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認識,對於投資者來說,也許重要的是用實際行動使"莊家"失去生存的重要土壤,即不追漲殺跌,不盲目跟庄。
主力股,指某一支股票在市場中,受到大戶及私幕等資本級投資者青睞,左右市場行情的熱門股票,致使該股票行情奔向牛市行情,成為股市中一個主力追蹤的熱門股票。[1] 然而追蹤到一支主力股,那麼你的投資收益會成倍的增長。
兩者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區別:
1.持倉量不同
持倉量的不同是庄股和主力股最本質的區別。庄股一般最少持倉占流通盤的30%以上,多則可達85%流通盤,如億安科技、中科創業、湘火炬等,現在這類個股所剩無幾。而主力股一般僅幾十萬、幾百萬股,持倉不會超過20%流通盤,現在大多數個股多是如此。
2.持續性不同
庄股在操作時具有極強持續性,因莊家成本相對較高,持倉較大,出貨相對較難,因此股價一般需要較大的漲幅,在出貨時一般不會一次出盡,而採用高拋低吸部分籌碼來攤低成本。而主力股只選擇某段時期介入,獲利後即全線拋出,不會在一隻股上過久停留,若以後看好,高位再追買也不怕,多有「過江龍」的意味。
3.周期不同
庄股運行周期最少需要半年以上,很多庄股運作時間長達幾年,莊家多是打持久戰。而主力股時間周期很短,多則3~4個月,少則1—2天,多採用游擊戰,手法短平快。
4.運作時機不同
庄股主力大戶選擇建倉時機時,多不懼怕大盤走勢,而且多在大盤下跌或個股出利空時建倉,逆市而動是庄股的主要表現。而主力股則比較注重時機,多是配合大盤進行炒作,選擇大盤要出現反彈或者回調到位後介入,因其實力有限,多不敢和市場作對。
5.資金實力不同
庄股主力多為一些大的投資公司,或者是私募基金聯手進行操作,他們的可投入資金大都可以全部接下流通盤,例如:中科系、德隆系、上證系、淮海系等。主力股僅需幾百萬,最多1億,多是一些基金進行聯手炒作,它們即使有資金也不會重倉投入。
6.受大盤影響不同
莊家因其控盤程度較高,在走勢上受大盤影響較小,個性較為明顯。而主力股則因實力不足,走勢很難擺脫大盤的影響,很多時候會跟隨大盤。